《五年級音樂上冊 第3課《涼山之最》教案 湘藝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五年級音樂上冊 第3課《涼山之最》教案 湘藝版(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五年級音樂上冊 第3課《涼山之最》教案 湘藝版
教學目標:
1、感受到歌曲《涼山之最》歡快熱烈的情緒,初步了解涼山彝族的相關風俗文化與歌曲的關系。
2、能用明亮的聲音子演唱歌曲《涼山之最》。
3、能嘗試編創(chuàng)簡單的舞蹈動作表演《涼山之最》,能與同伴愉快合作,進行歌表演。
教學重點:
學唱歌曲并表演。
教學難點:
用歌聲和動作投入地表演《涼山之最》的音樂風格。
教學準備:
課件 圖片 鋼琴
教學過程;
一、 賞圖-----介紹大涼山
二、 看舞蹈視頻------感受大涼山音樂
1、聽一聽
聆聽歌曲《涼山之最》,讓學生感受
2、動一動
(1)教師師范舞蹈
(
2、2)學生學習基本舞步
(3)師生一起隨音樂走基本舞步
三、唱歌------表達大涼山的三“最”
1、說一說
(1)師:涼山真美,彝族人民真熱情,還有三個最令他們驕傲的珍寶呢!請聽歌詞,到底是哪三“最”呢?
(2)學生說一說。
解說三個之“最”
2、畫一畫
(1)隨音樂畫一畫旋律線,看看歌曲有幾個樂句組成。
(2)隨樂哼唱畫旋律線。
3、唱一唱
(1)、教師彈唱旋律,學生模唱。
(2)、指導學生演唱。
四、歌表演------喜愛大涼山
分組創(chuàng)編表演
五、拓展
聆聽《留客歌》,隨樂哼唱
六、課堂小結:
今天老師和同學們共同走進彝族涼山,領略了彝族的風情,感受和彝
3、族火熱的音樂和舞蹈,希望同學們喜歡上彝族,并在課后多了解其他少數(shù)民族的風土人情和音樂!
(播放《涼山之最》邊唱邊跳,離開教室。)
附送:
2019年(秋)五年級音樂上冊 第3課《小河淌水》說課稿 湘藝版
說大綱:本課選用云南的優(yōu)秀民歌《小河淌水》作為學前教育一年級下學期的聲樂學習歌曲,其用意在于通過具有代表性的中國南方民歌的學習,讓學生體會我國南方民歌的特點,地域性的風格特征。在歌唱練習中感受《小河淌水》細膩、含蓄、深情、婉轉的特征,表達出樸素真實的情感,體會云南民歌的藝術魅力。在音樂教學中應有機地融入人文化元素,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對人文精神的思考、理解和追求。本課的教學,除了讓學生
4、理解民族音樂文化的獨特魄力,更為主要的目的是引導學生豎立多元文化的價值觀,拓展學生的音樂鑒賞的視野,最終達到提高學生感知和欣賞音樂能力的目的。
說教材:學前教育一年級下學期的同學經(jīng)過一學期的聲樂學習積累,在歌唱的方法、表達能力等方面有一定的技能技巧,具備了演唱這首歌曲的能力。通過這首歌曲的學習能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將有助于學生對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民歌的認識。
說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小河淌水》了解云南民歌的音樂風格特點,感受民歌的地域文化特征。
2、能力目標:學習并演唱《小河淌水》,靈活滲透歌唱的姿勢與歌唱的氣息知識,努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歌唱狀態(tài)和歌
5、唱習慣,加強學生對發(fā)聲、吐字重要性的認識。
3、情感態(tài)度: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明確歌唱學習貴在持之以恒、要樹立歌唱學習的濃厚興趣,通過勤奮刻苦的訓練才能獲得美妙的歌聲。
說教法:講解法、分析法、示范法
說重點:
準確地演唱云南民歌《小河淌水》
說難點:
1、引導學生充分理解歌曲內涵,恰如其分的表達歌曲的情感意境。
2、歌曲的“軟起聲”,字頭的“軟”表達。
說教學準備:鋼琴、多媒體教學課件
說教學過程:
一、發(fā)聲訓練
將歌曲演唱中出現(xiàn)的母音在發(fā)聲練習中加以體現(xiàn),通過發(fā)聲練習提前解決歌詞中的重要母音。
1、氣息練習
目的與要求:身體自然直立,兩肩放松,吸進適
6、量氣息并注意深的呼吸支點。呼氣時均勻穩(wěn)定,體會腹肌與橫膈膜共同控制下的氣息狀態(tài),能讓歌唱的氣息猶如“流水”一樣靈活涌動。
4/4 X - - - ‖X 0 X 0 X 0 X 0 ︱X - - - ‖
2、U母音及a母音練習
目的與要求: 練習打開頭腔共鳴,獲得高位置,打開喉嚨形成管狀,上下一致,聲區(qū)統(tǒng)一,較好地帶動a母音的練習,嘴唇微閉成“撮口”,上唇要攏住,唇尖用力,喉嚨打開,上下暢通好似一根管子。
(1) 2/4 5 4 ︱ 3 2 ︱ 1 - ‖
lu
(2)2/4 1 2 3 4 ︱ 5 4 3 2 ︱ 1 -
7、 ‖
mi ma mi
二、 歌曲學習與演唱——《小河淌水》
1、導入課題
同學們,我們在課前聽到的歌曲大家是否很耳熟呢?它的旋律我們在視唱課堂上有唱過,視唱練習曲是根據(jù)這首歌曲的主旋律所編寫的,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這首非常優(yōu)美,富有詩情畫意,具有濃郁的云南民歌風格的歌曲《小河淌水》。
2、歌曲《小河淌水》介紹
這是一首來自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彌渡縣的云南民歌。歌詞質樸自然,富于想象。全曲是羽調式,五個樂句,速度稍慢,以從容舒展、比較自由的節(jié)奏和回環(huán)起伏、清新優(yōu)美而具有云南地方特色的旋律,描繪了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深遠意境:銀色的月光下,周圍一片寧
8、靜,只有山下小河不時發(fā)出潺潺的流水聲。聰慧美麗的阿妹,見景生情,望月抒懷,把對阿哥的一片深情,傾注在優(yōu)美的旋律中。柔婉的歌聲,深厚的情誼,隨著小河的流水,飄向阿哥所在的地方。
3、聽賞歌曲感受《小河淌水》
感受歌曲的節(jié)奏、拍子、旋律特點,情感特征。在聽賞時邊聽邊劃拍,體會歌曲較自由的節(jié)奏特點。
問題:這是一首表現(xiàn)什么題材的民歌?歌曲的旋律、節(jié)奏特點怎樣?
4、視唱歌譜,學唱歌曲,解決重難點樂句的準確演唱。
劃拍唱譜、注意裝飾音的準確演唱,注意大跳音程的音準。
5、教師對難以把握的重點樂句進行糾正,示范演唱。
6、深入學唱歌詞,注意吸氣換氣、強弱控制、音色把握等技術問題,并從中找出
9、在發(fā)聲上存在困難的母音,通過有目的的強化訓練加以解決。
7、請個別同學進行單獨演唱。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的正確發(fā)聲演唱。
8、全體齊唱歌曲有情感地表達歌曲的意境。
三、總結新課:
教師進行本課小結,對學生的演唱作出評價,指出優(yōu)缺點,樹立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更好的完成作品。
四、拓展與作業(yè):
云南,是中國少數(shù)民族最多的省份,全國有56個民族,云南除漢族外,人口在4000人以上的少數(shù)民族有25個。這些民族分別是:彝、白、哈尼、 壯、傣、苗、傈僳、回、拉祜、佤、納西、瑤、藏、景頗、布依、普米、怒、阿昌、德昂、基諾、水、蒙古、布朗、獨龍、滿。全省少數(shù)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近1/3。下面讓我們
10、一起來聽一聽云南的其它民歌,感受一下彩云之南的魅力。
歌曲聽賞:
1、《猜調》 云南民歌
2、《月光下的鳳尾竹》 傣族民歌
3、《馬鈴兒響來玉鳥兒唱》 彝族民歌
五、說反思
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特別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所有音樂作品的欣賞、分析、創(chuàng)造都是為了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和音樂表現(xiàn)能力,并讓學生以審美的眼光欣賞音樂作品。音樂還是一門實踐性的操作性很強的課程,尤其在表現(xiàn)領域更體現(xiàn)了這一特點,長期以來,我們的高中音樂課堂在注重學生感官體驗的同時,卻忽略了對學生的音樂表現(xiàn)能力的培養(yǎng),我們一直認為活潑、律動的音樂課是小學和初中的音樂課特點,而高中音樂課堂應該
11、是知性的,理性的。但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所表現(xiàn)出的熱情與活躍,積極與投入改變了我的看法。但還是有不足之處:
1、采用集體大課教學,無法對學生個體的歌唱問題進行糾正,因此學生個體的歌唱能力提高緩慢。仍然達不到理想的要求,常常有齊唱如花,個別唱如草的感嘆。
2、聲樂課堂作業(yè)的完成情況不佳,許多同學下課后根本沒練習,連歌詞都記不了,在學習的監(jiān)管上要加強。
3、在課堂教學中沒有讓學生的個唱能力得到展現(xiàn),不利于學生個性特征的發(fā)揮,也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進一步激發(fā)。今后在課堂上應讓更多的學生起來范唱,正面的、反面的都可以,這樣能幫助大家樹立聲樂學習的正確認識,對聲音的正確概念有比較明確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