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學年高中語文 練案20 短文三篇(2)新人教版必修4》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8-2019學年高中語文 練案20 短文三篇(2)新人教版必修4(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練案20 短文三篇(2)
本練案共2頁,滿分為30分,用時40分鐘。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在中華民族的血液中并不乏“工匠精神”。近代以來,中國“工匠精神”之所以會迅速消失,顯然與大機械化生產的迅速崛起、物質生活的極度貧乏以及精英教育的“去技能化”等多重因素有關。要想重建中國的“工匠精神”,需要我們深入探討中國“工匠精神”所需要的制度保障、信仰支撐以及文化支撐。
“工匠精神”需要用制度做保障,而傳統(tǒng)上這個制度便是行會。首先,行業(yè)組織具有團結行業(yè)同仁、增強行業(yè)同仁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為維護行業(yè)同仁的共同利益,行會都會通過共同信仰,將行業(yè)同仁組織起來,增強抗風險能力。其
2、次,行會還具有制定行規(guī)、整合行幫內部秩序的作用。每個行業(yè)內部都會有自己的“行規(guī)”。第二,行業(yè)組織還具有對外調節(jié)各行業(yè)及同行業(yè)內不同行幫間社會矛盾的功能。為維護各行業(yè)利益,行業(yè)間還流傳有許多共同的“游戲規(guī)則”,如行業(yè)間“不得跨業(yè)”“不得跳業(yè)”,即所謂“生行莫入,熟行莫出”。
作為傳統(tǒng),“工匠精神”需要用信仰做支撐。沒有信仰,就算再好的技藝也難傳承下來。一個行業(yè)要想維系其自身的穩(wěn)定,通常都會通過增加人手來加強行業(yè)監(jiān)管,但當人管不了人的時候,便會創(chuàng)造一個神,讓神來管理。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可以說這是一種投入最少、見效最快的行業(yè)管理模式,在行會秩序維系過程中發(fā)揮過重要作用。如為維護行業(yè)鐵律,會員入會
3、、拜師,都會舉行專門的祭祖儀式。謹守行規(guī)、尊師敬祖、團結同仁,已經成為這些儀式的核心內容。
作為傳統(tǒng),“工匠精神”同樣需要用文化做支撐。俗話說:“家有萬貫,不如一技在身。”在匠人眼中,技藝就是財富。為防止財富外流,在沒有專利的年代,匠人發(fā)明了一系列保護自身利益的辦法。如在匠人中廣泛流傳的《老虎拜貓學藝》的故事,講的就是如遇不淑弟子,如何保護自身權益的問題。但是,出于擴大再生產的需要,徒弟是不能不收的。為避免“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師傅在選徒時都非常留心徒弟的人品。而一旦收徒,師傅又會努力營造出一種家族氛圍,與徒弟建立起一種形同父子般的具有宗法制特征的人際關系。
在傳統(tǒng)社會中,很多行業(yè)生產都
4、是以家族為單位進行的。如果說“手藝”也是財富,按小農經濟“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準則,這份財富只能傳給一代又一代的本家族的長子。這種看似自私與狹隘的做法,實際上是古人對切身利益的一種“自我保護”,與當下的“專利申請”并無本質區(qū)別。人們憑借著這些密不傳人的祖?zhèn)骷妓?,在服務社會的同時,也為家族贏得了利益。
(摘編自苑利《為什么需要“工匠精神”》)
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B )
A.行會是一種行業(yè)組織,它通過共同信仰組織團結行業(yè)同仁,增強行業(yè)同仁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抗風險能力。
B.“生行莫入,熟行莫出”是指調節(jié)同行業(yè)內不同行幫之間社會矛盾的“游戲規(guī)則”,即不能隨意
5、跳槽改行。
C.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創(chuàng)造一個行業(yè)神作為行業(yè)內部的共同信仰,是一種投入最少、見效最快的行業(yè)管理模式。
D.為維護行業(yè)鐵律,會員入會、拜師,都會舉行專門的祭祖儀式,儀式核心內容包括謹守行規(guī)、尊師敬祖等。
【解析】 “調節(jié)同行業(yè)內不同行幫之間社會矛盾”錯,應為“調節(jié)不同行業(yè)之間社會矛盾”。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C )
A.行業(yè)組織不但在行業(yè)內部制定自己的“行規(guī)”,而且還與其他不同行業(yè)和不同行幫一起遵守流傳的諸多共同的“游戲規(guī)則”。
B.傳統(tǒng)技藝的傳承固然需要增加人手來加強行業(yè)監(jiān)管,但行業(yè)神的創(chuàng)造使行業(yè)內部有共同的信仰,這就更有利于傳統(tǒng)技藝的
6、傳承。
C.“家有萬貫,不如一技在身”,說的就是“工匠精神”的文化支撐,因為在匠人眼中,技藝就是賴以生存的寶貴財富。
D.《老虎拜貓學藝》表明匠人們在遇到不淑弟子時懂得保護自身的利益;“肥水不流外人田”意味著家族技藝的自我保護。
【解析】 “家有萬貫、不如一技在身”不是“文化支撐”,它強調的是“技”?!叭绾伪Wo自身權益和招收徒弟時注重其人品”才是“文化支撐”。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B )
A.近代以來,大機械化生產的迅速崛起、物質生活的極度貧乏和精英教育的“去技能化”等因素使得中國“工匠精神”迅速消失。
B.“工匠精神”需要制度保障、信仰支撐和文化支
7、撐,其中“信仰支撐”是“工匠精神”的靈魂,因為它關乎傳統(tǒng)技藝的傳承。
C.在傳統(tǒng)技藝的傳承過程中,師傅招收徒弟非常注重其人品;師徒關系的建立,則將使彼此形成一種具有宗法制特征的關系。
D.家族技藝不外傳,其實是類似現(xiàn)在專利申請保護自身利益的一種方式,雖然具有小農經濟的狹隘意識,但這種做法無可厚非。
【解析】 “‘信仰支撐’是‘工匠精神’的靈魂”屬于無中生有。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8題。
生命的暗示
歐陽斌
①清涼的秋雨送走了一個燥熱的苦夏,燥熱的心總算靜默下來了。在這秋蟲唧唧的黑色的秋夜里,我驟然從昏睡中驚醒。遠方的鐘樓上,響起了悠長的鐘聲。又一列火車隆隆馳過。
②這一
8、切意味著什么呢?是生命的暗示嗎?
③我在想,秋蟲因何要晝夜而鳴?是因為它強烈的生命意識嗎?是因為它深諳生命的短暫,而必然高密度地顯示自己的存在么?是因為它那生命的全部價值,都隱含在這微弱卻令人感泣的生命絕響里么?那么人呢?僅僅因為生命比秋蟲千百倍的綿長,就可以以生理需求為由,將千百個最美麗最令人激動的黎明慷慨地遺棄么?
④這是一個荒誕的聯(lián)想。
⑤惟有鐘聲,以其絕對接近精確的殊榮,當之無愧地充當了生命的量尺。它那周而復始的切切呼喚里,有一種振聾發(fā)聵的提醒。然而昏睡了的那些人是不知道的,在混混沌沌之間,生命這就樣一部分一部分地喪失了。
⑥這是一個無可挽回的喪失。
⑦有時,我們會覺得生命是
9、一種痛苦的煎熬,當它最充分展示出卑鄙、虛偽一面的時候;有時,我們會覺得生命是一種快樂的享受,當它最充分展示出光明、純潔、崇高、真誠一面的時候:生命似乎永遠是在這樣兩極之間交錯延伸的。
⑧在它延伸的每一個區(qū)段里,似乎總是喜劇與悲劇同生,苦難與幸福共存。
⑨有時,我們會覺得生命是一種渺小的存在,當物欲、情欲、貪欲在螻蟻般的人群中橫行恣虐的時候;有時,我們會覺得生命是一種偉大的結晶,當它在強暴、苦難、災害中顯示出犧牲的悲壯的時候。生命似乎永遠是渺小和偉大的“混血兒”,由此我們也就沒有理由產生絕對的崇拜和蔑視,再偉大的巨人也有他渺小的瞬間,再渺小的凡人也有他偉大的片刻。絕大多數的時候,我們有一種珍
10、惜生命的本能,似乎沒有一個人來到世上就夢寐求死。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生命在心靈中會無限地增值。畢竟,生命只屬于這一個人,而且僅僅只有一次。在人生的道路上,即使一切都失去了,而卻一息尚存,你就沒有絲毫理由可能在新的層次上復得。當然,在極少數的時候,我們也渴望著悲壯的犧牲,那是茍且偷生已嚴重地褻瀆了神圣生命的時候。那時,死亡反而變得令人仰止,生命反而因死亡而延續(xù),因毀滅而永生。
⑩鐘聲是生命長度的量尺,卻不是生命價值的量尺。生命的價值只有在歷史的天平上才能清晰地顯示出它本來的刻度。一代又一代的人來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去了,他們的生命價值何在?有的人有一個轟轟烈烈的生,卻留下一個默默無聞的死;有的人
11、有一個默默無聞的生,卻有一個轟轟烈烈的死。有的人顯赫一時,卻只能成為匆匆的歷史過客;有的人潦倒終生,卻成為歷史燦爛星空的泰斗。這一切絕然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生命價值的客觀性和歷史性,使不絕于耳的喧囂顯得極其微不足道。
?一時一事的得失,似乎永遠困擾著我們,永遠是生命的煩惱之泉。倘若能真正將其置之度外,煩惱就真正超脫了。其實,真正值得煩惱的命題在于:生命的價值究竟應以何種形式作何種轉化。對于這個千古之謎,一千個人有一千種答案,卻沒有任何一本哪怕是世界上最權威的教科書能提出最完美的答案。人其實是最難認識自己的,也就更難找到自己生命的轉化方式,這正是一些人擁有一個失敗的人生之根源。更悲慘的結局則在
12、于,自以為找到了答案而其實完全是南轅北轍。所謂天才,無非就是能最早最充分地認識自己的價值,從而以最直接的方式完成了生命由瞬間到永恒的有效轉化。
?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生命,然而相當多的人直到瀕臨死亡也沒有弄清生命是怎么一回事,這正是人類的悲劇所在。
?生命,這神秘而美麗,不可捉摸而異常珍貴的存在,你究竟隱藏著多少暗示?而哲人的終生存在,就是捕捉這樣一些暗示么?
4.簡析第③段中畫線語句在文中的作用。(5分)
答:承上啟下,既是對上文秋蟲鳴唱原因的回答,又引領下文,由蟲及人,引發(fā)對生命意識與價值的思考;運用排比,增強語勢。
5.文章是圍繞“生命的暗示”展開的,請梳理作者的思路。(5分)
13、
答:全文以“生命的暗示”為線索展開,首先由秋蟲鳴唱引出“生命的暗示”;接著談了生命的長度和苦樂,生命的渺小與偉大;然后闡述寫作此文的目的,讓每個人都能正確認識自己生命的價值,并找到自己生命的轉化方式;最后希望人們盡量弄清生命的暗示,認識生命,并以此點題作結。
6.作者認為要認識生命,必須樹立怎樣的正確的生死觀和苦樂觀?請結合全文分別加以概括。(6分)
(1)生死觀:生命是寶貴的,應當珍惜,但在必要時應不惜犧牲以維護它的神圣。
(2)苦樂觀:生命是快樂的,應當享受,但在必要時要與假惡丑作斗爭以追求真善美。
7.文中說“生命是一種快樂的享受”。請從這個角度談談你的理解。(5分)
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航程,關鍵要認識自己的價值,在不斷追求中找到自己生命的轉化方式,只有這樣的生命才充實而有意義,才是一種快樂的享受。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