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校本教研 優(yōu)化課堂教學》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加強校本教研 優(yōu)化課堂教學(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加強校本教研 優(yōu)化課堂教學
【摘 要】在當今課堂教學改革的大潮中,不僅存在傳統(tǒng)與革新的思想碰撞,同時還有如何改革的迷茫,課堂教學改革思潮滾滾,有許多新手面臨多項選擇的困惑。如何利用校本教研這一平臺,搞好課堂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推進素質教育,加強教師的教學理論的學習和教研水平的提高,發(fā)揮集體智慧,不斷總結,不斷完善和創(chuàng)新,熟練地運用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學習的品質。
【關鍵詞】校本教研;課堂教學改革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指出:“中小學要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人們已越來越清楚
2、地認識到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在課堂,只有實現了小學課堂教學素質化,才能確保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如何實現小學課堂素質化呢?以下是筆者對我校素質教育背景下課堂教學改革中出現的兩種現狀的一些粗淺看法,撰文與各位同仁探討。
一、傳統(tǒng)、陳舊的課堂教學方式,制約著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加強教師培訓,提高崗位勝任能力勢在必行
現狀一:部分教師觀念陳舊,教法傳統(tǒng),在新課程標準下“穿新鞋,走老路”,課堂教學改革還沒有上路。
雖然素質教育的口號隨處可見,新課程標準的討論到處都在開展。但是,不可否認,在我校還有部分教師,在新課程標準下,還在沿用陳舊傳統(tǒng)的“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本書、一
3、張嘴”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師的“霸主”地位絲毫沒有改變。或者教師一講到底,或者我問你答,問的問題僅限于“對不對”,“是不是”,“好不好”。很明顯,這樣的課堂,教師把自己定位為“傳授”、“灌輸”的主角,教學方式采用“傳授型”,學習方式呈現被動“接受型”。
策略一:加強培訓,轉變觀念,提高教師的崗位勝任能力。
素質教育呼喚小學課堂教學能與飛速發(fā)展的教育形勢相適應。規(guī)范小學課堂教學,推行課程改革,首先是思想理念的改革,要在更新教育教學理念,轉變教師角色方面下功夫。教師由獨奏者變?yōu)榘樽嗾?,由居高臨下轉向“平等的首席”,把自己變成“一位交換意見的參與者”。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努力改變
4、學生的學習方式,變接受型的被動學習為探索型的自主參與型學習。置學生于學習的主體地位。教師要選擇最佳的教學方法指導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教學策略也將由重知識傳授向重學生發(fā)展轉變,由統(tǒng)一規(guī)格教育向差異性教育轉變。如我校一教師在《空中花朵――降落傘》一文的教學時,教師設計組織學生親自制作“降落傘”試驗放飛,“降落傘”從二樓緩緩下降,落實課標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心情,就不言而喻了。這節(jié)課如果教師只是一味地講效果就不會是這樣。因此,教師的觀念更新就成了首要問題,要落實素質教育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就必須更新觀念,加強教師培訓,提高教師崗位勝任能力。
二、加強校
5、本教研,摒棄“花拳繡腿”,規(guī)范課堂教學,落實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原則
現狀二:另一部分教師只追求課堂教學新的形式,許多環(huán)節(jié)華而不實,致使課堂教學改革步入誤區(qū)。
策略二:規(guī)范課堂教學,加強校本教研,提高教師的教研能力。
當前,規(guī)范課堂教學,加強校本研修,提高教師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和教研能力十分迫切。首先,體現素質教育思想的學生主動參與探究式的課堂教學模式,不是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體與主人后,教師就袖手旁觀等待學生“發(fā)明創(chuàng)造”,教師的智慧就可以不發(fā)揮作用,而是對教師要求更高。
(1)教師要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動機,形成自主參與的心向。要求教師挖掘教材中的激勵
6、因素,康爾圭教授的三十六字教學法中的前一句為“激其情,奮其志”,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是學生豐富心理活動的最主要推動力,“謎語激趣,故事激趣,歌訣激趣,直觀激趣,操作激趣,游戲激趣,懸念激趣”等這些手段都需要教師的智慧和汗水。同時教師還要不斷錘煉內功,重視細節(jié),富于情感,以己之情導學生之趣,讓熱情燃燒學生,感染學生,實實在在地營造出平等、寬容、尊重、理解、和諧,愉悅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課堂上想說、敢說、愛說、樂說,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要尊重學生,相信學生的能力,鼓勵學生發(fā)表不同見解,正確看待學生的錯誤,為學生更正錯誤提供合理的空間,對他們的微小進步及時予以肯定,保護他們的自尊
7、心,對學困生不但要給他們吃偏食,還要給他們創(chuàng)造成功的條件,是學習過程成為一個源源不斷的激勵過程。
(2)教師要深入學生了解學情,恰當地創(chuàng)設學生主動探索的時間和空間,而不是草率地、盲目地安排學生形式化地獨立探索與合作探究。當“學困生”跳一跳還摘不到果子時,享受成功的喜悅也就不復存在,學生的發(fā)展也就沒了證明。
(3)教師要重視學法指導,注意培養(yǎng)學生自主參與探究的能力。要增強學生自主參與的自覺性與自愿意識,關鍵要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和策略,讓學生由“要學”到“學會”再到“會學”,這個過程中教師要付出艱辛的努力。要加強直觀操作,通過觀察、操作、比較、分析,培養(yǎng)學生抽象概括的思維方
8、法。如一教師教學《圓的認識》,讓學生自動參與探究,拿出課前準備好的大小兩個圓,把大圓貼在自己想貼的地方,提出這么大的圓怎么畫,是你自己做的嗎?是否得到過別人的幫助等問題導入新課。并通過折一折,量一量,議一議等探究活動,生成圓心、半徑、直徑,半徑和直徑的關系,圓心確定圓的位置,半徑與直徑確定圓的大小等知識。一節(jié)課內,從開始到結束教師只是向學生提出問題和要求,并讓學生以問題為主軸,主動參與動手操作與探究活動,沒有向學生“兜售”一個概念,學生在快樂積極地氛圍中主動學習,體現了學生的主題地位;教師還要強化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語言是思維的外殼,話多的孩子,往往思維比較活躍,在課堂上盡可能讓每一個孩子多說
9、,通過說促進學生情感的豐富和思維的發(fā)展;要精心設計問題,而不是想到啥就問啥。
(4)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課前預習,提高課前預習的質量,培養(yǎng)學生自學的能力。從書本上獲取知識是學習的途徑之一,指導學生培養(yǎng)愛看書的習慣,看懂書上的數學表達方式和文章的思想內涵,抓住重點的詞和句,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為主體獨立參與學習奠定基礎。
縱觀我校課堂教學改革中出現的兩種現狀,筆者認為前者是觀念陳舊,缺乏進取心理,對新的東西缺乏學習,喜歡在舊的“軌道”上運轉,自己沒有新的方式可用,只好走老路。或者嘗試了幾次讓學生自主探究,效果不佳,從此便認定了還是舊的東西用起來方便。后者認為改革是革命,
10、傳統(tǒng)的東西都該下“地獄”,把課堂教學中許多優(yōu)秀的傳統(tǒng)經典手段丟在一旁,自己拿起的則是不實用的東西,語文課不抓字詞的教學,數學課不敢提“精講多練”,落實“雙基”成了一句空話,致使課堂教學改革步入誤區(qū)。
因此,我們應辯證地認識“傳承”與“革新”的關系,大力倡導加強校本教研,大興學習之風,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真正活到老,教到老,學到老。俗話說:“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不斷提高專業(yè)水平,學習業(yè)務以求“?!保訌娊萄幸郧蟆熬?。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優(yōu)化課堂教學,我們必須以教學理論作指導,經過自己的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完善和創(chuàng)新,熟練地運用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學習的品質。
參考文獻:
[1]陳建華.對新課程背景下中小學作業(yè)改革的探討[J].教育科學研究,2006,(01).
[2]陳永明.現代教師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褚遠輝.淺談“減負”視野中的作業(yè)設計[J].中小學教學研究,2002,(01).
第 6 頁 共 6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