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課堂操作活動有效性的實踐與研究”課題階段匯報.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小學數學課堂操作活動有效性的實踐與研究”課題階段匯報.doc(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小學數學課堂操作活動有效性的實踐與研究”課題階段匯報 針對“小學數學課堂操作活動有效性的實踐與研究”我們課題組從2014年9月開始到現在經過2年多的研究,課題從2014年5月份申報到10月份立項,課題組的成員為了保證小學數學課堂操作活動有效性的實踐與研究課題研究能順利有序地按計劃進行,進行了多次交流和溝通,翻閱了大量有關課題操作有效性方面的資料,借鑒了成功的做法,又結合我校學生課堂上的實際情況把握自己的研究目標,幾次精心修改課題開題報告后,與2014年11月28日,成功召開了小學數學課堂操作活動有效性的實踐與研究課題開題論證會。會后,課題組成員按開題報告的預案有章可循的開展工作,堅持理論與
2、實踐相結合,認真組織,經過實際的調查、研究后,深入研討,及時梳理。主要采取了文獻研究法、行動研究法,在2年多的研究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也取得了一些階段性成果,現匯報如下: 一、完善課題制度 ,鼓勵教師積極參與課題研究 本課題研究自立項以來,受到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為確保課題工作的實效性,建立了一支強有力的課題研究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給每位課題組成員明確目標,落實了責任。校長、副校長(課題負責人)及時對研究過程進行指導、檢查。同時,學校還制定了嚴格的課題管理制度。課題組定時、定點、定內容、定人員召開會議,會期進行專門人員的檢查,檢查后有反饋記錄,及時督促研究正常進行。學校領導也為本課題研究提供良好
3、的軟件和硬件環(huán)境,學校的錄播室室為課題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案例資料,實驗班級學生也能積極配合課題的問卷調查與訪談,這些都為本課題的研究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 二、學習相關理論,提高課題研究能力 在研究期間課題組成員學習了數學新課程標準中有關操作部分重要的知識點,還要求課題組成員認真閱讀了傅道春的新課程中課堂行為的變化、零克寧的運用數學學具,培養(yǎng)學生的多種能力、丁浩清和宗占明的在學具操作中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張曉娟重視學具操作 優(yōu)化課堂教學、彭瑛的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有動手操作能力等數學名師有關數學教學尤其是數學課堂操作教學方面的文章,以求深入理解數學課堂操作有效教學,同時我還從網上下載與課題相關
4、的一些教學案例和研究論文,通過認真學習,深入領會,以有效指導課題實踐。 三、改進課題研究方法,并嚴格落實在課題研究中 1.課題組教師以教材中“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tǒng)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應用”四個領域為內容,編制實踐操作教學問卷,在我校低、中、高各段抽查6個班進行“操作教學現狀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對操作活動的教學現狀;并進行階段性的跟蹤調查、了解、分析課堂操作有效性實踐的教學實施后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發(fā)展情況,為課題研究提供事實依據。 2.課題組成員利用閱覽室、圖書館、網絡等資源,搜集、鑒別、整理與小學數學課堂操作有效性的教學,廣泛收集與本課題有關的資料,特別是適合本課題研究的先
5、進理論和經驗。比較全面地了小學數學學具操作的研究成果,研究國內外新的教育理論和教改發(fā)展動態(tài),掌握相關理論形成對事實科學認識,借鑒已有的理論成果,支撐和構建本課題的理論框架和研究方法,努力提供課題研究的理論基礎。 3.在研究中充分開展問卷調查,確定研究思路。我校數學組結合小學數學課堂操作活動有效性的實踐與研究課題的研究內容,充分展開問卷調查,調查發(fā)現:有部分孩子隨爺爺奶奶一起生活,而爺爺奶奶對孩子過度寵愛,不忍心讓孩子自己動手;是家長的工作多數很辛苦,對孩子關注比較少,孩子動手動手操作隨意性大,不規(guī)范。是家長怕麻煩,與其讓孩子慢慢學,不如自己替他做。表現在學習中,往往是口能說的出,手卻寫不上,手
6、的能力阻礙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學習效果不佳。為此,把“小學數學課堂操作活動有效性的實踐與研究”作為本學期課題來研究,探索設計操作活動的方法,促進學生全面、健康、協調發(fā)展,有深遠意義。 四、針對問題,采取的措施 2015年我們研究措施及重點: 1.建立和完善機制,為課題研究高效運行保駕護航。為了更好地保障課題研究能高效有序地推進,學校建立了本課題研究的工作管理網絡,制定了課題研究制度,同時,我們從總課題中分設出數個子課題讓每位教師寫在教學計劃中,放在教案前,確保每個教師都能圍繞主課題開展富有個性化地研究,堅持反思性教學、教學案例、教學隨筆、教學日記、網絡教研五條科研途徑,并形成讀書、競賽、評比
7、、發(fā)布等系列機制。 2.強化師資培訓,促進教研結合,提升課題研究的實效。有效性教學涉及的范圍、因素很廣,需要作全面系統(tǒng)的學習。這是提升課題品質的關鍵。為此,學校認真做好課題信息的收集和傳播工作,抓好各類進修和培訓。在學習培訓的過程中,堅持專題培訓與全面自學相結合,理論學習與實踐探索相結合,個人學習與研討交流相結合,以“學習反思實踐創(chuàng)新”為基本模式。具體操作:(1)加強科研隊伍的建設,我們繼續(xù)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為課題組老師們盡可能地創(chuàng)設學習提高的機會,充分發(fā)揮課題組骨干教師的作用進行理論講座,幫助教師進一步更新教育理念,拓寬視野,揚長避短,不斷成長。組織課題組教師參加市、區(qū)教科室組織
8、的課題、科研等業(yè)務培訓,以提高教育研究水平。培訓活動時,要求課題組全體教師人人參與。(2)開展一次課題組教師觀摩課展示。本學期課題組成員圍繞課題上交一份課例,以課例的展示來進行磨課研課。實施過程中,先是理論學習,然后以“課例”為主,組織課堂觀摩達到“一課多議”,共上研討課7節(jié)(在“一師一優(yōu)課,一課一名師”網上賽課活動中展示)。(3)每月開展一次教師論壇。圍繞課題研究、繼續(xù)教育等話題,定每期的中心發(fā)言人,每位老師所聽所學所悟,先是組內交流,讓教師當學習首席官,來交流學習體會或者專題研討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的辦法。(4)每月一次課題研究教學經驗總結。我們定于每月月末周三進行月度總結。要求參與課題的教
9、師將反思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反思教學設計是否切合行之;教學是否符合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是否解決現實問題;是否達到課題研究預期等。在反思中教師更新教學理念,提升教學,養(yǎng)成對教學、教學問題的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性見解。 為了強化了課題組教師精心設計操作活動的意識,能把握好教材,較好的應用教材中動手操作的教學資源,把精心設計操作活動落實到具體的教學實踐中。2016年我們做了研究調整,開展了以下活動: 1.召開課題組工作會議,布置任務,明確具體研究內容。繼續(xù)加強課題理論的學習,搜集課題的信息,提高研究水平。開展課題研究的導師講座,對實驗教師進行專業(yè)的引領。一方面加強有關學科教學理論的學習,另一方面也要強
10、化有關融合理論的學習,力求在兩者之間找到融合點,使課堂操作更好的融合到數學課堂中;加強個人研究的計劃性,提高課題成員的個人研究意識。強化教師精心設計操作活動的意識,引導教師把握好教材,應用好教材中動手操作的教學資源。把精心設計操作活動落實到具體的教學實踐中。 2.要求研究教師結合解決的4個問題選一個主題每學期(2016年共兩學期)完成“五個一”:每學期結合主題有準備理論學習分享一次;每學期設計上一節(jié)研討課(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每月案例剖析一次(有4個主題);每學期研究成果小結(或論文);每學期研討簡報一份;課題組要組織人員對實驗課進行評議。 3.學校的教科研活動要以課題研究為載體,深化校本教
11、研制度,課題組研究教師要將課題研究“五個一”同各類優(yōu)質課競賽、優(yōu)秀教學論文和教學案例的評選活動結合起來,積極參與。通過精心設計操作活動的教學設計,促進教學方式的改變,增加課堂教學中學生的活動時間,促使學生主動獲取基本知識、基本計能、基本的學習方法、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使每學生在參與中學會動腦、動口、動手,最終實現學會學習。課題組成員及時整理研究資料,將過程性的資料刻錄成光盤及時上交收集研究資料,以便總結方法。 4.重點解決的問題。A結合教材,根據學生實際,怎樣確定有效的操作內容。B如何有效指導學生有目的、有程序地操作。C怎樣要把操作、思維和語言表達有效結合。D操作學具要做到適時、適量、適度。 五
12、、課題研究成果(1) 師生的變化 1.通過課題研究,在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上取得了較明顯的效果,在提升教師的教學策略上也取得了較大的進步。教師基本能做到在備課室首先就想到課堂操作設計。并在設計操作時能充分考慮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的特點。設計出合理而又實用的動手操作的環(huán)節(jié)。以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同時參與學習的積極性。2.通過課題研究轉變了學生學習方式。學生被動學習由主動學習所代替了,原來學習無趣,整天哈欠連天沒有精神的現象被精力旺盛,每次操作都有躍躍欲試的沖動行為所代替了,學生對數學課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在課堂上,他們表達自己思想的欲望更強烈了,多數學生性情活波好動,樂于參與到數學活動中,再也不是部分同
13、學的表演課了,雖有少部分的學生被動參與教學活動,但這些學生在教師的牽引下,也都愿意跟著教師按部就班地參與課堂操作教學活動中,整個課堂都成了學生的討論問題,探究問題的課堂。初步形成有效的教學情境的一個模式。3.通過課題研究,數學教學的方式轉變了,以往那種以嘴為主,以課件為輔的教學模式,轉變成了以學生實踐操作,自主探究問題,解決問題,教師引導點撥的教學模式。教師由一名權威的知識傳播者,變成了實踐操作中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傾聽學生發(fā)言表演的觀眾。極大的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益。 (二)課堂上收獲 以課堂為核心,立足課標,扎實開展實踐研究。數學課堂操作活動有效性的實踐要求學生在活動中必須明確自
14、己“為何而動”,懂得該“如何而動”,這些都有待于教師合理地設計操作活動。只有合理設計操作活動,才能促進操作的有效性,在實踐研究中,我們課題組從此下手,在集體備課中重點突破設計操作活動,收獲感悟如下: 1.認真鉆研教材。教師必須對自己的教學目標、學生活動方式等問題有全盤的考慮?!敖淌裁??何時教?怎么教?如何幫助學習困難的學生?”等等。在備課時,教師一定要準確把握教材,把握教材的科學體系和邏輯結構;把握教材的重點內容和非重點內容;把握教材的難點和疑點。然后才能在忠于教材和尊重教材的前提下,研究相關的學習策略,設計各種新穎的活動形式,使學生能夠學得輕松、有效。2.精心選擇實踐活動材料。數學是研究事物
15、的數和形的,而不是物體的外部特征和屬性。因此,選擇操作材料的標準,首先要是看操作活動是否有利于促進學生認識活動,是否能有效的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其次再去考慮它的生活化、趣味性和開放性。如果教師過多的考慮后者,學具可能就會變成“玩具”,事與愿違,起了消極的作用。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根據實踐活動內容的需要,和學生的年齡特點,考慮到材料的大小顏色等因素,在研究材料特點的基礎上,精心選擇、提供那些與揭示數學概念、數學道理有關的,能激發(fā)學生探索的材料,讓學生放手實踐。例如,教學圓錐的體積一課時,教師組織學生分組實驗。分別給每組提供兩套實驗材料。一套空心的等底等高的圓柱與圓錐;另一套是空心的底高都
16、不等的圓柱與圓錐。然后讓學生借助水和沙子等材料,利用這些材料分組實驗,探究圓錐與圓柱的體積之間的關系。 3.深挖操作材料的思維容量。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數學學習的主要方式不是動手操作而是數學思維。所有的動手操作都是實現發(fā)展數學思維的一個載體。在40分鐘的數學課堂上,教師所能利用操作材料的種類和時間是有限的,在精選操作材料的前提下,必須深挖每一種操作材料的價值,讓它最大限度的為發(fā)展學生思維服務。同一個環(huán)節(jié),同一種教具,但課堂效果卻大不相同。教學中只有操作是不夠的,教師還要重視對學生操作活動的設計、指導、優(yōu)化,充分發(fā)揮材料作用,使動手操作與數學思維緊密聯系,具有足夠的含金量,這才能達到動手操作的真正
17、目的。 4.把握好學生操作的時機。在認知的生長處,讓學生動手操作。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兒童的認知結構類似于一個倒置的圓錐形的螺璇圖,它表明認識螺璇是開放性的,其開口越來越大,意味著兒童的認知發(fā)展過程是一個連續(xù)不斷的認識建構過程,也就是由一個平衡狀態(tài),逐步地向另一個更高的平衡狀態(tài)發(fā)展。毫無疑問,這個認識螺璇中布滿很多的結點,這些結點就是認知的生長點,它起著承上啟下的、構筑兒童知識大廈的基礎作用。如果當這些結點正在生長時,就讓學生實施動手操作,手腦并用,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精心設計一個恰到好處的教學活動。要出現這樣一個理想狀態(tài),能讓每一個學生主動參與、觀察、思考,獲取自己的體驗,在合作交
18、流中不斷優(yōu)化自己的結論。要做到這點,對于小學生來說,特定的情境和充分的材料都是不可少的。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得好:“學習的最好刺激,就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苯虒W中,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設計探索性開放性問題,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教師不能代替學生思考,不能簡單地以成人眼光對學生的解答作出判斷,要讓學生在觀察、實驗、猜測、歸納、分析和整理的過程中理解問題是怎么提出的,概念是如何形成的,結論是如何歸納得到的,提供學生主動參與、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學生學習的動力是內在的矛盾沖突。如果不能有效激活學生內在需求,也就不可能引發(fā)真正意義上的學習活動。為此,我們要化大力氣,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
19、出發(fā),善于提出一些既讓學生感到熟悉,又需要動腦筋才能解決的問題,將學生置于一種“心求通而未得”的境地,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充分感受各種矛盾,積極思維,激起學生尋根問底的心里趨向,產生自主探索、思考、討論、解決問題的求知欲望。 這節(jié)課學生充滿了自豪與快樂,他們享受了成功的喜悅。在這一過程中,真正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他們自己提出方案、實踐探究、操作驗證、合作交流始終處于積極的參與狀態(tài)中。眼、耳、手、腦、口多種感官并用,持之以恒,學生必然會獲得觀察、比較、歸納、類推等學習能力。這就是有效的參與、主動的參與。6.教學中要明確操作這種方式運用的目的。通過課題研究,深深體會到,課堂上動手操作的活動組織不能簡
20、單對待,要想使學生在操作活動中思維能得到真正提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動手操作決不能流于形式,更不能為了操作而操作,操作前一定要讓學生明白操作什么,怎樣操作,通過操作我們要解決什么問題,低年級學生的動手操作時間也不宜過長,否則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達不到最佳的課堂教學效果。數學課堂需要動手操作,但也要適度,本著簡約高效的目的,能用圖形、符號代替直觀操作的,就要大膽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只有這樣,才能讓動手操作不流于形式,真正成為學生思維的體操,為有效數學課堂的創(chuàng)設保駕護航。 六、反思不足在課題專題教研中,我們雖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實驗過程中也發(fā)現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
21、方面:(1)教師的教學方式改革的力度還不夠大,部分課堂教學的創(chuàng)新意識還不夠強。課前備課沒有根據學生和教學內容的特點,去精心設計操作實踐活動,在講求教學策略上差些。(2)課題研究的指導策略做得不夠到位,活動進展較慢。教師目的性不強。課題活動活動的效果還沒達到設定的目標的最大化,如何更好地使用學具,提高數學課堂操作有效性教學的實踐研討有待再提高。 (3)個別學生的操作停于玩學具,不會思考,在語言組織表述上不足。2. 今后努力的方向:(1)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有一定的提高。教師要養(yǎng)成積極調研,主動分析學情,教材,積極主動學習理論,樂于探討的教學習慣 ,使的教學更有效,更有針對性,更能提高課堂效應。(2)深入研究教學內容,挖掘有效教學的因素,合理使用學具,將電子白板等課程資源有效地進行整合。(3)進一步收集好過程性資料,及時歸類,及時總結,及時撰寫研究報告。實踐告訴我們,每位學生都有學習數學的潛力,教師的任務就是創(chuàng)設情景,提供學習材料,引導學生在操作、觀察、討論、思考中感受、理解知識,把課本現成結論變?yōu)閷W生探索的對象,使靜態(tài)知識動態(tài)化,教學材料實踐化,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精神,讓學生主動參與“問題解決”。小學生學習數學是與具體實踐活動分不開的,重視動手操作,是發(fā)展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數學能力最有效途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