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下冊19觀舞記學案2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級下冊語文學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七年級語文下冊19觀舞記學案2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級下冊語文學案(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19 觀舞記
一、課前自學
(一)讀一讀,盡量記住下列字詞的讀音、寫法和意義。
靜穆(mù):安靜莊嚴 顰蹙(pín cù):皺著眉頭,形容憂愁的樣子
粲然(càn):笑容燦爛的樣子 嗔視(chēn):生氣地看
咿?。▂ī y?。合舐曉~,小兒學語或低哭聲 叱咤風云(chì zhà):形容聲勢威力很大
盡態(tài)極妍(yán):容貌姿態(tài)美麗嬌艷到極點
渾身解數(shù)(xiè):指使出所有的本領,全部的權術手段
(二)知識積累
1、關于作者
冰心(1900.10一1999.2),原名謝婉瑩,筆名冰
2、心,福建長樂人,現(xiàn)代著名女作家、兒童文學家?!拔逅摹睍r,她開始寫小說、詩歌。她的散文語言清新秀麗,自成一體,稱為“冰心體”,影響很大。許多作品被譯成英、法、日、俄等多種文字,主要作品有《寄小讀者》《再寄小讀者》,詩歌《春水》《繁星》等。
2、了解印度舞蹈
印度舞歷史悠久,對印度人來說,舞蹈不僅是藝術,更有宗教的含意。印度舞源自對神無比虔誠潔凈無私的愛,舞者藉由本身的手指、手臂、眼睛、五官、身體表達和詮釋宇宙間的萬事萬物。所以一些印度舞只在廟里表演給神看,印度舞也因此多了一層神秘色彩。
二、教學目標:
1、品味本文對舞蹈藝術的優(yōu)美生動的描寫
2、學習作者對美的表達技巧,嘗試用語言表現(xiàn)某
3、種藝術。
3、了解印度舞蹈的特色,用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滋養(yǎng)自己,開闊胸懷。
三、課時安排:1課時
四、教學活動:
(一)導入
古老的民族造就古老的文化,古老的文化是記錄人類文明歷史的寶庫。本學期我們感受了來自迅哥兒家鄉(xiāng)帶有呢土氣息的鄉(xiāng)村戲劇——“社戲”,那月下神形兼?zhèn)涞睦L畫藝術——“竹影”。這一切無不都在向我們訴說著人類歷史的進步。今天,著名的冰心女作家又給我們帶來一場美幻絕倫的異國風情表演——印度舞蹈。
(二)研習課文
1、整體感知 朗讀課文,理清思路。
?。?)作者寫此文送給誰?作者為什么要寫此文送給她們?
(2)文章以“觀舞”為題,從哪個自然段到哪個自然
4、段是寫觀舞的?“觀舞”之前寫了什么?“觀舞”之后又寫了什么?請根據(jù)以上思路把文章分為三個部分。
2、句段品讀
(1)朗讀第二部分,從中找出描寫印度舞蹈特點。
(2)作者認為卡拉瑪姐妹的舞蹈體現(xiàn)了一種什么樣的美?請從課文中找出一個精辟的詞語進行概括。
(3)請你總結一下,印度舞蹈美,美在哪里?
3、探究質疑
(1)“在舞蹈的狂歡之中,她忘懷了觀眾,也忘懷了自己”這是為什么?
(2)除了以上的正面描寫卡拉瑪姐妹的舞蹈,還可以從觀眾的反映側面描寫舞蹈的精彩,課文哪些地方可以說是側面烘托?
(3)“看了卡拉瑪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體會到印度的優(yōu)美悠久的文化藝術”,怎樣理解這句話?
5、
參考答案。
(二)研習課文
1、整體感知
(1)印度舞蹈家卡拉瑪姐妹,舞蹈精妙,作者要贊美她們。
(2)表達感受──觀賞舞蹈──贊美感謝
第一部分(1~10)寫作者驚嘆卡拉瑪?shù)奈璧该溃y以描繪。
第二部分(11~18)寫卡拉瑪姐妹舞蹈美。
第三部分(19~22)寫作者感激和懷念卡拉瑪姐妹。
2、句段品讀
(1)“臺中間小桌上供奉著一尊濕婆天的舞像,兩旁是燃著的兩盞高腳銅燈,舞臺上的氣氛是靜穆莊嚴的?!蔽璧钢跋裙┓顫衿盘?,表現(xiàn)了鮮明的民族特色。
開場時“向觀眾深深地低頭合掌”表示行禮。
“她用她的長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鬢上的花朵,腰間的褶裙,用她細碎的舞步,繁響
6、的鈴聲,輕云般慢移,旋風般疾轉,舞蹈出詩句里的離合悲歡。”
我們“看她”忽而雙眉顰蹙……使人幾乎聽得見錚錚的弦響!”
“如蓮花的花開瓣顫……盡態(tài)極妍!”
“最精彩的是‘蛇舞’……一直傳到左手的指尖!”
(2)飛動的美
(3)她們以身體、神態(tài)、服飾來表現(xiàn)舞蹈“飛動的‘美’”。
光艷:秀麗的面龐:能說萬千種話的一對長眉,一雙眼睛。女性的嫵媚不僅表現(xiàn)在美麗的五官,更多地表現(xiàn)在眉目之間。未舞先有光彩先有情。
曼舞:長眉、妙目、手指、腰肢、鬢花、褶裙、細步、——從“輕云般慢移”到“旋風般疾轉”。
神韻:印度舞蹈大多表現(xiàn)宗教故事,卡拉瑪姐妹以神采飛揚的舞姿傳神地表現(xiàn)了“離合悲歡”。讓人不必
7、拘泥于故事情節(jié),而為之為喜為之悲,精妙的舞蹈跨越了文化的隔閡,讓人心靈相通?!拔覀兛此龆p眉顰蹙………使人幾乎聽得見錚錚的弦響。”舞蹈達到這種神韻,確實讓人嘆為觀止。
3、探究質疑
(1)卡拉瑪?shù)奈璧阜浅?yōu)美,好像“飛動”起來,但是僅有“飛動”還是不夠的,還要有心靈的完全投入,才能達到“美”的境界。她本身就是舞蹈的一部分,身心渾然一體,超越形式的載體而進入了自由飛動的境界。真正的舞蹈,是心靈之舞,而不是技巧之舞。
(2)1)四個“假如”一個“然而”從側面描寫“這驚人的舞蹈”。
2)“我們雖然不曉得故事的內容,但是我們的情感,卻能隨著她的動作,起了共鳴!說明觀眾已進入角色。
3)“我
8、們發(fā)現(xiàn)她們不但是表現(xiàn)神和人,就是草木禽獸……都能形容盡致,盡態(tài)極妍!”說明觀眾看懂了表演。
4)“我實在描寫不出……來包括了?!辟澝啦槐M。
5)“看了卡拉瑪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體會到印度的優(yōu)美悠久的文化藝術……”議論優(yōu)美舞蹈的源泉。
6)“最使人惆悵的是……‘驚鴻’般地飛了回來”表現(xiàn)依依不舍的惆悵。
7)篇末的兩個“感謝”,表現(xiàn)對表演者的謝意。
以上從幾個方面?zhèn)让婧嫱辛丝ɡ斀忝梦璧杆囆g的高超。
(3)藝術上的交流,能增強世界各國各民族之間的相互了解和溝通。所有優(yōu)秀的藝術家,都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中,卡拉瑪姐妹也一樣,“吸收著大地母親給予它的食物的供養(yǎng)”。沒有印度悠久文化的熏陶,
9、沒有印度文化歷史的內涵,卡拉瑪姐妹的舞蹈不會這樣美妙動人。
《觀舞記》隨堂抽測題
一、基礎知識題
?。?、給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顰蹙(?。ā。 《四ā。 ∵迒。ā。 ∴烈暎ā。?
惆悵(?。ā。 §o穆( ) 粲然(?。 ∪鋭樱ā。?
?。?、文學常識填空:
《觀舞記》的作者是________ ,她的原名是________ ,她是我國________代著名作家和________。
二、課內語段閱讀題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5題:
簾幕慢慢地拉開,臺中間小桌上供奉著一尊濕婆天的舞像,兩旁是燃著的兩盞高腳銅燈,舞臺上的氣氛是
10、靜穆莊嚴的。
卡拉瑪·拉克希曼出來了。真是光艷地一閃!她向觀眾深深地低頭合掌,抬起頭來,她亮出她的秀麗的面龐和那能說出萬千種話的一對長眉,一雙眼睛。
她端凝地站立著。
笛子吹起,小鼓敲起,歌聲唱起,卡拉瑪開始舞蹈了。
她用她的長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間的褶裙,用她細碎的舞步,繁響的鈴聲,輕云般慢移,旋風般疾轉,舞蹈出詩句里的離合悲歡。
我們雖然不曉得故事的內容,但是我們的情感,卻能隨著她的動作,起了共鳴!我們看她忽而雙眉顰蹙,表現(xiàn)出無限的哀愁;忽而笑頰粲然,表現(xiàn)出無邊的喜樂;忽而側身垂睫表現(xiàn)出低回婉轉的嬌羞;忽而張目瞋視,表現(xiàn)出叱咤風云的盛怒;忽
11、而輕柔地點額撫臂,畫眼描眉,表演著細膩妥帖的梳妝;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幾乎聽得見錚錚的弦響!像濕婆天一樣,在舞蹈的狂歡中,她忘懷了觀眾,也忘懷了自己。她只顧使出渾身解數(shù),用她靈活熟練的四肢五官,來講說著印度古代的優(yōu)美的詩歌故事!
?。薄⑽闹心木湓捵钅鼙憩F(xiàn)印度舞蹈的民族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抓住哪些方面來描述卡拉瑪精湛舞姿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
?。?、從選文中摘抄出照應“離合悲歡”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舞蹈的狂歡中,她忘懷了觀眾,也忘懷了自己”,這說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段文字主要表現(xiàn)了什么?作者的感受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
隨堂抽測題參考答案
一、基礎知識題
?。?、pín cù níng yī chēn chóu chàng mù càn rú
2、冰心 謝婉瑩 現(xiàn)代 詩人
二、課內語段閱讀題
?。?、選文第一段第1句話:“臺中間小桌上……靜穆莊嚴的?!边@句話是卡拉瑪舞蹈的背景,既體現(xiàn)了印度舞蹈的強烈的宗教色彩,又表現(xiàn)了鮮明的民族特色。
?。病⒚?、目、手指、腰肢、舞步、鈴聲等。
?。?、“雙眉顰蹙”“笑頰粲然”“低回婉轉的嬌羞”“張目瞋視”。
4、卡拉瑪已完全進入舞蹈的情境中,忘記了自己是在表演,忘記了有觀眾在看,正說明她融入了藝術的角色中。
?。?、卡拉瑪優(yōu)美的舞姿,作者產生了強烈的共鳴,從中體會到其中的喜怒哀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