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刺中考】山東省2013年中考語文押題訓練 專題十五 課內外文言文比較閱讀(教師版) 新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沖刺中考】山東省2013年中考語文押題訓練 專題十五 課內外文言文比較閱讀(教師版) 新人教版(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專題十五 課內外文言文比較閱讀
1.比較閱讀下面文言文選段,回答問題.
[甲]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洞,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選自《桃花源記》)
[乙
2、]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① 。高不倍尋② ,廣不累丈;而撮奇得要③ ,地搜勝概④ ,物無遁形⑤ 。春之日,吾愛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導和納粹⑥ ,暢人血氣。夏之夜,吾愛其泉渟渟⑦ ,風泠泠⑧ ,可以蠲煩析酲⑨ ,起人心情⑩。山樹為蓋⑾,巖石為屏,云從棟⑿ 生,水與階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⒀下:臥而狎⒁之者,可垂釣于枕上,矧⒂又潺渡潔澈⒃,粹冷柔滑⒄。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塵,心舌之垢,不待盥滌,見輒除去。
(選自白居易《冷泉亭記》)
[注]①隅:角落。②不倍尋:
3、不到十六尺。③撮奇得要:聚集奇景,攬得精華。④地搜勝概:覓取地之勝景。⑤物無遁形:沒有什么景物可以遺漏。⑥導和納粹:吸納新鮮空氣。⑦渟渟:水停滯,水面平靜。⑧泠泠:清冷。⑨蠲煩析酲:消除煩悶,解除困乏。⑩起人心情:使人心情好。⑾蓋:頂蓋。⑿棟:棟梁間。⒀床:坐具,這里指石凳。⒁狎:玩。⒂矧:況且。⒃潺渡潔澈:水流緩慢清澈。⒄粹冷柔滑:涼爽,柔軟,潤滑。
(1) 解釋下列加點詞.
①緣溪行
②阡陌交通
③木欣欣
④濯足于床
答案:①沿著?、诨ハ嗤ㄟ_?、鄄菽久⒌臉幼印、芟础 ?
(2) 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
4、漢語.
①初極狹,才通人。
譯文:
②眼耳之塵,心舌之垢,不待盥滌,見輒除去.
譯文:
答案:①起初洞口狹窄,僅能容一個人通過。②沾染耳目的塵埃,煩擾內心的污垢,不待那清泉洗滌,一到這里就去除了。
(3) 請分別說說甲、乙兩文各寫了什么內容.
答:
5、
答案:甲文:漁人發(fā)現(xiàn)桃花源的經(jīng)過和初進桃花源見到的景象。乙文:描寫冷泉亭的位置、規(guī)模和春夏時節(jié)給人的感受。
(4) 甲、乙兩文各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
6、
答案:甲文表達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乙文表達了作者對冷泉亭的喜愛之情。
(5) 請說說甲、乙兩文描寫景物的目的有什么不同.
答:
答案:甲文描寫景物是為了表現(xiàn)世外桃源的美好,同時表達對世俗生活的厭惡.而乙文則
7、表現(xiàn)了冷泉亭的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和熏陶作用?!?
2.比較閱讀下面文言文選段,回答問題.
[甲]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蛇h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 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乙]江寧之龍蟠,蘇州之鄧尉,杭州之西溪,皆產梅.或曰:“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以欹① 為美,正則無景;以疏為美,密則無態(tài)?!惫桃?。此文人畫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詔大號② 以繩天下之梅也
8、;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③ 直,刪密,鋤正,以夭梅病梅④ 為業(yè)以求錢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錢之民能以其智力為也。有以文人畫士孤癖⑤ 之隱明告鬻⑥ 梅者,斫其正,養(yǎng)其旁條。刪其密,夭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以求重價,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畫士之禍之烈至此哉!
[注]①欹(qī):傾斜。②明詔大號:公開宣告,大聲號召。明,公開。詔,告訴,一般指上告下.③斫(zhuó):用刀斧砍。④夭梅病梅:把梅弄成奇形異狀,弄成病態(tài)。夭,屈,折。⑤孤癖:偏嗜。⑥鬻(yù):賣。
(1)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濯清漣而不妖
②陶后鮮有聞
③繩天下之梅
9、
④文人畫士之禍之烈至此哉
答案:①洗滌?、谏佟、勖~用作動詞,約束?、茉斐傻牡満Α ?
(2) 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①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譯文:
②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錢之民能以其智力為也.
譯文:
答案
10、:略
(3) 甲文贊揚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貴品質,實則是作者思想情懷的抒發(fā);現(xiàn)實生活中,有人卻認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對這兩種觀點,你是怎樣看待的? 請簡述理由。
答:
答案:略
(4) 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乙文的主要內容.
答:
答案:揭示病梅產生的原因。
11、
(5) 簡要分析甲、乙兩文的寫法和表現(xiàn)的思想感情的異同.
答:
答案:兩文都運用了托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寫法。甲文諷刺追名逐利的世風;乙文揭露和抨擊了清朝封建統(tǒng)治者束縛人們思想,壓抑、摧殘人才的罪行,表達了作者要求改革政治,打破嚴酷的思想統(tǒng)治,追求個性解放的強烈愿望
12、。
3.閱讀下文,完成各題。
[甲]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蹦讼铝?“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議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13、 (選自《鄒忌諷齊王納諫》) [乙]厲王虐,國人謗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衛(wèi)巫① ,使監(jiān)謗者,以告,則殺之。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邵公曰:“吾能弭謗② 矣,乃不敢言!”邵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③ 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④ 之使言?!裰锌凇*q土之有山川也,財用于是乎出;猶其有原⑤ 隰⑥ 衍⑦沃⑧ 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敗于是乎興,行善而備敗,其所以阜財用衣食者也。夫民之慮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 若壅其口,其與⑨ 能幾何?”
王不聽,于是國人
14、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選自《國語·周語上》)
[注]①衛(wèi)巫:衛(wèi)國的巫者。②弭謗:消除指責。③壅:堵塞。④宣:宣泄,引導。⑤原:寬廣的平地。⑥隰:低濕的地方。⑦衍:高處肥沃的地方。⑧沃:低處肥沃的地方。⑨與:贊同。
(1) 解釋下面加點的詞.
①臣之妻私臣
②王之蔽甚矣
③國人謗王
④是障之也
答案:①偏愛 ②受蒙蔽?、酃_批評、指責別人的過失?、苓@
(2) 把下面句子翻譯
15、為現(xiàn)代漢語.
①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譯文:
②是故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
譯文:
答案:①滿一年之后,即使想要進言,也沒有什么可說的了。②因此,治水者要開通水道,使它暢通;治民者也應開導民眾,使他們暢所欲言。
(3) 下面各組
16、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 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
能謗譏于市朝
B. 傷人必多,民亦如之
以告,則殺之
C. 皆以美于徐公
道路以目
D. 宮婦左右莫不私王
國人莫敢言
答案:D(A.向/在;B.這樣/代指人;C.認為/用,使用,;D.均為“沒有”之義)
(4) 甲、乙兩文中鄒忌和邵公的說理方法有什么不同?
答:
17、
答案:鄒忌運用類比的方法,邵公運用比喻論證的方法。
(5) 甲文中的齊威王和乙文中的周厲王,一個成功,一個失敗,你認為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
答案:齊威王納諫除蔽,厲王專制,棄忠言不顧。
4.閱讀下文,完成各題.
[甲]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
18、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選自孟子《魚我所欲也》)
[乙]永① 之氓② 成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絕③ 湘水。中濟④ ,船破,皆游。其一氓盡力而不能尋常⑤ 。其侶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為?”曰;“吾腰千錢,重,是以后?!痹?“何不去之
19、?”不應,搖其首。有頃益怠。已濟者立岸上呼且號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貨⑥ 為?”又搖其首,遂溺死。
(選自柳宗元《哀溺文》)
[注]①永:永州,相當于今湖南省零陵、東安和廣西全州一帶。②氓:老百姓.③絕:橫渡。④中濟:渡到河水中間。⑤不能尋常:游不了多遠。⑥貨:財貨,這里指錢。
(1)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
②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
③吾腰干錢
④何不去之
20、答案:①通“避”,躲避?、诩偃?假使 ③作動詞用,腰中纏著?、軄G棄
(2) 下列句中加點的“益”字與“有頃益怠”中的“益”意義相同的兩項是( )( )
A.香遠益清 B.至于斟酌損益 C.益慕圣賢之道 D.有所廣益
答案:A、C(題目中的“益”為“更加”之意,與A、C兩項相同.B、D 兩項中的“益”為“益處、好處”之意。)
(3) 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
譯文:
21、 ②汝善游最也,今何后為?
譯文:
答案:①我需要的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能做茍且偷生的事。②你(平日)最擅長游泳,今天為什么落在后面了呢?
(4) 你覺得甲、乙兩文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答:
答案:示倒:人要學會取舍,否則就可能什么也得不到。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