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上冊 19《世說新語二則》課件 語文版.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七年級語文上冊 19《世說新語二則》課件 語文版.ppt(3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望梅止渴 : 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會流涎 (xin), 因而止渴。 后比喻愿望無法實現(xiàn),用空想安 慰自己 。出自 世說新語 假譎( ju) ,曹 操率領(lǐng)部隊去討伐張繡,天氣熱得出奇,驕 陽似火,為激勵士氣曹操說:“前有大梅林, 饒子,甘酸可以解渴?!? 成語典故 劉義慶 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課文內(nèi)容,積 累常見文言詞匯,初步掌握學習文 言文的學習方法。掌握文中重點字 詞的用法。抓住人物個性化的言行, 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中主旨。 2、過程與方法:利用注釋和工具書,采用自 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把握文章主要內(nèi) 容,歸納主旨。重點講解文中的疑難字詞,
2、培養(yǎng)學生文言文閱讀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學習古人的智慧、 誠實、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引導學生認 識到“誠信”在當今社會中的重要意義,學 習從小做一個守信的人。 劉義慶 劉義慶 (公元 403年 公 元 444年),彭城(今江蘇徐州) 人,宋武帝劉裕的侄子,襲爵 臨川王, 南朝宋文學家。 世說新語 是一部主要記載 漢末三 國 至 兩晉時期 士族階層的言行風貌和軼事瑣 語 的 筆記小說 ,也是六朝志人小說的杰出代 表。具有“語言簡練、辭意雋永”的特點,因 此著稱于世。該書在魏、晉是當時盛行的小說 集大成之作,對后世的小說和筆記小說發(fā)展影 響很大。 世說新語是六朝 志人小
3、說 的代 表作。它由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 編 纂 而成。 主要描寫從東漢到劉宋時 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傳聞、軼事, 以短篇為主。全書共 8卷,分德行、 言語、政事、文學、方夙慧等 36門。 筆記小說 是泛指一切用文言寫的志怪、傳奇、雜 錄、瑣聞、傳記、隨筆之類的著作,內(nèi)容廣泛駁雜, 舉凡天文地理、朝章典制、草木蟲魚、風俗民情、學 術(shù)考證、鬼怪神仙、艷情傳奇、笑話奇談、逸事瑣聞 等等。它是一座非常豐富、值得珍視的寶庫,是后人 取之不盡的無價寶藏。治史者可以利用它增補辨證正 史的闕失,治文者可以從中考察某一時代的文壇風氣、 文學作品的源流嬗變,治專門史者可以從中挖掘資料, 文藝創(chuàng)作者可以從中尋找素材
4、。中國古代的筆記小說, 截至清末,大約不下于 3000種,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 是一筆巨大的文化遺產(chǎn)。 期 行 選自 世說新語 方正 約定 出行 “期行 ”: 即約定日期出行 陳太丘與友 /期行,期 /日中。過中 不至,太丘 /舍去,去后 /乃至。 元方 / 時年七歲,門外 /戲???/問元方:“尊 君 /在不?”答曰:“待君久 /不至,已 去?!庇讶?/便怒曰:“非人哉!與人 期行,相委而去。”元方 /曰:“君與 家君 /期日中,日中 /不至,則是 /無信; 對子罵父,則是 /無禮。” 友人 /慚, 下車 /引之。元方 /入門不顧。 朗讀課文 陳太丘與友 期
5、行,期 日中 。過中不 至 ,太丘舍 去 ,去 后 乃 至。 期:約定 行:出行 到 譯文 : 陳太丘和朋友約定同行,約在正午,正午過了沒有到,太 丘放棄(等他)離開了,離開后不久,(朋友)才到。 放棄 去:古:離開 今:到 去 才 元方 時 年七歲,門 外 戲。客問元方:“ 尊君 在 不 ?”答 曰:“待 君 久不至,已去。” 當時 名詞作狀語,在 門外 f u “不”現(xiàn)在 寫作“否”, 譯文 : 陳太丘的兒子元方當時七歲,正在門外嬉戲??腿藛栐剑骸澳愀赣H在 嗎?”回答說:“等您很久不到,已經(jīng)走了?!? 正午 古代尊稱對方的父親 古代尊稱對方
6、, 可譯為您 友人便怒曰:“非人 哉 !與友人期行, 相委 而去?!痹?曰 :“ 君 與 家君 期日中。日中不至, 則是 無信;對子罵父, 則是 無禮?!庇讶?慚 ,下車 引 之。元方入門不 顧 。 譯文: 友人便生氣地說:“真不是人??!跟人約定同行,卻丟下我走 了?!痹秸f:“您和我父親約的是正午。正午不到,就是沒有信用;對 著兒子罵父親,就是沒有禮貌?!庇讶藢Υ烁械綉M愧,下車拉他的手,元 方進門不回頭看。 語氣詞,表感嘆, “啊” 相:代詞,別人, 委:古:丟下 今:委托 連用,表判斷 則:就 形作動,對 感 到慚愧 古:拉 今:引用 古
7、:回頭看 今:照顧 古代對人稱自己的父親 1、“期日中,過中不至”說明陳太丘的朋友 是個怎樣的人? 是個不守信用,沒有時間觀念的人 “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2、元方指出了父親友人的哪兩個錯誤? 認真思考 3、陳太丘的朋友是個怎樣的人?從文中哪些地 方可以看出來? 知錯能改 粗魯 “期日中,過中不至” “友人便怒” “非人哉!” “對子罵父” “友人慚,下車引之” 無信 暴躁易怒 無禮 4、陳元方是一個怎樣的人? 聰明、勇敢、明理 (或):懂禮識儀,機智聰
8、明,剛正不阿 1、文章記敘了一個怎樣的故事?體現(xiàn)了元方 怎樣的思想性格? 主要表現(xiàn)元方的聰敏,為人方正直率,敢于據(jù)理 力爭,尤其是懂得為人的道理。 2、 期行 告訴我們一個怎樣的道理? 誠信是立世之本,要人們做一個守信人。 3. 有人認為客人已經(jīng)認錯,元方就應(yīng)該原諒他,而他 居然“入門不顧”,弄得客人尷尬之極,無地自容, 這的確有些失禮。你是否同意這個看法? 第一種意見 不同意。元方當時才七歲,他 對粗俗 的友人“入門不顧”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惡 情感易外露的特點,體現(xiàn)了他懂禮識儀,機智聰明, 剛正不阿的性格特征。 第二種意見 同意。父親的友人已經(jīng)表示了歉意, 應(yīng)該給
9、人改正過錯的機會。人沒有一生都不犯錯誤 的,只要改正,就是好的,不能總是抓住人的“小 辮子”不放。 遷移拓展 1. 面對他人的無禮,你該如何處理? 意見一 抓住對方失禮之處,針鋒相對,維護個人名 譽不受侵害。 意見二 針對對方失禮之處,擺事實,講道理,使對 方明白自己的過錯,既維護個人名譽,又不傷害對 方。自己不能向?qū)Ψ揭粯邮ФY 。 2. 如果父母不在家,家中來了客人,你該如何接待? 在能確定對方身份的前提下,以禮相待;如果不明對 方身份,要機智地探詢對方情況,提高安全意識。 3、 文中“尊君”“君” “家君”的稱謂有 什么不同? “尊君”是對別人父親的尊稱; “君”是有禮貌
10、的稱呼對方; “家君”對人稱自己父親時的謙詞 。 尊稱,也叫敬稱,是對對方表示尊敬的稱呼 。 針對不同的對象,稱呼可有多種。稱呼帝 王時,一般有 “陛下、大王、王、上、君、天子、 萬乘、圣主、主上、元首、九重天 ”等等。古代 對對方的父親稱令尊、尊公、尊大人,對對方母 親稱令堂、太君,對對方的妻子稱令正,對對方 妻父稱泰山、冰翁,對對方兄弟稱昆仲、昆玉、 令兄(弟),對對方的兒子稱令郎、令嗣、哲嗣、 少君、公子,對對方的女兒稱千金、玉女、令愛 等等,因多見于口語,不再一一列舉。 文學常識 謙稱是表示謙虛的自稱。 古代君主自稱孤、朕、寡
11、人、不谷。一般 人自稱臣、仆、愚、蒙、區(qū)區(qū)、不佞、不敏、 不肖、不才、在下、下走、下官、鄙人、小 人、小可、后生、晚生、侍生等。女子自稱 一般用妾、奴等。他人稱自己的妻子一般為 拙荊、賤內(nèi)、內(nèi)人、山荊、荊屋、山妻,稱 自己的兒子為小兒、犬子、息男,稱女兒為 息女、小女等,主要用于口語,常見于戲劇。 古人稱自己一方的親屬朋友時,常用 “家 ”、 “舍 ”等謙詞。 “家 ” 是對別人稱自己的輩份 高或年紀大的親屬時用的謙詞,如家父、 家母、家兄等。 辨別下列詞語哪些屬于敬詞,哪些屬于謙詞。 敝人 卑職 陛下 令尊 寡人 足下 令郎 老朽 麾下 敬詞有 謙詞有 乘 船 華 歆
12、 、王朗 /俱乘船 /避難, 有一 人 /欲依附, 歆 /輒 /難之。 朗曰: “幸尚寬, 何為 /不可?” 后 /賊 /追 至, 王 /欲舍 /所 攜 人。歆曰: “本 / 所以疑, 正為 /此耳。 既已 /納其自 托, 寧可以 /急相棄 邪 ?” 遂 /攜 拯 / 如初。 世 /以此 /定 /華、王 /之優(yōu)劣。 xn zh xi y zhng 讀課文, 讀準字音 歆 華歆、王朗 俱 乘船避難, 有一人 欲 依 附, 歆 輒難之 。 朗曰:“幸 尚 寬, 何為 不可?” 后賊追至, 王欲舍所攜人。歆 曰: “本 所以疑 , 正為此耳。 既已納其自托, 寧 可 以
13、 急相棄 邪 ?” 遂攜 拯 如初。 世 以 此 定華、王 之 優(yōu)劣。 一起,都 想要 當即 對 感到為難 的原因 遲疑 ,猶豫不決 難道 救助 憑 助詞,的 代詞 ,這件事 . 還 因為 華歆、王朗一起乘船逃難,(途中)有一個 人想要搭船,華歆感到期很為難。王朗說:“ (船里)恰好還很寬松,為什么不同意呢?” 后來作亂的人追上來了,王朗想要拋棄所攜帶 的人。華歆說:“先前之所以猶豫不決,正因 為考慮到這種情況了。既然已經(jīng)接納了他,難 道可以因為情況緊急就拋棄他嗎?”于是還像 當初那樣攜帶救助這個人。世人通過這件事來 評定華歆 、王朗的優(yōu)劣。 翻譯全文
14、、如將 乘船 一文分為三個層次,你準 備怎樣分? 第一層 :(開頭到“何為不可”)寫二 人對別人搭船一事各持己見 。(故事開 端,起因) 第二層 :(“后賊追至”到“遂攜拯如 初”)寫王朗欲毀約,華歆堅守諾言 。 (故事發(fā)展、高潮) 第三層 (末一句) 寫世人以此事評定二 人品行 。(結(jié)局) 問題探究 明確: 華歆開始時考慮到兩人的安全 不愿帶上逃難的人,王朗卻愿意;等 危險來臨時,華歆堅持兌現(xiàn)承諾,要 帶那個逃難的人一塊走,可王朗考慮 到自身的安全,不
15、愿意帶了。 2、華歆與王朗的做法有什么不 同? 1、華歆是一個怎樣的人?王朗呢? 華歆:信守諾言 王朗 :輕諾寡信 2、“世以此定華、王之優(yōu)劣?!?你認為 誰“優(yōu)”誰“劣”?采用什么修辭手法 ? 華歆;對比 3、刻畫華歆采用的手法? 欲揚先抑 4、這則故事給我們什么啟示? 一個人要對自己說過的話 負責任,不能輕諾寡信。 1、解釋下列句子中的字。 1、歆則 難 之 2、 幸 尚寬 3、王欲 舍 所攜人 4、已 納 其自 托 5、遂攜 拯 如初 對 感到為難 幸而,恰巧 扔掉,拋棄 納,接納,接受。 托,請托,
16、請求。 救助。 1)、 歆輒難 之 。 世以此定華、王 之 優(yōu)劣。 2)、元方 時 年七歲 學而 時 習之 3 ) 、 可以 為師矣 寧 可以 急相棄邪 他(代詞,指華歆) 的(結(jié)構(gòu)助詞) 當時 時常 可以 憑 能夠 因為 2、解釋下列相同字的意思 世說新語 是( ) (朝代)的( )組織一批 文人編寫的。是六朝( )的 代表作,古代小說所記大多是傳聞、 軼事,以短篇為主,在寫法上一般 都是( )。 南朝宋 劉義慶 志人小說 直敘其事 第一回合 第二回合
17、 1、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 丘舍去,去后乃至。 陳太丘跟一位朋友約定一同出門,約好正 午時碰頭。正午已過,不見朋友來,太丘不 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來。 2、與人期行 ,相委而去。 與別人約好了一起走,卻丟下別人自己走了。 3、君與家君期日中。過中不至,則是無信;對 子罵父,則是無禮。 您和我父親約好了正午時候一同出發(fā)。您 正午不到,就是不講信用,對兒子罵他的父親, 就是失禮。 4、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那人感到慚愧,便從車里下來,想跟元 方握手,元方連頭也不回地走進了自家的大 門。 第三回合 內(nèi)容理解 君:有禮貌的稱呼對方 家君:對人稱自己的父親 尊君:對別人父親的尊稱 1、 陳太丘與友期 中“君”“尊君”“家君”的 稱謂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