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專用)高考地理一輪復習 第四單元 自然環(huán)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 第二節(jié) 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 魯教版-魯教版高三地理試題》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江蘇專用)高考地理一輪復習 第四單元 自然環(huán)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 第二節(jié) 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 魯教版-魯教版高三地理試題(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第二節(jié) 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9小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2013·安徽文綜,32~33)地表巖石風化后,由殘留在原地基巖上的風化產物組成的殼層,稱為風化殼。下圖為不同氣候—植被帶的風化殼厚度變化示意圖。完成1~2題。
1.曲線Ⅰ、Ⅱ、Ⅲ分別代表( )
A.氣溫、降水、蒸發(fā) B.降水、蒸發(fā)、氣溫
C.降水、氣溫、蒸發(fā) D.氣溫、蒸發(fā)、降水
2.風化殼厚度( )
A.甲大于丁是因為熱量豐富、降水量大
B.乙大于丙是因為植被茂盛、蒸發(fā)量大
C.剛果盆地總體上大于格陵蘭島
D.伊朗高原總體上大于恒河平原
解
2、析 第1題,由圖中自然帶熱帶森林帶—亞熱帶森林帶—溫帶森林帶—苔原帶的變化可知,該變化主要是由熱量條件的變化引起的;自然帶熱帶森林帶—熱帶草原帶—溫帶草原帶—半荒漠草原及荒漠帶的變化可知,該變化主要是由水分條件的變化而引起的。曲線Ⅰ由熱帶森林帶到熱帶草原帶迅速降低,應代表降水;曲線Ⅱ由熱帶森林帶到熱帶草原帶迅速升高,應代表蒸發(fā)。第2題,風化作用是指暴露于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各種巖石在溫度變化、水、大氣及生物作用下在原地發(fā)生的破壞作用,因此,風化殼的發(fā)育厚度與溫度、降水、植物生長量有關,而且與這三個因素都呈正相關。圖中風化殼厚度甲大于丁主要是因為甲地降水量大,溫度低,蒸發(fā)微弱,空氣潮濕;乙大于丙是因
3、為乙地降水量大,氣溫高,植被茂盛;剛果盆地位于熱帶森林帶,格陵蘭島位于苔原帶,由圖可知剛果盆地風化殼厚度總體上要大于格陵蘭島;伊朗高原屬于熱帶荒漠草原帶,恒河平原屬于熱帶森林帶,由圖可知伊朗高原風化殼厚度要小于恒河平原。
答案 1.B 2.C
(2016·淮南一模)下圖為陸地環(huán)境主要構成要素的相互關聯圖。讀圖,完成3~4題。
3.下列描述對應正確的是( )
A.①導致了淮河與松花江水文特征的不同
B.②是形成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原因
C.③是形成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主要原因
D.④是東北黑土退化的最主要原因
4.表示塑造右圖地貌的箭頭是( )
A.⑧ B.⑦
C.⑥
4、 D.⑤
解析 第3題,不同氣候條件下的河流水文特征不同,故A正確??λ固氐孛彩嵌喾N因素對地貌的影響,而②是地貌對土壤的影響,故B錯。黃土高原的千溝萬壑主要是流水侵蝕的結果,體現的是流水對地貌的影響,而③是水文對土壤的影響,故C錯。東北黑土退化主要是流水侵蝕對土壤的影響,而④是氣候對土壤形成的影響,故D錯誤。第4題,右圖是風積沙丘地貌和駝隊,分布在干旱區(qū)域,是氣候對地貌的影響。
答案 3.A 4.D
下圖是水土流失過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圖。讀圖回答5~6題。
5.按圖中字母順序將①地表侵蝕、②地表起伏大、③水土流失、④植被條件差填入,其順序正確的是( )
A.③④②① B
5、.②①④③
C.①②③④ D.②④①③
6.水土流失對內河航運造成的不利影響是( )
A.河流含沙量增大,河道淤積嚴重
B.河流匯水速度快,水位升高
C.河流落差減小,水流速度減慢
D.河流含沙量增大,水質下降
解析 第5題,讀圖可知,降水集中等導致的直接結果是水土流失,故d是水土流失;水土流失造成土壤退化、地表侵蝕,故c為地表侵蝕;土壤退化后會使植被條件變差,故b為植被條件差;地表侵蝕后地表起伏變大,故a為地表起伏大。第6題,水土流失會造成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在河道中淤積,從而影響內河航運。
答案 5.D 6.A
(2016·江淮十校聯考)讀世界海陸分布局部區(qū)域圖,完
6、成7~8題。
7.關于圖中城市間距離變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a、b間將縮小?、赼、b間將增大?、踓、d間將縮小?、躡、d間將增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8.某些年份,e沿海地區(qū)海面溫度異常升高,關于這一現象對我國產生的影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西北太平洋海域臺風增多
B.我國北方地區(qū)夏季可能出現洪澇
C.我國南方地區(qū)夏季可能出現干旱
D.我國北方易出現暖冬
解析 第7題,a、b間有東非大裂谷,受張裂作用影響,間距將增大。b、d間既有東非大裂谷,還有大西洋中脊張裂邊界,所以距
7、離將增大。第8題,e沿海地區(qū)海面溫度異常升高,即厄爾尼諾現象。厄爾尼諾發(fā)生的年份,我國北方出現暖冬。西北太平洋臺風增多和我國北方夏季洪澇、南方夏季干旱都是反厄爾尼諾現象,即拉尼娜現象。
答案 7.B 8.D
(2015·江蘇地理,6)下圖為安第斯山脈地理位置示意圖。讀圖回答第9題。
9.下列地理現象成因與安第斯山脈密切相關的是( )
A.巴西高原煤炭資源豐富
B.南美大陸地表徑流主要流入大西洋
C.南美大陸西部沿海形成大漁場
D.巴西東南沿海有熱帶雨林氣候分布
解析 本題考查自然地理環(huán)境整體性。安第斯山脈的隆起使山脈東西兩側的河流流向不同,西側主要流向太平洋,東側主要流向
8、大西洋。由于安第斯山脈分布在大陸西側,故地表徑流主要流向大西洋。故選B。
答案 B
二、雙項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兩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0.(2015·江蘇東臺月考)自然界中某種因素的變化會引起其他一系列因素的變化。例如青藏高原積雪面積減小,會引起該地域自然環(huán)境的連鎖變化。這種變化包括( )
A.地表溫度年變化增大
B.風化加速導致巖崩現象加劇
C.羊八井地熱溫度升高
D.山地針葉林帶海拔高度降低
解析 積雪是水體的一種,由于水體的熱容量比較大,能夠對氣候起到調節(jié)作用,積雪面積減少,對大氣的調節(jié)作用降低,導致地表溫差加大;積雪面積較少,巖石
9、裸露,遭受外力的風化、侵蝕將加劇,容易導致巖崩現象;積雪與來自地球內部的熱能沒有直接聯系;積雪較少,說明氣溫升高,所以山地針葉林帶海拔高度升高。
答案 AB
(2016·江蘇無錫上學期期中)下圖為東亞某國地理環(huán)境要素關系圖,讀圖回答11~12題。
11.該國氣候、地形、植被、河流等要素之間的整體性表現在( )
A.以海洋性季風氣候為主,河流流量季節(jié)變化大
B.河流水量充足,山地水土流失明顯
C.地形坡度大,河流短小湍急,水力資源豐富
D.地形條件復雜,導致森林茂密且種類單一
12.某科考隊赴該國實地科考,發(fā)現該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分布范圍的北界緯度明顯高于其他國家,主要是(
10、 )
A.受非地帶性因素的影響
B.受沿岸暖流的影響
C.受山地地形的影響
D.受多火山、地震地質條件的影響
解析 第11題,從圖中可以看出,該國為海洋性季風氣候,降水量較大,但夏季較為集中,河流流量季節(jié)變化大;河流水量較大,山地地勢起伏較大,流水侵蝕作用較強;地形坡度大,河流短小湍急,水力資源豐富;地形條件復雜,導致森林茂密且種類繁多。第12題,該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分布范圍的北界緯度明顯高于同一大陸其他國家,是非地帶性的表現,其可能原因是該國受沿岸暖流的影響,氣溫較同緯度其他地區(qū)高,氣候分布北界緯度較高。
答案 11.AC 12.AB
13.下圖為地理環(huán)境中的碳循環(huán)圖。此圖可
11、以說明( )
A.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碳循環(huán)的重要組成部分
B.自然地理環(huán)境各要素是獨立存在的
C.地理環(huán)境中的碳循環(huán),往往跨越圈層界限
D.自然環(huán)境中的物質和能量的流動是單向的
解析 本題考查了自然界的物質循環(huán)和自然環(huán)境整體性等知識。由圖可以看出,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碳循環(huán)的重要組成部分;碳的循環(huán)過程牽涉到了生物圈、大氣圈、巖石圈等多個圈層。
答案 AC
三、綜合題(本大題共3小題)
14.(2012·上海地理,47,4分)地理環(huán)境特征既有整體性,又有差異性;自然景觀的分布既有地帶性,也有非地帶性。閱讀下圖,回答問題。
從氣候、地形、水文、植被
12、要素的相互聯系,說明乙地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特征。(4分)
解析 考查地理環(huán)境整體性具體表現:組成地理環(huán)境諸要素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賴而組成一個有機整體,不過本題需要具體說明氣候、地形、水文、植被要素的這種整體性特征。
答案 該地屬于熱帶雨林氣候,終年高溫多雨,位于剛果盆地,地勢低平,這種氣候和地形條件,造就了流量豐富的剛果河水系;濕熱氣候又為熱帶雨林植被的發(fā)育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從而形成了該地的地理環(huán)境整體性特征。
15.(經典題)新疆羅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經超過3 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塔里木河曾經是羅布泊的主要水源。20世紀后半期,塔
13、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庫200多座,耕地面積擴大約1倍。
運用地理環(huán)境整體性原理,說明三角洲位置變化的主要過程。
解析 分析三角洲位置變化的主要原因時可按下列思路思考:羅布泊深居內陸,氣候干旱、蒸發(fā)旺盛、過度引水灌溉→入湖水量減少→水位下降→河口向湖心移動→三角洲向湖心前進→河流水量銳減→搬運作用減弱、泥沙減少→三角洲位置后退。
答案 地理環(huán)境各要素是相互聯系、相互滲透和相互影響的整體;受氣候和人類活動等因素的影響,注入羅布泊的水量減少,湖泊水位下降,河流入湖口向湖心延伸,三角洲位置前移;后來,河流水量銳減,搬運作用顯著減弱,三角洲位置后退。
16.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約在
14、4000萬年前,青藏高原從海底開始隆起。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緩慢抬升,今天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已高達4 500多米,形成獨特的自然景觀。其要素如圖所示。
(1)按相關關系將下列字母填在框圖相應的位置上。
①太陽輻射強?、跉鉁氐汀、劭諝庀”?
(2)組成地理環(huán)境的各要素具有“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特點,在青藏高原地區(qū),“牽一發(f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據圖簡述青藏高原地理環(huán)境的演化過程。
解析 第(1)題,依據結構圖中的因果關系:地勢高→氣溫低→多冰川、凍土;地勢高→空氣稀薄→太陽輻射強。第(2)題,地理環(huán)境各要素發(fā)展演化具有整體性?!盃恳话l(fā)”指的是其動力來源。第(3)題,地理環(huán)境具有統(tǒng)一的演化過程,應從各要素的變化分別敘述。
答案 (1)自上而下分別是②③①
(2)地殼隆起,海拔不斷升高
(3)隨著印度洋板塊北移,青藏高原地殼不斷隆起,海拔不斷升高(地勢高),氣候逐步寒冷、干燥,終年氣溫低,多冰川;土壤貧瘠,多凍土;植被為高寒草甸草原;以食草、抵御寒冷能力強的動物為主,如牦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