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標專用 5年高考3年模擬A版)高考數(shù)學 專題八 立體幾何 3 直線、平面平行的判定與性質(zhì)試題 理-人教版高三數(shù)學試題

上傳人:文*** 文檔編號:240558314 上傳時間:2024-04-15 格式:DOCX 頁數(shù):27 大?。?94.46KB
收藏 版權(quán)申訴 舉報 下載
(課標專用 5年高考3年模擬A版)高考數(shù)學 專題八 立體幾何 3 直線、平面平行的判定與性質(zhì)試題 理-人教版高三數(shù)學試題_第1頁
第1頁 / 共27頁
(課標專用 5年高考3年模擬A版)高考數(shù)學 專題八 立體幾何 3 直線、平面平行的判定與性質(zhì)試題 理-人教版高三數(shù)學試題_第2頁
第2頁 / 共27頁
(課標專用 5年高考3年模擬A版)高考數(shù)學 專題八 立體幾何 3 直線、平面平行的判定與性質(zhì)試題 理-人教版高三數(shù)學試題_第3頁
第3頁 / 共27頁

本資源只提供3頁預(yù)覽,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積分

下載資源

資源描述:

《(課標專用 5年高考3年模擬A版)高考數(shù)學 專題八 立體幾何 3 直線、平面平行的判定與性質(zhì)試題 理-人教版高三數(shù)學試題》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課標專用 5年高考3年模擬A版)高考數(shù)學 專題八 立體幾何 3 直線、平面平行的判定與性質(zhì)試題 理-人教版高三數(shù)學試題(2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直線、平面平行的判定與性質(zhì) 挖命題 【考情探究】 考點 內(nèi)容解讀 5年考情 預(yù)測熱度 考題示例 考向 關(guān)聯(lián)考點 1.直線與平面平行的判定與性質(zhì) ①以立體幾何的有關(guān)定義、公理和定理為出發(fā)點,認識和理解空間中線面平行、面面平行的有關(guān)性質(zhì)與判定定理,并能夠證明相關(guān)性質(zhì)定理. ②能運用線面平行、面面平行的判定及性質(zhì)定理證明空間圖形的平行關(guān)系 2018江蘇,15,14分 直線和平面平行的判定 面面垂直的判定 ★★★ 2017江蘇,15,14分 直線和平面平行的判定 線線垂直的判定、面面垂直的性質(zhì) 2016課標Ⅱ,14,5分 直線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質(zhì) 線面角、

2、線面垂直的性質(zhì) 2014課標Ⅱ,18,12分 線面平行的判定 三棱錐的體積、二面角 2.平面與平面平行的判定與性質(zhì) 2015山東,17,12分 線面平行的判定、面面平行的性質(zhì) 線面垂直的性質(zhì)、二面角 ★★☆ 分析解讀  從近5年高考情況來看,本節(jié)內(nèi)容一直是高考的熱點,主要考查直線與平面及平面與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質(zhì),常設(shè)置在解答題中的第(1)問,難度中等,解題時應(yīng)注意線線平行、線面平行、面面平行的相互轉(zhuǎn)化,應(yīng)充分發(fā)揮空間想象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 破考點 【考點集訓】 考點一 直線與平面平行的判定與性質(zhì) 1.(2017山西大學附中10月模擬,11)如圖,在四面體ABCD

3、中,若截面PQMN是正方形,則在下列命題中,錯誤的為(  )                    A.AC⊥BD B.AC=BD C.AC∥截面PQMN D.異面直線PM與BD所成的角為45° 答案 B  2.(2017山西太原五中月考,14)過三棱柱ABC-A1B1C1的任意兩條棱的中點作直線,其中與平面ABB1A1平行的直線共有    條.? 答案 6 3.(2018江蘇無錫模擬,18)如圖,在四面體PABC中,已知PA⊥平面ABC,PA=AC,∠ACB=90°,D為PC的中點. (1)求證:AD⊥BD; (2)若M為PB的中點,點N在直線AB上,且AN∶NB=

4、1∶2,求證:直線AD∥平面CMN. 證明 (1)∵PA=AC,D為PC的中點,∴AD⊥PC. ∵PA⊥平面ABC,BC?平面ABC,∴PA⊥BC. ∵∠ACB=90°,∴BC⊥AC,又PA∩AC=A,PA,AC?平面PAC, ∴BC⊥平面PAC. ∵AD?平面PAC,∴BC⊥AD. 又∵AD⊥PC,BC∩PC=C,PC,BC?平面PBC, ∴AD⊥平面PBC.∵BD?平面PBC,∴AD⊥BD. (2)連接DM,設(shè)BD與CM交于點G,連接NG. ∵D、M分別為PC和PB的中點,∴DM∥BC且DM=12BC, ∴DG∶GB=DM∶BC=1∶2. ∵AN∶NB=1∶2

5、,∴AN∶NB=DG∶GB. ∴△BNG∽△BAD,∴AD∥NG. ∵AD?平面CMN,NG?平面CMN,∴直線AD∥平面CMN. 考點二 平面與平面平行的判定與性質(zhì) 1.(2018安徽黃山二模,4)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若平面α∥平面β,平面α∩平面γ=l,平面β∩平面γ=m,則l∥m B.若平面α⊥平面β,平面α∩平面β=l,m?α,m⊥l,則m⊥β C.若直線l⊥平面α,平面α⊥平面β,則l∥β D.若直線l∥平面α,平面α∩平面β=m,直線l?平面β,則l∥m 答案 C  2.(2017河南豫西五校4月聯(lián)考,6)已知m,n,l1,l2表示不同直線,α、β

6、表示不同平面,若m?α,n?α,l1?β,l2?β,l1∩l2=M,則α∥β的一個充分條件是(  ) A.m∥β且l1∥α    B.m∥β且n∥β C.m∥β且n∥l2    D.m∥l1且n∥l2 答案 D  3.(2017江西九江模擬,19)如圖,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A1⊥底面ABC,AB⊥AC,AC=AA1,E、F分別是棱BC、CC1的中點. (1)若線段AC上的點D滿足平面DEF∥平面ABC1,試確定點D的位置,并說明理由; (2)證明:EF⊥A1C. 解析 (1)∵面DEF∥面ABC1,面ABC∩面DEF=DE,面ABC∩面ABC1=AB,∴AB∥D

7、E,(4分) ∵在△ABC中,E是BC的中點, ∴D是線段AC的中點.(6分) (2)證明:∵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C=AA1, ∴側(cè)面A1ACC1是菱形,∴A1C⊥AC1,(7分) 又易得AB⊥A1C,∵AB∩AC1=A,∴A1C⊥面ABC1,(9分) ∴A1C⊥BC1.(10分) 又∵E、F分別為棱BC、CC1的中點, ∴EF∥BC1,(11分) ∴EF⊥A1C.(12分) 煉技法 【方法集訓】 方法1 證明直線與平面平行的方法 1. 如圖,空間幾何體ABCDFE中,四邊形ABCD是菱形,直角梯形ADFE所在平面與平面ABCD垂直,且AE⊥AD,

8、EF∥AD,P,Q分別是棱BE、DF的中點. 求證:PQ∥平面ABCD. 證明 如圖,作PM∥EA交AB于M,作QN∥EA交AD于N,連接MN. 因為P、Q分別是棱BE、DF的中點,所以PM∥EA且PM=12EA,QN∥EA且QN=12EA, 所以PM􀱀QN, 所以四邊形PMNQ為平行四邊形, 所以PQ∥MN,又PQ?平面ABCD,MN?平面ABCD, 所以PQ∥平面ABCD. 2.如圖所示,斜三棱柱ABC-A1B1C1中,點D,D1分別是AC,A1C1的中點. (1)證明:AD1∥平面BDC1; (2)證明:BD∥平面AB1D1. 證明 (1)

9、∵D1,D分別為A1C1,AC的中點,四邊形ACC1A1為平行四邊形,∴C1D1􀱀DA, ∴四邊形ADC1D1為平行四邊形, ∴AD1∥C1D. 又AD1?平面BDC1,C1D?平面BDC1, ∴AD1∥平面BDC1. (2)連接D1D,如圖. 易知DD1􀱀CC1,又CC1􀱀BB1, ∴BB1􀱀DD1. 故四邊形BDD1B1為平行四邊形. ∴BD∥B1D1. 又BD?平面AB1D1,B1D1?平面AB1D1, ∴BD∥平面AB1D1. 3.(2018廣東惠州一調(diào),19)如圖,在底面是菱形的四棱柱

10、ABCD-A1B1C1D1中,∠ABC=60°,AA1=AC=2,A1B=A1D=22,點E在A1D上. (1)證明:AA1⊥平面ABCD; (2)當A1EED為何值時,A1B∥平面EAC?并求出此時直線A1B與平面EAC之間的距離. 解析 (1)證明:因為四邊形ABCD是菱形,∠ABC=60°, 所以AB=AD=AC=2, 在△AA1B中, 由AA12+AB2=A1B2,知AA1⊥AB, 同理,AA1⊥AD,又AB∩AD=A, 所以AA1⊥平面ABCD.(4分) (2)當A1EED=1時,A1B∥平面EAC.(6分) 理由如下:連接BD交AC于點O,連接OE,假設(shè)A1

11、B∥平面EAC,由于A1B?平面A1BD,且平面EAC∩平面A1BD=OE,則OE∥A1B,∵O為BD的中點,∴在△A1BD中,E為A1D的中點,即A1EED=1. 直線A1B與平面EAC之間的距離等于點A1到平面EAC的距離,因為E為A1D的中點,所以點A1到平面EAC的距離等于點D到平面EAC的距離,VD-EAC=VE-ACD,設(shè)AD的中點為F,連接EF,則EF∥AA1,且EF=1,所以EF⊥平面ACD,可求得S△ACD=3, 所以VE-ACD=13×1×3=33.(9分) 又因為AE=2,AC=2,CE=2,所以S△EAC=72,所以13S△EAC·d=13×72d=33(d表

12、示點D到平面EAC的距離),解得d=2217,所以直線A1B與平面EAC之間的距離為2217.(12分) 方法2 證明平面與平面平行的方法 1.(2018安徽合肥一中模擬,18)如圖,四邊形ABCD與ADEF均為平行四邊形,M,N,G分別是AB,AD,EF的中點. (1)求證:BE∥平面DMF; (2)求證:平面BDE∥平面MNG. 證明 (1)如圖,連接AE,則AE必過DF與GN的交點O, 連接MO,則MO為△ABE的中位線,所以BE∥MO, 又BE?平面DMF,MO?平面DMF,所以BE∥平面DMF. (2)因為N,G分別為平行四邊形ADEF的邊AD,EF的中點,

13、 所以DE∥GN. 又DE?平面MNG,GN?平面MNG,所以DE∥平面MNG. 又M為AB的中點,所以MN為△ABD的中位線,所以BD∥MN, 又BD?平面MNG,MN?平面MNG,所以BD∥平面MNG, 又DE與BD為平面BDE內(nèi)的兩條相交直線, 所以平面BDE∥平面MNG. 2.(2017河南中原名校聯(lián)考,20)如圖,在矩形ABCD中,AB=1,AD=a,PA⊥平面ABCD,且PA=1,E,F分別為AD,PA的中點,在BC上有且只有一個點Q,使得PQ⊥QD. (1)求證:平面BEF∥平面PDQ; (2)求二面角E-BF-Q的余弦值. 解析 (1)證明:如圖,以點A為

14、原點,分別以AB,AD,AP的方向為x軸,y軸,z軸的正方向,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A(chǔ)-xyz, 則A(0,0,0),B(1,0,0),D(0,a,0),P(0,0,1), 設(shè)Q(1,x,0),則PQ=(1,x,-1),QD=(-1,a-x,0),(2分) 若PQ⊥QD,則PQ·QD=-1+x(a-x)=0, 即x2-ax+1=0,Δ=(-a)2-4, ∵在BC上有且只有一個點Q,使得PQ⊥QD, ∴Δ=0,∴a=2,x=1.(4分) ∴Q(1,1,0),QD=(-1,1,0), 又E是AD的中點,∴E(0,1,0),BE=(-1,1,0), ∴QD=BE,∴BE∥DQ,

15、又BE?平面PDQ,DQ?平面PDQ,∴BE∥平面PDQ, 又F是PA的中點,∴EF∥PD, ∵EF?平面PDQ,PD?平面PDQ,∴EF∥平面PDQ, ∵BE∩EF=E,BE,EF?平面PDQ,∴平面BEF∥平面PDQ.(6分) (2)設(shè)平面BFQ的法向量n1=(x,y,z),則n1·BF=0,n1·BQ=0, 易知BF=-1,0,12,BQ=(0,1,0), ∴-x+12z=0,y=0,取z=2,得n1=(1,0,2), 同理,可得平面BEF的一個法向量n2=(1,1,2), ∴cos=n1·n2|n1||n2|=306, 又易知二面角E-BF-Q為銳角,

16、 ∴二面角E-BF-Q的余弦值為306.(12分) 過專題 【五年高考】 A組 統(tǒng)一命題·課標卷題組 1.(2016課標Ⅱ,14,5分)α,β是兩個平面,m,n是兩條直線,有下列四個命題: ①如果m⊥n,m⊥α,n∥β,那么α⊥β. ②如果m⊥α,n∥α,那么m⊥n. ③如果α∥β,m?α,那么m∥β. ④如果m∥n,α∥β,那么m與α所成的角和n與β所成的角相等. 其中正確的命題有    .(填寫所有正確命題的編號)? 答案?、冖邰? 2.(2014課標Ⅱ,18,12分)如圖,四棱錐P-ABCD中,底面ABCD為矩形,PA⊥平面ABCD,E為PD的中點. (1)證明:P

17、B∥平面AEC; (2)設(shè)二面角D-AE-C為60°,AP=1,AD=3,求三棱錐E-ACD的體積. 解析 (1)證明:連接BD交AC于點O,連接EO. 因為ABCD為矩形,所以O(shè)為BD的中點. 又E為PD的中點,所以EO∥PB. 又EO?平面AEC,PB?平面AEC,所以PB∥平面AEC. (2)因為PA⊥平面ABCD,ABCD為矩形,所以AB,AD,AP兩兩垂直.如圖,以A為坐標原點,AB的方向為x軸的正方向,|AP|為單位長,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A(chǔ)-xyz,則D(0,3,0),E0,32,12,AE=0,32,12. 設(shè)B(m,0,0)(m>0),則C(m,3,0),

18、AC=(m,3,0). 設(shè)n1=(x,y,z)為平面ACE的一個法向量, 則n1·AC=0,n1·AE=0,即mx+3y=0,32y+12z=0,可取n1=3m,-1,3. 又n2=(1,0,0)為平面DAE的一個法向量, 由題設(shè)得|cos|=12,即33+4m2=12,解得m=32. 因為E為PD的中點,所以三棱錐E-ACD的高為12. 三棱錐E-ACD的體積V=13×12×3×32×12=38. 思路分析 (1)在平面AEC內(nèi)找出與PB平行的直線,分析題意可通過作三角形的中位線進行證明;(2)要求三棱錐E-ACD的體積,易知三棱錐的高,又已知底面直角三角形的一直

19、角邊AD的長,故只需求出另一直角邊CD的長.可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利用向量法列方程(組)求解. 易錯警示 對于第(2)問,二面角的平面角與兩個半平面的法向量夾角相等或互補,部分同學容易錯誤認為僅相等,另外,計算法向量時可能出錯. B組 自主命題·省(區(qū)、市)卷題組 1.(2018浙江,6,4分)已知平面α,直線m,n滿足m?α,n?α,則“m∥n”是“m∥α”的(  )                   A.充分不必要條件    B.必要不充分條件 C.充分必要條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 答案 A  2.(2015福建,7,5分)若l,m是兩條不同的直線,m垂直于平面

20、α,則“l(fā)⊥m”是“l(fā)∥α”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條件    B.必要而不充分條件 C.充分必要條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 答案 B  3.(2018江蘇,15,14分)在平行六面體ABCD-A1B1C1D1中,AA1=AB,AB1⊥B1C1. 求證:(1)AB∥平面A1B1C; (2)平面ABB1A1⊥平面A1BC. 證明 本題主要考查直線與直線、直線與平面以及平面與平面的位置關(guān)系,考查空間想象能力和推理論證能力. (1)在平行六面體ABCD-A1B1C1D1中,AB∥A1B1. 因為AB?平面A1B1C,A1B1?平面A1B1C, 所以AB∥平面A1

21、B1C. (2)在平行六面體ABCD-A1B1C1D1中,四邊形ABB1A1為平行四邊形. 又因為AA1=AB,所以四邊形ABB1A1為菱形,所以AB1⊥A1B. 因為AB1⊥B1C1,BC∥B1C1,所以AB1⊥BC. 又因為A1B∩BC=B,A1B?平面A1BC,BC?平面A1BC, 所以AB1⊥平面A1BC, 又因為AB1?平面ABB1A1,所以平面ABB1A1⊥平面A1BC. 4.(2016四川,18,12分)如圖,在四棱錐P-ABCD中,AD∥BC,∠ADC=∠PAB=90°,BC=CD=12AD,E為棱AD的中點,異面直線PA與CD所成的角為90°. (1)在平面P

22、AB內(nèi)找一點M,使得直線CM∥平面PBE,并說明理由; (2)若二面角P-CD-A的大小為45°,求直線PA與平面PCE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析 (1)在梯形ABCD中,AB與CD不平行. 延長AB,DC,相交于點M(M∈平面PAB),點M即為所求的一個點. 理由如下: 由已知,BC∥ED,且BC=ED. 所以四邊形BCDE是平行四邊形. 從而CM∥EB.又EB?平面PBE,CM?平面PBE, 所以CM∥平面PBE. (說明:延長AP至點N,使得AP=PN,則所找的點可以是直線MN上任意一點) (2)解法一:由已知,CD⊥PA,CD⊥AD,PA∩AD=A, 所以CD

23、⊥平面PAD.從而CD⊥PD. 所以∠PDA是二面角P-CD-A的平面角.所以∠PDA=45°. 設(shè)BC=1,則在Rt△PAD中,PA=AD=2. 過點A作AH⊥CE,交CE的延長線于點H,連接PH. 易知PA⊥平面ABCD,又CE?平面ABCD, 從而PA⊥CE.于是CE⊥平面PAH. 所以平面PCE⊥平面PAH. 過A作AQ⊥PH于Q,則AQ⊥平面PCE. 所以∠APH是PA與平面PCE所成的角. 在Rt△AEH中,∠AEH=45°,AE=1,所以AH=22. 在Rt△PAH中,PH=PA2+AH2=322, 所以sin∠APH=AHPH=13. 解法二:由已知,C

24、D⊥PA,CD⊥AD,PA∩AD=A, 所以CD⊥平面PAD.于是CD⊥PD. 從而∠PDA是二面角P-CD-A的平面角. 所以∠PDA=45°.由PA⊥AB,可得PA⊥平面ABCD. 設(shè)BC=1,則在Rt△PAD中,PA=AD=2. 作Ay⊥AD,以A為原點,以AD,AP的方向分別為x軸,z軸的正方向,建立如圖所示的空間直角坐標系A(chǔ)-xyz, 則A(0,0,0),P(0,0,2),C(2,1,0),E(1,0,0), 所以PE=(1,0,-2),EC=(1,1,0),AP=(0,0,2). 設(shè)平面PCE的法向量為n=(x,y,z), 由n·PE=0,n·EC=0,得x-

25、2z=0,x+y=0, 設(shè)x=2,解得n=(2,-2,1). 設(shè)直線PA與平面PCE所成角為α, 則sinα=|n·AP||n|·|AP|=22×22+(-2)2+12=13. 所以直線PA與平面PCE所成角的正弦值為13. 思路分析 對(1),延長AB,DC相交于一點M,則M在平面PAB內(nèi),由已知易知CM∥EB,從而CM∥平面PBE;對(2),有兩種解法:解法一是傳統(tǒng)幾何方法,作出PA與面PCE所成的角,然后通過解三角形求值;解法二是向量法,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求出面PCE的一個法向量n,利用sinα=|n·AP||n|·|AP|求值. C組 教師專用題組 1.(2016浙

26、江,2,5分)已知互相垂直的平面α,β交于直線l.若直線m,n滿足m∥α,n⊥β,則(  ) A.m∥l    B.m∥nC.n⊥l    D.m⊥n 答案 C  2.(2015安徽,5,5分)已知m,n是兩條不同直線,α,β是兩個不同平面,則下列命題正確的是(  ) A.若α,β垂直于同一平面,則α與β平行 B.若m,n平行于同一平面,則m與n平行 C.若α,β不平行···,則在α內(nèi)不存在···與β平行的直線 D.若m,n不平行···,則m與n不可能···垂直于同一平面 答案 D  3.(2017江蘇,15,14分)如圖,在三棱錐A-BCD中,AB⊥AD,BC⊥BD,平面A

27、BD⊥平面BCD,點E,F(E與A,D不重合)分別在棱AD,BD上,且EF⊥AD. 求證:(1)EF∥平面ABC; (2)AD⊥AC. 證明 (1)在平面ABD內(nèi),因為AB⊥AD,EF⊥AD,所以EF∥AB. 又因為EF?平面ABC,AB?平面ABC,所以EF∥平面ABC. (2)因為平面ABD⊥平面BCD,平面ABD∩平面BCD=BD, BC?平面BCD,BC⊥BD,所以BC⊥平面ABD. 因為AD?平面ABD,所以BC⊥AD. 又AB⊥AD,BC∩AB=B,AB?平面ABC,BC?平面ABC,所以AD⊥平面ABC. 又因為AC?平面ABC,所以AD⊥AC. 方法總結(jié)

28、 立體幾何中證明線線垂直的一般思路: (1)利用兩平行直線垂直于同一條直線(a∥b,a⊥c?b⊥c); (2)線面垂直的性質(zhì)(a⊥α,b?α?a⊥b). 4.(2016江蘇,16,14分)如圖,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D,E分別為AB,BC的中點,點F在側(cè)棱B1B上,且B1D⊥A1F,A1C1⊥A1B1. 求證:(1)直線DE∥平面A1C1F; (2) 平面B1DE⊥平面A1C1F. 證明 (1)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1C1∥AC. 在△ABC中,因為D,E分別為AB,BC的中點, 所以DE∥AC,于是DE∥A1C1. 又因為DE?

29、平面A1C1F,A1C1?平面A1C1F, 所以直線DE∥平面A1C1F. (2)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1A⊥平面A1B1C1. 因為A1C1?平面A1B1C1,所以A1A⊥A1C1. 又因為A1C1⊥A1B1,A1A?平面ABB1A1,A1B1?平面ABB1A1,A1A∩A1B1=A1, 所以A1C1⊥平面ABB1A1. 因為B1D?平面ABB1A1,所以A1C1⊥B1D. 又因為B1D⊥A1F,A1C1?平面A1C1F,A1F?平面A1C1F,A1C1∩A1F=A1,所以B1D⊥平面A1C1F. 因為直線B1D?平面B1DE,所以平面B1DE⊥平面A1C1F.

30、 5.(2015江蘇,16,14分)如圖,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已知AC⊥BC,BC=CC1,設(shè)AB1的中點為D,B1C∩BC1=E.求證: (1)DE∥平面AA1C1C; (2)BC1⊥AB1. 證明 (1)由題意知,E為B1C的中點, 又D為AB1的中點,因此DE∥AC. 又因為DE?平面AA1C1C,AC?平面AA1C1C, 所以DE∥平面AA1C1C. (2)因為棱柱ABC-A1B1C1是直三棱柱, 所以CC1⊥平面ABC. 因為AC?平面ABC,所以AC⊥CC1. 又因為AC⊥BC,CC1?平面BCC1B1,BC?平面BCC1B1, BC∩CC

31、1=C,所以AC⊥平面BCC1B1. 又因為BC1?平面BCC1B1,所以BC1⊥AC. 因為BC=CC1,所以矩形BCC1B1是正方形, 因此BC1⊥B1C. 因為AC,B1C?平面B1AC,AC∩B1C=C, 所以BC1⊥平面B1AC. 又因為AB1?平面B1AC,所以BC1⊥AB1. 6.(2015山東,17,12分)如圖,在三棱臺DEF-ABC中,AB=2DE,G,H分別為AC,BC的中點. (1)求證:BD∥平面FGH; (2)若CF⊥平面ABC,AB⊥BC,CF=DE,∠BAC=45°,求平面FGH與平面ACFD所成的角(銳角)的大小. 解析 (1)連接DG

32、,CD,設(shè)CD∩GF=O,連接OH. 在三棱臺DEF-ABC中,AB=2DE,G為AC的中點,可得DF∥GC,DF=GC,所以四邊形DFCG為平行四邊形. 則O為CD的中點,又H為BC的中點,所以O(shè)H∥BD, 又OH?平面FGH,BD?平面FGH,所以BD∥平面FGH. (2)設(shè)AB=2,則CF=1. 在三棱臺DEF-ABC中,G為AC的中點,由DF=12AC=GC,可得四邊形DGCF為平行四邊形,因此DG∥FC. 又FC⊥平面ABC,所以DG⊥平面ABC. 在△ABC中,由AB⊥BC,∠BAC=45°,G是AC中點,得AB=BC,GB⊥GC,因此GB,GC,GD兩兩垂直.

33、 以G為坐標原點,建立如圖所示的空間直角坐標系G-xyz. 所以G(0,0,0),B(2,0,0),C(0,2,0),D(0,0,1). 可得H22,22,0,F(0,2,1), 故GH=22,22,0,GF=(0,2,1). 設(shè)n=(x,y,z)是平面FGH的法向量, 則由n·GH=0,n·GF=0,可得x+y=0,2y+z=0. 可得平面FGH的一個法向量n=(1,-1,2). 因為GB是平面ACFD的一個法向量,GB=(2,0,0), 所以cos=GB·n|GB|·|n|=222=12. 所以平面FGH與平面ACFD所成角(銳角)的大小為60°. 7.

34、(2015天津,17,13分)如圖,在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側(cè)棱A1A⊥底面ABCD,AB⊥AC,AB=1,AC=AA1=2,AD=CD=5,且點M和N分別為B1C和D1D的中點. (1)求證:MN∥平面ABCD; (2)求二面角D1-AC-B1的正弦值; (3)設(shè)E為棱A1B1上的點.若直線NE和平面ABCD所成角的正弦值為13,求線段A1E的長. 解析 如圖,以A為原點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 依題意可得 A(0,0,0),B(0,1,0),C(2,0,0),D(1,-2,0),A1(0,0,2),B1(0,1,2),C1(2,0,2),D1(1,-2,2).

35、 又因為M,N分別為B1C和D1D的中點,得M1,12,1,N(1,-2,1). (1)證明:依題意,可得n=(0,0,1)為平面ABCD的一個法向量.MN=0,-52,0.由此可得MN·n=0,又因為直線MN?平面ABCD,所以MN∥平面ABCD. (2)AD1=(1,-2,2),AC=(2,0,0). 設(shè)n1=(x,y,z)為平面ACD1的法向量, 則n1·AD1=0,n1·AC=0,即x-2y+2z=0,2x=0. 不妨設(shè)z=1,可得n1=(0,1,1). 設(shè)n2=(x,y,z)為平面ACB1的法向量, 則n2·AB1=0,n2·AC=0, 又AB1=(0,1,2),得

36、y+2z=0,2x=0. 不妨設(shè)z=1,可得n2=(0,-2,1). 因此有cos=n1·n2|n1|·|n2|=-1010, 于是sin=31010. 所以,二面角D1-AC-B1的正弦值為31010. (3)依題意,可設(shè)A1E=λA1B1,其中λ∈[0,1],則E(0,λ,2),從而NE=(-1,λ+2,1).又n=(0,0,1)為平面ABCD的一個法向量,由已知,得cos=NE·n|NE|·|n|=1(-1)2+(λ+2)2+12=13,整理得λ2+4λ-3=0,又因為λ∈[0,1],解得λ=7-2. 所以,線段A1E的長為7-2.

37、評析 本題主要考查直線與平面平行和垂直、二面角、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等基礎(chǔ)知識.考查用空間向量解決立體幾何問題的方法.考查空間想象能力、運算能力和推理論證能力. 8.(2015安徽,19,13分)如圖所示,在多面體A1B1D1DCBA中,四邊形AA1B1B,ADD1A1,ABCD均為正方形,E為B1D1的中點,過A1,D,E的平面交CD1于F. (1)證明:EF∥B1C; (2)求二面角E-A1D-B1的余弦值. 解析 (1)證明:由正方形的性質(zhì)可知A1B1∥AB∥DC,且A1B1=AB=DC,所以四邊形A1B1CD為平行四邊形,從而B1C∥A1D,又A1D?面A1DE,B1C?面A

38、1DE,于是B1C∥面A1DE.又B1C?面B1CD1,面A1DE∩面B1CD1=EF,所以EF∥B1C. (2)因為四邊形AA1B1B,ADD1A1,ABCD均為正方形,所以AA1⊥AB,AA1⊥AD,AB⊥AD且AA1=AB=AD,以A為原點,分別以AB,AD,AA1為x軸,y軸和z軸單位正向量建立如圖所示的空間直角坐標系,可得點的坐標A(0,0,0),B(1,0,0),D(0,1,0),A1(0,0,1),B1(1,0,1),D1(0,1,1),而E點為B1D1的中點,所以E點的坐標為(0.5,0.5,1). 設(shè)面A1DE的法向量n1=(r1,s1,t1),而該面上向量A1E=(

39、0.5,0.5,0),A1D=(0,1,-1),由n1⊥A1E,n1⊥A1D得r1,s1,t1應(yīng)滿足的方程組0.5r1+0.5s1=0,s1-t1=0,(-1,1,1)為其一組解, 所以可取n1=(-1,1,1). 設(shè)面A1B1CD的法向量n2=(r2,s2,t2),而該面上向量A1B1=(1,0,0),A1D=(0,1,-1),由此同理可得n2=(0,1,1).所以結(jié)合圖形知二面角E-A1D-B1的余弦值為|n1·n2||n1|·|n2|=23×2=63. 評析 本題考查直線與直線的平行關(guān)系以及二面角的求解,考查空間想象能力、邏輯推理能力以及運算求解能力.正確求解各點坐標以及平面法向量

40、是解決問題的關(guān)鍵. 9.(2014湖北,19,12分)如圖,在棱長為2的正方體ABCD-A1B1C1D1中,E,F,M,N分別是棱AB,AD,A1B1,A1D1的中點,點P,Q分別在棱DD1,BB1上移動,且DP=BQ=λ(0<λ<2). (1)當λ=1時,證明:直線BC1∥平面EFPQ; (2)是否存在λ,使面EFPQ與面PQMN所成的二面角為直二面角?若存在,求出λ的值;若不存在,說明理由. 解析 (1)證明:如圖,連接AD1,由ABCD-A1B1C1D1是正方體,知BC1∥AD1. 當λ=1時,P是DD1的中點,又F是AD的中點, 所以FP∥AD1. 所以BC1∥FP.

41、 而FP?平面EFPQ,且BC1?平面EFPQ,故直線BC1∥平面EFPQ. (2)以D為原點,射線DA,DC,DD1分別為x,y,z軸的正半軸建立如圖所示的空間直角坐標系D-xyz.由已知得E(2,1,0),F(1,0,0),M(2,1,2),N(1,0,2),Q(2,2,λ),P(0,0,λ). 設(shè)平面EFPQ的法向量為n=(x,y,z), 則由FE·n=0,FP·n=0,可得x+y=0,-x+λz=0.于是可取n=(λ,-λ,1). 同理可得平面MNPQ的一個法向量為m=(λ-2,2-λ,1). 若存在λ,使面EFPQ與面PQMN所成的二面角為直二面角, 則m·n=(λ

42、-2,2-λ,1)·(λ,-λ,1)=0, 即λ(λ-2)-λ(2-λ)+1=0,解得λ=1±22.故存在λ=1±22,使面EFPQ與面PQMN所成的二面角為直二面角. 評析 本題考查了線面平行的證明方法和二面角的計算.體現(xiàn)了利用平面的法向量解決二面角中有關(guān)求值問題的優(yōu)勢.充分利用方程的思想方法是解題的關(guān)鍵. 【三年模擬】 一、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1.(2019屆黑龍江哈爾濱師范大學附中期中,5)若m,n是兩條不同的直線,α,β,γ是三個不同的平面,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α∥β,m?α,n?β?m∥n B.α⊥γ,β⊥γ?α∥β C.α∥β,m∥n,m

43、⊥α?n⊥β D.α∩β=m,β∩γ=n,m∥n?α∥β 答案 C  2.(2019屆浙江溫州九校第一次聯(lián)考,4)已知m為一條直線,α,β為兩個不同的平面,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m∥α,α∥β,則m∥β B.若m⊥α,α⊥β,則m∥β C.若m⊥α,α∥β,則m⊥β D.若m∥α,α⊥β,則m⊥β 答案 C  3.(2017河南洛陽一模,9)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平面α與棱AB,AC,A1C1,A1B1分別交于點E,F,G,H,且直線AA1∥平面α.有下列三個命題:①四邊形EFGH是平行四邊形;②平面α∥平面BCC1B1;③平面α⊥平面BCFE.其中正

44、確的命題為(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答案 C  4.(2018湖南長沙長郡中學模擬,11)如圖,在四棱錐P-ABCD中,AB⊥AD,BC∥AD,PA=AD=4,AB=BC=2,PA⊥平面ABCD,點E是線段AB的中點,點F在線段PA上,且EF∥平面PCD,直線PD與平面CEF交于點H,則線段CH的長度為(  ) A.2    B.2    C.22    D.23 答案 C  二、填空題(共5分) 5.(2018山東煙臺二模,16)如圖是一張矩形白紙ABCD,AB=10,AD=102,E,F分別為

45、AD,BC的中點,現(xiàn)分別將△ABE,△CDF沿BE,DF折起,且A、C在平面BFDE同側(cè),下列命題正確的是    .(寫出所有正確命題的序號)? ①當平面ABE∥平面CDF時,AC∥平面BFDE; ②當平面ABE∥平面CDF時,AE∥CD; ③當A、C重合于點P時,PG⊥PD; ④當A、C重合于點P時,三棱錐P-DEF的外接球的表面積為150π. 答案 ①④ 三、解答題(共60分) 6.(2019屆廣東肇慶第一次統(tǒng)測,18)如圖,在四棱錐P-ABCD中,底面ABCD是邊長為2的正方形,PD⊥平面ABCD,M是PC的中點,G是線段DM上異于端點的一點,平面GAP∩平面BDM=G

46、H,PD=2. (1)證明:GH∥平面PAD; (2)若PD與平面GAP所成的角的正弦值為1111,求四棱錐D-PAHG的體積. 解析 (1)證明:連接AC交BD于點O,連接MO.因為MO是△APC的中位線,所以MO∥PA.又PA?平面MBD,MO?平面MBD,所以PA∥平面MBD. 又因為平面GAP∩平面BDM=GH,PA?平面GAP,所以PA∥GH. 又GH?平面PAD,PA?平面PAD,所以GH∥平面PAD. (2)如圖,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依題意可得D(0,0,0),A(2,0,0),C(0,2,0),P(0,0,2),M(0,1,1). 因為G在DM上,所以可設(shè)

47、G(0,t,t)(0|=DP·n|DP||n|=1111,解得t=12,則G是線段DM的中點 , D到平面GAP的距離為n·OA|n|=21111. 由(1)知MO∥PA,PA∥GH,所以MO∥GH, 所以H是DO的中點, 經(jīng)計算,PA=22,GH=22,PG=AH=102,梯形P

48、AHG的高為224,面積為5118, ∴四棱錐D-PAHG的體積VD-PAHG=13×5118×21111=512. 解后反思 本題考查線面平行的判定、性質(zhì)、空間幾何體體積的求解方法以及空間向量的應(yīng)用,是高考考查的重點題型之一,綜合性較強,有一定的難度,解題的關(guān)鍵有二:一是能否準確作出輔助線,直接影響第一問的證明;二是利用法向量確定點G的位置.此題計算量較大. 7.(2019屆福建廈門外國語學校11月月考,18)如圖,菱形ABCD與正三角形BCE的邊長均為2,它們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FD⊥平面ABCD,且FD=3. (1)求證:EF∥平面ABCD; (2)若∠CBA=60°,求直線E

49、F與平面AFB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析 (1)證明:如圖,過點E作EH⊥BC于H,連接HD,∴EH=3. ∵平面ABCD⊥平面BCE,EH?平面BCE,平面ABCD∩平面BCE=BC,∴EH⊥平面ABCD. 又∵FD⊥平面ABCD,FD=3,∴FD􀱀EH, ∴四邊形EHDF為平行四邊形,∴EF∥HD. ∵EF?平面ABCD,HD?平面ABCD, ∴EF∥平面ABCD, (2)連接HA,AC,由(1)可得H為BC中點, ∵∠CBA=60°,則△ABC為等邊三角形, ∴HA⊥BC,分別以HB,HA,HE所在直線為x,y,z軸建立如圖所示的空間直角坐標系H-

50、xyz. 則B(1,0,0),F(-2,3,3),E(0,0,3),A(0,3,0), BF=(-3,3,3),BA=(-1,3,0),BE=(-1,0,3). 設(shè)平面ABF的法向量為n=(x,y,z), 直線EF與平面AFB所成的角為α, 由n·BF=0,n·BA=0,得-3x+3y+3z=0,-x+3y=0, 令y=1,則x=3,z=2,得n=(3,1,2). sinα=|cos|=4228. 名師點睛 利用法向量求解空間線面角的關(guān)鍵在于“四破”:第一,破“建系關(guān)”,構(gòu)建恰當?shù)目臻g直角坐標系;第二,破“求坐標關(guān)”,準確求解相關(guān)點的坐標;第三,破“求法向量關(guān)”

51、,求出平面的法向量;第四,破“應(yīng)用公式關(guān)”. 8.(2018湖北武漢漢陽一中模擬,19)如圖,在三棱柱ABC-A1B1C1中,底面△ABC是等邊三角形,且AA1⊥平面ABC,D為AB的中點. (1)求證:直線BC1∥平面A1CD; (2)若AB=BB1=2,E是BB1的中點,求三棱錐A1-CDE的體積. 解析 (1)證明:連接AC1,交A1C于點F,連接DF, 則F為AC1的中點,又D為AB的中點,所以BC1∥DF. 又BC1?平面A1CD,DF?平面A1CD, 所以BC1∥平面A1CD. (2)三棱錐A1-CDE的體積VA1-CDE=VC-A1DE=13S△A1DE·

52、h.其中三棱錐C-A1DE的高h等于點C到平面ABB1A1的距離,可知h=CD=3. 又S△A1DE=2×2-12×1×2-12×1×1-12×1×2=32, 所以VA1-CDE=VC-A1DE=13S△A1DE·h=13×32×3=32. 9.(2018河北衡水中學、河南頂級名校3月聯(lián)考,18)如圖,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C=BC=AB=AA1,過AA1的平面分別交BC,B1C1于點D,D1. (1)求證:四邊形ADD1A1為平行四邊形; (2)若AA1⊥平面ABC,D為BC的中點,E為DD1的中點,求二面角A-C1E-C的余弦值. 解析 (1)證明:因為AA1∥

53、BB1,AA1?平面BCC1B1,BB1?平面BCC1B1, 所以AA1∥平面BCC1B1.(2分) 又因為AA1?平面ADD1A1,平面ADD1A1∩平面BCC1B1=DD1, 所以AA1∥DD1.(3分) 因為平面ABC∥平面A1B1C1,平面ABC∩平面ADD1A1=AD,平面A1B1C1∩平面ADD1A1=A1D1, 所以AD∥A1D1.(5分) 所以四邊形ADD1A1為平行四邊形.(6分) (2)因為D為BC的中點,AC=AB, 所以AD⊥BC. 因為AA1∥DD1,AA1⊥平面ABC, 所以DD1⊥平面ABC,從而DD1⊥AD. 又DD1∩BC=D,所以AD⊥

54、平面BCC1B1.(8分) 分別以DA,DB,DD1所在直線為x軸,y軸,z軸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如圖所示. 設(shè)AC=BC=AB=AA1=2,則A(3,0,0),E(0,0,1),C1(0,-1,2),AE=(-3,0,1),C1E=(0,1,-1). 設(shè)平面AC1E的法向量為n=(a,b,c), 由AE·n=0,C1E·n=0得-3a+c=0,b-c=0, 取c=3,得n=(1,3,3).(10分) 由AD⊥平面BCC1B1,得平面CC1E的一個法向量為DA=(3,0,0), 所以cos=DA·n|DA|·|n|=37×3=77, 又易知二面角A-C1E-C為

55、銳二面角, 故二面角A-C1E-C的余弦值為77.(12分) 思路分析 (1)利用線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得AA1∥面BCC1B1,利用線面平行的性質(zhì)定理得AA1∥DD1,再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質(zhì)定理得AD∥A1D1,從而得證四邊形ADD1A1為平行四邊形. (2)首先證明DD1⊥面ABC,AD⊥面BCC1B1,從而以DA,DB,DD1所在直線分別為x軸,y軸,z軸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分別求出面AC1E和面C1EC的一個法向量,通過向量夾角公式及圖形求出二面角A-C1E-C的余弦值. 一題多解 本題第(2)問也可用以下解法求得: 連接BC1,則E是BC1的中點,取BE的中點O,連接DO,AO,

56、由DB=DE,可知DO⊥BE,可得∠AOD是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進而通過解直角三角形得cos∠AOD=77,從而得二面角A-C1E-C的余弦值為77. 10.(2017廣東六校聯(lián)盟聯(lián)考,19)如圖,在三棱錐P-ABC中,PA⊥平面ABC,底面ABC是直角三角形,PA=AB=BC=4,O是棱AC的中點,G是△AOB的重心,D是PA的中點. (1)求證:BC⊥平面PAB; (2)求證:DG∥平面PBC; (3)求二面角A-PC-B的大小. 解析 (1)證明:∵PA⊥平面ABC,∴PA⊥BC, ∵底面ABC是直角三角形,AB=BC,∴BC⊥AB, 又∵PA∩AB=A,∴BC⊥平面P

57、AB. (2)證明:如圖,連接OG并延長交AB于點E,連接DO,DE, ∵G是△AOB的重心,∴OE為AB邊上的中線, ∴E為AB的中點, 又D為PA的中點,∴DE∥PB, 同理可得DO∥PC,又DE∩DO=D,PB∩PC=P, ∴平面DOE∥平面PBC, 又DG?平面DOE,∴DG∥平面PBC. (3)過點O作OQ⊥PC于點Q,連接BQ, ∵AB=BC且O是棱AC的中點,∴BO⊥AC. ∵PA⊥平面ABC,∴平面PAC⊥平面ABC. 又平面PAC∩平面ABC=AC,且BO?平面ABC, ∴BO⊥平面PAC,∴BO⊥PC, 又OQ⊥PC,BO∩OQ=O, ∴PC⊥平面BOQ, ∴BQ⊥PC, ∴∠OQB為二面角A-PC-B的平面角. 由已知得OB=OC=22,PC=42+(42)2=43, ∵△PAC∽△OQC, ∴OQOC=PAPC, 即OQ22=443, ∴OQ=263, ∴tan∠OQB=OBOQ=3, ∴∠OQB=60°,即二面角A-PC-B的大小為60°.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guān)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guān)于我們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wǎng)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wù)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版權(quán)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wǎng),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