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大學新生適應不良問題咨詢案例報告分析研究應用心理學專業(yè)》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一例大學新生適應不良問題咨詢案例報告分析研究應用心理學專業(yè)(1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一例大學新生適應不良問題咨詢的案例報告
摘要:針對一例新生入學適應不良而產(chǎn)生的一般心理問題進行心理咨詢,主要采用了合理情緒療法和認知行為療法,幫助當事人認識自己、接納自己,學會處理生活中的問題,重建自信,恢復積極的生活方式,使人生健康地發(fā)展,并對咨詢效果進行了回訪、跟蹤與評估,屬成功咨詢案例。
關鍵詞:適應不良、一般心理問題、合理情緒療法、認知行為療法
一、一般資料??
李某,女,19歲,大學一年級學生,身高大約1.60米左右,體態(tài)正常,無重大軀體疾病歷史。家庭經(jīng)濟條件一般,父母為公司職員,大專文化水平,父親比較嚴厲,母親溫順能干,無老人同住。經(jīng)詳細詢問、調查,父母無人
2、格障礙和其她神經(jīng)癥性障礙,家族無精神疾病歷史。
李某上大學前一直生活在一個縣級市里,并在縣級市的重點高中讀書。上大學之前沒有集體生活的經(jīng)驗,一切由父母料理。父母對于李某的期待很高,考上大學是李某和李某父母一直以來的愿望。李某從小學習一直很好,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取了縣級市中的一所重點高中,學習成績名列前茅,老師喜歡,父母也高興,同學們也都將她視作中心圍繞著她。
高考結束李某終于如愿以償,考取了某重點大學。到了校園大家都用普通話交流,可李某說話帶有濃厚的地方口音,李某開始變得不愛說話,尤其在英語口語課上總是十分緊張,怕被老師提問。大學生活開始后,學校舉辦了各類文體活動,同宿舍的五名同學都來自大城市
3、,或會樂器,或愛好表演,積極地參與到了學生活動中,李某沒有什么特長和特別的愛好,也沒有參與其中。她感到很孤單寂寞,覺得自己萬分痛苦,快要發(fā)瘋了。
上大學以前,李某在家除了學習其她事情一概不用自己操心,父母全權代勞,她不懂得料理自己的生活,也不喜與人溝通。到了大學,發(fā)現(xiàn)其她同學懂得很多東西,將娛樂、學習、休息都安排得很好,生活豐富多彩,而自己會的很少,原來自己學習總是搖搖領先,現(xiàn)在這點優(yōu)勢也不存在了,還有濃厚的山東口音,很孤獨、很痛苦、很自卑。
收集臨床資料之后,用90項癥狀清單(SCL-90)、抑郁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SAS)對求助者進行測試。
測試結果:SCL—90總分為
4、165分,陽性項目數(shù)為36項,人際關系敏感因子分為3.1分。抑郁因子分為2.77分;焦慮因子分為2.8分,抑郁自評量表(SDS)標準分為58(超過中國常模的分界值53分)。焦慮自評量表(SAS)粗分為51,標準分為64,(超過中國常模的分界值50分)。
二、主訴
李某稱:“近一個月來,我感覺很孤單,很痛苦,我覺得她們都不喜歡我,雖然現(xiàn)在還能專心學習,但效率很低,我覺得快撐不下去了,請您幫幫我吧!”
三、觀察與她人反映
李某從進入咨詢室到敘述完畢,一直都處在比較緊張的狀態(tài),雙臂夾緊,雙手蜷縮,眼神遲疑,聲音微顫。輔導員和周圍同學反映:李某不愛說話,集體活動參加不積極,總是獨自行動,不愛
5、和同學聊天,經(jīng)常錯過吃飯時間。
四、評估與診斷
根據(jù)臨床資料的收集和心理測驗的記過診斷為大學新生適應不良而產(chǎn)生的一般心理問題。
1、診斷依據(jù)
根據(jù)判斷病與非病“三原則”,該求助者的知情意協(xié)調、一致,個性穩(wěn)定,自知力完整,有主動求醫(yī)行為,無邏輯思維混亂,無知覺異常,無幻覺、妄想等精神癥狀,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對照癥狀學標準,該求助者表現(xiàn)出焦慮、抑郁等癥狀,從嚴重程度標準看,該求助者的反映強度不甚強烈,只局限在與同學交往、學習、生活的范圍內(nèi),沒有影響邏輯思維等,無回避和泛化,沒有對社會功能造成嚴重影響。從病程標準來看,只有一個多月。從除外標準看,該求助者的心理問題并不嚴重,時間也較短,
6、因此可以排除嚴重心理問題和神經(jīng)癥樣心理問題。
根據(jù)對臨床資料的收集,該求助者智力水平正常;個性內(nèi)向;情緒不穩(wěn)定,易緊張。整體心理健康狀態(tài)較差。求助者的心理與行為異常表現(xiàn)屬于一般心理問題的范疇。
2、鑒別診斷及其依據(jù)
與精神病相鑒別:根據(jù)病與非病的三原則,精神病的特點是患者的知情意不統(tǒng)一,沒有自知力,一般也不主動就醫(yī),常常表現(xiàn)出幻覺、妄想、邏輯思維混亂及行為異常等。而該求助者的知情意協(xié)調、一致,主動求治,無幻覺、妄想等精神病的癥狀,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與嚴重心理問題相鑒別:嚴重心理問題的反映強度強烈,反映已泛化,對社會功能造成嚴重影響,病程大于2個月。而該求助者的心理問題并不嚴重,并沒
7、有對社會功能造成嚴重影響,持續(xù)的時間也較短,因此可以排除嚴重心理問題。
與神經(jīng)癥相鑒別:求助者雖然存在抑郁、焦慮、敏感等癥狀,但持續(xù)時間短,內(nèi)容為充分泛化,未嚴重影響社會功能和邏輯思維,且求助者的心理沖突帶有明顯的現(xiàn)實性,與神經(jīng)癥性的心理沖突的變形不同,因此可以排除神經(jīng)癥。
與抑郁癥相鑒別:該求助者存在明顯抑郁情緒,情緒低落,意向下降,興趣下降,但皆因內(nèi)心沖突引起,且程度不嚴重,也無自殺傾向和自我評價低等癥狀,未嚴重影響社會功能和邏輯思維,因此可以排除抑郁癥。
綜合分析所獲得的臨床資料,對求助者問題持續(xù)的時間、強度和典型心理與異常表現(xiàn)的性質和嚴重程度進行分析判斷;根據(jù)心理測驗結果和軀體
8、疾病歷史、精神病家族歷史以及典型心理與行為異常的表現(xiàn)排除了腦器質性精神障礙、品行障礙。
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學習、人際關系、生活自理和性格重塑幾個方面。
五、咨詢目標的制定
根據(jù)以上的評估與診斷,同求助者協(xié)商,確定如下咨詢目標:
1、具體目標與近期目標:消除求助者過度焦慮的狀態(tài);幫助當事人認識自己、接納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適當積極的自我對話,以降低焦慮水平,學會處理生活中的問題,重建自信。
2、最終目標與長期目標:完善求助者的個性,形成正確的自我觀念,提高有效處理各種生活焦慮的能力;增強其自信和社會適應能力?;謴头e極的學習生活方式,使人生健康地發(fā)展。
六、咨詢方案的制定
1、主要咨詢方法
9、與適用原理:合理情緒療法和認知行為療法
求助者的心理問題外在表現(xiàn)為適應不良,內(nèi)在卻是愛和被愛的需要、期望自己和她人都覺得自己有價值的需要不能滿足造成的。這種內(nèi)心的矛盾沖突又加劇了認知和個性的偏離,再加上教養(yǎng)方式和學校教育環(huán)境等因素的催化,如果不及時采用合理情緒療法和認知行為療法加以矯正,求助者將陷入惡性循環(huán)的怪圈,可能會導致焦慮癥、恐懼癥等神經(jīng)癥的形成。
艾利斯(A?Eliis)的合理情緒療法認為,使人們難過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對事情的不正確解釋和評價,即情緒或不良行為(C)并非由外部誘發(fā)事件本身(A)所引起的,而是由于個體對這些事件的評價和解釋(B)造成的。強調情緒困擾和行為不良
10、都來源于個體的非理性觀念,治療的重點也在于改變這些觀點。
認知行為治療是一組通過改變思維和行為的方法來改變不良認知,達到消除不良情緒和行為的短程的心理治療方法。認知行為治療中求助者和咨詢師是合作關系;假設心理痛苦在很大程度上是認知過程發(fā)生技能障礙的結果,強調改變認知,從而產(chǎn)生情感與行為方面的改變。
另外,求助者目前的典型的心理和行為異常還沒有達到較為嚴重的程度,還有她特定的年齡階段,都比較適于采用如上咨詢方法。
2.雙方權利和義務
咨詢過程中,求助者的權利:
(1)求助者可以根據(jù)個人意愿選擇咨詢師;
(2)對咨詢進程不滿意可要求更換咨詢師;
(3)對咨詢方案、咨詢收費、咨詢時間的
11、知情權、協(xié)商權和選擇權。
?咨詢過程中,求助者的義務:
(1)遵守咨詢機構的有關規(guī)定;
(2)遵守和執(zhí)行商定好的咨詢方案、咨詢收費、咨詢時間等方面的規(guī)則;
(3)求助者應尊重咨詢師,按照預約時間不失約、不遲到,如有特殊情況提前通知咨詢師。
咨詢過程中,咨詢師的權利和義務:
(1)熱愛本職工作,堅定為社會做奉獻的信念,刻苦鉆研專業(yè)知識,增強技能,提高自身素質,遵守國家法律法規(guī),與求助者建立平等友好的咨詢關系。
(2)心理咨詢師不得因求助者的性別、年齡、職業(yè)、民族、國籍、宗教信仰、價值觀等任何方面的因素歧視求助者。
(3)心理咨詢師在咨詢關系建立之前,必須讓求助者了解心理咨詢工作
12、的性質、特點、這一工作可能的局限以及求助者自身的權利和義務。
(4)心理咨詢師在對求助者進行工作時,應與求助者對工作的重點進行討論并達成一致意見,必要時(如采用某些療法)應與求助者達成書面協(xié)議。
(5)心理咨詢師與求助者之間不得產(chǎn)生和建立咨詢以外的任何關系。盡量避免雙重關系(盡量不與熟人、親友、同事建立咨詢關系),更不得利用求助者對咨詢師的信任謀取私利,尤其不得對異性有非禮的言行。
(6)當心理咨詢師認為自己不適合對某個求助者進行咨詢時,應向求助者做出明確的說明,并且應本著對求助者負責的態(tài)度將其介紹給另一位合適的心理咨詢師。
(7)心理咨詢師始終嚴格遵守保密原則。
3.咨詢時間與收費
13、
咨詢時間:每周1次,每次60分鐘
咨詢收費:每次80元人民幣
心理測驗收費:《SCL—90》80元
??????????????《SDS》15元
??????????????《SAS》15元
七、咨詢過程
咨詢階段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1、診斷評估與咨詢關系建立階段;
2、心理幫助階段;
3、結束與鞏固階段。
具體咨詢過程:
第1次,2009年12月5日
目的:
(1)了解基本情況;
(2)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
(3)確定主要問題;
(4)探尋改變意愿;
(5)進行咨詢分析。
方法:會談、心理測驗、解釋相關知識
過程:
(1)填寫咨詢登記表,詢問
14、基本情況;介紹咨詢中的有關事項與規(guī)則;
(2)做90項癥狀清單(SCL-90)、抑郁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SAS)測試。
(3)與李某交談,收集臨床資料,探尋李某的心理矛盾及改變意愿;
(4)確定咨詢目標:具體目標與近期目標為消除求助者過度焦慮的狀態(tài);幫助當事人認識自己、接納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適當積極的自我對話,以降低焦慮水平,學會處理生活中的問題,重建自信;最終目標與長期目標:完善求助者的個性,形成正確的自我觀念,提高有效處理各種生活焦慮的能力;增強其自信和社會適應能力?;謴头e極的學習生活方式,使人生健康地發(fā)展。
(5)對李某出初步問題分析,讓李某理解“為什么會這樣”。
15、
(6)布置咨詢作業(yè):要求李某回去后列舉出自己的優(yōu)勢所在,注意不以目前暫時的學習不適應而全面否定自己的智力和能力;重新分析學習環(huán)境中可利用的資源;重溫既往克服困難取得進步時的自信感。
第2次,2009年12月12日
目的:
(1)加深咨詢關系;
(2)緩解求助者因感情困擾產(chǎn)生的焦慮、抑郁情緒。
方法:會談、合理情緒療法
過程:
(1)作業(yè)反饋:一周后,李某第二次來咨詢。述說這幾天她對入學以來的狀況進行了反思:認識到進入新環(huán)境有一個適應過程,自己太心急了,對自己的要求太高,自覺孤單又不愿主動找別人交流,總希望別人來找自己;自己前一段時間過于低估自己了,原來自己還是有不少優(yōu)點的,
16、只要做適當?shù)恼{整一定還有上升空間?,F(xiàn)在偶爾學習狀態(tài)不好,但不像以前那樣緊張、焦慮,學習效率提高了。
(2)合理情緒療法:雖然由于李某思想壓力的減輕,焦慮情緒和抑郁情緒都有了一定改善,但癥狀仍然存在。針對這一狀況,筆者采用合理情緒療法(ABC理論)。幫助李某認識到自己入學后適應不良(A誘發(fā)事件),變得消沉、焦慮 (C結果),根本原因在于她的自我否定的態(tài)度(B不合理信念)。在她自己看來,她應該是一個各方面表現(xiàn)出色的好學生,現(xiàn)在看來并沒有十分突出,真是太糟糕了,因此才會變得消沉、焦慮。幫助她找出并放棄自己不合理信念,學會用合理的信念代替那些不合理的信念。
(3)作業(yè)布置:咨詢結束時,筆者又布置新
17、的家庭作業(yè):寫出合理自我分析(RSA報告),列出ABCDE,即事件A、情結C、信念B、不合理信念(駁斥)D、新觀念E。詳細列出自己在學習、生活中的一些不合理信念,并嘗試用合理信念取代不合理信念。
第3次,2009年12月19日
目的:
(1)學會合理評價自己,接納自己;
(2)提高對情感的認識和合理控制;
(3)培養(yǎng)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
方法:會談、合理情緒療法、認知行為療法
過程:
(1)?作業(yè)反饋:經(jīng)過分析,李某對自己的心理問題有所領悟,認識到自己的緊張焦慮主要源于自己一些不合理的觀念,事實上現(xiàn)狀并非她想象的那樣糟糕。認識到“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地方和不足的地方,不
18、能只看到自己的不足就否定了自己的全部。
(2)?根據(jù)李某的自我分析,進一步分析其觀念、情緒與人際的關系,引導她尋找適合自己的情緒調節(jié)方式;
(3)布置作業(yè):主動同路上遇到的同學打招呼,如果開始艱難的話先點頭問好,微笑著點頭問好,逐步開始進行語言的問候,到更熱情的打招呼。
第4次,2009年12月26日
目的:?
(1)鞏固咨詢效果;
(2)探討發(fā)展人際關系;
(3)增強求助者的自信心。
方法:
會談、認知行為療法
(1)作業(yè)反饋:李某反饋第一次向別人問好的時候感覺有些艱難,但還是努力的邁出了第一步,當別人回問自己好的時候覺得非常高興,于是就更加勇敢的問好?,F(xiàn)在已經(jīng)能夠很自
19、然的同路過的同學問好,有時還會同問好的同學簡單聊幾句,感覺不那么孤單了。
(2)同求助者共同探討與同學交往的方式方法,以增強人際交往能力。
(3)布置作業(yè):參加幾次集體活動,在活動中與同學一起聊天,做游戲。
第5次,2010年1月2日
?目的:
(1)鞏固咨詢效果;
(2)結束咨詢。
方法:會談、心理測驗
過程:
(1)反饋作業(yè):與同學一起參加了集體活動,一起聊天很快樂,發(fā)現(xiàn)大家沒有因為她的口音問題取消她,反而大家都說起自己家鄉(xiāng)話,大家都覺得很有意思。與寢室同學關系親密了許多。
(2)指出繼續(xù)努力的方向:自我控制,努力學習;
(3)制定行為目標;
(4)再次進行90項癥
20、狀清單(SCL-90)、抑郁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SAS)測試;
(5)基本結束咨詢。
八、咨詢效果評估
最后一次咨詢,對求助者再次進行 SCL-90、SAS、SDS 測試,測試結果為:SCL-90 總分為 132 分,陽性項目數(shù)位 26 項,人際關系敏感因子分為 1.9,抑郁因子分為 1.85,焦慮因子分為 1.8;SDS 粗分為 41,標準分 51;SAS 粗分為 38,標準分為 48。咨詢是比較成功的,效果比較明顯。
求助者自我評價:“我覺得我又回復了自信,現(xiàn)在可以投入的聽課了”;“我現(xiàn)在也參加了一些學生活動,覺得還挺有意思的”;
“我明白了每個人都有她自己的長處與短處,我在某些方面可以很棒,有些方面不足是很正常的,我能夠接受我的缺點了”。
輔導員和周圍的同學評價:“李某變得開朗了,積極的參加集體活動”;“她現(xiàn)在看起來精神多了,快樂了很多”。
咨詢師的評估:通過回訪和跟蹤,發(fā)現(xiàn)咨詢已基本達到預期目標,消除了李某的人際關系緊張、焦慮和抑郁情緒,改變了原有的認知模式。增強了自信心和適應社會的能力。咨詢過程較完整、有條理。
?
參考文獻:
1、郭念峰等著,《心理咨詢師》(診斷與技能),民族出版社,2005年出版;
2、郭念峰等著,《心理咨詢師》(基礎知識),民族出版社,2005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