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的變化與性質》說課稿(同名3089)(總3頁)》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物質的變化與性質》說課稿(同名3089)(總3頁)(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第一單元 走進化學世界
課題1 物質的變化和性質 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1、 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這是九年級學生的第二堂化學課,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是化學理論性知識。作為啟蒙階段的學習,它直接影響學生對化學學習認知結構的發(fā)展,同時也影響學生對化學進一步的學習和發(fā)展。新教材減弱了對概念的記憶要求,加強了理解要求,重視化學概念的形成,重視學生對概念的理解。教材以生活中常見的變化和現(xiàn)象為素材,引導學生理解物質變化這一基本概念。與具體物質的學習比較,本節(jié)內容缺乏具體性和生動性,整節(jié)課內容單一,但又要達到理解運用的要求,所以對教師有一定挑戰(zhàn)性。
3、重點、難點分析
重點:物理變化
2、、化學變化的概念、它們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及運用
難點:對實驗現(xiàn)象的正確描述
對重點難點的把握和處理:這是第二節(jié)化學課,除本節(jié)課重點,對學生來說很多知識即是全新的又是初中化學學習中的重點內容,例如儀器的介紹、實驗操作中的要點、化學變化中反應物和生成物及物質的化學式。所以在教學設計中應注意抓住重點,主次分明,條理清晰,對非重點內容應弱化。
4、 實驗分析
本節(jié)課中的四個實驗是學生學習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重要基礎,因其是教材中的第一批演示實驗,對引導學生學會用教材有拋磚引玉的作用,學生應先學會用教材再挖掘教材,待學生有一定化學知識后再設計替代實驗,若學生有新建議也可酌情采納。這四個實驗具有一定
3、層次性,屬于依次遞進關系,所以教師應引導學生學會觀察、描述實驗和從實驗中得出結論。由教師演示完成。
5、 學情分析
化學對大多數(shù)九年級學生而言是一門全新的學科,但是通過生活學生已經接觸大量的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事例,只不過他們對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及它們的區(qū)別沒有注意思考過,對化學變化的本質特征沒有認識。由于學生的知識基礎不夠,開始不宜要求過高,隨著學習的深入會逐步記憶理解。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了解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概念及區(qū)別,并能運用概念判斷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2、了解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概念,并能識別那些是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過程與方法
4、
1、通過對實驗的觀察和分析學會歸納整理相關信息。
2、能夠用化學知識解釋日常生活中得一些變化現(xiàn)象。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2、發(fā)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嚴謹求實和實踐的科學精神。
三、教學方法:合作探究
1、 認識科學研究的方法,受到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方法的教育。
2、 能主動與他人進行交流和討論,清楚的表達自己的觀點,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四、教學流程:
1、情境引入 我們知道,世界是由物質組成的,各種物質之間存在著多種相互作用,也不斷地發(fā)生著變化。所以,認識物質及其變化的特點,對于了解自然現(xiàn)象和規(guī)律是至關重要的,也與我們
5、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關。好,這一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探究物質的變化和性質。
2、新課探究:教師依次演示教材中4個實驗— 讓學生認真觀察現(xiàn)象并完成教材P7表格?!獙W生交流展示:讓學生匯報實驗記錄及結果。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對比實驗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并得出結論。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概念。—教師設疑—學生相互討論交流—總結結論(即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課堂反饋—學習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學生小結,本節(jié)最重要的知識由學生總結,記憶深刻。培養(yǎng)學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嚴謹求實和實踐的科學精神,概括、總結的能力。使學生能主動與他人進行交流和討論,培養(yǎng)學生由實驗得出結論的能力和習慣。鼓勵學生暢所欲言,調動個性化和開放性思維。
五、典例剖析,當堂訓練
六、小結,采用引導的方式,讓學生自己總結出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板書設計
第一單元 走進化學世界
課題1 物質的變化和性質
1.物理變化: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叫做物理變化。 特征:沒有其他物質生成,只是形狀、狀態(tài)(氣態(tài)、液體、固體)的變化。
2.化學變化: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叫做化學變化。(又叫化學反應)
特征:有新物質生成。常伴隨有發(fā)光發(fā)熱、顏色改變、放出氣體、生成沉淀等現(xiàn)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