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屆高考生物二輪復習 專題訓練 變異、育種與進化

上傳人:每**** 文檔編號:40604060 上傳時間:2021-11-16 格式:DOC 頁數:7 大?。?63KB
收藏 版權申訴 舉報 下載
2015屆高考生物二輪復習 專題訓練 變異、育種與進化_第1頁
第1頁 / 共7頁
2015屆高考生物二輪復習 專題訓練 變異、育種與進化_第2頁
第2頁 / 共7頁
2015屆高考生物二輪復習 專題訓練 變異、育種與進化_第3頁
第3頁 / 共7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8 積分

下載資源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資源描述:

《2015屆高考生物二輪復習 專題訓練 變異、育種與進化》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5屆高考生物二輪復習 專題訓練 變異、育種與進化(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變異、育種與進化專題訓練 一、選擇題(共10小題,每小題5分,共50分) 1.(2014江蘇單科)下圖是高產糖化酶菌株的育種過程,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出發(fā)菌株選出50株選出5株多輪重復篩選 A.通過上圖篩選過程獲得的高產菌株未必能作為生產菌株 B.X射線處理既可以引起基因突變也可能導致染色體變異 C.上圖篩選高產菌株的過程是定向選擇過程 D.每輪誘變相關基因的突變率都會明顯提高 【解析】 題圖育種過程為誘變育種。因未進行酶活性檢測等,故該過程獲得的高產菌株不一定符合生產要求;X射線處理等物理因素既可以引起基因突變也可能引起染色體變異;題圖篩選高產菌株是選擇符合人類特定

2、要求菌株的過程,屬于人工選擇,是定向的;誘變的突變率高于自發(fā)突變率,但不一定每輪誘變都是與高產相關的基因發(fā)生突變。 【答案】 D 2.(2014北京理綜)為控制野兔種群數量,澳洲引入一種主要由蚊子傳播的兔病毒。引入初期強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被強毒性病毒感染后很快死亡,致兔種群數量大幅下降。兔被中毒性病毒感染后可存活一段時間。幾年后中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種群數量維持在低水平。由此無法推斷出 (  ) A.病毒感染對兔種群的抗性具有選擇作用 B.毒性過強不利于維持病毒與兔的寄生關系 C.中毒性病毒比

3、例升高是因為兔抗病毒能力下降 D.蚊子在兔和病毒之間的協同(共同)進化過程中發(fā)揮了作用 【解析】 病毒感染可以導致抗性較低的兔子死亡,抗性較強的個體得以生存,從而起到選擇的作用;兔被強毒性病毒感染后很快死亡,但病毒要寄生在活細胞中,所以病毒也不能長期存活,寄生關系難以維持;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兔抗病毒能力增強的結果;蚊子充當了病毒和兔子之間的媒介,在兔子與病毒的協同進化過程中發(fā)揮了作用。 【答案】 C 3.(2013天津高考)家蠅對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產生抗性,原因是神經細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個亮氨酸替換為苯丙氨酸。下表是對某市不同地區(qū)家蠅種群的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頻率調查分析的結果。

4、 家蠅種 群來源 敏感性純 合子(%) 抗性雜 合子(%) 抗性純 合子(%) 甲地區(qū) 78 20 2 乙地區(qū) 64 32 4 丙地區(qū) 84 15 1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上述通道蛋白中氨基酸的改變是基因堿基對缺失的結果 B.甲地區(qū)家蠅種群中抗性基因頻率為22% C.比較三地區(qū)抗性基因頻率可知乙地區(qū)抗性基因突變率最高 D.丙地區(qū)敏感性基因頻率高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解析】 亮氨酸替換為苯丙氨酸,氨基酸數目沒改變,氨基酸的改變是由堿基對替換引起的;甲地區(qū)抗性基因頻率為2%+20%2=12%;乙地區(qū)抗性基因頻率為4%+32%2=20%

5、,丙地區(qū)的抗性基因頻率為1%+1 5%2=8.5%,乙地區(qū)的抗性基因頻率最高,但不能說明抗性基因突變率最高;丙地區(qū)抗性基因頻率最低,則敏感性基因頻率最高,這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答案】 D 4.(2013海南高考)果蠅長翅(V)和殘翅(v)由一對常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假定某果蠅種群有20 000只果蠅,其中殘翅果蠅個體數量長期維持在4%,若再向該種群中引入20 000只純合長翅果蠅,在不考慮其他因素影響的前提下,關于純合長翅果蠅引入后種群的敘述,錯誤的是(  ) 2 / 7 A.v基因頻率降低了50% B.V基因頻率增加了50% C.雜合果蠅比例降低了50% D.殘翅果蠅

6、比例降低了50% 【答案】 B 5.(2014廈門模擬)煙草葉片腺毛能夠產生分泌物,以阻止煙粉虱的侵害,而煙粉虱則能夠依靠表皮特殊結構形成的物理障礙,以減弱煙草分泌物對自身的危害。這種現象說明(  ) A.煙草分泌物屬于化學信息,能誘導煙粉虱產生變異 B.不同物種間能在相互影響中,不斷發(fā)展,共同進化 C.兩個種群都能通過突變和基因重組,定向改變基因頻率 D.個體能在生存斗爭中形成新性狀,是進化的基本單位 【答案】 B 6.(2014山東煙臺一模)褐鼠的不同基因型對滅鼠強藥物的抗性及對維生素E的依賴性(即需要從外界環(huán)境中獲取維生素E維持正常生命活動)的表現型如下表。若對維生素E含

7、量不足環(huán)境中的褐鼠種群長期連續(xù)使用滅鼠強進行處理,則該褐鼠種群中(  ) 基因型 TT Tt tt 對維生素E依賴性 高度 中度 無 對滅鼠強的抗性 抗性 抗性 敏感 A.基因t的頻率最終下降至0 B.抗性個體TT∶Tt=1∶1 C.Tt基因型頻率會接近100% D.基因庫會發(fā)生顯著變化 【解析】 維生素E含量不足環(huán)境中TT、Tt、tt三種基因型褐鼠的生活能力不同,長期連續(xù)使用滅鼠強進行處理,tt褐鼠會被大量消滅,TT個體被大量淘汰,Tt個體較多的存活下來,基因t的頻率不會下降至0,A錯誤,B錯誤;Tt基因型頻率會接近100%,C正確;由題干信息不能得出該

8、種群基因庫不會發(fā)生顯著變化,D錯誤。 【答案】 C 7.(2013北京高考)安第斯山區(qū)有數十種蝙蝠以花蜜為食。其中,長舌蝠的舌長為體長的1.5倍。只有這種蝙蝠能從長筒花狹長的花冠筒底部取食花蜜,且為該植物的唯一傳粉者。由此無法推斷出(  ) A.長舌有助于長舌蝠避開與其他蝙蝠的競爭 B.長筒花可以在沒有長舌蝠的地方繁衍后代 C.長筒花狹長的花冠筒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D.長舌蝠和長筒花相互適應,共同(協同)進化 【答案】 B 8.右圖為雄果蠅染色體圖,據圖能得到的結論是(  ) ①其配子的染色體組是X、Ⅱ、Ⅲ、Ⅳ或Y、Ⅱ、Ⅲ、Ⅳ ②有絲分裂后期有4個染色體組,染

9、色體有5種不同形態(tài) ③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有2個染色體組,染色體有5種不同形態(tài) ④該生物進行基因測序應選擇5條染色體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一個染色體組有同源染色體中的一條,組合為X、Ⅱ、Ⅲ、Ⅳ或Y、Ⅱ、Ⅲ、Ⅳ;有絲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不分離,故染色體有5種不同形態(tài),因為X和Y雖是同源染色體但形態(tài)不同;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無同源染色體,故染色體只有4種不同形態(tài)。 【答案】 C 9.(2014江蘇單科)某醫(yī)院對新生兒感染的細菌進行了耐藥性實驗,結果顯示70%的致病菌具有耐藥性。 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孕婦食用了殘留抗生素的

10、食品,導致其體內大多數細菌突變 B.即使孕婦和新生兒未接觸過抗生素,感染的細菌也有可能是耐藥菌 C.新生兒體內缺少免疫球蛋白,增加了致病菌的耐藥性 D.新生兒出生時沒有及時接種疫苗,導致耐藥菌形成 【解析】 基因突變率很低;抗生素不能誘導細菌突變,而是對不同耐藥性的細菌進行選擇。細菌本身就存在耐藥性與非耐藥性兩種類型,所以即使孕婦和新生兒未接觸過抗生素,感染的細菌也有可能是耐藥菌;新生兒體內缺少免疫球蛋白,將會導致體內的致病菌數量增加,但不會增加致病菌的耐藥性;新生兒出生時沒有及時接種疫苗,未能對該類細菌產生免疫力,將導致致病菌在體內大量繁殖,但不會導致耐藥菌形成。 【答案】 B

11、10.(能力挑戰(zhàn)題)如圖甲為果蠅體細胞中染色體結構模式圖,圖乙為該個體減數分裂形成配子時某細胞中的兩對染色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乙減數分裂完成后,若形成Da的卵細胞,則同時產生的三個極體的基因型是Da、dA、dA B.據甲圖此果蠅理論上將產生8種不同基因型的卵細胞、16種不同染色體組合的卵細胞 C.圖甲含有兩個染色體組,圖乙含有四個染色體組 D.圖乙減數分裂完成后,若形成了Dda的卵細胞,其原因只是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①和②沒有分離 【解析】 若形成Da的卵細胞,由圖乙知發(fā)生①與④,②與③的重組,因此產生的三個極體應該為da、dA、dA;由甲圖知此果蠅基因型

12、為DdAaXWXw,則其可能產生8種不同基因型的卵細胞、16種不同染色體組合的卵細胞;圖甲和圖乙均含有兩個染色體組;若圖乙形成了Dda的卵細胞,原因可能是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①和②未分離,也可能是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著絲點分裂后,染色體①形成的兩條子染色體移向了同一極。 【答案】 B 二、非選擇題(共3小題,共50分) 11.(15分)下圖1顯示了某種甲蟲的兩個種群基因庫的動態(tài)變化過程。種群中每只甲蟲都有相應的基因型,A和a這對等位基因沒有顯隱性關系,共同決定甲蟲的體色,甲蟲體色的基因型和表現型如圖2所示,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控制甲蟲體色的基因是通過控制___

13、_____________進而控制生物性狀的。 (2)在種群Ⅰ中出現了基因型為A′A的甲蟲,A′基因最可能的來源是________。該來源為生物進化________。A′A個體的出現將會使種群Ⅰ基因庫中的________發(fā)生改變。 (3)根據圖1兩個種群中不同體色的甲蟲分布比例,可以初步推測出處于工業(yè)污染較為嚴重的環(huán)境中的是種群________,該環(huán)境對甲蟲的生存起到________作用。 【解析】 (1)不同基因控制合成的酶不同,即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性狀。(2)基因突變會產生等位基因,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同時也會使種群的基因頻率發(fā)生改變。(3)根據兩種群中甲蟲體色的比例可知,

14、種群Ⅰ所處環(huán)境受到的污染更嚴重,該環(huán)境對甲蟲的生存起選擇作用,體色深的個體更適于在這種環(huán)境中生存。 【答案】 (1)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 (2)基因突變 提供原材料 基因頻率 (3)Ⅰ 選擇 12.(20分)(2013海南高考)造成人類遺傳病的原因有多種。在不考慮基因突變的情況下,回答下列問題: (1)21三體綜合征一般是由于第21號染色體________異常造成的。A和a是位于第21號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某患者及其父、母的基因型依次為Aaa、AA和aa,據此可推斷,該患者染色體異常是其________的原始生殖細胞減數分裂異常造成的。 (2)貓叫綜合征是第5號同源染色體中的1條

15、發(fā)生部分缺失造成的遺傳病。某對表現型正常的夫婦(丈夫的基因型為BB,妻子的基因型為bb)生出了一個患有貓叫綜合征的孩子,若這個孩子表現出基因b的性狀,則其發(fā)生部分缺失的染色體來自于________(填“父親”或“母親”)。 (3)原發(fā)性高血壓屬于________基因遺傳病,這類遺傳病容易受環(huán)境因素影響,在人群中發(fā)病率較高。 (4)就血友病和鐮刀型細胞貧血癥來說,如果父母表現型均正常,則女兒有可能患________,不可能患____________。這兩種病的遺傳方式都屬于單基因________遺傳。 【解析】 本題考查不同變異類型產生的原因及常見的人類遺傳病。 (1)21三體綜合征是減

16、數分裂異常形成的精子或卵細胞(21號染色體多一條),與正常生殖細胞受精后發(fā)育成的個體。父親沒有a基因,所以患者兩個a都來自母親。 (2)貓叫綜合征是人的第5號染色體上缺失片段,造成其片段中的基因缺失。正常情況下,BB和bb的后代基因型為Bb,不可能呈現b的性狀,但是現在出現了這樣的后代,只能說明后代中B所在的片段缺失,從而使b基因得到表達,故只能是父親的染色體缺失。 (3)原發(fā)性高血壓屬于多基因遺傳病。 (4)血友病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特點是父親正常,女兒一定正常,所以女兒不可能患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鐮刀型細胞貧血癥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所以正常雙親有可能為該基因的攜帶者,所以后代中的

17、女兒可能患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答案】 (1)數目 母親 (2)父親 (3)多 (4)鐮刀型細胞貧血癥 血友病 隱性 13.(15分)(2014北京理綜)擬南芥的A基因位于1號染色體上,影響減數分裂時染色體交換頻率,a基因無此功能;B基因位于5號染色體上,使來自同一個花粉母細胞的四個花粉粒分離,b基因無此功能。用植株甲(AaBB)與植株乙(AAbb)作為親本進行雜交實驗,在F2中獲得了所需的植株丙(aabb)。 (1)花粉母細胞減數分裂時,聯會形成的________經    染色體分離、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最終復制后的遺傳物質被平均分配到四個花粉粒中。 (2)a基因是通過將

18、T-DNA插入到A基因中獲得的,用PCR法確定T-DNA插入位置時,應從圖1中選擇的引物組合是________。 圖1 (3)就上述兩對等位基因而言,F1中有________種基因型的植株。F2中表現型為花粉粒不分離的植株所占比例應為________。 (4)雜交前,乙的1號染色體上整合了熒光蛋白基因C、R。兩代后,丙獲得C、R基因(圖2)。帶有C、R基因的花粉粒能分別呈現出藍色、紅色熒光。 圖2 ①丙獲得了C、R基因是由于它的親代中的________在減數分裂形成配子時發(fā)生了染色體交換。 ②丙的花粉母細胞進行減數分裂時,若染色體在C和R基因位點間只發(fā)生一次交換,則產生的四

19、個花粉粒呈現出的顏色分別是________。 ③本實驗選用b基因純合突變體是因為:利用花粉粒不分離的性狀,便于判斷染色體在C和R基因位點間________,進而計算出交換頻率。通過比較丙和________的交換頻率,可確定A基因的功能。 【解析】 (1)減數分裂過程中會形成四分體,發(fā)生同源染色體的分離。(2)確定T-DNA“插入”位置,需要擴增T-DNA兩側的A基因片段,由于DNA復制時,子鏈延伸方向為5′端→3′端,故選擇Ⅱ和Ⅲ片段作為引物。(3)親本甲(AaBB)和乙(AAbb)雜交,F1基因型為AABb、1/2AaBb。則F2中,出現花粉粒不分離植株(bb)的概率為25%。(4)①親

20、本乙中C、R基因與A基因位于1號染色體上。由于丙的雙親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四分體時期,染色體發(fā)生了交叉互換,造成C、R基因在F2中與a基因位于同一條染色體上。②丙的花粉母細胞在減數分裂時發(fā)生交叉互換,造成一條染色單體上同時含有C、R基因,一條染色單體上沒有C、R基因,其余兩條正常,所以四個花粉粒顏色分別為藍色、紅色、藍和紅疊加色、無色。③本實驗利用花粉粒不分離的性狀,判斷染色體在C、R基因間是否發(fā)生交換和交換次數,通過對丙(aa)和乙(AA)個體進行對比,可確定A基因對交換頻率的影響。 【答案】 (1)四分體 同源 (2)Ⅱ和Ⅲ (3)2 25% (4)①父本和母本?、谒{色、紅色、藍和紅疊加色、無色?、劢粨Q與否和交換次數 乙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多謝您的瀏覽!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站客服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