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詠月詩文》教學(xué)設(shè)計2》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蘇軾詠月詩文》教學(xué)設(shè)計2(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蘇軾詠月詩文》教學(xué)設(shè)計
教學(xué)目標(biāo)1?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整體感知文章主要內(nèi)容,對作品的感情基調(diào)有初步認(rèn)識。2 ?反復(fù)
朗讀和背誦詩文,理解詩文中所蘊含的不同情感。
3?知人論世。了解作者的相尖情況,深入理解作者復(fù)雜微妙的心境。
教學(xué)重點、難點
重點:詩文的內(nèi)容及其表達的不同情感。難點:知人論世,理解作者的心境。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xué)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導(dǎo)入新課蘇軾曾評論過自己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吾文如萬斛泉源,不擇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 汨,雖一日千里無難。及其與山石曲折,隨物賦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當(dāng)行,常 止于不可不 止,如是而已矣!”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xué)
2、習(xí)他的這篇字唯其少、意唯其多的散文《記承天寺夜游》。
二、 背景介紹1?學(xué)生展示搜集到的材料,明確蘇軾寫作此文時的背景。
2?教師介紹:《記承天寺夜游》是蘇軾的一篇小品文,寫于作者被貶黃州期間。當(dāng)時,蘇軾罹文字 獄,貶為黃州團練副使,近乎流放,心情憂郁。文章僅84字,卻創(chuàng)造了一個清幽寧靜的藝術(shù)境界,傳達了作 者復(fù)雜微妙的心境。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了解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1 ?正音
(板書)遂寢薦2?學(xué)生借助注釋和工具書,了解文章的意思。
3?教師明確: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脫了衣服,打算睡覺,這時月光照進門里,(十分美好), 我高興地起來走到戶外。想到?jīng)]有人與我同樂,于是到承天
3、寺去找張懷民。張懷民也還沒有睡覺,(于 是)我們一起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錯的藻、 薦。哪一夜沒有月光?哪里沒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倆這樣的閑人啊。
三、 再讀課文,揣摩文意,精讀把握。
1 ?學(xué)生在了解大意的基礎(chǔ)上,仔細研讀課文,揣摩作者在字里行間所表達的深意。2?教師明確: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起筆就扣住了 “夜游”的“夜”字,徑入題旨?!敖庖掠?,月色入 戶?!弊髡哒胨?,忽見月色清涼,窺入窗戶。這樣,便把前面提到的“夜”具體化了。更重要的是,點 出了 “夜”的特點是月色融融,而非月黑風(fēng)高。作者就抓住這個特點,鋪展文墨
4、?!霸律霊簟?,如此良 夜,如此月光,激活了作者的情思,于是“欣然起行”。這一行動的發(fā)因是循著“月色入戶”的夜景而來 的?!澳顭o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边@里,交代了夜游的地點、同 游者等等?!爸痢?“尋” “步”等詞,精約簡潔,把連貫性的過程交代得清楚明了。 “至承天寺”又一次點 題,但是,到承天寺的一路經(jīng)過,因與主題無尖,就略而不提?!皩垜衙瘛笔鞘裁辞榫?,又因與主題不相 尖涉,也付之篇外。這樣,為“記游”所必須交代的人、事,僅用最簡略、經(jīng)濟的語言加以表述,其余的, 就不再添枝加葉。尤其是夜游的景色描繪,更富特色:“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特交橫,蓋竹柏影
5、也?!?“積水空明”,一泓積水清澈透明,先寫了水色,繼寫水中諸物:“藻、特交橫”,縱橫交錯,搖 曳生姿。寫了庭下諸景后,跳出這樣一句:“蓋竹柏影也?!蔽囊舛溉灰蛔?,用語出奇制勝。作者初寫庭 下積水、水中藻特,都是為了寫竹柏投影,是用視覺的錯覺從反面敷墨,形成文字的波瀾、節(jié)奏。而竹柏所以 能投影庭下,作者不施一筆,這正是用墨高明、精妙之處。全句無一字寫“月”,而又無一字不在寫
“月”。月光臨照,庭下如積水空明,可以推見到月色之明了 ; “水中藻、薦交橫”,可以推見月光之清 了。月光透過竹葉柏枝,投影地上,才會形成如此奇妙的景象。而積水空明和藻存交橫,相映生色,互相烘 染,就平添了月夜夜游的三分
6、美景了。蘇軾在此文中處處扣住個“月”字寫夜游,這是特點之一。他寫月, 只是輕點幾筆,則境界全出。這是特點之二。蘇軾寫月夜景,不是明寫,而是暗寫,別具匠心地從竹柏 影入手,使之推見到月色清朗空明,這是特點之三。由于抓到了特點,整個描述就顯得精約而傳神了。
四、 讀課文,品讀鑒賞,理解文中蘊含的作者感情。1?學(xué)生思考討論問題:文中“閑人”的含義。
2?教師明確:“閑人”,即清閑的人,這里并非是指閑極無聊、無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著復(fù)雜的意 味。首先,“閑人”指具有閑情雅致的人。作者與張懷民欣賞月夜景致時感慨到“何夜無月?何處無竹 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北砻嫔鲜亲猿暗卣f自己和張懷民是清閑的人
7、,閑來無事才出來賞月的,實際 上卻為自己的行為而自豪一一月夜處處都有,有了人的欣賞才有美,只有此時此地的月夜才是最幸運的,因 為有情趣高雅的人欣賞它。其次,“閑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涼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遠大的抱 負,但是被一貶再貶,流落黃州,在內(nèi)心深處,他又何嘗愿意做一個“閑人”呢?賞月“閑人”的自得只 不過是被貶“閑人”的自慰罷了。
五、 四讀課文,拓展延伸,學(xué)會運用。
1 ?研讀描寫月光倒影的片斷,學(xué)會用自己的筆觸描繪出心目中的月色之美。
2?教師提示: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薦交橫,蓋竹柏影也”。一句中“積水空明”寫月光的清澈透明,“藻、 薦交橫”寫竹柏倒影的清麗淡雅
8、。作者以高度凝練的筆墨,點染出一個空明澄澈、疏影搖曳、似真似幻的美妙 境界。
請學(xué)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體驗,發(fā)揮想像,把“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薦交橫,蓋竹柏影也”擴寫成 一段寫景抒情的文字片段。
六、 布置作業(yè)。
1 ?完成課上的描寫片段練習(xí)。
2?背誦本文。
第二課時
一、 導(dǎo)入新課。
在大自然的景物里,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能啟發(fā)人的藝術(shù)聯(lián)想。一鉤新月,會讓人聯(lián)想到初 生的萌芽的事物;一輪滿月,會讓人聯(lián)想到美好的圓滿的生活;月亮的皎潔,又會讓人聯(lián)想到光明磊落的人 格。在月亮身上集中了人類許多美好的理想和憧憬。月亮簡直被詩化了!蘇軾是一個格很豪放、氣質(zhì)很浪 漫的人。當(dāng)他在中
9、秋之夜,大醉之中,望著那明月,他的思想感情猶如長了翅膀一般,天上人間自由地飛翔 著。反映到詞里,遂形成一種豪放灑脫的風(fēng)格。前人曾有論:“中秋詞自東坡《水調(diào)歌頭》一岀,余詞盡 廢?!碧K軾的這闋詞中有許多名句都是我們耳熟能詳?shù)?。我們剛學(xué)過蘇軾寫月夜的散文,今天接著學(xué)習(xí)他 的著名的中秋詞《水調(diào)歌頭?中秋》。
二、 背景介紹。
1?學(xué)生展示搜集到的材料,明確蘇軾寫作此詞時的背景。
2?教師介紹:這首詞是蘇軾任密州太守時所作。當(dāng)時他在政治上處境失意,又與胞弟七年未能團聚, 心情可以想像。但詞中由抑郁憂傷到超然豁達的情緒轉(zhuǎn)變,表明了作者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這首詞是詠中 秋詞中最著名的一首,膾炙人口。
10、
“同詠月亮兩樣情”。蘇軾在《記承天寺夜游》中寫的月是可人之月,月色是惹人情思之月色;文章 以輕松筆調(diào)、悠閑神色所述賞月活動,蘊藉的卻是郁久待發(fā)而又排遣不盡的悲情,是述志失意的文學(xué)門徑。 而蘇軾在《水調(diào)歌頭?中秋》中寫中秋之月則“筆調(diào)奇逸,意境空靈,風(fēng)格清曠”,雖遭貶謫而處境不順卻 不失對生活的樂觀,是富含哲理的文學(xué)路數(shù)。
三、 朗讀全詞,理解詞的意境,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1?學(xué)生朗讀,可多次多種形式朗讀。目的讓學(xué)生 能夠在多讀的基礎(chǔ)上,對作者的思想
感情有較好的把握。
2?教師明確:
這首詞仿佛是與明月的對話,在對話中探討著人生的意義。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尋味。它的 意境豪放
11、而闊大,情懷樂觀而曠達,對明月的向往之情,對人間的眷戀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瀟灑的風(fēng) 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語言,至今還能給我們以健康的美學(xué)享受。
四、 拓展延伸,比較探究。
1 ? 比較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中秋》與
李白的《把酒問月》 、《月下獨酌》中的寫月之名句,
說說你更喜歡哪些句子,盡量表明觀點,談出理由。
2.教師引導(dǎo):
李白有“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蘇軾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崩畎子小拔腋?月徘徊,我舞影零亂”,蘇軾有“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碧K軾明顯受了李白的影響,但卻能不落前人 窠臼,寫出自己的特色。
五、布置作業(yè)。
1 .背誦蘇軾的詠月詩文兩首。
2?完成課后“閱讀練習(xí)?探究”第三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