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第1部分 第1講 物質(zhì)的組成、性質(zhì)和分類 新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化學第1部分 第1講 物質(zhì)的組成、性質(zhì)和分類 新人教版(5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專題整合突破專題整合突破第一部分專題一基本概念專題一基本概念第第1講物質(zhì)的組成、性質(zhì)和分類講物質(zhì)的組成、性質(zhì)和分類1 1高考點擊高考點擊2 2高頻考點高頻考點3 3課 后 熱 點 強 化課 后 熱 點 強 化高高 考考 點點 擊擊最新考綱考向分析1.物質(zhì)的組成、性質(zhì)和分類(1)了解分子、原子、離子等概念的含義。了解原子團的定義。(2)理解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3)理解混合物和純凈物、單質(zhì)和化合物、金屬和非金屬的概念。(4)理解酸、堿、鹽、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聯(lián)系。2.了解膠體是一種常見的分散系。本專題以考查學生對知識的識記、再現(xiàn)能力為主,題型主要為選擇題;此類題目主要以社會熱點及傳
2、統(tǒng)文化中包含的化學知識為考查方向,在備考中應注意這方面的知識。高高 頻頻 考考 點點 考點一物質(zhì)的組成與分類A 解析瓷器的主要成分為硅酸鹽,屬于無機物,A項正確。絲綢的主要成分為蛋白質(zhì),屬于有機物,B項錯誤;茶葉的主要成分為茶多酚(屬于酚類)、生物堿、氨基酸、有機酸等,屬于有機物,C項錯誤;中草藥成分復雜,通常含有糖類、氨基酸、蛋白質(zhì)、油脂、維生素、有機酸、生物堿等,其主要成分屬于有機物,D項錯誤。 解析根據(jù)所給四種物質(zhì)氧化性的強弱可判斷,該強水為硝酸,硝酸具有強氧化性,可溶解大部分金屬。B C 解析提取實質(zhì)性信息“白礬”,明礬也叫白礬,“燒令汁盡”意思就是固體本身帶有結晶水,“其色如雪”意為
3、燒后顏色如雪一樣白,CuSO4不含結晶水,A項錯誤;FeSO42H2O、Fe2(SO4)39H2O燒后不可能“色如雪”,B、D項錯誤;經(jīng)過信息提取及答案對比,C項正確。D 解析水是純凈物,雙氧水是H2O2的水溶液,水玻璃是Na2SiO3的水溶液,二者均屬于混合物,A項錯誤;石墨和C60互稱為同素異形體,B項錯誤;磷酸鈣是難溶性強電解質(zhì),C項錯誤;同素異形體之間的轉化是化學變化,D項正確。 1常在概念辨析上出錯,如盤查T4(B),對同位素的定義認識不準與同素異形體混淆。 2對一些物質(zhì)成分掌握不牢而出現(xiàn)失誤,如盤查T3,不能明確白礬的成分。 1警惕物質(zhì)組成、分類中的“四大誤區(qū)” (1)誤認為由同種
4、元素組成的物質(zhì)一定是純凈物。 某物質(zhì)可能由一種元素的不同單質(zhì)混合而成。如O2、O3組成的混合氣體就是混合物。 分子式相同的化合物可能存在同分異構體。如C4H10的結構有兩種,正丁烷和異丁烷,二者組成混合物。 (2)誤認為能電離出H的物質(zhì)一定是酸。如NaHSO4是一種鹽。 (3)誤認為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屬氧化物。如Mn2O7是金屬氧化物但屬于酸性氧化物,而且非金屬氧化物也不一定屬于酸性氧化物,如CO、NO為不成鹽氧化物等。 (4)誤認為金屬氧化物一定是堿性氧化物。如Al2O3屬于兩性氧化物,Na2O2屬于過氧化物。 2拓展延伸 高中化學涉及的基本概念比較多,可設題的角度還有: (1)反應類型:
5、四大基本反應類型、氧化還原反應等。 (2)物質(zhì)概念:電解質(zhì)和非電解質(zhì),強電解質(zhì)和弱電解質(zhì),溶液、膠體和濁液,酸性氧化物和堿性氧化物,酸、堿和鹽,羧酸、醇和酯,同位素、同素異形體、同系物和同分異構體等。 (3)理論概念:化學平衡、電離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原電池、電解池、精煉池、電鍍池,燃燒熱、中和熱和反應熱,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熱化學方程式等。 對于以上概念必須弄清本質(zhì),通過同類對比法學習,在辨析和應用時才能得心應手。 3辨析比較 “四同”辨析四同同位素同素異形體同系物同分異構體研究對象核素(原子)單質(zhì)有機物化合物相同或相似質(zhì)子數(shù)元素結構分子式不同中子數(shù)結構分子式相差n (n0)個CH
6、2結構化學性質(zhì)幾乎完全相同相似相似可能相似,也可能不同實例1H、D(2H)、T(3H);12C、13C、14CO2與O3;白磷與紅磷;金剛石與石墨、C60CH4與C2H6;CH3OH與CH3CH2OH乙醇與二甲醚;正丁烷與異丁烷 4.防范物質(zhì)組成、分類中的易錯點(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在酸中有幾個H原子就一定是幾元酸() (2)含有離子鍵的化合物一定是離子化合物,共價化合物一定不含離子鍵() (3)鹽中一定含金屬元素() (4)能導電的一定是電解質(zhì),不導電的一定是非電解質(zhì)() (5)強電解質(zhì)的導電性一定大于弱電解質(zhì)的導電性() (6)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zhì)一定是純凈物() (7)強堿
7、一定是離子化合物,鹽也一定是離子化合物() 解析B項,漂白粉為混合物,錯誤;C項,次氯酸為弱電解質(zhì),錯誤;D項,葡萄糖不是高分子化合物,錯誤。A 解析A項,應該指出生成液態(tài)的水,錯誤;B項,H2O2能將Na2SO3氧化,正確;C項,前者含酚羥基,后者含醇羥基,二者不屬于同系物,錯誤;D項,電解質(zhì)的強弱不能根據(jù)溶液導電性來判斷,BaSO4為鹽,屬于強電解質(zhì),錯誤。B B 解析A小蘇打是碳酸氫鈉的俗稱,其化學式是NaHCO3,由鈉離子和碳酸氫根離子構成,屬于鹽,故A不選;B.食用油的成分為油脂,是相對分子量較小的分子,不屬于有機高分子,故B選;C.多糖包括淀粉、纖維素,故C不選;D.“84消毒液”
8、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鈉(NaClO)的水溶液,屬于混合物,故D不選。 考點二物質(zhì)的變化D 解析孔明燈是利用物質(zhì)燃燒時產(chǎn)生的熱能將燈放入高空,無論燃料是什么,都發(fā)生了化學變化,A項不符合題意。造紙的過程經(jīng)過蔡倫的改進,形成了一套較為定型的造紙工藝流程,其過程大致可歸納為四個步驟:第一是原料的分離,就是用漚浸或蒸煮的方法讓原料在堿液中脫膠,并分散成纖維狀;第二是打漿,就是用切割和捶搗的方法切斷纖維,并使纖維帚化,而成為紙漿;第三是抄造,即把紙漿滲水制成漿液,然后用撈紙器(篾席)撈漿,使紙漿在撈紙器上交織成薄片狀的濕紙; 第四是干燥,即把濕紙曬干或晾干,揭下就成為紙張。既有物理變化,又有化學變化,B項
9、不符合題意。陶瓷燒制過程中有機物逐漸被除去,無機氧化物之間進行反應生成硅酸鹽類物質(zhì)。生成物以晶粒的形式存在,其生長過程為形核和晶粒合并長大。C項不符合題意。金的化學性質(zhì)穩(wěn)定,在自然界中以游離態(tài)形式存在,打撈起河里或湖里的淤泥后,用淘盤將淤泥洗去,可以得到金,沒有發(fā)生化學變化,D項符合題意。C 解析化學反應的實質(zhì)是有新物質(zhì)生成,該題中A、B、D選項中均有新物質(zhì)生成,屬于化學變化,而轉輪排字過程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不涉及化學反應。C A 解析觀察示意圖知該反應的反應物是一種,生成物是兩種,該物質(zhì)發(fā)生分解反應,一般的分解反應是吸熱反應,但也有的分解反應如2H2O2 =2H2OO2的反應是放熱反應,A項錯
10、誤,D項正確;根據(jù)圖示可知有一部分反應物未參加反應,所以該反應是可逆反應,B項正確;該反應中反應物為化合物,生成物中有單質(zhì),元素化合價有變化,屬于氧化還原反應,C項正確。 1不熟悉反應原理及工藝過程,如盤查T1,T2,T3,不能從原型中分析。 2對反應實質(zhì)的辨析欠缺,如盤查T4,不能得出正確的化學反應。 1歸類記憶常見的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2.兩法判斷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從宏觀上判斷有新物質(zhì)生成是化學變化,反之為物理變化從微觀上判斷有舊化學鍵斷裂,同時有新化學鍵形成的是化學變化;只有化學鍵斷裂的不一定是化學變化,如NaCl晶體的熔化 3.突破物質(zhì)變化中的易錯點(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
11、)有舊化學鍵斷裂,同時有新化學鍵形成的變化是化學變化() (2)只要有化學鍵斷裂,就一定發(fā)生化學變化 () (3)只要有顏色變化的變化一定是化學變化 () (4)同素異形體之間的轉化是化學變化 () (5)同位素之間的轉化是化學變化 () (6)節(jié)日燃放煙花只涉及物理變化 ()B 解析“火樹銀花”形容張燈結彩或大放焰火的燦爛夜景。焰火在化學學科中涉及的是焰色反應,是指某些金屬或它們的化合物在無色火焰中灼燒時使火焰呈現(xiàn)特征顏色的反應,A項不符合題意?!胺凵硭楣侨慌?,要留清白在人間”這兩句詩分別描述的是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從類型上都不屬于分解反應,B
12、項符合題意。不用風吹,麝香的香味就會感受得到,從化學角度解釋是分子在不停運動,C項不符合題意。一場雷雨一場肥是指下雨時,氮氣在打雷閃電的情況下和氧氣發(fā)生兩步反應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和雨水相遇生成硝酸,硝酸隨雨水進入土壤并和土壤中的鹽類生成硝酸鹽,給土壤補充氮元素,這一過程將空氣中游離態(tài)的氮變成了化合態(tài)的氮,所以屬于氮的固定,D項不符合題意。 解析硫化汞變成汞和硫,屬于分解反應,有化合價變化,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硫和汞反應生成硫化汞,屬于化合反應,所以沒有涉及的反應為置換反應。B 解析A荔枝釀酒是糖轉化成酒精的過程,屬于化學變化;B.酸雨侵蝕建筑物,是酸與碳酸鈣的反應,屬于化學變化;C.空氣液化
13、制取氮氣是物理變化;D.生石灰遇水變成熟石灰,是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的過程,屬于化學變化。C 考點三膠體的性質(zhì)及應用A 解析糖類不一定均有甜味,如多糖淀粉或纖維素無甜味,故A錯誤;B.鐵活潑性強于銅,鐵置換銅屬于濕法煉銅,該過程發(fā)生了置換反應,故B正確;C.霧霾所形成的氣溶膠屬于膠體,膠體都具有丁達爾效應,故C正確;D.鐵中含碳量越高,硬度越大,含碳量越少,韌性越強,劑鋼是鐵與碳的合金,故D正確;故答案為A。D 解析明礬凈水的原理是鋁離子水解生成的氫氧化鋁具有凈水作用,A項正確;雞蛋清水溶液是膠體,有丁達爾效應,B項正確;Li密度小,位于周期表第A族,較活潑,且單位質(zhì)量提供的電能較大,是
14、制造電池的理想物質(zhì),C項正確;膠體不帶電,膠粒帶電,D項錯誤。 解析MgCl2溶液不是膠體,無丁達爾效應,A項錯誤;只有溶液中的離子及小分子可透過半透膜,而Fe(OH)3膠粒不能透過半透膜,B項錯誤;向MgCl2溶液中加鹽酸無沉淀現(xiàn)象,C項錯誤;Fe(OH)3膠體和MgCl2溶液的分散質(zhì)粒子均可通過濾紙,D項正確。D C 解析分析題中信息可知,該分散系的分散質(zhì)應為Fe3O4,通電時陰極附近黑色變深,說明Fe3O4膠粒帶正電荷而不是分散系帶正電荷,將Fe3O4與含 Na的溶液分開應用滲析的方法,故A、B、D均不正確。 1丁達爾效應的相關考查,只要是膠體,均具有丁達爾效應的性質(zhì),如盤查T1(C)、
15、T2(B) 2忽視膠體與其他分散系的區(qū)別,如盤查T3,T4。 記住5個關鍵點就能不失分 (1)膠體區(qū)別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質(zhì)特征是膠粒直徑在1100 nm之間。 (2)膠體可以是液體,也可以是氣體、固體,如煙、云、霧、有色玻璃等均屬于膠體。 (3)丁達爾效應是物理變化,而不是化學變化。利用丁達爾效應可以區(qū)分膠體和溶液。 (4)能在水中自然形成膠體,并且對水質(zhì)無明顯副作用的物質(zhì)有KAl(SO4)212H2O、FeCl36H2O等,這樣的物質(zhì)可作凈水劑。 (5)溶液、膠體、懸濁液、乳濁液是四種常見的分散系,靜置,分散質(zhì)和分散劑很快分離,其中產(chǎn)生沉淀的是;分散系分層的是;用一束平行光照射,出現(xiàn)一條光亮“通路”的是;能通過半透膜的是。 解析由A項可知雞蛋白溶液屬于膠體;由B項可知暗室里的空氣能產(chǎn)生丁達爾效應;C項,明礬電離出的Al3水解產(chǎn)生Al(OH)3膠體,Al(OH)3膠體粒子吸附水中懸浮物、異味及色素后形成沉淀而凈水;D項發(fā)生反應:Fe33OH=Fe(OH)3,形成懸濁液,與膠體無關。D C 解析“鈷酞菁”分子的直徑為1.3 nm,所形成的分散系屬于膠體,A項對;膠體屬于較穩(wěn)定體系,B項對;“鈷酞菁”分子能透過濾紙,但不能透過半透膜,C項錯;由高中理、化、生知識可知,磁性可聯(lián)系物理中的光電知識,與血紅素及葉綠素的結構和性質(zhì)相似可聯(lián)系生物中的生物技術知識,D項對。課后熱點強化課后熱點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