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版 毛概教案 第2章 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

上傳人:z*** 文檔編號:57955521 上傳時間:2022-02-25 格式:DOC 頁數:22 大小:71KB
收藏 版權申訴 舉報 下載
2015版 毛概教案 第2章 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_第1頁
第1頁 / 共22頁
2015版 毛概教案 第2章 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_第2頁
第2頁 / 共22頁
2015版 毛概教案 第2章 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_第3頁
第3頁 / 共22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積分

下載資源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資源描述:

《2015版 毛概教案 第2章 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5版 毛概教案 第2章 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2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第二章 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教學目的與要求】學生了解并掌握自1840 年鴉片戰(zhàn)爭以后,社會不同階層對中國前途和命運的選擇,這種選擇的成就與失誤表現在哪些方面,從而理解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義革命轉變的歷史必然性,充分認識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是近代中國革命發(fā)展的一種必然的選擇;掌握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的基本內容,理解并掌握新民主主義的對象、動力、領導力量、性質及其前途等一系列基本問題;掌握新民主主義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綱領,使學生了解并掌握近代中國革命的性質、任務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了解并掌握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法寶統一戰(zhàn)線、武裝斗爭和黨的建設及其相互關系;了解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窘虒W重點

2、與難點】 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的基本內容;新民主主義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綱領;近代中國革命的性質、任務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法寶。 【教學方法與手段】 講授法、互動法;多媒體 【教學時數】 4課時 【教學內容】主要學習近代中國社會的國情和主要矛盾,在認清中國國情和中國革命時代特征的基礎上,深刻理解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不是憑空產生,它是時代的需要,是中國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在分析中國革命的艱辛歷程中,認識到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是對中國革命實踐的總結和概括,從而進一步掌握新民主主義的基本理論。教學內容如下:1.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形成的依據;2.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和基本綱領;3.新民主主義革命

3、的道路和基本經驗。第一節(jié) 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形成的依據一、近代中國國情和中國革命的時代特征(一) 近代中國國情 認清國情,是認清和解決革命問題的基本依據。近代中國,已經淪為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的社會,這是最基本的國情。中國共產黨要在這樣一個落后的東方大國里領導人民革命并取得勝利,就必須認清這一基本國情,深入了解中國革命的歷史特點和時代特征。1.近代中國的社會性質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由一個獨立的封建社會演變成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有一個歷史過程的。1840年鴉片戰(zhàn)爭前,中國是一個獨立的封建國家,明朝中后期,已經出現資本主義的萌芽。鴉片戰(zhàn)爭后,帝國主義的不斷入侵,改變了中國社會發(fā)展的軌道

4、,使社會性質發(fā)生了兩個根本性的變化:獨立的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的中國;封建的中國逐步變?yōu)榘敕饨ǖ闹袊V袊鐣陌胫趁竦匕敕饨ɑ?,是隨著帝國主義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和迫使清政府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而逐步形成的。鴉片戰(zhàn)爭及南京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成為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起點。中國的領土主權開始遭到西方資本主義侵略者的破壞。英國取得了香港,葡萄牙霸占澳門。中國的關稅、司法、貿易等主權也遭到嚴重的踐踏,從而使中國喪失了獨立自主的地位。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及天津條約、北京條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加快了中國社會向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演進的歷史進程。經過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國領土150多萬平方公里被割占,

5、領土主權遭到空前的蹂躪;資本主義侵略者攫取了增開通商口岸和內河航行權以及壓低關稅等特權,侵略勢力擴展到北方沿海和內地,中國的沿海、沿江經濟富庶區(qū)域,從此為侵略者敞開了大門。這些口岸不僅成為列強侵華的經濟據點,而且由于外國軍艦“有權”駛入長江和通商口岸,因而成為西方列強侵略中國的軍事據點和橋頭堡,有利于西方列強在軍事上、政治上控制北京;而各國“公使常駐北京”,直接干預中國政治,使這項原本平等的外交慣例,具有了不平等的實際作用。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清政府開始投靠外國侵略者,中外反動勢力公開勾結起來,共同鎮(zhèn)壓中國人民的革命活動。中外反動勢力的勾結加速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的進程。甲午中日戰(zhàn)爭及馬關條約

6、的簽訂,使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進一步加深。馬關條約是繼南京條約以來最嚴重的一個賣國條約,馬關條約使日本割去中國臺灣等大片領土,這是日本繼沙俄之后,對中國領土進行的一次極嚴重的大掠奪,它直接助長了列強瓜分中國領土的野心。條約允許日本在華投資設廠,其他列強群起效尤,爭向中國進行資本輸出,進一步掠奪中國的原料,使用廉價的勞動力,而使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工業(yè)遭到沉重的打擊,直接地阻礙了中國社會生產的發(fā)展;馬關條約還為列強勒索大宗賠款開了惡劣的先例;它的簽訂使外國資本主義對中國的侵略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使中國面臨著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使得中國半殖民地化的進程大大加速,中國的民族危機空前嚴重化。八國

7、聯軍侵華戰(zhàn)爭及辛丑條約的簽訂,標志著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帝國主義通過這個條約,從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對中國進行嚴酷的控制和勒索,使中國的主權喪失殆盡。從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中外反動勢力的初步結合,到辛丑條約簽訂后清王朝成了“洋人的朝廷”,清政府徹底變成了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2.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決定了社會主要矛盾是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而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種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決定了中國革命的時代特征,即帝國主義日益成為統治中國,阻礙中國社會發(fā)展和進步的決定性因素。他們從中國經濟、政治、文

8、化等各個方面牢牢控制了中國,成為阻礙近代中國獨立發(fā)展的主要力量,也是近代中國一切災難和禍害的總根源;中國封建勢力和帝國主義侵略勢力狼狽為奸,互相勾結,是近代中國最反動,最腐朽的力量,成為帝國主義統治和奴役中國的社會基礎;帝國主義列強的入侵,使封建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基礎被破壞了,但封建剝削制度的根基不但依然保持著;雖然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有了些發(fā)展,但始終沒有成為中國社會主要經濟形式;由于帝國主義列強在中國劃分勢力范圍和實行分而治之的政策,使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fā)展呈現出極端的不平衡;中國的廣大群眾尤其是廣大工農群眾不僅受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而且還受官僚買辦資產階級的剝削和壓迫。

9、他們過著饑寒交迫和毫無政治權利生活。中國人民經濟上的貧困和政治上的不自由程度是世界上罕見的。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及其中國革命的時代特征決定了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的矛盾是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而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種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3.近代中國社會的性質和主要矛盾,決定了近代中國革命的根本任務是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也決定了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的兩大歷史任務:一是求得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從根本上推倒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統治秩序,解決生產關系問題);二是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要改變中國經濟、文化落后的狀況,實現中國的近代化和現

10、代化)。(二)中國革命的時代特征:由舊民主主義向新民主主義的轉變中國民族民主革命的歷史任務決定了中國革命的性質不是無產階級的社會主義革命,而是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從鴉片戰(zhàn)爭到辛亥革命期間,中國人民在不同時期和不同程度上進行的反帝反封建的斗爭,屬于舊民主主義革命的范疇。他們通過各種方式進行了挽救危亡、振興中華的艱難而執(zhí)著的探索,如地主階級改革派林則徐、魏源提出的“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地主階級洋務派掀起的“自強”“求富”的洋務運動、康有為和梁啟超領導的資產階級維新變法運動、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等。這些言論主張和社會實踐,都對中國近代社會產生過一定的進步作用,但是都無法改變當時中國的社會現實。

11、從五四運動至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屬于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因為這個革命是由無產階級領導的,以在第一階段建立各個革命階級聯合專政的新民主主義國家和新民主主義社會為目的的革命,其前途是使中國走向社會主義。二、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實踐基礎1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失敗呼喚新的革命理論的誕生從鴉片戰(zhàn)爭到辛亥革命期間,中國人民在不同時期和不同程度上進行的反帝反封建的斗爭,屬于舊民主主義革命的范疇。他們通過各種方式進行了挽救危亡、振興中華的艱難而執(zhí)著的探索,如地主階級改革派林則徐、魏源提出的“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地主階級洋務派掀起的“自強”“求富”的洋務運動、康有為和梁啟超領導的資產階級維新變法運動、孫中山領

12、導的辛亥革命等。這些言論主張和社會實踐,都對中國近代社會產生過一定的進步作用,但是都無法改變當時中國的社會現實。因此,歷史呼喚新的革命理論。辛亥革命的失敗標志著資產階級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時代的終結,宣告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在中國的破產;中國工人階級隊伍的成長壯大和工人運動的發(fā)展,為實現這一轉變奠定了階級基礎;新文化運動為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轉變做了充分的輿論宣傳和思想準備;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為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轉變奠定了思想基礎;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改變了整個世界的發(fā)展方向,世界已進入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的時代;五四運動是新舊民主革命的分水嶺,成為中國

13、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開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使中國由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變成為現實。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變。在古老落后的中國出現了一個完全新式的、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統一的無產階級政黨。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從此,中國共產黨擔負起領導中國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革命的重任,真正地實現了舊民主主義革命到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轉變。 2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實踐探索奠定了革命理論形成的基礎中國共產黨成立后,開始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并逐漸認識到建立統一戰(zhàn)線的重要性,建立了國民革命陣線,中共四大上提出無產階級領導權思想和工農聯盟思想。至1

14、926年前后,黨逐步形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思想。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毛澤東對黨成立以來,尤其是大革命時期的經驗進行了比較系統的總結,對中國革命的新道路做了艱辛探索。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人從國民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中,深刻認識到無產階級領導權問題、農民問題和武裝斗爭問題的極端重要性。在黨的八七會議上,毛澤東總結大革命失敗的教訓,提出“須知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著名論斷。在發(fā)動武裝起義,進行土地革命,創(chuàng)建農村革命根據地的過程中,開始探索符合中國實際的革命道路。1928年10月和11月,毛澤東寫下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和井岡山的斗爭兩篇文章,從理論上論證了在四周白色政權的包圍中

15、,小塊紅色政權能夠長期存在和發(fā)展的原因和條件,第一次提出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1930年1月,毛澤東寫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對農村包圍城市問題進一步從理論上進行了分析和概括。提出中國革命應當先占鄉(xiāng)村、后取城市的戰(zhàn)略,初步形成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這一具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理論,初步開辟了中國民主革命的新道路??谷諔?zhàn)爭時期,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達到成熟。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毛澤東系統論述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問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法寶、新民主主義基本綱領、人民軍隊建設、革命根據地建設和黨的建設等理論,使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達到成熟。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中國面臨著是建立一個新中國,還是建立一個

16、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專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這樣兩種命運、兩種前途的戰(zhàn)略抉擇,中國應向何處去?國共兩黨從政治、軍事、思想和文化等各個方面進行了激烈的較量。這一時期,毛澤東又發(fā)表論聯合政府、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在晉綏干部會議上的講話、在中國共產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報告、論人民民主專政等一系列文章,對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和總政策,新民主主義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綱領,以及一系列相應的方針、政策作了進一步的闡述,從理論和政策上為中國社會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轉變奠定了基礎。第二節(jié)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和基本綱領一、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總路線是相對于具體路線而言的根本指導路線。總路線

17、是對一定歷史階段的戰(zhàn)略目標、主要任務及實現這些目標和任務的途徑、手段等內容的集中概括,具有統一全黨思想和行動、團結全國各族人民的重大作用。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是毛澤東為我們黨制定的第一條總路線,1939年毛澤東在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科學概念和總路線的內容。1948年,他在在晉綏干部會議上的講話中完整地表述了總路線的內容,即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1.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對象。分清敵友,這是革命的首要問題。毛澤東在中國社會各階級分析中明確指出“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是革命的首要問題。中國過去一切革命成效

18、甚少的原因,就在于沒有團結真正的朋友,去攻擊真正的敵人?!?近代中國社會的性質和主要矛盾,決定了中國革命的主要敵人,就是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第一,帝國主義是中國革命的首要對象,是中國人民最兇惡的敵人。帝國主義的侵略直接阻礙了中國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政治進步。近代中國人民所遭受的最大壓迫,是來自帝國主義的民族壓迫。帝國主義是近代中國貧困落后和一切災禍的總根源。推翻帝國主義的壓迫,是中國走向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的前提。反對帝國主義,是貫穿整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總任務,是中國人民必須堅持的一個堅定不移的原則立場。第二,封建主義是中國革命的又一主要對象。毛澤東指出:“地主階級是帝國主義統治中

19、國的主要的社會基礎,是用封建制度剝削和壓迫農民的階級,是在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阻礙中國社會前進而沒有絲毫進步作用的階級?!痹诮袊鐣?,封建剝削制度是帝國主義統治中國和封建軍閥實行專制統治的社會基礎。地主階級的政治統治也是中國經濟現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礙。反對封建主義,從根本上說,就是要在經濟上消滅封建剝削制度,在政治上消滅封建軍閥的專制統治,消滅地主階級,解放生產力,為中國的經濟現代化和政治民主化創(chuàng)造條件。第三,官僚資本主義也是中國革命的對象。這種資本主義同外國帝國主義、本國地主階級和舊式富農密切地結合著,具有買辦性、封建性和壟斷性。官僚資本主義是依靠帝國主義、勾結封建勢力、利用國

20、家政權力量而發(fā)展起來的封建的買辦的國家壟斷資本主義。買辦,特指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中,替外國資本家在本國市場上服務的中間人和經理人。隨著外國資本主義經濟侵略活動的擴大,買辦也逐漸發(fā)展起來,逐步同外國資本和本國封建政權結合在一起,發(fā)展為官僚買辦資產階級。國民黨統治時期形成了以蔣、宋、孔、陳四大家族為代表的官僚資本主義,它是背靠帝國主義,通過國家壟斷金融機構,濫發(fā)紙幣和國債而瘋狂侵吞社會財富,通過建立國家專賣制度控制大量商品和物資而大肆牟取暴利,通過超經濟的特權壟斷一些行業(yè)的經營權而壓迫和兼并私人資本主義企業(yè)。官僚資本主義對廣大勞動人民的殘酷剝削和對民族工商業(yè)的巧取豪奪,嚴重地束縛了中國社會生產力

21、的發(fā)展,因此也是中國革命的對象。2.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動力。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動力,就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中所說的“人民大眾”。只有在認清革命動力的情況下,才能正確認識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策略問題。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人民大眾主要包括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第一,中國無產階級是中國革命的領導階級,是中國革命最基本的動力。無產階級是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過程中,最早出現的一個新的社會階級。它不但是伴隨著中國民族工業(yè)的產生、發(fā)展而產生,而且也是伴隨著外國資本主義在中國直接經營企業(yè)而產生。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無產階級代表著中國最先進的生產力,是最有組織性、最有戰(zhàn)斗力的階級,在

22、中國革命中起到了先鋒和領導作用。第二,農民是中國革命的主力軍,是無產階級最可靠的同盟者。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社會里,農民占全國人口的80%以上。他們深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和剝削,具有強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第三,小資產階級是中國革命的基本動力。小資產階級包括廣大的知識分子、小商人、小手工業(yè)者和自由職業(yè)者,他們深受中外反動勢力的壓迫,時刻受到破產、失業(yè)的威脅,使他們產生了強烈的革命欲望。小資產階級是革命的基本動力,是無產階級可靠的同盟者,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在革命中常常起到先鋒和橋梁作用。第四,民族資產階級也是中國革命的動力之一。這一論斷源自于正確認識中國資產階級。毛澤東

23、等人從中國的特殊國情出發(fā),把中國資產階級劃分為大資產階級(買辦資產階級,官僚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兩個部分,民族資產階級是一個帶有兩面性的階級。一方面,民族資產階級既受帝國主義的壓迫,又受封建主義的束縛,他們同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有矛盾,是革命的力量之一。在外國資本的壓迫和摧殘下,民族資本無力與之抗衡,許多民族工業(yè)逃避不了破產或被兼并的命運。3.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無產階級的領導權是中國革命的中心問題,也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核心問題。區(qū)別新舊兩種不同范疇的民主主義革命,根本的標志是革命的領導權掌握在無產階級手中還是掌握在資產階級手中。(1)為什么要由無產階級擔當領導?這是中國社會歷史發(fā)展的

24、客觀要求。中國近代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失敗證明,農民階級、資產階級特別是民族資產階級不能領導中國民主革命取得徹底勝利,中國革命要求有新的領導階級,走新的道路,中國無產階級正是適應時代的要求,成為中國革命的領導階級。(2)為什么無產階級能夠擔當領導?中國無產階級除了具有與先進的生產方式相聯系、沒有私人占有的生產資料、富于組織紀律性等一般無產階級的共同特點外,還具有自身的特點和優(yōu)點。一是它從誕生之日起,就身受外國資本主義、本國封建勢力和資產階級的三重壓迫,而這些壓迫的嚴重性和殘酷性,是世界各民族中少見的,這就形成了中國無產階級堅強的斗爭性和徹底的革命性。二是它分布集中,有利于無產階級隊伍的組織和團結,

25、有利于革命思想的傳播和形成強大的革命力量。三是它大部分出身于破產的農民,和農民有著天然的聯系,使無產階級便于和農民結成親密的聯盟,共同團結戰(zhàn)斗。4.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性質和前途。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和中國革命的歷史任務,決定了中國革命的性質不是無產階級的社會主義革命,而是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1)新民主主義革命與舊民主主義革命的主要區(qū)別第一,革命的領導階級不同,這是本質區(qū)別。五四以前中國民主革命是由資產階級領導的,工人階級只是追隨著參加革命。而五四以后,是由無產階級通過它的政黨來領導的。第二,革命的方法不同。五四以前的舊民主主義革命,不敢發(fā)動民眾,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新民主主義革

26、命,放手發(fā)動群眾,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實行革命的大聯合。第三,革命的指導思想不同。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指導思想是從西方資產階級革命思想中學來的資產階級民主思想。而新民主主義革命則是以馬列主義為指導,以馬列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毛澤東思想為指導。第四,革命的綱領不同。舊民主主義革命,農民階級也好,民族資產階級也好都沒有提出徹底的明確的民主革命的綱領。中國共產黨提出了徹底的民主革命綱領,有了反帝反封建的明確的奮斗目標。 第五,革命的目標和前途不同。舊民主主義革命是要在中國建立資產階級專政的國家,以建立歐美式的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為最終目的。而新民主主義革命是要走一條新式的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在無產階級

27、領導下以在第一階段上建立各革命階級聯合專政的新民主主義國家為目的,經過社會主義革命而達到社會主義的目標,最終目標是在中國實現共產主義。其不但是徹底地反帝反封建,而且將把這一革命引向社會主義的前途。(2)新民主主義革命與社會主義革命的關系。新民主主義革命與社會主義革命雖然性質不同,但兩者之間是互相聯系、緊密銜接的,中間不容橫插一個資產階級專政。毛澤東把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比喻為文章的上篇和下篇:“兩篇文章,上篇與下篇,只有上篇做好,下篇才能做好。堅決地領導民主革命,是爭取社會主義勝利的條件”、“民主主義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必要準備,社會主義革命是民主主義革命的必然趨勢”。只有認清民主主義

28、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區(qū)別,同時又認清兩者的聯系,才能正確地領導中國革命。在黨的歷史上,“左”傾教條主義的“一次革命論”的錯誤在于,只看到了民主革命與社會主義革命的聯系,而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區(qū)別,主張把社會主義革命階段的任務放在民主革命階段來完成,在反帝反封建的同時,也反對民族資產階級,在政治上和經濟上實行“左”的政策,使中國革命蒙受了重大損失。而右的“二次革命論”的錯誤在于,只看到了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區(qū)別,而沒有看到兩個革命階段的聯系,主張在民主革命勝利后,建立一個資產階級專政的資本主義國家,將來再去進行社會主義革命,放棄黨對民主革命的領導權,同樣使中國革命遭受了嚴重損失。二

29、、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綱領一個政黨的綱領,是公開樹立起來的一面旗幟,是表明黨的性質的重要標志。1940年,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闡述了新民主主義的政治、經濟和文化。1945年,他在黨的七大所作的論聯合政府的政治報告中,進一步把新民主主義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與黨的基本綱領聯系起來,進行了具體闡述。新民主主義基本綱領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的具體展開和體現,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指明了具體奮斗目標。1.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政治綱領。新民主主義的政治綱領,是指新民主主義國家的階級性質和政權組織形式。其基本內容是: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統治,建立一個無產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各革命階級聯合專政的新民主主

30、義的共和國。其國體是各革命階級的聯合專政;政體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新民主主義政治綱領具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新民主主義共和國的國體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包括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和其它反帝國主義反封建主義階層在內的幾個革命階級的聯合專政,這就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它與資產階級共和國和社會主義共和國在國體上不同。第二,新民主主義共和國的政體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是民主與集中的統一,對人民實行民主對敵人實行專政的有機結合。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議行合一的政權組織形式,即我們所說的政體。它能最廣泛地團結社會各階層人民,廣泛地實行民主,保障人民的民主

31、權利,并在民主的基礎上加以集中,這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政權組織形式。第三,新民主主義政權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革命進程中,一定時期采取的政權形式,是一種過渡性質的政權組織形式,其發(fā)展的趨勢是向社會主義方向轉變。2.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經濟綱領。新民主主義經濟綱領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沒收封建階級的土地歸農民所有”,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中心內容。“沒收官僚資本歸新民主主義國家所有”,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題中應有之義?!氨Wo民族工商業(yè)”,是新民主主義經濟綱領中極具特色的一項內容?!皼]收封建地主階級的土地歸農民所有”,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中心內容。農民問題是中國革命的中心問題,也是實現無產階級領導權的中心問題。農

32、民問題,首要的是土地問題。土地作為最基本的生產資料,是農民賴以生存的基礎,而在舊中國,土地制度極不合理,僅占人口極少數的地主階級卻擁有絕大多數的土地,中國農村的階級矛盾異常尖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要解放農村生產力,改變中國貧窮落后的面貌,必須廢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進行土地革命,實行“耕者有其田”,以掃除封建的剝削關系,把土地分配給農民。“沒收官僚資本歸新民主主義國家所有”,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題中應有之義。官僚資本是同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結合在一起,成為買辦的封建的壟斷的資本主義,是國民黨反動政權的經濟基礎。官僚資本包括兩部分:一是國家壟斷資本,即以四大家族為代表的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國家

33、資本;二是蔣、宋、孔、陳和其它官僚、軍閥所有的私人資本。以四大家族為代表的官僚資本形成于土地革命戰(zhàn)爭后期,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和日本投降以后達到了頂峰。它不僅壓迫工農,而且還壓迫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嚴重阻礙中國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氨Wo民族工商業(yè)”,是新民主主義經濟綱領中極具特色的一項內容。為什么要保護民族工商業(yè)呢?在新民主主義條件下保護民族工商業(yè),發(fā)展資本主義,是由中國落后的生產力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性質所決定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對象是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而不是一般地消滅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同官僚資產階級相比,民族資產階級與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聯系較少。民族資本主義經濟,是一種與新生

34、產力相聯系的先進的生產方式和經濟成分,它對發(fā)展現代技術、發(fā)展社會生產力具有積極作用。因此,對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yè)必須采取保護的政策。3.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文化綱領。毛澤東指出,現階段中國新的文化內容,既不是資產階級的文化專制主義,也不是單純的無產階級的社會主義文化,而是新民主主義文化,即“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新民主主義文化是民族的,強調的是文化的民族形式。新民主主文化就其內容來說是反對帝國主義壓迫,主張中華民族的尊嚴和獨立的;就其形式來說是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民族形式和民族特色的文化,要有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毛澤東強調新民主主義文化的民族性,突出

35、了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侵略這個時代主題。同時,這種民族性也不是狹隘的民族主義的封閉文化,而是在與其它民族的文化相互交流過程中,相互借鑒,相互吸收精華,并達到共同發(fā)展的一種文化。新民主主義文化應該吸收外國進步文化作為自己文化食糧的原料,但必須采取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的態(tài)度,絕不能生吞活剝的毫無批判地吸收。 新民主主義文化是科學的,強調的是科學的內容。新民主主義文化具有科學的內容,這種文化反對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張實事求是、客觀真理及理論和實踐的一致性。對于封建時代創(chuàng)造的文化,應剔除其封建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精華。同時要尊重中國的歷史,反對民族虛無主義,從孔夫子到孫中山都要給以批判地繼承

36、,以歷史唯物主義的態(tài)度對待古今中外文化,以發(fā)展民族新文化和提高民族自信心。新民主主義文化是大眾的,強調的是大眾的方向。新民主主義文化是為全民族中90%以上的工農大眾服務的,是人民大眾的文化,也就是民主的文化。文化工作者要用革命文化教育和武裝人民大眾,使它成為人民大眾的有力的思想武器;同時又要以人民群眾的實踐作為創(chuàng)作的源泉,堅持為人民大眾服務的方向。第三節(jié)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經驗一、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在一個以農民為主體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度里進行革命,應該選擇什么樣的道路,這是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革命的過程中面對的和必須回答的重大問題。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

37、理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相結合,走出了一條不同于俄國十月革命的道路,即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1. 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的提出。中國革命應該走什么樣的道路,黨對這一問題的認識,經過了一個逐步探索的過程。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隨著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廣州起義等以奪取中心城市為目標的一系列武裝起義接連失敗的殘酷事實,使中國共產黨人不得不思考中國革命的道路到底應該怎樣走?如何才能使中國革命達到勝利的彼岸?這是中國革命中一個最基本的問題。能否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在于能不能認識中國國情的特殊性,能不能真正認識中國革命戰(zhàn)爭發(fā)展的特殊規(guī)律。1928年10月和11月,毛澤東在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

38、夠存在?和井岡山的斗爭兩篇文章中,分析了處于白色政權包圍的環(huán)境中,農村革命根據地政權發(fā)生、發(fā)展的原因和條件,提出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為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理論的形成奠定了基礎。1930年1月,毛澤東針對黨內對時局估量的悲觀思想,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批判了照搬外國經驗的“左”傾教條主義和懷疑“紅旗到底打得多久”的右傾思想,科學地分析了中國社會的各種深刻矛盾,認為現時的紅色政權雖然還很小,但是中國革命肯定會很快發(fā)展起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初步提出了以鄉(xiāng)村為中心、先在農村建立和發(fā)展紅色政權,待條件成熟時再奪取全國政權的思想。標志著中國革命道路理論的初步形成。2.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形成

39、的必然性。近代中國革命為什么必須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毛澤東認為,這是由中國的特殊國情所決定的。(1)中國是一個政治經濟發(fā)展極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國,這是中國的基本國情,是中國紅色政權能夠存在和發(fā)展的根本原因。(2)國民革命的政治影響及良好的群眾基礎。這是紅色政權存在和發(fā)展的客觀條件。紅色政權首先發(fā)生和長期存在的地方,一般是國民革命時期工農運動蓬勃興起的地方,如廣東、湖南、湖北、江西等省。這些地方都曾經建立過黨的組織和工農群眾的組織,開展過轟轟烈烈的反帝反封建斗爭;這里的群眾有較高的政治覺悟,也有一定的斗爭經驗。(3)全國革命形勢繼續(xù)向前發(fā)展。這是紅色政權能夠存在和發(fā)展的

40、又一客觀條件。1927年4月,蔣介石在南京建立的國民政府,是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利益的新軍閥政權,對外投靠帝國主義,對內實行法西斯獨裁統治。它不僅沒能解決中國社會的基本矛盾,相反卻使中國的各種社會矛盾更加尖銳化。由于存在著深刻的革命根源,中國革命的形勢必然繼續(xù)向前發(fā)展,從而有利于根據地紅色政權的建立和鞏固。(4)相當力量的正式紅軍的存在。這是紅色政權存在和發(fā)展的必要條件。只有擁有相當規(guī)模的正規(guī)軍隊,才能對付各種類型的反革命軍隊,才能造成革命根據地長期割據發(fā)展的局面。(5)共產黨組織的有力量和正確的政策。這是保證紅色政權能夠長期存在和發(fā)展的最重要的主觀條件。在以上分析的五個原因和條件中,第一點是

41、根本原因和條件,前三點是客觀原因和條件,后兩點是主觀原因和條件。而最后一點則是最主要的主觀原因和條件。3. 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的內容及意義。所謂“工農武裝割據”,是指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以土地革命為基本內容、以武裝斗爭為主要形式、以農村革命根據地為戰(zhàn)略陣地的三者密切結合的思想。土地革命是“工農武裝割據”的中心內容。只有開展土地革命,消滅封建土地所有制,才能最廣泛地動員和組織農民群眾參加武裝斗爭,鞏固和擴大革命根據地。沒有土地革命,就不能發(fā)動農民,根據地就失去了群眾基礎,因而也不可能得到鞏固。所以,武裝斗爭和根據地建設都離不開土地革命。武裝斗爭是中國民主革命的主要斗爭形式。沒有武裝斗爭的勝利,就

42、不能進行有效的土地革命,即使進行了土地革命也不能鞏固其成果。同樣,沒有武裝斗爭,也不能開辟、鞏固和發(fā)展農村革命根據地。因此,進行土地革命和建設革命根據地都離不開武裝斗爭。農村革命根據地是“工農武裝割據”的戰(zhàn)略陣地。農村根據地是支持革命斗爭的人力物力的主要來源,是奪取全國勝利的出發(fā)點。有了鞏固的農村革命根據地,武裝斗爭才能有可靠的依托,土地革命才能有堅實的基礎。因此,為了使武裝斗爭和土地革命獲得勝利并得到鞏固和發(fā)展,就必須加強農村革命根據地建設。土地革命、武裝斗爭和根據地建設三者是密不可分的整體。土地革命、武裝斗爭、根據地建設既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重要內容和主要形式,也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

43、的革命道路的重要組成部分?!肮まr武裝割據”的思想適應了中國的國情,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之下,否定了照搬照抄的“城市中心論”,肯定了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法寶1939年10月,毛澤東在共產黨人發(fā)刊詞中系統地闡述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法寶即:統一戰(zhàn)線,武裝斗爭和黨的建設問題。1統一戰(zhàn)線。統一戰(zhàn)線是無產階級政黨的基本策略,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革命學說的重要組成部分。毛澤東在領導中國革命的實踐中,從中國的國情出發(fā),把馬克思主義統一戰(zhàn)線理論和中國的實際相結合,論述了統一戰(zhàn)線建立和發(fā)展的規(guī)律,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一整套統一戰(zhàn)線的理論和政策,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統一戰(zhàn)

44、線的策略思想。(1)建立統一戰(zhàn)線的必要性。這首先是由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階級狀況所決定的。毛澤東指出:“中國社會是一個兩頭小中間大的社會,無產階級和地主大資產階級都只占少數,最廣大的人民是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以及其它的中間階級?!弊鳛闊o產階級先鋒隊的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革命力量,要戰(zhàn)勝作為地主階級和官僚資產階級集中代表的國民黨所領導的強大的反革命力量,就必須把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以及其它中間階級團結在自己的周圍,結成最廣泛的統一戰(zhàn)線。其次是由中國革命的長期性、殘酷性及其發(fā)展的不平衡性所決定的。中國政治經濟發(fā)展的不平衡性也造成了革命發(fā)展的不平衡性,這就使得無產階級及其政黨有必要采取正確的統一戰(zhàn)

45、線的策略,把一切可以團結和利用的力量盡可能地團結在自己的周圍,以逐步從根本上改變敵強我弱的態(tài)勢,奪取中國革命的最終勝利。(2)建立統一戰(zhàn)線的可能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社會,諸多矛盾交織在一起,客觀上為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利用這些矛盾建立和發(fā)展統一戰(zhàn)線提供了可能性。首先,近代中國社會最大的壓迫是民族壓迫,決定了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可以把一切愛國的、不愿受帝國主義奴役的人們團結在自己的周圍,結成最廣泛的統一戰(zhàn)線。其次,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資產階級分為官僚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兩部分。民族資產階級深受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壓迫,因而能夠在一定時期中和一定程度上參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爭。當革命的鋒芒主要

46、是反對某一個帝國主義的時候,屬于別的帝國主義的官僚資產階級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時期內參加統一戰(zhàn)線。2武裝斗爭。馬克思主義認為,革命的中心任務和最高形式是武裝奪取政權。毛澤東指出,在中國,離開了武裝斗爭,就沒有無產階級和共產黨的地位,就不能完成任何的革命任務。武裝斗爭是中國革命的主要斗爭形式,是中國革命的特點和優(yōu)點之一。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中國革命的主要斗爭形式是武裝斗爭,中國革命的主要組織形式是軍隊。只有堅持武裝斗爭,以武裝的革命反對武裝的反革命,建設一支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才能戰(zhàn)勝強大的敵人,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取得革命的勝利。同時,毛澤東還強調武裝斗爭要和其

47、它非武裝斗爭形式相結合。這是因為,武裝斗爭是中國革命的主要形式,但不是唯一的形式。武裝斗爭還要與城市工人斗爭、國內外政治斗爭結合起來,以其它的斗爭形式為武裝斗爭服務,以武裝斗爭支持和平斗爭。非武裝斗爭在中國整個革命的過程中,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平的、非武裝斗爭形式在全國范圍內或者直接地、或者間接地開展起來以配合武裝斗爭,它們是武裝斗爭的必要補充。沒有其它斗爭形式的配合,武裝斗爭也難以取得勝利。強調武裝斗爭,并不意味著忽視其它的斗爭形式。武裝斗爭必須同其它戰(zhàn)線上的斗爭直接或間接地配合起來,才能取得革命的勝利。但必須明確,其它斗爭形式都是要服從和服務于革命戰(zhàn)爭這個主要斗爭形式。3黨的建設。1

48、939年10月,毛澤東發(fā)表共產黨人發(fā)刊詞,對中國革命經驗和黨的建設經驗進行系統的總結,并提出了黨的建設的是一個偉大的工程。為了中國革命的勝利,需要建設一個全國范圍的、廣大群眾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布爾什維克化的中國共產黨。關于黨的建設,主要把握三個問題:(1)中國共產黨的建設環(huán)境。其一,黨的建設是在農民和其他小資產階級成分占大多數的 條件下進行的。其二,黨的建設是在同資產階級又聯合又斗爭的復雜環(huán)境中開展的。其三,黨的建設是在武裝斗爭的環(huán)境中推進的。(2)黨的建設的總目標。全國范圍的、廣大群眾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布爾什維克化的中國共產黨。(3)黨的建設的內容。內

49、容包括把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4武裝斗爭、統一戰(zhàn)線、黨的建設三者之間的關系??谷諔?zhàn)爭時期,黨的組織已經從狹小的圈子里走了出來,變成了全國性的大黨。毛澤東系統地論述了統一戰(zhàn)線、武裝斗爭和黨的建設三者之間的關系。他指出,統一戰(zhàn)線和武裝斗爭是中國革命的兩個基本特點,是戰(zhàn)勝敵人的兩個基本武器。統一戰(zhàn)線是實行武裝斗爭的統一戰(zhàn)線;武裝斗爭是統一戰(zhàn)線的中心支柱;黨的組織則是掌握統一戰(zhàn)線和武裝斗爭這兩個武器以實行對敵沖鋒陷陣的英勇戰(zhàn)士。三、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意義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是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進行理論創(chuàng)新而形成的具有獨創(chuàng)

50、性的關于中國人民革命的理論。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是指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指導思想,具有偉大的意義。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理論,解決了在一個以農民為主體的、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東方大國里進行革命的一系列理論問題,科學地回答了近代中國革命向何處去的問題,正確地解決了中國革命的發(fā)展階段問題,揭示了近代中國革命的發(fā)展規(guī)律,極大地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寶庫。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理論成果,開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fā)展道路。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是在實踐中反對“左”傾教條主義、右傾機會主義和其他錯誤思想傾向的過程中形成的。它是從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出發(fā),不拘泥于已有的現成的結論,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

51、場、觀點和方法,獨立自主地分析和研究中國革命的實際問題,對中國革命經驗的概括和總結,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指導下,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結束了中國幾千年來封建地主階級剝削統治廣大勞動人民的歷史,結束了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奴役中國各族人民的歷史,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人民成為國家和社會的主人,實現了中國人民社會政治地位的根本變化,開創(chuàng)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新民主主義革命從根本上改變了舊中國四分五裂、戰(zhàn)亂不斷的局面,實現了民族獨立和國家的基本統一,根本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fā)展方向,從而為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轉變,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創(chuàng)造了

52、條件,為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掃清了障礙,為當代中國一切發(fā)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是20世紀繼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以后改變世界面貌的偉大歷史事件,有力地鼓舞和推動了世界上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反抗帝國主義、殖民主義的斗爭,極大地增強了他們反對帝國主義斗爭的信心,有力地支持了世界人民反對帝國主義的斗爭,增強了世界人民爭取世界和平的力量。參考資料和閱讀書目:1毛澤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2毛澤東:中國革命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問題,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杜1991年版。3毛澤東:論持久戰(zhàn),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

53、1年版。4毛澤東: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5毛澤東:發(fā)刊詞,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6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7.中央檔案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9年版。8.石川禎浩:中國共產黨成立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版。9.劉晶芳、李東朗主編:長征全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10.胡喬木:胡喬木回憶毛澤東,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11.高新民、張樹軍:延安整風實錄,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12.金沖及:轉折年代:中國的1947年,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年版【思考題】 1.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的基本內容是什么? 2.新民主主義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綱領是什么? 3.近代中國革命的性質是什么? 4.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法寶是什么? 5.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是什么?2122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站客服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