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上冊《大學之道》同步作業(yè)統(tǒng)編版高二選擇性必修上》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上冊《大學之道》同步作業(yè)統(tǒng)編版高二選擇性必修上(1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上冊《大學之道》同步作業(yè) 統(tǒng)編版高二選擇性必修上
4.2大學之道
1.下列句子中,加粗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質勝文則野于其身也,則恥師焉
B.見賢思齊焉盤盤焉,囷囷焉
C.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
D.大學之道,在明明德若火之始然
2.下列各句中“所以”不表原因的一項是()
A.非所以要譽于鄉(xiāng)黨朋友也 B.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C.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D.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3.下列句子中加粗詞詞類
2、活用現(xiàn)象歸類正確的項是()
①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②在止于至善
③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④先正其心
⑤先誠其意
⑥必先苦其心志
⑦南征北戰(zhàn)
A.①④/②③/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④⑤⑥/②/③/⑦
4.選出畫線文句翻譯正確的一項()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A.大學的根本宗旨在于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親近;在于使人停止“至善”。
B.大學的根本宗旨在于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棄舊圖新、
3、去惡從善;在于使人知道要達到的最高境界“至善”。
C.大學的根本宗旨在于明白德育;在于使人棄舊圖新、去惡從善;在于使人知道要達到的最高境界“至善”。
D.大學的根本宗旨在于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棄舊圖新、去惡從善;在于到達善良之地。
5.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禮記》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書籍,儒家經(jīng)典著作之一,與《周禮》《禮書》合稱“三禮”。
B.儒家所稱道的禮,可謂包羅萬象,其內容涵蓋政治制度、宗教儀式和社會風俗習慣等。
C.中國古代禮樂并稱,樂其實是禮的一部分,附屬于禮,用來補充儀文(禮儀形式
4、)的不足,以助教化。
D.孔子教導學生“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周朝時,禮、樂皆為貴族社會專有。
6.下列對課文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課文著重闡述了提高個人修養(yǎng)、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品質與治國平天下之間的重要關系。中心思想可以概括為“修己以安百姓”。
B.課文提出的人生觀要求注重個人修養(yǎng),懷抱積極的奮斗目標,這一修養(yǎng)和要求與儒家的關于“入世與出世”的觀點是相悖的。
C.朱熹把“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稱為“大學之綱領”,把“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稱為“大學之條目”,簡稱“三綱八目”。
5、 D.本文雖然充滿主觀唯心主義的哲學思想,卻有重要的樸素唯物主義哲學思想的論述,如提出的“物有本末,事有終始”,就認知到事物發(fā)展的先和后。
7.請篩選、整合下面這段文字中的主要信息,為“慎獨”下定義。要求不超過100字。
“慎獨”是中國儒家創(chuàng)造出來的修身方法,最早載于《中庸》:“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彼^“慎獨”或“慎其獨”,可通俗地解釋為:小心翼翼地固守本性,無怨無悔地遵循,矢志不移地追求。其實說到底就是“慎心”,靠強大的“精神防線”來抵擋形形色色的誘惑。
8.閱讀下
6、面的文字,完成下題。
禮樂文化的傳承載體,除了社會習俗、禮器文物之外,主要是“三禮”經(jīng)籍。涉及“三禮”的經(jīng)籍有古文經(jīng)學、今文經(jīng)學、文本真?zhèn)巍⒔?jīng)師家法、傳承譜系等。而極為復雜的經(jīng)學問題,更增添了解經(jīng)的難度。尤其自清末民初始,中國封建專制制度,儒學花果飄零,“”。當時救國成燃眉之急,時人為救國危,對禮教大加撻伐。“五四”新文化運動,更將批判的鋒芒直指封建禮教,(),因而實現(xiàn)傳統(tǒng)“創(chuàng)造性轉化”的諸位知名學者,亦不得不在推行“儒家倫理”的同時,特別聲明首先要排除其封建意識形態(tài)??梢姡Y是否曾因作為封建傳統(tǒng)阻礙中國文化健康發(fā)展,就完全喪失了現(xiàn)代轉化的文化生機,仍然是當代禮學研究無法繞過思維屏
7、障。于是,對禮學的平心靜氣的研究,也就難上加難了。
(1)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
A.土崩瓦解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倡辦
B.土崩瓦解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倡言
C.分崩離析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倡言
D.分崩離析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倡辦
(2)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
A.禮樂傳統(tǒng)在相當廣泛的社會層面上被等同于封建糟粕
B.在相當廣泛的社會層面上,禮樂傳統(tǒng)被等同于封建糟粕
C.以致在相當廣泛的社會層面上,禮樂傳統(tǒng)被等同于封建糟粕
8、 D.況且禮樂傳統(tǒng)在相當廣泛的社會層面上被等同于封建糟粕
(3)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
A.禮是否因曾作為封建傳統(tǒng)阻礙中國文化健康發(fā)展,就完全喪失了現(xiàn)代轉化的文化生機,仍然是當代禮學研究無法繞過的思維屏障。
B.禮是否曾因作為封建傳統(tǒng)阻礙中國文化健康發(fā)展,就完全喪失了現(xiàn)代轉化的文化生機,仍然是當代禮學研究無法繞過的思維屏障。
C.禮是否因曾作為封建傳統(tǒng)阻礙中國文化健康發(fā)展,就完全喪失了現(xiàn)代轉化的文化生機,仍然是當代禮學研究無法繞過思維屏障。
D.禮是否因曾作為封建傳統(tǒng)阻礙中國文化健康發(fā)展,才完全喪失了現(xiàn)
9、代轉化的文化生機,仍然是當代禮學研究無法繞過的思維屏障。
9.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問題。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動故形于聲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比音而樂之,及干戚羽旄謂之樂。
樂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聲噍以殺①;其樂心感者,其聲啴②以緩;其喜心慼者,其聲發(fā)以散;其怒心感者,其聲粗以厲;其敬心感者,其聲直以廉;其愛心感者,其聲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動。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故禮以道其志,樂以和其聲,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禮樂刑政,其極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凡音
10、者,生人心者也。情動于中,故形于聲。聲成文,謂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聲音之道,與政通矣。
鄭、衛(wèi)之音,亂世之音也,比于慢矣。桑間濮上之音,亡國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誣上行私而不可止也。
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樂者,通倫理者也。是故知聲而不知音者,禽獸是也;知音而不知樂者,眾庶是也。唯君子為能知樂。是故審聲以知音,審音以知樂,審樂以知政,而治道備矣。是故不知聲者不可與言音,不知音者不可與言樂。知樂,則幾于禮矣。禮樂皆得,謂之有德。德者,得也。是故樂之隆,非極音也;食饗之禮③,非致味也。《清廟》之瑟,朱弦而疏越,
11、一倡而三嘆,有遺音者矣。大饗之禮,尚玄酒而俎腥魚,大羹不和,有遺味者矣。是故先王之制禮樂也,非以極口腹耳目之欲也,將以教民平好惡而反人道之正也。
(選自《禮記.樂記》,有刪改)
【注】①噍以殺:噍(jiāo),急促。殺(shài),衰微。②啴(chǎn):寬舒。③食(sì)饗之禮:食禮和饗禮,古代招待賓客及宗廟祭祀之禮。
(1)下列對文中畫框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動/故形于聲/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
B.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動/故形
12、于聲/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
C.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動故/形于聲/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
D.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動故形/于聲/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
(2)下列對文中加粗的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項是()
A.干戚羽旄:干戚,盾和斧,跳武舞時所執(zhí)的道具;羽旄,雉羽和旄牛尾,跳文舞時所執(zhí)的道具。
B.禮樂:指禮制和音樂,古代帝王常以禮、樂追求享樂,并以此來維護社會秩序的穩(wěn)定。
C.鄭、衛(wèi)之音:春秋戰(zhàn)國時鄭、衛(wèi)兩國的民間音樂,因不同
13、于正統(tǒng)的雅樂,被斥為亂世之音。D.玄酒:即水。水為玄色,即黑色。上古無酒,以水代之,所以稱祭祀用的水為玄酒。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人心有哀、樂、喜、怒、敬、愛等不同感受,發(fā)出的聲音就有急、緩、散、厲、直、柔等之別。
B.聲的產生是由于人的思想感情發(fā)生了變動,人的思想感情發(fā)生變動是外界事物影響的結果。
C.桑間濮上之音屬于亡國之音,它反映了國家政治混亂、百姓不受約束、統(tǒng)治者自私自利。
D.審聲才能知音,審音才能知樂,審樂才能懂得政事,因此審聲就能懂得政事。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
14、代漢語。
①故禮以道其志,樂以和其聲,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
②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5)文中是怎樣具體論述“聲音之道,與政通矣”的?論述這個道理的目的何在?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A項,連詞,表順承,譯為“就”/連詞,表轉折,譯為“卻”。B項,相當于介詞結構,于是,于此/助詞,放在形容詞、副詞之后,譯為“……的樣子”。C項,代詞,譯為“……的人”。D項,助詞,
15、相當于“的”/助詞,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故選C。
2.答案:C
3.答案:C
解析:①形容詞作動詞,彰明。②形容詞作名詞,完善的境界。③④⑤⑥形容詞的使動用法:齊,使……整齊有序;正,使……端正;誠,使……真誠、無私;苦,使……受苦。⑦名詞作狀語,向南,向北。
4.答案:B
5.答案:A
解析:《禮記》與《周禮》《儀禮》合稱“三禮”。
6.答案:B
解析:課文中提出的人生觀與儒家思想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基本上是儒家人生觀的進一步擴展,且這一修養(yǎng)和要求是以儒家的道德觀為主要內涵的。
16、 7.答案:慎獨亦叫慎心,是最早載于《中庸》中的以小心翼翼地固守本性、無怨無悔地遵循、矢志不移地追求為原則的由中國儒家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種靠強大的“精神防線”來抵擋形形色色的誘惑的修身方法。
解析:給“慎獨”下定義,要在語段中找一個句子作為定義的主干句,這個主干句就是“慎獨是一種修身方法”,然后提煉修飾成分,將其添加到主干句中即可。
8.答案:(1)B;(2)C;(3)A。
解析:(1)分崩離析:形容集團、國家等分裂瓦解。土崩瓦解:形容徹底崩潰。這里說的是中國封建專制制度,應用“土崩瓦解”。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礎,就不能存在。覆巢之下,安
17、有完卵:比喻整體遭殃,個體(或部分)也不能保全。根據(jù)語境,禮樂文化和中國封建專制制度之間是依附和被依附的關系,應用“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倡言:公開地提出來。倡辦:帶頭開辦,創(chuàng)辦?!皩崿F(xiàn)傳統(tǒng)‘創(chuàng)造性轉化’”是學術理念,應用“倡言”。(2)分析括號所在句可知,此處應該填寫的是“五四”新文化運動所造成的結果,“況且”多用來補充說明理由,和原文的內容不符,排除D項。分析A、B、C三項可知,C項以“以致”開頭,更能突出禮樂傳統(tǒng)被等同于糟粕這一結果,故選C項。(3)文中畫線句存在兩處語?。阂皇钦Z序不當,“曾因”應該是“因曾”;二是結構混亂,應在“思維屏障”前加“的”。B項沒有改正第一處語病,C項沒有改正
18、第二處語病,D項沒有改正第一處語病,且“……才……”的關聯(lián)詞使用不當。
9.答案:(1)A;(2)B;(3)D;
(4)①所以用禮制來引導人們的意志,用音樂來調和人們的聲音,用政令來統(tǒng)一人們的行動,用刑罰來防止人們的奸邪。(關鍵詞:“道”和“防”)
②混亂世道的音,其曲調怨恨而憤怒,反映了政治的混亂。亡國之音,其曲調哀傷而憂郁,反映了人民的困苦。(關鍵詞:“乖”“思”)
(5)①文中先通過道理論證論述了音是人的內心情感的表達。然后舉例子具體論證,講治世之音,亂世之音、亡國之音等與不同的政治形態(tài)存在的內在聯(lián)系。
②通過了解一個時代的音樂
19、,就可以知道其政治狀況,而利用音樂進行教化,就可以教育人民辨別好壞,回到做人的正道上來。
解析:(1)“物使之然也”為判斷句,句子結構完整,其前應斷開,故排除B項。“故形于聲”中的“故”表原因,其前應斷開,故排除C、D兩項。(2)“古代帝王常以禮、樂追求享樂”錯。文中說的是“是故先王之制禮樂也,非以極口腹耳目之欲也,將以教民平好惡而反人道之正也”。(3)審聲是懂得政事的前提,但不能說審聲就能懂得政事。(5)回答第一問,首先要找到該句子在原文中的位置,然后根據(jù)語境分析作者所采用的論證方法。結合原文可知,文章先通過道理論證闡述了“聲音之道”,然后通過“治世之音”等例子論證了“與政通矣”
20、。對于第二問,根據(jù)文意可知,文章最后一句話“是故先王之制禮樂也……反人道之正也”正是論述目的,將其翻譯概括出來即可。
【參考譯文】
音的產生,都是出于人類有能夠產生思想感情的心。人類思想感情的變動,是外界事物影響的結果。受外界事物的影響,人的思想感情產生了變動,就會用“聲”表現(xiàn)出來。不同的聲彼此應和,所以產生變化。把這種變化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表現(xiàn)出來,就稱作“音”。排列這些“音”而且配上樂器演奏,并手持干、戚、羽、旄跳舞,就稱作“樂”。
樂,是從音產生的,其根源在于人心對外界事物的感受。所以,人心有了悲哀的感受,發(fā)出的聲音就急促而衰微;人心有了快樂的感受,發(fā)出的
21、聲音就寬舒而舒緩;人心有了喜悅的感受,發(fā)出的聲音就開朗而自由;人心有了憤怒的感受,發(fā)出的聲音就粗暴而嚴厲;人心有了崇敬的感受,發(fā)出的聲音就剛直而廉正;人心有了愛慕的感受,發(fā)出的聲音就溫和而柔順。這六種聲音,并非人的內心原來就有,而是人的內心受到外界事物影響才產生的。因此前代先王對于能夠影響人心的外界事物十分慎重。所以用禮制來引導人們的意志,用音樂來調和人們的聲音,用政令來統(tǒng)一人們的行動,用刑罰來防止人們的奸邪。禮制、音樂、刑罰、政令,它們的終極目標是一樣的,就是用來統(tǒng)一民心而實現(xiàn)天下大治。
音,皆出于人心。感情激蕩于心,所以就表現(xiàn)為聲。把聲組成定形式的曲調,就叫音。所以太平盛世的音
22、,其曲調安詳而歡樂,反映了政治的和諧。混亂世道的音,其曲調怨恨而憤怒,反映了政治的混亂。亡國之音,其曲調哀傷而憂郁,反映了人民的困苦。聲音的道理,和政治是相通的。
鄭、衛(wèi)兩地的音樂,屬于亂世之音,接近于慢音了。桑間濮上的音樂,屬于亡國之音,它象征著政教散亂,人民放縱,臣子犯上欺下、圖謀私利而無法遏止。
音,都是出于人心。樂,則是與社會倫理相通的。所以懂得聲而不懂得音的,那是禽獸;懂得音而不懂得樂的,那是普通百姓。只有君子才懂得樂。所以君子才能通過辨別聲進而懂得音,通過辨別音進而懂得樂,通過辨別樂進而懂得政事,于是就有了一整套的治國方法。所以,對于不懂得聲的人,就沒法和他再進一步談音;對于不懂得音的人,就沒法和他再進一步談樂。懂得樂的人也就近乎懂得禮了。禮、樂都能夠懂得,那就叫有德。德,就是得到的意思。所以,無論多么隆重的樂,并不是為了極盡聽覺上的享受;無論多么盛大的食饗之禮,并不是為了極盡味覺上的享受。演奏《清廟》所用的瑟,上面是朱色絲弦,下邊是稀疏的孔,一個人領頭唱,三個人應和詠嘆,形式簡樸卻余音裊裊。又如大饗之禮,以水代酒且放在前列,盤子里放的是生肉生魚,肉汁也不加任何調料,食物簡單卻余味無窮。由此看來,先王制禮作樂,其目的并不是要滿足人們口腹耳目的欲望,而是要教育人民辨別好壞,回到做人的正道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