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第4版)筆記和習題詳解:第12章 西方國民收入核算
《《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第4版)筆記和習題詳解:第12章 西方國民收入核算》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第4版)筆記和習題詳解:第12章 西方國民收入核算(1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第12章 西方國民收入核算 12.1 復習筆記 一、宏觀經濟學的特點 1.宏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宏觀經濟學研究的是社會總體的經濟行為及其后果,即對經濟運行的整體,包括整個社會的產量、收入、價格水平和就業(yè)水平進行分析。 測量宏觀經濟運行情況的最重要指標有國內生產總值及其增長率、失業(yè)率、物價水平及其變動即通貨膨脹率。其他比較重要的指標還有政府財政預算赤字及貿易赤字的變動、利率等。 2.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的異同 現(xiàn)代西方宏觀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理論經濟學分支學科,是凱恩斯的著作(就業(yè)、利息和貨幣通論)一書于1936年出版后才正式形成的。 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都是研究
2、市場經濟中經濟活動參與者的行為及其后果的,而市場經濟中所有經濟活動參與者的行為都是一定意義上的供給和需求行為,因此,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的主要相同之處就在于有著相同的供求曲線形狀,它們的交點決定著價格和產量。 微觀經濟學研究的是個體經濟活動參與者的行為及其后果,而宏觀經濟學研究的是社會總體的經濟行為及其后果。微觀經濟學中的價格和產量是一個個具體商品的價格和產量,而宏觀經濟學中的價格和產量是整個社會的價格水平和產出水平,這里價格水平用價格指數(shù)表示,產出水平用貨幣衡量的市場價值(國內生產總值)表示。 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其他方面的差異如表12-1所示: 表12-1 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
3、學的差異 微觀經濟學 宏觀經濟學 理論依據(jù) 新古典經濟學 凱恩斯主義經濟學 基本假設 資源稀缺、充分就業(yè) 需求不足、存在失業(yè) 分析方法 個量分析 總量分析 分析對象 家庭、企業(yè)、市場 國民經濟總體 研究中心 市場價格 國民收入 主要目標 個體利益最大 社會福利最大 3.宏觀經濟學的加總法 宏觀經濟學研究社會總體經濟行為,因而不能像微觀經濟學那樣運用個量分析方法,而要用總量分析方法,即從個量分析的加總中引出總量的分析方法。 宏觀經濟學運用經濟加總法時有幾點值得注意: (1)宏觀分析中有些總量變化可以從微觀分析的個量中直接加總(大部分是加權平均加
4、總)而得到,因為微觀是宏觀的基礎。 (2)有的時候微觀經濟學中一些個體變量盡管可以加總,但是這種加總卻達不到研究整個社會經濟行為的目的??梢?,盡管微觀是宏觀的基礎,但總體經濟行為并不是個體經濟行為的簡單加總。對微觀經濟是正確的東西,對宏觀經濟未必也是正確的,其原因除了經濟個體與經濟總體所追求的目標不同以外,還在于某些行為對經濟個體之所以正確或真實,是因為假定其他情況不變,即假定某一經濟個體的行為對其他個體不產生影響,但宏觀經濟涉及的是經濟總體即所有經濟個體,因而再不能假定其他同一類別的個量不變。 (3)有些時候一些微觀經濟個體的行為就根本不能直接加總。 可見,總量分析運用加總方法時需要謹
5、慎,要區(qū)分能否加總的不同情況,以及弄清楚加總能否達到研究宏觀經濟行為的目的。 4.宏觀經濟學鳥瞰 宏觀經濟學的理論框架,如圖12-1所示: 圖12—1 宏觀經濟學鳥瞰 二、國內生產總值 1.重要概念 (1)最終產品與中間產品 最終產品是指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所購買的產品和勞務,中間產品是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產別種產品用的產品。 (2)國內生產總值和國民生產總值 國內生產總值是指經濟社會(即一國或一地區(qū))在一定時期內運用生產要素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物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 國民生產總值(GNP)是指某國國民所擁有的全部生產要素所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
6、 國內生產總值與國民生產總值的區(qū)別:前者屬于一國范圍內所生產的價值,其中包括一部分外國的生產要素在國內生產的價值,即不管價值是由國內還是國外的所有者所擁有的生產要素所生產,屬地域概念;后者指一國所擁有的生產要素所生產的價值,而不管這些要素是在國內還是國外生產的價值,屬國民概念。 若定義國外要素凈支付(NFP)為本國生產要素在其他國家獲得的收入減去本國付給外國生產要素在本國獲得的收入,GDP=GNP-NFP ,或者GNP=GDP+NFP。 (3)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和實際國內生產總值 名義GDP(或貨幣GDP)是用生產物品和勞務的當年價格計算的全部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實際GDP是用從前某一年作
7、為基期的價格計算出來的全部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 GDP折算指數(shù)是名義的GDP和實際的GDP的比率。如果知道了GDP折算指數(shù),就可以將名義的GDP折算為實際的GDP,其公式為: 實際GDP=名義GDP÷GDP折算指數(shù) (4)流量與存量 流量是一定時期內發(fā)生的變量,存量是一定時點上存在的變量。 2.國內生產總值的特點 (1)GDP是一個市場價值的概念。各種最終產品的價值都是用貨幣加以衡量的。產品市場價值就是用這些最終產品的單位價格乘以產量獲得的。假 (2)GDP測度的是最終產品的價值,中間產品價值不計入GDP,否則會造成重復計算。 (3)GDP是一定時期內(往往為一年)所生產而不是
8、所售賣掉的最終產品價值。 (4)GDP是計算期內生產的最終產品價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5)GDP是一國范圍內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從而是一個地域概念。 (6)GDP一般僅指市場活動導致的價值。家務勞動、自給自足生產等非市場活動不計入GDP中。另外,大量的地下經濟活動在GDP中也沒有得到反映。 3.GDP指標的意義與局限性 (1)GDP指標的意義 將國內生產總值(GDP)作為核算國民經濟活動的核心指標有其合理性,因為GDP確實代表了一國或一個地區(qū)所有常住單位和個人在一定時期內全部生產活動(包括產品和勞務)的最終成果,可以對一國總體經濟運行表現(xiàn)做出概括性衡量,反映出一國(或
9、地區(qū))的經濟實力,便于國際間和地區(qū)間作比較,為制定國家和地區(qū)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分析經濟運行狀況以及政府調控和管理經濟提供重要依據(jù)和參考。 (2)GDP指標的局限性 (1)不能反映社會成本。 (2)不能反映經濟增長方式付出的代價。 (3)不能反映經濟增長的效率和效益。 (4)不能反映人們的生活質量。 (5)不能反映社會收入和財富分配的狀況。 4.產出總等于收入。 產出是指整個社會所生產的最終產品(包括勞務)價值,亦即新生產的財富和價值,它總等于要素收入的總和,其所以如此,關鍵是把利潤看作是產品賣價扣除工資、利息和地租等成本支出后的余額,即利潤是收入的一部分。 5.產出總等于支出。
10、 最終產品的銷售收入總等于購買最終產品的總支出,其所以如此,關鍵在于把企業(yè)未賣掉的產品看作是企業(yè)自己在存貨投資上的支出。 三、國內生產總值的構成與核算方法 1.支出法 (1)定義 支出法是指通過核算在一定時期內整個社會購買最終產品的總支出(即最終產品的總賣價)來計量GDP的一種方法。 (2)國民產品和勞務的需求者在GDP核算體系中分為四類: ①個人消費支出總額(C):不包括居民購買新建住宅的支出; ②國內總投資支出(I):增加或替換資本資產的支出,包括固定資產投資與存貨投資。 其中:總投資=凈投資+重置投資(補償固定資本損耗和意外損壞) ③政府購買支出(G):指各級政府部門對
11、商品和勞務的購買支出,包括政府在軍事設施和物資方面的支出和政府雇員的薪金支出。但政府轉移支付不計入GDP。 ④商品和勞務的凈出口:(X-M)。 結論:GDP=C+I+G+(X-M) 2.收入法(或成本法) (1)定義 收入法是指把生產要素在生產中所得到的各種收入加總來計量GDP的一種方法。由于要素的收入從企業(yè)角度看即是產品的成本(包括企業(yè)利潤),所以這種方法又稱要素成本法。 (2)收入法核算的GDP應包括的項目: ①工資、利息和租金等這些生產要素的報酬。 ②非公司企業(yè)主收入,如醫(yī)生、律師、農民和小店鋪主的收入。 ③公司稅前利潤,包括公司所得稅、社會保險稅、股東紅利及公司
12、末分配利潤等。 ④企業(yè)轉移支付及企業(yè)間接稅。這些雖然不是生產要素創(chuàng)造的收入,但要通過產品價格轉嫁給購買者,故也應視為成本。企業(yè)轉移支付包括對非營利組織的社會慈善捐款和消費者呆帳,企業(yè)間接稅包括貨物稅或銷售稅、周轉稅。 ⑤資本折舊。它雖不是要素收入,但包括在總投資中,也應計入GDP。 結論: 國民總收入=工資+利息+利潤+租金+間接稅和企業(yè)轉移支付+折舊+統(tǒng)計誤差。 3.生產法(部門法) (1)定義 生產法是從生產的角度出發(fā),把所有企業(yè)單位投入的生產要素新創(chuàng)造出來的產品和勞務在市場上的銷售價值,按產業(yè)部門分類匯總來計量GDP的一種方法。 (2)標準形式生產法的步驟 第一步,計算
13、各產業(yè)部門的總產值。 第二步,計算各產業(yè)部門的中間消耗,即各部門生產單位在生產中所消耗的購自其他生產單位的貨物和服務。 第三步,從總產值減去中間消耗,得出各產業(yè)部門的增加值。所有產業(yè)部門增加值的總和,便是國內生產總值。 第四步,對第三步所得結果進行調整,即從國內生產總值中扣除支付給外國居民的要素收入,加上本國政府和居民來自國外的要素收入,其結果即為國民生產總值(GNP)。 說明:核算國民收入最為常用的為支出法和收入法。 四、從國內生產總值到個人可支配收入 1.國內生產總值(GDP) 它計量一定時期內一個國家的所有的生產活動。國內生產總值中的“總”字意指在計算各個生產單位產出時,未
14、扣除當期的資本耗費,如果扣除資本耗費,那就是國內生產凈值。 2.國內生產凈值(NDP) NDP是一國在一定時期內以貨幣表現(xiàn)的最終產品和勞務價值中扣除固定資產折舊(D)后的余額。 3.國民收入(NI) NI是一國生產要素所有者在一定時期內,因從事生產和提供勞務按生產要素所得的報酬,是勞動、資本和土地等生產要素所獲得的全部收入,它是從GDP中減去折舊和間接稅而得到的。這里的國民收入,實際上是按要素費用計算的國民凈收入。在西方國家,有時簡稱為(狹義的)國民收入。 國民收入等于工資、租金、利息、業(yè)主收入和企業(yè)利潤之和。 公式:NI=NDP-間接稅=工資+租金+利息+業(yè)主收入+企業(yè)利潤 4
15、.個人收入(P1) 個人收入(PI)指的是要素所有者在國民收入核算期間實際拿到手的收入,是個人從各種不同來源取得的實際收入的總和。 PI=NI-公司未分配利潤-企業(yè)所得稅+政府給居民的轉移支付+政府向居民支付的利息 5.個人可支配收入(DPI) 從個人收入(PI)中扣除個人向政府交納的稅金,即得個人可支配收入(DPI)。 從個人收入中減去個人稅收和非稅支付,就可以得到個人可支配收入。個人稅收包括個人收入稅、個人財產稅、遺產稅和贈與稅等。非稅支付包括罰金和饋贈等。個人可支配收入也被稱作稅后收入。 五、國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1.兩部門經濟的收人構成及儲蓄—投資恒等式 假設:經濟社會只
16、有消費者家戶和企業(yè)即廠商。 原理:在GDP意義上,總支出=總收入 推導:從總支出來看,國內生產總值(Y)=消費(C)+投資(I)。 從總收入來看,國民收入(Y)=要素收入總和=工資+利息+地租+利潤=消費(C)+儲蓄(S) 由于有Y=C+I,Y=C+S,所以C+I=C+S 即有恒等關系:I=S 意義:反映了兩部門經濟中總供給和總需求恒等關系之下,儲蓄和投資一定相等,而不管經濟是否處于充分就業(yè),是否處于通貨膨脹,是否處于均衡狀態(tài)。 注意:這里講的儲蓄和投資恒等,是從國民收入會計角度看,事后的儲蓄和投資總是相等的;也是指整個經濟而言,至于某個人、某個企業(yè)或某個部門,則完全可以通過借
17、款或貸款,使投資大于或小于儲蓄。 2.三部門經濟的收入構成及儲蓄-投資恒等式 三部門:廠商、居民戶和政府。 從支出角度來看,國內生產總值(Y)=消費需求+投資需求+政府需求=消費(C)+投資(I)+政府購買(G) 從收入角度來看,總產品(Y)=要素收入總和=工資+利息+地租+利潤+稅收=消費(C)+儲蓄(S)+稅收(T) 由于有Y=C+I+G,Y=C+S+T,所以C+I+G=C+S+T。即I+G=S+T。 也就是I-S=T-G。 其中,T-G是政府的儲蓄。T>G時,差額為預算盈余;T<G時,差額為預算赤字。 3.四部門經濟的國民收入流程模型 四部門:廠商、居民戶、政府和外國
18、 從支出角度來看,國民收入(Y)=消費+投資+政府購買+凈出口,即Y=C+I+G+(X—M)。 從收入角度來看,總產出(Y)=要素收入總和=對本國產出的消費+儲蓄+稅收+國外對國內的轉移支付,即Y=C+S+T+Kr。 于是有,C+I+G+(X—M)=Y=C+S+T+, 即I+G+(X—M)=S+T+Kr 或I=S+(T—G)+(M—X+Kr), 其中,S代表居民私人儲蓄,(T—G)代表政府儲蓄,而(M—X+Kr)則可代表外國對本國的儲蓄。上述等式就代表四部門經濟中總儲蓄(私人、政府和國外)和投資的恒等關系。 當(M+Kr)>X時,外國對本國的收入大于支出,于是就有了儲蓄,反之,則有
19、負儲蓄。 說明:在三部門和四部門經濟中,儲蓄S等于消費者的儲蓄加上廠商末分配利潤和折舊。政府的稅收T是稅收凈額,即各級政府的總稅收減去政府無償(至少是在本期)支付給消費者和廠商的轉移支付,再減去政府利息支付和津貼。 12.2 課后習題詳解 1.下列項目是否計入GDP,為什么? (1)政府轉移支付; (2)購買一輛用過的卡車; (3)購買普通股票; (4)購買一塊地產。 答:(1)政府轉移支付不計入GDP。政府轉移支付只是簡單地通過稅收把收入從一個人或一個組織轉移到另一個人或組織中,并沒有相應的貨物或勞務的交換發(fā)生,因此不計入GDP。 (2)購買一輛用過的卡車不計
20、入GDP。GDP是計算期內生產的最終產品價值,因而是流量不是存量。購買一輛用過的車,這輛車在以前已計入往年的GDP了,現(xiàn)在購買是財富轉移,不能重復計入GDP。 (3)購買股票不能計入GDP。購買股票只是一種證券交易活動,是一種產權轉移活動,并不是實際的生產經營活動。購買股票對個人而言是一種投資,但不是經濟學意義上的投資活動,因為經濟學意義上的投資是增加或減少資本資產的支出,即購買廠房、設備和存貨的行為。 (4)購買一塊地產不能計入GDP。土地不是最終產品,它用于生產產品或勞務時,只有當產品或勞務的價值得到實現(xiàn)時,土地的價值才能得到補償。這時如果計算土地的價值將會使價值重復計算。購買土地只是
21、一種所有權的轉移活動,不屬于經濟學意義上的投資活動,故不能計入GDP。 2.在統(tǒng)計中,社會保險稅增加對GDP、NDP、NI、PI和DPI這五個總量中哪個總量有影響?為什么? 答:社會保險稅實質上是企業(yè)和職工為得到社會保障而支付的保險金,它由政府有關部門(一般是社會保險局)按一定比率以稅收形式征收。社會保險稅是從國民收入中扣除的,因此社會保險稅的增加并不影響GDP、NDP和NI,但影響個人收入PI。社會保險稅增加會減少個人收入,從而也從某種意義上減少個人可支配收入DPI。然而,應當認為,社會保險稅的增加并不直接影響可支配收入,因為一旦個人收入決定以后,只有個人所得稅的變動才會影響個人可支配收
22、入DPI。 3.如果甲乙兩國并成一個國家,對GDP總和會有什么影響(假定兩國產出不變)? 答:如果甲乙兩國合并成一個國家,對GDP總和會有影響。原因如下: (1)甲乙兩國未合并為一個國家時,雙方可能有貿易往來,但這種貿易只會影響甲國或乙國的GDP,對兩國的GDP總和不會有影響。 (2)合并以后甲乙兩地區(qū)間的貿易就會對總的GDP產生影響。 舉例來說,甲國向乙國出口10臺機器,價值10萬美元,乙國向甲國出口800套服裝,價值8萬美元,從甲國看,計入GDP的有凈出口2萬美元,計入乙國的GDP有凈出口(-2)萬美元;從兩國GDP總和看,計入GDP的價值為零。如果這兩個國家并成一個國家,兩國貿
23、易變成兩地區(qū)間的貿易。甲地區(qū)出售給乙地區(qū)10臺機器,從收入看,甲地區(qū)增加10萬美元;從支出看,乙地區(qū)增加10萬美元。相反,乙地區(qū)出售給甲地區(qū)800套服裝,從收入看,乙地區(qū)增加8萬美元;從支出看,甲地區(qū)增加8萬美元。由于甲乙兩地是一個國家,因此,該國共收入18萬美元,而投資加消費的支出也是18萬美元,因此,無論從收入還是從支出看,計入GDP的價值都是18萬美元。 所以,如果甲乙兩國合并成一個國家,對GDP總和會有影響。 4.某年發(fā)生了以下活動:(a)一銀礦公司支付7.5萬美元給礦工開采了50千克銀賣給一銀器制造商,售價10萬美元;(b)銀器制造商支付5萬美元工資給工人造了一批項鏈賣給消費者,
24、售價40萬美元。 (1)用最終產品生產法計算GDP; (2)每個生產階段生產多少價值?用增值法計算GDP。 (3)在生產活動中賺得的工資和利潤各共為多少?用收入法計算GDP。 解:(1)項鏈為最終產品,價值40萬美元。即用最終產品生產法計算的GDP為40萬美元。 (2)開礦階段生產10萬美元,銀器制造階段生產30萬美元,即40-10=30萬美元,兩個階段共增值40萬美元。 (3)在生產活動中,所獲工資共計:7.5+5=12.5(萬美元) 在生產活動中,所獲利潤共計:(10-7.5)+(30-5)=27.5(萬美元) 用收入法計得的GDP為:12.5+27.5=40(萬美元)
25、可見,用收入法、增值法和最終產品法計得的GDP是相同的。 5.一經濟社會生產三種產品:書本、面包和菜豆。它們在1998年和1999年的產量和價格如下表所示,試求: 1998年 1999年 數(shù)量 價格 數(shù)量 價格 書本 面包(條) 菜豆(千克) 100 10美元 200 1美元 500 0.5美元 110 10美元 200 1.5美元 450 1美元 (1)1998年名義GDP; (2)1999年名義GDP: (3)以1998年為基期,19
26、98年和1999年的實際GDP是多少,這兩年實際GDP變化多少百分比? (4)以1999年為基期,1998年和1999年實際GDP是多少?這兩年實際GDP變化多少百分比? (5)“GDP的變化取決于我們用哪一年的價格作衡量實際GDP的基期的價格?!边@話對否? (6)用1998年作為基期,計算1998年和1999年的GDP折算指數(shù)。 解:(1)1998年名義GDP=100×10+200×1+500×0.5=1 450(美元)。 (2)1999年名義GDP=110×10+200×1.5+450×1=1 850(美元)。 (3)以1998年為基期,1998年的實際GDP=1450(美元)
27、,1999年的實際GDP=110×10+200×1+450×0.5=1525(美元)。這兩年實際GDP的變化=(1 525-1 450)/1 450≈5.17%。 (4)以1999年為基期,1998年的實際GDP=100×10+200×1.5+500×1=1800(美元),1999年實際GDP=1 850(美元)。這兩年實際GDP的變化=(1 850-1 800)/1800≈2.78% (5)題目中所給的結論是不完整的,原因如下: ①名義GDP的變動由兩個因素造成的:一是所生產的物品和勞務的數(shù)量的變動,一是物品和勞務的價格的變動。由于價格變動導致的名義GDP變化并不反映實際產出的變動,故
28、將名義GDP折算為實際GDP,通過實際GDP來比較GDP的變化。 ②基期的選擇不同,計算出來的實際GDP就不一樣,但是GDP的變化趨勢應該不變的,所以“GDP的變化取決于我們用哪一年的價格作衡量實際GDP的基期的價格”的說法只說出了后一個因素,是不正確的。 (6)用1998年作為基期,1998年的GDP折算指數(shù)=名義GDP/實際GDP=1 450/1 450=100%,1999年的GDP折算指數(shù)=1 850/1 525≈121.31%。 6.假定一國有下列國民收入統(tǒng)計資料: 單位:億美元 國內生產總值 總投資 凈投資 消費 政府購買 政府預算盈余 4 800 800
29、300 3 000 960 30 試計算:(1)國內生產凈值;(2)凈出口;(3)政府稅收減去轉移支付后的收入;(4)個人可支配收入;(5)個人儲蓄。 解:(1)國內生產凈值=國內生產總值-資本消耗補償,而資本消耗補償即折舊等于總投資減凈投資后的余額,即800-300=500(億美元),因此國內生產凈值=4 800-500=4 300(億美元)。 (2)從GDP=C+I+G+NX中可知,NX=GDP-C-I-G,因此凈出口NX=4 800-3 000-800-960=40(億美元)。 (3)用BS代表政府預算盈余,T代表凈稅收即政府稅收減去政府轉移支付后的收入,則有BS=T-G,
30、從而有T=BS+G=30+960=990(億美元)。 (4)個人可支配收入本來是個人收入減去個人所得稅后的余額,本題條件中沒有說明間接稅、公司利潤、社會保險稅等因素,因此,可從國內生產凈值中直接得到個人可支配收入,即yD=NNP-T=4 300-990=3 310(億美元)。 (5)個人儲蓄S=y(tǒng)D-C=3 310-3 000=310(億美元)。 7.假設國內生產總值是5 000,個人可支配收入是4 100,政府預算赤字是200,消費是3 800,貿易赤字是100(單位都是億元),試計算:(1)儲蓄;(2)投資;(3)政府支出。 解:(1)用S代表儲蓄,用Yd代表個人可支配收入, 則
31、S=Yd-C=4 100-3 800=300(億元)。 (2)用I代表投資,用Sp、Sg 、Sr分別代表私人部門、政府部門和國外部門的儲蓄,則Sg=T-G=BS,在這里T代表政府稅收收入,G代表政府支出,BS代表預算盈余,本題中,Sg=BS=-200(億元)。 Sr表示外國部門的儲蓄,則外國的出口減去進口,對本國來說,則是進口減去出口,在本題中為100,因此I=Sp+Sg+Sr=300-200+100=200(億元)。 (3)從GDP=C+I+G+(X-M)中可知,政府支出G=5 000-3 800-200+100=1 100(億元)。 8.儲蓄-投資恒等式為什么不意味著計劃的儲蓄恒等
32、于計劃的投資? 答:在國民收入核算體系中,存在的儲蓄投資恒等式完全是儲蓄和投資的定義得出的。根據(jù)定義,國內生產總值總等于消費加投資,國民總收入則等于消費加儲蓄,國內生產總值又等于國民總收入,這樣才有了儲蓄恒等于投資的關系。這種恒等關系就是兩部門經濟的總供給和總需求的恒等關系。只要遵循儲蓄和投資的這些定義,儲蓄和投資一定相等,而不管經濟是否充分就業(yè)或通貨膨脹,即是否均衡。但這一恒等式并不意味著人們愿意的或者說事前計劃的儲蓄總等于企業(yè)想要的投資。在實際經濟生活中,儲蓄和投資的主體及動機都不一樣,這就會引起計劃投資和計劃儲蓄的不一致,形成總供給和總需求的不平衡,引起經濟擴張和收縮分析宏觀經濟均衡時
33、所講的投資要等于儲蓄,是指計劃投資等于計劃儲蓄時,才能形成經濟的均衡狀態(tài)。這和國民收入的核算中實際發(fā)生的投資總等于實際發(fā)生的儲蓄這種恒等關系并不是一回事。 12.3 考研真題與難題詳解 一、概念題 1. 國內生產總值(GDP)(中國政法大學2003研;北交大2005研;華中科技2005研;財政部2006研;上海交大2006研;四川大學2006研) 答:國內生產總值是指一個國家(地區(qū))領土范圍內,本國(地區(qū))居民和外國居民在一定時期內所生產和提供的最終使用的產品和勞務的價值。GDP一般通過支出法和收入法兩種方法進行核算。用支出法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等于消費、投資、政府支出和凈
34、出口之和;用收入法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等于工資、利息、租金、利潤、間接稅和企業(yè)轉移支付和折舊之和。GDP是一國范圍內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因此是一個地域概念,而與此相聯(lián)系的國民生產總值(GNP)則是一個國民概念,乃指某國國民所擁有的全部生產要素所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 目前我國計算GDP是用第一產業(yè)增加值、第二產業(yè)增加值和第三產業(yè)增加值三者之和求得。在1991年11月之前,美國均是用GNP作為對經濟總產出的基本測量指標。后來改用GDP,原因是大多國家都用GDP。同時,由于國外凈收入數(shù)據(jù)不足,GDP則較易衡量,再加上GDP相對于GNP來說是國內就業(yè)潛力的更好衡量指標(本國使用外資時解決的
35、是本國就業(yè)問題)。當然,對美國來說,GDP和GNP的差異較小,二者使用差別并不大。 2. GNP(國民生產總值)(東北大學2004研;華中科技2004研;南開大學2005研;深圳大學2005研) 答:GNP(國民生產總值)是指某國國民所擁有的全部生產要素所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它是本國國民生產的最終產品市場價值的總和,是一個國民概念,即無論勞動力和其他生產要素處于國內還是國外,只要本國國民生產的產品和勞務的價值都記入國民生產總值。國民生產總值核算的三種方法有生產法、支出法和收入法。要注意與國內生產總值的區(qū)別。國民生產總值是一個國民概念,而國內生產總值(GDP)指的是一國或地區(qū)一定時期(
36、通常為一年)運用生產要素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它是一國范圍內生產的最終產品,是一個地域概念。 3. 消費物價指數(shù)(CPI)(人行2000研;武漢大學2006研;南開大學2006研) 答:消費價格指數(shù)也稱零售物價指數(shù)或生活費用指數(shù),是反映消費品(包括勞務)價格水平變動狀況的一種價格指數(shù),一般是通過對若干種主要日用消費品的零售價格以及服務費用進行加權平均來編制,用公式表示即為: CPI=×100 消費價格指數(shù)的優(yōu)點是能及時反映消費品供給與需求的對比關系,資料容易搜集,能夠迅速直接地反映影響居民生活的價格趨勢。其缺點是范圍較窄,只包括社會最終產品中的居民消費品的這一部分,因而不足以
37、說明全面的情況。例如,品質的改善可能帶來一部分消費品價格而非商品勞務價格總水平的提高,但消費價格指數(shù)不能準確地表明這一點,因而有夸大物價上漲幅度的可能。消費價格指數(shù)是用來衡量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程度的指標之一。 4. 潛在產出(北航2004,2006研) 答:潛在產出是指經濟中實現(xiàn)了充分就業(yè)時所達到的產量水平。它不是一個實際產出量。一般認為只有在充分就業(yè)時,才有可能實現(xiàn)潛在國內生產總值。而實際產出和潛在國內生產總值的差額,稱為國內生產總值缺口。潛在產出由一國所擁有的生產要素狀況決定,但并不是固定不變的,增加潛在產出的途徑是增加勞動、資本等生產要素投入,實現(xiàn)技術進步。 5. 個人可支配收入(
38、中山大學2001研;武大2002研;東北大學2004研) 答:個人可支配收入是一個國家所有個人(包括私人非盈利性機構)在一定時期(通常為一年)內實際得到的可用于個人消費或儲蓄的那一部分收入。個人收入不能全歸個人支配,因為還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因此,稅后的個人收入才是個人可支配收入,即人們可隨意用來消費和儲蓄的收入。個人可支配收入等于個人收入扣除向政府繳納的所得稅、遺產稅和贈予稅、不動產稅、人頭稅、汽車使用稅以及交給政府的非商業(yè)性費用等以后的余額。個人可支配收入被認為是消費開支的最重要的決定性因素。常被用來衡量一國的生活水平。 二、簡答題 1. 1990年某國的GNP為49 980億元,而G
39、DP為50 000億元,這兩個概念分別是什么含義?為什么會有差異?(武大2002研) 答:(1)國內生產總值(GDP)指的是一國或地區(qū)一定時期(通常為一年)運用生產要素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GDP指的是一國范圍內生產的最終產品,是一個地域概念;而國民生產總值(GNP)指的是一國或地區(qū)國民所擁有的全部生產要素所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是一個國民概念。 (2)出現(xiàn)國內生產總值和國民生產總值不同的原因在于計算范圍不同,國內生產總值是以地域為計算標準,國民生產總值是以國民為計算標準。前者屬于一國范圍內所生產的價值,其中包括一部分外國的生產要素在國內生產的價值,即不管價值是由國內還是國
40、外的所有者所擁有的生產要素所生產;后者指一國所擁有的生產要素所生產的價值,而不管這些要素是在國內還是國外生產的價值。國內生產總值和國民生產總值的關系是: GNP=GDP+(本國居民從外國獲得的收入-外國居民從本國獲得的收入)。 2.為什么說一國的GDP并不能完全反映該國的國民福利水平?(華東師大2004研) 答:(1)福利水平是人們效用的滿足程度,而人們效用是由消費活動和閑瑕來決定的,所以一種指標是否很好的反映了福利水平,以能否準確地衡量消費和閑瑕來決定。 (2)GDP不能完全反映該國的國民福利水平,有以下原因: ①它包括了資本消耗的補償,而這部分與消費和閑瑕數(shù)量水平無關。 ②GD
41、P包括凈投資,而凈投資的增加只會增加生產能力,從而增加未來的消費,這不僅不會增加本期消費,反而會減少本期消費。 ③GDP中的政府支出與本期消費沒有明確關系,如果政府支出的增加用于社會治安,這是社會治安惡化的反映,從而很難認為政府支出的增加提高了人們的福利水平。 ④計算GDP時是加上出口,減去進口,但出口與國內消費無關,而進口與國內消費有關。 ⑤GDP也沒有反映人們閑瑕的數(shù)量。 ⑥GDP沒有考慮地下經濟,地下經濟與福利水平有著直接關系。 綜上所述,GDP不能很好地反映一國的福利水平。 三、計算題 1. 一國財政支出為8000億,稅收8000億,出口為7000億,進口5000億,邊際
42、消費傾向為0.5,自發(fā)消費為1000億,邊際投資傾向為0.3,自發(fā)投資為1200億。試求該國的國民收入。(清華大學2004研) 解:由題意知: C=1000+0.5×(Y-T),I=0.3×(Y-T)+1200,G=8000,X=7000,IM=5000 由Y=C+I+G+X-M可知: Y=1000+0.5×(Y-8000)+0.3×(Y-8000)+1200+8000+7000-5000 解得:Y=29000 即均衡的收入為29000。 2. 某一經濟社會生產六種產品它們在1998年和2000年的產量、價格如下: 產品 1998年產量 1998年價格(美元) 2001
43、年產量 2001年價格(美元) A 25 1.50 30 1.68 B 50 7.5 60 8.35 C 40 6.00 50 7.20 D 30 5.00 35 5.50 E 60 2.00 70 2.50 求:(1)1998年和2001年的名義GNP。 (2)以1998年基期,2001年的實際GNP。 (3)計算2001年的GNP折算指數(shù),2001年價格比1998年價格上漲了多少?2001年相對1998年的通貨膨脹率是多少?(上海理工大學2003研) 解:(1)1998年的名義GNP為: 1.50×25+7.5×50+6×40+
44、5×30+2×60 =37.5+375+240+150+120 =922.5(美元) 2001年的名義GNP為 1.68×30+8.35×60+7.2×50+5.5×35+2.5×70 =50.4+501+360+192.5+175 =1278.9(美元) (2)以1998年為基期,2001年的實際GNP為: 1.50×30+7.5×60+6×50+5×35+2×70=45+450+300+175+140=1110(美元) (3)以1998年為基期,2001年的GNP折算指數(shù)為: 名義GNP÷實際GNP=1278.9÷1110≈115% 可見,物價水平上漲了15%,即20
45、01年相對1998年的通貨膨脹率為15%。 四、論述題 1. 簡述國內生產總值的三種核算方法。(財政部2004研) 答:國民收入核算的三種方法是:生產法、支出法和收入法。 (1)生產法。最終產品價值可以等于整個生產過程中價值增加之和,因此GDP可以通過核算一定時期中的價值增加來求得,這種方法便稱為生產法。它最突出的特點是計算價值增加的總和。所謂“增加價值”即為該企業(yè)銷售價值減去買進的中間產品的價值的差價。通過計算增加價值可以防止重復計算。 (2)支出法指經濟社會(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qū))在一定時期內消費、投資、政府購買以及凈出口等幾方面支出的總和。公式如下: GDP=C+I+G+(X-
46、M) 其中:消費C包括耐用消費品(如家電、家具等)、非耐用消費品(如食物、衣服等)和勞務(如理發(fā)、旅游等),但不包括個人建筑住宅的支付。 經濟學中的投資I是指增加或更換資本資產(廠房、設備、住宅和存貨)的支出。資本產品和中間產品雖然都用于生產別的產品,但不一樣的是前者在生產別的物品的過程中是部分被消耗,而后者則是完全轉化。資本產品的損耗中一方面包括實際的物質損耗,另一方面還包括精神損耗(指由于技術進步或者是出現(xiàn)了更高效的新設備而導致原設備貶值)。存貨投資指存貨價值的增加(或減少),可為正值也可為負值,即期末存貨可能小于期初存貨。公式中的I為總投資,而凈投資=I-重置投資。重置投資指的是當年
47、以前資本產品的折舊消耗。 G為政府購買物品和勞務的支出,轉移支付(救濟金等)不計入。 X-M為凈出口,可正可負。 (3)收入法指用要素收入亦即企業(yè)生產成本核算國內生產總價值。嚴格說來,最終產品市場價值除了生產要素收入構成的成本,還有間接稅、折舊、公司未分配利潤等內容。公式如下: GDP=工資+利息+租金+利潤+間接稅和企業(yè)轉移支付+折舊 其中:工資、利息、租金是最典型的要素收入。工資中還需要包括所得稅、社會保險稅;利息是指提供資金給企業(yè)使用而產生的利息,所以需要剔除政府公債利息和消費信貸利息;租金除了租賃收入外,專利和版權的收入也應歸入其中。 利潤是稅前利潤,包括公司所得稅、紅利、未分配利潤等。 企業(yè)轉移支付包括對非盈利性組織的慈善捐款和消費者呆賬,間接稅包括貨物稅、銷售稅、周轉稅等。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