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青島版數學一上《雪山樂園》word教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2青島版數學一上《雪山樂園》word教案(1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2022青島版數學一上《雪山樂園》word教案
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全冊學習內容的總復習,對學生回顧整理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形成初步歸納整理的能力、養(yǎng)成回顧與反思的學習習慣具有重要的意義。本單元的復習內容是20以內數的認識及加減法,圖形與位置,分類與比較。教材用一個涵蓋了整冊知識的十分綜合的活動場景——雪山樂園提供線索,通過解決“主題情境”、“回顧整理”和“綜合練習”中一系列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對全冊知識進行整理與反思。通過反思對自己的所知、所能、所會有清楚地了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倧土曈扇糠纸M成。第一部分是具有明顯時令特點的,學生喜聞樂見的綜合情境圖。在這一情境圖中,涵蓋了本冊教材
2、“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實踐活動”三大領域各個單元的所有內容。第二部分是根據綜合情境圖中的信息,按知識板塊由中心向四周輻射回顧與整理的內容。采取引導、提示、點撥、指導的方式,啟發(fā)學生自己回顧與思考,目的是將更大的空間留給學生,讓學生借助提供的線索,對各單元中所學過的內容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復習。第三部分是配合回顧與整理的思路,精心設計的覆蓋各個單元知識內容的綜合練習題,目的是使前面理性的復習與整理在這里得到具體落實,以此完成對所學內容的鞏固與提高。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鞏固本學期所學的知識,加深知識間的聯系,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在經歷整理復習的過程中,
3、體驗整理知識的方法,初步形成歸納、整理知識的能力,逐步養(yǎng)成回顧和反思的好習慣。
3、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學習數學的快樂,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學情分析:
教學重點:
進一步理解、鞏固本學期所學的知識,加深知識間的聯系,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在經歷整理復習的過程中,體驗整理知識的方法,初步形成歸納、整理知識的能力,逐步養(yǎng)成回顧和反思的好習慣。
課時分配:
本單元建議課時數:
5課時
課時分配:
對全冊教材的回顧與整理………………………………………………1課時
分類、比較與位置………………………………
4、………………………1課時
數與計算…………………………………………………………………1課時
圖形…………………………………………………………………… 1課時
期末模擬…………………………………………………………………1課時
第一課時:對全冊教材的回顧與整理
教學內容:
對全冊教材內容的回顧與整理。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鞏固本學期所學的知識,加深知識間的聯系。
2、體驗整理知識的方法,初步形成歸納、整理知識的能力。
3、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學習數學的快樂,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教學重點:
進一步理解、鞏固本學期所學的知識,加深知識間
5、的聯系。
教學難點:
體驗整理知識的方法,初步形成歸納、整理知識的能力。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口算卡片、小黑板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談話引入:
1、同學們,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同學們一定學到了許多知識,在數學方面,你都有哪些收獲?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整理一下吧。
2、學生獨立思考,教師組織學生交流。
提出要求:(先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回憶,然后小組同學交流,其他學生補充。)
3、歸類、綜合。
引導學生對于所學內容歸類,大約可以劃分為3個板塊的內容。20以內的數及加減法;分類、比較與位置;圖形。
二、欣賞美麗的畫面
在我們書上的最后一個單元,留給我們一幅
6、美麗的圖畫——雪山樂園,請同學們欣賞。看到這幅美麗的圖畫,你想說什么?
三、鞏固練習、拓展應用
1、在雪山樂園里,你都發(fā)現哪些數學問題?小組同學商量一下,你們最想提出那方面的問題?
2、學生思考,并在小組中交流。
3、老師組織學生進行組間交流。
四、歸納思考、總結升華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第二課時:分類、比較與位置
教學內容:
雪山樂園回顧與整理左上角板塊,分類、比較與位置的內容。
教學目標:
1、能熟練的按不同的標準對事物進行分類。
2、能對事物的長短、大小、粗細、胖瘦、輕重、高矮等進行比較。
3、熟悉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能說出事物的具體位
7、置
4、培養(yǎng)小組的合作、交流、探索、思考的意識,樹立學習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
能熟練的按不同的標準對事物進行分類。能對事物的長短、大小、粗細、胖瘦、輕重、高矮等進行比較。
難點:
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能說出事物的具體位置。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小黑板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1、介紹雪山樂園的情況。
2、“我們欣賞過美麗的雪山樂園,知道里面有那么多數學問題,你能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雪山樂園的情況嗎?”
讓學生說出自己心中的雪山樂園,教師適時引導。
結合學生的描述,教師可以進行板書:中間、左右、上下等。
3、“你還能提出哪些有關位置的問題
8、?”
讓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小組匯報時,教師及時參與,學生沒有涉及到的位置問題提出來。
4、“你能用位置的知識介紹自己身邊的同學嗎?誰能向介紹自己的家所在的位置?”
再讓學生談一談自己熟悉的教室、校園環(huán)境等。
二、“比較和分類”知識的整理
留心捕捉學生交流的信息,組織學生討論。如:學生介紹“小朋友在雪山樂園非常開心,有打雪仗的、堆雪人的、還有滑雪的”等。
教師可以及時引導:“你能換個角度給圖上的小朋友分類嗎?”組織學生討論,理解分類的知識。
三、拓展應用、解決問題
1、第8題,整理物品。
(1)說一說怎樣整理,談談自己的想法。
(2)進行評價。“你認為這樣整理怎樣?”“
9、你有不同的意見嗎?”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用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
(3) 統(tǒng)計表。
讓學生按照統(tǒng)計表中指定的標準進行分類,并將整理的結果填在統(tǒng)計表中。
2、第10題,小動物玩蹺蹺板。
看到這幅圖,你想說什么?引導學生說出下面的內容:
位置:左右、前后、上下。
比較:比輕重、比胖瘦、比大小。
鼓勵學生用“誰比誰……”,說一句完整的話。
讓學生從自己身邊選取素材進行大小、厚薄、遠近、寬窄、粗細、高矮等的比較,會用“誰比誰----”來表達比較的結果。
四、歸納思考、總結升華
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你是怎樣學的?
第三課時:數與計算
教學內容:
20以內數的認識及加
10、減法整理復習。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鞏固20以內數的讀寫、數序、大小、組成和序數的含義,加深學生對數概念的理解,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加減的含義。
2、在經歷整理復習的過程中,加深學生對加減法含義的理解,提高20以內進位加法、退位減法的熟練程序。
3、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教學重點:
進一步理解、鞏固20以內數的讀寫、數序、大小、組成和序數的含義,加深學生對數概念的理解,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加減的含義。
難點:
在經歷整理復習的過程中,加深學生對加減法含義的理解,提高20以內進位加法、退位減法的熟練程序。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口算卡片、小黑
11、板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1、出示雪山樂園情境圖,提問:如果你到雪山樂園,最喜歡干什么?
2、在雪山樂園,有這么多同學打雪仗,你知道有多少個同學打雪仗嗎?讓我們數一數吧?
讓學生談談自己是怎樣數的(可以按順序一個一個地數或兩個兩個地數或一組一組地數,還有其他方法。)
3、你還想數什么?自己一邊數,一邊作記錄。想一想:怎樣數能做到:既不漏數,也不重復數?
4、我們今天來了11個同學滑雪。關于11,你都了解哪些知識?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小組內交流。
全班匯報交流:(學生可能聯想到以下內容,如果學生有沒有想到的內容,教師可以適當引導)
數的順序:11的前
12、面是10,后面是12。
數的組成:11是由1個十和1個一組成。
數位:11的十位是1,個位是1。
數的大?。?1比10大,比12小。
計數器 : 在計數器上表示11。
5、在玩滑雪的小朋友中,有一個小朋友說,“我第一。”這里的第一與滑雪的有11個同學有什么不同?
6、綜合練習第1-3題。
第1題,,教師出示1-20的卡片,讓學生說一說數的組成、數位,還可進行數的排序、大小比較等方面的鞏固活動。
第2題,先讓學生數一數花生的個數,完成連一連?!巴恳煌俊?,再讓學生觀察8個花生的顏色是按什么規(guī)律排列的,然后自己設計排列規(guī)律,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涂完后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
第3題
13、是一道找規(guī)律的開放性練習題。練習時,可讓學生先觀察兩組數中所圈數的規(guī)律,然后把剩余部分圈完。還可讓學生按自己想得規(guī)律換顏色圈一圈,并相互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
二、復習20以內的加減法。
1、根據圖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計算的問題?
生:打雪仗和堆雪人的一共有多少人? … …
2、組織學生解答問題時,教師注意問一問:你是怎樣計算?
3、1、根據圖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減法計算的問題?
生:滑雪的比打雪仗的少多少人?… …
4、學生解答問題,說一說你是怎樣計算的?
三、拓展應用、解決問題
做綜合練習第4-7題。
1、第4題,組織學生小組活動?;顒忧跋日f明活動
14、的要求和規(guī)則,要輪流出示表示得數的數字卡片,反復練習,以達到正確熟練口算20以內加減法的目的。
2、第5題,通過第一幅圖提出計算“球場上一共有多少人”復習20以內數的加法;通過第二幅圖與第一幅圖踢球人數的變化,復習20以內的減法。通過回答“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引出“黃隊離開了幾人?”“藍隊離開了幾人?”“現在球場上哪隊人數多?多多少?”等問題。練習時,要充分利用圖中信息,達到一圖多用的目的。
3、第6題是比較兩個算式結果的練習。練習時,學生可以通過計算比較,也可以不計算通過觀察、分析算式的特點,進行比較。如交換相加兩個數的位置得數不變;一個數加0、減0,結果不變;一個加數相同,另一個加
15、數不同,另一個加數大的,和比較大;被減數相同,減數不同,減數大的,其差?。粶p數相同,被減數不同,被減數大的其差大。
4、第7題通過“給得數是7的部分涂色”,涂出和平鴿的趣味題,鞏固20以內數的加減法。練習時,應讓學生獨立完成,在小組內互相檢查說說涂出來的是什么,比一比誰涂得漂亮,以達到啟發(fā)興趣的意圖。
四、歸納思考、總結升華
關于數與計算,你還知道哪些知識?自己回家整理,第二天全班交流。
第四課時:圖形
教學內容:
雪山樂園回顧與整理中右上角板塊,圖形與位置的有關內容。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鞏固所學的圖形與位置的相關內容,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
16、體驗整理知識的方法,初步形成歸納、整理知識的能力。
3、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學習數學的快樂,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教學重點:
進一步理解、鞏固所學的圖形與位置的相關內容,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難點:
熟悉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能說出事物的具體位置。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口算卡片、小黑板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1、同學們,回想一下這學期我們學過了哪些圖形?
2、出示準備好的積木,利用積木鞏固所學的圖形。
3、同學們已經知道了很多的圖形,哪么誰能說說你生活中有哪些熟悉的(比如家里的、教室里的)物體是什么形狀的?
二、復習
17、圖形知識
仔細觀察雪山樂園圖:看看這里邊都有哪些是你熟悉的圖形?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他們在小組中進行討論,盡可能讓學生找出多一些的圖形。如雪人的頭是球形的,注意培養(yǎng)他們對立體圖形的形象思維能力。
三、拓展應用、解決問題
1、出示已經準備好的實物,讓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正面、側面、上面等)說說自己看到的現象
2、出示一組從不同角度拍攝的實物的照片:誰能說說每幅照片是從哪個方位拍攝的?看一看
3、練習:綜合練習9圈一圈,先讓學生觀察小華在鏡子中的形象然后圈出是在前后側哪一面照出來的。通過小華照鏡子的情境圖,復習從不同方向看物體的知識。
四、歸納思考、總結升華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
18、哪些收獲?
附送:
2022青島版數學一下《七 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認識》word教案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青島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七單元我學會了嗎?
教材簡析
這節(jié)課是在學生對《厘米和米的認識》這一單元的知識已基本掌握的基礎上展開的,該單元的概念少,知識分布比較集中,學生復習時能夠清晰、準確的加以分辨。只是在如何選擇使用工具測量時,稍微有些難度。因此,本單元專門設計了“我學會了嗎?”測量同學身高的這樣一個實踐活動,通過這一活動,讓學生自我檢測,綜合運用本單元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厘米和米的具體含義及進率,能恰
19、當地選擇測量工具、長度單位,會使用工具測量,會用復式單位表示身高。
2、在整理和復習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
3、在測量活動中,體驗合作學習的樂趣,養(yǎng)成做事認真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回憶呈現、塊狀整理
1、這一單元,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
(長度單位,米,厘米,1米=100厘米……)
2、結合學生的回憶,邊回憶邊整理,用厘米作單位時,一般測量什么樣的物體?厘米用字母怎樣表示?你能表示出1厘米大約有多長嗎?你能用厘米說一句話嗎?老師想知道課本有多長,該怎么辦?
(師板書:較短,厘米,cm,1厘米,小刀的長度大約12厘米,用直尺量。)
3、你能仿照厘米的樣子,自己整理一下
20、有關米的知識,全班交流。
(師板書:較長,米,m,1米,教室長16米,用米尺量。)
4、小練習:
填寫合適的單位名稱。
① 一張床長大約2 ② 一個圖釘的長大約是1
③一把小刀大約長12 ④學校的跑道長大約是400
5、師舉例:小明的身高是1米20厘米,觀察①和②以及這個例子,有什么不一樣?
(師結:當身高不是整米數時,我們一般用幾米多少厘米表示。)
6、老師想知道同學們的身高怎么辦呢?(用卷尺量一量)
[設計意圖]:以學生七嘴八舌的形式,激活學生腦海中原有的、零碎的知識點,達到“三個臭皮匠
21、頂個諸葛亮”的效果,通過回憶整理,讓學生主動地對知識進行整理、溝通,從而達到回顧知識原狀,并進行不同程度的系統(tǒng)整理,讓學生把有內在聯系的知識點,在進行分析、比較的基礎上串聯起來,進行深入的探索。]
二、動手操作、深化構建
1、 用卷尺怎樣量?生介紹方法,生動手小組合作測量。
2、 注意:測量時,針對學生的錯誤量法,指導學生要把腳站平,把卷尺拉直,把卷尺的開端用腳踩住,把三角板在頭頂上放平,看三角板底部對著卷尺的刻度。
3、教師巡視,發(fā)現錯誤量法,再全班及時糾正,再繼續(xù)測量,并把正確的結果記錄下來。(注意指導學生怎樣看卷尺上的刻度,每兩個數字之間是10厘米,這兩個數字之間每相鄰的兩條刻度
22、線之間是一厘米)。
4、全班交流。
(×××的身高是1米24厘米……)
5、通過這次測量,你發(fā)現了什么?
(最矮的是×××,最高的×××,我的身高和誰一樣;同學們的身高一般在1米30厘米到1米40厘米之間……)
6、在今后的生活中應注意什么?才能讓自己長得更高呢?
(多鍛煉身體,多吃含鈣的食物……)
[設計意圖]:這樣設計,讓學生有效地把知識能力轉化為操作能力,在測量身高的活動中,遇到問題,自主探究解決的辦法,以便找到準確的測量方法,測量出同組成員的身高,這樣,就達到了既運用知識,又培養(yǎng)能力的目標。
課后反思:
一、復習課的主體是溫故而知新,如何突破以往在復習課中僅有溫故而無
23、知新,同時改變學生的被動地位呢?這需要復習的再創(chuàng)造。因此,在復習本單元的知識時,我鼓勵學生自己回憶,根據已有的知識去經歷自主整理的過程,用他們自己理解的方式去探索和整理數學知識。
二、構建是一個逐步漸進的過程,是一個探索實踐的過程,是一個糾偏再實踐的過程,對學生而言,復習不是知識的終結,而是一個新的起點,是經歷一次又一次新的創(chuàng)造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學生在測量小組同學身高時,先是聽同學的建議,積極地去量—發(fā)現問題—糾正—再測量。經歷了這樣的一個探究的過程、合作的過程,最終追尋到正確的結果,以這個結果為參照物,發(fā)現同學們身高的差異,得出一個普通結論,這就是復習的在創(chuàng)造。學生經歷了復習的再創(chuàng)造,在回憶呈現—塊狀整理—動態(tài)操作的過程中,不僅體驗到創(chuàng)造性學習的樂趣,還從同學們的鏡像效應中督促自己在合作、知識、情感、態(tài)度等方面得到發(fā)展與提高。
(即墨市第二實驗小學 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