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裝配圖網(wǎng)! | 幫助中心 裝配圖網(wǎng)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wǎng)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首頁 裝配圖網(wǎng) > 資源分類 > DOC文檔下載  

2019-2020學年高中語文 第二單元 儒道互補 相關讀物 孟子見梁惠王 胠篋學案 新人教版選修《中國文化經(jīng)典研讀》

  • 資源ID:106479506       資源大?。?span id="vpzjxdr" class="font-tahoma">2.69MB        全文頁數(shù):18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26積分
快捷下載 游客一鍵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三方登錄下載: 微信開放平臺登錄 支付寶登錄   QQ登錄   微博登錄  
二維碼
微信掃一掃登錄
下載資源需要26積分
郵箱/手機:
溫馨提示:
用戶名和密碼都是您填寫的郵箱或者手機號,方便查詢和重復下載(系統(tǒng)自動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寶    微信支付   
驗證碼:   換一換

 
賬號:
密碼:
驗證碼:   換一換
  忘記密碼?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jīng)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2019-2020學年高中語文 第二單元 儒道互補 相關讀物 孟子見梁惠王 胠篋學案 新人教版選修《中國文化經(jīng)典研讀》

相關讀物孟子見梁惠王胠篋走近先賢亞圣孟子1生平簡介孟子(約公元前372前289),山東鄒城人,名軻,字子輿。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戰(zhàn)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曾效仿孔子周游齊、晉、宋、薛、魯、滕、梁列國,游說他的“仁政”和“王道”思想。但由于當時諸侯各國忙于戰(zhàn)爭,幾乎沒有人采納他的治國思想,孟子遂歸而與弟子講學著書。2主要成就孟子維護并發(fā)展了儒家學說,其學說的出發(fā)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著有孟子一書。3地位影響孟子繼承并發(fā)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圣”之稱,與孔子并稱為“孔孟”。南華真人莊子1生平簡介莊子(約公元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戰(zhàn)國時期宋國蒙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是道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莊子曾做過漆園吏,他不滿現(xiàn)實,雖然生活貧窮困頓但也不為名利所惑。據(jù)傳楚王曾以千金相邀為相,被其拒絕。2主要成就莊子是老子哲學思想的繼承者和發(fā)展者,他的學說涵蓋著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著有莊子一書。3地位影響后世將莊子與老子并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為“老莊哲學”。背景呈現(xiàn)孟子見梁惠王孟子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理想,曾去鄒、魯、宋、滕、梁等國游說諸侯,齊宣王、梁惠王等盡管對他十分禮遇,終因“迂闊而疏于事情”,不為諸侯所用,“退而與萬章之徒”著書論事。孟子一貫主張“仁政”,主張實行“王道”,而當時社會流行的卻是“霸道”,即君主憑借武力、刑法、權勢等進行統(tǒng)治。凡事行法家主張,講求耕戰(zhàn),富國強兵,以便取得勝利,而孟子的仁政王道學說,在當時卻行不通。胠篋受絕對自由精神的制約,莊子善于運用意隨筆至、隨文章?lián)]灑的筆法,以“寓言”為主要創(chuàng)作手法,成為第一個有意識創(chuàng)作寓言的作家。在創(chuàng)作中,針對天下人情物態(tài),常常自覺追求奇特,目的是將自己獨特的理念塞進寓言的軀殼,當然也存在一種論辯和放蕩不羈的傾向。國學鏈接文學常識雄辯滔滔的儒家經(jīng)典孟子孟子是孟軻及其門人所著的散文集,儒家經(jīng)典之一。1體例:孟子是孟子言論匯編,基本上采用了對話體。2篇目:孟子有七篇傳世,分別為梁惠王上下篇,公孫丑上下篇,滕文公上下篇,離婁上下篇,萬章上下篇,告子上下篇,盡心上下篇。3思想內容:(1)仁政:主張行王道,制民產,省刑薄賦,申孝悌之義。(2)性善論。(3)民貴君輕。4藝術特色:說理暢達,氣勢充沛并長于論辯,邏輯嚴密,代表著傳統(tǒng)散文寫作最高峰。汪洋恣肆的浪漫主義道家經(jīng)典莊子莊子是莊周及其后學的著作集,為道家經(jīng)典之一。1篇目:據(jù)漢書·藝文志記錄,莊子52篇,今存33篇,分內篇7、外篇15、雜篇11。內篇的思想、結構、文風都比較一致,一般認為是莊周自著;外、雜篇則兼有其后學之作,甚至摻入其他學派的個別篇章,思想觀點與內篇多有出入。2思想內容:鄙棄榮華富貴、權勢名利,力圖在亂世保持獨立的人格,追求逍遙無恃的精神自由。3藝術特色:大量采用并虛構寓言故事,想象奇特,形象生動;善于運用各種譬喻,活潑風趣,睿智深刻。4價值影響:(1)在文學上,其寓言運用虛構手段塑造形象,開拓了藝術境界。(2)在思想上,其憤世嫉俗,不與統(tǒng)治者為伍的言行影響了歷代的文人。文化常識諸子百家春秋戰(zhàn)國時代,是我國古代社會大動蕩、大變革、風云變幻的時期。在劇烈的社會變革中,各諸侯國的階級關系不斷出現(xiàn)新變化,不同的階級與階層的代表人物,對社會變革發(fā)表不同主張,于是“諸子百家”便應運而生。諸子百家是對春秋、戰(zhàn)國、秦漢時期各種學術派別的總稱,據(jù)漢書·藝文志的記載,數(shù)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 324篇著作。諸子百家中流傳最為廣泛的是法家、道家、儒家、陰陽家、名家、墨家、雜家、農家、小說家、縱橫家。一、通假字1將為胠篋、探囊、發(fā)匱之盜而為守備同“柜”2然則鄉(xiāng)之所謂知者通“向”,先前,從前3罔罟之所布同“網(wǎng)”4闔四竟之內同“境”,疆界5子胥靡通“糜”6擿玉毀珠通“擲”,扔掉二、一詞多義1遺2發(fā)3治4國5交6奪7而8其三、詞類活用1皆外立其德而爚亂天下者也名詞作狀語,對外2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名詞的使動用法,使得利3茍為后義而先利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后、以為先4不遠千里而來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遠四、古今異義1故嘗試論之古義:曾經(jīng)試圖。今義:試著做,試一試。2所以立宗廟、社稷古義:用來今義:實在的情由或適宜的舉動(限用于固定詞組中做賓語);表因果關系的連詞。3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古義:不能通曉。今義:用在動詞、形容詞后面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夠。4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古義:不能行竊。今義:能力、本事欠缺;不可以。5滅文章,散五采古義:文飾,文辭。今義:獨立成篇的文字;事情里暗含的意思。五、文言句式1此世俗之所謂知也。(判斷句)譯文:這就是一般人所說的聰明做法。2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判斷句)譯文:那些所謂的圣人,就是治理天下的利器,是不可以來明示天下的。3故跖之徒問于跖曰。(狀語后置句)譯文:因而盜跖的門徒向盜跖問道。4何以利吾國?(賓語前置句)譯文:怎樣使我的國家得利?5何適而無有道邪?(賓語前置句)譯文:到什么地方會沒有規(guī)矩和準繩呢?6天下未之有也。(賓語前置句)譯文:天下是沒有的。7不奪不饜。(省略句)譯文:(他們)不奪取(國君的地位和利益)是絕對不會滿足的。8昔者龍逢斬,比干剖,萇弘胣,子胥靡。(被動句)譯文:從前龍逢被斬首,比干被剖心,萇弘被車裂,子胥被拋尸江中任其糜爛。六、名句默寫1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2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后其君者也。3唇竭則齒寒,魯酒薄而邯鄲圍,圣人生而大盜起。4夫谷虛而川竭,丘夷而淵實。5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6魚不可脫于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7故絕圣棄知,大盜乃止;擿玉毀珠,小盜不起。孟子見梁惠王一文通過孟子與梁惠王的對話,著重闡述了孟子先“仁義”而后“利”的政治思想和策略。文中的孟子不是不講“利”,他只是擴大了“利”的內涵,擴大了“利”的效用。他的治國之道,有著長遠的打算,仁義也是“利”,道德也是“利”,這些是廣義的、長遠的“利”,是“大利”,不是狹義的金錢財富的“利”,也不只是權利的“利”。如果君主實行了這樣的“大利”,將仁義用在治國、內政外交上,那么在互相征伐的戰(zhàn)國時代,最后的勝利必然屬于這個施行“仁義”的國家,所謂的“利”自然隨之而來了。胠篋一文具有強烈的刺世指向意義。莊子不滿意所處的社會現(xiàn)實,一針見血地指出“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的現(xiàn)象,認為“圣”和“智”是惑亂天下的主要原因,因而莊子提出“絕圣棄知”的主張,摒棄社會的文明和進步,要求回到“至德之世”,這表現(xiàn)了莊子的社會觀和政治觀消極頹廢的一面。其具體內容可概括如下:胠篋第1段聰明智慧是為大盜做準備的第一部分:當時治天下的主張和辦法都是統(tǒng)治者、陰謀家的工具第2段大盜盜竊了國政與圣知之法第3段圣人生而大盜起第二部分:摒棄一切社會文化,絕圣棄知第4段諸侯偷走了仁義,這些都是圣人的過錯第5段絕圣棄知,人人保有本原一、閱讀孟子見梁惠王文中語段,完成12題。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茍為后義而先利,不奪不饜。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1孟子順著梁惠王的功利思想,從反面推論,指出交互征利的嚴重后果“”,并正面提出君主只要講“”就不會出現(xiàn)“”“”的嚴重后果。明確國危仁義遺其親后其君2概括這段選文的主旨。明確選文分析了急功近利就會弒君殺父,躬行仁義則會忠君孝父,告訴人們“先義后利”,才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二、閱讀胠篋文中語段,完成34題。夫谷虛而川竭,丘夷而淵實。圣人已死,則大盜不起,天下平而無故矣。圣人不死,大盜不止。雖重圣人而治天下,則是重利盜跖也。為之斗斛以量之,則并與斗斛而竊之;為之權衡以稱之,則并與權衡而竊之;為之符璽而信之,則并與符璽而竊之;為之仁義以矯之,則并與仁義而竊之。何以知其然邪?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則是非竊仁義圣知邪?故逐于大盜,揭諸侯,竊仁義斗斛、權衡、符璽之利者,雖有軒冕之賞弗能勸,斧鉞之威弗能禁。此重利盜跖而使不可禁者,是乃圣人之過也。3莊子眼中的“圣人”是指_;“大盜”是指_。明確維護統(tǒng)治階級利益的典范人物統(tǒng)治階級的人物4如何理解“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的觀點?明確這表現(xiàn)了莊子對戰(zhàn)國社會以強凌弱、是非顛倒的現(xiàn)象的強烈不滿;在當時“成則王,敗則寇”的現(xiàn)實中,無疑是最大膽的宣言。小盜被誅殺,大盜竟安享尊榮,如此,還有什么正義和公理可言?1孟子是否要人們完全不考慮“利”,放棄“利”呢?請說說你對孟子義利觀的理解。明確(1)孟子積極肯定了人皆有物利需求,認為這種物利需求從根本上說是必然的、合理的。(2)物利和道德是相關相連的、相生相長的。孟子指出,在物質達到一定水平時,務必加強道德教育,加強人倫道德觀念的培養(yǎng)。總之,孟子并沒有因義而否定利,他認為應該先義后利,以義為先。2“絕圣棄知”是莊子在胠篋中提出的一個響亮的口號,我們應該怎樣看待“絕圣棄知”這個問題?明確莊子提倡的“絕圣棄知”,并不是不論道德、文化、藝術和器物制作而希望人們閉目塞聽,也并不是希望人們回到愚昧無知的野蠻時代。因為莊子目睹了人類離開了原始社會以后,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都被統(tǒng)治者所盜用,成為他們追求、爭奪的對象和欺騙、壓迫的工具,污染、破壞、迷惑了自然本性,所以才會說出“世俗之所謂至知者,有不為大盜積者乎?所謂至圣者,有不為大盜守者乎”這樣激憤的話。孟子見梁惠王胠篋一、基礎考查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A將為胠篋、探囊、發(fā)匱之盜而為守備B曷嘗不法圣人哉C罔罟之所布D闔四竟之內解析:選B。A項,“匱”同“柜”;C項,“罔”同“網(wǎng)”;D項,“竟”同“境”。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曷嘗不法圣人哉法:效法B為之權衡以稱之 權:秤錘C則是重利盜跖也 重:重視D削曾、史之行 削:減除解析:選C。C項,重:增益。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項是()A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盜亦有道乎B則圣人之利天下也少 是乃圣人之過也C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 而天下始人含其巧矣D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殫殘?zhí)煜轮シń馕觯哼xB。B項,助詞,用在句中舒緩語氣/助詞,用在句末表肯定和判斷語氣。A項,“乎”均為助詞,表疑問語氣;C項,“矣”均為助詞,表陳述語氣;D項,“之”均為助詞,的。4下列句子中,句式特點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A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B此世俗之所謂知也C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D天下未之有也解析:選D。D項為賓語前置句,其他三項是判斷句。二、課內閱讀閱讀下面的選文,完成58題。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茍為后義而先利,不奪不饜。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5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庶人:老百姓B上下交征利交:互相C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家:古代執(zhí)政大夫的封邑D茍為后義而先利,不奪不饜饜:滿足解析:選A。A項,庶人:這里指小官吏。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B.C.D.解析:選D。D項,都是助詞,表示僅限于此,意為“罷了”。A項,連詞,表承接/連詞,表修飾;B項,用什么,憑借什么/怎么,為什么;C項,助詞,無義/助詞,只是。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從“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何必曰利”中可以看出孟子是完全否定“利”的。B孟子反對“后義而先利”,主張“重義而輕利”,其學說與儒家創(chuàng)始人孔子是一脈相承的。C上下爭利,是戰(zhàn)國社會的一大特點,社會的動亂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此引起的。文章具有鮮明的針對性。D文章詞鋒犀利,氣勢縱橫,感情充沛,語言流暢,具有強烈的雄辯性和鼓動性。解析:選A。A項中“孟子是完全否定利的”的說法過于絕對,孟子反對的是唯利是圖、爭奪一己之私利,而維護的是國家、民族、人民、社會的公利。8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譯文:(2)茍為后義而先利,不奪不饜。譯文:(3)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后其君者也。譯文:答案:(1)老先生!(您)不遠千里而來,將有什么方法使我的國家得利嗎?(2)如果輕義而重利,他們不奪取(國君的地位和利益)是絕對不會滿足的。(3)沒有講仁的人會遺棄自己的父母;沒有行義的人會不顧自己的君主。三、課外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王嘉字子年,隴西安陽人也。輕舉止,丑形貌,外若不足,而聰睿內明?;谜Z笑,不食五谷,不衣美麗,清虛服氣,不與世人交游。隱于東陽谷,鑿崖穴居,弟子受業(yè)者數(shù)百人,亦皆穴處。石季龍之末,棄其徒眾,至長安,潛隱于終南山,結庵廬而止。門人聞而復隨之,乃遷于倒獸山。苻堅累征不起,公侯已下咸躬往參詣,好尚之士無不師宗之。問其當世事者,皆隨問而對。好為譬喻,狀如戲調;言未然之事,辭如讖記,當時鮮能曉之,事過皆驗。堅將南征,遣使者問之。嘉曰:“金剛火強?!蹦顺耸拐唏R正衣冠徐徐東行數(shù)百步而策馬弛反脫衣服棄冠履而歸下馬踞床一無所言使者還告,堅不悟,復遣問之,曰:“吾世祚云何?”嘉曰:“未央?!毕桃詾榧C髂旯镂?,敗于淮南,所謂未年而有殃也。人候之者,至心則見之,不至心則隱形不見。衣服在架,履杖猶存,或欲取其衣者,終不及,企而取之,衣架逾高,而屋亦不大,履杖諸物亦如之。姚萇之入長安,禮嘉如苻堅故事,逼以自隨,每事諮之。萇既與苻登相持,問嘉曰:“吾得殺苻登定天下不?”嘉曰:“略得之。”萇怒曰:“得當云得,何略之有!”遂斬之。先此,釋道安謂嘉曰:“世故方殷,可以行矣?!奔未鹪唬骸扒淦湎刃校嶝搨垂??!倍矶腊餐觯潦嵌温舅?,所謂“負債”者也。苻登聞嘉死,設壇哭之,贈太師,謚曰文。及萇死,萇子興字子略方殺登,“略得”之謂也。嘉之死日,人有隴上見之。其所造牽三歌讖,事過皆驗,累世猶傳之。又著拾遺錄十卷,其記事多詭怪,今行于世。(選自晉書,有刪改)9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乃乘使者馬/正衣冠/徐徐東行數(shù)百步/而策馬馳反/脫衣服/棄冠履而歸/下馬踞床/一無所言/B乃乘使者馬/正衣冠/徐徐東行/數(shù)百步而策馬/馳反脫衣服/棄冠履/而歸下馬/踞床/一無所言/C乃乘使者/馬正衣冠/徐徐東行數(shù)百步/而策馬馳反/脫衣服棄冠履/而歸下/馬踞床/一無所言/D乃乘使者馬正/衣冠徐徐東行/數(shù)百步而策馬馳反/脫衣服/棄冠履而歸/下馬踞床/一無所言/解析:選A。解答此題可用排除法,從最容易斷句的地方入手。“正衣冠”是一個動賓短語,即“端正衣帽”,中間不能斷開,故可排除D項。C項的“馬正衣冠”顯然不符合常理,故可排除。再比較A、B兩項,“數(shù)百步而策馬”解釋不通,“而歸下馬”也不合理,據(jù)此可排除B項。確定答案后,再仔細品讀所選答案,進行驗證,可知A項斷句正確。10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五谷,指五種谷物,說法不一,有一種說法是指稻、稷、麥、豆、麻;也泛指谷物。B服氣,道家的修養(yǎng)之術,指呼吸吐納鍛煉,以呼吸為主。C讖,指預決吉兇的隱語、圖記,也特指不祥的預兆,如成語“一語成讖”。D拾遺錄,志怪小說集,主要內容是雜錄和志怪,內容多荒誕不經(jīng)。解析:選C。讖可指預言、預兆,并不特指不祥的預兆。1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王嘉是個奇人。他其貌不揚而又幽默內秀,孤立于世而又精通世事,料事如神而又不明說事情結局,還曾創(chuàng)作過志怪小說。B王嘉是個隱士。他先隱居于東陽谷,后隱居在終南山,又遷到了倒獸山,或鑿崖穴居,或結庵廬而止,每次都有弟子跟從學習。C王嘉能預測人事。苻堅南征之前,兩次派使者向王嘉詢問吉兇,王嘉用語言和行動告訴了使者,可是使者和苻堅都沒能明白他的真意。D王嘉因言獲罪。姚萇進入長安后與苻登爭權,遇事就向王嘉征詢意見,但最后因王嘉所言不符合自己的心意,便心生惱怒殺了王嘉。解析:選B。文中并未交代王嘉“遷于倒獸山”時有沒有弟子追隨。12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苻堅累征不起,公侯已下咸躬往參詣,好尚之士無不師宗之。譯文:(2)人候之者,至心則見之,不至心則隱形不見。譯文:答案:(1)苻堅多次征召,他一直沒有應征,公侯以下的人全都親自去拜會他,喜歡和崇尚他的人無不以他為師,尊崇他。(2)拜候他的人心誠,他就接見,心不誠他就隱藏起來不見。王嘉字子年,是隴西安陽人。不注重舉止,形貌丑陋,從外表看像是無用之輩,而內心聰敏明慧。滑稽且喜好談笑,不吃五谷,不穿艷麗的衣服,追求清凈虛無,練習吐納養(yǎng)身,不與世人交游。隱居在東陽谷,在懸崖上鑿洞穴居住,跟隨他學習的弟子有數(shù)百名,也全部在洞穴中居住。石季龍末年,王嘉離開他的眾弟子,只身來到長安,在終南山隱居,居住在自己蓋的草屋之中。他的門人聽說了,又隨之而來,他就又遷入倒獸山中。苻堅多次征召,他一直沒有應征,公侯以下的人全都親自去拜會他,喜歡和崇尚他的人無不以他為師,尊崇他。人們向他詢問當世之事,他都隨口而答。他很喜歡運用比喻,情狀如同在開玩笑;說到還沒發(fā)生的事,言辭隱晦,當時很少有人能明白,但事后都一一應驗。苻堅將要南征,派使者向他詢問吉兇。王嘉說:“金剛火強?!闭f完便跨上使者的馬,端正衣帽,慢慢向東走出數(shù)百步,然后策馬飛馳返回,脫掉衣裳,丟掉鞋帽回來,下馬之后盤坐在床上,一言不發(fā)。使者回來后據(jù)實相告,苻堅不能理解,又派人前去問他,說:“我們的國運如何?”王嘉說:“未央?!贝蠹叶家詾槭羌?。第二年是癸未年,(苻堅)在淮南被打敗,這就是王嘉所說的未年有災殃。拜候他的人心誠,他就接見,心不誠他就隱藏起來不見。只見他的衣裳掛在衣架上,鞋子手杖仍在原處,有人想取他的衣裳,卻始終夠不著,踮起腳跟去取,衣架就會變得更高,但房屋卻沒有變大,鞋子手杖各物也是如此。姚萇進入長安以后,像先前苻堅對待王嘉一樣禮待王嘉,逼著王嘉跟隨他,每件事情都要向他征詢。姚萇已經(jīng)與苻登爭權,問王嘉說:“我能殺掉苻登平定天下嗎?”王嘉說:“略得之。”姚萇惱怒地說:“能就說能,哪里有什么略呢!”于是就殺了王嘉。這之前,釋道安對王嘉說:“世事變故正多,可以走了?!蓖跫位卮鹫f:“你先走吧,我欠的債還未還清,還不能離去?!辈痪?,釋道安就逃走了,到這時王嘉被殺,這就是之前所說的“負債”。苻登聽說王嘉的死訊后,設壇哭祭,追贈他為太師,謚號文。姚萇死后,他的兒子姚興字子略殺了苻登,這便是王嘉所說的“略得”。王嘉死的那一天,有人在隴上看見過他。他所寫的牽三歌讖一書中的事情過后都應驗了,歷時幾代還在流傳。又著有拾遺錄十卷,所記載的事跡大多荒誕奇怪,現(xiàn)在還流傳于世。四、語言表達13用“中國知識分子的第一聲尖厲、刺耳的吶喊”作全句的開頭和敘述的主體,重組下面的句子??梢愿淖冋Z序,增刪詞語,但不要改變原意。孟子,性格銳利、強悍。在現(xiàn)實生活面前無奈地且戰(zhàn)且退的同時,爆發(fā)出中國知識分子的第一聲尖厲、刺耳的吶喊;為中國知識分子的領地豎立了原始的木柵欄。中國知識分子的第一聲尖厲、刺耳的吶喊解析:本題考查句式變換中的重組句子。改變句子原來的結構,重新確定主語、謂語和賓語,但并不改變原意,是該類型題目考查的特點。答案:是性格銳利、強悍的孟子在現(xiàn)實生活面前無奈地且戰(zhàn)且退時爆發(fā)出的,它為中國知識分子的領地豎立了原始的木柵欄。14閱讀下面的一則寓言,寫出寓意。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感到自由自在,于是他積極修煉,終于化成了蝴蝶。蝴蝶日日為食物奔波,還要防備天敵。蝴蝶很懷念曾經(jīng)是莊周的日子。答:解析:解答這道題,首先要抓住寓言中的主要信息:莊周化蝶后感到不自在,蝴蝶懷念曾經(jīng)是莊周的日子。再組織語言作答。答案:沒得到的總比已有的好,擁有了又懷念失去的。15把下列句子組成前后銜接、意思完整的一段話。(只寫句子的序號)盡管如此,孟子卻無法改變當時的社會風氣。到了戰(zhàn)國時期,就不太符合社會實際了。孟子對這幾家是深惡痛絕的。孟子繼承了孔門這一派的學術。當時最合時宜的,是兵家、法家和縱橫家。答:解析:整個語段以孟子為陳述的中心,所以把排在開頭,根據(jù)中“最合時宜的,是”可知其與形成對比,中“這幾家”具有指代性,據(jù)此可確定的順序,是總結性的句子,排在結尾。答案:16飛花令,原本是古人行酒令時的一個文字游戲,源自古人的詩詞之趣,得名于唐代詩人韓翃寒食中的名句“春城無處不飛花”。行飛花令時可選用詩詞曲中的句子,但選擇的句子一般不超過七個字,“花”字出現(xiàn)的位置是有規(guī)定的。比如說,酒宴上甲說一句第一字帶有“花”的詩詞,如“花近高樓傷客心”;乙要接續(xù)第二字帶“花”的詩句,如“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丙可接“柳暗花明又一村”,“花”在第三字位置上;丁接“人面桃花相映紅”,“花”在第四字位置上;接著可以是“不知近水花先發(fā)”“出門俱是看花人”“化作春泥更護花”等,到“花”在第七字位置上則一輪完成,可繼續(xù)循環(huán)下去。請以“酒”為令,填寫下面的詩句,七個字,必須是有據(jù)可考的詩詞。酒酣胸膽尚開張酒酒酒酒酒酒解析:試題分析:這是一道考查詩詞積累的題目,要求按照詩詞飛花令的要求填寫下列的空格,給出的字是“酒”,注意是含有“酒”的古詩詞句,同時“酒”要出現(xiàn)在規(guī)定的位置。書寫時不要出現(xiàn)錯別字。答案:斗酒十千恣歡謔舉酒欲飲無管弦添酒回燈重開宴濁酒一杯家萬里借問酒家何處有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斗酒詩百篇東籬把酒黃昏后葡萄美酒夜光杯水村山郭酒旗風長安市上酒家眠自稱臣是酒中仙夜泊秦淮近酒家莫笑農家臘酒渾白日放歌須縱酒勸君更盡一杯酒- 18 -

注意事項

本文(2019-2020學年高中語文 第二單元 儒道互補 相關讀物 孟子見梁惠王 胠篋學案 新人教版選修《中國文化經(jīng)典研讀》)為本站會員(Sc****h)主動上傳,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wǎng)(點擊聯(lián)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wǎng)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關于我們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wǎng)版權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wǎng)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wǎng),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