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裝配圖網(wǎng)! | 幫助中心 裝配圖網(wǎng)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wǎng)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首頁 裝配圖網(wǎng) > 資源分類 > DOC文檔下載  

江蘇省濱??h陸集中學九年級語文下冊 1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學案(無答案) 新人教版

  • 資源ID:112830390       資源大小:204KB        全文頁數(shù):55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10積分
快捷下載 游客一鍵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三方登錄下載: 微信開放平臺登錄 支付寶登錄   QQ登錄   微博登錄  
二維碼
微信掃一掃登錄
下載資源需要10積分
郵箱/手機:
溫馨提示:
用戶名和密碼都是您填寫的郵箱或者手機號,方便查詢和重復下載(系統(tǒng)自動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寶    微信支付   
驗證碼:   換一換

 
賬號:
密碼:
驗證碼:   換一換
  忘記密碼?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jīng)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江蘇省濱海縣陸集中學九年級語文下冊 1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學案(無答案) 新人教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課題課型新授課課時1學習目標1、掌握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中心論點)。2、學習課文結(jié)構(gòu)嚴謹、層層推進的論證方法。3、掌握課文的論辯語言。二、重點難點:學習重點:1、掌握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中心論點)。2、學習課文結(jié)構(gòu)嚴謹、層層推進的論證方法。學習難點:掌握課文的論辯語言。 課前預習學法指導如何提高背誦古詩文的能力化整為零法:先把要背誦的文段按內(nèi)容或形式特點分成若干小段,然后逐次誦記。如要背誦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以第四段為例,如把這四段三句話按內(nèi)容分為三層,再抓住每一層里面排句、對句的不同特點,這樣,誦記起來就容易得多。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采用分合法背誦。分背,就是按一篇文章的段落,一段一段分別背誦;合背,就是在分段背熟的基礎上,連貫起來背誦。分背和合背,一般采用“連環(huán)背誦法”,就是分別背熟一篇文章的第一、二、三段以后,就把三段連起來背一次,然后單獨背熟第四段以后,又把第二、三、四段連起來背一次,依次類推,全篇文章背完以后,從頭到尾連貫起來背誦。相關(guān)鏈接簡介孟子和孟子:孟子,名軻,思想家,教育家,是繼孔子以后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 與孔子合稱“孔孟”,并有“亞圣”之稱。孟子是儒家學派的經(jīng)典著作之一,記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張、哲學主張及哲學、倫理、教育思想等學術(shù)問題的論爭。全書共七篇,計261章,約35000字。孟子與大學、中庸、論語合稱“四書”。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選自孟子·告子。孟子文章向來以雄辯著稱。讀孟子文,令人感到氣勢磅礴,感情激越,銳不可當。出于對當時執(zhí)政者貪婪殘暴行徑的憤慨,對掙扎在苦難中人民的同情,對別家學說的敵視,對貫徹自己主張的強烈愿望,以及那種“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的救世責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剛厲、理直氣壯。他又善于運用各種驅(qū)誘論敵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辭鋪張揚厲,時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筆鋒咄咄逼人。知識預習一、文學常識填空:1孟子,名 。 時期 學派的代表人物。2孟子是一部記錄 的思想觀點和政治活動的書,共七篇。南宋朱熹將孟子、 、 、并稱為“四書”。二、你能說出有關(guān)“和”的成語、俗語或典故嗎?“和”字在當代社會又具有了怎樣的新內(nèi)涵?(參考:成語有“和氣生財”、“一團和氣”、“和氣致祥”、“和衷共濟”等;俗語有“家和萬事興”;典故有“將相和”等。在當代社會,“和”字不僅僅是指人與人的和諧相處,而且指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共處,和諧發(fā)展。)課堂探究一、導入課文同學們,大家還記得那氣勢恢宏的新聞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嗎?西路軍勝利的原因是什么?(學生齊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們學習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層探究克敵制勝的首要條件。二、初讀課文,疏通文意。(一)全體誦讀課文,教師再范讀。(二)教師巡視,釋疑點撥。(三)對照書下注釋,學生獨立思考,逐段疏通并翻譯。整理:1通假字:“畔”同“叛”。2重點詞語解釋   ( 1)天時不如地利 天時:有利于作戰(zhàn)的天氣、時令。地利: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理形勢   ( 2)地利不如人和 人和: 人心所向、上下團結(jié)     ( 3)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 環(huán):圍    ( 4)是天時不如地也 是:這   ( 5)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限制     ( 6)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威:震懾   ( 7)得道者多助 得道:施行仁義    ( 8)親戚畔之 親戚:骨肉兄弟。     ( 9)故(所以)君子(施行仁政的君主)有(要么)不戰(zhàn)    ( 10)兵革非不堅(堅硬)利(銳利)也:   ( 11)寡助之至 至:極點。    ( 12)委(放棄)而去(離開)之    ( 13)兵(兵器)革(甲衣)非不堅利也    ( 14)池非不深也 池:護城河   ( 15)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固:鞏固。3解釋一詞多義:道:會天大雨,道不通( )得道者多助( )伐無道,誅暴秦( )固: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汝心之固,固不可徹( )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池非不深也( )國: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搜于國中三日三夜( )4古今異義詞。(1)親戚畔之  親戚:古義:骨肉兄弟。 今義:(2)委而去之 去:古義:離開 今義:5詞類活用。(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詞用作動詞,限制)(2)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形容詞用作動詞,使鞏固)(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詞用作動詞,威懾)(4) 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名詞作狀語, 圍)6朗讀節(jié)奏    1、夫/環(huán)而攻之 2、故 /君 子 有 不 戰(zhàn) , 戰(zhàn)/ 必 勝 矣。    3、域 民 /不 以 /封 疆 之 界  4、得 道 者/ 多 助,失 道 者 /寡 助7重點語句翻譯    1、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 憑著天下人歸順他的(有利條件),去攻打連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寡助之君)。    2、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這樣)都不能取勝這是因為有利于作戰(zhàn)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理形勢(呀)!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使人民定居不遷到別處去,不能靠邊疆的限制;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震懾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強大。8特殊句式。三、課文內(nèi)容理解 :1編寫結(jié)構(gòu)提綱。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篇短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明確:中心論點即篇首兩句。孟子提出三個概念:天時、地利、人和,并將這三者加以比較,層層推進。用兩個“不如”,強調(diào)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間的比較,實質(zhì)上是重在前二者與后者的比較,強調(diào)指出各種客觀條件及諸多的因素在戰(zhàn)爭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觀條件及“人和”的因素,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較中立論,給人的印象極其深刻。句式亦極相同,語氣十分肯定,斬釘截鐵,不容置疑。3中心論點提出后作者是怎樣進行論證的?明確:2、3兩段圍繞中心論點,連用兩個論據(jù)進一步論證。第2段選取攻戰(zhàn)的例子闡明“天時不如地利”,區(qū)區(qū)小城,四面受圍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時”者,也不能勝,旨在說明“地利”重于天時;第3段同樣選攻戰(zhàn)的例子,旨在說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況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堅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卻棄城而逃,因為“地利”亦難比“人和”。這兩個例子均非實際戰(zhàn)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況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論戰(zhàn)具有普遍的意義和一定的說服力。歸納:以上三段論證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4中心論點既然已得到了論證,為什么還要寫第4段?引導學生討論后明確: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3段論述的基礎上進一步闡發(fā),將論點的范圍由戰(zhàn)爭推及到治國,從而全面體現(xiàn)了孟子的政治主張,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義,其次,“得道”實際上也可理解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歸順,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潰。因而,第4段絕非多余的閑筆。四、歸納全文。1提問:這篇短論在論證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明確: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1)逐層論證,層層深入。文章第1段,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接著運用戰(zhàn)例,分別論證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進一步闡發(fā),說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緊緊圍繞得“人和”這一中心,環(huán)環(huán)相扣,逐層推理,顯示出極其嚴密的論證藝術(shù)和極強的邏輯性。(2)議論中運用排比、對比等手法,使文章氣勢恢宏,筆酣墨暢,結(jié)構(gòu)縝密。2提問:應該怎樣看待孟子得“人和”的主張? 明確: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義”“非攻”思想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強調(diào)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須要順乎民心,這一觀點,不僅在當時那個歷史時期具有進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個歷史發(fā)展特定階段中的獨見卓識和對人民力量的重視,對于我們今天辦好事情也有借鑒。但也應當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維護封建社會的統(tǒng)治,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這一觀點帶有時代的局限性。孟子“人和”的思想穿越時空隧道傳到了今天。我想,不管是戰(zhàn)爭的取勝還是國家的建設,都需要“人和”。聯(lián)想到我們今天的四個現(xiàn)代化建設,安定團結(jié)的政治局面、和諧的人際關(guān)系是四化建設取得輝煌成就的前提。讓我們牢牢記住孟子的富有哲理的名言:天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五、拓展延伸1根據(jù)文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句話的內(nèi)容,聯(lián)系歷史或現(xiàn)實,舉一個這樣的事例。明確:日本某些反華勢力,擅自篡改歷史教科書,結(jié)果招致了國內(nèi)外有識之士的一致反對,弄得眾叛親離;正應了孟子這句古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回憶你學過的文言課文,從中舉出一則可以證明本文論點的史實。   明確:秦王朝施行暴政,使“天下苦秦久矣”,導致陳勝吳廣起義,秦王朝滅亡。(或者:長勺之戰(zhàn)能以弱勝強的先決條件,就是做到了取信于民。 )   3、請寫出一句與“人和”有關(guān)的名言警句,結(jié)合現(xiàn)實生活實際,談談你對“人和”的體會。示例一:孟子的這一主張,強調(diào)做任何事情必須要順乎民心,反映了孟子在那個歷史發(fā)展特定階段中的遠見卓識。但也應當看到,孟子提出“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維護統(tǒng)治階級的利益,這就使他的觀點不可避免地帶有了時代的局限性。示例二:我覺得,戰(zhàn)爭勝負取決于戰(zhàn)爭的性質(zhì)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時”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論只能適用于科學不發(fā)達的古代社會。在高科技發(fā)展的今天,要想打勝仗,就必須有最先進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美伊戰(zhàn)爭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嗎?示例三:強權(quán)只能橫行一時,絕不可能橫行一世。世界的政治格局發(fā)展到今天,雖然歐美發(fā)達國家相對來說仍然處于支配地位,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大國的霸權(quán)地位已處在江河日下的境地。在世界政治的運作中是否合乎道義正在成為處理國家與國家,民族與民族之間關(guān)系的準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將會成為21世紀支配世界政治格局的重要觀念。追問:在當今社會,什么是合乎“道義”的?什么是不合乎“道義”的呢?明確,也許可以這樣回答;第一,合乎國家與國家平等的原則,也就是說國家無論大小、貧富、強弱都應在平等的原則下參與國際事務,第二,有利于維護和平共處,這是鑒于20世紀的戰(zhàn)爭給人類;社會帶來巨大的災難,維護和平,避免戰(zhàn)爭,對21世紀人類社會發(fā)展是至關(guān)重要的?!暗玫蓝嘀У拦阎边@一中國儒家的思想作為一種有價值的資源受到我們的重視?!叭撕汀痹谖闹械暮x是什么?請你結(jié)合歷史或現(xiàn)實,再舉出一個相關(guān)的事例。(2020年廣西百色市中考試題)方略:解答此類試題,首先要看清楚要求補充的論據(jù)類型,即看清楚要求補充的是名言還是事例;第二,所補充的事例要與選文的論點相吻合;第三,補充事例時,要用概括的手法,千萬不要展開來描寫;第四,要選擇那些熟悉的事例,確保它的準確性。當然,解答的關(guān)鍵是平時要注重養(yǎng)成閱讀積累的習慣。答案:含義:人心所向、內(nèi)部團結(jié)。相關(guān)事例如:抗日戰(zhàn)爭時期,全國人民緊密團結(jié),經(jīng)過八年的艱苦奮戰(zhàn),終于取得抗戰(zhàn)勝利。1998年我國軍民團結(jié),取得抗洪救災的勝利。2020年,我們?nèi)f眾一心,戰(zhàn)勝“非典”。2020年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抗擊冰凍災害。2020年汶川大地震,13億中國人手牽手,心連心,共克時艱。六、課堂小結(jié)孟子的政治思想對生活在21世紀發(fā)我們?nèi)杂幸欢ǖ慕桃?。希望大家悉心體會,思有所悟,學有所得。鞏固訓練當堂練習 一、理解性默寫:1、文章的中心論點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攻城一方不能取勝的原因是:天時不如地利 。守城一方“委而去之”的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   3、日本某反華勢力,擅自篡改歷史教科書,結(jié)果招致了國內(nèi)外有識之士的一 致反對,弄得眾叛親離,正應了孟子的哪句話“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4、指出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三要素及其關(guān)系的句子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日本某些反華勢力,擅自篡改歷史教科書,結(jié)果招致了國內(nèi)外有識之士的一致反對,弄得眾叛親離,正應了孟子那句話:“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6、分析家認為,美國對外武力干涉他國內(nèi)政的戰(zhàn)略已呈“失道者寡助”之勢,而中國“和平崛起”的外交戰(zhàn)略正呈“得道者多助”之勢。(用孟子三章)中兩句話填寫  7、點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8、“戰(zhàn)必勝”的條件是:“得道者多助”。二、課文內(nèi)容理解填空。 1、文中所論述的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最重要因素是 人和 ,從中可反映出孟子民貴君輕的政治思想。    2、作者在文中指出管理百姓、鞏固國防、威懾天下三個方面不能只“以封疆之界”、“以山溪之險”和“'以兵革之利”。然后提示爭取“人和”的實質(zhì)在于“得道”。    3、從全文看得“人和”的實質(zhì)是“得道”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天下順之”    4、文中“得道者多助”一句中的“道”是指的什么?施行仁政    5、“得道者”的意思是施行仁政的人;文中與它意思相同的一個詞是君子。    6、本文闡述的主要觀點是什么?為什么說這一觀點是孟子“仁政”主張的具體體現(xiàn)?    *觀點: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天時、地利、人和這三要素中,孟子認為人和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要贏得民心的前提是“得道”,而這個“道”就是他一貫主張的“仁政”。所以孟子從“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說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實際上就是在說明他的“仁政”主張。 課后作業(yè)2020年浙江省紹興市三、閱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下列題目。15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1)委而去之 ()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4)寡助之至,親戚畔之()16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 (2分)A. 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 委而去之B. 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得道者多助C.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多助之至,天下順之D.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17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4分)句子: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翻譯: 18文中體現(xiàn)了孟子怎樣的治國主張?(3分)答: 15(1)舍棄 (2)限制(限止) (3)震懾(威懾) (4)極點16D17憑借天下人都歸順他的條件,攻打被內(nèi)外親屬背叛的人,所以君子不戰(zhàn)則已,作戰(zhàn)就一定能勝利。18要施行“王道”(“仁政”),實現(xiàn)“人和”,使天下歸順。(或“要體恤百姓,凝聚人心”2020年廣東省湛江市閱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回答1723題。17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4分)(1)夫環(huán)而攻之 環(huán): (2)兵革非不堅利也 兵:(3)委而去之 委: (4)寡助之至 至:1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A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 委而去之 B然而不勝者 得道者多助C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以天下之所順 D寡助之至 天下順之19請將文中畫線句子“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3分)答:20作者認為決定戰(zhàn)爭勝利的主要條件是什么?你認為文中哪個句子最能體現(xiàn)作者的仁政思想?(2分)答:17(1)包圍(2)武器(3)放棄(4)極點18C19譯文:用天下百姓都歸順于你的這一條件,去攻打連內(nèi)外親屬都背叛他的人,所以說實施仁政的國君不打戰(zhàn)則已,如果打戰(zhàn),就一定能取勝。20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2020年湖南省郴州市(一)閱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912題.(8分)9解釋下面語句中加點的詞。(2分)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去:親戚畔之。 畔:10用“/”劃分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2分)威 天 下 不 以 兵 革 之 利11翻譯句子。(2分)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譯文:12盂子在文中指明克敵制勝的首要條件是 ,它就是下文說的“多助”和“ ”(此空用文中原句作答)。(2分)9參考答案:(1)去:離開(2)“畔”通“叛”,背叛評分標準:2分,每小題1分。10參考答案: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或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評分標準:2分。兩種答案任答對一種計2分。11參考答案:四面包圍起來攻打它,卻不能取勝。評分標準:2分,注意通順,意對即可。12參考答案:人和 天下順之評分標準:2分,每空1分。第二空用課文原文回答計1分,否則計0分。二十一孟子二章一、在括號里給加點字注音或根據(jù)拼音寫出漢字夫環(huán)而攻之( ) 米sù( ) 傳說( ) 畎面( ) 版筑( )法家拂士( ) 城gu( ) 百里x( ) héng于慮( ) 子yú( )二、加點字解釋正確的一項A·委而去之(放棄) 而后喻(了解) 池非不深也(護城河)B·固國 (國家) 空乏其身(資財缺乏) 得道多助(道德)C·舉于市 (推舉) 餓其體膚(饑餓) 寡助之至(少)D·域民 (限制) 威天下(威懾) 人恒過(過失)三、下列句子全有古今異義詞的一組A·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而后作 B所以動心忍性 生于憂患C·望桓侯而還走 環(huán)而攻之 D池非不深也 親戚畔之四、翻譯句子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委而去之 譯:放棄這座城然后到城外去了。 ( )2·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譯:上天將要把重大的使命交給這個人。 ( )3·人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譯:進來沒有大法家和輔佐君王的賢臣,出來沒有外來的禍患,國家常常要滅亡。 ( )4·寡助之至;親戚畔之。譯:得到少數(shù)人支持的君王到了極點,連親戚也背叛他。 ( )五、閱讀短文,完成練習(一)故日:_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二)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_,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1·在橫線上默寫出原句。2·(一)段中的排比何作用是_,從反面論述了_的重要性。A·陳述觀點 人和 B·擺事實 人和C·得出結(jié)論 仁政 D·陳述觀點 施行仁政3·(一)段中"戰(zhàn)必勝矣"的原因是:A·使老百姓安定下來,不要遷到別處去。 B·施行仁政,得到百姓的支持。C·依靠強大的武力和險要的地勢。 D.威懾天下,有正確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4·(二)段所填的句子依次從_、_、_、_、_等方面來論述_,其中_、_、_、_、_都是使動詞。5·從(二)段內(nèi)容看,古話說:1_,也是這個意思。六、寫作練習讀下列這段文字,結(jié)合課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寫一篇議論文。夫用兵之道,要在人和。人和則不勸而自戰(zhàn)矣。若將吏相猜,士卒不附,忠謀不納,群下謗議,讒慝(chán tè)互生,雖有湯、武之智,而不能取勝于匹夫,況眾人乎?答案孟子兩章中考題集萃姓名 學號 成績一、(2020年河南課改區(qū)試題)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完成18-21題。(共10分)(一)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節(jié)選自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二)越王句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于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曰:“女忘稽之恥邪?”(終滅吳)(節(jié)選自史記)注:句踐:即勾踐。春秋時越國國君,于公元前494年被吳王夫差大敗于會稽,被俘,釋放回國后,臥薪嘗膽,發(fā)憤圖強,于公元前473年滅掉吳國。焦思:焦慮思考。膽:即膽囊,膽汁極苦。18.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2分)(1)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 作:(2)人恒過然后能改 恒:19.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點詞。(2分)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20.孟子認為,一個國家要想避免“亡”的命運,必須具備哪些條件?(2分)21.勾踐滅吳的故事,印證了孟子的哪些說法?現(xiàn)在社會安定,經(jīng)濟繁榮,人民安居樂業(yè),“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說法是否還有現(xiàn)實意義?請簡要談談你的認識。(4分)二、(2020年四川攀枝花非課改區(qū)試題)閱讀孟子二章,完成8-11小題(15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而死于安樂也。8下列加點的實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2分)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區(qū)域、地域B寡助之至,親戚畔之 畔:通“叛” 背叛C傅說舉于版筑之間 舉:被選拔,被起用D必先苦其心志 苦:使受苦9下列四組加點的虛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A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屬予作文以記之B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 杜少府之任蜀州C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曹操比于袁紹D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 擇其善者而從之10選擇對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確的一項( )(2分)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作者強調(diào)了在治理國家中施行仁政的重要性。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論證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一中心論點。C遭腐刑而著史記的司馬遷,幼年喪父發(fā)奮讀書的歐陽修,身殘志堅的張海迪等三人的故事不能證明“生于憂患”的道理。D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一文告訴了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苦難是對人生的一種磨練,我們只有戰(zhàn)勝苦難,才能取得成功。11把下列文言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文。(9分,每小題3分)(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2)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3)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三、(2020年北京市海淀區(qū)試題)閱讀文言文,完成2023題。(12分)舜發(fā)于畎畝之中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與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人恒過,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也。20. 選文中孟子主要講了兩方面的問題,一是造就人才,二是 ;得出的結(jié)論是“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用現(xiàn)在的話說就是 。(3分)21. 孟子說理散文的善用排比、句式長短錯落,有怎樣的表達效果?請你以選文第段為例加以具體分析。(3分)22. 選文第段緊承上文從正反兩方面加以推論,其中從正面推論的是哪句話?(3分)23. 孟子在選文第段中以六位歷史人物的經(jīng)歷告訴人們:人要成大器,必須經(jīng)受磨煉。下面列出的名言中,與之意思相近的是( )和( )這兩句。(3分)A. 古人大業(yè)成,皆自憂患始。B.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C.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D. 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四、(2020年沈陽市課改區(qū)試題)閱讀下面選文,完成1015題。(15分)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舜發(fā)于畎畝之中,曾益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后能改,死于安樂。10.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選自 。(2分)11.解釋選文中加點的詞。(2分)(1)舉: (2)任 :12.下列句子劃分節(jié)奏有誤的一項是( )(2分)A. 舜/發(fā)于/畎畝之中 B. 曾益/其所不能C. 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 D. 入/則無法家/拂士13.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句子。(4分)(1) 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2) 然后知生于憂患,死于安樂。14.概括選文第一段的大意。(2分)15.這篇選文對你今后的學習或生活有怎樣的指導意義?(3分)五、(2020年貴陽實驗區(qū)試題)閱讀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回答1821題。(10分)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人恒過,而死于安樂也。18解釋語段中加點的詞。(2分)故: 是:19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這個句子。(2分)20語段主要論述了凡是能擔天下大任的人才,都必須經(jīng)受一定的磨煉,這樣才能取得“曾益其所不能”的效果或成就。請緊扣這一論述,任意舉一個恰當?shù)氖吕髡摀?jù)。(所舉事例必須包括人名、所受的磨煉、取得的成就)(3分)21語段說:“人恒過,然后能改”,有人對這句話持不同見解。請閱讀下面鏈接材料后,結(jié)合自己的思考談一點你的看法。(3分)【相關(guān)鏈接材料】“有些錯誤沒機會改正”。日前,48歲的喜劇演員牛振華因酒后駕車慘遭不幸。出事后牛振華的家屬發(fā)表了情真意切的公開信:“一生謹慎的他犯了一次錯誤,而他唯一一次錯誤,卻讓他不再有改正的機會,也給我們造成終生的遺憾!”人們常說:“不要怕犯錯誤”、“不要怕交學費”、“吃一塹,長一智”、“在哪里摔到,就在哪里爬起來”等等,這些話不能說不對,但有些錯誤是致命的,瞬間發(fā)生,沒有糾正的機會。六、(2020年四川遂寧市中考試題)文言文閱讀(每小題2分,共10分)(一)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三) , , ,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四)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戰(zhàn)必勝矣。”11選文橫線上應填的文字正確的一項是( )A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米粟非不多也,兵革非不堅利也。B池非不深也,城非不高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C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D池非不深也,城非不高也,米粟非不多也,兵革非不堅利也。1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 (環(huán):包圍)B池非不深也 (池:水池)C寡助之至,親戚畔之 (畔:通“叛”,背叛)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這里是“限制”的意思)13對下面句子翻譯有誤的一項是( )A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所以君子不戰(zhàn)則已,戰(zhàn)就一定勝利)B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方圓三里那樣的小城和方圓七里的大城)C委而去之(棄城而逃)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不能只靠武力強大來震懾天下)14下面判斷有誤的一項是( )A孟子相傳是孟子及其弟子所作。B文章采用了“總分總”的結(jié)構(gòu)模式。C文章第(四)段運用了正反對比論證和舉例論證的方法。D本文駢散結(jié)合,讀來瑯瑯上口,朗讀時要注意節(jié)奏正確。比如“城/非不高也”、“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15對文章內(nèi)容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文中與“得道者”意思相同的一個詞是“君子”。B作者在論述戰(zhàn)爭的三個要素時,著重強調(diào)了“人和”。C文章的中心論點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D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仁政”、“法治”的思想。七、(2020年山東泰安市中考試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7題。甲人恒過,然后能改;而死于安樂也。(選自孟子)乙鄭之鄙人學為蓋。三年而大旱,無所用,棄而為秸槔。三年而大雨,又無所用,則還為蓋焉。未幾,盜起,民盡戎服,鮮用蓋者。欲學為兵,則老矣。越有善農(nóng)者,鑿田種稻,三年皆澇。人謂宜泄水種黍,弗聽,而仍其舊,乃大旱連歲。計其獲,則償歉而贏焉。故曰:“旱斯具舟,熱斯具裘。天下名言也!”(選自郁離子)5解釋句中加點的詞。(2分)入則無法家拂士 拂: 鄭之鄙人學為蓋 鄙:6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6分)人恒過,然后能改。 譯:旱斯具舟,熱斯具裘。 譯:7甲乙兩文的主要觀點是什么?寫法上有什么共同特點?(4分)甲文的主要觀點: 乙文的主要觀點:共同特點:八、(2020年山東威海市中考試題)閱讀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一文,完成59題。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舜發(fā)于畎畝之中,曾益其所不能。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而死于安樂也。5.給下邊句子中加點的字注音。(2分)曾益其所不能( ) 入則無法家拂士( )6.下邊對加點字的解釋有錯誤的兩組是( )和( )(4分)A.必先苦其心志(痛苦) 何苦而不平(愁)B.曾益其所不能(增加) 斟酌損益(利益)C.出則無敵國外患(國外) 殫其地之出(出產(chǎn)的東西)D.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奮起,指有所作為) 一鼓作氣(振作)7.文中缺漏了一處文字,把缺漏的文字補出來。(2分)答:8.文章第一段寫舜、傅說等六人的經(jīng)歷,是為了證明 這一觀點。(2分)9.寫出“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的意思。(2分)答:九、(2020年山東淄博市中考試題)閱讀下面有關(guān)“憂患”的兩個文段,做1213題。(6分)(甲)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 , 。(乙)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機存亡之秋也。然侍衛(wèi)之臣不懈于內(nèi),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12解釋加點的字。(3分)衡( )于慮 而后喻( ) 以光( )先帝遺德13(甲)文中空白處的語句是: , 。(甲)文中的“法家拂士”具體是指(乙)文中的 。(乙)文中,作者解決“危機”的辦法是 。(3分)十、(2020年湖北咸寧市中考試題)閱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回答2024題。(15分)天時不如地利故曰, ,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戰(zhàn)必勝矣。20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含義。(3分)池非不深也( ) 委而去之( ) 故君子有不戰(zhàn)( )21下列各句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2分)A得道者多助 策之不以其道 慘無人道B委而去之 去國懷鄉(xiāng) 去留兩便C寡助之至 比至陳 無微不至D攻親戚之所畔 輟耕之壟上 始齔,跳往助之22在文中的橫線上填寫原文句子。(2分)23把下面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譯: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 譯:24本文闡述的主要觀點是什么?為什么說這一觀點是孟子“仁政”主張的具體體現(xiàn)?(4分)十一、(2020年重慶中考試題)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題。(15分)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舜發(fā)于畎畝之中,曾益其所不能。人恒過,而死于安樂也。11下列句中加點詞含義相同的一項是( ) (3分)A舜發(fā)于畎畝之中 發(fā)于聲,而后喻B國恒亡 人恒過,然后能改C傅說舉于版筑之間 舉大計亦死D入則無法家拂士 行拂亂其所為1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6分)(1)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13本文指出,擔當大任的人必須從三個方面經(jīng)受艱苦磨難。其中,思想上要 ,行為上要 。(用原文回答)(2分)14結(jié)合自己的實際,說說你對“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體會。(不超過20個字)(4分)十二、(2020年天津中考試題)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20題。(14分)天時不如地利,戰(zhàn)必勝矣。16句中加點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2分)A池非不深也 園林池沼寬暢 B兵革非不堅利也 可汗大點兵C然而不勝者 不以木為之者 D攻親戚之所畔 輟耕之壟上17用“/”標出下邊句子朗讀時應停頓的地方。(2分)夫 環(huán) 而 攻 之,必 有 得 天 時 者 矣18各寫出兩個含有下面句中加點詞的成語。(4分)(如每詞能寫三個以上,另加1分)多助之至:失道者寡助:19下面對課文的理解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3分)文章先用攻城而未能取勝的例子來論證“天時不如地利”?!叭铩薄捌呃铩倍紭O言防守地域之大,以致難以攻破,所以說“天時不如地利”。文章接著以守城而未能取勝的例子來論證“地利不如人和”。這里采用“池非不深也”這樣雙重否定的句式,格外強調(diào)守城條件之有利。從守城一方的失利我們可以推斷:攻城一方盡管沒有“地利”,但因“人和”,能同仇敵愾,萬眾一心,因此無堅不摧。文章利用打仗作例子,充分論證了“人和”對奪取一切戰(zhàn)爭勝利的極端重要性,目的在于啟發(fā)君主們應如何打好仗,取得戰(zhàn)爭的勝利。文章在論證了“人和”對戰(zhàn)爭的重要性后,又順勢推論出“人和”在治理整個國家中的作用。A. B. C. D. 20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3分)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十三、閱讀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回答問題。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舜發(fā)于畎畝之中,曾益其所不能。人恒過,而死于安樂也。1孟子是 家的經(jīng)典之一。你還知道該學派的哪些經(jīng)典?請再舉三部:2第一段“曾益其所不能”中的“曾”的意思是什么?3談你對“人恒過,然后能改”這句話的理解。4論語中孔子曾稱贊他的弟子顏回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結(jié)合本文,談談顏回的故事能說明什么道理。5孟子在兩千多年前就警示人們要有憂患意識。兩千多年后的今天,“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這句名言能引起你什么樣的共鳴?十四、(2020年蘇州中考模擬練習)閱讀文言文,按要求回答問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戰(zhàn)必勝矣。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在文中的意思。(1)兵革非不堅利也 兵:(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3)寡助之至,親戚畔之 畔:2“得道者多助”中的“道”是指什么說的( )A正確的道理 B作戰(zhàn)的規(guī)律 C施行“仁政” D統(tǒng)治的方法3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全文的中心論點。B第二段用攻城而未能取勝的例子來論證“地利不如人和”;第三段寫地理條件雖優(yōu)越而守城失利,來論證“天時不如地利”。C第四段深入論證“得道”即“得人和”,“得人和”則“戰(zhàn)必勝”。D本文所論述的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最重要因素是“人和”。4哪兩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思相同?( )和( )A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木蘭詩)B委而去之 去國懷鄉(xiāng)(岳陽樓記)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上使外將兵(陳涉世家)D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愚公移山)E多助之至 余人各復延至其家(桃花源記)5“得道者”的意思是 ;文中與它意思相同的一個詞是 。6用文中語句填空。從上文看,得“人和”的實質(zhì)是“ ”,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7回憶你學過的文言課文,從中舉出一則可以證明本文論點的史實。孟子兩章中考題集萃參考答案一、18.(1)奮起,指有所作為 (1分) (2)經(jīng)常(1分)(共2分)19.所以上天將要下達重大使命給這樣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內(nèi)心痛苦,筋骨勞累 (寫出句子大意 1分,“苦”字解釋正確1分。共2分)20.(1)內(nèi)有法家拂士(2)外有敵國外患 (一點1分。共2分)21.(1)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2)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用自己的話解說也可)(一點1分。共2分)(答出是否有現(xiàn)實意義,觀點明確,言之成理即可。2分)(共4分)二、8A 9D 10C 11(1)施行仁政的國君,幫助他的人很多;不施行仁政的國君,幫助他的人很少。(或:施行仁政的國君,有很多人幫助他;不施行仁政的國君,很少有人幫助他。) (2)用天下歸順的力量,去攻打連父母兄弟都要背叛的國君。所以施行仁政的國君不打仗則已,如果打仗就一定能取得勝利。 (3)(在)國內(nèi)如果沒有有法度的大臣和能夠輔佐君主的賢士,(在)國外如果沒有敵對的國家和外在的憂患,這樣的國家常常會滅亡。(關(guān)鍵詞語譯漏譯錯一處扣1分)三、20. 治理國家(1分,意思對即可);憂患可以使人和國家生存發(fā)展,安逸享樂使人和國家萎靡滅亡。(2分,意思對即可) 21. 這段文字以“先必”二字領(lǐng)起“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構(gòu)成一組排比,讀起來一句緊似一句,非常有氣勢;且這組句子句式較整齊,以短句為主,和前后較長的句子搭配起來,使全段句式富于變化,讀起來節(jié)奏感很強。(3分,意思對即可)22.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保?分)23. A D(共3分,每項1.5分)四、10.孟子告子下或孟子 11.(1)被選拔 (2)責任,使命 12.D 13.(1)使他筋骨勞累,使他經(jīng)受饑餓(之苦),使他受到貧困(之苦)。(2)這樣(以后),人們才會明白,因有憂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樂而衰亡。(意譯亦可) 14. (舉例)論述人要(有所作為)成就大業(yè),就必須(先在生活、思想和行為等方面都)經(jīng)受一番艱難甚至痛苦磨煉的觀點。 15.從磨煉意志;知錯能改;做事要有原則;要提出好的建議等方面回答。五、18所以 這種(每個1分) 19這樣人們才會明白憂患使人生存發(fā)展,而安逸享樂使人萎靡死亡。 20略(所舉事例要實事求是,并具有較強的說服力。每點1分) 21略(不論考生就一點來談或兩點結(jié)合起來談,不論考生持什么觀點,只要所言有積極意義,符合情理即可)六、11C 12B 13B 14C 15D七、5同“弼”,輔佐 邊境 6一個人常犯錯誤,然后才能改正。天旱的時候就準備船,天熱的時候就準備皮襖。 7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防患于未然 卒章顯志八、5.zng bì 6.A B 7.人恒過,然后能改。 8.生于憂患 9.憂患(能激勵人勤奮)使人生存發(fā)展,而享受安樂使人委靡死亡。九、12通“橫”,梗塞,不順;明白,了解;發(fā)揚光大。 13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侍衛(wèi)之臣 忠志之士 開張圣聽(或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十、20池:護城河。委:放棄。有:或,要么。21B 2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3(這樣)都不能取勝,這是因為有利于作戰(zhàn)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理形勢(呀)! 憑著天下人都歸順他的條件,去攻打那連親戚都背叛他的君主。 24觀點: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天時、地利、人和這三要素中,孟子認為人和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要贏得民心的前提是“得道”,而這個“道”就是他一貫主張的“仁政”。所以孟子從“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說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實際上就是在說明他的“仁政”主張。十一、11B(3分) 12(1)(通過這些)來讓他內(nèi)心警覺,使他的性格堅定起來,以不斷增長才干。(2)內(nèi)心憂困,思緒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為。(本題共6分,每小題3分)13苦其心志 行拂亂其所為。(本題2分,每空1分)14如:“磨難對人的成長具有重要作用”、“要有危機意識,不要貪圖安樂”等。(言之成理即可)(本題4分,超過20字扣1分)十二、16.(2分)C 17.(2分)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 18.(4分)如獲至寶、至高無上、至理名言等;曲高和寡、孤陋寡聞、寡廉鮮恥、孤家寡人等。 19.(3分)D 20.(3分)讓老百姓定居不能靠邊疆的界限,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震服天下不能靠武器的精良。(每句1分)十三、1儒 論語大學中庸詩經(jīng)尚書禮記易經(jīng)春秋 2“增加”或“增”。 3圍繞“成才離不開主觀努力”來答即可;能寫出原句的意思亦可。 4圍繞“痛苦和磨難可以造就人才”來答即可;答“生于憂患”亦可。 5圍繞“物質(zhì)生活優(yōu)裕了,仍然需要憂患意識”或“因有憂患得以生存,因沉迷安樂而衰亡”來答即可。十四、1(1)兵器 (2)限制 (3)通“叛”,背叛 2C 3B 4A B 5施行仁政的人 君子 6得道 天下順之 7秦王朝施行暴政,使“天下苦秦久矣”,導致陳勝吳廣起義,秦王朝滅亡。或者:長勺之戰(zhàn)能以弱勝強的先決條件,就是做到了取信于民。2020廣西百色市閱讀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913題。(13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9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3分)委而去之 (委: ) (去: ) 親戚畔之(畔: )10下面“以”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 (2分)A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B以天下之所順C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 D屬予作文

注意事項

本文(江蘇省濱海縣陸集中學九年級語文下冊 1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學案(無答案) 新人教版)為本站會員(艷***)主動上傳,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版權(quán)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wǎng)(點擊聯(lián)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wǎng)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關(guān)于我們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wǎng)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版權(quán)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wǎng),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