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學年高中歷史 第九單元 戊戌變法綜合檢測 新人教版選修1》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學年高中歷史 第九單元 戊戌變法綜合檢測 新人教版選修1(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單元綜合檢測(九)
(時間:40分鐘,分值:100分)
一、選擇題(共8小題,每小題5分,共40分)
1.19世紀末,列強加緊侵略中國,中華民族面臨著深重的民族危機。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與19世紀中期相比侵華的主要角色發(fā)生重大變化
B.資本輸出取代商品輸出
C.19世紀末中國面臨淪為半殖民地的危機
D.參加侵華的國家空前增多
解析:選B。本題要求選出錯誤的選項。19世紀后半期,在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推動下,列強侵華變?yōu)橐再Y本輸出為主,但這一時期商品輸出仍然是列強對外侵略的重要方式,B項說法錯誤,符合題意,為本題正確選項。
2.資產階級維新派人士指出“三權分立,然后政體
2、備,以我朝論之,皇上則為元首,百體所從,軍機號為政府,出入納王命……”其主張實際上要求建立( )
A.總統(tǒng)共和政體
B.君主專制政體
C.議會共和政體
D.君主立憲政體
解析:選D。由題干中“三權分立”“皇上則為元首”等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維新派主張建立君主立憲制,故D項正確。
3.康有為在變法運動之前,做了很多理論準備。他寫了《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兩部書。但是,那些正宗的儒家學者卻把它們視為異端學說。這反映了( )
A.當時新舊思想的沖突
B.康有為托古改制的思想特點
C.維新變法的艱難曲折
D.維新變法以儒家思想為指導
解析:選A。依據(jù)材料
3、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康有為借助經學外衣和孔子的權威來宣傳維新變法,受到了正宗儒家學者的批判,這反映了當時新舊思想的沖突,因此A選項正確。
4.19世紀末,維新變法從一種思潮迅速發(fā)展為一場政治運動,其關鍵是( )
A.維新派發(fā)展資本主義的主張順應歷史潮流
B.維新派爭取了光緒皇帝和袁世凱的支持
C.維新派把維新變法與救亡圖存結合起來
D.維新派得到了愛國志士和知識分子的擁護
解析:選C。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清末的維新變法從一種思潮迅速發(fā)展為一場政治運動,主要在于民族危機的加深促使維新派把維新變法與救亡圖存緊密結合起來,得到了社會上層精英知識分子和主張變革的統(tǒng)
4、治者的支持和響應,故選C項。
5.1898年戊戌變法期間,光緒帝批準開設經濟特科,以外交為六科之?,“凡考求各國政治條約公法、律例章程諸學隸之”。同時詔令改八股為策論;清末新政期間,西學正式納入科舉考試范圍。這表明( )
A.傳播西學成為社會各界的廣泛共識
B.清政府開始關注國際法方面的問題
C.中西文化沖撞下傳統(tǒng)價值體系被打破
D.清政府的人才選拔制度發(fā)生根本變革
解析:選C。從材料信息來看,清政府開始招錄了解外國法律和政治制度的人才為官,選官考試注重考查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能力,這說明在中西文化的沖撞下傳統(tǒng)價值體系被打破,故選C項。
6.戊戌變法法令中直接打擊了封建守舊勢力的措施
5、是( )
A.精簡機構、裁汰冗員
B.鼓勵官紳士民上書言事
C.派遣留學生
D.提倡私人開辦工廠
解析:選A?!熬啓C構、裁汰冗員”使一部分舊官僚失去了“鐵飯碗”,因而直接打擊了封建守舊勢力,故選A項。
7.有學者指出:“戊戌政變后,百日維新作為一場政治運動失敗了……新學家們帶來的解放作用遠不是西太后發(fā)動的政變所能剿洗干凈的。”新學家們帶來的最深遠的“解放作用”是( )
A.喚醒民眾救亡圖存的愛國精神
B.傳播西方政治學說的啟蒙意義
C.指導維新變法的實踐經驗
D.啟示知識分子繼承改良道路
解析:選B。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戊戌變法雖然失敗了,但是維新派宣傳的資產階級思
6、想引起了思想文化界的極大反響,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了資產階級維新思想,更多有識之士開始思索救國救民之路,維新派宣傳天賦人權、自由平等等觀念,具有啟蒙意義;主張君主立憲,提高了民眾的參政熱情。故答案為B項。
8.美國史學家費正清說:“1898年事變的主要意義在于,這是激進派自上而下進行變革的一場實驗,它仿照了日本明治維新的模式,但以失敗而告終。由此看來……按部就班進行改革則成功之日遙遙無期,相比之下,倒是劇烈的革命也許更有成功的可能?!弊髡咧荚谡f明( )
A.維新變法對改變近代中國作用有限
B.改革失敗之根源在于照搬日本模式
C.自上而下的變革不適合中國國情
D.革命是中國近代社會發(fā)展
7、的選擇
解析:選D。材料中“按部就班進行改革則成功之日遙遙無期,相比之下,倒是劇烈的革命也許更有成功的可能”說明革命成為大勢所趨,即革命是中國近代社會發(fā)展的選擇。故答案為D項。
二、非選擇題(共4小題,每小題15分,共60分)
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康有為所秉持的進取的維新思想是將自由、平等、民主等價值理念鑲嵌在他所構建的今文經學體系中,雖顯得雜糅、生硬,但也體現(xiàn)了康有為試圖以今文經學為契機來實現(xiàn)儒學現(xiàn)代化轉換的努力。同時期嚴復等人的維新思想也與康有為極其類似。因此,康有為的維新思想是資產階級維新思潮的縮影。
——摘編自徐興燕《資產階級維新思潮的“兩面性”
——以康
8、有為為視角》
材料二 在短短的103天里,光緒皇帝頒布了110多道變法詔令。這些詔令,只有原則要求,沒有相應的配套措施。譬如廢八股,使成千上萬的讀書人在毫無思想準備的情況下斷送了前程,他們中有些人聲言要打死康有為;再如裁并衙門,沒有任何善后措施,使一部分官員和他們的家屬在一夜之間便無以為生。面對并不激烈反對變法、提議要讓變法更切合實際、周善可行的李鴻章等朝臣,康有為竟提議“殺二三品以上阻撓新法的大臣一二人,則新法行矣”。結果變法除得到少數(shù)開明人士的支持外,一直未獲得廣泛的社會效應。
——摘編自齊濤主編《中國通史教程》
(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近代中國資產階級維新思潮呈現(xiàn)“兩面
9、性”的原因。(7分)
(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維新派的戰(zhàn)略失誤,并指出其對后世改革者帶來的啟示。(8分)
解析:(1)原因,根據(jù)材料一“將自由、平等、民主等價值理念鑲嵌在他所構建的今文經學體系中”并結合所學知識從儒學影響、西學東漸、變法需要、資產階級軟弱性等方面分析。(2)失誤,根據(jù)材料二“只有原則要求,沒有相應的配套措施”“變法除得到少數(shù)開明人士的支持外,一直未獲得廣泛的社會效應”并結合所學知識從冒進求成、缺乏社會基礎等方面概括。啟示,結合所學知識從社會基礎、實事求是、循序漸進、改革與穩(wěn)定的關系等方面分析。
答案:(1)傳統(tǒng)儒學的影響;西學東漸的推動;推進變法的需要;資產階
10、級軟弱性。
(2)失誤:冒進求成;樹敵太多。
啟示:改革要有堅實的社會基礎;改革應實事求是,循序漸進;妥善處理改革與穩(wěn)定的關系。
10.戊戌變法是一次具有愛國救亡意義的變法維新運動。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戊戌期間,上海除以往的《申報》《字林西報》等報刊外,還創(chuàng)辦了《時務報》《指南報》《富強報》《農學報》等報刊,杭州、無錫等地也有類似傳播媒介……(江浙)士紳們的維新宣傳則較注意向低層社會伸展。1898年5月11日無錫出版的《無錫白話報》,就是明證。
——摘編自胡成《戊戌變法是一個多重系列的歷史發(fā)展》
材料二 那個時期的新式學堂(京師大學堂、湖南時務學堂等)和開設西學的書院(如西湖書
11、院)里,出過黃興、蔡鍔那樣的民主革命風云人物。梁啟超“筆端常帶感情”……他把俚語、韻語、外國語熔為一爐,不受古來章法的限制,常能動人心弦。黃遵憲的詩則以反映時事、反映社會而明顯地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舊詩。
——摘編自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
完成下列要求:
(1)據(jù)材料一,概括指出江浙地區(qū)維新變法的特點。(4分)
(2)據(jù)材料二,概括指出戊戌變法后文化領域出現(xiàn)的新變化。(6分)
(3)綜合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指出報刊、新式學堂在變法中所起的作用。(5分)
解析:(1)據(jù)材料一“上海除以往的《申報》《字林西報》等報刊外,還創(chuàng)辦了《時務報》《指南報》《富強報》《農學報》等報刊……士紳
12、們的維新宣傳則較注意向低層社會伸展”分析。(2)據(jù)材料二信息從新式學堂培養(yǎng)的目標和文風文體上概括。(3)結合材料信息,從傳播新知識、開啟民智等角度概括。
答案:(1)特點:報刊成為維新思想傳播的主要媒介;注意對底層社會民眾的動員。
(2)變化:開設新式學堂,培養(yǎng)民主革命健將;知識分子文風文體更加大眾化、通俗化。
(3)作用:促進新知識傳播;促進思想啟蒙,利于開啟民智。
11.近代各國的教育改革,是世界現(xiàn)代化歷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1863年6月18日,亞歷山大二世批準了國務會議提交的《大學章程》,取消了教育部督學對大學的種種干預,恢復了 1835年被尼古
13、拉一世取消的大學自治?!?864 年6月14日,頒布了《關于初等國民學校條例》,其中規(guī)定允許社會團體和私人創(chuàng)辦小學?!?864年11月19日,頒布了《中學章程》。根據(jù)這個章程,中學分為古典中學和實用中學(重點學習數(shù)學與自然科學)兩類。
——劉祖熙《改革與革命》
材料二 今此次設立學堂之意,乃欲培植非常之才,以備他日特達之用。……其言中學者,薈萃經子史之精要,及與時務相關者編成之,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其言西學者,譯西人學堂所用之書,加以潤色,既勒為定本。除學堂學生每人給一份外,仍請旨頒行各省學堂,悉遵教授,庶可以一趨向而廣民智。
——1898年5月22日康有為、梁啟超
《代總理衙門奏
14、擬京師大學堂章程》
(1)據(jù)材料一,概括亞歷山大二世教育改革的主要內容。(5分)
(2)據(jù)材料二,概括康、梁主張開辦京師大學堂的教學目的及教學內容的特點。(6分)
(3)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教育改革的看法。(4分)
解析:(1)據(jù)材料一“亞歷山大二世批準了國務會議提交的《大學章程》,取消了教育部督學對大學的種種干預,恢復了1835年被尼古拉一世取消的大學自治”得出擴大大學的自主權,據(jù)材料一“1864年6月14日,頒布了《關于初等國民學校條例》,其中規(guī)定允許社會團體和私人創(chuàng)辦小學”得出鼓勵社會和私人辦學,據(jù)材料一“1864年11月19日,頒布了《中學章程》。根據(jù)這個章程,中學分為古典中
15、學和實用中學(重點學習數(shù)學與自然科學)兩類”得出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2)第一小問教學目的,據(jù)材料二“今此次設立學堂之意,乃欲培植非常之才,以備他日特達之用?!ぷ窠淌?,庶可以一趨向而廣民智”得出培養(yǎng)人才,開啟民智;第二小問特點,據(jù)材料二“其言中學者,薈萃經子史之精要,及與時務相關者編成之,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其言西學者,譯西人學堂所用之書,加以潤色,既勒為定本”得出中學與西學相結合。(3)從鼓勵社會與私人辦學得出多渠道辦學,從教學內容要中學與西學相結合得出教育要與時俱進,從學習西方科學技術得出教學要立足培養(yǎng)有用人才。
答案:(1)內容:擴大大學的自主權;鼓勵社會與私人辦學;學習西方的科學
16、技術。
(2)目的:培養(yǎng)人才;開啟民智。
特點:中學與西學相結合。
(3)看法:多渠道辦學;教學內容要與時俱進;教學立足培養(yǎng)有用人才。
1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在這百天之內,康有為及其同志推行了不少的新政。其中最要緊的有二件事。第一,以后政府的考試不用八股文,都用政治、經濟的策論。換句話說,以后讀書人要做官不能靠虛文,必須靠實學。第二,調整行政機構??涤袨椴锰嗽S多無用的衙門和官職……同時他添了一個農工商總局……他們(指讀書人)費了多少的心血,想從之乎也者里面,升官發(fā)財。一旦廢八股,他們絕望了。難怪他們要罵康有為洋奴漢奸。至于被裁的官員更不要說,無不切齒痛恨。
——
17、摘編自蔣廷黻《中國近代史》
材料二 楊銳者,張之洞入室弟子,歲饋千金,養(yǎng)之京師,而一切托之者也。楊銳與劉光第之入軍機,亦張之洞托陳寶箴薦之者也……張之洞本為新黨,自恐不免,乃請殺譚、楊等六人,以求避黨禍,其忍于殺帝黨久矣。
——摘編自康有為《駁后黨逆賊張之洞、
于蔭霖誣捏偽示》
(1)根據(jù)材料一,概括百日維新的政治措施,并指出這些措施的主要意圖。(9分)
(2)根據(jù)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總結戊戌變法失敗的教訓。(6分)
解析:(1)措施,根據(jù)材料一“以后政府的考試不用八股文,都用政治、經濟的策論……調整行政機構……同時他添了一個農工商總局”并結合所學知識從改革科舉制度、調整行政
18、機構、裁法冗員等方面概括百日維新的政治措施。意圖,結合所學戊戌變法的知識從政治和經濟方面分析。(2)教訓,根據(jù)材料一“一旦廢八股,他們絕望了……無不切齒痛恨”、材料二“張之洞本為新黨,自恐不免,乃請殺譚、楊等六人,以求避黨禍”并結合所學知識即可從急于求成、打擊面過寬、忽視投機者等方面總結戊戌變法失敗的教訓。
答案:(1)政治措施:改革科舉制度,以策論取代八股文;調整行政機構,裁法冗員。
意圖:選拔人才;減少財政支出;促進民族工業(yè)發(fā)展;提高行政效率。
(2)教訓:改革應該循序漸進,不能操之過急;不能打擊面過寬,不能樹敵過多;要警惕改革中的投機者,要警惕黨派之爭。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