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三語文一輪復習 第二部分 現代文閱讀 專題一 論述類文本閱讀 課時沖關二十六 散文閱讀訓練(四)形象、技巧練習案

上傳人:Sc****h 文檔編號:106533861 上傳時間:2022-06-13 格式:DOC 頁數:5 大?。?00.50KB
收藏 版權申訴 舉報 下載
2019屆高三語文一輪復習 第二部分 現代文閱讀 專題一 論述類文本閱讀 課時沖關二十六 散文閱讀訓練(四)形象、技巧練習案_第1頁
第1頁 / 共5頁
2019屆高三語文一輪復習 第二部分 現代文閱讀 專題一 論述類文本閱讀 課時沖關二十六 散文閱讀訓練(四)形象、技巧練習案_第2頁
第2頁 / 共5頁
2019屆高三語文一輪復習 第二部分 現代文閱讀 專題一 論述類文本閱讀 課時沖關二十六 散文閱讀訓練(四)形象、技巧練習案_第3頁
第3頁 / 共5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22 積分

下載資源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資源描述:

《2019屆高三語文一輪復習 第二部分 現代文閱讀 專題一 論述類文本閱讀 課時沖關二十六 散文閱讀訓練(四)形象、技巧練習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屆高三語文一輪復習 第二部分 現代文閱讀 專題一 論述類文本閱讀 課時沖關二十六 散文閱讀訓練(四)形象、技巧練習案(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課時沖關二十六 散文閱讀訓練(四)形象、技巧 [對點練]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題。 在沈從文先生墓前 龍良驊 ①鳳凰城的喧囂留在了身后,沿著沱江邊窄窄的石板路,按著路標的指引,我和妻子虔誠地前往聽濤山尋找心中的圣地。拜謁沈從文墓,這是縈繞在心中多年的愿望,現在終于有機會走近這位中國現代鄉(xiāng)土文學大師靈魂棲息的地方了。 ②聽濤山既不高,也不陡,平平緩緩,多像沈從文先生平和的性格。八十六級“之”字形的石級,濕漉漉的,象征先生走過的八十六個歲月。路旁有一株紅梅,正在寒風中悄然綻放,透露著春天的訊息。而更多的樹木,葉片凋謝,不免在料峭春寒中有一絲瑟縮。但幾叢翠竹挺拔著,幾叢雜樹斜

2、生著,綠綠的枝葉,顯示著盎然生機。游人稀少,在我們的前面,只有一對年輕的情侶,手牽著手,靜靜地走著。我們也盡量放輕腳步,怕打擾沈從文先生的安息。 ③墓在山腰。這應該是世界上最奇特的墳塋了吧?墳是一座山,山是一座墳,沈從文先生的骨灰直接撒入山上的泥土中,這位自然之子最后徹底回歸自然,與大自然完全融合在了一起。就如石級邊的一塊石碑上寫的:一個士兵要不戰(zhàn)死沙場便是回到故鄉(xiāng)。這是沈從文的表侄、大畫家黃永玉送給他的。從鳳凰出發(fā),經過沅水流域,然后到了北京、上海、昆明,復又回到北京,這是他的人生軌跡,現在他回家了。聽濤山是幸運的,它容納了蜚聲海內外的一位士兵,一位作家,一位學者,一位“鄉(xiāng)下人”。 ④墓

3、碑也是奇特的,一塊粗糙的五彩石,正面寫著幾行小字: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認識人。這應該是先生自擬的碑文吧?墓碑頂上,放置著一個小小的花環(huán),花瓣上凝著水珠,有一點兒落寞。而墓碑下,插著三炷香,香早已燃盡,剩著幾截竹簽和一點點灰燼。傳統的和新潮的祭奠方式就這么巧妙地匯聚在了一起。碑的后面,刻著沈從文的小姨子張充和題的一句話:不折不從,亦慈亦讓,星斗其文,赤子其人。算是對其姐夫最深刻的理解、最恰當的評價。走在我們前面的那位女孩兒,低頭讀著碑上的文字,她忽然一回頭,烏黑的眸子一閃一閃,我的思維觸電似的拼接起一些記憶的碎片:渡船上的翠翠,守著碾房的三三,做著“女學生夢”的蕭蕭,橘子園里的夭

4、夭…… ⑤水,是理解沈從文的最佳途徑。他自己就曾經說過:“我感情流動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給予我的印象實在不少。我幼小時較美麗的生活,大部分都同水不能分離。我的學??梢哉f是在水邊的。我認識美,學會思索,水對我有極大的關系。”沈從文是頑皮的逃學大王,枯燥的私塾和新式的學校都吸引不了他,他總是逃學去看河中的行船,船上的水手;看河岸的樹木,林中的小鳥;看河邊的小城,城中的針鋪、傘鋪、皮靴店、染坊、豆腐坊、冥器鋪。哪怕是因逃學而被罰在孔夫子牌位前跪著,他腦中呈現出的,仍是河中的鱖魚被釣起、風箏飛滿天、黃鸝在山中歌呼、樹上果實累累的情形。他就這樣讀著一本小書,同時讀著一本大書。十四歲多一點,他就到地方的部

5、隊里當兵,那是當地大多數青年人的首選出路。輾轉在沅水流域,又從水里認識了船家、水手、士兵、妓女、商人。直至二十歲,才脫下軍裝上岸,背著一卷小小的行李,孤身一人出現在北京車站的站臺上,來讀那本永遠也讀不盡的大書。中國現代文學從此多了難得的水的靈氣。水的滋潤,讓沈從文的作品永遠水氣盈盈,他筆下的人物永遠都那么健康豐滿,處處閃耀著人性的美麗光輝。 ⑥聽濤山沒有濤聲,就像寂寞一生的沈從文緘默著。 ⑦想當年那些紅極一時的作家都湮沒在歷史的風煙中,孤獨的沈從文卻成為了常青樹,這莫非也是自然的法則?沈從文曾說,他和他的讀者都將老去。其實,沈從文的讀者確實在一批批老去,但他的作品則永葆生命力,新的讀者也在

6、不斷涌現。我相信,剛才和我們同來的那對年輕的情侶也一定是沈從文的崇拜者。因為,他的作品有豐沛的水,源頭是鮮活的。 (選自《散文百家》,有刪改) 1.文章第②段中畫線句的景物描寫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本題可從景物描寫對文章內容和主要形象所起作用兩方面考慮。畫線句子中寫到“紅梅”“翠竹

7、”“雜樹”以及“更多的樹木”?!凹t梅”“正在寒風中悄然綻放,透露著春天的訊息”,“翠竹挺拔著”,“雜樹斜生著,綠綠的枝葉,顯示著盎然生機”,而“更多的樹木,葉片凋謝,不免在料峭春寒中有一絲瑟縮”,通過比較,并結合全文內容分析,可以看出生長在聽濤山上具有頑強生命力的紅梅、翠竹、雜樹正是沈從文頑強的藝術生命力的象征,暗含著作者對沈從文的贊美之情。 答案:通過紅梅、翠竹、雜樹與其他樹木的對比,突出了紅梅、翠竹、雜樹的頑強生命力,彰顯出聽濤山蕭瑟環(huán)境中難得的生機和力量。也象征著沈從文頑強的藝術生命力,暗含著作者對沈從文的贊美之情。 2.綜觀全文,請簡要概括沈從文先生的形象特點。 答: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本題,要通讀全文,找到作者對沈從文形象描述的相關內容。文中對沈從文先生形象塑造的內容散布全文,結合他的人生經歷和他人對其評價概括歸納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①平和謙卑;②內斂剛強;③文采斐然;④熱愛自然,熱愛家鄉(xiāng);⑤孤獨寂寞;⑥追求真善美。 [仿真練]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3~5題。 回憶小學生活[

9、注] 格 致 現在,學校與家之間的距離是4公里,由1.5公里鄉(xiāng)村土路和2.5公里火車道組成。6年前我的學校距家不足30米。它位于屯子的中心,使每個孩子上學的距離大致上相等。那是一所小學校,房子比民房大約一倍。一年級在東側的房間里,二年級在西側的房間里,中間的小房間是兩位老師的辦公室。 上下課是用電鈴來呼喊的,不是一段鐵軌掛在樹上,然后由一個老頭去敲。這說明我童年的生活環(huán)境已為現代文明所浸染,電線已同我的幼年生活扭結在一起。有電就有燈,有了燈,我們的教室就不會太昏暗。我基本上是坐在明亮的教室里開始讀書識字的。 我認真觀察過那個房檐下的電鈴,在它靜止的時候,在它大叫的時候。它接近一個樂器。

10、一個手掌大的圓面,一個小鐵錘。鐵錘敲擊它的側面而不是正面。按下電鈕,小錘就以肉眼無法追趕的速度開始原地踏步。每一步都踏響了,每一個響聲還沒來得及站起就被后面的聲響撲倒了。它們一個連著一個,扭成一團,連成一片。其實,它的原理同樹枝上掛一塊鐵,再用鐵錘去敲是一樣的,只是人力拉大了聲音間的距離,給了每一個聲音伸展和生長的空間。電鈴的聲音是那些獨立、悠長的聲音的有序碼放,電使之方向一致,大小相等。金屬的悠長的余音在這里是多余的,像懶洋洋的哈欠,它被修減掉了。電將散落的、處于無政府狀態(tài)的懶散又悠長的聲音很好地組織了起來、管理了起來,電說,向右看齊,齊步——跑! 我在明亮的教室里,在切去尾音的規(guī)范的電鈴

11、聲里開始了讀書時代。我的同學有27名。二年級讀完的時候,我們就從這所離家很近的學校畢業(yè)了。三年級要到距家750米的小學接著讀。學校在兩個自然屯子的中間,這兩個自然屯是一個行政大隊,相距1.5公里。學校把1.5公里從中間斷開,形成兩個750米的上學之路。兩個屯子的孩子相向而行,各自走過750米,然后在一個操場里混合。但據我們的目測和步測,學校距另一個屯子要近至少200米。學校的四周是一望無際的水稻田,1 500米的中心點不難找到,那么,這200米的誤差是有意的。據我的分析,這與我的父親有關。兩個屯子合成一個行政大隊,父親是大隊書記,也就是那里的最高行政長官。最高行政長官完全可以決定小學校的位置,

12、也可以決定學校離自己的孩子是遠還是近。最后,父親使新建的學校離自己的孩子遠了200米。原因有二:1、另一個屯子大,孩子多;2、大隊委員會的其他成員都來自那個村子,他們對父親有敵意,敵視的原因僅僅是父親的姓氏。父親小心謹慎,力爭不給他們留出攻擊自己的余地。于是,我向前多走的200米,就是父親在權力上有意后退的距離。 走過這條暗藏著政治的上學之路,我開始了三年級。我的同學有25名。有兩名男生沒有升入三年級,沒有走上這條比另一側遠200米的上學之路。他們是因為嚴重的智障,與遠出的200米無關。一個叫海,生得眉目清秀,頭發(fā)還是非洲人似的小卷。他經過了兩年學習,掌握了1+2=3,但2+1=?他有時算對

13、,有時算錯,至于3-1=?他就從來沒算對過一次;另一名叫彥,他的問題在文字上。他上課坐得最直,眼睛睜得最大,寫字用的力氣最多,但他寫的字,一眼看上去,基本上不是漢字,比漢字的筆畫要少一些。因為筆畫少導致他寫的字沒能圍成方塊。他的字比別人的筆畫重,筆畫黑,劃入紙的纖維,像是石刻。他手里的筆畫,都是些不老實的家伙,不用力把它們嵌進紙里,它們就會到處亂跑。他機智地抓住了一橫,急忙按進紙里,又抓住了一撇,再按下去。他無暇考慮這些筆畫的準確位置,只能像抓魚一樣,匆匆丟到竹簍里。他被這些橫豎撇捺搞得很累,其狀不比他父親犁地輕松。我們不認識他寫的字,我們包括老師認為那都是錯字。 他們兩個不上學了,不知是被

14、迫還是自愿。那750米又200米的上學道路上的景色他們沒有看到:路兩旁新栽的楊樹,比我的胳臂粗不了多少。它們被春風刮得東倒西歪。葉子打著緊緊的卷,等著風的力量把自己吹開。這些小樹的生命從父親組織召開的一個會議上開始,它們稚嫩的根須從會議的決定移植到泥土里。父親栽樹,在毀林開荒的年代,在植樹不算政績的年代。 (選自格致《減法》,有刪改) [注] 節(jié)選自格致的散文《減法》第1部分,題目為編者所加。 3.下列對這篇散文思想內容與藝術特色的分析和鑒賞,不恰當的一項是(   ) A.文章先從眼前寫起,“現在,學校與家之間的距離是4公里”,然后寫6年前的小學生活,將讀者自然地帶進學校,全文結構嚴謹

15、,自然流暢。 B.文章以“路”為線索,先介紹“現在”的上學之路,再寫6年前的路,上三年級時候的路,通過對路的描寫,展現了讀書求學的艱辛。 C.學校的“房子比民房大約一倍”,真實地反映了農村辦學條件的簡陋,而能用上電鈴、電燈,則又表明童年的生活環(huán)境已為現代文明所浸染。 D.文章敘述冷靜而從容,描寫真切而生動,作者將自己的感情熔鑄在冷靜的敘述和描寫中,并不直抒胸臆,這樣寫為文章增加了藝術張力。 解析:B [B項,“文章以‘路’為線索”表述有誤,本文的線索應是時間,不是“路”,且文中并未展現讀書求學的“艱辛”。] ★4.請從表達技巧和思想內涵兩個方面對文中畫線句子進行賞析。 答:___

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作答本題,首先要明確句子所運用的表達技巧,然后具體分析其思想內涵。就表達技巧而言,該句運用了擬人手法,用“站起”和“撲倒”來寫聲音的響起和驟然消失,用“扭成一團,連成一片”寫聲音的整齊、急促。這樣寫化聽覺為視覺,化無形為有形,生動形象又富有情趣。就思想內涵而言,借助孩子的好奇,寫出了電鈴聲音的獨特,展現了

17、現代文明在農村的進展。 答案:①該句采用擬人手法,把聲音響起說成是人的站立,把聲音前后相繼說成是人的前后擁擠,把聲音的驟然消失說成是被突然撲倒,化聽覺為視覺,化無形為有形,既生動形象,又極有情趣。②這樣寫展現了“我”對電鈴這一新事物的好奇心理,具體地說明了“我”童年的生活環(huán)境已為現代文明所浸染。 5.本文表達了怎樣的主題?請結合文本內容試作探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作答本題,首先要對文本內容進行逐一梳理,探求其寫作意圖。比如,作者通過對“我”眼中的電鈴聲音的描繪,展現農村少年對“電鈴”的好奇心,反映現代文明已在農村出現。而對學校選址的敘述,顯然是對政治環(huán)境的批判。對海和彥失學的描寫,展現的是對失學少年的同情,表達了作者對農村教育的思考。 答案:文章通過紀實性描寫,表達了作者對農村教育問題的關注和思考,呼吁加強農村的文明建設,關心兒童的教育和成長。通過對電鈴的描寫,反映學校普遍用電的現實,展現農村現代文明的腳步;通過學校選址問題的敘述,展現農村的政治環(huán)境,批判落后的政治觀念;通過對海和彥失學情形的記述和描寫,表現了對失學兒童的關注,寄托了教育普及的愿望。 5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站客服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