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六年級下冊語文三單元珍惜《古詩二首》說課稿》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北師大六年級下冊語文三單元珍惜《古詩二首》說課稿(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
我執(zhí)教的《古詩二首》選自北師大版版教材六年級下冊的第三單元,主題為“珍惜”。本單元主要是通過幾篇現(xiàn)代文和古詩文,讓學生學會去珍惜身邊的一切美好的事物——祖國,生命,友誼,環(huán)境等。其中的《古詩二首》為兩首膾炙人口的“送別詩”主要是想通過學習,讓學生懂得珍惜友誼,兩首古詩無疑是這方面的典范之作。下面就本課內(nèi)容的教學,談談自己的一些想法,請各位指正。
古詩文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語言表達精警含蓄,意味無窮?!墩n程標準》強調語文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古詩文教學更應該重視對學生人文情懷的熏陶和感染。鑒于這二首古詩都是送別詩,在句式和表達上有很多相同
2、之處,結合六年級學生認知規(guī)律和身心發(fā)展的特點,我把本課時的教學內(nèi)容定為學習二首古詩,并確立了以積累語言,培養(yǎng)語感,提高修養(yǎng),習得能力為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采用階梯引領,自主感悟的教學策略,通過以下三個環(huán)節(jié),開展教學活動。
一、直面精典,反復誦讀。閱讀教學應以讀為本已為大家所共識,而古詩文教學中“讀”尤其應當成為“正宗嫡派”之法。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知音、明意、悟情三步學習階梯的構建,使學生在多次與文本接觸,反復誦讀的過程中,讀出層次,讀出情致。
在知音環(huán)節(jié)重預設,抓學情,重點強調多音字的正確認讀,如《送元二使安西》中對“客舍青青柳色新”中“舍”的指導,讓學生通過查字典,明白兩個讀音所包含的意義
3、,從而既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讀了字音,也詩句的含義加深了理解。從而使學生初讀古詩環(huán)節(jié)能達到文通字順,字正腔圓,回歸語文簡單教學本位。
在明意、悟情的學習過程中,通過反復誦讀,品味作品的語言,體驗作者的情感?!端驮拱参鳌芬辉娭?,為了使學生充分體會詩人王維對朋友元二依依不舍之情,我選準以“情”為切入點,通過“寄酒情更深、遠行情難舍、觸景情更濃”三大環(huán)節(jié),使學生全心融入文本,在對“更”“盡”等字的推敲中初步感悟好友之情。然后,通過巧抓文中空白,調動學生情感體驗,“這是一杯怎樣的酒呢?”孩子們對文本各有解讀:悲傷的酒,離別的酒、祝福的酒… …教師相機引導,帶著你的獨特感受,再來讀讀古詩,在學生或傷感
4、或動情的朗讀中,讀出你的感受,實現(xiàn)了對文本的多元解讀。而在《別董大》一詩中,我以“愁”字入手,追問學生董大在愁什么?讓學生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各抒己見。緊接著話鋒一轉,讓學生猜想“天下誰人不識君”中的“誰”指的到底是誰?從而加深對“知己”的理解,得出真正的知己是懂得欣賞自己才干的人,而其他人的看法并不重要,要學會堅守自己的音樂和純潔的心靈。此時,離別的悲愁被對未來無限的希望所煙消云散。此時學生的誦讀,便由傷感轉而成為了豪氣與壯烈。
課標強調:語文教學應致力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在學生已有認知的基礎上,我打破學科界線,適時出示中國版圖,讓學生了解安西與渭城之間的距離。大家看到,當我“3000多公
5、里”幾個字落筆之時,一句句驚嘆發(fā)自學生們的口中。此時他們滿心,滿眼都是對友人的擔心與牽掛。此時,再讀文本,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對于《別董大》一詩我則以音樂促情,蒼涼而豪邁的古箏聲,聲聲敲擊著孩子們的心靈,此時,哪有什么離愁別緒,分明是陶醉在董大高超的音樂造詣中,充滿了對他的憧憬和敬仰。這樣的人,又怎么會缺少知音呢?
一切景語,皆情語,為了充分體會詩人借景抒情的表達方法,我對兩首古詩的景色描寫進行了對比。如在《送元二使安西》的教學中我適時引導:放眼窗外是什么景物更勾起了他們離別的悲傷?陽春三月那充滿生機的青青楊柳,化做挽留朋友的手臂,那沙沙的細雨宛若為分別而撒落的淚滴,景美而心碎??!《別董大》
6、中那呼嘯的北風,高鳴的雁聲,仿佛此刻成為了為董大壯行的鏗鏘的樂曲,那飛灑的白雪滌蕩了心中的憂愁,渾身充滿了前行的力量!學生在全心的誦讀中,平面的文字變成了立體的畫面,靜止的詩文變成了靈動的情感。那一句句動情的朗讀告訴我們,此時的課堂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人本合一。達到了其言出于我口,其意出于我心的境界。
二、習得能力,自主閱讀:古代教育家朱喜曾說:教學貴在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掌握方法,使學生學有所得,能舉一而反三,聞一而知十。鑒于兩首詩在句式與表達上的相像,所以我把這首詩放在一起進行了對比——比景:前者蒼涼,盡顯北方寒冬的冷酷;后者柔美,訴說著南方春的甜美;比情:前者豪壯,與朋友的鼓舞充滿剛性的美;后者哀
7、婉,充滿對培養(yǎng)的關切與擔憂。此時,通過對比讓學生發(fā)現(xiàn)詩人高超的寫作手法——反襯。通過比較,通過誦讀,使學生憑借詩文當中的語言文字,形成了感悟語言的能力,發(fā)展了思維,同時受到了人文精神的滋養(yǎng),實現(xiàn)了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tǒng)一。這就是我們要努力構建的一個既有潛心研究,質疑交流,又有思想碰撞,提升感悟的實踐性的語文課堂。
三、學以致用,多元表達。學語文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用語文,在教學過程中,我除了培養(yǎng)學生習得方法,形成能力之外,注重引導學生體會古詩文的表達方法。
理解了景色描寫對烘托情感的作用,我們就可以適時的營造情境,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學一學“寄情于景”的表達方法。如讓學生談談自己在取得成績時與在失落時看到同樣的景物,會有什么不同的感受。進而,讓學生學以致用,習得一種很好的抒情表意的方法。
40分鐘的時間雖短,但是徘徊在古詩的情境中,與偉大詩人對話,對孩子來說豈不是一次美好的心靈旅行?還是那句話:古詩文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語言表達精警含蓄,意味無窮。讓我們和孩子們一起盡情享受著古詩文的魅力,幸福的棲居在我們的語文課堂上吧。
海淀區(qū)六一小學
曹有鋒
xx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