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大二輪復習 模塊二 中國近現代史專題融會綜合檢測人教版高三全冊歷史試題》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考歷史大二輪復習 模塊二 中國近現代史專題融會綜合檢測人教版高三全冊歷史試題(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模塊二 專題融會綜合檢測
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48分)
1.[2019·廣東肇慶一模]鴉片戰(zhàn)爭前,煙葉已經成為商品性的農作物,1844年,煙葉的出口數量為2.4443萬擔,1894年為11.3886萬擔。導致煙葉大量出口的主要原因是( )
A.鴉片戰(zhàn)爭使國內戰(zhàn)亂不斷
B.小農經濟的逐漸解體
C.農產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
D.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需求
解析:煙葉出口與國內戰(zhàn)亂無關,故A項錯誤;小農經濟逐漸解體,使農產品日益商品化,但不能反映煙葉大量出口的原因,故B項錯誤;煙葉大量出口能夠體現出農產品商品化程度高,但不是對其出口原因的表述,故C項錯誤;鴉片戰(zhàn)爭后,
2、中國逐漸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列強大量采購中國農產品,導致煙葉等產品出口,故D項正確。
答案:D
2.[2019·東北三省四市教研聯合體一模]“中體西用”是洋務運動的綱領。因為西學是新學,中學是舊學,“中體”和“西用”不會互不侵犯,“用”在“體”中會發(fā)酵。這說明“中體西用”的思想( )
A.束縛了知識階層的思想進步
B.無法推動中國的現代化
C.抵制了西方列強的經濟侵略
D.促進了社會的新陳代謝
解析:通過題干可知,“中學”與“西學”并不矛盾,“不會互相侵犯”,可以同時兼具,這推動了近代中國向西方學習,促進了社會的新陳代謝,故選D項;通過所學知識可知,洋務運動促
3、進了中國知識分子的思想解放,排除A項;洋務運動引進了一些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促進了中國的現代化,排除B項;洋務運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強的侵略,不能從根本上抵制列強的侵略,排除C項。
答案:D
3.[2019·內蒙古鄂爾多斯一模]1896年初,清廷批準了各省設立商務局的建議。之后,準許民間招商集股開礦、開放內河航運等,并制定了《振興工藝給獎章程》。這說明當時( )
A.清政府放棄了重農抑商的政策
B.民族工業(yè)獲得了進一步的發(fā)展
C.政府為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提供有利條件
D.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受到了制約
解析:甲午戰(zhàn)后,為支付戰(zhàn)爭賠款和改善財政狀況,清政府放寬了民間設
4、廠的限制,設立商部,獎勵工商業(yè)的發(fā)展,這說明清政府為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提供有利條件,故選C項;材料的主旨是清政府采取一系列發(fā)展經濟的措施,沒涉及放棄“重農抑商”政策問題,排除A項;材料無法看出民族工業(yè)獲得進一步發(fā)展,只能體現清政府的一系列發(fā)展經濟的措施,排除B項;從材料我們看不出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狀況如何,并且中國民族資本主義是獲得初步發(fā)展而不是制約,排除D項。
答案:C
4.[2019·安徽“江淮十校”第一次聯考]厘金制度是19世紀中葉清政府為籌措鎮(zhèn)壓太平天國運動的軍餉而設的一種額外征商的稅收制度,對象為華商,最初試行于揚州,后推行全國。厘金的推行( )
A.增強了土貨的競爭力
5、B.便利了洋貨的傾銷
C.收回了關稅的自主權 D.抵制了西方的侵略
解析:根據材料和常識不難得知,厘金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加劇了民族企業(yè)和民族工業(yè)的經營成本,其市場競爭力只會被削弱而非增強,故A項錯誤;根據材料不難得知,厘僉制度的推行會削弱民族企業(yè)的市場競爭力,使其在外國企業(yè)的競爭中處于更加不利和弱勢的窘迫境地,故B項正確;根據所學我們不難得知,中國真正收回關稅自主權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后,故C項錯誤;根據常識我們不難得知,厘金制度加重對民族工業(yè)的盤剝力度,更加便利了西方資本主義對近代中國的經濟侵略,故D項錯誤。
答案:B
5.[2019·廣西桂林、賀州、崇左三市一模]國民大革命失敗
6、后,毛澤東分析道,小農經濟在中國廣泛存在和發(fā)展,而且長期以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在中國的矛盾斗爭和連綿不斷的封建軍閥割據混戰(zhàn),使得紅色政權的存在獲得了縫隙,革命的發(fā)展大有回旋余地。毛澤東意在強調( )
A.堅持武裝斗爭的重要性 B.探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C.依靠農民進行革命斗爭 D.工農武裝割據的可行性
解析:由材料“小農經濟在中國廣泛存在和發(fā)展,而且長期以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在中國的矛盾斗爭和連綿不斷的封建軍閥割據混戰(zhàn),使得紅色政權的存在獲得了縫隙,革命的發(fā)展大有回旋余地”可知要從中國的國情出發(fā),尋找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故選D項;武裝斗爭是“工農武裝割據”思想的具體內容,排除A項;
7、材料強調“工農武裝割據”思想產生的背景而非意義,排除B項;依靠農民革命斗爭是“工農武裝割據”思想的具體內容,排除C項。
答案:D
6.[2019·江蘇蘇錫常鎮(zhèn)四市一模]下圖是某一時期我國國家銀行發(fā)行的一元面值紙幣。這一發(fā)行貨幣的舉措( )
A.鞏固了蘇維埃的政權 B.維護了江浙金融穩(wěn)定
C.保障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 D.抵制了美國經濟侵略
解析: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發(fā)行紙幣,有利于鞏固政權,故選A項;該紙幣是在根據地內流通,排除B項;該紙幣的發(fā)行不是全國范圍的,排除C項;發(fā)行范圍主要在根據地內,排除D項。
答案:A
7.[2019·湖南株洲一模]1917
8、年至1918年,惲代英在武漢組織“互助社”,毛澤東等在長沙發(fā)起“新民學會”,李大釗成立“少年中國學會”,鄧中夏、傅斯年等分別成立“國民社”、“新潮社”。這說明( )
A.民主革命的成果顯著 B.西方社會思潮迅速傳播
C.十月革命的影響巨大 D.共產主義獲得普遍認同
解析:題干述及1917年到1918年期間,眾多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成立民主政治社團、傳播西方民主政治思想的事實,故選B項;題干中眾多的政治社團主要介紹和傳播一些西方的社會思潮,排除A項;“十月革命的影響巨大”的表述不符合歷史史實,排除C項;1917年到1918年期間,共產主義還沒有傳播到中國,排除D項。
答案:B
8.
9、[2019·湖北武漢四月調研測試]1945年4月,毛澤東在《論聯合政府》中闡述了新民主主義國家的政治體制同蘇聯的區(qū)別,提出了“新民主主義的共和國”“中華民主共和國”“幾個階級聯合專政的共和國”等新的概念以區(qū)別“蘇聯式的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的共和國”。這些概念的提出( )
A.體現了中共對中國國情的正確分析
B.標志著新民主主義理論產生
C.反映出中共認識到蘇聯模式的弊端
D.形成了中國特色的民主政治
解析:根據材料“《論聯合政府》……‘新民主主義的共和國’‘中華民主共和國’‘幾個階級聯合專政的共和國’”,結合所學,根據我國國情,我國走的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要把我國建立在無產
10、階級領導下,聯合一切民主階級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政治制度,故選A項;1940年,《新民主主義論》第一次旗幟鮮明地提出了新民主主義的完整理論,排除B項;根據材料“蘇聯式的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的共和國”,結合所學,我國實行“兩步走”的戰(zhàn)略,由新民主主義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排除C項;這些概念的提出是對早些時候新民主主義的踐行,排除D項。
答案:A
9.[2019·四川綿陽二模]有學者認為,由于共產國際和蘇共在國際共產主義中的地位,蘇聯與中共結盟是一種“邏輯的延伸”,是“預先注定”的。更有人斷言,毛澤東是斯大林的“忠實信徒”,并且“一成不變依賴莫斯科”。按照這樣的推定,中蘇結盟( )
A.源于毛
11、澤東對斯大林崇拜
B.提升了蘇聯的國際地位
C.主要源于意識形態(tài)的考量
D.維護了社會主義陣營團結
解析:依據材料可知,有學者認為蘇聯與中共的結盟是一種“邏輯的延伸”,是“預先注定”的,可知中蘇的結盟是由于都信奉馬克思主義,主要源于意識形態(tài)的考量,故選C項;依據材料,有學者認為蘇聯與中共的結盟是一種“邏輯的延伸”,是“預先注定”的,毛澤東是斯大林的“忠實信徒”,可以體現出中蘇之間有相同的意識形態(tài),而非毛澤東對斯大林的崇拜,排除A項;材料體現的是中蘇結盟的原因而非中蘇結盟的影響,所以推斷不出中蘇結盟提升了蘇聯的國際地位,排除B項;中蘇之間相同的意識形態(tài)推動中蘇之間的結盟,
12、但不一定會維護社會主義陣營的團結,排除D項。
答案:C
10.[2019·湖北元月高考模擬調研考試,32]1952年我國出口貿易額中,工礦產品占18%,到1957年已經上升到28%。這部分工礦產品包括棉布、針織品、自行車、縫紉機、暖水壺、啤酒其他各種名酒、罐頭、紙煙金筆、紙張、鋼材、玻璃、水泥等。這表明了當時我國( )
A.外交事業(yè)取得了重大突破
B.滿足國內工業(yè)化發(fā)展需要
C.根本扭轉了經濟發(fā)展困難
D.掌握了世界經濟運行規(guī)律
解析:據所學1952~1957年我國推行“一五”計劃,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據材料中出口產品“棉布、針織品、自行車……”都是輕工業(yè)產品,結合
13、所學可知是為工業(yè)發(fā)展籌措資金,故選B項;據材料“我國出口貿易額”可知涉及出口產品不是國家關系,排除A項;工礦產品主要是輕工業(yè)產品不能從根本上扭轉經濟發(fā)展困難,排除C項;工礦產品不是世界經濟運行規(guī)律,排除D項。
答案:B
11.[2019·甘肅一模]“民工潮”在城市就業(yè)體制改革難有突破之時,促成了“體制外”的勞動力市場。它使資源配置轉向勞動密集型產業(yè),為中國沿海地區(qū)承接國際產業(yè)轉移創(chuàng)造了條件。這反映了“民工潮”的出現( )
A.促進了我國的經濟增長
B.引發(fā)了制度變革和社會變遷
C.為體制創(chuàng)新提供了動力
D.推動了政府管理方式的轉變
解析:由材料“在城市就業(yè)體制改
14、革難有突破之時”、“它使資源配置轉向勞動密集型產業(yè),為中國沿海地區(qū)承接國際產業(yè)轉移創(chuàng)造了條件”可知民工潮為中國制度創(chuàng)新提供了持續(xù)推動力,故選C項;材料強調民工潮對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影響而非對中國經濟發(fā)展的影響,排除A項;“制度變革”范圍廣泛,包含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經濟制度等,排除B項;材料強調經濟體制改革而非政治體制改革,排除D項。
答案:C
12.[2019·天津十二區(qū)縣重點中學一模,10]下圖是1988年香港中國旅行社簽發(fā)的《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有了這張“臺胞證”,臺灣同胞終于實現了“少小離家老大回”?!芭_胞證”問世的直接因素是( )
A.《告臺灣同胞書》的發(fā)表
15、
B.臺灣采取了一些開放措施
C.兩岸達成了“九二共識”
D.兩岸“三通”的最終實現
解析:從材料可以看出是臺灣同胞可以回大陸,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直接促成這一因素的是由于臺灣當局采取了一些開放措施,允許臺灣居民回大陸探親,故選B項;1979年《告臺灣同胞書》標志著兩岸由敵視對峙走向和平,而上圖臺胞證簽發(fā)日期是1988年,排除A項;“九二共識”是1992年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排除C項;兩岸“三通”最終實現是指2008年12月15日兩岸之間雙向的直接通郵、通商與通航,排除D項。
答案:B
二、非選擇題(第13題25分,第14題12分,共37分)
16、1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通商口岸一般都是開放給外國人居住和貿易的城市。在一些大的通商口岸,西方列強還租地建屋,演變發(fā)展成為“國中之國”的租界。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受“商戰(zhàn)”輿論思潮與內外形勢變化的影響,清王朝從1898年起,主動對外開放了三十幾處通商口岸?!偫硌瞄T1899年4月提出的“自開商埠辦法”咨文作了明確解釋:“自開商埠,與約開通商口岸不同,其自主之權仍存未分。該處商民將來所立之工程,征收房捐,管理街道一切事宜,只應統(tǒng)設一局,不應分國立局。內應有該省委派管理商埠之官員,并該口之稅務司,督同局中董事,辦理一切?!?
——摘編自楊天宏《口岸開放與社會變革
——近代
17、中國自開商埠研究》
材料二 到清末為止,中國自開商埠應為36個。這36個商埠依地域分布,可分為沿海型、沿江(湖)型、內陸型和“關外”(東北三省)型等四種類型;若依照所在城市的行政級別劃分,又可分為省會級、府廳州縣級和鄉(xiāng)鎮(zhèn)級三類;再根據自開商埠自身的特征,還可分為普通自開商埠,免稅自開商埠和臨時起下貨物的“招呼口岸”(又稱“過口埠”“訪問口埠”)三類。
——摘自朱英《中國近代史十五講》
(1)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近代中國政府“自開商埠”的原因。與“約開商埠”相比,“自開商埠”具有怎樣的特點?(15分)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近代中國“自開商埠”的影響。(10
18、分)
解析:第(1)問,第一小問應結合材料一從“內外形勢的變化”;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分析近代中國政府“自開商埠的原因”,第二小問,結合材料二說明清政府主動開埠的特點,第(2)問,應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從有利于維護主權,推動城市化建設等方面指出近代中國“自開商埠的影響”。
答案:(1)原因:列強侵華,民族危機加深;抵制“約開商埠”的需要;受晚清“商戰(zhàn)”思潮的影響;民族工業(yè)和商品經濟的發(fā)展。(8分)特點:政府主動開放;政府掌握商埠內的主權;設置機構,統(tǒng)一管轄;適應中國自身政治、經濟的發(fā)展需要,呈現出多樣性特點。(7分)
(2)影響: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強的擴張,有利于維護主權;有利于增加關稅收入;
19、有利于保護民族經濟的發(fā)展;以開埠東北為代表,是重要的實邊要政,有利于邊疆開發(fā);有利于推動近代城市化進程;客觀上會加速口岸城市的社會風俗變革,加速中國近代化。(10分)
1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不同的國家,在不同的時代,現代化的內部條件、外部條件和動力機制等都是大不相同的。如果說過去時代的相關變數相對來說要少一些,那么今后世界相互依存性的增長將要使相關變數更多更復雜,發(fā)展的方式將是多線的,現代化是多模式的。
——摘編自羅榮渠《現代化新論》
結合材料與所學知識,圍繞“現代化的模式與發(fā)展”自行擬訂一個具體的論題,并就所擬論題進行簡要闡述。(12分)(要求:明確寫出所擬論題,闡述須有史實依據)
解析:本題探討的是不同國家的現代化模式,學生首先要將現代化的模式進行分類,然后結合所學知識,找出與之對應的國家,并聯系相關史實進行說明即可。
答案:示例:現代中國開創(chuàng)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模式。(2分)政治上,現代中國開創(chuàng)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新時期民主政治逐漸完善;在經濟上,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公有制有機結合,促進了經濟的良性發(fā)展;思想上,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脈相承,社會主義理論不斷創(chuàng)新。(10分。任選一例進行分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