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綜合英語》課程移動學習模式建構研究匯編》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新版《綜合英語》課程移動學習模式建構研究匯編(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新版綜合英語課程移動學習模式建構研究匯編 摘 要:本著培養(yǎng)高級應用型人才的辦學理念,以綜合英語課程為依托,探索移動學習新模式,幫助學習者改變既定的學習理念,更好地適應新時代英語專業(yè)學習,更快地形成自主學習的意識。促使擔任綜合英語課程的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激勵他們根據移動學習的特點進行有效的學習資源的開發(fā)和建設,為綜合英語課程改革提供新的視角,從而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更合理、更高效地完成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切實貫徹教改思想,探索移動學習模式的應用效果,在今后的課程教學中廣泛使用和推廣運行,并將教改成果輻射到英語專業(yè)的其他課程,推動英語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的有益嘗試和探索。 關鍵詞:綜合英語 移動
2、學習 模式 中圖分類號:*文獻標識碼:*文章編號:*-*-*-* 1 項目改革的必要性 隨著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2x-202x)和教育信息化十年發(fā)展規(guī)劃(202x-202x)的相繼頒布,教育信息化已經提升到國家戰(zhàn)略高度。“信息技術應由輔助地位走向前臺,與大學英語課程進行全面、深層次整合。”(陳堅林,202x)傳統(tǒng)的外語教學的研究模式是“2+1”范式,即理論、方法+課程/教材,這種教學模式將技術排除在外。而進入新世紀以后,外語教學研究模式已轉向“3+1”范式,即理論、方法、技術+課程/教材,明確要求將科學技術滲透到外語教學的整個過程中。202x年高等學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與發(fā)展學
3、術研討會“對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賦予了互聯網時代的新要求;要求各高校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積極創(chuàng)建多元的教學與學習環(huán)境?!保ù髮W英語教學指南(征求意見稿),202x)基于此,移動學習模式切合新時代英語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需求。 移動學習(M-Learning)研究始于1994年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的Wireless Andrew研究項目。移動學習是在數字化學習(E-Learning)的基礎上,有效結合移動計算技術出現的新的學習方式,是教育技術研究領域的一個新熱點。Kukulska認為移動學習是指“以手持設備為媒介、可隨時隨地進行的正規(guī)或者非正規(guī)的學習。”(202x,轉引自趙春榮)移動學習使學習者通過智能手機
4、等通訊設備實現任何人(anyone)在任何時間(anytime)任何地點(anywhere)學習任何知識(anything),是一種新型的學習模式。 國外移動學習的研究涉及較廣泛,較早開展的項目中就有語言學習的項目。美國斯坦福大學(202x年)、英國杜克大學(202x年)和日本國立德島大學(202x年)率先開展了利用手機、Ipod等移動設備進行詞匯、閱讀、聽力和口語教學,將移動技術與課堂內外的學習連接起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國內對移動學習的研究起步晚于西方發(fā)達國家,但正在穩(wěn)步前進中。202x年3月北京師范大學教育技術學院的課題“手持式網絡學習系統(tǒng)在學科教學中的應用研究”被立項為中央電化教育館“
5、十一五”全國教育技術研究重點課題,該課題對移動英語學習資源的設計原則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張潔(202x)、李艷平(202x)等通過高性能手機等設備幫助學習者進行英語聽說技能方面的移動學習實驗研究。他們的研究均證明移動英語學習有助于激發(fā)學習者的學習興趣,顯著提高學生的聽力和其他英語綜合能力。英語移動學習模式有利于整合教育哲學和技術哲學的有益成分,既把教育技術視為英語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擺正技術的位置,又突出人的主體性,堅持英語教學的人本主義教育的本質。 2 項目改革的目的和意義 綜合英語課程是英語專業(yè)基礎綜合技能課程,融聽、說、讀、寫、譯五項技能為一體,其主要目
6、的是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移動學習模式使得英語學習者能隨時隨地隨需地獲取實用的學習資源,增加語言學習所必需的語言輸入信息,這為有效的語言輸出奠定了重要的基礎。此外,移動學習能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促進師生和生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有利于學習者提高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 項目改革的目的和意義是:(1)以綜合英語課程為依托,調研學習者對于移動學習的需求度、接受度和認可度;(2)根據移動學習的特點進行有效的學習資源的開發(fā)和建設,為綜合英語課程改革提供新的視角;(3)探索移動學習模式的應用效果,在今后的課程教學中廣泛使用和推廣運行,并將教改成果輻射到英語專業(yè)的其他課程,推動英語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模式
7、的改革。 3 項目改革的主要內容 綜合英語課程是一門綜合技能課,其主要目的在于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通過語言詞匯基礎訓練與篇章分析講解,使學生逐步提高語篇閱讀理解能力,了解英語各種文體的表達方式和特點,擴大詞匯量和熟悉英語常用句型,具備基本的口頭與筆頭表達能力。在教學過程中,除了教師課堂講解外,該課程涉及大量的聽、說、讀、寫、譯等實踐活動。移動學習模式通過智能手機、手提電腦等移動終端設備讓學生在課堂之外的任何地方、任何時間進行語言實踐,隨時隨地隨需地練習和提高,將課堂內的正式學習和課堂外的非正式學習有機地聯系起來,有效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此外,出生于上世紀90年代的當代大學生與信息
8、技術同成長,有較高掌握和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移動學習模式迎合了當代大學生的學習習慣,在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方面突顯出其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為語言學習創(chuàng)設了一種豐富生動且不受時空限制的模式,因而具有其無可比擬的可行性?;诰C合英語課程為抓手的移動學習模式的建構可在以下三方面同時展開: 3.1詞匯學習 詞匯學習是綜合英語課程語言教學的基礎,是提高學習者語言水平的基石。然而,根據筆者多年的教學實踐,發(fā)現多數學生雖然知道詞匯學習的重要性,但由于詞匯學習的繁瑣性、枯燥性使得部分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往往避重就輕、不肯花大力氣。移動學習模式可以從兩方面解決這一問題。首先,智能手機、手提電腦等移動設備上的在線詞典能使
9、學生隨時隨地查閱單詞的詞性、讀音、釋義和用法。目前常用的網上詞典有靈格斯詞霸、洪恩雙語詞典、微軟Encarta世界英語詞典、歐路詞典、英語萬用詞典、柯林斯大辭典、高技術詞典網、韋氏在線詞典、牛津英語字典、金山詞霸在線詞典、百度詞典、有道詞典等等。這些在線詞典一般都具有單詞查詢和文本翻譯的功能,支持英漢以及全球更多語種的屏幕取詞、劃 詞、剪貼板取詞、索引提示和真人語音朗讀功能,并提供海量詞庫免費下載,專業(yè)詞典、百科全書、例句搜索和網絡釋義等功能,是學生課前、課后預習和鞏固詞匯教學的有效方式。其次,基于手機短信功能的詞匯學習是移動英語學習較常見的形式之一。任課老師以課文為單位,首先,定期將重要單詞
10、的詞性、讀音、釋義和用法用飛信等形式給學生群發(fā)短信,其次,用含有新單詞的小段文字或者小故事以文本、音頻等形式發(fā)送給學生,最后,等語言講解全部結束后將基于新單詞的習題發(fā)送給學生,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將答案回復給任課教師。這一移動詞匯學習模式創(chuàng)造了與課堂學習緊密聯系的、以學習為中心的課外教學模式,能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詞匯的自 主性。 3.2閱讀學習 基于網絡的閱讀移動學習模式是利用交互性網絡平臺,使學生通過對某一主題的發(fā)現、調查、研究和分析,更快更直接地掌握有關知識,能在較大程度上改變知識單向傳播的傳統(tǒng)教法,使英語學習具有更多的自主性、開放性和創(chuàng)造性。網絡閱讀作為一種新閱讀方式正在蓬勃發(fā)展。根據人
11、民日報202x年4月22日第十二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顯示,當前我國成年人數字化閱讀方式的接觸率為58.1%,較202x年的50.1%上升了8.0個百分點。手機閱讀接觸率逐年提高,202x年首次超過50%,達到51.8%,較202x年的41.9%上升了9.9個百分點。同時,我國成年人日均手機閱讀時長首次超過半小時。1829周歲群體的手機閱讀接觸率最高,為42.7%。當前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等通訊設備的高普及率和信息資費的下調,使大學生能隨時隨地隨需地瀏覽和下載課程資源。以綜合英語課程為例,按照課文主題,學生可以用手機直接登錄英文網站進行相關主題的在線閱讀。大量的外文原文文章與讀物可以幫助學生更
12、充分地掌握課本內容。同時,外語類考試網站上的輔助備考材料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試題。與此同時,教師可將選定的補充時文材料通過微信、QQ、郵箱等方式發(fā)送給學生,并要求得到及時的反饋。學生之間也可將他們認為有價值的、有意思的信息與知識相互之間分享。在網上移動學習的同時,學生們鍛煉了自己*學習的意識、與同學合作的意識,加強了探索精神和使用新信息技術的技巧和閱讀技巧。 3.3視聽學習 移動終端設備強大的音頻、視頻功能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輕松便捷的英語學習工具。學生可通過優(yōu)質的英語學習APP如英語魔方秀、英語趣配音、朗易思聽、扇貝聽力、滬江聽力酷、每日英語聽力、TED、UK Radios、Voice Tub
13、e、Omegle等軟件將聲音、視頻、動畫等因素納入到英語視聽學習中,創(chuàng)造生動的學習環(huán)境。任課教師可根據具體情況布置視聽作業(yè),學生通過視聽英語魔方秀、英語趣配音等APP將學習成果分享到朋友圈,師生們直接對成果做評論回復。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能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在課后自由安排學習時間,靈活調節(jié)自己的學習進度、選擇學習材料進行聽、說練習,一定程度上消除“啞巴英語”、“聾子英語”的現象。相比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用APP學習英語更具主動性,學習者可以更好地根據自身需求選擇性學習,同時也更具趣味性和互動性,更重要的是時間地點自由,將學生的碎片化時間加以合理利用,能夠把隨時隨地隨需學英語的理念發(fā)揮到極致。 隨著
14、無線網絡技術的發(fā)展,智能手機、手提電腦等移動終端設備功能的日趨完善,英語移動學習已經擴展到課堂之外,使課內學習和課外學習、正式學習和非正式學習有機聯系起來,能為學生創(chuàng)設無縫學習環(huán)境,有效彌補課堂英語教學的局限性。因此,移動學習模式的建構不失為英語教學改革提供了一個新的嘗試方向。 參考文獻: 1陳堅林.從輔助走向主導計算機外語教學發(fā)展的新趨勢J.外語電化教學,202x(8):9-12. 2馮梅,喬建珍.談英語專業(yè)網絡閱讀課程建設J.中國外語,202x(6):50-53. 3郭紅霞,熊錕,劉占榮.關于大學生英語移動學習及其興趣持久度的調查研究J.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202x(4):81-85. 4劉軍,余勝泉.移動英語學習資源包的設計和應用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2x(5):64-68. 5魏嘉琦.國內移動英語學習研究現狀綜述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x(11):29-30. 6趙春榮,聶丹,李秀霞.“綜合英語”課程移動學習資源的開發(fā)與應用J.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x(1):48-55. 作者簡介:胡燕娜(1981年-),女,浙江寧波人,浙江樹人大學,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及翻譯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