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心理學專業(yè) 離異單親家庭學前兒童的心理問題與教育
《應用心理學專業(yè) 離異單親家庭學前兒童的心理問題與教育》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應用心理學專業(yè) 離異單親家庭學前兒童的心理問題與教育(2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離異單親家庭學前兒童的心理問題與教育 【摘 要】現代社會離婚率不斷爬升,隨之而來的是許許多多的單親家庭的出現,而幼兒是許多離異單親家庭的犧牲品。本文綜述了離異單親家庭的不良影響因素,離異單親家庭學前兒童的心理問題,并從家庭、幼兒以及社會三個方面提出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導措施。 【關鍵詞】離異單親家庭;學前兒童;影響因素;心理問題;教育措施 一、單親家庭及離異單親家庭的概念 現代社會離婚率不斷爬升,根據中國鳳凰網中學術中國的數據(2017年)表明:2002年開始,中國離婚率逐年遞增。在2002年的時候,中國的離婚率0.9%到2010年的2%。一共十年的時間內,增加了1.1%。根據數據
2、顯示,2015年粗離婚率為2.8%,是2002年的3倍多。2016年上半年依法辦理離婚手續(xù)的家庭共有168.3萬,比上年增長11%。最新數據由中商產業(yè)研究院《2017-2022年中國人口與經濟調研和預測報告》提供:2017上半年全國依法辦理結婚登記558萬對,比去年減少7.5%;但是依法辦理離婚登記手續(xù)的有185.6萬對,比去年上升10.3%,離異單親家庭急劇增加。單親家庭是指有一方可能因為變故或者其他原因死亡或者是離異等原因,放棄對幼兒的撫養(yǎng)義務,幼兒只能跟隨著父母的其中一員生活的家庭?!?】 離異單親家庭的不斷出現,對于離婚夫妻雙方或一方而言,是自由的開始,但是對幼兒來說是很不公平的一件
3、事情,因為這剝奪了她們擁有完整家庭的權利。在離異單親家庭中,一些父母由于各種壓力沒有時間去教育自己的孩子,他們常常忽視孩子;有些父母只滿足了幼兒生理上的需求,卻忽略了幼兒精神上的需求。【1】家庭結構發(fā)生變化,家庭成員分離,幼兒因為這種種環(huán)境的變化,容易出現暴力傾向,或者性格內向,孤僻,敏感,人際交往困難等不良的心理問題。與完整家庭相比,離異單親家庭因為父母性別角色缺失、父母的不良情緒、不良教育方式、親子關系異常、社會輿論處境不良等因素影響著子女的身心健康。[2]學前兒童的身心發(fā)展正在處于萌芽發(fā)展階段,很容易受到外界影響以及內部因素產生許多不良影響。 在幼兒園實習期間,我發(fā)現離異家庭的幼兒父母
4、往往對孩子特別溺愛或者過分控制,不懂得如何與幼兒溝通,有些家長常常認為在幼兒園就是老師的事情,與家長無關,缺乏與學校溝通,沒有去深入了解幼兒在學校的生活,導致有些家長如果聽到幼兒在學校犯錯誤,家長馬上就進行批評,并沒有去了解幼兒為什么犯錯誤,有沒有什么原因。例如:嘉嘉是一個離異單親家庭的孩子,平時在家里的時候母親忙著工作,常常忽視他。嘉嘉在吃東西的時候,常常會與媽媽一起分享,因此媽媽會經常因為這個表揚嘉嘉,于是嘉嘉就認為只要這樣,就可以得到媽媽的表揚。他為了得到媽媽的表揚,在幼兒園將自己的點心吃完后,偷偷拿了小朋友的點心,想拿回去給媽媽吃。被老師發(fā)現后,告狀媽媽,媽媽二話不說就罵了嘉嘉。因此嘉
5、嘉覺得很委屈。這個例子中,媽媽就是還沒有問清楚原因,只是認為嘉嘉有了偷竊行為,覺得嘉嘉不懂事,給自己添麻煩,所以馬上進行了批評。離異家庭父母的這些不良行為都可能會引發(fā)孩子的不良情緒,加重孩子在面臨問題情境時的應對的困難,從而讓孩子變得只能無理取鬧,甚至為所欲為。 二、離異單親家庭的不良影響因素 古有“孟母三遷”,孟母為了給孟子良好的環(huán)境而不斷的搬遷,這說明了環(huán)境的重要性。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可以發(fā)展幼兒的身心健康。離異單親家庭的父母自身出現了一些不良情緒和行為,在如何教育幼兒以及如何處理與幼兒的關系等方面都出現了許多問題,這些都可能會嚴重損害兒童的情緒和情感狀態(tài),甚至導致他們身心的不健康發(fā)展,
6、出現各種心理問題。 (一)父母的不良情緒 一個家庭本應該是兩個人承擔責任,現在卻需要一個人來承擔重擔,難免會有些有力不從心、精疲力盡之感,久而久之負面情緒不斷,因而容易崩潰。父母往往是幼兒學習的首要對象,是幼兒的榜樣。離異單親家庭的父母往往通過面部、動作、言語等行為來表達他們的負面消極情緒,使家庭氛圍看起來緊張,側面給幼兒增加了許多心理壓力。如果監(jiān)護者不及時調整,負面氛圍將會持續(xù)蔓延,給幼兒的心理蒙上陰影,導致幼兒情緒緊張,出現許多消極異常的情緒?!?】 絕大部分經歷離異的成人也會經常出現一些不適應情況,表現出很消極的狀態(tài)。而在這種狀態(tài)下他們往往很難會注意到幼兒的情緒,更是忽略幼兒的需求
7、。根據2016年向碧華等人的《離異家庭監(jiān)護父母情緒智力與兒童情緒行為適應的關系:兒童希望感的中介作用》中對兒童希望感量表的數據顯示:離異家庭父母情緒智力對兒童困難總分為 - 0.29,中介效應為-0.05,中介效應占總效應的比例為15.70%;監(jiān)護父母情緒智力對兒童親社會行為的直接效應為0.28。因此該研究結果說明,離異家庭父母情緒智力與兒童親社會行為呈顯著正相關,與兒童的適應困難呈顯著負相關,并通過影響兒童的希望感,而影響到兒童的適應困難。父母離異會顯著影響幼兒的適應性。如果離異父母無法做好情緒管理,經常表現出生氣、暴躁、苦悶等消極情緒,也會影響幼兒的情緒發(fā)展和生活適應?!?】如大部分離異家
8、庭父母在離異前脾氣暴躁,常常為一點小事爭吵、 甚至動手打架,家庭氛圍緊張。而離異后父母又陷入了痛苦、憤怒。一旦他們的情緒失控時,往往通過打罵幼兒來尋得發(fā)泄口。幼兒常常因為一些小事情,有的甚至沒有理由的被打罵。因而幼兒漸漸開始內向,膽小,不愛說話,自卑敏感,不愿意與老師、同伴交流,敏感多疑。 (二)父母不良的教養(yǎng)方式 父母錯誤的教養(yǎng)方式容易造成幼兒心理問題。如前蘇聯(lián)、捷克等國家的一些心理學家經過多年的研究后,指出:“家庭教養(yǎng)方式對幼兒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有著直接重要的關系,錯誤的教養(yǎng)方式容易引起許多的問題。不僅僅是社會以及教育的問題,還可能引發(fā)一些生理問題。幼兒的個性還處于發(fā)展階段,如果因為家庭教
9、養(yǎng)方式的不正確容易在個性品質(如易激動、情緒不穩(wěn)定、內傾性格等)上導致病態(tài)的個性和神經官能癥,而這正是引起許多其它神經—心理障礙的基本原因?!?】 離異家庭父母在生活、心理、經濟等多重壓力的影響下,自身教養(yǎng)方式往往有失偏頗。這種教養(yǎng)方式的不良行為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孩子要求很高,控制欲強。 往往離異家庭的家長總認為自己的婚姻生活一塌糊涂,所以總是將自己所有的愿望與希望寄托于自己的孩子身上,從幼兒身上來找自己存在的價值。對幼兒提出超出幼兒能力范圍的要求,總是希望自己的幼兒可以成為“神童”,將來能夠成龍成鳳,給孩子帶來極大的心理壓力。許多離異家庭的家長與幼兒互相依靠,對幼兒的期待
10、值往往比完整家庭的幼兒期待值高出許多,全身心的輔導幼兒,把自己的夢想,自己的想法全部強加在幼兒身上,從來沒有了解幼兒的內心想法,只會不斷的將壓力往幼兒身上背。 2.過度溺愛 離異單親家庭的父母作為幼兒的監(jiān)護者,有時候往往認為是因為自己才導致幼兒缺少了父愛或者母愛,因此總希望在別的地方上不斷的來補償自己的幼兒。沒有任何原則的補償。在心理學上稱這種教養(yǎng)類型行為的父母稱為放縱型父母,父母總是無條件服從自己的孩子,滿足幼兒的一切需求。例如,無條件滿足幼兒的一切需求,幼兒可以肆無忌憚的玩手機,看電腦。父母幾乎不對幼兒提要求,如:不糾正他們的不良生活習慣,讓幼兒過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對幼兒
11、錯誤的行為從來不給予改正,并且往往忽視幼兒的不良行為,從不批評幼兒?!?】 3.出現責罵等不良教育行為。 離異家庭父(母)親長期感到孤立無助,無人分擔。幼兒一旦有些行為超出了自己的控制能力,他們往往開始急躁或者打罵幼兒 。在這種緊張的精神壓迫下的教育容易剝奪了兒童的尊嚴,幼兒開始自我否定,常常覺得自己是一無是處的,從而出現自卑、自責等問題?!?】 4.忽視幼兒 離異后的單親父母還沒有從打擊走出來,因此對幼兒也缺少了關愛照顧。更有一些一開始并沒有親自去照顧幼兒的,一下子也不知道要如何照顧幼兒,干脆選擇逃避,因此親子間的互動很少。他們不愿意面對幼兒,缺少對其關注,并且容易出現不耐煩,忽視的
12、態(tài)度。如果幼兒希望得到物質方面的要求,家長可能在經濟允許的范圍內滿足幼兒要求;但是對于幼兒希望家長陪同游戲,睡覺等方面,需要時間和精力上的要求,家長往往不愿意陪同甚至敷衍了事?!?】 (三)親子關系異常 親子關系影響著幼兒的身心健康發(fā)展。親子關系是指在兒童與父母親之間進行的、并伴隨著親密的交往與互動。英國精神病學家鮑爾比早在上世紀50年代初就指出:心理健康的關鍵是和諧而穩(wěn)定的親子關系?!?】 離異單親家庭中親子關系的異常主要表現在幾方面:首先,家庭的破裂意味著幼兒要失去一名長期以來一直生活在一起的重要一員。對于幼兒來說,他們不明白這種家庭的變故是父母之間的問題,他們只會認為是自己的原因才
13、導致被拋棄。更有許多離異家庭父母不愿意前配偶接觸孩子,并且容易給幼兒灌輸是爸爸(媽媽)不要你了,他不喜歡你了等錯誤觀念,對孩子隱瞞事實真相,造成孩子缺乏自信,產生自卑心理。其次,家庭的破裂容易導致離異家庭父母沉浸在傷心難過或者憤怒之中,或者因忙于工作,沒有時間去關注孩子,以致忽視與孩子的交流,導致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系冷淡;而作為孩子,當他們看到父(母)情緒不好時,幼兒往往會想,自己是不是做錯什么,所以自己的媽媽或者爸爸不喜歡自己了,所以開始變得乖僻,安靜,想要通過表現好來挽回自己的爸爸或者媽媽。他們害怕與父母交流,從而大大的降低了親子之間的互動次數,因而親子之間也逐漸疏遠。更加極端的是,有的離
14、異家庭父母把自己的孩子當做“絆腳石”“包袱”等,他們并不想要撫養(yǎng)孩子,認為這是一種累贅?!?】 (四)社會輿論處境不良 離異單親家庭的幼兒,在社會環(huán)境中,總是被其他人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待。比如:總有一些家長對離異家庭的幼兒都有多多少少的“另眼相看”。甚至有些幼兒園老師也有著一些“情不自禁”的區(qū)別對待。更有一些家長當著許多人的面,慈悲地說:“你們要好好照顧她,不要欺負她,他已經很可憐了?!本褪沁@些看似友善實則同情的語氣,讓離異單親家庭的幼兒顯得更加自卑或者叛逆,他們可以敏感的察覺到自己與別人的不同?!鞍ィ改鸽x婚,你看可憐的都是這些孩子,他們何其無罪。”幼兒總是得到周圍人們的同情、憐憫,仿佛只
15、要是離異單親家庭的孩子從此就沒有辦法很快樂健康的生活下去,只有同情和幫助才能讓幼兒的心理好受一些。 三、離異單親家庭學前兒童的心理問題 (一)外顯行為 1、脾氣暴躁與攻擊性行為 幼兒攻擊性行為是指幼兒經常性地指向他人或物體或語言的攻擊表現。攻擊性行為是消極的問題行為,它往往會對他人或集體造成危害,而且這種行為出發(fā)者本人會得到外界的否定態(tài)度,不利于身心健康的發(fā)展?!?】 單親家庭的幼兒往往因為父母關系的破裂而深受影響,幼兒往往會有攻擊性行為。尤其是當一件事情沒有按照他所想的那樣進行,幼兒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開始發(fā)脾氣,感到暴躁。當這種行為沒有很好的引導,幼兒就會采用暴力的方法
16、來解決事情。當他們控制不住自己的暴躁脾氣,就開始而已的攻擊其他小朋友甚至是老師,嚴重的時候還會無緣無故來攻擊他人。例如:小班的豆豆在玩區(qū)域活動的時候,不懂得如何按照圖片拼出完整的拼圖,因此他總是很憤怒,開始喜歡將玩具全部扔在地板上并且也不讓其他幼兒玩拼圖,如果誰試圖去阻止他。他就會開始不停攻擊他人。 2、過激行為反應 單親家庭的幼兒在幼兒園是往往喜歡運用比較極端的行為來獲得其他同伴或者老師的關注,如:破壞小朋友搭建好的積木,上課調皮引起老師注意離異單親家庭的幼兒在幼兒園的時候往往喜歡通過大吵大鬧來獲得小朋友及老師的關注 ,這種行為讓他在心理上得到了滿足。父母離異后令幼兒很沒有安全感 ,所以
17、對外界環(huán)境信息過度敏感,有時小朋友或者老師許多無意的動作,都會產生過激的行為。這對幼兒來說是一種特別的保護自己的方式。這有通過這樣的“強勢行為”才可以保護自己不受到傷害。幼兒園上下學時,如果看到別的小朋友是爸爸媽媽一起接送或者輪流接受父母共同接送或者輪流接送,自己卻只能一直漫長等待媽媽(爸爸接送)甚至是爺爺、奶奶的接送沒有,時間一長,形成了不平衡的心理,于是就經常搶玩具、打其他小朋友,破壞上課秩序等不良的行為。【8】 有些離異單親家庭的父母往往會因為工作忙,或者其他因素而忽略了幼兒。這些幼兒的表現并沒有那么異常,他們與完整家庭的表現無差別,性格外向,也熱愛與其他小朋友們游戲或者與老師互動。但
18、是一旦你不小心的忽視他,他就是開始哭鬧或者惹是生非。以這種特殊的手段來吸引其他人的注意力。以求所有的人都可以將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上。但是這樣無疑是給老師帶來了不好的印象,往往有時候會成為壞榜樣,小朋友也大多不愿意與這樣的幼兒游戲。于是幼兒因為不知道要如何才能得到關注,因此變本加厲。正是因為父母的忽略,所以幼兒的內心希望可以得到關注,但是他們還沒有正確的判斷能力,所以才會采取這樣極端的方式來博取關注。舉個例子: 在我見習期間一個大班的小朋友,因為父母離異,父親平時工作忙,所以常常忽視他。根據我的了解和觀察,這位小朋友非常的開朗并且懂禮貌。但是一旦你的注意力不在他的身上,他就開始采用各種各樣的方
19、式來吸引你的注意力,先是同你說話,如果這個時候你沒有理睬他,他就開始有一些小動作,比如:扯扯你的衣服,拍拍你。一定要得你的關注,一旦你再次不理睬他,他就開始上課打斷你,與其他小朋友游戲時,打你或者打其他小朋友,這樣極端的方法。班上的老師說:他很渴望別人的關注,無論是好的或者是壞的,但是一旦你關注了他。他就會認為這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他認為自己是被需要,不被忽視,因而得到滿足。 總之,關注幼兒其實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因為離異家庭中父或母因為工作忙或者其他因素情況下,關注幼兒就顯得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二)內隱行為 1.孤僻冷漠,逆反仇視 離異的結果讓有的孩子往往無法適應一個完整的家庭突
20、然缺少父親或者母親。幼兒因為家庭變故,導致幼兒心情苦悶,情緒易怒。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幼兒開始顯得漠不關心、冷漠和敵對。這些孩子大多不善于在幼兒園里交談,不接觸老師和小朋友,與其他幼兒爭吵,同時遇到困難等也不愿意找老師幫忙。有的孩子會因為父母離異從而產生逆反心理,上課不專心,缺少主動性,缺乏學習的積極性,上課不專心聽講,游戲愛搞破壞,我行我素,以此用這種行動來反抗父母離異的行為?!?】 2.內向自卑,敏感多疑 學前兒童的孩子面對父母離婚,如果沒有處理好他們的感受,忽視了他們的情緒。時間一長,他們不愿意與外界接觸,沉默寡言,膽小謹慎,不愿意同伙伴交流,經常內心敏感,常常覺得自己與別人不一樣,
21、不愿意參與集體活動。由于自卑,所以封閉自己不與別的小朋友相處。其他幼兒的無心玩笑,也容易當真并感到委屈或者憤怒,但是往往又不愿意表現出來。一直壓抑著自己的內心。有的孩子會意志消沉,自暴自棄,完完全全的斷掉與外界的交流。這種幼兒往往容易形成抑郁癥。另外,父母離異還會影響兒童的人際信任,由于父母離異,讓幼兒開始不相信自己的父母,而從而慢慢的讓幼兒開始對外界同樣抱有許多懷疑,他們不愿意相信任何人和物,包括自己。他們的敏感程度相對于正常家庭的孩子更為突出一些。他們對很多事情也很都很敏感,總是懷疑別人在討論自己,懷疑別人是否在評判自己的不對之處,懷疑別人是否討厭自己,給人際交往帶來了許多困難?!?】
22、(三)社會化行為 1、性別仇視 離異家庭中常常是鬧的不歡而散,有些父親或者是母親總是給幼兒灌輸:男人或者女人沒有一個是好東西。因此幼兒從小也有了這樣的觀念,我的爸爸或者媽媽拋棄我了,男人或者女人沒有一個是靠得住的。所以這樣的幼兒往往在幼兒園的時候也不愿意同異性游戲,有些時候甚至會欺負異性小朋友。當老師問及原因時,她也說不出個所以然。因為對他們來說,爸爸或者媽媽給他們灌輸的觀念就是女的或者男的沒有一個是好東西。所以幼兒無法辨別怎樣算好算壞,因此他們仇視所有的異性。 而另外一種性別仇視則是,離異后,父母往往喜歡情感轉移。這里引用一個武志紅老師的著作《為何家會傷人》里面的一個案例:芭芭拉
23、是一個單親家庭,她爸爸的童年也不幸,所以他對女性有著強烈的恨。他恨媽媽,妻子,等芭芭拉出生后,他同樣恨芭芭拉。因此芭芭拉的童年也同樣的凄慘。所以當芭芭拉戀愛的時候,她將自己之前在父親那邊所缺失的愛轉移到了男友身上。因為幼小的她渴望父親的愛,她認為爸爸還是愛她的。因此她希望在男友這邊得到父親的愛,希望能夠糾正童年的“錯誤”。但同時,她也渴望找到一個人,可以去恨他,折磨他,這就等于報復壞爸爸?!?0】這就是因為幼兒時候父親的虐待,而導致了,芭芭拉內心恨爸爸,所以恨所有男人。 2.性別模糊 在離異家庭中,因為缺少父親或者母親的形象,在性別認知方面出現了偏差。男女孩出生后,都會通過父母親的模仿而逐
24、漸逐漸有了自己的性別意識。在單親家庭中,如父親-女兒,母親-兒子這樣的單親家庭中,孩子們往往缺少同行模仿對象,之后,孩子可能會形成不正確的性別行為。往往男孩子過于女性化,認不清自己的性別,喜歡同女孩子一起玩過家家,洋娃娃等游戲,女孩則反之。這樣不利于幼兒的身心發(fā)展。 3、人際關系不良 (1)同伴關系不良 親子關系不和諧也會導致幼兒形成自卑、緊張、敏感,易怒等心理狀態(tài),而這些不良情緒會擴展到同伴關系中去,導致人際關系不良且具有很強的攻擊性。根據1990年心理教育與發(fā)展的期刊中的調查研究顯示:兒童自我評定的同伴關系得分,完全家庭兒童(21.80)略高于離異家庭兒童(20.97),差異達顯著水
25、平。而根據教師對兩類兒童同伴關系的等級評定,離異單親家庭的兒童同伴關系比完整家庭的兒童同伴關系有著顯著的差異。完整家庭兒童的在接納程度中高與較高占其中的64.6%,離異家庭兒童只占有26.4%,由此可見完整家庭兒童受特別接納的程度比離異家庭兒童高出許多。根據心理教育與發(fā)展的期刊中教師對同伴關系屬于好和較好兩類兒童的原因研究調查報告分析顯示,完全家庭兒童比離異家庭兒童更多地是由于學習優(yōu)秀、開朗活潑、樂于助人等良好行為好和善于交際,待人熱情,樂于助人而博得同伴好評。后者則只有“被同學們同情”這一項的人數比例明顯高于前者。【11】 根據其上述數據,又針對其兒童同伴關系差的原因進行了數據分析,數據分
26、析顯示:離異家庭兒童在“孤僻、冷漠”和“有怪毛病或不良行為”中所占比例一共為53.4.0%,而完整家庭兒童所占比例有46.2%,兩者在這這兩項調查中離異家庭兒童與完整家庭兒童有著顯著的差異?!?1】 (2)師幼關系不良 離異的幼兒往往不會處理人際關系,面對老師時,幼兒往往會呈現出主要的兩種情況:(1)自卑膽小,不愿意與教師溝通,往往沉浸在自己的世界,甚至逃避與老師溝通。因此,也經常受到老師的忽視,導致幼兒越來越膽小沉默。(2)通過老師,來尋求關注,所以經常通過調皮搗蛋,引起來獲得老師注意。因而,教師對于這類總是偏頭疼,或者置之不理,而幼兒則會變本加厲,導致越來越多的不良行為或者情緒的發(fā)展。
27、 (四)身體癥狀問題 應激是包含多種負面情緒的緊張狀態(tài),往往情緒極不穩(wěn)定且強烈。父母的離異所引起的應激狀態(tài)往往容易危害幼兒的身心健康。長期的應激狀態(tài)能破壞人體的生物化學保護機制,尤其是幼兒還處于生長發(fā)育的期間,往往更容易因為心理問題引起不良生理反應?!?2】心理問題往往通過生理表現出來,心理煩悶不健康、過度焦慮的人,可能會表現出頭疼、心跳加快、易出汗、知覺異常等不良癥狀呼吸困難、心跳加快、出虛汗、頭暈、知覺異常等癥狀。在實習的期間,我發(fā)現離異單親家庭的兒童,常常表現出身體不適,例如:肚子疼、頭疼、發(fā)燒、想吐、食欲不振等情況。這些身體癥狀實際上是幼兒心理問題的一種外部表現。 四、離
28、異單親家庭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措施 (一)家庭方面 對于兒童而言,安全的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都是從父母的關愛以及完整的家庭環(huán)境所獲得。離異家庭只有一方的關愛,幼兒在面對突然失去了一位重要家庭成員的情況下很難適應。無論是缺失父愛還是母愛都給孩子一種被拋棄的感覺,從而缺失安全感,性格會逐漸偏向于孤僻內向。在這樣的情況下,撫養(yǎng)者一定要給孩子一個可以適應的過程。在面對孩子的哭鬧等異樣情緒的時候,一定要給予比往常更多的耐心,一步步慢慢的來改變幼兒的生活,并且盡量要維持幼兒原來的生活環(huán)境,讓幼兒可以充滿安全感。父母如果因為工作等其他因素而無法兼顧幼兒時,要與幼兒說明情況,一定要注意到孩子的心理變
29、化。經常利用空余時間與幼兒進行互動,讓幼兒感受到關懷,并不斷贊美和鼓勵幼兒,會使孩子產生自信,增加勇氣。因為單親離異家庭給幼兒造成了巨大的和不可避免的傷害,父母應該給予給孩子更多的愛、關心、關愛,溫暖和愉快的心情、歡快的笑聲,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創(chuàng)造溫馨輕松的家庭氛圍,營造正確良好的家庭教養(yǎng)環(huán)境;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愛好和獨立性,鼓勵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給予合理的期望。對于敏感型的孩子,離異家庭父母應該適當要求孩子參與日常的家務活動并學會獨立生活,可以在父母不在的時候很好的照顧自己;對有不良行為和習慣的孩子要長時間耐心、堅持不懈地做各方面的教育工作,尤其要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正確、良
30、好的榜樣。周圍的成人特別是父母要更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對孩子的情緒給予正確的疏導,做孩子的朋友, 遇到困難時要引導幫助幼兒共同解決,做到尊重孩子,促使孩子身體和心理都能夠健康地成長。因此單親家庭的家庭教育更應該被重視。 1.單親家長應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 教育水平較低的父母,因為他們的知識水平不夠,并且有的父母還因為受到祖輩的影響,容易受到封建傳統(tǒng)的影響,不容易做到尊重幼兒或者明白幼兒的需求和感受。他們往往認為幼兒沒有那么多想法,總覺得‘小孩子懂什么,聽大人的話’就可以了。因此,導致處理事情也是過于簡單化,‘成人化’,多選擇專制型、溺愛型的教養(yǎng)方式。而知識水平高的父母,相對看問題更全面
31、,有時候可以理解幼兒的內心感受,能注意到幼兒的自尊以及情緒,但往往對幼兒的要求也更加嚴格,期望更加高,容易讓幼兒產生壓迫感。此外,監(jiān)護人受教育程度與整個家庭的社會地位,經濟收入都有直接關系,社會地位和經濟收入較低的幼兒,更容易因為歧視、漠視等社會態(tài)度的存在產生自卑心理,從而導致不良的情緒障礙?!?3】 齊琳等人(2008)在《離異家庭兒童的主觀幸福感及其影響因素》中的調查結果發(fā)現:父母是否離異對兒童幸福感的主效應顯著。與完整家庭子女相比,離異家庭子女的生活滿意度低,積極情緒較少,消極情緒比積極情緒多。 這說明家庭對子女的心理健康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 另外,家庭親密度與學生的主觀幸福感呈正相關
32、。 離異家庭的兒童家庭破裂,家庭關系失調, 由三名成員轉變成兩名成員 ,并且離異家庭父母可能由于忙于生計而疏于親子之間的交流, 原本失調的家庭關系的聯(lián)結可能變得更加脆弱。再有父母離異可能導致兒童產生失落感、不安全感,從而使其出現抑郁情緒、行為退縮、社交困難等現象?!?4】因此家長應該多關注幼兒的行為,并嘗試了解幼兒,多看有關方面的書籍,學著與幼兒平等相處。在平時的行為中多給幼兒樹立起榜樣的作用,讓自己的一言一行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幼兒。面對幼兒犯錯誤時,也應該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隨意亂發(fā)脾氣。給幼兒起一個很好的帶頭作用。父母應該豐富自己的生活,尋找興趣,不斷提高生活質量。只有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文化
33、、精神素養(yǎng),才能更好的影響幼兒,更有助于幼兒的心理健康的發(fā)展。 家庭經濟狀況也可以顯著提升離異家庭幼兒的生活質量。根據Bradbuvn等人的研究結果【15】,他發(fā)現家庭經濟條件“好”的被試與家庭經濟條件“一般”“不好”的被試對于幸福感有著明顯不一樣的差異。與父母的文化水平相對應,家庭經濟良好的家庭,幼兒的物質要求與精神需要更容易得到滿足,而家庭經濟情況相對不好的,則與之相反。因此父母應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為幼兒創(chuàng)造更加良好的家庭生活質量。【14】 2.單親家庭父母親應該對子女教育保有一致性 離異家庭幼兒一般同母親一起生活,與父親的聯(lián)系就會減少,因而家庭教育以母親的經驗為主,父親的教育作用相
34、對地被忽視了。離異家庭的父母親共同承擔著對孩子的撫養(yǎng)責任,彼此間應該對于幼兒的教育多家交流。共同撫養(yǎng)既包括日常共同撫養(yǎng),即兒童有一定的時間跟父母在一起,也包括法定共同撫養(yǎng),即兒童經常跟監(jiān)護方父母在一起,但是非監(jiān)護父母會積極參與兒童的生活。王永麗等人(2005)年所發(fā)表的《離異家庭兒童的適應性的問題》中研究表明,父母共同撫養(yǎng)的兒童與完整家庭兒童在適應上沒有表現出差異,家庭中父親缺失或不參與教養(yǎng)與兒童的反社會行為之間有著顯著的關系?!?6】這是因為父母共同撫養(yǎng)的兒童表現出較好的親子關系,并且會有大量的時間與父親在一起,這樣就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享受到權威式的撫養(yǎng)方式。 很多離異家庭的父母親往往因為兩
35、人的關系破裂而老死不相往來,但對于幼兒的教育又常常各自有自己的一套見解,這導致二者對幼兒教育的看法不一致,而讓幼兒感到無所適從,最終導致幼兒在父母親面前有不同的行為和語言。因此,首先,離異單親家長在加強自身素養(yǎng)的同時,雙方應對幼兒的教育多加溝通,更要多與幼兒交流溝通,明白幼兒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發(fā)現幼兒的興趣所在,給予緊孩子支持和鼓勵。其次,家長要經常進行輪流交換帶幼兒多參加集體活動,多與他人交往。最后,父母應多尊重幼兒意見,鼓勵幼兒學會自己做選擇和決定。注意在教育幼兒過程中不要過度保護和過分溺愛,學會讓幼兒獨自自主,鼓勵他們積極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慢慢引導幼兒學會與父母商量。總之,單親監(jiān)護人
36、要把握好孩子的教育方向,只要他(她)有足夠的耐心,素質和能力,就會全力以赴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個性?!?3】 3.面對現實,消除不良情緒 離異單親家庭已經形成,離異單親家長應在短期內抑郁,抑郁,悲傷的負面情緒后,盡快調整自己的情緒,勇敢面對生活,擺脫不幸是幸福。 請記住,只有自己消除了不良情緒,才能更好引導消除幼兒的不良情緒消。 監(jiān)護人為了避免自憐,帶著孩子的痛苦,應該以強烈和樂觀的態(tài)度來影響孩子應該通過積極的態(tài)度和愉悅的情緒來影響幼兒,在孩子面前表現出積極向上的樂觀態(tài)度,避免給幼兒增添更多的壓力。 4.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重建家庭氛圍,是親子關系的核心。一個單親家庭雖然不能建立一個完全的家
37、庭結構,但如果家長能夠及時地消除仇恨、不滿和焦慮的情緒,努力調整自己的情緒,并加強與兒童的溝通,就可以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事實表明單親家庭的孩子需要更多的父母照顧和幫助,以及更多的情感支持。一旦這種需求得不到滿足,家庭會產生怨恨、憤怒等負面情緒,使家庭關系惡化,導致孩子的行為和父母敵對。因此,這個階段應該更加應該加強對孩子的關懷和理解。改變緊張的生活方式家庭氛圍,增添生活樂趣情趣,多與外界環(huán)境進行溝通交流,加強家庭與外界的各種交流,打破單調,無聊,沮喪的家庭氛圍,可以使單親家庭重建平安幸福,削弱家庭壓力 ,單親家庭子女情緒維度的負面影響增加。 一個表面完整的家庭可能不開心,但一個不完整的家庭也
38、不一定會傷心。 (二)幼兒方面 心理危機之后,單親家庭的孩子通常會經歷以下六個階段:憤怒和痛苦的階段; 盲目樂觀的階段; 流動和離家的階段; 繁忙的一天 和新生活的階段?!?2】六個階段的順序因人而異,一些單親家庭需要經歷每一個階段,而另外一些則可能經歷幾個階段,而另一些則可能重復多次。 如何使離異單親家庭的幼兒度過不良的情緒情感期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 1.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良好的同伴關系可以幫助朋友暫時忘記痛苦的情緒轉移情緒,感到溫暖,增強應變能力,提高對社會的適應能力,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幼兒對面突如其來的單親家庭,難免情緒會沮喪,難過。在幼兒園環(huán)境中,離異家庭的幼兒
39、有時候會受到其他幼兒的冷漠對待,導致其幼兒再次注意到自己的家庭結構與他人不同,如果在缺乏園內老師的情感支持與鼓勵,幼兒很容易受到二次打擊?!?3】因此,這時候教師應該引導其他幼兒主動伸出援手,來幫助單親幼兒脫離負面情緒。因此我們不但要引導單親家庭兒童能夠自己主動地走出自己的小世界,與他人交往,更要引導其他幼兒與其正常交往。 教育學中的“皮格馬利翁“效應告訴我們,學校以及教師對學生的愛有著神奇的作用。 老師的這種期望與關愛不僅可以讓幼兒感受到之前所缺失的愛,幫助他們發(fā)展與其他幼兒之間的友誼,也可以根據老師的期望讓幼兒塑造自己的行為,同時還可以在同他人的交往中學習到良好的行為品德。離異家庭的幼兒
40、對教師的愛和理解更加渴望。 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教育者的言行舉止,使他們能夠通過榜樣激勵法,促進個人發(fā)展。 因此,學校和教師要及時了解和掌握單親家庭的孩子的心理情緒,了解他們的異常情況,相互配合,組織疏浚工作,把消極因素轉化為積極的態(tài)度,引導幼兒各方面良好發(fā)展。 2.培養(yǎng)廣泛的業(yè)余愛好 幼兒在幼兒園主要的活動是以游戲為主,因此可以有更多的時間來發(fā)掘一樣自己感興趣的愛好,加以培養(yǎng)。這樣不但可以培養(yǎng)幼兒德智體美勞更方面的發(fā)展,同時也促進心理健康發(fā)展,符合當前對幼兒的素質教育的培養(yǎng)。同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積極參與幼兒園組織的各種各樣的活動,使幼兒積極的參與其中,大膽與同伴交流、合作,互相取長
41、補短。這些不但可以讓幼兒更好的融入集體生活,更可以適當消除幼兒的不良行為,為他們早日脫離負面情緒,建立自信心提供良好的機會。 (三)社會方面 1.社會大眾對單親家庭要有正確的理解。 廣大人民要加強道德修養(yǎng),不要歧視單親家庭的幼兒,不用同情的眼觀看待離異家庭的幼兒,要幫助離異家庭幼兒及時適應社會環(huán)境,促進身心健康發(fā)展。確保單親家庭幼兒的健康成長是社會的責任。由于單親家庭子女的社會責任感較差,幼兒園可以組織去養(yǎng)老院,讓孩子們接觸養(yǎng)老院的老人,不但能讓幼兒學習關愛尊重老人,同時也可以讓離異家庭的幼兒增加社會責任感和社會適應感。社會對單親家庭的寬容,理解和支持,是當今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符合社會主義
42、核心價值觀的體現。因此,只有合理的社會認同和正確的認識,單親家庭的孩子才能走向健康的自我發(fā)展。 2.社會相關部門和機構應加強對單親家庭的幫扶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咨詢機構要重視對單親家庭的幫扶教育,如開設咨詢熱線幫助單親家長解決自己的心理困惑并教育單親家庭的孩子的心理問題。社會也應該有相應的部門和機構定期檢查單身兒童的心理發(fā)展狀況,及時發(fā)現和解決問題,為單親家庭幼兒的健康成長提供有力保障。在單親家庭子女心理教育過程中,建構單親父母,子女,學校,社區(qū)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相互協(xié)調、加強合作,只有這樣離異單親家庭的孩子才能健康成長。 3.幼兒園應設立專門的心理咨詢室 就目前而言,已經有許許多多的
43、小學中學大學專門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設立專門的心理咨詢室。但是幼兒園則幾乎沒有看到相關的建設。我認為應該聘請心理老師開設一些簡單的心理健康課,設立心理咨詢室。在具體的教育工作中,不僅要使每位幼兒慢慢開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而且還要教育其他幼兒對單親家庭的孩子要關心和關愛,不排擠和欺負,建立同齡伙伴間正常交往關系。幼兒園對于單親家庭的幼兒應該更給予關注,及時發(fā)現幼兒的心理問題,家園及時溝通。 五、總結 一個有責任心和有紀律的單親父母,如果他給孩子正常的愛和正常的教育,他就可以給孩子一個健康的生活。就如徐榕評價《我的爸爸叫焦尼》中所說【18】: 從古至今,成人都習慣認為幼兒希
44、望的是一個完美的家庭,雙親的關愛。而離異家庭,似乎無法成為兒童圖畫書的題材。但是《我的爸爸叫焦尼》,卻把一個消極的生活事件表達出來美好與希望,觸動每個人內心伸出最柔軟的地方。當我在幼兒園中給幼兒講訴完這個故事時候,我也有許多的感觸。首先,故事中的媽媽放心的讓狄姆獨自在火車站等著自己的爸爸焦尼。這種事情可能并不是第一次,她沒有阻止狄姆見自己的爸爸。其次,狄姆對于自己父親的到來非常開心,甚至在分離的時候也有著依依不舍感,這說明即使在家庭分離的情況下,父母們依舊可以給狄姆很好的教育,使狄姆依舊感受著父母的愛。在這個故事里,狄姆的父母很好的照顧著狄姆的情緒,關心他的成長,使狄姆在成長過程中,沒有缺少父
45、親的愛。在故事的最后,焦尼的話:“馬上會再見面的”。所以,火車一定還會回來的,載著狄姆最喜歡的爸爸——焦尼。更是見證著這個單親家庭給予孩子很好的家庭教育,讓單親家庭的孩子依舊可以身心健康的快樂成長。 總而言之,若單親家庭和諧發(fā)展,且親職關系健全,則子女可能因處于破碎家庭中而更獨立,更有責任感,且可分擔共同支撐家庭的責任?!?9】因此,我們的社會應給單親家庭的父母更多的支持,使他們能夠更好地應對家庭的變化,更好地發(fā)揮自身的撫養(yǎng)與教育的責任;離異家庭的父母應不斷加強學習,提高自己應對困難和家庭教育的能力,給孩子更多的關愛,使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的成長。 參考文獻 [1]周萍.對問題家庭
46、、離異家庭及單親家庭幼兒的心理偏差的引導[J].教育導刊(幼兒教育).2000,(5):23-24 [2]員麗萍.論單親家庭子女人格的培養(yǎng)[J].長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4):60-64 [3]向碧華、曹健、尹霞云、劉俊生升.離異家庭監(jiān)護父母情緒智力與兒童情緒行為適應的關系:兒童希望感的中介作用[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6,(5):943-944 [4]牟映雪:試析家庭教育中嚴教過度的成因及對策[J].教育科學.1999,(3):42-43 [5]陳幗眉.《學前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44-47 [6]俞國良.《基礎心理學》[M]
47、.武漢出版社.2007,(4):28-30 [7]周燕.影響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家庭環(huán)境因素[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0,(18):19-21 [8]張璇.糾正離異家庭幼兒不良行為的策略.[J].河南教育.2007,(3):60 [9]薛曉紅.單親家庭子女的心理問題、成因及調適對策[J].寧夏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9,(5):117-119 [10]武志紅.《為何家會傷人》[M].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2014,(6):21 [11]陳會昌、張東、張慕蘊、魏明霞.離異家庭子女的社會性發(fā)展特點.[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1990,(3):173-176 [1
48、2]王惠萍、張積家、曲世璉、陳宗仁.父母離異兒童應激的比較研究[J].1996,(1):45-49 [13]胡雯潔.單親家庭教養(yǎng)方式對青少年心理健康影響因素的歸因研究[J].陜西師范大學出版.2006,(5):41-46 [14]齊琳、陳英和、李艷玲、郝嘉佳.離異家庭兒童的主觀幸福感及其影響因素[J].心理研究.2008,(2):62-65 [15]段建華.主觀幸福感概述[J].心理學動態(tài).1996,(1):46-51 [16]王永麗、俞國良.離異家庭兒童的適應性問題[J].心理科學進展.2005,(3):276-282 [17]陳曉美、羅紅格、牛春娟、李麗娜、朱小茼、李建明.離異家
49、庭對青少年應對方式及人際信任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8):988-989 [18]波.R.漢伯格(著).彭毅(譯).《我的爸爸叫焦尼》[M].湖北美術出版社.2007,(8) [19]萬來和.離異單親家庭學生教育的問題、成因及對策研究[J].華中師范大學出版.2011,(10):37-39 [20]李學榮.離異單親家庭子女心理健康問題及輔導研究[J].西南師范大學出版.2002,(6):10-14 [21]苗野.歐共體成員國中的單親家庭[J].中國婦女.1997,(4):32-35 [22]王虹.離異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J].鹽城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2):92-100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建筑施工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制度
- 安全培訓資料:典型建筑火災的防治基本原則與救援技術
- 企業(yè)雙重預防體系應知應會知識問答
- 8 各種煤礦安全考試試題
- 9 危險化學品經營單位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模擬考試題庫試卷附答案
- 加壓過濾機司機技術操作規(guī)程
- 樹脂砂混砂工藝知識總結
- XXXXX現場安全應急處置預案
- 某公司消防安全檢查制度總結
- 1 煤礦安全檢查工(中級)職業(yè)技能理論知識考核試題含答案
- 4.燃氣安全生產企業(yè)主要負責人模擬考試題庫試卷含答案
- 工段(班組)級安全檢查表
- D 氯化工藝作業(yè)模擬考試題庫試卷含答案-4
- 建筑起重司索信號工安全操作要點
- 實驗室計量常見的30個問問答題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