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編高中語文必修五 第11課 城南舊事節(jié)選學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新編高中語文必修五 第11課 城南舊事節(jié)選學案(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新編語文精品資料
城南舊事 導學案
學習目標
1.了解《城南舊事》的內容,識記有關文學常識。
2.學習本文巧妙的敘述視角。
3.體味文中那種淡淡的哀愁與沉沉的相思之情。
作家作品
簡歷: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臺灣省苗栗縣,父母曾東渡日本經商,林海音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即返臺,當時臺灣已被日本帝國主義侵占,其父林煥父不甘在日寇鐵蹄下生活,舉家遷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長大。曾先后就讀于北京城南廠甸小學、北京新聞??茖W校,畢業(yè)后任《世界日報》記者。不久與報社同事夏承楹結婚。1948年8月同丈夫帶著三個孩子回到故鄉(xiāng)臺灣,任《國語日報》編輯。
代表作:散文
2、集《窗》《兩地》,短篇小說集《燭心》《婚姻的故事》《城南舊事》,長篇小說《春風》等。
字詞廣場
抽屜(ti) 包袱(fu) 喏(nuò)
絡繹(yì) 匾額(biǎn) 鞠躬(jū gōng)
慚疚(jiù) 尷尬(gān gà)
★字形辨析
★詞義辨析
繚繞·環(huán)繞·縈繞·纏繞
這幾個詞都有“圍”“繞”的含義。繚繞,多指煙霧、聲音等回旋飄蕩、盤旋上升的狀態(tài)。環(huán)繞,著重圍上一周,多用于具體事物。縈繞,著重縈回盤繞,常指某種感情、思緒不斷。纏繞,引申為攪擾、打擾。
※在霓虹燈的五彩燈光下,尼亞加拉瀑布煙霧繚繞,宛若仙境一般。
3、
※衛(wèi)星在同步軌道半徑之內環(huán)繞火星運行,這意味著它環(huán)繞火星運行的速度要超過自身旋轉。
※新年的鐘聲悠然響起,飄送著我的祝福,縈繞在您的身邊。
※在他的心底,始終有個纏繞多年的陰影讓他坐臥不寧,寢食難安。
絡繹不絕·不絕如縷
兩個成語都有“連續(xù)不斷”的意思。絡繹不絕,形容行人、車馬往來不絕、連續(xù)不斷。不絕如縷,像用一根細線連著,形容極其危急。現在也形容聲音細微而連綿不斷。
※中午時分,集市漸漸地散了,路上三三兩兩的行人絡繹不絕。
※人已經轉過山頭望不見了,歌聲還余音裊裊,不絕如縷。
★熟語積累
水泄不通:像是連水也流不出去。形容十分擁擠或包圍得非常嚴密。
※昨天的高考咨詢會現場
4、氣氛火爆,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大學等省內熱門學校臺前被圍得水泄不通。
五花大綁:先用繩索套住脖子,又繞到背后反剪兩臂的綁人方式。
※一瞬之間,他已被五花大綁起來。粗大的杠子立即壓折了他的雙腿。
垂頭喪氣:形容因失敗或不順利而情緒低落、委靡不振的樣子。垂頭,耷拉著腦袋;喪氣,神情沮喪。
※一向桀驁不馴的皇馬主帥穆里尼奧在這場比賽中偃旗息鼓,一直垂頭喪氣。
研讀揣摩
①烤糊:形象的說法,指考得差。
②琉璃廠:北京街市名。清朝乾隆年間開始在京城(今北京)形成的專賣古籍、古玩、古董、字畫的文化街區(qū)。
③“天下為公”:原意是天下是公眾的,天子之位,傳賢而不傳子,后成為一種美好社會
5、的政治理想。
[1]通過英子的眼睛敘寫槍斃學生的場景有何作用?
通過英子那雙純真無邪的眼睛,寫出了當時黑暗社會對進步青年的壓抑和迫害,巧妙地交代了劇情發(fā)展的社會環(huán)境,為故事的發(fā)展提供了社會背景。
[2]英子爸爸的誤讀說明了什么?
英子爸爸的誤讀,表明“厚嘴唇的人”生活是多么艱辛,他偷盜是多么情不得已。
[3]厚嘴唇的人為什么囑咐英子“別再來了”?
顯然,厚嘴唇的人感覺到可能有人發(fā)現了他,他不愿意連累善良單純的英子,也不愿意讓英子看到自己狼狽的樣子,更不愿意玷污了兩個人難得的純真的友誼,通過厚嘴唇的人的囑咐,可以看出他是個善良的人,極其珍視這份難得的友誼。
[4]描寫胡同“分外
6、寂靜”有何作用?
“分外寂靜”的胡同,正對應著主人公英子內心的難受落寞。因為她的天真善良無意中傷害了把她當朋友的小偷,在她幼小純真的心靈里,抹上了一道情感的傷痕。
[5]描寫落葉“落到了林英子的課桌上”,有什么含意?
這個語句融情入景,值得品味。電影的結尾似乎就是采用了這樣一個鏡頭,其實,整個故事充滿了悲涼的意味。故事雖然是通過英子的眼睛來觀察世界的,但隨著英子對世事的逐漸了解,她的感受也豐富起來。她似乎明白了一些什么。特別是和厚嘴唇的人的交往,以及厚嘴唇的人的結局,無形當中又在她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傷痕。在秋天,落葉是正常的。“落到了教室里,落到了林英子的課桌上”就有了象征意味,在這小小
7、人兒的心上,也有了秋的影子——“愁”。
[6]本文的結尾有何妙處?
結尾發(fā)人深思——一切仿佛都已過去,英子也日漸長大,但一切真的過去了嗎?那個“好人”“壞人”的困惑解決了嗎?
大家都認為《城南舊事》這部電影總的基調是“淡淡的哀愁”與“沉沉的相思”,對此你是怎樣理解的?
提示:“淡淡的哀愁”,體現為主人公小英子與她的朋友從相識、相交到離別的故事。然而一個個“朋友”在小英子不舍的目光里離她而去,卻又增添了許多的傷感與哀愁。而作者又將這些較為強烈的悲劇沖突點進行“淡淡”的處理,如作者在交代秀貞和妞兒的悲劇結局時,并沒有讓英子親眼目睹這一慘痛場面而是在英子躺在病床時加進一個畫外音:“賣報了,賣報了,昨夜母女倆趕火車被軋。”這樣就避免了激烈的情節(jié)與電影整體淡淡的效果的沖突。
“沉沉的相思”,即對故土,對童年,對一個個永遠逝去、不可再現的生命的追憶,曾經有過的一切,都已沉淀在了靈魂的深處,盛滿了對人世滄桑的眷戀之情,保存了一份難得的溫馨。如僻巷的駝鈴,沿街的賣唱,井臺的打水,小學生放學時沖出教室、奔向操場、嬉戲在一起的畫面,絲絲入扣,使人陷入無言的哀傷,喚起人們各自親切的童年的回憶,造就出“往事追憶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