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莊市高中語文 8 寡人之于國也(第2課時)導學案 新人教版必修3》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河北省石家莊市高中語文 8 寡人之于國也(第2課時)導學案 新人教版必修3(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寡人之于國也》
【學習目標】
1.熟讀課文,弄清字音,把握文章內(nèi)容。
2. 掌握并積累重要的文言實虛詞。
3. 學習本文比喻鮮明,善用排比,對偶,增強文章氣勢的手法。
4. 理解孟子主張行仁政、重視民心的向背、利民保民的積極思想。
5.掌握孟子的一些名言和《孟子》中的成語。
【重點難點】
1. 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歸納掌握“以、而、之”等意義及用法。?
2.背誦整篇課文。
【學習過程】
第二課時
任務一:檢查前4段的背誦。
任務二:研讀第三部分,積累文言字詞句式。
1.解釋重點字詞.
不違( )農(nóng)時 斧斤以(
2、 )時入山林 謹( )庠序( )之教 申( )之以孝悌之義( ) 然而不王( )者 王無罪( )歲 狗彘食( )人食( )而不知檢( ) 涂( )有餓殍而不知發(fā)( )
2、翻譯重點句子.(指導:注意句式特點和重點字詞的落實)
(1)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
(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 涂有餓殍而不知發(fā).
3.思考作答。
(1)怎樣才能做到“王道之始”?請找出并畫出三組排比句。
3、 (2)當采取了這些合理發(fā)展生產(chǎn)的措施后,產(chǎn)生的效果是什么?請找出并畫出三組排比句。
任務三.課堂拓展
下面文字選自《孟子》,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題。
孟子見梁惠王,出,語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卒①然問曰:‘天下惡乎定?’吾曰:‘定于一?!肽芤恢??’對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肽芘c之?’對曰:‘天下莫不與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間旱,則苗槁②矣。天油然③作云,沛然④下雨,則苗浡⑤然興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⑥,未有不嗜殺人者也。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而望之矣。誠如是也,民歸之,由⑦水之就下,沛然誰能御之?“
4、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提示:這一章孟子論述了“不嗜殺人者能一之”的思想。孟子主張國家統(tǒng)一。實現(xiàn)統(tǒng)一,孟子反對殺人,也就是反對戰(zhàn)爭。不嗜殺人者能一之,也就是行仁政者能統(tǒng)一天下。
[譯文]孟子謁見梁惠王,出來以后,對人們說:“遠遠打量,不像個國君的樣子;走近以后,也看不到足以令人敬畏的氣勢。他驀地問我:‘天下要則那樣能夠才能安定呢?’我回答說:‘天下歸于統(tǒng)一就會安定?!敲凑l能統(tǒng)一天下呢?’他又問道?!浑S便殺人的國君能統(tǒng)一天下。’我回答道?!敲从钟姓l來追隨他呢?’他又問。我回答說‘天下的人沒有誰不愿擁護他的。您知道禾苗的生長情況嗎?如果七、
5、八月份久旱不雨,那禾苗就會枯萎。(但如果)天上又出現(xiàn)降雨云,并降下大雨,那禾苗就會生機勃勃地重新生長起來。像這種情況,有誰能改變呢?現(xiàn)在各國國君,沒有誰不是殺人成性地暴君。倘有一位不隨便殺人、不草菅人命地君王,那么普天下的人民都會伸長脖子期待他解救。果真是這樣,老百姓歸附擁戴他,就像水流向低處,湍急迅猛,什么也擋不住??!”
【注釋】(1)梁襄王:即魏襄王,名嗣(一說名赫),魏惠王的兒子,前318一前296年在位,襄是他死后的謚號。此處所說的事,當在襄王繼位后不久。(2)語(yù預):告訴。(3)卒:通“猝”,突然。 (4)惡(Wū烏)平:怎樣,如何。(5)與:此處為歸順,隨從之意。(6)油然
6、:朱熹《集注》云:“云盛貌?!?7)沛然:朱熹《集注》云:“雨盛貌?!?8)浡(bó博)然:朱熹《集注》云:“興起貌?!?9)人牧:管理民眾的人,即統(tǒng)治者。(10)領:即脖子。(11)由:通“猶”。
1.解釋重要詞語的意義
(1)語人曰 語:告訴 (2)卒①然問曰 卒然:突然
(3)天下惡乎定 惡:怎樣 (4)天下惡乎定 定:安定
(5)不嗜殺人者能一之 一:統(tǒng)一天下(6)孰能與之 孰:誰
(7)未有不嗜殺人者也 嗜:喜歡 (8)孰能與之 與:歸附
2.翻譯下列句子
(1)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而望之矣。
(2)誠如是也,民歸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誰能御之。
7、
3.孟子怎樣采用比喻說理的?請簡要作答。
【課下作業(yè)】背誦全文,落實全文知識點;積累孟子的一些名言和《孟子》中的成語。
第二課時
任務二、1. 違背,違反 按照 謹慎,認真從事 反復陳述 道理
為王,使天下百姓歸順 歸罪 吃,動詞 食物,名詞 制止,約束
道路 打開糧倉,賑濟百姓
2.(1)認真的興辦學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愛兄長的道理反復將給百姓聽。
(2)這樣還不能使天下歸服的,是從來不曾有過的事情.
(3)豬狗吃掉了百姓的糧食卻不加以制止,道路上有餓死的人卻
8、不曾想到打開倉廩加以拯救。
3.(1)不違農(nóng)時,谷不可勝食也。數(shù)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人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2)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也。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shù)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任務三.課堂拓展
1.(1)語:告訴 (2)卒然:突然
(3)惡:怎樣 (4)定:安定
(5) 一:統(tǒng)一天下(6)孰:誰
(7)嗜:喜歡 (8)與:歸附
2.(1)如果有一個不喜歡殺人的國君,那么,天下的老百姓都會伸長脖子期待著他來解救了。
(2)如果像這樣,老百姓就歸附他,就像水向低處流一樣,這嘩啦啦的洶涌勢頭,誰能阻擋得住呢?
3.本文主要論述孟子的仁政思想、民本思想:不要濫殺無辜,人民才會“引頸而望”,進而“定于一”。孟子在文中以“禾苗喻百姓”,以“雨水”喻君恩,就清楚地向梁襄王表明了君恩之于百姓的重要性及實行“仁政”的好處。而“水之就下”就更是表明了實行“仁政”的效果之顯著。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