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學年高中歷史 第6章 古今中外著名的科學家 第3節(jié) 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學案 北師大版選修4
《2016-2017學年高中歷史 第6章 古今中外著名的科學家 第3節(jié) 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學案 北師大版選修4》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6-2017學年高中歷史 第6章 古今中外著名的科學家 第3節(jié) 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學案 北師大版選修4(1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第三節(jié) 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 ●新課導入 李四光(1889-1971),中國著名地質學家,湖北省黃岡人,蒙古族,英國伯明翰大學碩士,挪威奧斯陸大學榮譽博士學位。首創(chuàng)地質力學。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之后李四光的著名事跡也被翻拍為電影。1932年任中央大學(49年更名南京大學)代理校長,又任重慶大學教授。為中國甩掉“貧油”帽子,創(chuàng)立地質力學理論。為中國“兩彈”做出了突出貢獻。我們應該如何評價李四光?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一起走進本課的學習。 ●教法案例 本課教材從四個方面向學生介紹我國現(xiàn)代杰出科學家李四光的主要生平:胸懷壯志,出洋留學;創(chuàng)建地質力學;破除“中國貧油論”;探討地震
2、預報和地熱開發(fā)。這些內容具體而扼要地介紹了李四光的學業(yè)和科研生涯,在科學研究方面的杰出成就和對現(xiàn)代化建設所做出的主要貢獻,也蘊含著李四光能夠成為中國科技界一面旗幟的主要原因。建議在教學中充分運用教材所提供的圖文材料,還可適當補充一些能夠體現(xiàn)李四光高尚人格、科學精神和個性特征方面的資料,幫助青年學生不但重視立志,更能為志向的實現(xiàn)而不懈努力。 第一目“胸懷壯志,出洋留學”。教材以李四光先后留學日本與英國并學成歸國工作為線索,講述了李四光少年時代、留日和留英三個時期的志向和學業(yè)情況,并通過“鏈接閱讀”欄目,向學生展示了與李四光成長密切相關的史實。 教師在授課時把握以下兩個關鍵點:(1)留學日本,
3、學習造船:這一部分內容是本目的學習重點,建議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本目中“鏈接閱讀”之一的基礎上,由淺入深地討論“李四光名字是怎么來的?”“李四光為什么選擇造船專業(yè)”“是哪些因素導致少年李四光有‘努力向學,蔚為國用’的志向?”以期讓學生初步理解導致李四光作出這一選擇背后的主觀與客觀因素。(2)留學英國,改學地質,為國開礦。這一部分的教學可以在師生交流中完成。建議教師先提出“李四光留英時為什么選擇地質專業(yè)?他在獲得碩士學位后為什么一定要回國工作”這兩個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相關內容并進行思考。 第二目“創(chuàng)建地質力學”。教材主要介紹李四光對中國地質力學的卓越貢獻,同時也概要地介紹了李四光在其他領域
4、的科研成果??茖W研究是非常艱苦的創(chuàng)造性工作,本目教材展示了李四光不迷信權威,“讓事實說話”的科學精神與長期嘔心瀝血“為真理而奮斗”的獻身精神。建議教師在授課時把握下面幾個角度:(1)執(zhí)教和領導:先后是擔任北大地質系教授和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所長,工作之余仍堅持不懈的研究。 (2)1926年,他發(fā)表了《地球表面形象變遷的主因》一文。在這一著作中,李四光在吸收了當時國際先進地質學家思想營養(yǎng)的基礎上,肯定了地殼運動“平移說”,這部著作成為李四光在地質力學萌芽時期的代表作。(3)1945年,李四光在《地質力學的基礎與方法》一書中,率先將力學引入地質構造的分析,正式提出“地質力學”這個名詞,地質力學理
5、論始具雛形。此處建議教師補充下面材料:1948年,李四光代表中國出席在倫敦舉行的第18屆國際地質大會,第一次應用他創(chuàng)立的地質力學理論,作了題為“新華夏海的起源”的學術報告,引起強烈反響。從此,地質力學這一新學科正式載入史冊,李四光成為公認的地質力學奠基人。 (4)1962年,李四光完成《地質力學概論》一書,這是他對自己40余年地質力學理論研究與實踐經驗的總結。此書成為地質力學的代表作,也是地質力學研究中的一個里程碑。 第三目破除“中國貧油論”。本目內容在講授時,建議教師把握以下幾個關鍵點:(1) “中國貧油論”的產生。“海相生油”論的影響;英國地質學家勘探的結果。(2)“中國貧油論”的破除
6、。①李四光運用地質力學的理論推斷,中國蘊含著豐富的天然氣和石油資源。②實踐證明。中國大慶、大港、勝利、華北等油田的發(fā)現(xiàn),中國摘掉了“貧油”的帽子,同時李四光的地質力學理論得到了充分的證明。 第四目“探討地震預報和地熱開發(fā)”。本目建議教師從兩個大的方面把握:(1)地震預報:1962年3月廣東新豐江水庫和1966年河北省邢臺地區(qū)發(fā)生強烈地震,給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極大災難。李四光通過對斷裂帶的研究,參考我國歷代文獻中豐富的地震資料,認為是可以對地震作出預報的。為了能夠探索預報規(guī)律,李四光不顧高齡,深入邢臺震區(qū)進行考察和研究,開創(chuàng)了活動構造研究與地應力觀測相結合的預報地震的途徑。后來,李四光曾對河北
7、灤縣、遷安一帶的地震提出了預見。事實證明,這些預見是正確的。 因此,雖然李四光還沒來得及對地震預報問題作出更深入的研究就與世長辭,但他的研究成果已飲譽海內外。(2)地熱開發(fā):李四光認為地球是個大熱庫,應該大力開發(fā)和利用;李四光認為把煤炭當燃料是十分可惜的事情,這對于當今節(jié)約能源,開發(fā)新能源具有很高的指導意義。 課程標準 了解李四光的主要事跡,認識他對社會發(fā)展所做的貢獻 重點難點 1.李四光在我國地質力學等方面做出的突出貢獻(重難點) 2.結合史實評價李四光(重點) 胸懷壯志,出洋留學 1.清朝末年,李四光出生于湖北黃岡一個世代塾師之家。 2.1902年,被選派
8、赴日本留學,進入東京弘文書院學習,后又考入大阪高等工業(yè)學校學造船。 3.民國成立后,出任湖北實業(yè)部部長。袁世凱竊位后,憤然辭職,赴英留學,入讀伯明翰大學學地質專業(yè)。 4.李四光博覽群書,并能熟練運用英、日、德、法等國語言。 創(chuàng)建地質力學 1.1920年5月,擔任北京大學地質系教授,后又擔任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所長。 2.李四光以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創(chuàng)立了地質力學。 3.1962年,李四光著成了《地質力學概論》一書,這部重要著作成為地質力學研究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破除“中國貧油論” 1.20世紀20年代,英國地質學家克拉普到中國玉門勘探,連打了7口鉆井,都不見石油噴出。于是
9、“中國貧油論”便逐漸流傳開來。 2.1934—1935年,李四光在歐洲講學時就含蓄地駁斥了“中國貧油論”。 3.1954年,李四光在《從大地構造看我國石油資源遠景》的報告中,又科學地指出我國蘊藏著豐富的天然氣和石油。 4.陸續(xù)在沉降帶發(fā)現(xiàn)了大慶、大港、勝利、華北等重要油田,終于摘掉了“中國貧油”的帽子。 探討地震預報和地熱開發(fā) 1.1962年,周恩來委派地質部長李四光組建地質大隊,專門從事地震調查研究,解決地震的預報問題。 2.李四光還極為重視地熱的開發(fā)、利用問題。 3.1971年4月29日,李四光在京逝世。 李四光的貢獻及對其評價 1.貢獻 (1)在地質
10、力學的指導下,為成昆鐵路選線、攀枝花鋼廠選址等重大工程服務。 (2)從20世紀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在李四光地質力學的指導下,我國勘探部門在松遼平原、華北平原開始大規(guī)模的石油普查和勘探。相繼找到大慶油田、大港油田、勝利油田、華北油田等大油田,震驚了世界,使中國摘掉了“貧油”的帽子,為國家經濟建設提供了能源保障。 (3)李四光還以地質力學理論為指導,尋找鈾礦資源,為發(fā)展我國核能事業(yè)做出了貢獻。 (4)晚年,他對地震的生成和預測作了大量研究,有效地加強了各種地質災害的預測和預防。 2.評價 (1)李四光是我國杰出的地質學家、地質力學的創(chuàng)建者和新中國地質事業(yè)的開拓者和奠基人。 (2)他
11、把一生都獻給了科學事業(yè),獻給了祖國和人民,有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李四光以杰出的成就為中國科學工作者樹立了光輝的榜樣,在中國科學發(fā)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1988年,我國發(fā)行了一套《中國現(xiàn)代科學家》紀念郵票,這套郵票共4枚,《地質學家——李四光》就是其中一枚。李四光能夠享有這樣的榮譽,主要是因為( ) A.他本人有留學海外的經歷,在國內外學術界有較高地位 B.他曾多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有較高的社會地位 C.其成就對新中國的建設和發(fā)展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D.他創(chuàng)立了新興的學科,并在該學科的研究中有較高造詣 【解析】 現(xiàn)代科學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和社會
12、生產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李四光的科學理論,對新中國的經濟建設、社會發(fā)展、地質災害預報都產生了重大影響。正是由于這些成就和他的愛國精神,他贏得了人民的尊敬。 【答案】 C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早在1922年,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布萊克威爾德在《中國和西伯利亞的石油資源》一文中,就提出了“中國貧油論”。多少年來,國際上“權威”們的論斷認為:“世界已知油田,大都在海相地層中,而中國大部分是陸相地層,因此,不可能儲藏有工業(yè)開采價值的石油?!? 材料二 1954年,李四光應邀到石油管理總局作了題為“從大地構造看我國石油資源遠景”的報告,明確指出:“可以這樣考慮:從東北平原起,通過渤海灣,到華北平
13、原,再往南到兩湖地區(qū),可以做工作,先從新華夏系的旁邊摸起,同時在覆蓋地區(qū)著手摸底,物探、鉆探都可以用上,看來是有意義的?!? 請回答: (1)材料一、二的觀點有何不同? (2)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李四光對我國石油探測的貢獻。 (3)綜合上述材料,你得到什么認識? 【思路分析】 考查角度 李四光對中國摘掉“貧油國”帽子做出的貢獻 材料解讀 材料一:簡單介紹了“中國貧油論”的出現(xiàn);材料二:李四光對于中國是否有石油做出了樂觀的評估,并提出了勘探建議 解答思路 第(1)問要對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觀點進行比較歸納“不同”。第(2)問結合材料二中李四光對我國石油前景的重新評估和所學知識分析。第
14、(3)問從當時國際、國內等環(huán)境出發(fā)判斷 【嘗試解答】 (1)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貢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認識:_________
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材料一認為中國沒有石油;材料二認為中國能夠探測到石油。 (2)李四光從運動的觀點出發(fā),探索地質現(xiàn)象的本質、地殼結構及構造規(guī)律,建立了獨創(chuàng)的地質力學的理論和方法,對我國的石油探測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3)在科學研究上,不要迷信“權威”,而應根據(jù)客觀實際作出自己的判斷。 一、選擇題 1.“舜土無私萬象涵,緯經地脈賴君探。若無妙手尋油出,赤縣
16、焉知是哪堪?”這首七絕古詩贊頌的是( ) A.李時珍 B.詹天佑 C.李四光 D.鄧稼先 【解析】 閱讀此題的材料后我們會發(fā)現(xiàn),“若無妙手尋油出”是解題的關鍵,我們所學的中國近現(xiàn)代科學家中為勘探石油做出最大貢獻的就是李四光。 【答案】 C 2.李四光在英國碩士畢業(yè)后,他的老師挽留他在英國工作,后來又建議他到待遇優(yōu)厚的印度工作,但李四光堅決回國,其原因主要是( ) A.李四光具有強烈的愛國精神,立志報效祖國 B.李四光作為中國人,具有濃厚的思鄉(xiāng)之情 C.中國政府給李四光高官厚祿,讓他擔任中央研究院地質所所長 D.英國掀起了排華運動 【解析】 李四光在英國獲得碩士學位時,中
17、國近代地質科學尚在襁褓之中,急需人才,于是他謝絕高薪聘請,毅然回國,這說明,李四光具有強烈的愛國精神。 【答案】 A 3.李四光最有影響的代表作為( ) A.《地質學概論》 B.《力學概論》 C.《地質力學略論》 D.《地質力學概論》 【解析】 1962年,李四光著成了《地質力學概論》一書,這部重要著作成為地質力學研究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因而是他最有影響的代表作。 【答案】 D 4.“中國貧油論”這一錯誤結論被駁倒,主要是根據(jù)李四光的哪一理論( ) A.古生物學研究理論 B.科化石鑒定的標準 C.中國第四紀冰川的存在理論 D.地質力學理論 【解析】 本題旨在考查對
18、歷史知識的認識、分析和理解能力。解題的關鍵是要了解李四光的地質力學理論及其作用。故D項符合題意。 【答案】 D 二、非選擇題 5.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時期,為了尋找石油,美國的美孚石油公司曾耗資幾百萬美元在中國西北地區(qū)打了7口探井,后因收獲甚微而離去。20世紀20年代初,美國斯坦福大學一位教授在中國作了一番地質調查后,發(fā)表文章,斷言:“中國貧油?!? 材料二 1953年底,毛澤東和周恩來把李四光請到中南海,詢問中國天然石油的前景如何,李四光分析了我國的地質條件,認為中國的陸地一定有石油,并指出“美孚的失敗,并不能證明中國沒有石油可采”。 請回答: (1)材料二中,
19、毛澤東和周恩來把李四光請到中南海詢問中國天然石油前景的背景是什么? (2)李四光認為中國的陸地一定有石油的理論依據(jù)是什么?結合史實說明李四光觀點的正確性。 (3)結合材料一,聯(lián)系材料二,概括李四光身上體現(xiàn)了一種怎樣的精神。 【解析】 回答第(1)問時要注意材料二中的時間即“1953年”,由此可聯(lián)系新中國剛成立后“一窮二白”的現(xiàn)狀。第(2)問可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卮鸬?3)問時應仔細閱讀材料,準確把握材料信息。 【答案】 (1)新中國成立初期,石油嚴重短缺;國民經濟恢復后開始的工業(yè)化建設,使國家對石油的需求越來越大。 (2)依據(jù):他創(chuàng)立的地質力學理論。史實:根據(jù)李四光的地質力學理論,從
20、20世紀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地質部門、勘探部門經過共同努力,相繼找到了大慶、大港、勝利、華北等大油田,在國家建設急需能源的時候摘掉了“中國貧油”的帽子。 (3)敢于挑戰(zhàn)權威、勇于探索的精神。 一、選擇題 1.近代以來,我國許多知識分子紛紛求學海外,以圖報國。地質學家李四光曾經留學過的國家有( ) ①日本 ②法國?、塾、艿聡?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基礎知識的再現(xiàn)能力。李四光先是留學日本,學習造船專業(yè),后來又留學英國,學習采礦和地質。 【答案】 B 2.李四光赴英留學,改學地質的目的是( ) A.立志為祖國造出第一流的兵艦
21、和輪船 B.希望中國人開發(fā)自己的礦藏,不受外國人的擺布 C.為中國找出大油田,擺脫“貧油國”的帽子 D.為祖國培養(yǎng)地質人才 【解析】 李四光在伯明翰大學,最初選擇了采礦專業(yè),但想到采礦離不開地質,于是又轉學地質專業(yè),因為他希望中國人能開發(fā)自己的礦藏,不受外國人擺布,這表現(xiàn)了其愛國之心。 【答案】 B 3.李四光在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交叉領域里最重大的科學貢獻是( ) A.地質力學理論 B.古代冰川學說 C.亞洲是人類的早期發(fā)源地之一 D.地震預報 【解析】 本題要注意題干中的限定詞“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交叉領域”,B、D兩項是自然科學,而C項是社會科學,所以只有A項符合題干
22、要求。 【答案】 A 4.使李四光地質力學理論得到有力證明的是( ) A.大慶、勝利等油田的開采 B.《中國地質學》等著作的發(fā)表 C.中國第四紀冰川的確立 D.中國地質部的成立 【解析】 利用李四光的地質力學理論進行勘測,找到了大慶、勝利等油田,證明了他的理論的正確性。 【答案】 A 5.根據(jù)李四光的地質力學理論,我國于20世紀五六十年代在下列哪些地區(qū)發(fā)現(xiàn)了油區(qū)( ) A.松遼平原、華北平原 B.華北平原、江漢平原 C.青藏高原、渤海灣地區(qū) D.北部灣地區(qū)、渤海灣地區(qū) 【解析】 我國發(fā)現(xiàn)的大慶油田、勝利油田等位于松遼平原、華北平原上。 【答案】 A 6.詹天
23、佑和李四光的共同點不包括( ) A.海外求學 B.參加同盟會 C.強烈的民族自尊心 D.注重實踐的科學態(tài)度 【解析】 兩位科學家中只有李四光參加過同盟會,詹天佑沒有參加,A、C、D三項是他們的共同點。 【答案】 B 7.20世紀50年代,中國摘掉了“貧油國”的帽子,這與哪些油田的發(fā)現(xiàn)有直接關系( ) ①大慶油田?、趧倮吞铩、劭死斠烙吞铩、苋A北油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中國在克拉瑪依油田發(fā)現(xiàn)之前,隨著大慶、大港、勝利、華北油田的發(fā)現(xiàn),就已經摘掉了“貧油國”的帽子。 【答案】 B 8.1971年對于中國外交戰(zhàn)線來說意義重大,這一年
24、中國恢復了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在這一年里中國還發(fā)生的事情有( ) A.尼克松訪華 B.中日建交 C.李四光逝世 D.中美建交 【解析】 A、B兩項均發(fā)生在1972年,D項發(fā)生在1979年。1971年4月29日,偉大的地質力學家李四光在北京病逝。 【答案】 C 二、非選擇題 9.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0年)李四光在英國碩士畢業(yè)后,他的老師挽留他在英國工作,以取得博士學位。后來又建議他到印度工作,那里待遇優(yōu)厚。但李四光想到自己是中國人,應該為自己的祖國服務。當時中國地質科學的發(fā)展正處于初創(chuàng)時期,迫切需要大量專門人才。他毅然踏上報效祖國的回國之路。 材料二 鑒于李四光在國
25、內外學術界的聲望,國民黨政府幾次許以高官厚祿來拉攏他,都遭到拒絕。因為李四光對國民黨的腐敗以及在抗日戰(zhàn)爭中的表現(xiàn)十分失望。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正在英國的李四光非常高興,他克服重重困難,在1950年春攜夫人回到了祖國。 請回答: (1)根據(jù)材料一,說明李四光為什么一定要回國工作。 (2)根據(jù)材料二,當時,李四光全家都在英國,他為什么又一次回國? 【解析】 回答第(1)問時要注意材料一中“當時中國迫切需要大量專門人才”等信息?;卮鸬?2)問時應抓住材料二中“李四光對國民黨的腐敗以及……表現(xiàn)十分失望”這一關鍵信息。 【答案】 (1)李四光在少年時代立下“努力向學,蔚為
26、國用”的志向。他去英國學習的本意就是讓國人也能開發(fā)自己的礦藏。獲得碩士學位后,雖然有機會在國外工作,但當時中國的地質科學發(fā)展處于初創(chuàng)時期,迫切需要大量人才,李四光想到自己是中國人,應當將自己的所學為祖國服務,因此毅然踏上歸國之路。 (2)李四光對國民政府十分失望,與此同時,他看到中國共產黨為中華民族前途執(zhí)著奮斗,對此寄予厚望。新中國的成立,使李四光感到科學發(fā)展、國家復興有望,就克服重重困難,決定回國,全力投入到國家的現(xiàn)代化建設中。 10.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這是唐朝詩人李白一首著名的古樂府體詩作。1920年,李四光根
27、據(jù)此詩作創(chuàng)作了小提琴曲《行路難》,以抒發(fā)自己的情懷和抱負。 材料二 其雕塑和孔子、魯迅等中華名人一起“落戶”在中華世紀壇,供全國人民紀念;曾是前清進士、同盟會會員、共產黨員、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是中國地質力學的創(chuàng)建人;把“中國貧油論”的帽子甩進了太平洋,他是…… 請回答: (1)材料一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結合材料二,判斷出材料中的“他”指誰。請結合相關史實對此人進行評價。 【解析】 第(1)問體會材料中“多歧路,今安在”等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第(2)問首先從材料中“中國地質力學的創(chuàng)建人”等信息中判斷“他”是李四光,然后結合所學知識進行評價。 【答案】 (1)抒發(fā)了作者在舊中國黑暗的社會環(huán)境中掙扎求索、追求光明的思想情感。 (2)李四光。李四光是我國杰出的地質學家、地質力學的創(chuàng)建者、新中國地質事業(yè)的開拓者和奠基人。 - 10 -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