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裝配圖網! | 幫助中心 裝配圖網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首頁 裝配圖網 > 資源分類 > DOC文檔下載  

2019-2020學年高中歷史 課時跟蹤訓練3 區(qū)域經濟和重心的南移 岳麓版必修2

  • 資源ID:103226130       資源大小:2.73MB        全文頁數:8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22積分
快捷下載 游客一鍵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三方登錄下載: 微信開放平臺登錄 支付寶登錄   QQ登錄   微博登錄  
二維碼
微信掃一掃登錄
下載資源需要22積分
郵箱/手機:
溫馨提示:
用戶名和密碼都是您填寫的郵箱或者手機號,方便查詢和重復下載(系統(tǒng)自動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寶    微信支付   
驗證碼:   換一換

 
賬號:
密碼:
驗證碼:   換一換
  忘記密碼?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2019-2020學年高中歷史 課時跟蹤訓練3 區(qū)域經濟和重心的南移 岳麓版必修2

課時跟蹤訓練(三)一、選擇題1漢朝時候,下列經濟區(qū)按發(fā)達程度從高到低排列,正確的順序應是()A山東山西龍門碣石以北江南B山西山東龍門碣石以北江南C山東山西江南龍門碣石以北D江南山西山東龍門碣石以北解析山東是當時經濟最發(fā)達的地區(qū),由此可以排除B、D兩項。江南經濟強于龍門碣石以北,所以A項也不正確。答案C2“駿馬秋風塞北,杏花春雨江南”。兩漢時期,塞北(龍門碣石以北)和江南地區(qū)都是我國重要的經濟區(qū)。在當時四大經濟區(qū)中,長期居于我國經濟重心的是()A山西、江南 B山東、江南C龍門碣石以北、江南 D山東、山西解析當時,屬于黃河流域的山東、山西兩大經濟區(qū)是傳統(tǒng)的農業(yè)區(qū),長期居于全國經濟重心的地位。答案D3漢書:“山東出相,山西出將”。曹操蒿里行:“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群英會蔣干中計:“即傳令悉召江左英杰與子翼相見。”鴻門宴:“將軍戰(zhàn)河南,臣戰(zhàn)河北?!逼渲械墓糯纳轿鳌㈥P東、江左、河南分別指()A崤山以西、山海關以東、長江以北、黃河以南B太行山以東、函谷關或潼關以東、長江以西、黃河以南C崤山以西、函谷關或潼關以東、長江以東、黃河以南D太行山以東、山海關以東、長江以南、黃河以南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中國古代地理常識的認識。古代所說的山東、山西是以河南崤山為界;“江左”即長江以東,即長江下游一帶;黃河以南通稱河南。答案C4“胡人”多衣皮,而中原地區(qū)的人多衣布。出現上述現象的根本原因是()A風俗習慣的差異 B經濟形態(tài)的差異C氣候條件的差異 D傳統(tǒng)審美觀念的差異解析“胡人”是牧業(yè)經濟,而中原地區(qū)是農業(yè)經濟,生產的產品不同,表現在服飾上也就會有所不同。答案B5漢代經濟重心的分布,最主要的特點是()A沿長江流域東西延伸B沿黃河流域東西延伸C沿長城兩側東西延伸D沿運河由北向南延伸解析漢代的經濟重心主要是在山東和山西經濟區(qū),結合地圖可知這兩個地區(qū)主要沿黃河流域東西分布。答案B6古有“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晉語”的說法,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胡”應該指的是匈奴族B南方人到現在還會說“晉語”C北方人和南方人長期交戰(zhàn)D由于少數民族內遷,中原人口向南遷移解析文中的“胡”應該泛指北方少數民族,A錯誤;B、C兩項說法錯誤。答案D7下列哪些城市的興起不能說明經濟重心南移的變化()A東晉、南朝建康人口上百萬B長安、洛陽是唐前期最發(fā)達的城市C南宋“蘇湖熟,天下足”D北宋定汴京為國都解析長安、洛陽是我國北方的重要城市,唐朝時期它們的地位高只能說明經濟重心仍在北方;東晉、南朝建康人口眾多和南宋蘇湖地區(qū)糧食產量提高,都是經濟重心南移的表現。而北宋把汴京定為都城,就是因為要依靠汴水運輸南方的糧食。答案B8下邊示意圖顯示了我國經濟重心的南移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與圖中的相對應的時期應該是()A東漢 B唐朝C宋朝 D元朝解析由題圖可知,西漢時期經濟重心在北方,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了經濟重心南移的趨勢,南宋時期完成了經濟重心南移,重心由黃河流域轉移到長江流域,所以答案選C。答案C9人口的變化反映社會發(fā)展狀況,從下表可推出的正確結論有()A.北方安土重遷的觀念較淡薄B北宋的政治中心和經濟中心均在南方,使南方人口大增C經濟重心南移和戰(zhàn)爭頻繁導致人口不斷南遷D由北宋人口數量的減少可知漢唐經濟遠比宋朝繁榮解析安土重遷的觀念不分南北,排除A;北宋的政治中心在東京(今河南開封),不在南方,排除B;北宋人口數量的減少主要是由于唐后期和五代的戰(zhàn)亂導致人口銳減,排除D;經濟重心南移和戰(zhàn)爭頻繁導致人口不斷南遷,推動了南方的開發(fā),故選C。答案C10明末鄭氏開臺至清初康熙治臺期間,閩粵兩地居民大規(guī)模遷移臺灣,與原住民共同參與當地開發(fā)。其結果()A弱化了中央對閩粵地區(qū)的控制B沖擊了傳統(tǒng)的閉關鎖國政策C豐富了中華民族歷史發(fā)展內涵D驅逐了西方殖民者殘余勢力解析材料信息不能說明弱化了中央對閩粵地區(qū)的控制,故A項錯誤;材料涉及閩粵居民遷移臺灣,未涉及沖擊傳統(tǒng)的閉關鎖國政策,故B項錯誤;據材料“閩粵兩地居民大規(guī)模遷移臺灣,與原住民共同參與當地開發(fā)”可知豐富了中華民族歷史發(fā)展內涵,故C項正確;材料未涉及驅逐了西方殖民者殘余勢力,故D項錯誤。答案C11下圖所示的歷史現象,主要原因是()A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 B八王之亂的發(fā)生C安史之亂的爆發(fā) D靖康之亂導致解析圖片反映的歷史現象,是南宋初年北方人口南遷。此時北方人大批南遷的主要原因是金軍占領了黃河流域,故D項符合題意。答案D12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過程中出現的特點是()南遷人民帶去的技術是當時最先進的出現在國家分裂和戰(zhàn)亂之際南方統(tǒng)治者注重發(fā)展經濟隨文化重心的遷移而遷移A BC D解析隨著經濟重心南移,文化重心逐漸南移,所以表述錯誤,應排除。答案A13據中國古代經濟史記載:“明初的科舉,南人及第者十倍于北人,以至于不得不采用南北分卷,勉強維持南北人數的均衡?!睋丝赏浦?)A科舉制度逐漸陷入困境B八股取士束縛人們的創(chuàng)造性C南北經濟差距不斷擴大D分卷有利于中華文化的繁榮解析材料強調的是南北科舉制的發(fā)展情況,不是說科舉制度陷入困境,故A項錯誤;明朝我國開始推行八股取士,與材料中南北分卷無關,故B項錯誤;南宋以來,隨著經濟重心的南移,文化重心也逐漸南移,所以出現了材料中“南人及第者十倍于北人,以至于不得不采用南北分卷,勉強維持南北人數的均衡”的現象,故C項正確;分卷是為了保證南北人數的均衡,有利于維護政治的穩(wěn)定,不是為了促進中華文化的繁榮,故D項錯誤。答案C14江南農業(yè)經濟在東晉南朝、唐后期五代及南宋三個時期得到很大發(fā)展,其共同的原因是()A推廣普及鐵制農具提高生產效率B官府組織民眾屯田擴大耕地面積C政府改革稅制調動農民的積極性D黃河流域人口因動亂大規(guī)模南遷解析推廣鐵制農具導致生產力的提高主要表現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與“東晉”等時間不符,故A項錯誤;在魏晉、唐朝后期官府組織的屯田主要表現黃河流域戰(zhàn)亂頻繁,大量土地荒蕪,與“江南”不相符,故B項錯誤;東晉南朝、唐后期五代都是戰(zhàn)亂頻繁的時期,統(tǒng)治者不會用減稅這種方法來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故C項錯誤;江南的開發(fā)與歷史上魏晉時期、五代時期北方戰(zhàn)亂,北民南遷,帶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勞動力有關,故D項正確。答案D二、非選擇題15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廣人稀,飯稻羹魚,或火耕而水耨無積聚而多貧。是故江淮以南,無凍餓之人,亦無千金之家。史記材料二(東晉建立后)百許年間地廣野豐,民勤本業(yè),一歲或(豐收之年),則數郡忘饑。宋代·孔秀恭等傳論材料三憶江南唐白居易材料四朝廷在故都(東京開封)時,實仰東南財賦,而吳中又為東南根柢。語曰:“蘇湖熟,天下足。”陸游集(1)材料一反映了南方經濟狀況如何?(2)材料二、三、四反映南方經濟有哪些發(fā)展?(3)上述材料反映我國古代經濟發(fā)展出現了什么重大變化?解析本題考查經濟重心南移。第(1)問根據材料一可以看出當時南方經濟地廣人稀,非常落后;第(2)問三則材料分別敘述了東晉、唐代和宋代南方經濟的發(fā)展;第(3)問說明我國經濟重心不斷南移。答案(1)西漢南方地廣人稀,耕作方式落后,商品交換不發(fā)達。(2)東晉南方地廣野豐,農業(yè)產量提高,工商業(yè)發(fā)展起來;唐代商業(yè)繼續(xù)發(fā)展;宋代南方農業(yè)迅速發(fā)展,國家賦稅仰仗南方。(3)隨著南方經濟發(fā)展,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從北方轉移到南方。16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漢朝長江流域仍是“江南卑濕地廣人稀,飯稻羹魚,或火耕而水耨”。漢以后長江流域開發(fā)進程加快,至南朝后期沿贛江一帶已開發(fā)成重要的稻米產地。從東晉、南北朝到隋唐、宋時期的幾百年間,北方戰(zhàn)亂頻繁,人口大量南徙,使南方人口明顯大增,移民紛紛轉向丘陵山區(qū)開荒種地,從而促進了長江流域山區(qū)的開發(fā)。李文瀾唐代長江中游水患與生態(tài)環(huán)境諸問題的歷史啟示材料二在長江流域早期開發(fā)中,畬田開發(fā)是一種典型形式。畬田,“峽中刀耕火種之地也,春初斫山,眾木盡蹶。至當種時,伺有雨候,則前一夕火之,藉其灰以糞。明日雨作,乘熱土下種,即苗盛倍收”。這種耕作方式至今在我國四川、云南等地區(qū)仍有所見。材料三歷史上荊江洪水水位抬高統(tǒng)計時期歷時最高洪水水位上升平均每年上升量新石器時代至漢2300年0.2米0.0087厘米漢至宋元1400年2.3米0.164厘米宋元至今800年11.10米1.39厘米材料四唐代至清末長江較大水災初步統(tǒng)計朝代年數水災次數平均幾年一次唐代2891616宋朝(金)317635元朝91165.6明朝276664.1清朝268624.2材料二、三、四均摘自長江流域水患研究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簡評長江流域開發(fā)的情況。(要求:表述應成文,評述內容應包括開發(fā)的過程、原因、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并談談你個人的認識)解析本題為開放性試題,長江流域開發(fā)過程主要從漢、魏晉南北朝、唐朝和兩宋四個階段說明;原因從北方的戰(zhàn)亂、為南方提供勞動力、技術及南方優(yōu)越的自然環(huán)境回答;存在的問題結合材料二、三、四可分析得出;認識要全面,既要認識到經濟發(fā)展,同時也要注意環(huán)境保護。答案開發(fā)的過程:漢朝以后開發(fā)進程加快,至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得到初步開發(fā);唐朝安史之亂后經濟重心開始南移,至兩宋時期完全轉移到了南方。原因:北方戰(zhàn)亂,北民南遷帶來先進技術和勞動力;南方安定,自然條件優(yōu)越。存在的問題及原因:開發(fā)進程加快的同時,破壞了生態(tài)平衡,水災逐年增加。落后的耕作方式造成的。認識:發(fā)展經濟的同時,更要注意保護生態(tài)平衡。8

注意事項

本文(2019-2020學年高中歷史 課時跟蹤訓練3 區(qū)域經濟和重心的南移 岳麓版必修2)為本站會員(Sc****h)主動上傳,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點擊聯(lián)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版權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