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0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專題二 古詩歌閱讀 唐宋詩歌分類練(一)-(二)練習

上傳人:Sc****h 文檔編號:105063573 上傳時間:2022-06-11 格式:DOC 頁數:19 大?。?67KB
收藏 版權申訴 舉報 下載
(通用版)2020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專題二 古詩歌閱讀 唐宋詩歌分類練(一)-(二)練習_第1頁
第1頁 / 共19頁
(通用版)2020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專題二 古詩歌閱讀 唐宋詩歌分類練(一)-(二)練習_第2頁
第2頁 / 共19頁
(通用版)2020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專題二 古詩歌閱讀 唐宋詩歌分類練(一)-(二)練習_第3頁
第3頁 / 共19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26 積分

下載資源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資源描述:

《(通用版)2020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專題二 古詩歌閱讀 唐宋詩歌分類練(一)-(二)練習》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通用版)2020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專題二 古詩歌閱讀 唐宋詩歌分類練(一)-(二)練習(1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唐宋詩歌分類練(一)~(二) 唐宋詩歌分類練(一)——唐代詩歌 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9分) 赤壁歌送別 李 白 二龍爭戰(zhàn)決雌雄,赤壁樓船掃地空。 烈火張?zhí)煺赵坪?,周瑜于此破曹公? 君去滄江望澄碧,鯨鯢①唐突②留馀跡。 一一書來報故人,我欲因之壯心魄。 [注]?、裒L鯢:大魚名,比喻吞食小國的不義之人。②唐突:觸犯。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  ) A.首句寫出了赤壁之戰(zhàn)前緊張的氛圍,“二龍爭戰(zhàn)”指曹操和孫劉聯(lián)軍隔江對峙,勝負存亡,即將一戰(zhàn)而定。 B.次句緊承首句,直接寫出赤壁之戰(zhàn)的結果,曹操大軍樓船被一掃而空?!皰摺薄翱?/p>

2、”極寫周瑜軍隊勢如破竹的戰(zhàn)力。 C.第三句直接描寫赤壁戰(zhàn)場上大火的慘烈,又是對第二句戰(zhàn)爭結局的原因的解釋,“張”“照”表現(xiàn)了曹操軍隊的氣勢。 D.第四句看似平淡,但飽含著詩人對儒將周瑜的贊美,表現(xiàn)了周瑜在赤壁戰(zhàn)場泰然從容、指揮若定、氣定神閑的風度。 解析:選C C項,“表現(xiàn)了曹操軍隊的氣勢”不正確,這里是在表現(xiàn)東吳軍隊的氣勢。 (2)本詩主要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請簡要分析。(6分) 答:

3、 解析:從詩題可以看出,詩人的創(chuàng)作意圖在于把歌詠赤壁和送別友人這兩個內容藝術地統(tǒng)一起來。全詩共八句,前四句講的是赤壁之戰(zhàn)的事跡,通過古人古事,抒發(fā)懷古之情,表現(xiàn)了詩人對歷史的感慨

4、;后四句則是送別時的有感而發(fā)。 參考答案:①懷古之情。前四句寫赤壁之戰(zhàn)的景象,表現(xiàn)了詩人對歷史的感慨,對不義戰(zhàn)爭的否定。②送別之意。后四句主要寫送別之情,希望朋友觀看到赤壁古戰(zhàn)場的景象后,向自己寫信告知,表達了自己壯心不已的豪情以及對朋友奮發(fā)有為的期許。(每點3分,意思相近即可) 猶如二龍爭戰(zhàn)以決雌雄,赤壁一戰(zhàn),曹操的樓船被一掃而空。烈火熊熊焰煙沖天,照耀云海,周瑜于此地大破曹公。君去大江觀看青碧澄明的江水,也會看到當時大戰(zhàn)留下的爭斗的遺跡。請您將實地的觀感一一寫信給我,使我看過信后也大快一下壯心。 2.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9分) 歸嵩山作 王 維 清川帶

5、長薄,車馬去閑閑。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 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 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  ) A.首聯(lián)緊扣題目中的“歸”字,描寫詩人歸隱出發(fā)時的情景和車馬的動態(tài),說明詩人心態(tài)閑適。 B.“暮禽”句言外有意,流露出詩人自己歸隱態(tài)度堅決,暗示對現(xiàn)實政治失望厭倦的歸隱原因。 C.“閉關”既指關門的動作,也含閉門謝客之意,以此點明辭官歸隱的宗旨:與俗世隔絕。 D.讀完全詩,可隱約觸摸到詩人感情的細微變化:由安詳從容,到凄清悲苦,再到恬靜淡泊。 解析:選B B項,“暮禽”句包含“鳥倦飛而知還”之意,流露出自己退隱的原因是對現(xiàn)

6、實政治的失望厭倦,但沒有體現(xiàn)歸隱態(tài)度的堅決,體現(xiàn)歸隱態(tài)度堅決的是“流水如有意”。 (2)蘇軾在《東坡題跋·書摩詰〈藍田煙雨圖〉》中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闭埥Y合頸聯(lián)分析這一特征。(6分) 答:

7、 解析:“詩中有畫”是蘇軾贊美王維詩歌的句子,形容長于描寫景物的詩,使讀者如置身圖畫當中,也形容詩的意境非常優(yōu)美。我們在賞析詩歌頸聯(lián)的時候要抓住景物的特點,特別是景物的色彩、線條、構圖等,要能由詩句想象出一幅幅的畫面,突出詩歌的畫面美。 參考答案:①這兩句描寫了傍晚野外的秋景圖:荒涼的城池臨靠著古老的渡口,落日的余暉灑滿了蕭颯的秋山。(3分)②這幅圖以具有時間、地點特征的意

8、象,體現(xiàn)了黯淡、凄涼的色彩之美。畫面感突出,層次鮮明。(3分) 清澈的川水環(huán)繞一片草木,駕車馬徐徐而去從容悠閑。流水好像對我充滿了情意,傍晚的鳥兒隨我一同回還。荒涼的城池靠著古老渡口,落日的余暉灑滿金色秋山。在遙遠又高峻的嵩山腳下,閉上門謝絕世俗度過晚年。 3.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9分) 衡陽與夢得分路贈別① 柳宗元 十年憔悴到秦京,誰料翻為嶺外行。 伏波②故道風煙在,翁仲③遺墟草樹平。 直以慵疏招物議,休將文字占時名。 今朝不用臨河別,垂淚千行便濯纓④。 [注]?、倭谠⒂礤a因參與“永貞革新”而久遭貶謫,奉旨返京后,再度被遠謫。此詩便作于兩人在

9、衡陽分手、各赴謫地之時。②伏波:這里指漢代伏波將軍馬援,其在抵御外侮、平定叛亂上功勛卓著。③翁仲:后世稱石像或墓道石像為翁仲,此指伏波將軍廟前的石像。④濯纓:洗濯冠纓。《楚辭·漁父》中有“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句。后以“濯纓”比喻超脫世俗,志節(jié)堅貞。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  ) A.首聯(lián)寫兩人在長期貶謫之后重回長安,沒料到再度被遠謫,兩句表現(xiàn)了命運之多變,人生之艱辛。 B.“伏波故道風煙在”寫兩人行在伏波將軍當年出征的路上,追憶前賢,不由得心生自勉奮發(fā)之意。 C.“翁仲遺墟草樹平”寫伏波將軍的廟宇空余石像荒草、斷壁殘垣,借此感慨人心變異,世道衰微。

10、D.“休將文字占時名”話中有話,因為兩人曾因作詩諷刺權貴而背上罪名,此處多有調侃、自嘲之意。 解析:選B B項,表達的不是“自勉奮發(fā)之意”,而是在追憶前賢的同時,古(人)今(我)對比,感慨自身飄零于世,壯志難酬。 (2)尾聯(lián)“今朝不用臨河別,垂淚千行便濯纓”是怎樣抒發(fā)感情的?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6分) 答:

11、 解析:尾聯(lián)說不必臨河取水,離別時的眼淚就可以洗濯冠纓,這是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板t”是化用《楚辭·漁父》的名句“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有與友人共勉之意。同時,尾聯(lián)還化用了李陵贈別蘇武的詩句“臨河濯長纓,念子悵悠悠”,表達與朋友分別時的感傷。 參考答案

12、:①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不必臨河取水,離別時的眼淚就可以洗濯冠纓,表現(xiàn)兩人珍重惜別的感傷,以及歷盡艱辛的悲愴。②用典。“濯纓”用《楚辭》之典,有與友人共勉之意,希望彼此無畏打擊,保持志行之高潔。(每點3分;第二點如回答“化用前人詩句”并分析,亦可給分) 從被貶永州開始,熬過了十年的困頓生活才得以重返京都長安,可誰又料到會再次被貶到更為遙遠的嶺南之地。當年伏波將軍馬援率軍南征所到之處,風光煙景依然如故,而馬援廟前的石人早已被草木所遮掩,只遺下廢墟一片。只因慵懶粗疏不愿同流合污,而招來小人的非難、排擠和打擊,看來今后不要再指望用文章去博得什么好名聲了。今天我們不用像當年的李陵、蘇武那樣去河

13、中“濯長纓”來表示惜別了,因為我們分別時已淚流千行,足可用此淚水來“濯纓”了。 4.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9分)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時牧欲赴官歸京① 杜 牧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馬聲驕。 九華山②路云遮寺,清弋江③村柳拂橋。 君意如鴻高的的,我心懸旆正搖搖。 同來不得同歸去,故國逢春一寂寥! [注]?、俦驹娮饔陂_成四年(839)春,當時杜牧在宣州(今安徽宣城)為官,即將離任回京;在宣州任判官的裴坦中進士不久,要前往舒州(今安徽潛山)。②九華山:在池州青陽西南,為宣州去舒州的必經之處。③清弋江:長江下游支流,在宣州城西。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

14、恰當的一項是(3分)(  ) A.首聯(lián)色調明快,筆觸簡潔,交代了送行的時間和環(huán)境,勾畫出一幅“春郊送別圖”。 B.頷聯(lián)上句點明了詩人離任歸京途中所見之景。 C.頸聯(lián)“君意如鴻”“我心懸旆”用對比手法,突出友人與詩人分別時的不同心境。 D.裴坦中進士后,將前往舒州為官,他像鴻雁那樣展翅高飛,躊躇滿志,春風得意。 解析:選B B項,頷聯(lián)上句是想象友人裴坦赴任途中所見之景,并不是“詩人離任歸京途中所見之景”。 (2)本詩前兩聯(lián)是如何寫景的?對表達情感有何作用?(6分) 答:

15、 解析:“前兩聯(lián)”明確了鑒賞的范圍,“如何寫景”“有何作用”明確了鑒賞的角度。從寫景的方式來看

16、,前兩聯(lián)有實寫,有虛寫,有反襯。解答第二問時要聯(lián)系詩歌的情感,由注釋和“故國逢春一寂寥”來看,詩歌抒發(fā)的是哀情,而景卻是美景,很容易聯(lián)想到以樂景襯哀情。答題時不僅要說出術語,還要結合詩歌具體內容分析這種手法是如何體現(xiàn)出來的。 參考答案:①虛實結合。首聯(lián)寫江南早春陽光明媚、芳草鮮美的景象,是實寫。頷聯(lián)上句想象友人赴任途中經過九華山的景象,是虛寫;下句寫兩人分別時的場景,是實寫。虛實結合,表達了對即將分別的朋友的深情與不舍。②反襯(或:以樂景襯哀情)。前四句通過描寫江南早春明麗和煦的美景,反襯了詩人與友人離別時的依依不舍以及自己離任回京、仕途未定的惆悵不安之情。(寫景的手法還可以考慮視聽結合。答

17、對一點給3分,其中手法或作用1分,分析2分) 和煦的太陽照耀著大地,積雪大半已消融,解凍的路面布滿泥濘,經冬的野草長出了新芽,原野上一片青蔥,馬叫聲洪亮,催促主人上路。你路經的九華山路云霧繚繞,寺宇時隱時現(xiàn),眼前的清弋江村邊,春風楊柳,輕拂橋面。你的志向像鴻雁一樣明確堅定,而我的心情卻像懸掛在空中的旗幟般空虛。我們原來是一起從京城到宣州任職的,此時卻不能一同回去了,在這風光明媚的春日里,我只身回到京城以后,將會感到非常寂寞。 5.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9分) 田 家 行 王 建 男聲欣欣女顏悅,人家不怨言語別。 五月雖熱麥風清,檐頭索索繰車鳴。 野蠶作繭人

18、不取,葉間撲撲秋蛾生。 麥收上場絹在軸,的知輸得官家足。 不望入口復上身,且免向城賣黃犢。 田家衣食無厚薄,不見縣門身即樂。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  ) A.本詩開頭兩句,寫村子里男男女女因豐收而面帶喜悅之色,奠定了全詩的感情基調。一個“別”字,暗示村民們平日生活的辛酸。 B.三、四兩句描繪了一幅“檐下繅絲圖”,雖然天氣熱,但蠶婦們愉快地忙碌著,似乎只感受到帶著麥香的怡人清風。 C.五、六兩句寫村民們忙于家蠶的豐收,無暇顧及野蠶。野蠶化蛾出繭,在桑葉間撲撲地飛來飛去。 D.本詩運用了白描手法,前八句精練地勾勒出一幅幅豐收年景圖,整首詩前后映襯

19、對比,突出了詩歌的主旨。 解析:選A A項,“奠定了全詩的感情基調”錯,這兩句先寫農家喜樂自得,而后再寫喜樂自得之因,看似寫喜,實為襯托農民可憐的處境和悲苦的心情。本詩的主旨是同情百姓,揭露統(tǒng)治階級對百姓的剝削,并非“喜悅”的感情基調。 (2)簡析本詩后四句的內容及其傳遞出的思想感情。(6分) 答:

20、 解析:“不望”兩句寫村民們在豐收的年景里,并不指望收獲的糧食自己吃,織好的絹自己穿,只指望能免除到城里賣黃犢來繳納賦稅就行了。最后兩句村民們說自家并不計較是否吃得好穿得好,認為只要不進縣衙門吃官司那就是最高興的事了。這四句看似寫樂,實則是作者通過平淡的語言,借村民之口,傾

21、訴他們的悲苦辛酸,表現(xiàn)封建剝削的殘酷,也表現(xiàn)出作者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參考答案:最后四句寫村民們不奢望吃飽穿暖,只求保住耕牛,自己不被抓進衙門就心滿意足了。寄寓了作者對淳樸善良的村民們的悲苦命運的深切同情,深刻地揭露了統(tǒng)治階級對百姓的無情剝削。 看著眼前豐收的景象,男人們的話語里充滿了喜悅,女人們的臉上也洋溢著笑容;家家戶戶再也沒有怨言,說的話也和往常不一樣了。雖然五月天氣炎熱,此時的麥風卻給人以清涼的感覺;在村中的屋檐下,婦女們正忙著用繰車繅絲,繰車上發(fā)出一陣陣輕細的聲音。家蠶豐收,野蠶做的繭再也沒有人來收取,于是這些繭在樹上就變成了秋蛾,在樹葉間撲撲地飛舞著。麥子收割以后一筐一

22、筐地堆放在麥場上,絹布織成后一匹一匹地纏在軸上,農民們可以確認今年的收成已足夠繳納官府的賦稅了。不指望還有入口的糧食,也不指望還有絹布剩下來做件衣服穿在身上,只是暫且可以不用前往城中賣掉自己的小黃牛了。農民家庭的衣食實在談不上什么好與壞,只要家里人不被捉進縣衙門,便是一件很值得高興的事情了。 6.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9分) 西 閣 夜① 杜 甫 恍惚寒山暮,逶迤白霧昏。 山虛風落石,樓靜月侵門。 擊柝②可憐子,無衣③何處村。 時危關百慮,盜賊爾猶存。 [注]?、?66年,詩人移居夔州,初寓山中客堂,秋后,離西閣。該詩寫于移居西閣時。②擊柝,敲梆子巡夜?!兑?/p>

23、》:“重門擊柝,以待暴客。” ③《詩·秦風·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  ) A.首聯(lián)描繪江上初夜景色,頷聯(lián)描繪山上夜中見聞,動靜結合,景色相映成趣。 B.前兩聯(lián)“暮”“昏”著眼時間,“風”“月”著眼景物,內容富有層次感。 C.詩歌善用修辭,如“白霧昏”“風落石”采用了比擬手法,使景物描寫形象生動。 D.詩歌尾聯(lián)直抒胸臆,安史之亂雖已結束,詩人卻關注紛亂時局,擔心百姓。 解析:選C C項,“‘白霧昏’‘風落石’采用了比擬手法”理解有誤,這兩處并未采用比擬手法。 (2)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在抒情手法上有何不同?請結合詩歌內容簡要說明。

24、(6分) 答:

25、 解析:抒情手法包括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兩種。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間接抒情又分為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典抒情、情景交融等。頷聯(lián)描寫了山風、落石、靜樓、明月等景物,抒發(fā)寓居他鄉(xiāng)之情;根據注釋②③可知,頸聯(lián)中的“擊柝”“無衣”是典故,所以此聯(lián)是借典抒情。 參考答案:①頷聯(lián)借景抒情,借山風落石、月侵靜樓,營造清冷寂靜的氛圍,委婉地表達了詩人寓居他鄉(xiāng)的痛苦之情。②頸聯(lián)借典抒情,重門擊柝,暗喻戰(zhàn)事;“無衣”“同袍”以待戰(zhàn)事,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對時局紛亂的憂慮。 7.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9分) 吳中書事 楊 乘①      [注]?、贄畛?/p>

26、:唐朝詩人。同州馮翊(今陜西大荔)人。宣宗大中元年登進士第,官終殿中侍御史。②香徑:蘇州香山旁小溪,傳說吳王種香于香山,使美人泛舟于溪以采香。③響廊:用于跳舞的木板長廊。相傳是吳王夫差為西施而造。 (1)下列對本詩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首聯(lián)以“十萬人家”寫出當年吳中的繁華,以“管弦臺榭”代指當年吳國歌舞升平的景象。 B.頷聯(lián)“名歸范蠡五湖上”指的是范蠡獻計于勾踐,把西施獻給吳王夫差,吳被滅之后歸隱一事。 C.頸聯(lián)描寫想象之景,意蘊豐富,“自”重在表現(xiàn)香徑荒涼冷落,“空”意在渲染響廊空寂無人。 D.這首七言律詩,以景起筆,以愁收結,感情深沉,語言含蓄;頷、頸

27、兩聯(lián)對仗工整,韻律和諧。 解析:選C C項,頸聯(lián)描寫的并非“想象之景”,而是實景,寫出了吳中如今的荒涼破敗。 (2)這首詩表現(xiàn)了詩人的哪些“愁”?是如何表現(xiàn)的?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6分) 答:

28、 參考答案:愁:①詩人不為所用、無人理解的傷感;(1分)②對國運衰微、世事難測的感嘆。(1分) 表現(xiàn):①對比。將吳中當年的繁華熱鬧和眼前的荒涼衰敗、凄清冷落進行對比,表現(xiàn)出詩人對歷史的深沉感慨,烘托了詩人內心的悲傷。②運用典故。通過范蠡幫助勾踐滅吳,而后名成歸隱的典故,表達了詩人的羨慕之情,也表現(xiàn)了詩人對自己的命運不能自主的悲嘆。③直抒胸臆。通過寫“尊前多暇”,表明自己不受重

29、用,無事可做,且無人理解的愁苦。(每點2分,共4分;答出兩點即可) 遙想當年的吳中,有十萬人家在長江之東;吳王宮里亭臺樓榭倚疊如山,君臣盡享絲竹之樂,春風駘蕩。功成之后的范蠡急流勇退,隱于五湖;吳國因西施美人一笑,而頃刻覆滅。如今,昔日供美人采摘的香草不再茂盛;吳王宮里過去美人跳舞的長廊在月光的映照下更顯空寂。我終日無事可做,每日看著這破敗之景,就感念舊事;終日沉浸在愁苦中,誰能理解我內心這愁苦呢? 8.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9分) 種柳戲題① 柳宗元 柳州柳刺史,種柳柳江邊。 談笑為故事,推移成昔年。 垂陰當覆地,聳干會參天。 好作思人樹②,慚無惠化傳

30、。 [注] ①該詩是詩人任柳州刺史時所作。②思人樹:《史記·燕召公世家》中載,召公有惠于民,他死后人們自覺地愛護他生前所栽的甘棠樹,還作詩以表達對他的懷念。在后世的詩詞中,常用“思人樹”贊美官員有惠政。 (1)下列對這首詩的分析和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戲題”即以題詩為消遣。本詩詩人借“種柳”為題,寄托理想。 B.頷聯(lián)寫自己今天的所作所為會成為人們談笑的內容,但隨著時間推移終會被遺忘。 C.前兩聯(lián)詩人以輕松活潑的筆調展開描寫,使詩題中的“戲”字落到了實處。 D.頸聯(lián)詩人以堅定的口吻提出自己美好的希冀,他堅信今天的舉動將利國利民。 解析:選B B項,“但隨著時間

31、推移終會被遺忘”理解不當,詩中并未表達這種意思,“推移成昔年”是說今天的事情也許會成為歷史上的一段佳話。 (2)本詩首聯(lián)歷來被人稱道,試分析其風格。(6分) 答:

32、 參考答案:本詩首聯(lián)“別具一格”,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①首聯(lián)兩句十個字,連用四個“柳”字,照應了詩題中的“戲題”二字;(3分)②詼諧有趣,富有節(jié)奏感,能使讀者感到非常新穎別致,自然而然地調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3分) 柳州刺史柳宗元,今日種柳柳江邊。人們會把我今日種柳之事當作談笑的話題,但隨著時間流逝,這也許會成為歷史上的一段佳話。濃綠的柳陰應當會覆蓋大地,聳立的樹干必將要聳入藍天。到那時,人們看見樹也許會不

33、由得懷念我,慚愧的是我沒有什么良好政績可以流傳。 唐宋詩歌分類練(二)——宋代詩歌 1.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2)題。(9分) 定風波·重陽 蘇 軾 與客攜壺上翠微①,江涵秋影雁初飛。塵世難逢開口笑,年少,菊花須插滿頭歸。  酩酊但酬佳節(jié)了,云嶠②,登臨不用怨斜暉。古往今來誰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③。 [注]?、俅湮ⅲ荷缴系男⊥?。②云嶠:聳入云霄的高山。③牛山沾衣:春秋時,齊景公游于牛山,北望國都臨淄而淚流滿面:“我怎么舍得這么美好的國都而死呢?” (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詞作題為“重陽”,說明作者是在農歷九月九日這一天

34、與友人一道登高賞菊,飲酒賦詩。 B.詞作開頭兩句,前一句交代行蹤,后一句描繪了“江涵”、“秋影”和“雁飛”三幅畫面。 C.“難逢”道出了作者對人生多憂的感慨,與下文的“年少”“須插”形成因果照應。 D.作者用“攜壺”“菊花”“佳節(jié)”“登臨”等反復點題,進一步表現(xiàn)重陽節(jié)的風俗習慣。 解析:選B B項,“后一句描繪了‘江涵’、‘秋影’和‘雁飛’三幅畫面”錯,“江涵”“秋影”是一幅畫面,是說秋景倒映在江水里。 (2)詞作結尾四句抒發(fā)了怎樣的思想感情?借用齊景公的典故有何作用?(6分) 答:

35、 解析:“不用怨斜暉。古往今來誰不老”表明人生無常,古往今來都是如此,所以不必感

36、傷,表達作者曠達樂觀的感情。文末用齊景公的典故說明人生無常,古往今來都是如此,所以就不必像齊景公那樣獨自傷感流淚。這是以齊景公的反例作結,來表達作者的生死觀。 參考答案:第一問:作者直言“不用怨斜暉”,衰亡老去是自然規(guī)律,不必為此而感傷,表達了面對生死曠達超脫、積極樂觀的思想感情。 第二問:作者借用齊景公的典故,但反其意而用之,使生死觀的表達更顯得超凡脫俗,人生的境界更加高遠。 同客人帶酒登山,長江水倒映著秋天景物的影子,大雁剛剛從這里飛過。人活在世上難遇一次開心歡笑的時候,趁年輕,頭上要插滿菊花玩?zhèn)€痛快回來。 以大醉來酬謝重陽節(jié)日之景,朝著高聳入云的山登高,用不著去怨太陽快落山了

37、。古往今來有誰不老死,數不清啊,沒有必要像齊景公登牛山觸景生情而哭泣。 2.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2)題。(9分) 卜算子·漫興 辛棄疾 千古李將軍,奪得胡兒馬①。李蔡②為人在下中,卻是封侯者?! ∈|③草去陳根,筧竹④添新瓦。萬一朝家舉力田⑤,舍我其誰也? [注]?、贀妒酚洝だ顚④娏袀鳌?,李廣與匈奴戰(zhàn),敵眾我寡,受傷被俘,佯死,突然躍起奪得胡兒駿馬,南馳以整殘部。②李蔡:李廣之堂弟。③蕓:通“耘”。④筧竹:剖開竹子。⑤力田:鄉(xiāng)官名,掌管農事。 (1)下列對這首詞下闋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  ) A.下闋一、二句與全詞其他句有所不同,一改散句之狀,講究對仗,工

38、整清新,重在寫實。 B.“蕓草去陳根”表面上是說自己根除園中雜草,實則表達對金軍要斬草除根的態(tài)度。 C.“筧竹添新瓦”寫對鄉(xiāng)間屋舍的修繕,給人以詞人將在此營生、長期居住之感。 D.“朝家”指朝廷,結尾兩句意指朝廷有朝一日選拔任用“力田”,一定會非自己莫屬! 解析:選B B項,“蕓草去陳根”只是描繪了詞人罷官賦閑時在園中根除雜草的田園生活景象,并沒有表達對金軍要斬草除根之意。 (2)請從表現(xiàn)手法、思想感情兩個方面對這首詞的上闋加以賞析。(6分) 答:

39、 解析:這首詞的上闋是用李廣屢立戰(zhàn)功,但未被封侯,而他的堂弟李蔡才能平庸,屬于下等里的中等,卻能被封爵列侯的典故,兩

40、相對比,以古喻今,尖銳地揭露了南宋朝廷的腐朽,抒發(fā)了詞人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感慨。 參考答案:①運用《史記·李將軍列傳》中的典故,并將驍勇善戰(zhàn)然而未被封侯的李廣和才能平庸卻被封侯的堂弟李蔡進行對比,突出朝廷的不公。②詞人其實是用“李廣難封”自況,表達了對南宋統(tǒng)治者不能重用人才的強烈不滿之情,也表達了自己懷才不遇、理想不得實現(xiàn)的憤懣、抑郁之情。(每點3分,意思對即可) 千古揚名的李將軍,能夠在敗軍之際,受傷之時奪得匈奴的戰(zhàn)馬。李蔡的人品才干都極平常,卻被封侯拜相! 我在田里鋤草,把老根挖扒,剖開竹筒,刮制成新的竹瓦。如果朝廷詔令舉薦“力田”,則非我莫屬。 3.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

41、1)~(2)題。(9分) 蘇子瞻哀辭 張舜民① 石與人俱貶,人亡石尚存。 卻憐堅重質,不減浪花痕。 滿酌中山酒,重添丈八盆②。 公兮不歸北,萬里一招魂。 [注]?、購埶疵瘢汉吞K軾感情深厚。蘇軾知定州期間得墨石,作大盆盛之,激水其上,名其室為雪浪齋。后來蘇軾被貶嶺南,到宋徽宗時,作者知定州,重新修葺雪浪齋,而此時得知蘇軾病逝的噩耗,于是寫了這首哀辭。②丈八盆:指蘇軾用來盛放墨石的盆。 (1)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蘇軾被貶,墨石也因此而被冷落,“石與人俱貶”中的“俱”字,道盡了當時的世態(tài)炎涼。 B.第二句的意思是說,朋友蘇軾已去世,但“石尚存”,

42、可以讓作者感到欣慰。 C.“重添丈八盆”體現(xiàn)了作者對蘇軾遺物的珍重,表達了作者對蘇軾的深厚感情。 D.蘇軾病逝,作者只能在萬里之外的定州為其招魂,尾聯(lián)直抒胸臆,情真意切。 解析:選B B項,“可以讓作者感到欣慰”錯,人亡石存,充滿了物是人非之悲。 (2)請結合蘇軾的生平,談談你對“卻憐堅重質,不減浪花痕”的理解。(6分) 答:

43、 參考答案:蘇軾屢遭貶謫,歷經磨難,但樂觀豁達,堅守忠貞的品質而不改變。墨石有堅重之質,不輕易改變本性,這也正是蘇軾堅貞品格的象征。作者以石喻人,表達了對蘇軾的贊美和悼念之情。 你自定州貶官到嶺南,雪浪石因此于世不聞;而今你竟謝世而去,

44、石卻在故地留存。可愛可敬的墨石,質地是如此堅硬凝重,不減當年潔白的浪花狀脈痕。我要像你當年酌酒賞石那樣,把中山酒向杯中滿斟;還要像你當年用大盆盛石那樣,重新修治雪浪齋并添置丈八盆。你終于不愿歸北與親人團聚,客死江南也是出于避禍之心;我今只能在萬里外的定州城,寫此哀辭為亡友灑淚招魂。 4.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2)題。(9分) 浪淘沙·九日從吳見山①覓酒 吳文英② 山遠翠眉長。高處凄涼。菊花清瘦杜秋娘。凈洗綠杯牽露井,聊薦幽香。 烏帽壓吳霜。風力偏狂。一年佳節(jié)過西廂。秋色雁聲愁幾許,都在斜陽。 [注] ①吳見山:吳文英的詞友,二人常有唱酬相和之作。②吳文英:號夢窗,一生未第

45、,游幕終生。 (1)下列對這首詞的分析與鑒賞,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山遠翠眉長。高處凄涼”兩句,是寫女子眉如遠山長,她登上高處,心中感到凄凄涼涼,無心賞景遠望。 B.“烏帽壓吳霜。風力偏狂”兩句,是說山風很大,詞人只能用帽子來抵御“吳霜”的寒冷,由此可見詞人已年老力衰。 C.“一年佳節(jié)過西廂”一句,直敘去吳見山家飲酒,重陽佳節(jié)在老朋友家的西廂房中度過?!凹压?jié)”指的是重陽節(jié),與除夕、清明節(jié)、中秋節(jié)統(tǒng)稱中國傳統(tǒng)四大祭祖的節(jié)日。 D.“秋色”、“雁聲”和“斜陽”都是寫景,詞人對景思親,感慨自己已入暮年卻仍羈旅在外,流露出詞人的哀愁、郁悶。 解析:選D A項,通讀全詞可知,本

46、詞的敘述主體并非女子,而是詞人自己。首句“山遠翠眉長”是描寫詞人登高所見的寒山空蒙、山氣青翠欲滴的圖景。B項,對詞句的理解有誤,“烏帽壓吳霜。風力偏狂”兩句中,“吳霜”指白發(fā),詞句寫詞人雖然用黑色的帽子遮蓋住白頭發(fā),以免顯露出自己的老態(tài)來,但是秋風狂勁,仍舊不時地要從頭上的烏帽中吹飄出白發(fā)來。C項,“與除夕、清明節(jié)、中秋節(jié)統(tǒng)稱中國傳統(tǒng)四大祭祖的節(jié)日”表述有誤,“中秋節(jié)”應改為“中元節(jié)”。 (2)這首詞運用了多種表現(xiàn)手法,請任選其中兩種簡要分析。(6分) 答:

47、 解析:根據題干要求,先通過品讀該詞,找出其中運用的修辭手法和其他藝術手法,然后結合詞句分析這種手法是如何運用的,

48、有什么表達效果。如:“山遠翠眉長”一句,看到其中的“眉”字,可考慮是否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將山的蒼翠景致比作女子蛾眉(古代女子多用青黑色顏料畫眉,似山色);“菊花清瘦杜秋娘”中的“清瘦”本是形容人的,在詞句中用來形容菊花,明顯是擬人手法。本詞既有寫景句,又有“凄涼”“愁”等抒情的字眼,可以考慮借景抒情、以樂景襯哀情等手法。 參考答案:①比喻。如“山遠翠眉長”一句,遠遠望去,寒山空蒙蒙地帶著青翠欲滴的山氣。詩歌將青翠的山氣比作“翠眉”,展現(xiàn)了重陽節(jié)登高的美景。②擬人?!熬栈ㄇ迨荻徘锬铩币痪?,寫菊花清瘦,賦予菊花以人的特征。“杜秋娘”泛指美麗動人的歌伎。此言秋菊傲霜迎風,枝干細長,好像一位婀娜

49、多姿的歌伎一樣楚楚動人,將詞人內在的羈旅之愁形象化。③以樂景襯哀情(或:借景抒情)。面對“山遠翠眉長”的重陽節(jié)美景,詞人沒有覺得愉悅,反倒感到“高處凄涼”,使他不忍細睹,美景更襯詞人的愁悶之苦。④觸景生情(或:以景結情)?!把懵暋迸c“斜陽”往往與羈旅漂泊相聯(lián)系,詞人聽到雁聲,看到斜陽,觸發(fā)了思鄉(xiāng)之情和對自己羈旅漂泊的感慨。(每點3分,答出兩點即可) 遠望寒山,青翠欲滴的山氣很是長遠。站在高處,感到凄凄涼涼。秋菊傲霜迎風,枝干細長,好像一位婀娜多姿的歌伎一樣楚楚動人。我將綠玉杯洗得干干凈凈,打來清冽的井水放進杯中,插上為您(指吳見山)專門摘來的菊花,拿來您這兒,讓它散發(fā)出陣陣清香吧。

50、雖然用黑色的帽子遮蓋住白頭發(fā),以免顯露出自己的老態(tài)來,但是秋風狂勁,仍舊不時地要從頭上的烏帽中吹飄出白發(fā)來。我在這一年中的重陽佳節(jié),就在老朋友家的西廂房中醉酒度過去算了。清冷的秋色、凄涼的雁聲,勾起我思鄉(xiāng)的愁思;這一切都融在那斜陽里吧。 5.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2)題。(9分) 和寇十一晚登白門① 陳師道② 重樓杰觀屹相望,表里山河自一方。 小市③張燈歸意動,輕衫當戶晚風長。 孤臣白首逢新政,游子青春見故鄉(xiāng)。 富貴本非吾輩事,江湖安得便相忘! [注] ①寇十一:即寇國寶,從陳師道學。白門:徐州城門名。②陳師道:北宋詩人,元祐初期,因蘇軾等人舉薦,曾任徐州教授。本詩作

51、于元符三年春天,宋哲宗死,徽宗即位,之前反對變法、遭嚴酷打擊的元祐黨舊臣逐漸被召回。③小市:徐州地名。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  ) A.詩題中的“和”字表明這是一首和詩,應是詩人為酬答寇十一同題材的詩而作。 B.首句寫登城所見的雄偉壯麗之景,“屹相望”寫出了樓觀高聳對峙的樣子。 C.第二句寫徐州城的地理形勢,此處有山河天險作為屏障,堪稱一方重鎮(zhèn)。 D.第六句寫游子青春年少便能重見故鄉(xiāng),與上句中孤臣白首才被召回形成對比。 解析:選D D項,“青春年少”和“與……形成對比”錯誤,詩中“青春”指春天,它與“白首”只是形式上的對仗,不是意義上的對比。此句脫胎于

52、杜甫詩句“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其中表達的感情也同杜詩的歡愉之情相似。 (2)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6分) 答:

53、 解析:從標題來看,這首是給寇十一寫的和詩,所以寫得瀟灑自如,在欣喜之中略帶輕松放曠的意緒,可以看出詩人登樓觀覽的輕松愉快。另外要結合注釋交代的背景,對每一聯(lián)的內容進行詳細解讀,然后推斷相關的情感。根據注釋②可以看出詩人因政局變化、舊友得以回鄉(xiāng)而欣慰喜悅。尾聯(lián)卒章顯志,“本非”“安得”等字眼也透露了詩人想要歸隱江湖又不甘心退出仕途的矛盾心情。另外還要注意分點作答,一種情感對應一項分析,不能遺漏要點。 參考答案:①詩人登樓觀覽的輕松愉快

54、。前兩聯(lián)寫詩人登上城門飽覽山河風光,直到小市張燈才萌生歸意,意興盎然,輕松愉悅。②對政局變化、舊友回鄉(xiāng)的欣慰喜悅。頸聯(lián)寫元祐黨人喜逢新政被召回,被流放貶謫的朋友終于能重回故鄉(xiāng),詩人為此感到欣慰喜悅。③想要歸隱江湖又不甘心退出仕途的矛盾心情。尾聯(lián)寫明知自己與富貴無緣,卻又不能忘懷功名,自由自在歸隱江湖。 重重高閣與樓觀相對聳立,山環(huán)水繞的徐州自來雄鎮(zhèn)一方。直待到小市張起明亮燈火,我這才萌生了歸去的愿望。身穿薄薄衣衫站立在當門,晚風吹來只覺得分外悠長。遠放的孤忠舊臣白了頭發(fā),幸喜看到如今新的政令更張,貶在天涯的游子趁著春光,正好返回久別的故鄉(xiāng)。富貴本不是我們享有的事情,但羈身于仕宦之途,既不

55、能建功立業(yè),又不能歸隱江湖,自由自在。 6.閱讀下面的宋詩,完成(1)~(2)題。(9分) 宿芥塘佛祠① 賀 鑄 青青②麥欲抽芒,浩蕩東風晚更狂。 微徑斷橋尋古寺,短籬高樹隔橫塘。 開門未掃楊花雨,待晚先燒柏子香。 底許③暫忘行役倦,故人題字滿長廊。 [注]?、僭娙水敃r以閱田為務,每天忙于巡查農事。②:大麥。③底許:幾許,多少。 (1)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麥欲抽芒”點明春末的物候,以“東風晚更狂”寫風勢變大,直接表達了詩人對莊稼的擔憂。 B.“微徑斷橋尋古寺”,以“微徑”“斷橋”襯托出寺廟僻靜冷落略帶荒涼的特點,極具畫面感。 C

56、.“短籬高樹隔橫塘”,描繪了寺廟周圍錯落有致的環(huán)境,暗示了探幽尋寺之路的曲折縈回。 D.全詩寫入寺過程,層次井然:先寫進入庭院;再寫傍晚燃香;最后寫在寺內長廊看到滿是故人的題字。 解析:選A A項,“直接表達了詩人對莊稼的擔憂”無中生有,詩人只是點明時節(jié)。 (2)尾聯(lián)中說“底許暫忘行役倦”,請結合全詩,分析詩人“暫忘”的原因。(6分) 答:

57、 解析:本題要求分析詩人暫時忘卻行役之倦的原因,應結合全詩進行分析。首聯(lián)點明時節(jié),此時詩人正是閱田勞倦的時候,故投宿古寺,可以暫時擺脫繁忙的公事,暫離疲倦;頷聯(lián)寫了寺廟的幽僻,頸聯(lián)寫了寺廟的清幽寧靜,讓人心神自在,這種外在環(huán)境氛圍

58、讓詩人忘卻疲倦;尾聯(lián)寫自己看到了故人的題字,十分欣慰,因而忘卻疲倦。 參考答案:①詩人每天以閱田為務,投宿古寺,暫離行役的勞倦;②寺處幽僻之地,楊花飄落,柏子燃香,自在清凈;③見到故人的題字,詩人感到慰藉。 大麥青青正要抽芒,入夜東風風勢很大。沿著小路,跨過斷橋,尋找古寺,短籬邊,高樹下,門前橫著池塘。進入庭院,滿地堆積著飄落的楊花,殷勤寺主忙著煮茗焚香。禪院清幽我已忘懷日間勞頓,清晨話別忽見故人題字滿長廊。 7.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2)題。(9分) 水調歌頭 楊炎正① 把酒對斜日,無語問西風。胭脂何事,都做顏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頃,中有離愁萬斛,無處落征鴻。天在闌

59、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萬里,江南北,浙西東。吾生如寄,尚想三徑菊花叢。誰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②,去作釣魚翁。故國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注] ①楊炎正是一位力主抗金的志士,由于南宋統(tǒng)治者推行投降政策,他的才能、抱負得不到施展。②五湖舟楫:傳說范蠡助越滅吳后,棄官歸隱,泛舟于五湖之上。 (1)下列對詞中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起首兩句,輕描淡寫愁態(tài),夕陽西斜,詞人手持酒杯,臨風懷想。斜日,實寫景物,點明時間。 B.“胭脂”兩句,以樂景襯哀情,寫詞人問西風:為什么你把所有的胭脂都做了顏料去染秋荷了,染得它這樣紅?以此反襯愁懷,頗為沉郁。 C.“暮江千頃”句,

60、借景抒情,營造出的朦朧凄迷之意境,烘托了詞人的愁緒。 D.“尚想三徑菊花叢”化用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三徑就荒,松菊猶存”的詩意,寄寓田園之思。 解析:選C C項,“朦朧凄迷之意境”錯,應是空曠遼遠的意境。 (2)整首詞抒發(fā)了詞人哪些復雜的情感?請結合詩句分析。(6分) 答:

61、 解析:結合詞中的“離愁”“征鴻”“釣魚翁”“故國”等表情達意的詞語和注釋中的“抗金的志士”“抱負得不到施展”分析詩歌抒發(fā)的情感。 參考答案:①歲月蹉跎、青春不駐之悲慨。起首兩句,夕陽西斜,詞人手持酒杯,臨風懷想,突發(fā)奇問。斜日,虛寫年華流逝之意,暗寓歲月蹉跎、青春不再之感慨。②懷才不遇、報國

62、無門、壯志難酬之愁思。詩人憤然發(fā)問:誰是國中豪杰?答語顯然:國中豪杰舍我其誰!而英雄又何處可用武?抒發(fā)了報國無門之悲憤。③欲歸隱田園之心情。詞人“尚想三徑菊花叢”;“借我五湖舟楫”,愿效法范蠡大夫,做個釣魚隱士。這些把退隱心情表現(xiàn)得委婉有致而又酣暢淋漓。④離別故土的愁緒。下片“千萬里,江南北,浙西東”三句,詞人自言其人生道路:客游他鄉(xiāng),披風冒雨,浪跡天涯,漂泊不定,由此發(fā)出人生如寄之感嘆。⑤對故國山河的無限眷戀之情。詩人回首故國,“此意莫匆匆”,還是希望能夠為國效力,收復失地,以此表達出對故國山河的無限眷戀之情。(每點2分,答出三點即可) 夕陽西斜,我手持酒杯,臨秋風感慨相問。為什么你把

63、所有的胭脂都做了顏料去染秋荷了,染得它這樣紅?暮色漸起,遠望無邊的江面,濃重的離愁籠罩,以至于南飛的鴻雁都無處棲身。暮色蒼茫,唯有欄桿的一角還可見一線天光;倚著欄桿,愁懷難遣似醉仍醒。 我客游他鄉(xiāng)千里萬里,浪跡大江南北,走遍了浙西浙東。我的一生如寄寓天地一般,但我還想著田園生活。試問誰是當世英豪?無奈,請借我浪跡江湖的舟楫,我愿效法范蠡大夫,做個釣魚隱士?;厥坠蕠胶?,無限眷戀,此種心意不能匆匆而生啊。 8.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2)題。(9分) 午 枕① 王安石 百年春夢去悠悠,不復吹簫②向此留。 野草自花還自落,鳴鳩相乳亦相酬。 舊蹊埋沒開新徑,朱戶欹③斜見畫樓。

64、 欲把一杯無伴侶,眼看興廢使人愁。 [注]?、俦驹妼懹谒紊褡谌ナ篮?,當時新法已被全部廢除。②吹簫:《列仙傳》載蕭史偕弄玉吹簫跨鳳飛升而去,這里泛指神仙道術。③欹(qī):傾斜、歪向一邊。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  ) A.從首句“百年春夢”可以看出,詩人午后就枕,盡管睡眠時間不長,但夢中所歷似已有百年。 B.首聯(lián)第二句化用典故,感慨自己并沒有神仙道術可長留夢境之中,側面表現(xiàn)了對夢境的依戀。 C.頷聯(lián)寫出野草自然生長、鳴鳩相乳相酬的情景,詩人從這勃勃生機中汲取了力量,感到欣慰。 D.“舊蹊埋沒開新徑”一句與劉禹錫的“芳林新葉催陳葉”有異曲同工之妙,都頗含理

65、趣。 解析:選B B項,“側面表現(xiàn)了對夢境的依戀”錯,應是直接表現(xiàn)了對夢境的依戀,側面表現(xiàn)了對現(xiàn)實的失望。 (2)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6分) 答:

66、 解析:根據注解①可以知道,這首詩寫于新法被廢除后,所以詩人的內心是痛苦和惋惜的。尾句“眼看興廢使人愁”則直抒胸臆,新法廢,舊法興,令人愁悶。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描繪了野草有榮有枯,朱門坍塌、畫樓崛起,點明了新事物必將代替舊事物的哲理感悟。“欲把一杯無伴侶”,寫詩人想偕侶暢飲共敘,卻無人陪伴的孤寂之情。 參考答案:①新法被廢的痛苦與惋惜。首句“百年春夢去悠悠”既是寫實,又喻指自己致力一生的變法慘遭廢除,如夢消散,內心無比痛苦、惋惜。尾句“眼看興廢使人愁”則直抒胸臆,新法廢,舊法興,令人愁悶。②新事物必將代替舊事物的哲理感悟。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描繪了野草有榮有枯,朱門坍塌、畫樓崛起,自然有新陳代謝,人事有興廢更迭,這是萬事萬物必須要遵循的規(guī)律。③知音難覓的孤寂與苦悶?!坝岩槐瓱o伴侶”,寫詩人想偕侶暢飲共敘,卻無人陪伴的孤寂之情。(每點2分,要求每條理解至少有一處具體詩句分析。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版權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