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大二輪復習 專題突破練4 酶與ATP(含解析)》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大二輪復習 專題突破練4 酶與ATP(含解析)(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專題突破練4 酶與ATP
1.(2019安徽黃山一模)ATP是直接為細胞生命活動提供能量的有機物。下列關于ATP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細胞中的吸能反應,一般伴隨著ATP的水解
B.酒精發(fā)酵過程中有ATP生成
C.自然狀態(tài)下,葉綠體內光反應生成的ATP不能用于細胞的主動運輸
D.ATP的組成中與脂肪酶相同的元素只有C、H、O
2.(2019福建漳州質檢)下列過程會導致ADP含量增加的是( )
A.腎小管重吸收水
B.胃蛋白酶催化蛋白質的分解
C.葉綠體基質中C3的還原
D.線粒體基質中丙酮酸的分解
3.(2019山東濟寧期末)圖1表示在圖2中C點對應的pH條件下
2、,一定量的淀粉酶的反應速率與淀粉含量的關系。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限制圖1中A點催化反應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淀粉酶的含量
B.若把圖2中的pH改為溫度,則C點和D點對淀粉酶活性影響的作用機理是相同的
C.升高pH,則圖1中B點有可能不變
D.若把兩圖中反應速率都改成酶活性,則兩圖中的曲線大體形狀還是跟原來相似
4.(2019福建廈門外國語學校月考)將物質A與物質B混合,最適條件下T1時加入淀粉酶并開始計時,右圖為A、B濃度的變化曲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反應體系中物質A只轉化成物質B表明淀粉酶具有專一性
B.淀粉酶為物質A生成物質B提供少量活化能
C.
3、反應中物質A濃度的變化速率即表示淀粉酶活性的變化
D.若適當降低溫度或提高溫度均會使T2值增大
5.(2019廣東肇慶二模)下面是與酶的特性有關的兩個曲線圖,關于甲、乙曲線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
A.在一定溫度范圍內,隨溫度的升高,酶的催化作用增強
B.過酸、過堿都會使酶失活
C.低溫只是抑制了酶的活性,酶分子結構未被破壞
D.過高的溫度使酶失去活性,恢復常溫,酶的活性即可恢復
6.(2019福建龍巖質檢)下列有關酶的作用及本質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胃蛋白酶離開胃腺上皮細胞就不能起作用
B.從刀豆種子中提取的脲酶能被蛋白酶降解
C.釀酒中的發(fā)酵是由于酵母細
4、胞中的多種酶引起
D.酶催化效率高的原因是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顯著
7.(2019河北五個一聯(lián)盟一診)下列關于酶的敘述,錯誤的是( )
A.不同生物體內,過氧化氫酶的作用相同
B.酶在低溫條件下空間結構穩(wěn)定,適宜保存
C.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都能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鍵
D.吞噬細胞利用溶菌酶處理其攝取的病原體
8.ATP合酶是由凸出于膜外的F1和嵌入膜內的F0兩部分構成。當H+順濃度梯度穿過ATP合酶時,可使ADP與Pi形成ATP。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ATP合酶能“識別”H+,也“識別”ADP和Pi
B.ATP合酶的F1是脂溶性的,而F0是水溶性的
C.AT
5、P合酶具有高效性,低溫會抑制該酶的活性
D.ATP合酶在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都有分布
9.(2019四川成都高新區(qū)模擬)物質甲作為抑制劑能與蔗糖酶結合或分離,從而改變蔗糖酶的活性。在適宜溫度、pH等條件下,某同學將蔗糖酶和物質甲的混合液均分為若干份,分別加入不同濃度的等量蔗糖溶液中,檢測發(fā)現(xiàn),蔗糖的水解速率隨蔗糖溶液濃度的升高而增大。下列分析與該實驗相符的是( )
A.物質甲與蔗糖酶的結合使酶降低活化能的能力增強
B.物質甲與蔗糖酶的結合能改變酶的高效性和專一性
C.蔗糖溶液濃度的升高能導致物質甲與蔗糖酶的分離
D.反應體系中沒有甲時,蔗糖溶液的濃度會改變酶活性
10.(2019
6、安徽黃山質檢)下列有關酶特性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 )
A.驗證酶的高效性時,自變量是催化劑的種類
B.驗證酶的專一性時,自變量是酶的種類或底物的種類
C.探究pH對酶活性的影響時,pH是自變量,溫度是無關變量
D.探究酶作用的最適溫度時,應設置高溫、室溫、低溫三組實驗
11.(2019湖北名校聯(lián)盟月考)某實驗小組探究了溫度對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響,實驗步驟及相關的實驗現(xiàn)象如下表所示,據(jù)此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試管編號
1
2
3
4
實
驗
步
驟
及
現(xiàn)
象
經(jīng)過濾稀釋的稀唾液/滴
5
5
5
5
置于不同溫度下15 min
0 ℃
7、30 ℃
60 ℃
90 ℃
pH為6.8的緩沖液/滴
20
20
20
20
2%的淀粉溶液/滴
5
5
5
5
置于不同溫度下15 min
0 ℃
30 ℃
60 ℃
90 ℃
滴入碘液后藍色深度
+++
—
++
+++
置于室內溫度下15 min
20 ℃
試管中藍色深度
—
—
—
—
A.對唾液稀釋的目的是消除個人的酶對酸堿度的適宜程度不同
B.該實驗可證明低溫和高溫均抑制酶活性,但作用原理不相同
C.分析實驗結果可知人體的唾液淀粉酶具有較高的熱穩(wěn)定性
D.加入pH為6.8的緩沖液可控制無關變量,保證實驗的快速進
8、行
12.(2019湖南常德期末)研究者從生物組織中提取出兩種酶,酶A和酶B,并進行了一系列研究?;卮鹣铝袉栴}。
(1)將酶A分為兩組,一組遇雙縮脲試劑后無紫色反應;另一組用RNA酶處理后,不具有催化活性。這表明酶A的化學本質為 。?
(2)若酶B是唾液淀粉酶,研究者采用定量分析方法測定不同溫度對該酶酶促反應速率的影響,得到下圖所示曲線。
當溫度偏離37 ℃時,酶促反應速率都會下降,下降的原因可能有兩種:①破壞了酶的空間結構,導致酶不可逆失活;②抑制了酶的活性,這種影響是可逆的?,F(xiàn)要探究當溫度為T1和T2時酶促反應速率下降的原因,請在上述實驗基礎上,簡要寫出實驗思路(含實驗步驟
9、、預期結果及結論)。
13.(2019福建廈門外國語學校月考)某同學將新鮮馬鈴薯磨碎、過濾得到的提取液進行以下實驗。
Ⅰ.在30 ℃的條件下,取等量提取液分別加到4支盛有等量過氧化氫溶液,pH分別為3,5,7,9的試管中,結果發(fā)現(xiàn)每支試管都產(chǎn)生氣體。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實驗的課題是? 。?
(2)該實驗中的自變量是 。?
(3)各實驗組均在30 ℃的恒定溫度下進行的原因是:① ;② 。?
Ⅱ.將加入4支試管中的馬鈴薯提取液的量減半,重
10、復實驗Ⅰ。分別測定實驗Ⅰ、Ⅱ中過氧化氫的含量在相同時間內的變化,繪制成如圖所示曲線,請回答下列問題。
(4)曲線a是實驗 (填“Ⅰ”或“Ⅱ”)的結果。?
(5)曲線a和b中,過氧化氫含量的最低點基本位于橫坐標同一位置的原因是? 。?
參考答案
專題突破練4 酶與ATP
1.D 解析 細胞內的吸能反應常伴隨著ATP的水解,A項正確;酒精發(fā)酵屬于無氧呼吸過程,所以有ATP生成,B項正確;植物細胞的葉綠體中光反應產(chǎn)生的ATP僅用于暗反應,不能用于細胞的主動運輸,C項正確;ATP的組成元素有C、H、O、N、P,脂肪酶的組成元素有C、H、O、N,故它們
11、共有的元素有C、H、O、N,D項錯誤。
2.C 解析 腎小管對水的重吸收是被動運輸?shù)倪^程,不需要消耗能量,ADP含量不增加,A項錯誤;胃蛋白酶水解蛋白質不消耗ATP,因此ADP含量不增加,B項錯誤;葉綠體基質中C3的還原需要消耗光反應產(chǎn)生的ATP,ADP含量增加,C項正確;丙酮酸氧化分解,釋放能量,該過程中合成ATP而消耗ADP,ADP含量減少,D項錯誤。
3.C 解析 限制圖1中A點催化反應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淀粉的含量,A項錯誤;若把圖2中的pH改為溫度,則C點和D點對淀粉酶活性影響的作用機理是不同的,高溫條件下使酶空間結構改變,而低溫條件下只是導致酶活性受到抑制,B項錯誤;圖2中C、D兩
12、點酶促反應速率相同,若pH由C點升高到D點,則圖1中B點有可能不變,C項正確;若把兩圖中反應速率都改成酶活性,圖1中隨著淀粉含量的增加,酶活性不變,D項錯誤。
4.D 解析 反應體系中物質A只轉化成物質B不能表明淀粉酶具有專一性,證明酶的專一性可以用不同的酶催化同一種底物,或用同一種酶催化不同底物,A項錯誤;酶只能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不能提供活化能,B項錯誤;酶的活性受溫度和pH的影響,酶的活性可以影響酶促反應速率,底物濃度也可影響酶促反應速率,C項錯誤;圖示是在最適溫度條件下進行的,若適當降低反應溫度,則酶活性降低,酶促反應速率減慢,T2值增大,D項正確。
5.D 解析 分析曲線甲可知
13、,在最適溫度之前,隨溫度的升高,酶的催化作用增強,A項正確;過酸、過堿都會破壞酶的空間結構,使酶失活,B項正確;低溫只是抑制了酶的活性,酶分子結構未被破壞,溫度恢復,酶的活性恢復,C項正確;過高的溫度使酶失去活性,且酶的空間結構被破壞,恢復常溫,酶的活性不能恢復,D項錯誤。
6.A 解析 胃蛋白酶由胃腺上皮細胞分泌,在胃中對蛋白質進行分解,在細胞外可以起作用,A項錯誤;脲酶的本質是蛋白質,可以被蛋白酶降解,B項正確;酵母細胞的無氧呼吸有酒精的產(chǎn)生,稱為酒精發(fā)酵,該過程有多種酶的參與,C項正確;酶具有催化作用,與無機催化劑相比,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的作用更顯著,故催化效率更高,D項正確。
7
14、.D 解析 酶的作用有專一性,不同生物體內,過氧化氫酶的作用相同,都是催化過氧化氫分解,A項正確;酶在低溫下保存,空間結構更穩(wěn)定,B項正確;DNA聚合酶催化相鄰的脫氧核苷酸間形成磷酸二酯鍵,RNA聚合酶催化相鄰的核糖核苷酸間形成磷酸二酯鍵,C項正確;吞噬細胞內含有溶酶體,利用其中的溶菌酶、水解酶等處理其攝取的病原體,D項錯誤。
8.B 解析 ATP合酶含有H+的運輸?shù)妮d體蛋白,反應底物是ADP與Pi,因此既能“識別”H+,也能“識別”ADP和Pi,A項正確;ATP合酶的F1凸出于膜外,具有親水性,Fo嵌入膜內,具有疏水性,B項錯誤;酶具有專一性和高效性,ATP合酶催化ADP和Pi形成ATP需
15、要溫和的條件,低溫會抑制該酶的活性,C項正確;原核生物也進行細胞呼吸合成ATP,因此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中都分布有ATP合酶,D項正確。
9.C 解析 根據(jù)題意可知,物質甲屬于抑制劑,即物質甲與蔗糖酶的結合使酶降低活化能的能力降低,導致酶活性降低,A項錯誤;物質甲與蔗糖酶的結合能降低酶活性,從而改變酶的高效性,但不改變專一性,B項錯誤;蔗糖溶液濃度的升高能導致物質甲與蔗糖酶的分離,從而使酶活性升高,蔗糖的水解速率增大,C項正確;反應體系中沒有甲時,蔗糖溶液的濃度不會改變酶活性,只是改變酶促反應速率,D項錯誤。
10.D 解析 酶的高效性是與無機催化劑相比而言的,驗證酶的高效性時自變量是催化劑
16、的種類,A項正確;驗證酶的專一性,可以是底物相同,酶的種類不同,也可以是酶種類相同,底物不同,B項正確;探究pH對酶活性的影響時,自變量是pH梯度,溫度的量為無關變量,因變量是底物的消耗量速率,C項正確;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溫度是自變量,設置溫度梯度以確定最適溫度,D項錯誤。
11.B 解析 對唾液稀釋,目的是縮小酶的個體差異,消除個人的酶對酸堿度的適宜程度不同及得到相對一致的酶濃度,A項正確;由題圖可知,酶在低溫和高溫下處理后,恢復到室溫條件后均具有酶活性,但不能證明在低溫和高溫條件下對酶的作用原理不相同,B項錯誤;據(jù)表格可知,90℃處理后淀粉酶仍有活性,可知人體的唾液淀粉酶具有較高的
17、熱穩(wěn)定性,C項正確;本實驗中pH是無關變量,控制無關變量可保證實驗的準確進行,D項正確。
12.答案 (1)RNA
(2)思路:取適量酶B均分為甲、乙兩組,甲組放在溫度T1條件下,乙組放在溫度為T2條件下,處理相同時間后,將甲組升溫至37 ℃,乙組降溫至37 ℃,再分別定量測定酶促反應速率,比較酶促反應速率的變化。
預測結果及結論:
若甲組速率變?yōu)閍,乙組速率仍為b,則低溫抑制酶的活性,高溫破壞酶的結構;
若甲組速率仍為b,乙組速率變?yōu)閍,則低溫破壞酶的結構,高溫抑制酶的活性;
若甲、乙兩組速率都為b,則高溫、低溫均破壞酶的結構;
若甲、乙組速率都變?yōu)閍,則高溫、低溫均抑制酶的活
18、性。
解析 (1)酶是活細胞產(chǎn)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絕大多數(shù)酶是蛋白質,少數(shù)是RNA。蛋白質可與雙縮脲試劑作用產(chǎn)生紫色反應。將酶A分為兩組,一組遇雙縮脲試劑后無紫色反應,說明酶A不是蛋白質;另一組用RNA酶處理后,不具有催化活性,說明酶A是一種RNA。
(2)通過圖示分析,酶的活性受溫度的影響。當溫度偏離37℃時,酶促反應速率都會下降,猜測酶活性下降的原因可能有兩種:①破壞了酶的空間結構,導致酶不可逆失活;②抑制了酶的活性,這種影響是可逆的。為探究當溫度為T1和T2時酶促反應速率下降的原因,設計的實驗思路:取適量酶B均分為甲、乙兩組,甲組放在溫度T1條件下,乙組放在溫度為T2條件下,處
19、理相同時間后,將甲組升溫至37℃,乙組降溫至37℃,再分別定量測定酶促反應速率,比較酶促反應速率的變化。預測結果及結論:若甲組速率變?yōu)閍,乙組速率仍為b,則低溫抑制酶的活性,高溫破壞酶的結構;若甲組速率仍為b,乙組速率變?yōu)閍,則低溫破壞酶的結構,高溫抑制酶的活性;若甲、乙兩組速率都為b,則高溫、低溫均破壞酶的結構;若甲、乙組速率都變?yōu)閍,則高溫、低溫均抑制酶的活性。
13.答案 (1)探究不同pH對過氧化氫酶活性的影響 (2)pH (3)30 ℃是過氧化氫酶的適宜溫度 排除溫度變化(無關變量)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4)Ⅱ (5)同一種酶的最適pH是一定的
解析 根據(jù)題文信息分析,實驗Ⅰ的自變
20、量是pH,分別是3,5,6,7,馬鈴薯提取液中含有過氧化氫酶,反應物是過氧化氫,因此該實驗的因變量是酶促反應的速率(酶活性),產(chǎn)物是氧氣,因此因變量可以用單位時間的氧氣產(chǎn)生速率(產(chǎn)生相同的氧氣需要的時間)或過氧化氫的剩余量(消耗量)作為指標。
(1)該題自變量是pH,因變量為酶活性,所以實驗目的是探究不同pH對過氧化氫酶活性的影響。
(2)根據(jù)題干中“pH分別為3,5,7,9”可知,實驗中的自變量是pH。
(3)從實驗現(xiàn)象“每支試管都產(chǎn)生氣體”可判斷30℃為該過氧化氫酶的相對適宜溫度,各實驗組均在30℃的恒定溫度下進行是為了排除溫度變化(無關變量)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4)實驗Ⅱ是將以上實驗的酶數(shù)量減半,而其余不變,因此酶促反應速度有所降低,過氧化氫含量減少的速率較小,但是不改變酶促反應的適宜pH,曲線a在相同時間情況下,底物剩余量最多,說明酶量更少,因此曲線a是實驗Ⅱ的結果,曲線b是實驗Ⅰ的結果。
(5)曲線a和b中,過氧化氫含量的最低點基本位于橫坐標同一位置的原因是同一種酶的最適pH是一定的,不會由于濃度的不同而改變。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