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的截面問題,都要經(jīng)過先確定截面形狀,再解決問題的過程,本例通過改變側棱長而改變了截面形狀;也可以通過確定側棱長,改變截面與底面所成角而改變截面形狀.
平行問題是高考中熱點問題,其中最重要的又是線線平行的判定,因為它是證明線面平行,面面平行的基礎,下面舉例解析線線平行的判定方法.
一、利用中位線定理得線線平行
題目中給出中點條件時,往往隱含著中位線的信息因素,利用中位線很容易尋求線線平行.但不同三角形中的中位線效果也不一樣,因此,尋求三角形的中位線也是解題的關鍵.
(2019·南京模擬)如圖,在長方體ABCD-A1B1C1D1中,底面是菱形,AA1=AB,點E、M分別為A1B、C1
7、C的中點,過點A1,B,M三點的平面A1BMN交C1D1于點N.求證:EM∥平面A1B1C1D1.
【證明】 取A1B1的中點F,連結EF,C1F.
因為E為A1B的中點,所以EF綊BB1 .又因為M為CC1中點,
所以EF綊C1M .
所以四邊形EFC1M為平行四邊形,所以EM∥FC1.
而EM?平面A1B1C1D1,F(xiàn)C1?平面A1B1C1D1,
所以EM∥平面A1B1C1D1.
[名師點評] 線面關系轉化為線線關系,體現(xiàn)了轉化的思想.
二、利用比例關系得線線平行
對應線段成比例是平面幾何中判斷直線平行的重要依據(jù),而線面平行的空間問題通過轉化可變通為線線平行.
8、
已知正方形ABCD的邊長是13,平面ABCD外一點P到正方形各頂點的距離都為13,M、N分別是PA、BD上的點且PM∶MA=BN∶ND=5∶8,如圖所示.求證:直線MN∥平面PBC.
【證明】 連結AN并延長交BC于E點,連結PE,則EN∶NA=BN∶ND,所以=,所以MN∥PE,而MN?平面PBC,PE?平面PBC,
所以MN∥平面PBC.
[名師點評] 利用成比例線段是尋求線線平行的一條行之有效的措施.
三、利用線面平行性質得線線平行
線面平行的性質定理中,包含要素:兩線兩面. 兩線兩面的關系是:一線在一面內(nèi)平行于另一面,一線是兩面的交線. 結論是:兩線平行.
(
9、2019·南京模擬)在四棱錐P-ABCD中.若平面PAB∩平面PCD=l,問:直線l能否與平面ABCD平行?請說明理由.
【解】 假定直線l∥平面ABCD,由于l?平面PCD,且平面PCD∩平面ABCD=CD,所以l∥CD.同理可得
l∥AB,所以AB∥CD.所以當AB∥CD時直線l能與平面ABCD平行,否則不平行.
[名師點評] 線面關系轉化為線線關系,體現(xiàn)了重要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轉化的思想,化繁為簡,化未知為已知.
四、利用面面平行性質得線線平行
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質定理,即如果兩個平行平面同時和第三個平面相交,那么它們的交線平行.符號表示:若α∥β,α∩γ=a,β∩γ=b,則a
10、∥b.
如圖所示,已知平面α∥平面β,A∈α,B∈α,C∈β,D∈β,AC,BD是異面直線,點E,F(xiàn)分別是AC,BD的中點,求證:EF∥α.
【證明】 如圖,過點E作直線A1C1∥BD,設A1C1與平面α,β分別交于點A1,C1.連結AA1,A1B,CC1,C1D.因為α∥β,平面A1C1DB∩平面α=A1B,平面A1C1DB∩平面β=C1D,所以A1B∥C1D,又BD∥A1C1,所以四邊形A1C1DB為平行四邊形.同理,AA1∥CC1,又E為AC的中點,所以E為A1C1的中點,又F為BD的中點,所以EF∥A1B,因為A1B?平面α,EF?平面α,所以EF∥α.
[名師點評]
11、第三個輔助平面往往要根據(jù)需要作出,或觀察出,這是面面平行性質使用的需要.
總之線線平行的判定,不但需要平面幾何的知識作基礎,更需要解決問題和處理問題的方法,這需要在學習中善于思考、善于總結和積累,由量變到質變,當積累達到一定的程度,就會升華.
1.(2019·徐州、淮安、宿遷、連云港四市模擬)已知圓錐的軸截面是邊長為2的正三角形,則該圓錐的體積為________.
[解析] 由題意得圓錐的底面半徑、高分別為r=1,h=,故該圓錐的體積為V=π×12×=.
[答案] π
2.(2019·江蘇省高考命題研究專家原創(chuàng)卷(五))《九章算術》第五章《商功》記載:今有圓堡瑽,周四丈八尺,高一
12、丈一尺,問積幾何?此處圓堡瑽即圓柱體,其意思是:有一個圓柱體的底面周長是4丈8尺,高1丈1尺,問它的體積是多少?若π的值取3,估算該圓堡瑽的體積為________立方尺.(注:一丈等于十尺)
[解析] 設該圓柱體底面圓的半徑為r尺,則由題意得2πr=48,所以r≈8,又圓柱體的高為11尺,故該圓堡瑽的體積V=πr2h≈2 112立方尺.
[答案] 2 112
3.(2019·蘇北四市高三模擬)已知矩形ABCD的邊AB=4,BC=3,若沿對角線AC折疊,使平面DAC⊥平面BAC,則三棱錐D-ABC的體積為________.
[解析] 在平面DAC內(nèi)過點D作DE⊥AC,因為平面DAC⊥平面
13、BAC,由面面垂直的性質定理可得DE⊥平面BAC.又DE=,所以三棱錐D-ABC的體積為××4×3×=.
[答案]
4.(2019·南京模擬)設平面α與平面β相交于直線m,直線b在平面α內(nèi),直線c在平面β內(nèi),且c⊥m,則“c⊥b”是“α⊥β”的________條件.
[解析] 若α⊥β,又α∩β=m,c?β,c⊥m可得c⊥α,因為b?α,所以c⊥b.反過來c⊥b不能得到α⊥β(如b∥m時,由c⊥m可得c⊥b,但不能判斷α,β的位置關系).
[答案] 必要不充分
5.如圖,正方體ABCD -A1B1C1D1中,AB=2,點E為AD的中點,點F在CD上,若EF∥平面AB1C,則線段EF
14、的長度等于________.
[解析] 因為EF∥平面AB1C,EF?平面ABCD,平面ABCD∩平面AB1C=AC,所以EF∥AC,又因為E是AD的中點,
所以F是CD的中點,即EF是△ACD的中位線,
所以EF=AC=×2=.
[答案]
6.(2019·揚州模擬)設l,m是兩條不同的直線,α是一個平面,有下列三個命題:
①若l⊥α,m?α,則l⊥m;
②若l∥α,m?α,則l∥m;
③若l∥α,m∥α,則l∥m.
則其中正確命題的序號是________.
[解析] 根據(jù)線面垂直的性質定理可知①正確.
[答案] ①
7.(2019·南通高三模擬)已知正三棱柱的各
15、條棱長均為a,圓柱的底面直徑和高均為b.若它們的體積相等,則a3∶b3的值為________.
[解析] 由題意可得×a2××a=π()2×b,即a3=πb3,則==.
[答案]
8.(2019·江蘇省高考命題研究專家原創(chuàng)卷(三))如圖,若三棱錐A1-BCB1的體積為3,則三棱柱ABC-A1B1C1的體積為________.
[解析] 設三棱柱的底面面積為S,高為h,則VA1-ABC=S△ABC·h=Sh=VABC-A1B1C1,
同理VC-A1B1C1=VABC-A1B1C1,所以VA1-BCB1=VABC-A1B1C1.又VA1-BCB1=3,所以三棱柱ABC-A1B1C1
16、的體積為9.
[答案] 9
9.(2019·南通模擬)如圖是一幾何體的平面展開圖,其中ABCD為正方形,E,F(xiàn)分別為PA,PD的中點.在此幾何體中,給出下面四個結論:
①直線BE與CF異面;②直線BE與AF異面;③直線EF∥平面PBC;④平面BCE⊥平面PAD.
其中一定正確的有________個.
[解析] 如圖,易得EF∥AD,AD∥BC,
所以EF∥BC,即B,E,F(xiàn),C四點共面,則①錯誤,②正確,③正確,④不一定正確.
[答案] 2
10.(2019·江蘇高考專家原創(chuàng)卷)已知正三棱錐P-ABC的體積為,底面邊長為2,D為側棱PA的中點,則四面體D-ABC的表面積
17、為________.
[解析] 設底面正三角形ABC的中心為O,連結OA,OP,又底面邊長為2,可得OA=,由VP-ABC=S△ABC·PO,即=PO××22,得PO=,所以PA==2.S△ABC=,S△DAB=S△DAC=,S△DBC=,所以四面體D-ABC的表面積為2+.
[答案] 2+
11.(2019·江蘇省高考命題研究專家原創(chuàng)卷(二))已知三棱錐P-ABC中,PA=,PC=2,AC=1,平面PAB⊥平面ABC,D是PA的中點,E是PC的中點.
(1)求證:DE∥平面ABC;
(2)求證:平面BDE⊥平面PAB.
[證明] (1)因為D是PA的中點,E是PC的中點,
18、所以DE∥AC.
又DE?平面ABC,AC?平面ABC,
所以DE∥平面ABC.
(2)因為PA=,PC=2,AC=1,所以PA2+AC2=PC2,
所以三角形PAC是直角三角形,AC⊥PA.
又DE∥AC,所以DE⊥PA.
過P作PH⊥AB于H.
因為平面PAB⊥平面ABC,平面PAB∩平面ABC=AB,PH?平面PAB,
所以PH⊥AC.
又DE∥AC,所以DE⊥PH.
又PA∩PH=P,PA,PH?平面PAB,
所以DE⊥平面PAB.
又DE?平面BDE,所以平面BDE⊥平面PAB.
12.(2019·南京檢測)如圖,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E,F(xiàn)分別
19、為BB1,AC的中點.
(1)求證:BF∥平面A1EC;
(2)求證:平面A1EC⊥平面ACC1A1.
[證明] (1)連結AC1交A1C于點O,連結OE,OF,
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四邊形ACC1A1為平行四邊形,所以OA=OC1.
又因為F為AC中點,所以OF∥CC1且OF=CC1.
因為E為BB1中點,所以BE∥CC1且BE=CC1.
所以BE∥OF且BE=OF,所以四邊形BEOF是平行四邊形,所以BF∥OE.
又BF?平面A1EC,OE?平面A1EC,
所以BF∥平面A1EC.
(2)由(1)知BF∥OE,因為AB=CB,F(xiàn)為AC中點,
所以
20、BF⊥AC,所以OE⊥AC.
又因為AA1⊥底面ABC,而BF?底面ABC,
所以AA1⊥BF.
由BF∥OE,得OE⊥AA1,而AA1,AC?平面ACC1A1,且AA1∩AC=A,
所以OE⊥平面ACC1A1.
因為OE?平面A1EC,
所以平面A1EC⊥平面ACC1A1.
13.(2019·江蘇高考原創(chuàng)卷)如圖,已知AB⊥平面ACD,DE∥AB,△ACD是正三角形,AD=4,DE=2AB=3,且F是CD的中點.
(1)求證:AF∥平面BCE;
(2)在線段CE上是否存在點H,使DH⊥平面BCE?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解] (1)證明:取CE
21、的中點P,連結FP,BP,
因為F為CD的中點,
所以FP∥DE,且FP=DE.
又AB∥DE,且AB=DE,
所以AB∥FP,且AB=FP,
所以四邊形ABPF為平行四邊形,
所以AF∥BP.
因為AF?平面BCE,BP?平面BCE,
所以AF∥平面BCE.
(2)在線段CE上存在點H,使DH⊥平面BCE.
理由如下:在△CDE中,過點D作DH⊥CE,交CE于點H,
因為△ACD為正三角形,所以AF⊥CD.
因為AB⊥平面ACD,DE∥AB,所以DE⊥平面ACD,又CD、AF?平面ACD,所以DE⊥AF,DE⊥CD.
又CD∩DE=D,所以AF⊥平面DCE.又BP∥
22、AF,
所以BP⊥平面DCE.
因為DH?平面CDE,所以DH⊥BP.
又BP∩CE=P,
所以DH⊥平面BCE.
在Rt△CDE中,CD=4,DE=3,DH⊥CE,
所以CH=,HE=,=.
14.如圖所示,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BB1,AC1⊥平面A1BD,D為AC的中點.
(1)求證:B1C1⊥平面ABB1A1;
(2)在CC1上是否存在一點E,使得∠BA1E=45°,若存在,試確定E的位置,并判斷平面A1BD與平面BDE是否垂直?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解] (1)證明:因為AB=B1B,所以四邊形ABB1A1為正方形,所以A1B⊥AB1,
23、
又因為AC1⊥平面A1BD,所以AC1⊥A1B,
所以A1B⊥平面AB1C1,所以A1B⊥B1C1.
又在直棱柱ABC-A1B1C1中,BB1⊥B1C1,
所以B1C1⊥平面ABB1A1.
(2)存在.證明如下:設AB=BB1=a,CE=x,
因為D為AC的中點,且AC1⊥A1D,所以A1B=A1C1=a,
又因為B1C1⊥平面ABB1A1,B1C1⊥A1B1,所以B1C1=a,BE=,
A1E==,
在△A1BE中,由余弦定理得BE2=A1B2+A1E2-2A1B·A1E·cos 45 °,
即a2+x2=2a2+3a2+x2-2ax-2·a·,所以=2a-x,解得x=a,即E是C1C的中點,
因為D,E分別為AC,C1C的中點,所以DE∥AC1,
因為AC1⊥平面A1BD,所以DE⊥平面A1BD,
又因為DE?平面BDE,所以平面A1BD⊥平面BDE.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