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貴港市貴城縣第四初級中學八年級語文上冊 27 短文2篇導學案(無答案) 新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貴港市貴城縣第四初級中學八年級語文上冊 27 短文2篇導學案(無答案) 新人教版(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二七 《短文兩篇》
學習目標
1、誦讀:熟讀成誦,讀出文章韻味。整體把握文章的內(nèi)容及感情基調(diào),理解文章的主旨。
2、積累:掌握文中重點字詞句的含義。
3、感悟:學習文章凝練的語言,感受優(yōu)美的意境。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領悟作者的人生態(tài)度。
《答謝中書書》
預 習 案
一、作者簡介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南朝梁時丹陽秣陵(今江蘇江寧)人,自號華陽隱居。南朝梁時道教思想家、醫(yī)學家。時人謂為“山中宰相”。
二、背景資料
《答謝中書書》寫于南北朝時期,這個時期,因政局動蕩,矛盾尖銳,不少文人往往遁跡山林,從自然美中尋求精神上的解脫。陶弘景就是因看透了混濁的人世,而
2、隱居茅山。這些文人在他們的書信中,常常描山畫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為對友人的安慰,此文正是如此。
三、預習自測
1、 《答謝中書書》加點的“書”意為 ,“答謝中書書”即 。
2、 注音寫字:
西日欲tuí( ) 沉鱗jìng( )躍 未復有能與( )其奇者
3、 解釋句中加點的詞:
(1)五色交輝( )
(2)四時( )俱備
(3)曉霧將歇( )
(4)西日欲頹( )
(5)沉鱗競躍(
3、 )
(6)未復有能與( )其奇者
4、 寫出下列句子的修辭方法:
(1)曉霧將歇,猿鳥亂鳴( )
(2)西日欲頹,沉鱗竟躍( )
5、翻譯句子:
(1)山川之美,古來共談。
(2)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3)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4)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探 究 案
6、統(tǒng)領全文的句子是: 。其中“ ”字點名全文的中心。
7、本文分為幾層?寫出各層大意。
8、作者具體描繪他的隱居之地時,寫了哪些景物?又是怎樣描繪這令人神往的大自然
4、山川之美的?
9、作者以感慨收束全文,末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10、王國維云:“一切景語皆情語”。本文寫景中體現(xiàn)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記承天寺夜游》
預 習 案
一、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與其父蘇洵,弟蘇轍,并稱“三蘇”,同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文學巨匠。他擅長詩、詞、散文:在詩歌上,與黃庭堅并稱“蘇黃”,今存其詩2700多首,題材廣泛,內(nèi)容豐富多彩,代表了北宋詩的最高成就;在北宋詞壇上,開辟了豪放詞風,同杰出詞人辛棄疾并稱為“蘇辛”;散文
5、方面,他以扎實的功力和奔放的才情,發(fā)展了歐陽修平易舒緩的文風,與歐陽修并稱“歐蘇”。 在政治上屬以司馬光為領袖的舊黨。在書法方面成就極大,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他的論畫卓有所見,主張“神似”“傳神”,提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在畫史上很有影響。他善畫竹石,其真跡今僅存《古木怪石圖》。著有《東坡全集》、《東坡樂府》。
二、背景資料
蘇軾少時即精通經(jīng)史,長于寫文章。元豐二年(1079),蘇軾因?qū)π路ǔ钟胁煌庖?,被網(wǎng)絡罪名,投入監(jiān)獄,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烏臺詩案”。出獄后,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地方軍事助理官)。官銜上還加了“本州安置”字樣,不得簽署公事,不得擅離安置所,實際上
6、跟流放差不多。《記承天寺夜游》是蘇軾在被貶于黃州的困苦境遇中寫的。元豐六年,是作者被貶謫到黃州的第四年。
三、預習自測
1、 文學常識填空:
《記承天寺夜游》作者 ,字 ,號 ,謚號 ,眉州眉山人, (朝代)著名 、 。他與其父 ,其弟 合稱“三蘇”,同為“ ”之列。他的詞筆力雄健,氣勢磅礴,意境開闊,開創(chuàng)了 詞風。
2、給加點字注音:
遂( ) 至承天寺 懷民亦未寢( )
藻( )荇(
7、 )交橫 竹柏( )
解( )衣欲睡 積水空( )明
3、解釋句中加點的詞:
(1)解衣欲睡 欲:
(2)欣然起行 欣然:
(3)遂至承天寺 遂:
(4)蓋竹柏影也 蓋:
(5)相與步于中庭 相與:
(6)庭下如積水空明 空明:
(7)念無與為樂者 念:
(8)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但:
4、給句中的“與”字注音并解釋:
(1) 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8、 )
(2) 念無與為樂者( )
(3) 相與步于中庭( )
5、翻譯句子:
(1) 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2)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探 究 案
6、本文運用了哪幾種表達方式,請按不同的表達方式劃分層次,并寫出各層次大意。
7、體會“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边@一句的妙處。
8、文中“ ”一詞體現(xiàn)了作者當時的處境,你如何理解這個詞?這個詞體現(xiàn)了作者當時怎樣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