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葛沽第三中學八年級物理下冊 8.1 牛頓第一定律(第3課時)導學案(無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天津市葛沽第三中學八年級物理下冊 8.1 牛頓第一定律(第3課時)導學案(無答案)(新版)新人教版(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8.1 牛頓第一定律
【教學目標】
1、理解并掌握牛頓第一定律
【自主測評】
1、彈簧的長度為15cm,當受到20N的拉力時長度變?yōu)?7cm,當彈簧受到30N的拉力時彈簧的長度為_________。
2、彈簧測力計兩端各受到35N的拉力,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____________。
3、一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0.2N,沒有調(diào)零就直接測量一拉力測量值大小為3.8N,則拉力的實際值是_____________。
4、彈簧測力計的使用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彈簧測力計必須水平或豎直使用 B:彈簧測力計使用前必須調(diào)零
C:使用時注意彈簧測力計不能超過量程 D:使用時彈
2、簧、掛鉤、指針不能與外殼摩擦
【師生互動】
(一)很多年前亞里士多德通過分析各種生活現(xiàn)象:人用力推車車就運動,人不推車車就停止,人用力踢球球就運動,人不踢球球最終停止。 我們發(fā)現(xiàn)以上現(xiàn)象似乎有一個共同特征: .
于是亞里士多德總結(jié):力是 物體運動的原因。對嗎?
(二)伽利略不對你沒有考慮阻力的影響
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器材:
相同條件:
不同條件:
實驗思考
(1) 實驗中用同
3、樣的小車從 的高度滑下,
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現(xiàn)象
接觸面
小球所受阻力的大小
小球運動距離的遠近
毛巾
木板
玻璃
(3)結(jié)論:平面越光滑,滑塊受到的摩擦力越小,滑塊前進的距離就越遠。小球運動的距離越遠說明小球速度減小的就越_______(快、慢)。
(4)
4、伽利略對實驗進行了分析,并進一步推測:設(shè)想小車在絕對光滑的水平面上運動,小車受到的阻力為______,小車將會 。
(三)牛頓第一定律(慣性定律)的得出
英國科學家牛頓總結(jié)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進一步的推理、概括出了一條重要的物理規(guī)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就是著名的牛頓第一定律。
理解:1、一切物體都遵守牛頓第一定律
2、牛頓第一定律表達了物體不受外力時的運動規(guī)律
3、物體不受外力時,原來靜止就保持靜止,原來運
5、動就保持原來的速度和方向勻速直線運動下去。
4、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
5、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例1、要想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必須對物體施以_______的作用,力是__________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例2、放在桌子上的書、加入沒有別的物體拉動它,它總保持___________;行進中的自行車,假如它不受到阻力的作用,則總保持__________________。
例3、如下圖所示,一懸掛的小球處于靜止狀態(tài),如果他所受到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剪斷繩子小球?qū)ⅲ? )
A:加速下落 B;勻速下落
C:保持靜止 D:可以向各個方向運動
4、
6、關(guān)于運動和力的關(guān)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多選)
A、必須有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才能運動,沒有力的作用物體就靜止下來
B、力是使物體運動狀態(tài)改變的原因
C、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一定有力作用在物體上
D、物體做直線運動時,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四)慣性
1、從牛頓第一定律可以知道,如果物體不受力的作用,原來靜止的物體將一直保持靜止狀態(tài);原來運動的物體將保持其速度一直運動下去。
2、歸納
原來靜止的物體具有保持 的性質(zhì);
原來運動的物體具有保持 運動的性質(zhì)。
3.定義:一切物體都具有保持運動狀態(tài)
7、不變的性質(zhì)稱為慣性。
例1、汽車剎車時人向前傾原因是_____________
結(jié)論:質(zhì)量大的物體慣性 ,質(zhì)量是慣性的唯一量度。
6. 慣性現(xiàn)象分析(3步)
(1) 明確研究的是那個物體,它原來處于怎樣的運動狀態(tài)。
(2)觀察那個物體(或物體的某一部分)受到外力作用后突然改變了運動狀態(tài),并指明其運動狀態(tài)的變化情況。
(3)分析研究的物體由于慣性怎樣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從而出現(xiàn)題目給出的現(xiàn)象。
7.慣性的利與弊
①.拍打衣服除去灰塵
②.跳遠要助跑
③.洗手后用力甩去手上的水
④.甩體溫計
⑤.汽車安全帶
⑥.火車剎車后要滑行一段路程
⑦. 向下重擊榔頭柄,榔頭
8、會夾緊木柄。
(五)課堂練習
1、關(guān)于運動和力的關(guān)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多選)
A、必須有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才能運動,沒有力的作用物體就靜止下來
B、力是使物體運動狀態(tài)改變的原因
C、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一定有力作用在物體上
D、物體做直線運動時,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2、下列哪些現(xiàn)象是利用慣性的( )(多選)
A、拍打衣服時,灰塵脫離衣服
B、司機和前排的乘客要系安全帶
C、洗完手后,用力甩掉手的水滴
D、跳遠運動員起跳前要盡力助跑
3飛機水平勻速向西飛行,從飛機上先后落下三個小球,若不計空氣阻力,在地面上的人看到三個小球在空中的排列位置應(yīng)
9、該是( )
A
D
C
B
【提出問題】
平面鏡成像時,像的位置、大小跟物體的位置、大小有什么關(guān)系?
物體在平面鏡中成虛像還是實像?
【猜想或假設(shè)】
1、像與物體的大小是相等的。
2、像和物體分別到平面鏡的距離是相等的。
3、像和物體的對應(yīng)連線與平面鏡垂直。
4、所成的像是只能用眼睛觀測的虛像。
【設(shè)計實驗】
該實驗是要探究物體與它在平面鏡中所成像的大小和位置關(guān)系。而所成的像只能在平面鏡中看到,其大小和位置并不能進行直接的測量,所以要通過一個外形完全相同的蠟燭來代替鏡中的像來完成該實驗。
所以,我們先取一塊玻璃板,點燃一支蠟燭后立于玻璃板前,讓蠟燭在玻璃
10、板中成一個像,如圖3-1所示。然后,拿另一支蠟燭豎立在玻璃板后,前后、左右移動,直到蠟燭與像完全重合,并記下兩只蠟燭的位置。這樣,像與物體的大小,以及物體與鏡面和像與鏡面之間的關(guān)系就可通過實驗得到。改變玻璃板前蠟燭的位置,再一次對實驗結(jié)果進行驗證。
所需器材:玻璃板、大白紙、水彩筆、直尺、火柴、兩支相同的蠟燭
【進行實驗】
實驗步驟:
1、在桌面上鋪一張大白紙,在紙的中央處畫一直線,在直線上豎一塊玻璃板作為平面鏡。
2、把一只點燃的蠟燭放在玻璃板的前面,觀察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
3、再拿一只同樣的蠟燭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看上去跟前面那只蠟燭的像完全重合,這個位置就是前面那只蠟
11、燭的像的位置。
4、在紙上記下這兩只蠟燭的位置,用直線把每次實驗中蠟燭和它的像的位置連接起來,用刻度尺測量蠟燭和它所成的像到玻璃板的距離,并記錄于表中。
5、移動點燃的蠟燭的位置,按步驟1-4重做實驗,也將測量結(jié)果與觀察到的現(xiàn)象記錄于表中。
物體的位置
物體到玻璃板的距離
像到玻璃板的距離
像與物大小比較
A
B
C
2、在一張白紙上用墨汁寫上A、B、C三個字母,當墨跡未干時將紙對折,然后攤開,這樣在紙上就有2個對稱的圖形,再將一塊玻璃板沿紙的對折線垂直于紙面豎起放置,從玻璃板前進行觀察,你會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什么?由此你能得出怎樣的
12、結(jié)論?
【分析和論證】
1、從表中的測量數(shù)據(jù)可知,物體與像與平面鏡的位置關(guān)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實驗中,兩只蠟燭的外形完全相同,從而能將未點燃的蠟燭與點燃的蠟燭的像完全重合,這說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留置作業(yè)】
1、研究平面鏡成像特點中,用玻璃代替平面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玻璃板的同一側(cè),某同學通過玻璃板看到了同一只蠟燭的兩個像,產(chǎn)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