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耒陽市八年級語文上冊 第一單元 1 巴東三峽學案2(無答案) 語文版(通用)》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湖南省耒陽市八年級語文上冊 第一單元 1 巴東三峽學案2(無答案) 語文版(通用)(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1《巴東三峽》
班級___組名___姓名___評分___小組長簽名___
【學習目標】:
1.掌握作者游覽的行蹤,了解游記的一般特點。
2.掌握文中所引的詩、諺語和典故,并理解其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3.學習作者根據(jù)各個景物的特點而采用不同的描寫方法。
4.體會作者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學習重點】:
1.理清文章脈絡(luò),掌握游蹤順序,把握好作者的思想情感。
2.把握各峽山水的特點及景物特色 3.了解祖國山河的壯麗可愛,增加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4.品味文章的語言并進行口頭表達訓練 。
【導(dǎo)學資料】
①游記:游記是描寫旅行見聞的一種散文形式。游記的取材范圍
2、極廣,可以描繪名山大川的秀麗瑰奇,可以記錄風土人情的有趣阜盛,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可以記下一國的重大事件,并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機會大家一定要多出去游歷游歷)
②關(guān)于三峽 (讀完可以增加知識)
長江,我國的第一大河,全長6300余公里。它流經(jīng)四川盆地東緣時沖開崇山峻嶺,奪路奔流形成了壯麗雄奇、舉世無雙的大峽谷——長江三峽。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奉節(jié)的白帝城,東到湖北宜昌的南津關(guān),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段峽谷的總稱,是長江上最為奇秀壯麗的山水畫廊,全長192公里,也就是常說的“大三峽”。除此之外還有大寧河的“小三峽”和馬渡河的“小小三峽”。這里兩岸高峰夾峙,港面狹窄曲折,港中灘
3、礁棋布,水流洶涌湍急。三峽地跨兩省。兩岸崇山峻嶺,懸崖絕壁,風光奇絕,兩岸陡峭連綿的山峰,一般高出江面700-800米左右。江面最狹處有100米左右;隨著規(guī)模巨大的三峽工程的興建,這里更成了世界知名的旅游熱線。
5分鐘)在預(yù)習的基礎(chǔ)上自主完成下列題目,各組組長指定3—4人上臺展示學習成果(一次鈴前決定人選,二次鈴前完成,小組長組織并檢查評定。)
1.給下列加橫線的句子注音。(對大家來說,這是小菜對吧)A
怒吼( )??恐怖( )??渺?。? ) 裊裊( )
短促( )??崆嶺( )??諺語( )??浣妝( )
秭歸
4、( )? 群壑( )?? 聳立( )??蔚藍( )
峰巔( )? 瞿塘峽( )?夔門( )? 滟滪( )
2.修辭方法小考查
(1)那時候,望不見天,望不見山峰,只見頂上云霧騰騰,有像牛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狀,應(yīng)有盡有。 ( )
(2)杜工部詩云“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要親自到這地方,才可以領(lǐng)略到前人用字之妙。 ( ?。?
(3)一層一層地你圍著我,我圍著你,你咬著我,我咬著你。 ( )
(4))偶爾看見一只黑色的鳥,拼命地飛,拼命地飛,總覺得它不容易飛過那高高的峰頂
5、。 ( )
3、仿照下面句子再仿寫一句。(要運用例句所用的修辭)
例句:江水的險,險在窄,險在急,險在曲折,險在多潭。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分鐘)前5分鐘學生看書,然后小組討論并展示,最后主持人叫學生回答并評定。
1、給課文段落標上序號吧,記得一定要多看幾遍課文哦
2、作者是以什么順序和什么線索來描繪三峽風光的?
3、作者由宜昌到重慶逆流游覽三峽,你能找出作者途中經(jīng)過了哪些地方嗎?
6、
(15分鐘)(先小組展示,然后準備大展示)
4、根據(jù)你的理解,課文可以分為幾部分?請說說每部分別寫了什么內(nèi)容。
第一部分:(①—②段)總述
第二部分:(③—⑨段)分別描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景色。
第三部分:(⑩段)寫走完______ 后_________ 的心情。
(5分鐘)對子交流,師徒幫扶解決導(dǎo)學案前面問題
(5分鐘)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凝望( ) 崆嶺( ) 浣妝( ) 秭歸( )
峰巔( ) 夔門( )
7、 滟滪( ) 瞿塘( )
古褐蒼蒼( ) 溝壑( ) 裊裊( )
2.從整體結(jié)構(gòu)上看,本文采用了什么樣的敘述結(jié)構(gòu)方式?
3.作者除描繪了沿途的自然景觀外,還寫了哪些人文景觀?
4.摘記并理解文中優(yōu)美的語句或詩句、諺語。
1、收獲:
感悟:
2、這節(jié)課我的表現(xiàn):( )
A 很滿意 B滿意 C一般 D有待改進
批閱情況:
評定等級: 小組簽名: ---------------------年---------月----------日
【七、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