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2020中考語文試題研究 第二部分 古詩文積累與閱讀 專題二 文言文閱讀 第二十一篇 河中石獸素材》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重慶市2020中考語文試題研究 第二部分 古詩文積累與閱讀 專題二 文言文閱讀 第二十一篇 河中石獸素材(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第二十一篇 河中石獸 [清]紀昀
考情搜索:近12年未考查。
版本導航:◎人教版:七年級(上)第25課 ◎鄂教版:無
原文呈現
參考譯文
①滄州南一寺臨河干,山門圮(pǐ)于河,二石獸并沉焉。閱十余歲,僧募金重修,求石獸于水中,竟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棹(zhào)數小舟,曳鐵鈀(pá),尋十余里,無跡。
?、贉嬷菽喜康囊蛔聫R靠近河岸,寺院正門倒塌在河中,(門前)兩只石獸一起沉入了河中。過了十多年,僧人募集錢款重修寺廟,并在河中尋找兩個石獸,到底沒能找到。(人們)認為它們順流而下了,(于是)劃著幾只小船,拉著鐵耙,(向下游)找了十多里,沒找到(它們的)蹤
2、跡。
第①段:交代石獸落水,數十年后寺僧到下游打撈沒有找著的背景。
?、谝恢v學家設帳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èi),豈能為暴漲攜之去?乃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湮(yān)于沙上,漸沉漸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顛乎?”眾服為確論。
?、谝晃粚W者在寺廟里講學,聽了這件事笑著說:“你們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這(石獸)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帶走呢?應該是石頭的特點是又硬又重,河沙的特點是又松又輕,(石獸)埋在沙里,越沉越深罷了。順流而下尋找它們,難道不荒唐嗎?”大家信服地認為這是正確觀點。
第②段:寫講學家的分析。他認為石頭埋在沙里只能越埋越深。
講學家的“笑”,是自
3、以為懂得“物理”,笑別人不具備這方面的知識,刻畫出講學家自恃博才的心態(tài)。
?、垡焕虾颖勚?,又笑曰:“凡河中失石,當求之于上流。蓋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水不能沖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處嚙(niè)沙為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嚙,石又再轉。轉轉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顛;求之地中,不更顛乎?”如其言,果得于數里外。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
?、垡晃焕虾颖犃诉@話,也笑著說:“凡是沉在河中的石頭,應當從上游尋找它們。因為石頭的特點是又硬又重,河沙的特點是又松又輕,水不能沖走石頭,(但)水流的反沖力,一定會將石頭底下迎著水流
4、的地方沖刷成坑穴,(石下的沙坑)越沖越深,延伸到石頭(底面)一半時,石頭一定會栽倒在坑穴里。照這樣再次沖刷,石頭又會再次(向前)翻轉。不停地翻轉,于是(石頭)反而逆流而上了。到下游尋找石頭,固然荒唐;在原地尋找它們,不是更荒唐嗎?”(人們)依照他的說法(去做),果然在(上游)幾里開外找到了(石獸)。那么天下的事,只了解其一,不了解其二的情況太多了,怎么能(只)根據某一個道理就主觀地判斷呢?
第③段:寫老河兵認為應當去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話果然找到石獸。并推出遇事不能主觀臆斷的道理。
老河兵的“笑”,是因為富于實際經驗,笑講學家主觀臆斷。流露出了老河兵對講學家自恃博才的一種否定,也表現出老河兵的自信。
寺僧、講學家、老河兵三人的形象
寺 僧——考慮不周,忽而原地打撈,忽而沿河而下,代表的是不深思熟慮而盲目行動的態(tài)度;
講學家——空談事理,不切合實際,代表的正是“據理臆斷”的態(tài)度;
老河兵——能綜合考慮各種現實因素,提出符合實際的結論,代表的是實事求是的作風。
【文章中心】兩只落入水中的石獸,既未被河水沖到下游,也未原地不動沉入河沙,居然逆流而上,到了數里外的上游。作者以簡潔的語言,記敘了人們尋找石獸的經過及其令人驚訝的結局,從而悟出了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時不可“據理臆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