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高郵市車邏初級中學八年級物理下冊 第十章 10.1 壓強(第2課時) 教案 人教新課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江蘇省高郵市車邏初級中學八年級物理下冊 第十章 10.1 壓強(第2課時) 教案 人教新課標版(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高郵市車邏初中八年級(下)物理教案
課題
§10.1 壓強(第2課時)
課型
新 授
授課時間
復備欄
教學目標:
1.知道增大壓強和減小壓強的方法,并能用這一方法對具體問題作出分析和判斷;
2.理解受力面積的意義;能用壓強的變形公式進行壓力、受力面積的簡單計算;
3.會推導柱形物體產(chǎn)生壓強大小的公式;能進行較為復雜的壓強問題的計算和判斷。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教學方法:
教學媒體:
教 學 過 程
一、預習交流:
二、互動突破:
(一)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
1.討論交流:觀看課本P79圖10-7,其中增大壓強的有
2、 ,采用的方法是 ;減小壓強的有 ,采用的方法是 。
2.歸納小結:由壓強公式p=F/S得到,增大壓強的方法有:(1)在壓力一定時,
(2)在受力面積一定時, ;減小壓強的方法有:(1)在壓力一定時, (2)在受力面積一定時,
(二)典型例題
例1 在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小明和小華利用所提供的器材(小桌、海棉、砝碼、木板)設計了圖(a)、(b)兩個實驗,通過觀察圖(a)、(b)后得出"壓力一
3、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的結論.此后小華把小桌挪放到一塊木板上,發(fā)現(xiàn)小桌對木板的壓力效果不夠明顯,如圖(c)所示.通過對圖(a)、(c)的比較又得出"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顯"的結論。
請你根據(jù)已學過的壓強知識分析:
(1)小明和小華是根據(jù) 的現(xiàn)象來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的;
(2)造成前后兩個結論不一致的原因是 ;
(3)設圖(b)中小桌對海棉的壓強是pb,圖(c)中小桌對木板的壓強是pc,則pb p
4、c;
(4)比較圖(b)和圖(c)可知,根據(jù)壓力的作用效果比較壓強的大小需要滿足的條件是: 。
復備欄
例2 小明雙腳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4×10-2m2,請根據(jù)圖 中某些情況下的壓強數(shù)值估算:
(1)小明的重力。
(2)小明平躺時與床面的接觸面積。
(3)小明背著重力為40N的書包行走時對水平地面的壓強。
例3 已知地面所能承受的壓強是1.2×106 Pa,磚頭的密度是2×103kg/m3。求用這種磚頭砌的墻最高可達多少m?(g=1
5、0N/kg)
例4 有兩個實心圓柱體A和B疊放在一起,并且完全接觸,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圖所示。已知:A、B兩圓柱體的高分別為8cm、10cm, A與B的底面積之比為1∶4, A對B的壓強是2000Pa, B的密度是3×103kg/m3。求: (1) 圓柱體A的密度;(2) B對地的壓強(g=10N/kg)。
三、總結提升:
1.由壓強公式p=F/S得到增大壓強的方法有:(1)在壓力一定時,減小受力面積(2) 在受力面積一定時,增大壓力;減小壓強的方法有:(1)在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2)在受力面積一定時,減小壓力。
2.柱形物體產(chǎn)生壓強大小的公式是,壓強的大小
6、與物體的底面積大小沒有關
系。
四、當堂訓練:
1.下面所列動物的特征中能夠增大壓強的是( )
A.小狗有尖尖的牙齒 B.蜈蚣腹部有許多足
C.泥鰍體表有一層滑粘的液體 D.蛇的體表覆蓋粗糙的鱗片
2.下列例子中:⑴啄木鳥用尖而硬的喙給樹治??;⑵載重汽車的輪子多;⑶冰鞋上的冰刀;⑷切菜刀磨得鋒利;⑸坐沙發(fā)比坐凳子舒服。屬于增大壓強的是 ,屬于減小壓強的是 。(填序號)
3.甲、乙兩物體放在水平桌面上,G甲=3G乙,S甲=1/4S乙,則甲、乙兩物體對桌面的壓強之比p甲:p乙是
7、 。
4.小紅的媽媽在超市買了很多食品,她用塑料袋提著回家,沒走多遠就感到手被勒得很痛。請你用學過的物理知識,給她提一個建議: ,這是利用增大 的方法來 袋子對手的壓強。
復備欄
5.在日常生活中有些情況下要設法減小壓強,有些情況下又要設法增大壓強。
⑴請舉出在壓力不變情況下,設法減小壓強的兩個實例。示例:書包帶做得較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⑵請舉出在壓力不變情況下,設法增大壓強的兩個實例。
8、示例:縫紉機縫衣針磨得
很尖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封凍的江河冰面能承受的最大壓強是4×104 Pa,在冰面上行駛的雪橇質(zhì)量是200kg,它與冰面的接觸面積是0.4m2。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雪橇上最多能裝多少kg的貨物?(g=10N/kg)
五、課后作業(yè):
(一)第一節(jié)(第2課時)課后鞏固:
1.下列做法中,能夠減小壓強的是( )
A.把書包帶做得寬些 B.軟包裝飲料的吸管有一端被削尖
C.刀鈍了用磨刀石磨一磨 D.將水平地面上的長方體磚由平放改
9、為豎放
2.以下實例中,用增大壓強的辦法能更好工作的是 ( )
A.大型拖拉機安裝履帶 B.將菜刀磨得很鋒利
C.滑雪時穿滑雪板 D.駱駝長著大腳掌
3.在生物進化的過程中,動物身上的各種器官不斷地完善,以適應生存的環(huán)境。我們所了解的以下事例中,有減小壓強功能的是 ( )
A.號稱"森林醫(yī)生"的啄木鳥,長有細長而又堅硬的尖喙,便于啄開樹皮
B.人口腔里的牙齒根據(jù)咀嚼功能的不同,分出了切牙、尖牙等
C.駱駝的體重比馬的體重大不了一倍,腳掌面積是馬蹄的三倍
D.大象長有兩個大大的耳朵,不僅可以發(fā)揮聽覺功能,還能用于散熱
4.兩個實心正方體對水平
10、地面的壓強相同,它們的密度大小關系為ρ1>ρ2,若這兩個正方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力分別為F1和F2,則( )
A. F1=F2 B .F1F2 D.無法確定
5.如圖物體A靜止在水平桌面上,把物體A向右移動一點(不落地),
則物體A對桌面的( )
A.壓力和壓強都不變, B.壓力不變,壓強變大
C.壓力變大,壓強不變. D.壓力和壓強都變大
6.甲、乙、丙三個實心立方體分別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們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相等,已知ρ甲<ρ乙<ρ丙,若在甲、乙、丙三個立方體上分別放一個質(zhì)量相等的銅塊,則三個立方體
11、對水平地面的壓強大小關系為 ( )
A.p甲
p乙>P丙 D.無法確定
7.如圖所示,甲、乙兩個質(zhì)量相等的均勻?qū)嵭恼襟w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銅的密度大于鐵的密度,可能使甲和乙對地面的壓強相等的方法是( )
A.將質(zhì)量相等的銅塊和鐵塊分別放在甲、乙的上面
B.將體積相等的銅塊和鐵塊分別放在甲、乙的上面
C.沿水平方向分別截去質(zhì)量相等的部分
D.沿水平方向分別截去體積相等的部分
復備欄
8.兩個用同種材料制成的體積相同的實心圓柱體,其橫截面積之比S1:S2=3:1,則它們的質(zhì)量之比m1:m2=
12、 ,若把它們豎直底面全部放在水平桌面上,它們對桌面的壓強之比p1:p2= 。
9.小明同學的質(zhì)量為50kg,他的一只平底鞋放在方格紙上描繪出的形狀
如圖所示,已知每個方格都是邊長為2cm的正方形,數(shù)一下鞋底覆蓋的
方格數(shù)(凡不滿一格的都計為半格),可算出這只鞋底的面積約為 cm2, 小明穿上這雙鞋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力等于_________N,以此可以估算出雙腳對地面的壓強 為_ _ Pa。
10.一塊長方體橡皮,重為0.3N,側(cè)放于水平桌面上時,它與桌面的
接觸面積是1×10-3m2
13、,如圖所示。它對桌面的壓強是
Pa。若沿ab方向豎直向下切去一塊,則剩余部分對桌面的壓強
,橡皮的密度 (填"變大"或"變小"或"不變")。
11.一塊磚平放和豎放在水平地面上時,其受力面積之比為4:1,則平放和豎放時,對地面的壓強之比為________,壓力之比為__________。
12.兩個金屬圓柱體豎立在水平桌面上,它們的底面積之比是8:9,密度之比是9:8,桌面受到的壓強之比是3:2,那么這兩個金屬圓柱體的高度之比是_______。
13. 重10N邊長為5cm的正方形磁鐵吸附在鐵板上,磁
鐵與鐵板間的吸引為15N,把它按圖甲那樣豎直
放置,磁鐵對鐵板的
14、壓強是______ Pa;按
圖乙那樣水平放置,磁鐵(在上)對鐵板的壓強是
__ _Pa;按圖丙那樣水平放置,磁鐵(在下) 對鐵板的壓強是______ Pa。
14.小莉同學的質(zhì)量為45kg,她每只鞋接觸地面的面積為1.5×10-2m2,她站在了一塊泥地上。為了不讓腳陷進泥地,她在水平泥地上放一塊重力為200N的木板,當她站在木板中央時,地面受到壓強為325Pa。(g=10N/kg)求:(1)她對木板的壓強;(2)木板與地面的接觸面積。
15.一個平底容器的質(zhì)量為0.2kg,底面積為1×l0-2m2,在容器中裝入0.8kg的酒精后,將它放在水平地面上。求容器對水平地面的壓力F和壓強p。(ρ酒精=0.8×103kg/m3)
(二)第二節(jié)(第1課時)課前預習:
1.想一想:杯子對桌面有壓強,那么杯子中的水對杯底和杯壁是否有壓強呢?對浸在水中的物體是否有壓強呢?
2.做一做:將塑料袋裝滿水,看看塑料袋呈什么形狀?用手指觸壓裝滿水的塑料袋,手指有什么感覺?
3.做一做:將裝滿水的塑料瓶上、中、小各扎一個孔,看看水的噴出情形;將裝滿水的塑料瓶四周距離底部相同的高度各扎幾個孔,看看水的噴出情形。
4.想一想:水產(chǎn)生的壓強有什么特點?
六、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