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課《文藝復興運動》微課講稿》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第14課《文藝復興運動》微課講稿(1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第 14 課《文藝復興運動》微課講稿
本課時間線索清晰、空間概念明確,所以,建議從帶領學
生建立本課時空入手。首先,出示“歐洲文藝復興”示意圖
(請?zhí)鎿Q為教材清晰插圖、下同) ,提示學生注意意大利—
佛羅倫薩、英國—倫敦。初步掌握文藝復興運動發(fā)生的主要
地點。其次,依次出示但丁、達·芬奇和莎士比亞示意圖。知道文藝復興運動的代表人物。接下來,依據時間線索,帶領學生一起梳理文藝復興成就。
教材標注了三位代表人物的生卒年份,提示幾個重點年份,如 1519、1564 等,為深化拓展做好鋪墊。
2、從但丁切
入,出示“文學三杰”的出生年份,提示學生注意時間: 14 世紀。從達·芬奇切入,出示“美術三杰”的出生年份,提示學生注意時間: 15 世紀。
師生共同歸納整理表格“文藝復興的成就” 。在簡單梳理基礎上,重點講述但丁和達芬奇。但丁的長篇詩作《神曲》分“地獄” 、“煉獄”、“天堂”三部分。
但丁對地獄中的教皇尼古拉三世說:
你留在這里吧,
因為你受的刑罰是公正的,
因為你的貪婪使世界陷于悲慘,
3、
把好人蹂躪,把惡人提升。
但丁居然把教皇安排在地獄里?甚至批評他“罪有應得”?在那個教權可遮天的歐洲中世紀,但丁能大膽的提出這樣的質疑,可謂是給中世紀的歐洲帶來一絲破天的曙光。
依托教材“相關史事” ,感受但丁的兩句名言。但丁對荷馬史詩中奧德修斯遠航探險的英雄業(yè)績的描繪,是《神
曲》中最光彩奪目的詩章之一。 奧德修斯在求知欲的推動下,歷盡千難萬險,揚帆天涯海角去探險,但丁通過奧德修斯指
出:人不能像走獸那樣生活, 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 這句話,
首先表達了
4、反對中世紀的蒙昧主義,提倡文化,尊重知識的新思想。其次,以此為代表的鼓勵冒險的精神,也成為開辟新航路的重要推動因素。第二句:你隨我來,讓人們去議論吧,要像豎塔一般,任憑狂風呼嘯,塔頂都永遠巋然不動。
或者更簡潔一些: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別人”是誰?為什么要聽他們的?但丁這是在強調人應該有“自由意
志”,這是上帝給予人類“最偉大的贈品” 。他鼓勵世人在現(xiàn)實生活中應該堅定不移地遵循理性。
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蒙娜麗莎的微笑,她在笑什么?這個微笑的魅力在哪里?這里,可以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再來看看專家
5、的解讀。
“對象的表情和含義,完全跟了你的情緒而轉移。你悲哀嗎?這微笑就變成感傷的,和你一起悲哀了。你快樂了嗎?她的口角似乎在牽動,笑容在擴大,她面前的世界好像與你的同樣光明同樣快樂。 ”
—— 傅雷《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
這個微笑的魅力在哪里?——欲望與節(jié)制之間的沖
突!
“掩藏在蒙娜麗莎的微笑里的是文藝復興時期人們的那種欲望 而這種欲望又被一種觀念所壓制,由于這種壓制,欲望顯得更強烈。 ”
6、
——徐葆耕《西方文學十五講》
其實《蒙娜麗莎》的微笑之所以如此神秘,除了它的表達意境,還有它的表達方法,在這幅畫中,達芬奇運用了繪畫中的明暗法、透視法等技巧。引導學生閱讀課本,教師
還可補充達· 芬奇發(fā)明草圖、 人體比例圖等資料, 感受達· 芬奇的“多才多藝” ,把藝術創(chuàng)作和科學探索結合起來。格言:
“真理只有一個,他不是在宗教之中,而是在科學之中。 ” 由此可見,文藝復興時期一個重要的變化:從盲從迷信到追求真理。
關于《最后的晚餐
7、》 ,可設計教學活動: “誰是叛徒?誰是猶大?”學生發(fā)言后,教師出示材料:身子稍向后仰,
右臂支在桌上,右手緊握錢袋,露出一種抑制不住的驚恐。據此描述能很快鎖定誰是猶大,可見,判斷的依據就是畫面中每個人物不同的表現(xiàn),包括每個人的表情和肢體語言,這就是藝術作品所體現(xiàn)的時代精神:關注人,關注人的個性。
補充完善“文藝復興運動的成就”表格。莎士比亞部分,可簡略介紹《羅密歐和朱麗葉》 ,莎士比亞謳歌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 體現(xiàn)的是對人的尊重, 對人的感情的尊重,對人生幸福的尊重,在舊時代壓抑遏制的人性,在新時代卻
得到了大力弘揚。
8、
那么,這些偉大作品體現(xiàn)的共同的時代精神是什么?
學生誦讀莎士比亞《哈姆雷特》臺詞。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多么高貴的理想!
多么偉大的力量!
多么優(yōu)美的儀表!
多么文雅的舉動!
在行為上多么象一個天使!
在智慧上多么象一個天神!
宇宙的精華!
9、
萬物的靈長!
學生再誦讀“人文主義之父” 彼特拉克的話。
我不想變成上帝,
或者居住在永恒中,
或者把天地抱在懷抱里。
屬于人的那種光榮對我就夠了,
這是我所祈求的一切,
我自己是凡人,
我只要求人的幸福。
綜合上述,引導學生感悟什么是“人文主義” ,即:
10、
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提倡人的個性、追求
享受現(xiàn)世生活。
再回頭審視 “文藝復興”這個詞語, “復興”暗含的意思是什么?
教師可補充介紹公元前 5 世紀古希臘普羅泰格拉,他說“人是萬物的尺度” ,體現(xiàn)了人文主義的本質。恩格斯說,
“文藝復興這個名字沒有把這個時代充分表達出來。 ”那么“充分的表達”應該是什么?引導學生分析文藝復興運動的
實質是一場資產階級的思想解放運動。
接著,指導學生閱讀教材第一段,概括文藝復興的背景。將內
11、容這樣調整,比較符合由感性到理性的認知規(guī)律。關于黑死病,教材沒有提及,教師可簡略補充。
教師可出示本冊教材目錄,帶領學生回憶相關內容。
如“基督教的興起”部分,可拓展介紹“中世紀”特
征。
如“中世紀城市”部分,回憶城市居民身份發(fā)生的變
化。
如“拜占庭帝國” 、“阿拉伯帝國”部分,可以幫助梳理“復興”的源頭。
如“西歐經濟和社會的發(fā)展” 部分,可理解什么是 “資本主義萌芽” 。
12、
總之,通過幫助學生建立知識內在聯(lián)系,引導學生學會該從何處入手分析“前因” 。
文藝復興運動的影響部分,教材只強調了一點,即為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
教師可結合時間軸拓展,引導學生學習如何思考歷史事件的“后果” 。
如 1517 年馬丁·路德發(fā)表《九十五條論綱》 ,標志宗教改革興起,使歐洲千千萬萬的民眾受到了一次人文主義的
洗禮,思想解放進一步深入。
如在鼓勵冒險精神的人文主義影響下, 1519 年麥哲倫開始環(huán)球航行,這是接下來第 15 課的內容。
如同樣出生在 1564 年的伽利略為近代科學的出現(xiàn)奠定了基礎,但卻遭到宗教審判所的審判。
如果基于全球史的時空觀,還可以介紹中國明朝的李贄,他主張肯定人正當?shù)乃接?,同樣體現(xiàn)了資本主義萌芽的
時代要求。但是,他把自己的作品命名為《焚書》 、《藏書》,這又是為什么?
最后,結合板書,小結本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