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學(xué)年高中語文 第3專題 報任安書(節(jié)選)學(xué)案 蘇教版必修5》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2020學(xué)年高中語文 第3專題 報任安書(節(jié)選)學(xué)案 蘇教版必修5(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此資料由網(wǎng)絡(luò)收集而來,如有侵權(quán)請告知上傳者立即刪除。資料共分享,我們負責(zé)傳遞知識。
報任安書(節(jié)選)
問題導(dǎo)學(xué)
1.寫文章要圍繞一個中心展開,但課文的五、六兩段表面上看似與“推賢進士”無多大關(guān)系,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
2.在遭受奇恥大辱后,司馬遷為什么仍能“隱忍茍活”?
3.文章中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情感?
自主探究
有人說司馬遷是一位悲劇英雄,他在“身殘?zhí)幏x”之時,卻能以超人的毅力,完成“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巨著《史記》,成就了“功追尼父”的千秋偉業(yè),在民族文化史上構(gòu)筑了一尊悲劇英雄高高聳立的塑像。請你結(jié)合《報任安書(節(jié)選)》這篇文章,探討司馬遷的悲劇精神。
文
2、法導(dǎo)析
句式多變,善用排比
在外部形式上,本文句式變化多,有長有短,有散有駢。作者特別善于運用排比手法,有的以三句為一組,有的以四句為一組,有的以六句為一組。最為雄壯的排比句是“四不辱”“六受辱”:“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辭令,其次詘體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關(guān)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發(fā)、嬰金鐵受辱,其次毀肌膚、斷肢體受辱,最下腐刑極矣!”這組排比句一氣貫下,勢如排山倒海,酣暢淋漓。此外,文中列舉歷史上著名人物受罰就刑的態(tài)度,歷史上發(fā)憤著書的事例,《史記》的內(nèi)容和寫作意圖等,一事接著一事,一例接著一例,用重疊排比的句式,既顯得內(nèi)容充實,又顯得情辭滾滾,閃耀著瑰偉奇
3、麗的光彩。
技法導(dǎo)練
導(dǎo)練目標
選擇你熟悉的一個或幾個人物,表達你的景仰之情。
要求:注意句式的變化,多用排比句式以增強語勢。
素材積淀
話題集錦
司馬遷以堅韌不屈的奮斗精神,忍辱負重,終于完成《史記》的著述,實現(xiàn)了他的夙愿。司馬遷所忍受的屈辱和恥笑,絕非常人所能想像。
司馬遷為了人生的信念而活著,這使他的生命更為璀璨奪目。生活在現(xiàn)實中的人們大多不愿談及自己的理想,現(xiàn)實世界讓更多的人歸于平庸。選擇平庸抑或崇高往往就在一念之間,人與人的區(qū)別也往往體現(xiàn)在人生觀選擇的差異上。在歷史長河中,我們都是渺小的水滴,但為什么有的人能夠不朽,而有的人只是匆匆的過客,沒有留下一絲痕跡,這一點值得
4、我們深思。
這則素材可應(yīng)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話題中。
佳作片段
司馬遷為被迫降敵的李陵辯護,武帝震怒,將他打入大牢,并施以宮刑。這無疑是彎道的來臨,但同時也給他帶來了生命的機遇。他明白了:剛正不阿的書生和專橫跋扈的君王是水火不相容的。于是,他不再幻想,不再抱怨,以境遇悲慘而德才不凡的歷史人物自勉,堅定了自己發(fā)憤著書、雪恥傳名的決心。
至此,他完成了從御用文人到獨立人格的轉(zhuǎn)變??梢哉f,是彎道帶來了他生命的坦途。如果沒有這場危機,司馬遷也許還只是一個小小的太史令,依然是皇帝的喉舌,唯皇命是聽,能否寫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
5、《離騷》”的千古大書就難說了,也許歷史根本就記不住這個小人物的名字。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彎道擦亮了他的眼睛,磨煉了他的意志,清醒了他的頭腦,讓他迸發(fā)出強大的生命潛能,從而由彎道走向平坦,走向超越。
文本圖解
答案:
【問題導(dǎo)學(xué)】
1.提示:第五段寫古代“倜儻非常之人”受辱處困,退而著書,“思垂空文以自見”;第六段寫仿效古之賢人,“就極刑而無慍色”,著《史記》以“償前辱之責(zé)”。第五段的人物是第六段中自己的榜樣和力量,兩段共同交代了自己忍辱負重的原因。
這兩段文字看似與回復(fù)內(nèi)容無關(guān),但實際上有著合理的邏輯關(guān)系。首先,上文已經(jīng)敘述了自己所受的屈辱,自然會讓人想到他何以能“茍活”,在第
6、六段作者對此作了回答,是因為《史記》“草創(chuàng)未就”“惜其不成”“是以就極刑而無慍色”;其次,任安是作者的好友,對好友(也只能對好友)傾吐個人情懷是極為正常的,所以作者說“然此可為智者道,難為俗人言也”。
2.提示:(1)司馬遷強調(diào)“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用之所趨異也”。
(2)“所以隱忍茍活,幽于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沒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彼抉R遷之所以忍受著屈辱活下來,陷于糞土般的污濁境地中而不肯死,是因為《史記》沒有完成。
(3)“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
7、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圣賢發(fā)憤之所為作也?!彼抉R遷歌頌了這些古代圣賢,他們雖然身處逆境,備受迫害,但并不因此而消沉,而是努力給后人留下有價值的東西。司馬遷以此作為對自己的激勵,表現(xiàn)了他堅強的意志和頑強奮斗的精神。
(4)繼承父志。他的父親臨終授命,讓他完成修史之重任。他想到父親的遺命,立志繼承父志,于是決定忍辱負重,頂著極大的壓力和痛苦去完成《史記》。
(5)明圣盛德。司馬遷修史,是為了總結(jié)西漢及以前的歷史,頌揚圣君賢臣的德行功績,同時對自己嚴格要求,這是潤色鴻業(yè)的自覺舉動。
3.提示:作者的矛盾、痛苦和激憤貫穿全文?!捌碗m怯懦,欲茍活,亦頗識去就之
8、分矣,何至自沉溺縲紲之辱哉!且夫臧獲婢妾,猶能引決,況仆之不得已乎?”這是何等的矛盾與痛苦。“是以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所如往。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fā)背沾衣也?!边@是作者痛苦掙扎的直接傾訴,而在這無比的痛苦與矛盾之中,又蘊含著司馬遷對自己受的不公平遭遇、奇恥大辱的激憤控訴。《史記》一書的寫作,支撐著司馬遷的精神世界。今天我們讀這部不朽的巨著時,仿佛看到了作者那忍辱負重、堅忍不拔的形象,看到了他當(dāng)年寫作時的艱辛與堅毅,看到了他那堅定的“重于泰山”的人生信念和坦蕩的胸懷。
【自主探究】
提示:觀點一:超越生死的理念。司馬遷超越了“士可殺,不可辱”的傳統(tǒng)觀念,認為為了事業(yè),可以超
9、越生死。他于絕望中看到希望,于黑暗中憧憬光明。這種超越時空的生死觀,極大地豐富了民族悲劇精神的哲學(xué)內(nèi)涵。
觀點二:忍辱負重的毅力。司馬遷在遭受了人生奇恥大辱之后,沒有沉淪,沒有倒下。相反,他在咀嚼苦難中升華了生命的價值,讓生命破繭成蝶。這種忍辱負重的精神,在乞食的伍員身上閃現(xiàn)過,在臥薪嘗膽的勾踐身上閃現(xiàn)過,在受辱的淮陰侯韓信身上閃現(xiàn)過。他們都不屈服于現(xiàn)實,扼住了命運的咽喉。
觀點三:自強不息的斗志?!疤煨薪。右宰詮姴幌??!弊詮姴幌⒌木褚恢笔侵腥A民族精神的瑰寶。魯迅先生說:“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本褪窃谶@些
10、人身上,頻頻折射出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光輝。
【技法導(dǎo)練】
創(chuàng)意激活
平常作文,許多同學(xué)在審題立意、選材方面并無太大的問題,但在語言文字的運用上則與優(yōu)秀作文相距較遠。孔子云:“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币朐谧魑纳嫌休^大的突破,就要注重在語言文字上多下功夫,要把作文當(dāng)成工藝品一樣去精雕細刻,要注意從標題、開頭到結(jié)尾的每一處細節(jié)的深加工。句式的靈活多變,排比句式的運用是使語言富有文采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技法。
范例展示
在五光十色的現(xiàn)代世界中,讓我們記住一個古老的真理:活得簡單才能活得自由。
簡單不失為一種生活策略。沒有簡單,哪來諸葛亮的“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的志存高遠、淡泊
11、名利;沒有簡單,哪來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心地澄凈、瀟灑清明;沒有簡單,哪來王維的“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寧靜閑適、平淡幽遠;沒有簡單,哪來劉禹錫的“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人生體悟、深刻哲思。
經(jīng)歷了燈紅酒綠的生活,晚年的張愛玲生活趨于簡單:房子里沒有家具,睡覺就在地毯上,吃飯時甚至用紙做的盤子來裝食物。不是說張愛玲落到?jīng)]有錢買家具的地步,而是,作為一種生活觀念,在她生命的最后,取代了現(xiàn)實的紛雜。她說過:花兒開放是為了凋謝。而這樣的花兒,凋謝的時候,也由絢爛歸為平淡了。
張愛玲的“簡單”,不同于那些沒有品味,卻把“孤苦”和“簡單”劃等號的人的所謂主張。作為一個在紛爭的世界上,經(jīng)歷過風(fēng)風(fēng)雨雨的女人,她的內(nèi)心生活是很豐富的:早年,她把對現(xiàn)實的頓悟都放在文字中間了;晚年,她卻身體力行,作為人,行走一生,哪里需要那么多的物品和心思呢?一切歸結(jié)到底,無非是“簡單”兩字罷了?;貧w自然,回歸本性吧!
【素材積淀】
話題集錦
“勇敢地面對苦難”“信念”“人生與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