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上學期第二次月考試卷(含解析) 蘇科版3
《八年級物理上學期第二次月考試卷(含解析) 蘇科版3》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八年級物理上學期第二次月考試卷(含解析) 蘇科版3(2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6-2017學年江蘇省無錫市宜興市新芳中學八年級(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試卷 一、選擇題(本題共14題,每題2分,共28分)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正確) 1.下列估測與實際情況相符的是( ?。? A.無錫夏天最高氣溫約為60℃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是5m/s C.一張課桌的高度約為75cm D.一節(jié)初中物理課的時間大約為0.45h 2.冬天在暖和的教室里,玻璃窗上會“出汗”或結(jié)“冰花”.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玻璃窗上的“汗”是水蒸氣液化生成 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氣凝華生成的 C.“冰花”結(jié)在玻璃窗的內(nèi)表面 D.“汗”出在玻璃窗的外表面 3.下列關于“光現(xiàn)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池水看起來比實際淺,這是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 B.濃密的樹蔭下出現(xiàn)很多圓形的光斑,這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 C.路邊建筑物的玻璃幕墻造成光污染,這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引起的 D.因為光路可逆,所以甲從平面鏡中看到乙的眼睛,乙也能從平面鏡中看到甲的眼睛 4.在我國首次“太空授課”中,女航天員王亞平制造了一個小水球,我們看到了她在水球中的“倒影”,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倒影”不能成在光屏上 C.照相機是利用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D.若王亞平距水球變遠,“倒影”會變大 5.李婷吃雪糕時,看到雪糕周圍冒“冷氣”,由此她聯(lián)想到了泡方便面時碗里冒“熱氣”的情景.以下是她對“冷氣”和“熱氣”的思考,其中正確的是( ?。? A.“冷氣”和“熱氣”本質(zhì)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B.“冷氣”和“熱氣”本質(zhì)是相同的,都是汽化形成的水蒸氣 C.“冷氣”和“熱氣”本質(zhì)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氣 D.“冷氣”和“熱氣”.本質(zhì)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6.如圖,把一個裝有少量水的高腳酒杯放在桌面上,一只手按住高腳酒杯的底座,將另一只手的手指潤濕后用相同的力沿著杯口邊緣勻速摩擦,使其發(fā)出聲音.當高腳酒杯中的水量增加時,發(fā)出聲音的( ?。? A.響度變大 B.響度變小 C.音調(diào)變高 D.音調(diào)變低 7.某廣告公司在拍攝水果廣告時,為了追求某種藝術效果,在暗室里用紅光照射裝在白色瓷盤中的紅色蘋果及黃色香蕉.站在旁邊的攝影師將看到( ) A.蘋果呈紅色,瓷盤呈紅色,香蕉呈黑色 B.蘋果呈紅色,瓷盤呈黑色,香蕉呈黑色 C.蘋果呈黑色,瓷盤呈紅色,香蕉呈紅色 D.蘋果呈黑色,瓷盤呈白色,香蕉呈黑色 8.下列關于實像與虛像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虛像是沒有實際光線進入人眼,實像是有實際光線進入人眼 B.虛像就是影子,實像是由實際光線形成的亮斑 C.實像能在光屏上呈現(xiàn),虛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現(xiàn) D.光線經(jīng)折射后總是成實像,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總成虛像 9.把一個凸透鏡對準太陽光,可在距凸透鏡20cm處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將一個物體放在此透鏡前30cm處,可在凸透鏡的另一側(cè)得到一個( ?。? A.倒立、放大的實像 B.倒立、縮小的實像 C.正立、放大的虛像 D.正立、縮小的實像 10.如圖是楊大爺眼睛看物體時的成像情況,則它的眼睛類型及矯正需要選用的透鏡分別是( ) A.遠視眼 凸透鏡 B.遠視眼 凹透鏡 C.近視眼 凹透鏡 D.近視眼 凸透鏡 11.同學們學習了光的反射規(guī)律后議論紛紛,以下是四位同學的說法,你認為哪種說法違反了光的反射規(guī)律( ?。? A.入射角是0,反射角也是0 B.入射角增大10,反射角也增大10 C.入射光線遠離法線,反射光線也遠離法線 D.入射光線與反射面的夾角是30,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的夾角是60 12.如圖,給凸透鏡“戴”上近視眼鏡,此時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視眼鏡,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燭焰和透鏡位置不變的條件下應將光屏( ) A.靠近透鏡 B.遠離透鏡 C.靠近透鏡或遠離透鏡都可以 D.保持在原來位置 13.甲、乙兩物體同時同地同方向開始做勻速直線運動,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他們的s﹣t圖象如圖所示a、b、c三條圖線中的兩條,運動5s甲、乙間的距離大于2m,則( ?。? A.甲的s﹣t圖一定為圖線a B.甲的s﹣t圖一定為圖線c C.乙的s﹣t圖一定為圖線a D.乙的s﹣t圖可能為圖線c 14.把微小放大以利于觀察,這是物理學中一種重要的方法.如圖是一種顯示微小形變的裝置.A為激光筆,B、C是平面鏡,P為臺面,未放重物時,激光束反射在屏上的光斑為點D,當把重物M放在臺面P上時,臺面將發(fā)生微小形變,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 A.平面鏡B上的入射角變小,光斑向D點的左側(cè)移動 B.平面鏡B上的入射角變小,光斑向D點的右側(cè)移動 C.平面鏡B上的入射角變大,光斑向D點的右側(cè)移動 D.平面鏡B上的入射角變大,光斑向D點的左側(cè)移動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9分) 15.跳廣場舞已經(jīng)成為人們健身的一項運動.為了不影響周圍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時將音箱的音量調(diào)小,這是在 處減弱噪聲. 16.如圖在試管中加入少量水,用嘴對著試管口部吹氣,使其發(fā)出聲音,其聲源是 ?。ㄔ嚬?、水、空氣柱),當水量增加時,聲音的音調(diào) (變高、變低、不變),聲音是通過 傳入我們耳朵中. 17.如圖所示是﹣10℃的冰塊在受熱熔化的過程中溫度隨時間的變化圖象.分析圖象可知:冰塊熔化過程持續(xù) min,此過程中冰塊 ?。ㄟx填“是”“否”)繼續(xù)吸熱,溫度 ?。ㄟx填“升高”、“不變”或“降低”). 18.如圖所示,是光在空氣和玻璃兩種介質(zhì)中傳播的路線,則 是入射光線,反射角為 度,折射角為 度.界面的 邊是玻璃. 19.在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時,小紅將一張沿ON折轉(zhuǎn)的白色硬紙板ABCD 放置在平面鏡上,讓一束光緊貼硬紙板射向鏡面上的O點,可在ABCD平面內(nèi)看到反射光線.實驗中使用可折轉(zhuǎn)的硬紙板,除了能呈現(xiàn)光路外,另一個作用是 ?。? 20.為了防止森林火災,在森林里是不允許隨地丟棄透明的飲料塑料瓶的.這是因為雨水進入飲料瓶后,它對光的作用相當于一個 鏡,對太陽光有 的作用,可能會導致森林火災. 21.如圖所示,用A、B兩刻度尺測同一木塊的邊長,就分度值而言, ?。ˋ/B)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 ?。ˋ/B)放置不正確.木塊的邊長應該是 cm. 22.如圖所示,使系在細線上的乒乓球在豎直方向靜止不動,用小錘敲擊音叉,將正在發(fā)聲的音叉慢慢移近并輕觸乒乓球,觀察所發(fā)生的現(xiàn)象,可以說明的問題是聲音是由于物體 產(chǎn)生的,加大敲擊音叉的力度,重復上述操作,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乒乓球彈高幅度變大,此時音叉發(fā)出的聲音也變響,以上實驗說明的問題是聲源振動幅度越大 越大.實驗中乒乓球的作用是 ,這種思維方法叫做 (選填“等效法”、“制變量法”、“轉(zhuǎn)換法”或“類比法”). 23.一個同學站在平面鏡前3m處,則鏡中的像與他相距 m,若他向平面鏡靠近1m,此時像的大小 ?。ㄟx填“變大”、“變小”或“不變”),通過平面鏡觀察到的視野 ?。ㄟx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24.觀測日全食不能用肉眼直接對著太陽,如果沒有專用的太陽濾鏡,可采用如下的三種簡便方法.方法一:準備一盆黑墨水置于陽光下,在臉盆中觀察太陽的像,這是利用了 成像原理;方法二:將手指展開,互相垂直疊放,對著陽光,在白紙上觀察太陽的像,這利用了 成像原理. 25.某?!拔锢硖骄啃詫W習”的兩個活動小組,分別利用“煙”進行了如下探究實驗: (1)甲小組:在探究“光的傳播”實驗中,發(fā)現(xiàn)光的傳播路徑不屬于觀察,他們將一個透明的圓筒型密閉盒中充入煙,然后讓手電筒的光線從圓筒中穿過,就能清晰看到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如圖甲).該實驗時利用光遇到空氣中小的固體顆粒發(fā)生 ,使光進入人的眼睛,人能看到光的傳播路徑. (2)乙小組:在空的可樂瓶中注入濃煙,點燃一支蠟燭,把瓶口對準蠟燭的火焰,并保持適當?shù)木嚯x,拍動瓶底,可以看見“煙圈”一個一個的“射出”,并能把火焰“吹滅”(如圖乙),實驗現(xiàn)象可以得出的結(jié)論是聲波能傳遞 . 三、解答題 26.如圖所示,一束光線從空氣斜射到水面時發(fā)生反射和折射,OB為反射光線,請作出入射光線和大致的折射光線方向. 27.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的規(guī)律,畫出圖中物體AB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 28.在如圖中分別畫出對應的折射光線. 29.如圖1所示是“觀察水的沸騰”的實驗裝置. 測溫物質(zhì) 凝固點 /℃ 沸點 /℃ 煤油 <﹣30 >150 酒精 ﹣117 78 (1)為完成實驗,上表中的數(shù)據(jù)表明,選用的溫度計的測溫物質(zhì)應為 . (2)安裝實驗器材時應按照 ?。ㄟx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順序進行. 圖2中甲、乙所示是水中一氣泡在上升過程中變化情況,那么水沸騰時,氣泡上升情況的是 ?。ㄟx填:“甲”或“乙”)圖. (3)在水溫升高到88℃后每隔1min記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shù),第4min時溫度計的示數(shù)如圖丙所示,其溫度值為 ℃,直到水沸騰一段時間后停止讀數(shù),由表可知此時水的沸點為 ℃. 時間/min 0 1 2 3 4 5 6 7 8 溫度/℃ 88 90 92 94 97 98 98 98 (4)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在丁圖中畫出水溫隨時間變化的圖象. 時間/min 0 5 10 15 25 35 45 55 65 70 溫度/℃ 100 71 55 45 35 28 24 22 22 22 (5)小明同學在做完“觀察水的沸騰”實驗后又進一步探究了沸水自然冷卻過程中溫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他將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中. ①請把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用描點連線的方式用平滑的曲線連接起來,畫在如圖3的溫度﹣﹣時間坐標系中. ②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可推知,小明做上述實驗環(huán)境溫度(即室溫)應在 左右. ③根據(jù)所畫的圖象,你認為沸水放在房間里,溫度自然降低的規(guī)律是 ?。?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均勻降低 30.如圖所示,是小明同學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情景: (1)小明在實驗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點,便于 ?。? (2)在玻璃板前放一支點燃的蠟燭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現(xiàn)蠟燭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 ?。ㄌ睢包c燃”或“未點燃”)的蠟燭B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它跟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結(jié)論是: ?。? (3)若在實驗中無論怎樣移動蠟燭B,也無法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 ?。? (4)移去蠟燭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則光屏 ?。ㄌ睢澳堋被颉安荒堋保┏薪拥较灎TA的像.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 (填“虛像”或“實像”). (5)此實驗應在 ?。ㄌ睢拜^暗”或“較亮”)環(huán)境進行.用到了一種物理科學方法是 ?。ㄌ睢翱刂谱兞糠ā薄暗刃娲ā薄稗D(zhuǎn)換法”). 31.在學完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后,小濱選擇了一塊焦距未知的凸透鏡,對凸透鏡成像特點作了進一步探究. (1)為了測量凸透鏡焦距,他讓一束平行光正對射向該凸透鏡,調(diào)節(jié)光屏位置直到光屏上得到一個 的光斑.圖1是調(diào)整完成的狀態(tài),該凸透鏡焦距f= cm; (2)小濱按照圖2裝好實驗器材,在只移動透鏡的情況下,無論怎樣調(diào)節(jié)都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造成上述現(xiàn)象的原因是 ?。? (3)經(jīng)過調(diào)整,解決了上述問題后開始實驗探究.如圖3所示,蠟燭在圖示位置時,光屏上呈現(xiàn)出清晰的像,現(xiàn)將蠟燭由圖示位置移到圖中的A處,為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則他應將光屏向 ?。ㄗ?右)移動;再次形成的像是倒立 ?。ǚ糯?縮小/等大)的實像,生活中的 就是利用這一原理制成的. (4)實驗過程中,蠟燭在燃燒中不斷縮短,導致光屏上的像向 ?。ㄉ?下)移動. (5)再把蠟燭移到某點處,無論怎樣調(diào)節(jié)光屏,光屏上始終接收不到像,是因為 ,要想看到這個像,小濱應如何操作: ?。? 32.小泉在學習研究液體蒸發(fā)的特點時,老師讓同學們用滴管從一燒杯中吸取酒精,在手背上滴一滴,體驗一下感覺,結(jié)果手臂上感覺涼涼的.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同學們進行了實驗探究,過程如下. 【猜想】 猜想l:酒精蒸發(fā)時要吸熱,有致冷作用. 猜想2:酒精的溫度較低. 針對上述兩種猜想,老師讓同學們設計實驗方案進行驗證. 小泉仔細思考之后,設計了如下的實驗方案: 【實驗步驟】 (1)取三支完全相同的溫度計甲、乙、丙,用甲溫度計測出周圍環(huán)境的溫度記為t甲: (2)用兩個相同的玻璃瓶分別裝有質(zhì)量和 相等的同種酒精,其中一個玻璃瓶是敞口的,另一個玻璃瓶口用塞子密閉,均放在相同的環(huán)境中.經(jīng)過較長時間后,同時用乙溫度計測量敞口玻璃瓶中酒精的溫度記為t乙:用丙溫度計測量密閉玻璃瓶中酒精的溫度記為t丙. 【分析】 (1)比較 兩支溫度計示數(shù),可以驗證猜想1: (2)比較 兩支溫度計示數(shù),可以驗證猜想2: (3)若三支溫度計的示數(shù)出現(xiàn) 的關系,就能說明手背上滴酒精,感覺涼涼的是由于酒精蒸發(fā)吸熱,有致冷作用,而不是酒精的溫度較低. 33.我校八年級(2)班的一課外探究小組的同學,在課外探究鐘擺的擺動一次的時間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時,記錄了如甲表、乙表所示的數(shù)據(jù),請你根據(jù)表中的內(nèi)容回答下列問題:甲表: 擺動次數(shù) 時間t/s 擺錘種類 5 10 木球 6 12 鋁球 6 12 乙表: 擺動次數(shù) 時間t/s 擺長l/cm 5 10 木球(15cm) 5 10 鋁球(60cm) 10 20 (1)從甲表數(shù)據(jù)你可以得出的結(jié)論是:鐘擺擺動一次的時間與擺錘種類 ?。ㄟx填“有關”或“無關”); (2)從乙表數(shù)據(jù)你可以得出的結(jié)論是: ; (3)因此我們發(fā)現(xiàn)家中的擺鐘變慢時,可以采取 的方法,使它走時準確. 34.京滬高速鐵路全長1318km,是世界上一次性建成線路最長、標準最高的高速鐵路.從上海到北京的D316次列車運行時刻表如表所示: 時間 上海 蘇州 無錫 北京 到站時間 07:42 08:01 15:25 發(fā)車時間 07:25 07:43 08:03 里程/km 0 84 ? 1318 (1)列車由上海駛往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為多少? (2)若該列車從上海到無錫的平均速度為200km/h,則上海到無錫的里程為多少? 2016-2017學年江蘇省無錫市宜興市新芳中學八年級(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試卷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本題共14題,每題2分,共28分)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正確) 1.下列估測與實際情況相符的是( ?。? A.無錫夏天最高氣溫約為60℃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是5m/s C.一張課桌的高度約為75cm D.一節(jié)初中物理課的時間大約為0.45h 【考點】時間的估測;溫度;長度的估測;速度與物體運動. 【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憑借生活經(jīng)驗,有的需要簡單的計算,有的要進行單位的換算,最后判斷最符合實際的是哪一個. 【解答】解: A、夏天氣溫雖然比較高,但無錫的最高氣溫應該在40℃以下.此選項不符合實際;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2m/s左右,達不到5m/s.此選項不符合實際; C、中學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課桌的高度約是中學生身高的一半,大約是75cm左右.此選項符合實際; D、一節(jié)物理課的時間在45min=0.75h,而不是0.45h.此選項不符合實際. 故選C. 2.冬天在暖和的教室里,玻璃窗上會“出汗”或結(jié)“冰花”.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玻璃窗上的“汗”是水蒸氣液化生成 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氣凝華生成的 C.“冰花”結(jié)在玻璃窗的內(nèi)表面 D.“汗”出在玻璃窗的外表面 【考點】液化及液化現(xiàn)象;生活中的凝華現(xiàn)象. 【分析】物體由氣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的過程叫液化,由氣態(tài)變?yōu)楣虘B(tài)的過程叫凝華;液化和凝華都需要放出熱量. 【解答】解:寒冷的冬天,室內(nèi)溫度較高,空氣中有大量的水蒸氣,而玻璃窗較冷,周圍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玻璃會發(fā)生液化現(xiàn)象變成小水滴,甚至發(fā)生凝華現(xiàn)象結(jié)冰,附著在玻璃的內(nèi)表面,從外面看玻璃窗就會“出汗”或結(jié)“冰花”,故ABC正確,D錯誤. 故選:D. 3.下列關于“光現(xiàn)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池水看起來比實際淺,這是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 B.濃密的樹蔭下出現(xiàn)很多圓形的光斑,這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 C.路邊建筑物的玻璃幕墻造成光污染,這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引起的 D.因為光路可逆,所以甲從平面鏡中看到乙的眼睛,乙也能從平面鏡中看到甲的眼睛 【考點】光的反射;光直線傳播的應用;鏡面反射;光反射的可逆性. 【分析】(1)光在同一均勻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光沿直線傳播的實例有:小孔成像、激光準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照在不同介質(zhì)面上時,會發(fā)生反射現(xiàn)象,平面鏡成像就是具體應用; (3)光從一種介質(zhì)斜射入另一種介質(zhì)時,光的傳播方向就會發(fā)生偏轉(zhuǎn),即光的折射現(xiàn)象,凸透鏡成像就是具體應用.反射和折射時,光路都是可逆的. 【解答】解:A、池水看起來比實際淺,是因為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時,發(fā)生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造成的,故A錯誤; B、濃密的樹蔭下出現(xiàn)很多圓形的光斑,這是小孔成像形成的太陽的像,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B錯誤; C、路邊建筑物的玻璃幕墻造成光污染,這是由于光的鏡面反射引起的,故C錯誤; D、因為反射時光路可逆,所以甲從平面鏡中看到乙的眼睛,乙也能從平面鏡中看到甲的眼睛,故D正確. 故選D. 4.在我國首次“太空授課”中,女航天員王亞平制造了一個小水球,我們看到了她在水球中的“倒影”,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倒影”不能成在光屏上 C.照相機是利用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D.若王亞平距水球變遠,“倒影”會變大 【考點】凸透鏡成像的應用. 【分析】凸透鏡成像的三種情況和應用進行判斷: 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u<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成實像時,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 【解答】解:A、王亞平在水球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錯誤; B、“倒影”是實像,可以成在光屏上,故B錯誤; C、水球具有中間厚,邊緣薄的特點,因此水球相當于一個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照相機是利用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故C正確; D、透過水球看到倒影,說明凸透鏡成實像,當王亞平向后遠離“水球”時,物距增大,像距減小,像變小,即“倒影”會變小,故D錯誤. 故選C. 5.李婷吃雪糕時,看到雪糕周圍冒“冷氣”,由此她聯(lián)想到了泡方便面時碗里冒“熱氣”的情景.以下是她對“冷氣”和“熱氣”的思考,其中正確的是( ?。? A.“冷氣”和“熱氣”本質(zhì)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B.“冷氣”和“熱氣”本質(zhì)是相同的,都是汽化形成的水蒸氣 C.“冷氣”和“熱氣”本質(zhì)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氣 D.“冷氣”和“熱氣”.本質(zhì)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考點】液化及液化現(xiàn)象. 【分析】人眼看見的“白氣”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 【解答】解: 看到雪糕周圍冒“冷氣”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冰冷的雪糕液化成的小水珠;泡方便面時碗里冒“熱氣”是碗里蒸發(fā)出的水蒸氣,在上升過程中,遇到溫度較低的空氣液化成的小水珠;所以它們的本質(zhì)是相同的,都屬于液化現(xiàn)象. 故選A. 6.如圖,把一個裝有少量水的高腳酒杯放在桌面上,一只手按住高腳酒杯的底座,將另一只手的手指潤濕后用相同的力沿著杯口邊緣勻速摩擦,使其發(fā)出聲音.當高腳酒杯中的水量增加時,發(fā)出聲音的( ?。? A.響度變大 B.響度變小 C.音調(diào)變高 D.音調(diào)變低 【考點】頻率及音調(diào)的關系. 【分析】明確用手摩擦杯口時,其發(fā)聲的原因與發(fā)聲物體是什么,然后再進一步判斷對其發(fā)聲的音調(diào)或響度產(chǎn)生的影響. 【解答】解:如圖的實驗中,當用手指潤濕后沿著杯口邊緣摩擦時,是杯子和水發(fā)生了振動,當水量越大時,杯子和水越難振動,因此可以得出杯中的水量越大,音調(diào)越低,水量越小,音調(diào)越高.故只有選項D符合題意. 故選D. 7.某廣告公司在拍攝水果廣告時,為了追求某種藝術效果,在暗室里用紅光照射裝在白色瓷盤中的紅色蘋果及黃色香蕉.站在旁邊的攝影師將看到( ) A.蘋果呈紅色,瓷盤呈紅色,香蕉呈黑色 B.蘋果呈紅色,瓷盤呈黑色,香蕉呈黑色 C.蘋果呈黑色,瓷盤呈紅色,香蕉呈紅色 D.蘋果呈黑色,瓷盤呈白色,香蕉呈黑色 【考點】物體的顏色. 【分析】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所決定的,其它色光照在它上面時全部被吸收;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它透過的光色 【解答】解:用紅光照射白色瓷盤、紅色蘋果及黃色香蕉: ①色瓷盤,白色的物體能反射所有的色光,反射什么色光就是什么顏色,故瓷盤呈現(xiàn)紅色. ②紅色的蘋果反射紅光,故呈現(xiàn)紅色; ③黃色香蕉,吸收紅色的光,沒有光線進入人眼,故呈現(xiàn)黑色; 故選A. 8.下列關于實像與虛像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虛像是沒有實際光線進入人眼,實像是有實際光線進入人眼 B.虛像就是影子,實像是由實際光線形成的亮斑 C.實像能在光屏上呈現(xiàn),虛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現(xiàn) D.光線經(jīng)折射后總是成實像,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總成虛像 【考點】實像與虛像的區(qū)別. 【分析】(1)實像和虛像的區(qū)別:實像能用光屏呈接,虛像不能;實像是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虛像是實際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會聚形成的. (2)人看物體的條件:物體發(fā)光或反射光線進入人眼. 【解答】解:A、實像是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而虛像是由實際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會聚而成的,虛像有實際光線進入人眼.故本選項錯誤. B、虛像不是影子,虛像是實際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會聚形成的.故本選項說錯誤. C、是否用光屏能呈接是實像和虛像的重要區(qū)別,實像能用光屏呈接,虛像呈接不到.故本選項正確. D、光的直線傳播可以產(chǎn)生實像,光的折射可以產(chǎn)生實像,也可以產(chǎn)生虛像.故本選項錯誤. 故選C. 9.把一個凸透鏡對準太陽光,可在距凸透鏡20cm處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將一個物體放在此透鏡前30cm處,可在凸透鏡的另一側(cè)得到一個( ?。? A.倒立、放大的實像 B.倒立、縮小的實像 C.正立、放大的虛像 D.正立、縮小的實像 【考點】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及其探究實驗. 【分析】根據(jù)陽光聚焦方法得到焦距:太陽光射到地球上是平行光,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會聚后得到凸透鏡的焦點. 凸透鏡成像時,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解答】解:把一個凸透鏡對準太陽光,可在距凸透鏡20cm處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所以,f=20cm. U=30cm,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故選A. 10.如圖是楊大爺眼睛看物體時的成像情況,則它的眼睛類型及矯正需要選用的透鏡分別是( ?。? A.遠視眼 凸透鏡 B.遠視眼 凹透鏡 C.近視眼 凹透鏡 D.近視眼 凸透鏡 【考點】遠視眼的成因與矯正辦法. 【分析】據(jù)圖中物體所成像的位置可以判斷出像成在視網(wǎng)膜的前方還是后方,而后據(jù)凸透鏡對光線的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線的發(fā)散作用進行判斷即可. 【解答】解:據(jù)圖能看出,此時像成在了視網(wǎng)膜的后方,所以此時是遠視眼的示意圖,為了使得像成在視網(wǎng)膜上,所以應該使原來的光線會聚,故應用對光線有會聚作用的凸透鏡進行矯正. 故選A. 11.同學們學習了光的反射規(guī)律后議論紛紛,以下是四位同學的說法,你認為哪種說法違反了光的反射規(guī)律( ) A.入射角是0,反射角也是0 B.入射角增大10,反射角也增大10 C.入射光線遠離法線,反射光線也遠離法線 D.入射光線與反射面的夾角是30,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的夾角是60 【考點】光的反射定律. 【分析】(1)掌握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 入射角是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 (2)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之間的夾角等于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和,并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解答】解: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之間的夾角等于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和,并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當入射角是0,反射角也是0,入射角增大10,反射角也增大10,入射光線遠離法線,反射光線也遠離法線,入射光線與反射面的夾角是30,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的夾角是30,故ABC正確,D錯誤. 故選:D. 12.如圖,給凸透鏡“戴”上近視眼鏡,此時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視眼鏡,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燭焰和透鏡位置不變的條件下應將光屏( ?。? A.靠近透鏡 B.遠離透鏡 C.靠近透鏡或遠離透鏡都可以 D.保持在原來位置 【考點】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及其探究實驗;近視眼的成因與矯正辦法. 【分析】近視眼鏡是凹透鏡,對光有發(fā)散作用;遠視鏡是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 【解答】解:本題中的凸透鏡相當于人眼的晶狀體,給凸透鏡“戴”上近視眼鏡,光線發(fā)散,此時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視眼鏡,光線會提前會聚,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燭焰和透鏡位置不變的條件下應將光屏靠近透鏡移動. 故選A. 13.甲、乙兩物體同時同地同方向開始做勻速直線運動,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他們的s﹣t圖象如圖所示a、b、c三條圖線中的兩條,運動5s甲、乙間的距離大于2m,則( ?。? A.甲的s﹣t圖一定為圖線a B.甲的s﹣t圖一定為圖線c C.乙的s﹣t圖一定為圖線a D.乙的s﹣t圖可能為圖線c 【考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 【分析】(1)根據(jù)s﹣t圖象找出同一時刻a、b、c對應的路程,然后由速度公式判斷三圖象對應速度的大小關系; (2)由圖象判斷5s內(nèi),三圖象的路程差; (3)根據(jù)圖象a、b、c的速度及它們5s的路程差,根據(jù)題意選擇答案. 【解答】解:由圖象可知,經(jīng)過5s后a的路程為sa=1m,b的路程為sb=2.5m,c的路程為sc=6m,由此可知a的速度小于b的速度,小于c的速度, 由題意知,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所以甲可能是a、b,乙可能是b、c;﹣﹣﹣﹣﹣﹣① 由題意知,運動5秒后,甲、乙間的距離大于2米,而a和b的距離小于2m,a和c的距離大于2m,可見甲、乙可能是c、a﹣﹣﹣﹣﹣﹣② 綜合①②可知,甲的s﹣t圖一定為圖線c, 故選B. 14.把微小放大以利于觀察,這是物理學中一種重要的方法.如圖是一種顯示微小形變的裝置.A為激光筆,B、C是平面鏡,P為臺面,未放重物時,激光束反射在屏上的光斑為點D,當把重物M放在臺面P上時,臺面將發(fā)生微小形變,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 A.平面鏡B上的入射角變小,光斑向D點的左側(cè)移動 B.平面鏡B上的入射角變小,光斑向D點的右側(cè)移動 C.平面鏡B上的入射角變大,光斑向D點的右側(cè)移動 D.平面鏡B上的入射角變大,光斑向D點的左側(cè)移動 【考點】光的反射. 【分析】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用力壓桌面,桌面發(fā)生形變,平面鏡N或M的高度就會發(fā)生變化,從而使刻度尺上的光斑移動,然后根據(jù)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光斑向D點的那一側(cè)移動. 【解答】解:P桌面上放重物M后,鏡子受到彈力作用而向下凹,平面鏡B上的入射角變大,根據(jù)鏡面反射的特點知反射的光線偏向右方,即光斑向D點的右側(cè)移動. 故選:C.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9分) 15.跳廣場舞已經(jīng)成為人們健身的一項運動.為了不影響周圍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時將音箱的音量調(diào)小,這是在 聲源 處減弱噪聲. 【考點】防治噪聲的途徑. 【分析】防治噪聲的途徑:在聲源處減弱、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在人耳處減弱. 【解答】解:為了不影響周圍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時聲音不能太大,即響度不能過大,這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的. 故答案為:聲源. 16.如圖在試管中加入少量水,用嘴對著試管口部吹氣,使其發(fā)出聲音,其聲源是 空氣柱?。ㄔ嚬堋⑺?、空氣柱),當水量增加時,聲音的音調(diào) 變高?。ㄗ兏?、變低、不變),聲音是通過 空氣 傳入我們耳朵中. 【考點】頻率及音調(diào)的關系;聲音的傳播條件. 【分析】要解答本題需掌握:(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振動的頻率越高,音調(diào)越高; (2)用嘴貼著管口吹氣,振動發(fā)聲的物體是試管中的空氣; (3)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包括:固體、液體和氣體). 【解答】解:用嘴貼著管口吹氣,振動發(fā)聲的是由于試管內(nèi)空氣柱的振動發(fā)出的,當水量增加時,空氣柱長度越短,音調(diào)越高; 聲音通過空氣傳播,最終傳播到我們的耳朵中. 故答案為:空氣柱;變高;空氣. 17.如圖所示是﹣10℃的冰塊在受熱熔化的過程中溫度隨時間的變化圖象.分析圖象可知:冰塊熔化過程持續(xù) 10 min,此過程中冰塊 是 (選填“是”“否”)繼續(xù)吸熱,溫度 不變 (選填“升高”、“不變”或“降低”). 【考點】熔化和凝固的溫度—時間圖象. 【分析】由圖可知:在加熱后5min到第15min這段時間雖然不斷的吸熱,溫度卻保持不變,由此可見冰有固定的熔點,是晶體. 【解答】解:由圖象可知:冰在加熱后5min到第15min這段時間雖然不斷的吸熱,溫度卻保持不變,這是冰的熔化過程,持續(xù)了10min. 故答案為:10;是;不變. 18.如圖所示,是光在空氣和玻璃兩種介質(zhì)中傳播的路線,則 BO 是入射光線,反射角為 60 度,折射角為 35 度.界面的 右 邊是玻璃. 【考點】作光的反射光路圖;作光的折射光路圖. 【分析】(1)反射定律: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個平面內(nèi),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cè),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根據(jù)定律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一定相等,由此可確定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 (2)折射定律:折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個平面內(nèi),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cè),當光由空氣斜射進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質(zhì)中時,折射光線向法線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當光由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質(zhì)斜射進入空氣中時,折射光線遠離法線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因為入射光線和折射光線一定在相對的兩個區(qū)域中,由此確定入射光線和折射光線. (3)最后根據(jù)確定的入射光線、反射光線、折射光線找出反射角、折射角的大?。? 【解答】解:(1)由圖可知,NN′是∠AOB的角平分線,因此NN′是法線; (2)因為BO和OC分居法線兩側(cè),并且在兩種介質(zhì)中,因此BO為入射光線,OA為反射光線,OC為折射光線; (3)∠BON是入射角,度數(shù)是:90﹣∠BOM′=90﹣30=60,反射角=入射角=60;折射角為∠CON′,∠CON′=90﹣55=35; (4)因為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因此界面MM′的右邊為玻璃. 故答案是:BO;60;35;右邊. 19.在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時,小紅將一張沿ON折轉(zhuǎn)的白色硬紙板ABCD 垂直 放置在平面鏡上,讓一束光緊貼硬紙板射向鏡面上的O點,可在ABCD平面內(nèi)看到反射光線.實驗中使用可折轉(zhuǎn)的硬紙板,除了能呈現(xiàn)光路外,另一個作用是 探究反射光線、入射光線與法線是否在同一平面內(nèi)?。? 【考點】光的反射定律. 【分析】只有硬紙板和平面鏡垂直,才能保證法線和平面鏡垂直; 硬紙板可以顯示光路,同時當把紙板向后緩慢旋轉(zhuǎn)時,反射光線將會消失,所以證明了反射光線、法線、入射光線在同一平面內(nèi). 【解答】解:在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時,將白色硬紙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鏡上,這樣可以使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在硬紙板上呈現(xiàn); 實驗中使用可折轉(zhuǎn)的硬紙板,除了能呈現(xiàn)光路外,通過向后折硬紙板,觀察現(xiàn)象來探究反射光線、入射光線與法線是否在同一平面內(nèi). 故答案為:垂直;探究反射光線、入射光線與法線是否在同一平面內(nèi). 20.為了防止森林火災,在森林里是不允許隨地丟棄透明的飲料塑料瓶的.這是因為雨水進入飲料瓶后,它對光的作用相當于一個 凸透 鏡,對太陽光有 會聚 的作用,可能會導致森林火災. 【考點】凸透鏡的會聚作用. 【分析】解決此題要知道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是凸透鏡,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 【解答】解:因為瓶中進入水之后,瓶中的水形狀是中間厚、邊緣薄,符合凸透鏡的形狀特點,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如果熱量集中,會使樹葉燃燒,造成火災; 故答案為:凸透;會聚. 21.如圖所示,用A、B兩刻度尺測同一木塊的邊長,就分度值而言, A (A/B)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 B?。ˋ/B)放置不正確.木塊的邊長應該是 2.20 cm. 【考點】長度的測量. 【分析】(1)分度值就是每相鄰兩刻線之間的距離,分度值小的刻度尺精確程度高; (2)放置刻度尺時要將刻度尺與被測長度緊貼. (3)本題主要考查對如何正確估讀的了解.在進行長度的測量時,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其數(shù)據(jù)由準確值和估讀值組成,但只準確到分度值所對應的那一位,如分度值為毫米的刻度尺則準確到毫米級,毫米級以下為估計值. 【解答】解: (1)刻度尺A的分度值是0.1cm;刻度尺B的分度值是0.2cm.刻度尺A的精確程度高; (2)刻度尺B的刻度面沒有和被測長度緊貼,所以是錯誤的. (3)如圖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它的起始刻度從零刻度線開始,讀數(shù)為2.2cm,最后一位估讀,所以正確讀數(shù)時2.20cm. 故答案為:A;B;2.20. 22.如圖所示,使系在細線上的乒乓球在豎直方向靜止不動,用小錘敲擊音叉,將正在發(fā)聲的音叉慢慢移近并輕觸乒乓球,觀察所發(fā)生的現(xiàn)象,可以說明的問題是聲音是由于物體 振動 產(chǎn)生的,加大敲擊音叉的力度,重復上述操作,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乒乓球彈高幅度變大,此時音叉發(fā)出的聲音也變響,以上實驗說明的問題是聲源振動幅度越大 響度 越大.實驗中乒乓球的作用是 將音叉的振動放大 ,這種思維方法叫做 轉(zhuǎn)換法?。ㄟx填“等效法”、“制變量法”、“轉(zhuǎn)換法”或“類比法”). 【考點】聲音的產(chǎn)生;響度與振幅的關系. 【分析】(1)一切聲音都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 (2)響度指聲音的大小,響度跟物體的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3)此實驗中,通過觀察小球的運動情況來顯示音叉的振動,這種方法是轉(zhuǎn)換法. 【解答】解: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用小錘敲擊音叉的時候,音叉發(fā)出聲音的同時,乒乓球會被彈起一定的角度,說明聲音是由于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 物體的振動有時用眼睛無法直接看到,可以將微小振動放大,通過乒乓球是否被彈起判斷物體是否在振動,被彈起的高度來判斷物體振動幅度的大小,這種思維方法叫做轉(zhuǎn)換法; 故答案為:振動;響度;將音叉的振動放大;轉(zhuǎn)換法; 23.一個同學站在平面鏡前3m處,則鏡中的像與他相距 6 m,若他向平面鏡靠近1m,此時像的大小 不變?。ㄟx填“變大”、“變小”或“不變”),通過平面鏡觀察到的視野 變大?。ㄟx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考點】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原理、現(xiàn)象及其實驗方案. 【分析】平面鏡成像特點:成等大正立的虛像.但人眼觀察到當人向鏡前走近時,人像變大了. 那是因為人的眼睛相當于凸透鏡,當人向平面鏡走近時,人和像之間距離變小, 人像對于人的眼睛是物,當物距變小時,像變大, 這是指的平面鏡中人像通過人眼這個凸透鏡在眼的視網(wǎng)膜上成的倒立縮小實像變大. 所以人的視覺認為人在平面鏡中的像變大了.二者問題的實質(zhì)必須弄清楚. 【解答】解:人到平面鏡的距離是3m,根據(jù)物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所以人的像到平面鏡的距離也是3m,所以這個同學和他的像之間的距離是6m. 人在平面鏡中成像大小和人的大小有關,跟人到平面鏡的距離、平面鏡的大小都沒有關系,所以人靠近平面鏡1m時,他的像的大小不變. 走向平面鏡時,人的視覺近大遠小,通過平面鏡觀察到的視野變大,人看到的像更清晰. 故答案為:6;不變;變大. 24.觀測日全食不能用肉眼直接對著太陽,如果沒有專用的太陽濾鏡,可采用如下的三種簡便方法.方法一:準備一盆黑墨水置于陽光下,在臉盆中觀察太陽的像,這是利用了 平面鏡 成像原理;方法二:將手指展開,互相垂直疊放,對著陽光,在白紙上觀察太陽的像,這利用了 小孔 成像原理. 【考點】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原理、現(xiàn)象及其實驗方案;光直線傳播的應用. 【分析】(1)一盆黑墨水置于陽光下,水面相當于平面鏡,太陽在水面成像,在水面上觀察太陽的像. (2)手指展開,互相垂直疊放,對著陽光,手指間形成小孔,在白紙上呈現(xiàn)太陽的像,在白紙上觀察太陽的像. 【解答】解:(1)一盆黑墨水置于陽光下,水面相當于平面鏡,太陽在水面成像,應用了平面鏡成像原理. (2)手指間的縫隙形成小孔,太陽經(jīng)小孔在白紙上成像,應用了小孔成像的原理. 故答案為:平面鏡;小孔. 25.某?!拔锢硖骄啃詫W習”的兩個活動小組,分別利用“煙”進行了如下探究實驗: (1)甲小組:在探究“光的傳播”實驗中,發(fā)現(xiàn)光的傳播路徑不屬于觀察,他們將一個透明的圓筒型密閉盒中充入煙,然后讓手電筒的光線從圓筒中穿過,就能清晰看到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如圖甲).該實驗時利用光遇到空氣中小的固體顆粒發(fā)生 反射 ,使光進入人的眼睛,人能看到光的傳播路徑. (2)乙小組:在空的可樂瓶中注入濃煙,點燃一支蠟燭,把瓶口對準蠟燭的火焰,并保持適當?shù)木嚯x,拍動瓶底,可以看見“煙圈”一個一個的“射出”,并能把火焰“吹滅”(如圖乙),實驗現(xiàn)象可以得出的結(jié)論是聲波能傳遞 能量?。? 【考點】光的反射;聲與能量. 【分析】(1)空氣是透明的,不能反射光,沒有光線進入人的眼睛,人不能看到光的傳播路徑,當空氣中有灰塵、小水珠、或其它固體顆粒時,顆粒發(fā)生反射現(xiàn)象,反射的光線能進入人眼,人能看到光路. (2)聲能傳遞信息,也能傳遞能量. 【解答】解:(1)煙是固體顆粒,光遇到空氣中小的固體顆粒發(fā)生反射,反射的光進入人的眼睛,人能看到光的傳播路線. (2)拍打瓶底,引起瓶底的振動,引起瓶內(nèi)空氣振動,振動產(chǎn)生聲,聲能傳播能量,把火焰吹滅. 故答案為:(1)反射.(2)能量. 三、解答題 26.如圖所示,一束光線從空氣斜射到水面時發(fā)生反射和折射,OB為反射光線,請作出入射光線和大致的折射光線方向. 【考點】作光的反射光路圖;作光的折射光路圖. 【分析】一束光線由空氣射到水面時,既要發(fā)生反射,又要發(fā)生折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反射光線與水面的夾角為30,則入射角和反射角均為60. 【解答】解:先過折射點O垂直水面作出法線,根據(jù)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線右側(cè)的空氣中畫出入射光線,方向指向入射點,然后再根據(jù)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水中畫出折射光線,如圖所示: 27.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的規(guī)律,畫出圖中物體AB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 【考點】平面鏡成像的相關作圖. 【分析】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像與物關于平面鏡對稱,可以先作出物體AB中端點A、B的像點A′、B′,連接A′、B′即為物體AB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 【解答】解:先作出端點A、B關于平面鏡的對稱點A′、B′,用虛線連接A′、B′即為物體AB的像,如圖所示: 28.在如圖中分別畫出對應的折射光線. 【考點】透鏡的光路圖. 【分析】仔細觀察入射光線的特點,根據(jù)凸透鏡和凹透鏡的光學特點作圖. 【解答】解: 通過焦點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將平行于主光軸;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凹透鏡折射后,其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過焦點,如圖所示: 29.如圖1所示是“觀察水的沸騰”的實驗裝置. 測溫物質(zhì) 凝固點 /℃ 沸點 /℃ 煤油 <﹣30 >150 酒精 ﹣117 78 (1)為完成實驗,上表中的數(shù)據(jù)表明,選用的溫度計的測溫物質(zhì)應為 煤油 . (2)安裝實驗器材時應按照 自下而上?。ㄟx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順序進行. 圖2中甲、乙所示是水中一氣泡在上升過程中變化情況,那么水沸騰時,氣泡上升情況的是 乙?。ㄟx填:“甲”或“乙”)圖. (3)在水溫升高到88℃后每隔1min記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shù),第4min時溫度計的示數(shù)如圖丙所示,其溫度值為 96 ℃,直到水沸騰一段時間后停止讀數(shù),由表可知此時水的沸點為 98 ℃. 時間/min 0 1 2 3 4 5 6 7 8 溫度/℃ 88 90 92 94 97 98 98 98 (4)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在丁圖中畫出水溫隨時間變化的圖象. 時間/min 0 5 10 15 25 35 45 55 65 70 溫度/℃ 100 71 55 45 35 28 24 22 22 22 (5)小明同學在做完“觀察水的沸騰”實驗后又進一步探究了沸水自然冷卻過程中溫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他將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中. ①請把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用描點連線的方式用平滑的曲線連接起來,畫在如圖3的溫度﹣﹣時間坐標系中. ②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可推知,小明做上述實驗環(huán)境溫度(即室溫)應在 22℃ 左右. ③根據(jù)所畫的圖象,你認為沸水放在房間里,溫度自然降低的規(guī)律是 B?。?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均勻降低 【考點】探究水的沸騰實驗. 【分析】(1)用溫度計測量物體溫度時,被測物體的溫度在測溫物質(zhì)的凝固點和沸點之間,保證測溫物質(zhì)是液態(tài),能根據(jù)液體熱脹冷縮性質(zhì)進行工作. (2)用酒精燈加熱物體時,安裝裝置時,先從下到上,方便調(diào)節(jié).水沸騰前,水上層的溫度低于下層溫度,氣泡在上升過程中,氣泡內(nèi)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氣泡越來越?。序v時,整個容器內(nèi)水溫相同,氣泡在上升過程中,不斷有水汽化,氣泡越來越大. (3)水在沸騰時的溫度規(guī)律是,雖然繼續(xù)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 (4)根據(jù)圖象中縱、橫坐標的內(nèi)容,從表格中找了相應的數(shù)據(jù)進行描點,最后連點成線即可. (5)水自然冷卻,當溫度保持不變時,其溫度等于環(huán)境溫度;水在高溫時散熱快,所以溫度降低得快,低溫時散熱慢,所以溫度降低得也慢. 【解答】解:(1)水的沸點大約在100℃左右,由表格數(shù)據(jù)知,水銀在﹣39℃~150℃之間是液態(tài),水銀作為測溫物質(zhì)合適;酒精在﹣117℃~78℃之間是液態(tài),100℃時酒精早就成為氣態(tài)了,不能根據(jù)液體熱脹冷縮性質(zhì)進行工作.所以溫度計工作物質(zhì)選擇煤油. (2)先安裝下面器材,再安裝上面器材,便于調(diào)節(jié)器材間的距離.根據(jù)對沸騰現(xiàn)象的認識可知,甲圖指水沸騰前,乙圖是沸騰過程中. (3)圖中所示溫度計的分度值是1℃,第4min時溫度計的示數(shù)為96℃,由數(shù)據(jù)表格可知,當溫度升高到98℃時就保持不變了,所以本次實驗中沸騰時的溫度為98℃. (4)橫軸為時間,縱軸為溫度,依次找出對應點并描線,如圖所示: (5)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繪圖如下: 水在自然冷卻過程中,將熱傳給周圍空氣,由圖象可以看出,當溫度降低到22℃時,不再變化了,說明環(huán)境溫度為22℃;由圖看出溫度變化特點是,先快,后慢,再不變. 故答案為:(1)煤油;(2)自下而上;乙;(3)96;98;(4)見上圖;(5)見上圖;22℃;B. 30.如圖所示,是小明同學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情景: (1)小明在實驗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點,便于 確定像的位置?。? (2)在玻璃板前放一支點燃的蠟燭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現(xiàn)蠟燭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 未點燃 (填“點燃”或“未點燃”)的蠟燭B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它跟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結(jié)論是: 像和物大小相等?。? (3)若在實驗中無論怎樣移動蠟燭B,也無法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 玻璃板沒有與平面垂直放置 . (4)移去蠟燭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則光屏 不能 (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蠟燭A的像.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 虛像?。ㄌ睢疤撓瘛被颉皩嵪瘛保? (5)此實驗應在 較暗 (填“較暗”或“較亮”)環(huán)境進行.用到了一種物理科學方法是 等效替代法?。ㄌ睢翱刂谱兞糠ā薄暗刃娲ā薄稗D(zhuǎn)換法”). 【考點】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原理、現(xiàn)象及其實驗方案. 【分析】(1)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點,可以觀察到玻璃板的另一側(cè),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2)另外一支相同的蠟燭與豎立在玻璃板前面點燃的蠟燭的像能完全重合,可知蠟燭成的像和蠟燭大小相等. (3)玻璃板沒有豎直放置時,像會偏上或偏下,使玻璃板后面的蠟燭和玻璃板前面蠟燭的像不能完全重合. (4)根據(jù)實像能用光屏承接,虛像不能用光屏承接來解答此題. (5)平面鏡成像時,物體和環(huán)境的對比度越大,物體越亮,物體在平面鏡成像越清晰. “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證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將陌生的、復雜的、難處理的問題轉(zhuǎn)換成等效的、容易的、易處理的問題的一種方法. 【解答】解: (1)為了確定像的位置,讓蠟燭A的像和蠟燭B重合,既能觀察到A蠟燭像的同時,也能觀察到B蠟燭,實驗中要使用透明的玻璃板. (2)未點燃的蠟燭與點燃的蠟燭的像完全重合,可知蠟燭成的像和蠟燭大小相等; (3)玻璃板豎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像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沒有豎直放置時,像會偏上或偏下,所以如果無論怎樣移動蠟燭都無法與像重合,則原因玻璃板沒有豎直放置. (4)實像能用光屏承接,虛像不能用光屏承接,當移去蠟燭B,在原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看不到蠟燭A的像,說明平面鏡成的是虛像. (5)平面鏡成像時,環(huán)境越黑暗,物體和環(huán)境的對比度越大,物體越亮,物體在平面鏡中成像越清晰. 本次實驗中,用蠟燭B代替蠟燭A的像,這種方法叫等效替代法. 故答案為:(1)確定像的位置;(2)未點燃;像和物大小相等;(3)玻璃板沒有與平面垂直放置;(4)不能;虛像;(5)較暗;等效替代法. 31.在學完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后,小濱選擇了一塊焦距未知的凸透鏡,對凸透鏡成像特點作了進一步探究. (1)為了測量凸透鏡焦距,他讓一束平行光正對射向該凸透鏡,調(diào)節(jié)光屏位置直到光屏上得到一個 最小最亮 的光斑.圖1是調(diào)整完成的狀態(tài),該凸透鏡焦距f= 10 cm; (2)小濱按照圖2裝好實驗器材,在只移動透鏡的情況下,無論怎樣調(diào)節(jié)都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造成上述現(xiàn)象的原因是 蠟燭到光屏之間的距離太小 ; (3)經(jīng)過調(diào)整,解決了上述問題后開始實驗探究.如圖3所示,蠟燭在圖示位置時,光屏上呈現(xiàn)出清晰的像,現(xiàn)將蠟燭由圖示位置移到圖中的A處,為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則他應將光屏向 右 (左/右)移動;再次形成的像是倒立 放大 (放大/縮小/等大)的實像,生活中的 投影儀(電影機、幻燈機) 就是利用這一原理制成的. (4)實驗過程中,蠟燭在燃燒中不斷縮短,導致光屏上的像向 上?。ㄉ?下)移動. (5)再把蠟燭移到某點處,無論怎樣調(diào)節(jié)光屏,光屏上始終接收不到像,是因為 u<f,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虛像 ,要想看到這個像,小濱應如何操作: 拿掉光屏,透過凸透鏡觀察蠟燭?。? 【考點】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及其探究實驗. 【分析】(1)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會聚在主光軸上一點,這點是凸透鏡的焦點.焦點到光心的距離是凸透鏡的焦距. (2)根據(jù)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中像距和物距的關系,當u=2f,成倒立、等大的實像,此時v=2f; (3)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虛像.應用是放大鏡. 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實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 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實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 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縮小實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 (4)據(jù)凸透鏡成像的過程可知,實驗過程中蠟燭燃-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 鍵 詞:
- 八年級物理上學期第二次月考試卷含解析 蘇科版3 年級 物理 學期 第二次 月考 試卷 解析 蘇科版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quán),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appdesigncorp.com/p-11764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