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課《詩詞五首》同步練習2021-2022學年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含答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第26課《詩詞五首》同步練習2021-2022學年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含答案】(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詩詞五首》同步練習
1.下列加點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恨別鳥驚心(驚:使動用法,使……驚動)。
B.渾欲不勝簪(簪:名詞,一種別住發(fā)髻的長條狀首飾)。
C.欲辨已忘言(言:名詞,言語)。
D.天接云濤連曉霧(濤:名詞作狀語,像波濤)。
2.下列詩句的朗讀節(jié)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B.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C.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D.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3.下列詩句的出處、作者及作者朝代搭配有誤的一項是 ( )
A.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飲酒(其五)》
2、——陶淵明——東晉詩人。
B.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春望》——杜甫——唐代詩人。
C.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雁門太守行》——李賀——唐代詩人。
D.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陸游——宋代詞人。
4.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飲酒》是一組五言古詩,共20首,作者陶淵明,寫于其辭官歸隱后。
B.《春望》的作者是杜甫,這首詩是杜甫于安史之亂時期在長安所作。
C.《雁門太守行》作者是李賀,字長吉,唐代現(xiàn)實主義詩人。
D.《漁家傲》的作者李清照,號易安居士,章丘人,宋代女詞人。
5.理解默寫。
(1)李賀在《雁
3、門太守行》中,借用典故,抒發(fā)九死不悔的報國之志的詩句是: , 。?
(2)杜牧在《赤壁》中以東吳兩位美女的命運,來間接反映政治軍事情勢變遷的詩句是: , 。?
(3)在戰(zhàn)爭年代,當與親人消息隔絕,久盼音信不至時,人們常用杜甫《春望》中“ , ”兩句詩來表達心聲。?
(4)風雅是一種生活情調(diào),也是一種精神追求。陶淵明的“ , ”(《飲酒(其五)》),一束花,一抹山,這種隨意自然是風雅。?
4、
(5)李清照《漁家傲》一詞中寫夢中情景的句子是: , , 。?
6.閱讀詩歌,完成問題。
飲酒(其五)
陶淵明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寫詩人雖身居鬧市,卻遠離俗世,不受世俗煩擾,表達了詩人 的心情。?
(2)古人往往以所喜愛的花來表明自己的志趣,你覺得詩中的“采菊”與“真意”之間有什么內(nèi)在聯(lián)系?
答:
5、 ?
7.古詩鑒賞。
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1)詩歌首聯(lián)寫詩人春之所見,其中“ 破 ”字寫出了觸目驚心之景,“深”字寫出了 之景。雖是寫景,但實為抒情,寄情于景,托感于物。?
(2)請展開想象,描述“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所展現(xiàn)的畫面,并簡要分析詩句所傳達的情感。
答:
?
8.古詩鑒賞。
6、
雁門太守行
李 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1)詩中“ ”字寫出了敵軍人馬眾多,來勢兇猛?!叭涎嘀棺稀睆摹 》矫?角度)鋪寫陰寒慘切的戰(zhàn)地氣氛。?
(2)簡要賞析“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答:
?
9.欣賞下面一首古詩,回答問題。
赤 壁
杜 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
7、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1)前兩句在全詩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 ?
(2)若將“銅雀春深鎖二喬”換成“國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為什么?
答: ?
答案
1.C “言”是名詞作動詞,用言語表達。
2.D 感時/花/濺
8、淚,恨別/鳥/驚心。
3.D 《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的作者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
4.C 李賀是浪漫主義詩人。
5.(1)報君黃金臺上意 提攜玉龍為君死 (2)東風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 (3)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 (4)采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 (5)仿佛夢魂歸帝所 聞天語 殷勤問我歸何處
能力提升
6.(1)陶醉自然、恬淡愉悅
(2)“采菊”一方面說明詩人愛菊,追求菊那樣高尚的品格,另一方面“采菊”這種自得其樂的生活正體現(xiàn)了詩人的清高自潔、不慕榮利。詩人認為,具有菊花般品格的人和擁有“采菊”這種閑適生活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義的。
7.(1)破 滿目凄然或凄涼蕭瑟
(2)示例:一位滿頭白發(fā)的老人因焦慮憂愁不停地撓頭嘆息,老人昔日長長的頭發(fā)如今紛紛斷落,已經(jīng)短得無法梳髻插簪。詩句含蓄而深刻地表現(xiàn)了詩人憂國傷時、念家悲己的情懷。(意對即可)
8.(1)壓 視覺
(2)君王筑高臺拜將,把軍隊托付給“我”,“我”愿仗劍殺敵為國捐軀。這里用典故表示將士們報效朝廷的決心。
9.(1)詩的前兩句借一件古物來興起對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嘆。(或前兩句寫興感之由。)
(2)不好。以二喬的命運形象代表東吳的命運,更能體現(xiàn)詩句的形象性;能以小見大,感情表達更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