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冊《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六年級下冊《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六下 課題 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12 第 1 教時 總第 個教案
課型:新授課
教學
目標
認真觀察課本插圖和掛圖,結(jié)合有關(guān)事例,明白“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道理,逐步養(yǎng)成深入社會學習語文、投身自然增長知識的學習習慣。
教學
重點
明白“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道理,在今后學習中進行實踐,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
難點
明白“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道理,在今后學習中進行實踐,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
準備
先學提綱、PPT、小黑板
【先學提綱】
一、相關(guān)知識我了解
1.搜
2、集有關(guān)莫高窟、故宮等名勝古跡的圖文資料。
例如:故宮位于北京市中心,舊稱紫禁城。于明代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是明、清兩代的皇宮,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現(xiàn)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質(zhì)結(jié)構(gòu)的古建筑群。
2.了解我國古代的的天文儀器和相關(guān)天文知識。
例如:天體儀,古稱“渾象”,是我國古代一種用于演示天象的儀器。我國古人很早就會制造這種儀器,它可以用來直觀、形象地了解日、月、星辰的相互位置和運動規(guī)律。北京古觀象臺上安置的天體儀,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天體儀,制于清康熙年間,重3850公斤。
3. 找找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成大事的名人的例子。
二、書本插圖我觀察
認真觀察第一頁的插圖,分別用一
3、句話說說自己的觀察所得。
1.
2.
3.
4.
三、收獲積累我思考
1.課文第一頁要求我們養(yǎng)成
4、 的學習習慣。它告訴我們 。
2. “讀萬卷書 行萬卷路”的過程,也是 的過程。
3.與“讀萬卷書 行萬卷路”意思相同的名人名言:
①
②
5、
與“讀萬卷書 行萬卷路”意思相當古詩句有:
學情
分析
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在不斷加強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具體行為習慣后,教材更關(guān)注學生良好思維習慣的培養(yǎng),因為良好的思維習慣支配著人們的行為習慣。本頁這些圖片信息量大,主題明確,細細品味會有許多感受。這種以簡馭繁、直觀醒目的圖片吸引著學生,如果教師進一步深入引導,就能將一幅幅圖片變成一個個生活場景,變成沸騰的生活,學生就能明白“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道理,逐步養(yǎng)成深入社會學習語文、投身自然增長知識
6、的學習習慣。
教 學 過 程
思考與調(diào)整
(二次備課)
一、導入、初解
1.導入
出示明代畫家董其昌的一幅繪畫作品(《疏林遠岫圖圖》、《高逸圖》),說說看了圖的感受。
講述:這是明代著名畫家董其昌的畫,怎樣才能畫好畫呢?他《畫禪室隨筆——卷二》畫訣中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胸中脫去塵濁,自然丘壑內(nèi)營,立成鄄jun鄂。(板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其實不光是學畫,這種方法對我們學習語文也很有益處。
2.初解
那么,“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什么意思呢?
指名回答。
預設(shè):“ 讀萬卷書 ” 意思是多讀書, “ 行萬里路 ” 是講多游歷。
3.過渡
學習語文為什么要“讀萬卷書
7、,行萬里路”?應該怎樣通過“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途徑來學習語文知識呢?學習了這一課我們就明白了。
【設(shè)計意圖:堅持用整體觀念整合不同學科之間互滲、互補、互促的因素,發(fā)揮其整體效應至關(guān)重要。利用董其昌的畫導入不僅契合本課的主題,更打破了學科間相互孤立、相互封閉的現(xiàn)狀?!?
二、看圖、明理
(一)看圖
1.簡述:按從上到下的順序,說說第一頁的四幅圖的主要內(nèi)容。
根據(jù)先學情況交流。
預設(shè):按從上到下的順序,第一幅圖是幾位小學生參觀天文臺的古代天文館,從圖上可以看到一些天體的圖片。第二幅圖是一位老師和兩位小學生參觀天文臺的古代天文儀器。第三幅圖是我國著名的古代文化遺跡莫高窟,有一些游客正前
8、往參觀。第四幅圖是氣勢宏偉的故宮。
2.交流:你對哪幅圖最感興趣?把你了解到的或者想了解的跟大家談?wù)劇?
預設(shè):
(1)老師帶領(lǐng)同學們?nèi)チ颂煳恼褂[館,他們看到了什么呢?說說展覽館墻上的照片上有些什么內(nèi)容。
(2)圖上畫的天文臺,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參觀的是我國古代的天文儀器,我國遠在五六千年以前就創(chuàng)造發(fā)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測天儀器——渾天儀,并取得了輝煌的天文學成就??吹竭@些古代天文儀器,會想到什么?
(3)說說圖上同學在干什么,莫高窟在什么地方,同學們游覽這些名勝后會說什么。你還知道祖國的哪些名勝古跡?
(4)故宮規(guī)模宏大,建筑技術(shù)高超,同學們課前已經(jīng)查閱了資料,知道得一定比老師多,誰愿意
9、介紹?
(5) 你們曾到過哪些地方,游覽過什么名勝、什么景點,有什么感受?
3.小結(jié):聽了同學們的介紹,老師也學到了不少知識。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同學們有機會去這些地方走走看看,一定會學到很多知識。
(二)明理
1.本頁的主題是 “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 兩個方面的內(nèi)容,但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本頁主要是針對哪個的內(nèi)涵來安排的?
這是為什么呢?因為關(guān)于讀書習慣的問題,前十一冊的教材中已有不少的專題,如:二年級上冊的 “ 勤于朗讀背誦,樂于課外閱讀 ” 、四年級上冊的 “ 讀書有選擇,讀書有記號 ” 、五年級上冊的 “ 讀書做筆記,隨時使用工具書 ” 等,而且在學校主要的學
10、習方式是閱讀書本,即 “ 讀萬卷書”。而“行萬里路”則是學校學習生活相對薄弱的環(huán)節(jié)。
2. 通過看圖和大家的已有經(jīng)驗,你們覺得“行萬里路”有哪些好處和重要性呢?
預設(shè):
(1)自然界與生活之博大,書是難以言盡的,更何況我們讀的書畢竟有限。所以,“行萬里路”可以讓我們親見親歷,增長見識,見多則識廣。
(2)人們通過游歷可以印證從書上得來的 “ 知 ” ,而且人們親眼見到的真實具體的物象,所收獲的不僅僅是知道什么,還會有許多真切的體驗。比如:游北京故宮,當親見金碧輝煌、金雕玉砌的一座座宮殿和威儀的皇帝寶座,你會感受到什么叫威嚴、什么叫氣勢、什么叫富麗堂皇 …… 既印證了書上的描寫,又豐富
11、了自己的感受。
(3)通過親歷親見可以考察事物的變化及其變化原因,即孔子講的 “ 我之游,觀其所變 ” 。親見親歷還可以發(fā)現(xiàn)書上謬誤,進行批判性的閱讀,或?qū)W會從多種角度看問題。
……
【設(shè)計意圖:相對于前面十一冊教材中一些具體行為習慣的訓練與養(yǎng)成,在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思維習慣的初期,明理和爭取學生的情感認同顯得特別重要,因為這些習慣的養(yǎng)成不像低年級,要一步步訓練他怎樣做,也不像中年級那樣,告訴他一種方法。這里是要形成一種觀念,要使學生理解為什么要 “ 行萬里路 ” ,并成為自覺的意識?!?
三、動情、行動
1.反例感受實踐經(jīng)驗的重要。
同學們,光讀書不注意實踐是不行的,“紙上談兵”就是
12、一個鮮明的例子。
教師講述:《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戰(zhàn)國時趙國名將趙奢之子趙括,年輕時學兵法,談起兵事來父親也難不倒他。后來他接替廉頗為趙將,在長平之戰(zhàn)中,只知道根據(jù)兵書辦,不知道變通,結(jié)果被秦軍大敗。
2.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讓很多人成就了大事。你知道哪些名人的事例?
預設(shè):
(1)李白 “ 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即小時候就讀了很多書,而后又“仗劍去國,辭親遠游”,踏青山,游綠水,因而才有了“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大氣磅礴;才有了“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的無盡浪漫;才有了“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奇妙想象,才有了“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13、的百結(jié)愁腸。
(2)徐霞客走遍萬水千山,寫下《徐霞客游記》。
(3)李時珍遍訪名醫(yī)、鄉(xiāng)醫(yī),走進深山嘗百草,寫出《本草綱目》。
3.談?wù)勀阍鯓印白x萬卷書,行萬里路”。
討論交流。
4.小結(jié):語文知識和語文能力不僅可以從書本上獲得,從課本上獲得,還可以走出課堂,走出課本,走向社會,大自然中獲取。大千世界萬事萬物,自然界的各色景觀處處有學問,處處有語文。在學好各門功課的基礎(chǔ)上,我們還要學會讀社會和自然這樣的大書,這就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圖中的這些同學,他們走出課堂,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陶冶了情操,在這個過程中也增長了語文知識,收獲很大。
當然,“行萬里路”并不一定要有“萬里”之
14、遙,同學們可以從身邊開始,通過多種渠道學習語文,在自己的生活實踐中運用語文,讀好社會和自然這本大書。同時還可以結(jié)合日記,記下自己的觀察所得,這對于提高自己的語文水平很有幫助。
【設(shè)計意圖:明理不一定會行動,而情感往往支配行動。所以,在指導學生理解時讓學生了解歷史上 “ 紙上談兵 ” 的故事,來感受實踐經(jīng)驗的重要;說一說只有實踐經(jīng)驗而不讀書的問題;說一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成大事的名人的例子,結(jié)合自己實際說說對“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理解。當然,更需要在適當?shù)臅r候,老師帶領(lǐng)同學們走出課堂,走出校園,走到社會,走向大自然,進一步去認識自然,認識社會,獲得更多的知識與體驗,真正地感受到“紙上得來終覺
15、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
四、精心設(shè)計練習題,檢測完善:
(一)填空
1.“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告訴我們,語文知識和語文能力,不僅可以從課堂中獲得,從課本中獲得,還可在社會上獲得,在大自然中獲得。
2.與“讀萬卷書 行萬卷路”意思相同的名人名言:
①必須和社會現(xiàn)實接觸,使多讀的書活起來?!斞?
②用自己的眼睛去讀世間這部書?!斞?
與“讀萬卷書 行萬卷路”意思相當古詩句有: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 《冬夜讀書示子聿》
(二)實踐
1.閱讀徐霞客的故事,學習他“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精神,加深對“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體會。
2.深入大自然和社會,寫觀察日記。
【設(shè)計意圖:“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既是一種意識,也是學好語文的方法和途徑。對學生而言,這種意識的形成和方法的掌握歸根到底是要在實踐中實現(xiàn)。這個練習以檢測的方式進一步鞏固本堂課所學,并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
五、板書設(shè)計
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12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六、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