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裝配圖網! | 幫助中心 裝配圖網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首頁 裝配圖網 > 資源分類 > PPT文檔下載  

浮針療法-安徽省淮北衛(wèi)生學校張志軍.ppt

  • 資源ID:14559979       資源大?。?span id="1111111" class="font-tahoma">365KB        全文頁數:43頁
  • 資源格式: PPT        下載積分:9.9積分
快捷下載 游客一鍵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三方登錄下載: 微信開放平臺登錄 支付寶登錄   QQ登錄   微博登錄  
二維碼
微信掃一掃登錄
下載資源需要9.9積分
郵箱/手機:
溫馨提示:
用戶名和密碼都是您填寫的郵箱或者手機號,方便查詢和重復下載(系統自動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寶    微信支付   
驗證碼:   換一換

 
賬號:
密碼:
驗證碼:   換一換
  忘記密碼?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浮針療法-安徽省淮北衛(wèi)生學校張志軍.ppt

浮針療法,安徽省淮北衛(wèi)生學校職業(yè)技能培訓教材張 志 軍,浮針療法培訓課件,安徽省淮北衛(wèi)生學校 張志軍,第一部概論,一、簡介: 浮針療法是傳統針灸學和現代醫(yī)學相結合的產物,紀承和發(fā)揚了古代針灸學術思想、寶貴的實踐經驗,結合了現代醫(yī)學,尤其是現代針刺研究的成果,是在疼痛周圍疏松結締組織(即淺筋膜)針刺的一種方法。具有適應癥廣泛,療效快捷確切、操作方便、經濟安全、沒有副作用等優(yōu)點,對臨床各科的治療,特別是疼痛有著較為廣泛的作用。 浮針療法對于軀干、四肢部的疼痛等感覺異常有快捷顯著的作用,對其適應癥有效率達95%以上(四肢未端掌指關節(jié)、趾跖關節(jié)以上除外,這些部位進針不方便)。,安徽省淮北衛(wèi)生學校 張志軍,二、概念和命名: 浮針療法是一種新型的物理療法,它主要運用浮針針具,以局部病癥為基礎,在疼痛周圍(而不是在疼痛局部)進針,針先對準病灶,針體沿淺筋膜(皮下疏松結締組織)行進,相對于傳統針灸而言,留針時間長,主要用于治療局部病癥。 因為針刺時不象傳統針刺一樣深入肌肉層,只在皮疏松結締組織,像浮在肌肉里一樣,故取名“浮針”,有人建議叫“毫針皮內刺法”,這樣不妥,一是“毫針”掩蓋了浮針所用器具,對浮針發(fā)展不利。二是皮內包括表皮和真皮,而浮針主要行進在皮下結締組織內。,安徽省淮北衛(wèi)生學校 張志軍,三、浮針療法的起始: 臨床紀錄:對幾個不能解釋的臨床現象的思考是浮針療法發(fā)現的萌芽; 1、腕踝針:由第二軍區(qū)大學附屬長海醫(yī)院神經內科張心曙教授自1966年起反復研究而成,把病癥表現部位歸納在身體兩側的6個針區(qū)內,在兩側的腕部和踝部各定6個進針點,按區(qū)對應選點進針,要求不引導起酸、痛、脹、腫等癥狀。臨床實踐中發(fā)現腕踝針對四肢遠端的痛癥療效明顯,而對遠離腕踝關節(jié)的痛癥效果差。現代解剖和組胚并不認為腕踝關節(jié)部的皮下和其它部位的皮下組織結構有很大區(qū)別,為什么一定拘泥于腕踝部而不在其它部位的皮下組織一試呢? 2、推拿按摩:推拿對體表進行機械的壓力,不管任何手法,均作用于表層組織、或者說表層組織至少在其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中介橋梁作用,是不是在表層組織中或與表層組織緊密相關的組織中就一種新療法?火罐療法也是如此。,安徽省淮北衛(wèi)生學校 張志軍,3、“得氣”新解: 針刺入腧穴后,通過施用捻轉提插等手法,使針刺部位產生特殊的感覺和反應,謂之得氣,也稱針感;此時,術者有徐緩和沉緊的感覺,患者則出現酸、脹、痛等感覺。 按傳統針灸理論,得氣與否認以及氣至遲速,不僅影響到療效,而且可以窺測疾病的預后。 同樣,不得氣而療效頗佳的例子也不少見,在激光治療、電磁療中更是如此。有人在需截肢的肢體上,分別刺激血管、神經、肌肉、骨膜等組織引起多種類型反映。針刺神經多數引起“麻”,刺激肌腱、骨膜引起“酸”,刺激肌肉引起“酸脹”,刺激血管引起“疼痛”等。不同組織,不同深度甚至不同的人會產生不同的感覺。因此,純用“得氣”來解釋,顯得過于籠統。皮下疏松結締組織中神末梢稀少,單純針刺皮下疏松組織一般不會引起“得氣”感,是不是也能有效呢?,安徽省淮北衛(wèi)生學校 張志軍,(二)科學研究 董宏偉等研究發(fā)現:在相同實驗條件下,100Hz經皮電刺激與電針刺激相比,鎮(zhèn)痛效果強,而且連續(xù)多天刺激不易產生耐受性 。在這種取效過程中,皮膚或其它表層組織,一定起了作用,那么還有沒有別的方法刺激皮膚或皮下層取得療效呢。尤其是疏松結締組織,水分相對大,電阻小,電流量大,起作用的可能性大。 沒有按照腕踝針的分區(qū)選點法,按照目前浮針的埋針方法,同樣可以使大鼠的痛域提高。 這些都說明疏松結締組織內蘊藏著無限秘密。,安徽省淮北衛(wèi)生學校 張志軍,(三)文獻研究 、皮部理論:素向皮部論“凡十二經脈者,皮之部也”十二皮部是十二經脈功能活動反映于體表的部分也是絡脈之前布于此。浮針,埋在皮下,不深入肌層,進針總在病痛周圍,力專效宏,理固當然。 2、近治原理: 3、以痛為輸理論:靈樞五邪“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 4、內經刺法為浮針的發(fā)展,提供了依據。浮針療法最大特點是皮下進針,近部選進針點和留針時間長,內經刺法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論述三者。,安徽省淮北衛(wèi)生學校 張志軍,(1)皮下進針 內經九刺中的毛刺,“刺浮痹皮膚”類似浮針,靈樞官針“凡刺有十二節(jié),以應十二經”十二刺中有直針刺和浮刺屬淺表進針。 (2)近部進針 內經中有許多近部進針的功述。 十二刺中的灰刺、齊刺、楊刺、短刺、旁針刺等都是近部進針的論述。楊刺“正內一旁內四而浮之,以治寒氣之博大也。”中間刺入一針,周圍刺入四針的方法。 (3)留針時間長內經報刺“刺痛無常處也,上下行者,直內無撥針,以左手隨病所按之,乃選針復刺之也”,安徽省淮北衛(wèi)生學校 張志軍,第二部分浮針療法的特點,一、操作特點 1、按部位選點:源于傳統,而不拘泥于傳統,是根據病變部位所在位置和病變部位的大小來決定進針點 2、在病灶周圍進針:如其他方法在局部治療而浮針在病灶周圍,針尖并不達病所,有時甚至相隔很遠。 3、皮下淺刺:要求疼痛越輕療效效越好,傳統針灸直達肌層,而浮針所在的組織主要是皮下疏松結締組織。,安徽省淮北衛(wèi)生學校 張志軍,4、不要求得氣:只求手有松軟無阻力感。 5、留針時間長:傳統針灸一般15-30分鐘,很少超過60分,而浮針要求24小時,甚至更長。 6、針尖必須對準病灶:進針不能距離病灶太遠,進針部位和病灶一般在兩個關節(jié)之間,盡量不要超過關節(jié),否則效果差。進針時必須對準病灶,不能偏離,聚精會神。 二、療效特點: 1、主要治療各種痛癥,同時對感覺麻、脹、酸等也有療效。 2、取效快捷:若不立即取效,往往進針部位、進針方法不對,需加反調整。 3、起針后療效也能維持。 4、經初步統計,療效與病程關系不大。,安徽省淮北衛(wèi)生學校 張志軍,5、安全無副作用,無斷針、彎針、滯針現象,暈針現象也比較傳統針灸發(fā)生的少。 6、對軟組織傷痛的疾病有較好的療效,對惡性腫瘤引起的病痛,遠期療效不理想,但即時止疼尚可。 7、因為針完后可以立即回家,所以可利用空間大。 8、費用低:雖然一次治療費高,但次數少,總費用低。 三、適應癥 1、四肢部的軟傷疼痛。 2、軀干部疼痛:急性腰扭傷、退行性腰椎病、頸椎病、強直性脊柱炎。 3、治療內臟痛:急性胃炎、泌尿系結石、癌性痙痛 4、治療頭面部疼痛和非痙病性病痛:如顳頜關節(jié)炎、副鼻竇炎、三叉神經痛及下肢麻木腹脹。,安徽省淮北衛(wèi)生學校 張志軍,四:操作方法: (一)結構:針芯、針套、針座組成 (二)刺前準備: 、體位: (1)仰臥位:適宜頭、面、胸、腹部進針點和上下肢部分。 (2)側臥位:身體側面和上下肢部分部位。 (3)伏臥位:頭、頸、脊背,腰臀部和下肢背側及上肢一部分。 (4)仰靠坐位:顏面、頸前的進針點。 (5)俯臥坐位:頸、背部。 (6)側伏坐位:面部及耳前后部位。 (三)明確疼痛點:,安徽省淮北衛(wèi)生學校 張志軍,(四)確定進針點: 1、距痛點6-10cm處 2、痛位上下左右,肋間者斜取肋間 3、避開皮膚上的斑痕、結節(jié)、破損 4、盡量避開淺表血管 5、進針點與病痛處之間最好不要有關節(jié)否則效果差 (五)消毒 (六)進針和運針 1、進針:雙手配合,斜持針管,呈15-25角刺入,透皮速度要快,略達肌層即可,然后松開手,右手輕輕提位,使針身離開肌層,退于皮下,再放倒針身,運針。,安徽省淮北衛(wèi)生學校 張志軍,、運針:單用右手沿皮下向前推進。推進時提起使針尖勿深入。運針時可使皮膚呈線狀隆起。 整個、運針過程,右手擊覺松易進,病人無酸麻脹痛,不然就是進針太深或太淺。深度:2.5cm-3cm,范圍大病程長的可長,反之短。扇形掃散-對范圍較大的疼痛,平握針身。 (七)針刺的方向:必須由遠及近對準病灶。 (八)留針和出針:留針的止的是為了保持鎮(zhèn)痛效應。若不留針,極易復發(fā)。留針時間:由動物實驗證明,24小時48小時內相對越長越好,考慮到實際情況以24小時為準。還要注意:注意病人的反應,病情的性質。天氣等。病情重,病情長者,留針時間長。留針時,勿打濕局部,可稍浮動,不要過大。出針時,先用左手拇、食指按住針孔周圍皮膚,右手拇、食指拿捏針座,不要提、捶、捻、轉慢慢將針移至皮下,起出,用消毒棉球揉按針孔。 四、異常情況處理:一般不會出現滯針、彎針。,安徽省淮北衛(wèi)生學校 張志軍,六:注意事項: 1、過于饑餓,疲勞、精神緊張時不宜針灸。 2、懷孕三個月,不宜在小腹針刺;行經時,若非治療痛經亦不針刺。 3、小兒囟門未閉,頭頂勿刺 4、血小板低者不宜。 5、皮膚有潰瘍、瘢痕、或腫瘤的部位。 6、留針時向長,易感染,針具只能一次性使用。 7、留針期間注意針口密封,針體固定。 8、針刺部位一般應選在對日常生活影響較小的部位,關節(jié)活動度大,一般不宜選用,可在關節(jié)附近進針。 9、進針點與病灶間不能有關節(jié) 10、治消化系統?。河捎谄つw松馳,留針時易偏差,影響治療效果,除了加強固定外,還要少活動。 11、浮腫時,效果不佳。 12、聚精會神。,安徽省淮北衛(wèi)生學校 張志軍,肩周炎,肩關節(jié)周圍炎,簡稱肩周炎,又稱冰凍肩、粘連性關節(jié)囊炎、五十肩、老年肩。中醫(yī)根據本病的起因還稱作“漏風肩”。 本病多發(fā)于40以上,女性多于男性,多為單側發(fā)病,起病緩慢,病程較長,大部分病人有肩部受風寒史。 【臨床表現】 疼痛: 肩周疼痛,逐漸加重,夜間尤重,常被痛醒,不敢患側臥床,疼痛可向頸、背及上臂放射,疼痛呈持續(xù)性。,安徽省淮北衛(wèi)生學校 張志軍,肩周炎,活動受限: 自覺肩部僵硬,肩關節(jié)外展、上舉、內旋受限明顯,以致梳頭、洗臉、穿脫衣服等日?;顒永щy。 【浮針治療】 尋找痛點: 疼痛最明顯的地方往往是組織粘連及炎性反應最嚴重的地方,也是確定浮針針方向和提高治療效果的關鍵步驟。所以,術者在針刺前必須在患肩周圍選出一個或幾個最敏感的壓痛點做為浮針治療的針剌點,做好標記。 針刺方法:在距痛點68厘米處常規(guī)消毒,然后術者右手持浮針針柄,左手食指和拇指固定痛點下方皮膚,針尖斜面向上,對準痛點,針體與皮膚呈1525快速刺入皮下,若刺入肌層將針尖抽退至皮下,放平針身,沿皮下向前推進至痛點附近后,手握針柄做扇形運動數次,然后按壓痛點檢驗治療效果。絕多數患者經治療后疼痛減輕或緩解,功能受限亦有一定的改善。若疼痛無改善,可重復做數次扇形環(huán)掃運動,直至疼痛減輕為止。,安徽省淮北衛(wèi)生學校 張志軍,肱骨外上髁炎,肱骨外上髁炎又叫網球肘或肱橈滑囊炎。一般記載本病多見于網球運動員,故稱之為“網球肘”。但日常所見網球運動員甚少,而其它職業(yè)患者占多數,長期勞損與該病的發(fā)病確有一定關系。 【臨床表現】 主要癥狀是緩慢出現的肱骨外上髁處的疼痛,疼痛可向前臂橈側、腕部或上臂放射。握物無力,尤其在屈肘時手不能拿重物,但肘關節(jié)在伸直時能提重物。檢查時肘部活動正常。肱骨外上髁處有局限性增生隆起。肱骨外上髁、橈骨頭或肱橈關節(jié)處壓痛明顯。伸肌腱牽拉試驗陽性,方法:肘伸直、握拳、屈腕,然后將前臂旋前,即發(fā)生肘外側部劇痛。 【浮針治療】 對于肱骨外上髁炎患者的治療,可以從上向下,在肘關節(jié)上選擇進針點,也可從下向上,在肘關節(jié)下進針?;蛘邫M向進針,第一次治療時很難一下找出療效最佳的治療點。在首次治療時,相當部分患者的疼痛會奇跡般地減輕或消失,也有部分病人感覺效果不明顯。,安徽省淮北衛(wèi)生學校 張志軍,落枕,落枕是指頸項疼痛牽強及活動困難,屬于頸部軟組織急性損傷,多數是由于胸鎖乳突肌或斜方肌損傷導致。 【臨床表現】 多于晨起后感到一側頸或肩部酸痛不適,頸項旋轉功能受限,重者疼痛牽涉患側肩背及上肢,并見頭向一側歪斜,轉頭時身體一起活動。 查體:胸鎖乳突肌起止點或斜方肌明顯壓痛和肌緊張,病程長者可觸及肌腹有條索狀物。 【浮針治療】 斜方肌明顯壓痛可以從頸背部進針,針尖向上或從肩井部向頸部斜刺。,安徽省淮北衛(wèi)生學校 張志軍,頸椎病,頸椎病,又稱頸椎退行性關節(jié)炎、頸肩綜合征、頸椎綜合征。當前各家著作對此尚無統一的定義,對頸椎病包括的范圍及臨床分型也有所不同。從臨床習慣看,頸椎病一般泛指頸段的骨、椎間盤、韌帶、肌肉、神經及血管等因為退行性改變和勞損、外傷等引起的一系列臨床癥狀。其發(fā)病率在成人中約占10%15%,常在中年以后發(fā)病,40歲以上的病人可占80%。男性多于女性 。 【臨床表現】 臨床上主要分以下六型: (一)神經根型頸椎病 頸椎病中本型最常見,約占頸椎病的50%-60%。年齡多在40歲以上,男多于女。其病緩慢,多無明顯外傷史。 1.癥狀 頸肩及上背部疼痛,多為持續(xù)性隱痛或酸痛,以后疼痛可沿神經根分布由上肢放射至手部,疼痛串至一只手的兩或三個手指,多在尺側,可有燒灼樣、針刺樣或觸電樣疼痛。有的伴有頭皮痛,頭頸后伸、側彎或咳嗽時可使疼痛加重、無力感。手的握力減弱,精細動作有困難,皮膚麻木,感覺遲鈍。,安徽省淮北衛(wèi)生學校 張志軍,脊髓型頸椎病,(二)脊髓型頸椎病 脊髓型頸椎病可引起四肢癱瘓,此型約占頸椎病的10%-15%,致殘率較高。 1、癥狀 發(fā)病年齡多在40歲以上,起病緩慢,病程長,常有慢性勞損史,約2%左右的病人有過外傷史。先由下肢發(fā)麻、發(fā)沉開始,可單側也可雙側;隨后行走困難,步態(tài)不穩(wěn),雙腳有踩棉花的“踏空感”,肌肉發(fā)緊,頸部發(fā)僵且后伸時癥狀加重。進而出現一側或兩側上肢麻木、疼痛、手無力,持物不穩(wěn),精細動作困難,部分病人有尿儲留。因發(fā)病機制不同,故同時有根性癥狀者極少,北醫(yī)三院報告僅為6.5%。如交感神經受刺激,可有頭暈、頭痛、半身汗出等癥狀,軀干部常從第二或第四肋以下感覺障礙,胸部或腹部發(fā)緊有“束帶感”。,安徽省淮北衛(wèi)生學校 張志軍,脊髓型頸椎病,2 體征 頸部僵硬,后伸或側彎受限,棘突或其旁有壓痛,壓頭試驗和牽拉試驗均為陰性。下肢肌張力增高,呈不完全痙攣性癱。膝、跟腱反射亢進,肌痙攣側的Babinski征陽性,踝、髕陣攣陽性,上肢肱二、三頭肌腱反射亢進,Hoffman征陽性,這是脊髓受壓的重要體征。感覺障礙的平面并不規(guī)則,軀干可從第二肋以下感覺減退,也可能某一段區(qū)域有感覺障礙。下肢多有感覺障礙,而深感覺存在。如若出現痛覺、溫覺與觸覺分離現象,多為脊髓半側受壓所致。,安徽省淮北衛(wèi)生學校 張志軍,脊髓型頸椎病,3 線檢查 頸椎平片可見頸椎變直或向后成角,多個節(jié)段間隙變窄,椎體退變增生,尤以后骨刺明顯。鉤椎關節(jié)有骨刺形成,過伸或過展位片可見頸椎失穩(wěn)節(jié)段;斜位片椎間孔變小,小關節(jié)重疊,項韌帶鈣化。頸椎管的矢狀徑多在13mm以下,矢狀徑與橫徑比在0.75以下。 4 特殊檢查 (1) CT掃描 可作為脊髓型頸椎病的常規(guī)檢查,能夠顯示椎體后骨刺、椎管容積、黃韌帶的鈣化等。 (2) 核磁共振 能分辨骨、椎間盤、脊髓、神經根及其它軟組織的形態(tài);能見到脊髓受壓的情況以及是否有變性,其壓迫是源于骨刺、椎間盤或黃韌帶肥厚等。,安徽省淮北衛(wèi)生學校 張志軍,脊髓型頸椎病,【診斷要點】 如有以下癥狀和體征者應高度懷疑本?。?(1) 40歲以上的病人有軀或軀干麻木、肌肉無力,癥狀時輕時重;病人出現行走困難,雙側或單側下呈痙攣性癱,而后出現上肢的感覺和運動障礙,或伴有大小便功能障礙。感覺障礙不規(guī)則,除頸部發(fā)僵外無其它癥狀。 (2) 至少查出一處以上腱反射亢進,一個以上的病理反射。 (3) 線片可見頸椎變直、椎間隙變窄、后骨刺、鉤椎關節(jié)增生、椎管狹窄等。 (4) 如診斷有困難,可行掃描和核磁共振檢查,多可確診。,安徽省淮北衛(wèi)生學校 張志軍,椎動脈型頸椎病,(三)椎動脈型頸椎病 亦為繼發(fā)于頸椎間盤退行性變的一種頸椎病,多由鉤椎關節(jié)骨刺壓迫、刺激所致,使椎動脈供血不足,因此臨床癥狀相當復雜。其特點是腦部癥狀多于四肢癥狀。 1 眩暈 為本病的主要癥狀。眩暈可為旋轉性、浮動性、搖晃性,或下肢無力、站不穩(wěn),有傾斜或移動感。頸部伸屈或側彎旋轉時,要某個位置上可誘發(fā)眩暈或使其加重。因腦部缺血可伴有陣發(fā)性耳鳴、耳聾及聽力減退等。在臨床上,眩暈可表現為一過性、間歇性或復發(fā)性。,安徽省淮北衛(wèi)生學校 張志軍,椎動脈型頸椎病,2 頭痛 由于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而側支循環(huán)血管擴張引起頭痛。主要枕部及頂枕部,多為脹痛或跳痛。 3 植物神經功能障礙 有惡心、嘔吐、出汗或無汗、心動過緩或過速、呼吸節(jié)律不整齊等。 4 猝倒 是本病的一種特殊癥狀,一般無先兆,多發(fā)生在行走或頸部過度旋轉伸屈時。病人突覺下肢無力而倒地,但神志清楚,視力、聽力及講話均無障礙,并能立即起繼續(xù)活動。 5 視覺障礙 較為常見。病人有突然弱視或失明,持續(xù)數分鐘后視力可恢復。也有表現為復視、幻視或視野缺損等癥狀。 6 運動障礙 主要表現為延髓麻痹講話不清,吞咽困難,喝水反嗆等。肢體癱瘓癥狀多較輕,有時只有椎體束征。面神經癱。平衡障礙或濟失調。 7 感覺障礙,安徽省淮北衛(wèi)生學校 張志軍,椎動脈型頸椎病,主要是面部感覺異常,四肢偶有感覺減退。 8 精神癥狀 表現為立體定向障礙和記憶障礙。 9 線斜位片 可見鉤椎動脈扭曲陰影。 診斷要點 病人在中年以上,有慢性頸椎病史和腦動脈硬化。 突然發(fā)生眩暈、頭痛、惡心、嘔吐甚至猝侄。 癥狀為發(fā)作性、可逆性,有復發(fā)傾向。 腦血流圖和腦電圖可確定腦部缺血。 椎動脈造影能確定椎動脈的扭曲或受壓情況。,安徽省淮北衛(wèi)生學校 張志軍,交感神經型頸椎病,(四)交感神經型頸椎病 頸神經根并無交感神經的節(jié)前纖維發(fā)出,至胸,才發(fā)出節(jié)前纖維,組成頸交感神經節(jié),其節(jié)后纖維隨著頸神經、脊髓腦膜回返神經、椎動脈等分布。因此頸部交感神經的分布范圍極廣,一旦受累引起的癥狀也極為復雜,多見的是交感神經興奮癥狀,少數出現抑制癥狀。 交感神經興奮癥狀 (1)頭部癥狀 頭痛或偏頭痛,但與頭的旋轉屈伸無關??砂橛袗盒?,很少嘔吐。 (2)眼部癥狀 眼裂增大,視物模糊,瞳孔擴大。眼球脹痛、流淚,或干澀,或“冒金花”。嚴重者視力明顯下降。 (3)周圍血管癥狀 血管痙攣者,肢體發(fā)涼怕冷,局部皮溫稍低、麻木。血管擴張者皮膚發(fā)紅、發(fā)熱、腫脹、疼痛。 (4)心臟癥狀 心跳加速,心律不齊,心前區(qū)疼痛等。有人稱之為頸椎病性心臟病。 (5)發(fā)汗障礙 表現為多汗或少汗,怕冷或怕熱。以臉面、額項、一側軀干為常見。 (6)其他 有耳底痛、耳鳴、聽力下降、發(fā)音不清等,甚則失聽、失音。,安徽省淮北衛(wèi)生學校 張志軍,交感神經型頸椎病,2 交感神經抑制癥狀 也就是迷走神經興奮癥狀。主要表現為頭昏眼花、眼瞼下垂、流淚、鼻塞、心動過緩、血壓偏低、胃腸功能紊亂、排尿障礙等。 診斷要點 合并有神經型的、脊髓的或椎動脈型的頸椎病,容易做出診斷,單純交感神經型的診斷則較困難。 椎動脈型頸椎病的頭痛等癥狀,在頭頸屈伸旋轉時加重;而交感型則與頭位置無關。 診斷有困難時可用局部麻醉藥物做上胸硬膜外封閉或星狀神經節(jié)封閉,如癥狀立即緩解或消失者應考慮本病。,安徽省淮北衛(wèi)生學校 張志軍,食道型、混合型頸椎病,(五)食道型頸椎病 椎體前方骨刺較大,可壓迫食道引起吞咽困難;同時因膈神經受累而產生呼吸困難,喉返神經受刺激引起聲音嘶啞等。臨床上罕見。 (六)混合型頸椎病 即有兩種類型或兩種以上類型癥狀者,臨床上常見。 3 X線檢查 側位片上可見頸椎生理前凸減小、變直、甚至后凸,椎間隙變窄,椎體前后相鄰緣有骨質增生。必要時攝頸椎過伸位和過屈位片,??梢婎i椎不穩(wěn),有輕度滑椎,病變間隙常見相應的韌帶鈣化灶。斜位片可見鉤椎關節(jié)有無骨刺及椎間孔的變化。脊髓造影可見神經根有無受壓跡象。必要時行CT檢查以利確診。,安徽省淮北衛(wèi)生學校 張志軍,頸椎病浮針治療,【浮針治療】 頸項部疼痛從下向上進針;背部疼痛多取橫刺,針尖對準脊柱;肩部疼痛、麻木多從上肢遠端向近心端進針,也可根據情況向遠端進針,上肢痛麻在治療時一般均需先在頸部治療;兩側頸背部酸痛需兩側同時治療;眩暈等癥可以從上位胸椎兩側向頭頸部平行進針。 浮針療法對頸型和神經根型頸椎病療效明確,取效快捷,遠期療效也好,且能明顯減少治療次數和療程;椎動脈型及交感型也有很好的即時療效;脊髓型療效欠佳。,安徽省淮北衛(wèi)生學校 張,安徽省淮北衛(wèi)生學校 張志軍,急性腰扭傷,因勞損或運動及外傷等原因,致使腰部肌肉、筋膜和韌帶承受超負荷活動引起不同程度的纖維損傷,迅速產生一系列臨床癥狀,稱為急性腰扭傷。 本病多見于青壯年體力勞動者、運動員或長期從事彎腰工作者。20-30歲者發(fā)病率較高,兒童及老年人較少。平素缺乏鍛煉,偶爾參加體力勞動的人,常因動作不協調而患此病。 90%以上的患者多發(fā)生在腰骶部、兩側骶棘肌和骶髂關節(jié)處。據青島醫(yī)學院骨科統計,本病占門診腰背痛的4%。工廠礦山尤為多見,可占患者總數的9.5%-14%。損傷嚴重者或急性期治療不當,可遺留慢性腰痛,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安徽省淮北衛(wèi)生學校 張志軍,急性腰扭傷,【臨床診斷】 (一)癥狀 急性腰扭傷男性多見。有明顯外傷史。受傷時病人可感到腰部有斷裂感或撕裂聲,重者即刻不能活動,腰部一側或兩側劇烈疼痛,不能挺直,俯仰屈伸、轉側起坐均感困難。腰肌常有明顯痙攣,深呼吸、咳嗽等均或能加重疼痛。病人常以手扶腰,嚴重者不能站立,疼痛汗出。腰脊柱多向患側傾斜。也有的受傷當時疼痛不重,還能繼續(xù)工作,但休息一夜后腰部劇痛。腰部疼痛有明顯的局限性,病人常能指出扭傷或疼痛的區(qū)域。約20%-60%的病人,同時有牽扯性下肢痛,疼痛的部位以下腰部、骶髂關節(jié)附近多見。疼痛為持續(xù)性。,安徽省淮北衛(wèi)生學校 張志軍,急性腰扭傷,(二)體征 1 絕大多數病人都有明顯局限性的壓痛點,壓痛點多為一處,但也可有幾處。壓痛即是組織損傷部位,多在腰骶關節(jié)、第三腰椎橫突尖部、髂嵴后緣、棘突或棘旁處等。多數病例痛在深處,表面無腫脹,但有肌肉痙攣。 2 脊柱生理曲線的改變 肌肉、筋膜、韌帶的撕裂傷可引起疼痛,疼痛所致肌肉保護性痙攣,而不對稱的肌痙攣可引起脊柱的生理曲線改變,常見的是前凸減小或側彎畸形,脊柱強直,骶棘肌隆起。彎腰或向健側屈時疼痛加劇。臥床則疼痛減輕,肌肉亦稍松弛。 3 直腿抬高試驗和骨盆旋轉試驗陽性 急性腰扭傷的病人直腿抬高時訴腰部疼痛,甚至擴散到臀部或大腿后部,此種疼痛是由骨盆旋轉牽拉腰部肌肉、韌帶所致。同樣,屈髖、屈膝時因肌肉緊張而加重疼痛。,安徽省淮北衛(wèi)生學校 張志軍,急性腰扭傷,【浮針治療】 多在扭傷同側橫刺,進針點選擇在痛點外或內側,有時在不影響腰部活動情況下,可以從上向下進針;兩側均痛時可兩側同時分別治療;棘上或脊間壓痛,脊柱兩側均可進針,但多選擇引起腰痛一側;痛點較多時可先治療最痛點。,安徽省淮北衛(wèi)生學校 張志軍,慢性腰肌勞損,急性腰扭傷治療不當或治療不徹底,長期保持不良姿勢導致腰部軟組織勞損,腰肌容易疲勞而出現疼痛,稱為慢性腰肌勞損。是慢性腰痛的常見病因之一,有稱之為“功能性腰痛”。主要病變在腰背肌纖維、筋膜等軟組織。多見于青壯年。有時外傷史不明顯,常與職業(yè)和工作環(huán)境有關。緩慢發(fā)病,腰部酸脹疼痛,病程纏綿。陰雨天或勞動后癥狀加重,休息后可緩解。,安徽省淮北衛(wèi)生學校 張志軍,慢性腰肌勞損,【臨床診斷】 (一)癥狀 腰背部及骶部酸脹、疼痛、無力感。休息時輕,勞累后加重,若適當活動或經常改變體位也有助于癥狀減輕。病人不能久站,不能堅持彎腰工作,常被迫頻頻伸腰或以拳擊腰部以緩解疼痛。仰臥時腰部墊枕可使肌肉放松,保持腰椎生理前凸時則較舒適。腰部疼痛常與天氣變化有關,陰雨天氣、潮濕環(huán)境或感受風寒后,疼痛往往加重。 (二)體征 腰背部的功能一般正常。腰部外觀多無變化,有時有的患者一側或兩側骶棘肌摸之發(fā)板、僵硬,肌肉無彈性且有壓痛。壓痛點常不局限,但找到壓痛點能提示受損部位。壓痛點常在骶棘肌、腰骶部棘突旁或突間、髂嵴、臀大肌或腰椎橫突部等。神經系統檢查多無陽性體征。病人雖自覺損傷部位皮膚麻木,但常無明顯感覺障礙,亦無反射障礙和肌萎縮。,安徽省淮北衛(wèi)生學校 張志軍,慢性腰肌勞損,【浮針治療】 常從痛點的上或左右進針,多選擇脊柱同側,痛點較多時可逐個治療。浮針治療本病多可針到痛消。疼痛越明顯,療效越好,13次可愈。,安徽省淮北衛(wèi)生學校 張志軍,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軟組織傷科的常見病、多發(fā)病,是腰腿痛最常見的原因之一。本病多發(fā)于青壯年,表現為腰腿痛和運動功能障礙,有馬尾神經損害時可有大小便功能障礙,嚴重者可致截癱,對患者的生活、工作、心理均可造成很大影響。 【臨床表現】 一 腰痛和放射性下肢痛 腰痛和放射性下肢痛是本病的突出癥狀,發(fā)生率高達96.5%。多數病人先有腰痛,而后出現腿痛,部分病人腰痛和腿痛同時發(fā)生;少數病人只有腿痛而無腰痛。有的病人出現腿痛后,腰痛減輕或消失。疼痛程度輕者可堅持工作,重者疼痛難忍,臥床不起,翻身困難。痛的性質多為刺痛、燒灼樣痛或刀割樣痛,且伴有麻、脹等感覺。 疼痛隨腹壓和腦脊液壓力增高的動作,如咳嗽、打噴嚏、排便,甚至大笑或大聲說話而加劇。,安徽省淮北衛(wèi)生學校 張志軍,腰椎間盤突出癥,二 跛行 常有跛行,嚴重者須扶拐或不能行走。 三 腰肌痙攣、脊柱畸形和活動受限 常有一側或兩側腰肌痙攣。脊柱后凸或側彎畸形,前 屈后伸活動受限。 四 棘突間旁側壓痛、叩擊痛與向下肢的放射痛 壓痛點與放射痛始發(fā)點,一般即病變處。尤其在站立伸腰挺腹時,壓痛與放射痛更為明顯。 五 神經功能損害 受累神經根所支配的肌肉發(fā)生萎縮,肌力減退。 受累神經根分布區(qū)可出現感覺過敏、減退或消失。,安徽省淮北衛(wèi)生學校 張志軍,腰椎間盤突出癥,體征: L45椎間盤突出者常有膝腱反射減弱或消失;L5S1椎間盤突出者跟腱反射減弱或消失。 直腿抬高試驗:L34及以上的椎間盤突出多數為陰性;L45椎間盤突出可見部分陰性;L5Sz者為陽性。 用手壓迫一側或兩側頸靜脈13分鐘,可出現腰痛和放射性疼痛。 仰臥挺腹試驗陽性。 X線檢查: 正位片可見腰椎側彎; 側位片見腰椎生理曲度變直或反張,或椎間隙變窄,椎體邊緣骨質增生。 脊髓腔造影陽性有確診和定位意義,但目前已少用,代之以CT,MRI,可以對突出的椎間盤的形態(tài)、位置有直觀的反映。,安徽省淮北衛(wèi)生學校 張志軍,腰椎間盤突出癥,【浮針治療】 先治腰部,多從外側向脊柱方向平刺,若2個椎間盤突出,可并排針刺;再調整體位治療臀部疼痛,可從痛點的外側、上方或下方針刺,針尖對向痛點;最后治療下肢疼痛,若痛不過膝,可從膝關節(jié)上方進針,針尖向上;若疼痛放射足部,可從踝關節(jié)上10厘米左右進針,針尖向上;如足部疼痛明顯,也可向足部進針;若疼痛僅出現下肢,腰部不痛,可單純治療下肢疼痛,但最好同時對相應椎間盤突出部位進行治療。 浮針療法對部分病人可收奇效,治療即時可完全解除或明顯緩解疼痛等癥狀,并使活動受限改善,肌肉痙攣緩解,下肢放射痛可通過掃散手法快速完全消除。對麻木的治療,效果稍慢一些。 一般采用浮針治療本病35次后,不能取得較滿意的療效,應考慮配合其他療法綜合治療。,安徽省淮北衛(wèi)生學校 張志軍,謝 謝,安徽省淮北衛(wèi)生學校 張志軍,

注意事項

本文(浮針療法-安徽省淮北衛(wèi)生學校張志軍.ppt)為本站會員(max****ui)主動上傳,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站客服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