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屆高考生物一輪復習 限時規(guī)范特訓 第5章 第1節(jié)練習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4屆高考生物一輪復習 限時規(guī)范特訓 第5章 第1節(jié)練習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必修1 第5章 第1節(jié)
(時間:45分鐘 分值:100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70分)
1.下列有關酶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是有分泌功能的細胞產生的?、谟械膹氖澄镏蝎@得,有的從體內轉化而來?、鄯彩腔罴毎寄墚a生酶 ④絕大多數酶是蛋白質?、萦械拿甘堑鞍踪|,有的是固醇 ⑥酶在代謝中有多種功能?、咴谛玛惔x和生殖發(fā)育中起調控作用?、嗝钢皇瞧鸫呋饔谩、崦钢辉诩毎麅劝l(fā)揮作用
A.①②⑤ B.③⑦⑨
C.③④⑧ D.④⑤⑥
答案:C
解析:酶是活細胞產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大多數酶是蛋白質類物質,少數為RNA,它只有催化功能,在個體發(fā)育中起
2、調控作用的是激素。
2.[2013·北京師大附中月考]下列各圖中,①表示有酶催化的反應曲線,②表示沒有酶催化的反應曲線,E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正確的圖解是( )
答案:C
解析:活化能是指分子從常態(tài)轉變?yōu)槿菀装l(fā)生化學反應的活躍狀態(tài)所需要的能量。C圖中的E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
3.[2013·北京東城區(qū)期末]下列有關酶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酶的數量因參與化學反應而減少
B.酶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C.同一生物體內的各種酶催化反應條件都相同
D.任何一個活細胞都能產生酶,酶在細胞內才起催化作用
答案:B
解析:酶的數量不會隨著化學反應而變化;絕大多數
3、酶屬于蛋白質,少數酶為RNA,故酶的基本組成單位為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同一生物體內的酶催化反應的條件可能不同,如胃蛋白酶的最適pH為1.5,唾液淀粉酶的最適pH約為6.8;酶是活細胞產生的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機物,任何一個活細胞都能產生酶,酶可以在細胞內或細胞外起催化作用。
4.(2013·南昌模考Ⅰ)取經過編號的5支試管分別加入2 mL 0.5 mol/L的過氧化氫溶液,進行如下實驗,根據實驗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試管
編號
1
2
3
4
5
加入
物質
適量唾液
銹鐵釘
生土豆塊
熟土豆塊
生土豆
塊+
稀鹽酸
實驗
結果
幾乎無
4、氣泡
少量氣泡
大量氣泡
幾乎
無氣泡
幾乎無
氣泡
A.說明酶具有高效性的是3號和4號實驗
B.1號和3號對照不能說明酶有專一性
C.各組實驗都不能體現酶的活性與溫度之間的關系
D.3號和5號對照可以說明酶的活性受pH的影響
答案:D
解析:酶具有高效性是通過無機催化劑與酶相比較(即2號與3號實驗)得出的。1號和3號實驗是兩種酶催化一種底物,能說明酶具有專一性。3號與4號實驗對比能說明高溫會降低酶的活性。3號和5號實驗的自變量是pH,說明pH會影響酶的活性。
5. [2011·濟南一模]下列關于酶特性實驗設計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 驗證酶的專一性時,
5、自變量是酶的種類
B. 驗證酶的高效性時,自變量是酶的濃度
C. 探究溫度對酶活性影響時,自變量是溫度
D. 探究酶催化作用的最適pH時,應設置過酸、過堿、中性三組
答案:C
解析:驗證酶的專一性時,自變量是底物種類或酶的種類;驗證酶的高效性時,自變量是催化劑的種類;因酶的最適pH不一定是中性,故探究酶催化作用的最適pH時,應在由過酸到過堿之間,按一定的梯度設置多組實驗進行對照。
6.[2013·溫州聯考Ⅱ]右圖是含有淀粉瓊脂的實驗裝置。將該裝置經表中的方法處理后,放在37 ℃下培養(yǎng)24 h后,再用碘液沖洗圓點。瓊脂塊各圓點的處理方法和結果如下,依據實驗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6、
圓點
處理方法
實驗結果
A
滴加淀粉酶溶液
紅棕色
B
接種面包霉
紅棕色
C
滴加煮沸的淀粉酶溶液
藍黑色
D
滴加蔗糖酶溶液
?
E
滴加淀粉酶溶液,并加適量鹽酸
藍黑色
A.面包霉能分泌淀粉酶,酶可在細胞外發(fā)揮作用
B.酶的活性受溫度影響,并隨溫度的升高其催化活性逐漸增強
C.圓點E實驗可說明酶具有高效性和專一性的特點
D.酶的催化需適宜的溫度,據此可推斷表中“?”處應是藍黑色
答案:A
解析:由A圓點和C圓點的變化比較知,酶的活性受溫度影響,高溫使酶失去活性,B錯誤;由A圓點和E圓點的變化比較知,酶的催化需適宜的pH,不能說明酶具
7、有高效性和專一性的特點,C錯誤;酶的催化具有專一性,蔗糖酶不能催化淀粉水解,D錯誤;由A圓點和B圓點變化比較知,面包霉能分泌淀粉酶,酶可在細胞外發(fā)揮作用,A正確。
7.[2013·北京市東城區(qū)期末]如下圖表示酶的有關實驗:取甲、
乙兩支潔凈的試管分別注入3 mL淀粉糊。然后在甲試管中注入2 mL新鮮的小麥淀粉酶濾液,在乙試管中注入2 mL清水,振蕩這兩支試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往兩支試管中分別滴入1滴碘液,在35 ℃水浴中保溫5 min,乙試管中變藍
B.兩支試管內各物質的量要求相同,是為了排除物質用量的不同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C.35 ℃是小麥淀粉酶起催化作用的最適溫度
8、
D.若用該裝置來驗證酶的專一性,可以用斐林試劑檢驗顏色變化
答案:B
解析:應先在35 ℃水浴中保溫5 min,再滴入1滴碘液檢測,否則,甲試管中也會出現藍色,A項錯誤;該實驗不能證明35 ℃是小麥淀粉酶起催化作用的最適溫度,恒溫條件是為了排除溫度因素對實驗結果造成的干擾,C項錯誤;底物和酶均只有一種,不能用來驗證酶的專一性,D項錯誤。
8.[改編題]下列代謝過程的圖解中,a~f代表相應的酶。若X、Y、Z都積累過量時,才會抑制酶a的活性。為獲得盡可能多的X產物,被抑制的酶最好是( )
A.e和f B.e和c
C.d D.b和c
答案:C
解析:根據題意可知,為了獲
9、得盡可能多的X產物,應使題圖中的代謝過程只沿著①→②→③→X進行,因此必須抑制③→④的代謝,即被抑制的酶最好是d。
9.[歷年經典保留題]影響酶催化反應速率的因素有溫度、反應物濃度、酶的濃度等。如圖表示在最適溫度下,某種酶的催化反應速率與反應物濃度之間的關系。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若在B點增加酶的濃度,反應速率會減慢
B.若在A點提高反應溫度,反應速率會加快
C.若在C點增加反應物濃度,反應速率將加快
D.若在A點增加反應物濃度,反應速率將加快
答案:D
解析:增加酶濃度,反應物與酶的結合機會增大,反應速率加快,A項錯誤;題圖為最適溫度下,某種酶的催化反應速率與反應物
10、濃度之間的關系,若提高反應溫度,反應速率會減慢,B項錯誤;若在C點增加反應物濃度,受酶濃度的限制,反應速率不變,C項錯誤。
10.[信息題]北京師范大學賈宗超教授、鄭積敏博士,在研究中發(fā)現了在同一蛋白的同一活性中心上行使相反功能的新機制,其研究成果首先公布在頂級專業(yè)期刊《Nature》上。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活性中心”指的是酶的識別位點
B.“同一蛋白”指的是酶
C.每一種酶只能催化一種或一類物質的化學反應,所以活性中心與反應物是一一對應關系
D.要較長時間保持酶活性,各種酶制劑都應保存在低溫的條件下
答案:C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考生獲取信息的能力。由題干信息可知
11、,新的科技發(fā)現證明同一種酶也可以起相反的兩種作用,所以C項是錯誤的;低溫有利于酶的保存。
11.[新題快遞]下圖表示在不同條件下,酶催化反應的速率(或生成物的量)變化。下列有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
A.圖①虛線表示酶量增加一倍時,底物濃度和反應速率的關系
B.圖②虛線表示增加酶濃度,其他條件不變時,生成物的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
C.圖③不能表示在反應開始的一段時間內,反應速率與時間的關系
D.若圖②中的實線表示Fe3+的催化效率,則虛線可表示過氧化氫酶的催化效率
答案:C
解析:在底物濃度相同條件下,酶促反應速度與酶的濃度成正比。酶的濃度增大,其酶促反應速度就增大,生成
12、相同量的產物所需的時間就短,A、B項正確;題圖③可表示隨著反應的進行,底物濃度越來越小,由于酶量一定的條件下,隨著底物濃度的減少,反應速率也減小,所以圖③可以表示反應速率與時間的關系,C項錯誤;過氧化氫酶比Fe3+的催化效率高,在同樣底物濃度的條件下,過氧化氫酶使反應達到平衡點比Fe3+快,因此圖②虛線可表示過氧化氫酶的催化效率,D項正確。
12.[2013·江西師大附中月考]下列有關酶的實驗設計思路正確的是( )
A.利用過氧化氫和過氧化氫酶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
B.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驗證酶的專一性
C.利用過氧化氫、新鮮的豬肝研磨液和氯化鐵溶液研究酶的高效性
D.利
13、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別為3、7、11的緩沖液驗證pH對酶活性的影響
答案:C
解析:過氧化氫在加熱的條件下分解會加快,A項錯誤;蔗糖和碘液不發(fā)生顏色反應,B項錯誤;胃蛋白酶的最適pH為1.8左右,D項設置的pH梯度不合適,D項錯誤。
13.[概念題]模型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數學模型等。而物理模型是指以實物或圖畫形式直觀地表達認識對象的特征,如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DNA雙螺旋結構模型,就是物理模型。下圖為某同學所作的酶催化作用的模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圖中的A一定是蛋白質,因為A是酶
B.若圖中的B表示氨基酸,A表示酶,則該生理過程表示脫水縮合
C.該模型是物理
14、模型,能很好地解釋酶的專一性
D.人成熟的紅細胞內不能合成酶,也無上述模型表示的生理過程
答案:C
解析:絕大多數酶是蛋白質,少數是RNA,A項錯誤;題圖中的模型表示分解反應,B項錯誤;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無細胞核,不能合成酶,但只要是活細胞就能進行新陳代謝,就能發(fā)生模型表示的分解反應,如紅細胞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D項錯誤。
14. [2012·山東臨沂一模]右圖是在最適溫度下,麥芽糖酶的催化速率與麥芽糖量的關系。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如果溫度上升5℃,b點向左下方移動
B. a點時,麥芽糖酶全部參與催化
C. 可用斐林試劑鑒定麥芽糖的分解情況
D. 因受酶活性的限制
15、,bc段催化速率不再增加
答案:A
解析:最適溫度時酶的活性最高,升高或降低溫度,酶的活性都會降低,因此如果溫度上升5℃曲線上每一點都會下移,A正確;b點表示麥芽糖酶全部參與催化,B錯誤;麥芽糖及其產物葡萄糖都具有還原性,因此不能用斐林試劑進行鑒定,C錯誤;bc段催化速率不再增加是因為酶的數量有限,而不是酶活性受限制,D錯誤。
二、非選擇題(共30分)
15.(10分)酶活性受溫度、pH、底物濃度、酶濃度、重金屬離子等條件的影響。請回答:
(1)右圖為某酶在不同溫度下反應曲線和時間的關系(在反應物足夠多的情況下),從圖中可以獲得的信息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16、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的唾液淀粉酶作用于某種物質(底物)。溫度和pH保持最適值,生成物質的量與反應時間關系如圖。
該酶作用后的產物是________。如將溶液的pH由2逐漸調到10,生成物質的量將________。若增加酶濃度,其他條件和底物濃度不變,請在原圖上畫出生成物質的量的變化曲線。
答案:(1)①40 ℃~50 ℃時酶的催化效率最高?、?0
17、℃以下時,隨溫度升高,酶的活性增強?、?0 ℃以上時,隨溫度升高,酶的活性逐漸降低(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2)麥芽糖 不變
解析:(1)根據不同溫度下生成物質量的變化曲線可知酶活性與溫度變化間的關系。(2)唾液淀粉酶的作用是將淀粉水解為麥芽糖。唾液淀粉酶在pH為2時已變性失活。增加酶濃度可縮短反應達到平衡的時間。
16.[2013·中山紀念中學月考](9分)將某種玉米子粒浸種發(fā)芽后研磨成勻漿、過濾,得到提取液。取6支試管分別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后,分為3組并分別調整到不同溫度,如圖所示。然后在每支試管中加入少許等量的玉米子粒提取液,保持各組溫度30分鐘后,繼續(xù)進行實驗(提取液中還原性物
18、質忽略不計):
(1)若向A、C、E三支試管中分別加入適量的班氏試劑或斐林試劑,沸水浴一段時間,觀察該三支試管,其中液體顏色呈磚紅色的試管是________;磚紅色較深的試管是________,顏色較深的原因是________;不變色的試管是________,不變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向B、D、F三支試管中分別加入等量的碘液,觀察三支試管,發(fā)現液體的顏色都是藍色,產生該顏色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實驗的三種處理溫度不一定是玉米子粒提取液促使淀粉分解的最適溫度。你怎樣設計實驗才能確定最適溫度?(只要求寫出設計思路)
答案:(1)A和C C 淀粉酶在40 ℃時活性相對較高,催化淀粉水解產生的還原糖多 E 酶變性失活
(2)剩余的淀粉遇碘變藍
(3)在20 ℃和100 ℃之間每隔一定溫度設置一個實驗組,其他實驗條件保持一致,以反應液和上述試劑(或答碘液或答班氏試劑或答斐林試劑)發(fā)生顏色反應的程度為指標確定最適溫度
解析:(1)發(fā)芽的玉米子粒中有淀粉酶,在不同溫度下,淀粉酶的活性不同,對
20、淀粉的催化程度也不相同。40 ℃條件下酶的活性比20 ℃情況下強,催化分解的速度快,產生的麥芽糖多,因此加入班氏試劑或斐林試劑加熱后顏色較深。100 ℃情況下,酶因高溫變性失活,因此試管中沒有反應。(2)遇碘變藍是淀粉的特性,三支試管都變藍說明三支試管中都有淀粉存在。(3)要確定酶的最適溫度,要增加試管數量,并設置成溫度梯度,重復上述實驗。酶的最適溫度應位于磚紅色最深的兩個試管之間,或者就是磚紅色最深所對應的試管。
17.(11分)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劑的洗衣粉。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由下圖推知,該實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 ℃時加酶洗衣粉中堿性蛋白酶的最適含量是________%。
(2)下表是添加脂肪酶的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洗滌效果的實驗記錄,請據表回答問題:
臉盆
編號
洗滌物
(等量)
洗衣粉
(等量)
1
油污布
45
加酶
2
4
2
油污布
45
普通
2
7
3
油污布
5
加酶
2
9
4
油污布
5
普通
2
8
①該實驗設計體現了__________原則。
②若實驗組1號洗凈所需時間接近7 min,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2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衣料不適宜用添加蛋白酶的加酶洗衣粉洗滌的有________。
①棉織品?、诿椘贰、垭婢]織品 ④蠶絲織品
(4)根據以上實驗結果,寫出兩項提高加酶洗衣粉洗滌效果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探究溫度、堿性蛋白酶含量對去污力的影響 0.6 (2)①對照、單一變量?、诿甘Щ睢?3)②、④ (4)
23、用溫水浸泡;延長浸泡時間;增加洗衣粉的用量等(寫出兩項合理答案即可)
解析:由題圖可知,實驗中存在兩個變量:溫度與堿性蛋白酶含量,即實驗探究的是溫度、堿性蛋白酶含量對去污力的影響。在50 ℃時,洗衣粉的去污力在堿性蛋白酶含量為0.6%時達到最大。由表中數據可知,1、3號為實驗組,2、4號為對照組,1、2號與3、4號中只有是否加酶一個變量,該實驗過程體現了對照原則和單一變量原則。若實驗組1號加酶后洗凈時間接近7 min,很可能的原因是酶已經失活。蛋白酶可分解蛋白質,故毛織品、蠶絲織品等以蛋白質為主要成分的衣料不能用含蛋白酶的加酶洗衣粉洗滌。用溫水浸泡(提高酶的活性)、延長浸泡時間(增加酶的催化時間)、增加酶的用量等都可以提高加酶洗衣粉的洗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