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專用)2019版高考生物一輪復習 第1單元 細胞的分子組成與結構 第1講 走近細胞課件.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北京專用)2019版高考生物一輪復習 第1單元 細胞的分子組成與結構 第1講 走近細胞課件.ppt(3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第1講走近細胞,總綱目錄,突破1多種多樣的細胞與細胞學說,突破2用顯微鏡觀察多種多樣的細胞,一、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 1.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的原因,2.多細胞生物生命活動的基礎(連線,將結果寫到答題線上) AbBcCa,(1)最基本的生命系統(tǒng):細胞。 (2)最大的生命系統(tǒng):生物圈。 (3)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單細胞生物。,二、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1.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比較 (1)圖1中的細胞與圖2中的細胞最主要的區(qū)別是前者沒有以核 膜為界限的細胞核。 (2)圖1藍藻細胞中無圖2細胞中的葉綠體,但它也能進行光合作 用的原因是含有藻藍素和葉綠素及光合作用所需的酶。 (3)圖1和圖2細胞的統(tǒng)一性表
2、現(xiàn)在:都有細胞膜、核糖體和DNA分子。,三、細胞的多樣性和統(tǒng)一性,2.常見真核生物、原核生物舉例(連一連,將結果寫到答題線上) 原核生物:ACEGHIJ真核生物:BDFKL,3.將下列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序號填入所屬集合中 a.藍藻b.綠藻c.發(fā)菜d.念珠藻e.顫藻f.紫菜g.硝化細菌 h.酵母菌i.鏈球菌j.玉米k.青蛙l.支原體m.衣原體,巧學妙記(1) 常見原核生物的“一、二、三” (2)易混淆的真核生物:一(衣藻)團(藻)酵母(菌)發(fā)霉(菌)了。,名師點睛單細胞生物與原核生物的關系:單細胞生物中細菌、藍藻 都是原核生物,但變形蟲、草履蟲、酵母菌都是真核生物。,1.建立過程(連一連,將結果
3、寫到答題線上) AbBcCa,四、細胞學說,2.內容 (1)細胞是一個有機體,一切動植物都由 細胞 發(fā)育而來,并由 細胞和細胞產物所構成。 (2)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對與其他 細胞共同組成的整體的生命起作用。 (3)新細胞可以從老細胞中產生。,3.意義 通過對動植物細胞的研究,揭示了細胞的統(tǒng)一性和生物體結構 的統(tǒng)一性。,1.一種病毒同時含有DNA和RNA。( ),3.病毒是一種生物,但它不是一個獨立的生命系統(tǒng)。( ),2.T2噬菌體感染菌體,不會導致菌體裂解。( ),5.在電子顯微鏡下,顫藻和水綿細胞中都能被觀察到的結構是核糖體。( ),4.噬菌體利用宿主菌
4、的氨基酸合成子代噬菌體的蛋白質。( ),7.藍藻無葉綠體,但能進行光合作用。( ),6.原核細胞中既有DNA,也有RNA。( ),8.細菌沒有線粒體,不能進行有氧呼吸。( ),10.細胞學說揭示了細胞的統(tǒng)一性和多樣性。( ),9.真核生物以DNA為遺傳物質,部分原核生物以RNA為遺傳物質。 ( ),,,,,,,,,,,突破1多種多樣的細胞與細胞學說,1.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2.細胞形態(tài)結構多樣性與功能多樣性相統(tǒng)一的實例 (1)蛔蟲在腸道內寄生,只進行無氧呼吸,細胞內沒有線粒體。 (2)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無細胞核,也沒有眾多的細胞器,如核糖體、線粒體等,所以自身不能合成蛋白質,呼吸
5、作用方式是無氧呼吸,不能進行細胞分裂,而且壽命較短。 (3)神經細胞具突起,有利于提高興奮傳導的效率;神經細胞已高度分化,不具有分裂能力。,(4)卵細胞大,有利于儲存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精子小,含細胞質很少,尾部含豐富的線粒體,有利于精子的運動。 (5)具分泌功能的細胞往往形成很多突起,以增大表面積,提高分泌效率,且細胞中內質網和高爾基體含量較多。 (6)代謝旺盛的細胞中,線粒體、核糖體等細胞器含量較多,核仁較大,核孔數(shù)量較多。,1.易混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判斷方法,2.檢索法分析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 (1) (2) (3),(4) (5) (6),3.病毒的知識構建 (1)病毒無細胞結構,在生物
6、學分類上獨立成界,既不屬于真核生物,也不屬于原核生物。 (2)病毒的遺傳物質為DNA或RNA,故每種病毒的堿基和核苷酸各有4 種;在病毒增殖過程中,病毒一般只提供模板,氨基酸原料、核苷酸原料、核糖體、tRNA都由宿主提供。,考向1考查生物系統(tǒng)的層次,1.從生命活動的角度理解,人體的結構層次為() A.原子、分子、細胞器、細胞 B.細胞、組織、器官、系統(tǒng) C.元素、無機物、有機物、細胞 D.個體、種群、群落、生態(tài)系統(tǒng),B,答案B本題主要考查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從生命活動的角度理解,人體最基本的結構層次是細胞,然后依次為組織、器官、系統(tǒng)。元素、化合物、分子、細胞器等不屬于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種群、
7、群落、生態(tài)系統(tǒng)是個體水平以上的結構層次,故B項正確。,2.(2018北京東城期末)大腸桿菌和煙草花葉病毒共有的特征是() A.有擬核 B.有核糖體 C.通過分裂進行增殖D.以核酸為遺傳物質,考向2考查病毒的成分、結構及生活方式,D,答案D大腸桿菌為原核生物,有擬核,病毒無細胞結構,無擬核,A錯誤;大腸桿菌唯一的細胞器為核糖體,病毒沒有細胞器,B錯誤;大腸桿菌通過二分裂進行增殖,病毒只能在宿主細胞內增殖,但不進行分裂,C錯誤;大腸桿菌的遺傳物質是DNA,煙草花葉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DNA和RNA都是核酸,D正確。,3.(2018北京五十五中期中階段性調研)下列關于原核生物的敘述,不正
8、確的是() A.大腸桿菌的細胞內有核糖體 B.細胞對物質的吸收具有選擇性 C.擬核區(qū)中含有環(huán)狀的DNA分子 D.藍藻細胞的葉綠體中含有葉綠素,考向3考查真、原核細胞的結構與功能,D,答案D大腸桿菌是原核生物,核糖體是原核細胞中唯一的細胞器,A正確;細胞膜的存在,使細胞選擇性地從其所處環(huán)境中吸收物質,B正確;細菌的擬核區(qū)有一個環(huán)狀DNA分子,C正確;藍藻為原核生物,無葉綠體,D錯誤。,4.下圖所示四種不同生物,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甲乙兩種細胞的細胞壁可被纖維素酶分解產生葡萄糖 B.乙是低等植物,其細胞中同時具有中心體和葉綠體 C.丙的遺傳物質是單鏈RNA,其結構不穩(wěn)定易產生變異 D.丁細胞
9、中具有雙層膜的結構是葉綠體、線粒體和細胞核,C,答案C甲乙兩種生物都屬于原核生物,其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肽聚糖不能被纖維素酶分解,A項錯誤;藍藻是原核生物,含有藻藍素和葉綠素,能進行光合作用,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擬核,只有核糖體一種細胞器,B項錯誤;丙的遺傳物質是單鏈RNA,其結構不穩(wěn)定易產生變異,C項正確;丁細胞是變形蟲,屬于單細胞真核生物,有線粒體和細胞核,無葉綠體,D項錯誤。,突破2用顯微鏡觀察多種多樣的細胞,1.熟記使用顯微鏡的操作步驟,2.理解顯微鏡的物鏡、目鏡與成像特點 (1)物鏡與目鏡的區(qū)分 區(qū)分物鏡和目鏡,看有無螺紋。有螺紋的是物鏡,沒有的是目鏡。 區(qū)分倍數(shù)看長短。
10、物鏡長的倍數(shù)大,目鏡短的倍數(shù)大。還可看物鏡鏡 頭離標本的距離,倍數(shù)越高,物鏡鏡頭離標本越近。,(2)高倍鏡與低倍鏡的比較,(3)顯微鏡成像特點 成像特點:顯微鏡下所成的像為放大的倒立的虛像,例如實物為字母“b”,則視野中觀察到的為“q”。 移動規(guī)律:若物像在偏左上方,要移到視野中央,則裝片應向左上方移動,即“偏哪向哪移(或同向移動)”。,2.顯微鏡視野中污物位置的判斷方法 (1)污物可能存在的位置:物鏡、目鏡或裝片。 (2)判斷方法:,1.用顯微鏡觀察標本時,正確的操作順序應是() 把裝片放在載物臺上,使標本位于低倍物鏡的正下方 眼睛從側面注視物鏡,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下降至離標本0.5 cm
11、處 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 調節(jié)反光鏡,左眼注視目鏡,使視野明亮 用左眼注視目鏡,同時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上升,直到看見物像;再用細準焦螺旋調節(jié),使視野中的物像清晰,考向考查顯微鏡使用方法,轉動轉換器使高倍物鏡對準通光孔 轉動細準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 將要觀察的物像移到視野中央 A.B. C.D.,答案B用顯微鏡觀察標本時,其操作步驟為(1)對光: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調節(jié)反光鏡,左眼注視目鏡,使視野明亮。(2)先在低倍鏡下觀察:把裝片放在載物臺上,使標本位于低倍物鏡的正下方;眼睛從側面注視物鏡,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下降至離標本0.5 cm處;用左眼注視目鏡,同時轉動粗準
12、焦螺旋使鏡筒上升,直到看見物像;再用細準焦螺旋調節(jié),使視野中的物像清晰。(3)高倍鏡下觀察:將要觀察的物像移到視野中央;轉動轉換器使高倍物鏡對準通光孔;調節(jié)細準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因此正確的操作順序為。,2.用顯微鏡的一個目鏡分別與4個不同物鏡組合來觀察某一細胞裝片。當成像清晰時,每一物鏡與載玻片的距離如圖甲所示。圖乙是圖甲中d條件下觀察到的視野,如果不改變載玻片的位置、光圈及反光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b條件下比c條件下看到的細胞數(shù)多 B.a條件下視野的亮度比d條件下大 C.a條件下可能觀察不到細胞 D.由d條件轉變?yōu)閏條件下觀察時,應先將裝片向左下方移動,答案C圖中a、b、c、d表示物鏡,物鏡越長,其放大倍數(shù)越大,其與玻片的距離越近。所以a的放大倍數(shù)最大,d的放大倍數(shù)最小。b的放大倍數(shù)比c大,所以b條件下比c條件下看到的細胞數(shù)少,故A錯誤;a的放大倍數(shù)比d大,所以a條件下視野的亮度比d條件下小,故B錯誤;a的放大倍數(shù)最大,若轉移到高倍鏡之前,未將細胞移到視野的中央,則可能觀察不到細胞,故C正確;由低倍鏡轉變到高倍鏡觀察時應先將物像移到視野中央,由于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是倒像,故應將裝片向右上方移動才能使物像處于視野中央,故D錯誤。,,,,,,核心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