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總復習 第4部分 古詩文閱讀 第一講 文言文閱讀(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課件》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考語文總復習 第4部分 古詩文閱讀 第一講 文言文閱讀(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課件(1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六 )得 道 多 助 , 失 道 寡 助陜西專用 (六 )得 道 多 助 , 失 道 寡 助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 通“叛”,背叛 古義:泛指內外親屬今義:和自己家庭有婚姻關系的家庭或其成員 古義:護城河今義:池塘 古義:城墻今義:城市
2、名詞做動詞,限制 形容詞作動詞,威懾 指有利于作戰(zhàn)的天氣時令 指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理形勢 指人心所向,上下團結 外城 包圍 泛指武器裝備。兵,武器;革,指盔甲之類 放棄 實施“仁政” 助詞,的 代詞,指城郭 助詞,的 動詞,到 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二、重點句子翻譯1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戰(zhàn)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理形勢;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人心所向、內部團結。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使人民定居下來而不遷到別的地方去,不能靠劃定的邊疆的界限,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威懾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強大。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施行“仁政”的君主,得到的幫助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得到的幫助就少。4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幫助他的人少到了極點,連家人和親戚也會背叛他;幫助他的人多到了 極點,天下的人都會歸順他。 三、問題探究1本文的論點是什么?文章是怎樣進行論證的?論點: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論證:開頭提出論點,以戰(zhàn)爭中的情況作為事例,論證“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對“人和”進行深入分析,指出“得道”才會“戰(zhàn)必勝”,從而闡明了“人和”的重要性。2孟子認為決定戰(zhàn)爭勝利的主要條件是什么?你認為文章哪個句子最能體現(xiàn)作者的仁政思想?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3文章體現(xiàn)了孟子怎樣的治國主張
4、?要施行“仁政”(“王道”),實現(xiàn)“人和”,使天下歸順。(或“要體恤百 姓,凝聚人心”) 四、文章中心本文通過對“天時”“地利”“人和”三個條件在戰(zhàn)爭中所起作用的比較,論證了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根本條件是人心的向背,而決定人心向背的根本條件是是否施行“仁政”。從而表明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離開 鞏固 這樣 兵器 D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用天下人都歸順的力量,攻打連家人和親戚都背叛的國君,所以,施“仁政”的君主不戰(zhàn)則已,要戰(zhàn)就一定能勝利。4“人和”在文中的含義是什么?請你結合歷史或現(xiàn)實,再舉出一個相關的事例。含義:人心所向、內部團結。相關事例如:抗日戰(zhàn)爭時期,全國人民緊密團結,經過八年的艱苦奮戰(zhàn),終于取得抗戰(zhàn)勝利。_1998年我國軍民團結,取得抗洪救災的勝利。_2003年,我們萬眾一心,戰(zhàn)勝“非典”。_2008年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抗擊冰凍災害。_汶川大地震, 13億中國人手牽手,心連心,共克時艱。(能舉類似一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