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新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單元質量檢測(十八)選修部分 第十八單元 中外歷史人物評說 人民-人民高三選修歷史試題》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通史)新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單元質量檢測(十八)選修部分 第十八單元 中外歷史人物評說 人民-人民高三選修歷史試題(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單元質量檢測(十八)
(建議用時:40分鐘)
一、選擇題
1.秦始皇、唐太宗和康熙作為中國古代三位雄才大略、開拓進取的帝王,他們的身上有著諸多相似之處。下列屬于三位帝王共同之處的是( )
A.文治武功,民族融合 B.清除異己,總攬大權
C.開科取士,崇儒尊孔 D.友好開放,兼收并蓄
解析:選A。秦始皇以文治武功開創(chuàng)了統(tǒng)一多民族的局面,唐太宗以文治武功揭開了中華民族關系史的新篇章,康熙以文治武功鞏固了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故選A項。
2. 孔子極力倡導仁人君子之道,其所謂的仁人君子不僅具備忠信、克己、禮讓、仁恕等美德,還具有經世濟民的情懷??鬃哟罅Τ珜Ь又溃从沉水敃r( )
2、
A.士階層的思想品格和政治要求
B.禮崩樂壞社會動蕩不安的現(xiàn)實
C.儒家重建社會秩序的政治主張
D.思想家對理想人格的共同追求
解析:選B。針對當時禮崩樂壞社會動蕩不安的現(xiàn)實,孔子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案,即從自己做起,大力倡導君子之道,故選B項??鬃映珜У木又乐环从吵鍪侩A層的思想品格,與政治無直接關聯(lián),故A、C兩項錯誤;君子之道只是孔子對理想人格的追求,故D項錯誤。
3.孟德斯鳩認為:“一個公民的政治自由是一種心境的平安狀態(tài)。這種心境的平安是從人人都認為他本身是安全的這個看法產生的。要享有這種自由,就必須建立一種政府,在它的統(tǒng)治下一個公民不懼怕另一個公民?!庇纱耍鲝? )
3、
A.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B.實行三權分立的體制
C.發(fā)動人民進行革命 D.以理性反對宗教狂熱
解析:選B。由材料“要享有這種自由,就必須建立一種政府,在它的統(tǒng)治下一個公民不懼怕另一個公民”可以看出權力的相互制衡,故選B項;孟德斯鳩主張君主立憲制,排除A項;盧梭主張發(fā)動人民進行革命,排除C項;材料中并未體現(xiàn)宗教狂熱,排除D項。
4. 史學家評論道:“拿破侖致力于掃除舊秩序。貴族和教士失掉了他們的特權,拿破侖大軍開到哪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宗教寬容的原則就傳播到哪里。大革命思想的傳播成為許多歐洲國家自由傳統(tǒng)發(fā)展的重要一環(huán)?!睋?jù)此,對于拿破侖戰(zhàn)爭的評價,正確的是( )
A.催生西歐各國的民
4、主政權
B.摧垮了西歐舊制度的基礎
C.促進西歐啟蒙運動的開展
D.加速西歐君主制度的崩潰
解析:選B。題干“拿破侖致力于掃除舊秩序”和“大革命思想的傳播成為許多歐洲國家自由傳統(tǒng)發(fā)展的重要一環(huán)”表明拿破侖戰(zhàn)爭摧垮了西歐舊制度的基礎,故選B項。
5.愛因斯坦在1933年3月28日主動向普魯士科學院遞交了辭呈。辭呈上寫道:“鑒于德國目前的狀況,我不得不放棄在普魯士科學院的職務?!薄暗聡壳暗臓顩r”主要指( )
A.德國納粹分子迫害猶太人
B.德國科學研究的氣氛不濃
C.德國四分五裂的政治狀況
D.德國發(fā)生經濟危機的現(xiàn)實
解析:選A。據(jù)題干及所學知識可知,該時期納粹迫害猶太人,
5、愛因斯坦是猶太人,故選A項。
6.1923年11月,孫中山在廣州發(fā)表演說:“吾等欲革命成功,要學俄國的方法組織及訓練,方有成功的希望?!薄拔狳h欲求真正之成功……要靠黨員的成功,不??寇婈牭某晒??!薄皬慕褚院?,要以人民的心力為吾黨力量,要用人民心力奮斗。”為實現(xiàn)上述主張,孫中山( )
A.全面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革命綱領
B.創(chuàng)立革命政黨,推進民主革命
C.改組國民黨,推動國共兩黨合作
D.組建廣東國民政府,發(fā)動北伐
解析:選C。據(jù)題干材料“1923年11月”“吾等欲革命成功,要學俄國的方法組織及訓練,方有成功的希望”“吾黨欲求真正之成功……要靠黨員的成功,不專靠軍隊的成功”并結合所學
6、知識可知,孫中山重新解釋了三民主義,改組國民黨,實現(xiàn)兩黨合作,故選C項。
二、非選擇題
7. 唐代是中國古代社會文化高度發(fā)達的時期,這與唐太宗實施的文化改革息息相關。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貞觀二年,唐太宗下令在國子學停祭周公,只祭孔子,同時下詔升孔子為先圣,貞觀四年,敕令全國各州縣設立孔廟。但是,他并不獨尊一家之言,而是各家各派的經師能自成一家之言的,都準許“并用其書”。對從印度傳來的佛教,唐太宗本人雖不很相信它,但聽其流傳。貞觀時期,中央學校的學生總額達三千二百六十員,約相當于唐高祖時期的十倍左右。唐太宗親自來到學宮講論典籍,講論完畢,“各賜以束帛”,予以獎賞,同時破格提拔他們
7、中的優(yōu)秀人才擔任學官。
——整理自白壽彝《中國通史》
材料二 唐太宗即位之后,廣求天下圖書。貞觀四年,唐太宗在命顏師古刊定“五經”文字訛誤的同時,又詔十多位學者共同撰修“五經”疏義,總結并統(tǒng)一了漢魏以后的各家注疏。經過整理和詮釋后的“五經”,更便于士子們閱讀和理解。高宗以后它還成為唐代科舉制中明經考試的依據(jù)。貞觀時期,史館的位置多次遷移,但卻越來越靠近帝王的活動中心。貞觀二年,唐太宗命宰相房玄齡監(jiān)修國史,此后成為定制,貞觀五年,又名魏征(宰相)監(jiān)修梁、陳、齊、周、隋五代史,并參加其中“贊論”部分的撰寫。
——漆俠主編《中國改革通史》
(1)根據(jù)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唐太宗的文化
8、改革措施。
(2)根據(jù)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唐太宗文化改革的歷史作用。
解析:第(1)問根據(jù)材料,從對待儒學態(tài)度、教育措施、圖書史學文化制度等方面概括。第(2)問,從文化發(fā)展與傳播、中外文化交流、文化保存、教育與科舉制的發(fā)展等方面分析其歷史作用。
答案:(1)措施:尊崇儒學,兼容并包;大辦教育,獎勵文士;廣證圖書,整理經籍;設立史館,建立宰相監(jiān)修史書的制度。
(2)作用:推動了儒學發(fā)展;促進了中外文化交流;有助于保存和傳播古代文化;促進了史學的繁榮;為科舉制的完善創(chuàng)造了條件;(以上五點,任意答出三點即可)文化教育的發(fā)達為唐朝培養(yǎng)和輸送了一大批人才,為貞觀之治局面的開創(chuàng)奠定了人才
9、基礎。
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與李鴻章等人的“外須和戎”思想不同,張之洞提出“以戰(zhàn)練海防,以敗練戰(zhàn),數(shù)敗之后自然漸知制勝之方”。張之洞認為“鐵路之用,尤以開通土貨為急”。他還指出“中國不貧于財而貧于人才”,并以興學為求才治國之首務。在辦學思想方面,他要求“以忠孝為本,以中學經史為基,俾學生心術壹歸于純正”。
——摘編自馬帆《張之洞洋務思想淺探》
材料二 張之洞創(chuàng)辦的漢陽鐵廠于1894年建成投產,是我國近代第一個鋼鐵工業(yè)企業(yè),也是當時亞洲第一個鋼鐵企業(yè)。張之洞也是洋務派中創(chuàng)辦新式學堂最多的一個,他還多次派人赴日本和歐美國家留學。清末湖北留學生占全國四分之一。甲午戰(zhàn)后,張之
10、洞回任湖廣總督,他以從江寧帶回的500名自強軍為基礎,擴建成湖北護軍前后營,史稱這支新軍為湖北洋槍隊,后來以它為核心又發(fā)展成“湖北新軍”。
孫中山先生于1912年曾說:“以南皮(張之洞)造成楚材,顛覆滿祚,可謂為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
——據(jù)蔣廷黻《中國近代史》等整理
(1)根據(jù)材料一,概括張之洞洋務思想的主要特點。
(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孫中山為什么稱張之洞為“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
解析:第(1)問根據(jù)材料一,從其思想主張及性質角度歸納特點。第(2)問據(jù)材料二信息并結合洋務運動的影響及與后來辛亥革命的聯(lián)系角度分析。
答案:(1)特點:對外主戰(zhàn)并以兵戰(zhàn)為用;重視鐵路
11、的經濟價值;重視興學育才;具有濃厚的封建性。
(2)原因:近代工業(yè)的創(chuàng)辦,客觀上促進中國民族經濟的發(fā)展,為辛亥革命奠定了物質基礎;近代教育,培養(yǎng)了大批接受新思想的人才,成為反對清政府專制統(tǒng)治的重要力量;編練的新式軍隊,成為清末武昌起義的重要力量。
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嚴復通過翻譯《天演論》,將達爾文進化論帶到中國,并使之超越達爾文生物進化論的范疇而具有了世界觀的社會意義。又通過翻譯《穆勒名學》(原名《邏輯學體系》)和《名學淺說》,將邏輯歸納法和演繹法介紹到中國,嚴復的翻譯,創(chuàng)造性地啟用很多幾乎死亡的中國古代文字,如天演、公理、適者生存等,從而在西方的新式理論與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之
12、間建立起一種既緊張又內在的相關性。
——摘編自(美)本杰明·史華茲
《尋求富強:嚴復與西方》
(1)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嚴復對待西方文化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態(tài)度及其用意。
(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嚴復所譯作品種類的傾向及其原因。
解析:第(1)問第一小問態(tài)度,據(jù)材料“在西方的新式理論與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之間建立起一種既緊張又內在的相關性”歸納;第二小問用意,結合嚴復所處的時代背景概括。
第(2)問第一小問傾向,根據(jù)嚴復翻譯的著作的特點得出;第二小問原因,可以從中日甲午戰(zhàn)爭后中國社會局勢、嚴復翻譯著作的目的、愛國主義意識等角度回答。
答案:(1)態(tài)度:把學習西方文化與發(fā)掘
13、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
用意:更好地宣傳救亡圖存思想和資產階級的啟蒙思想。
(2)傾向:側重自然科學著作。
原因:中日甲午戰(zhàn)爭后,民族危機加深,救亡圖存成為首要任務;嚴復想通過宣傳達爾文的進化論和經世致用的西方文明,來喚醒中國人的危機意識、愛國主義意識。
10.克倫威爾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代的杰出人物,但史學界對其有不同的評價。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651年航海法的頒布不僅是“英國歷史上政府第一次把對外貿易作為一個國家的事業(yè)來追求”。也是其追求國家層面全球海洋事業(yè)的開端。……經過之后的多次修正,1651年頒布的航海法已不僅僅是保護英國商船和漁船的法案,也已經成為英國殖民體系堅實
14、的基石,該法案的實施促進了英國航運和海上貿易的增長?!材肥恳皇澜y(tǒng)治的22年只建造了19艘軍艦。到1648年,英國在海上總共只有41艘軍艦。在1649年至1659年的11年中共建造了98艘軍艦,加上過去的戰(zhàn)艦,英國海軍到共和國時代結束時一共增加了207艘戰(zhàn)艦。
——根據(jù)《英國通史》等整理
材料二 關于克倫威爾的評價問題,史學界一直存在多種觀點,其中有兩種代表性的觀點:①克倫威爾是一個堅強的反封建斗士,杰出的資產階級革命家,新制度的探索者;②克倫威爾在共和國成立之前應當肯定,但在共和國成立之后開始走向了反動。
——根據(jù)《克倫威爾的評價問題》等整理
(1)根據(jù)材料一,概括克倫威爾
15、為發(fā)展對外貿易采取的措施。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同一時期中國順治皇帝實施的對外貿易措施。分析兩國措施對本國經濟發(fā)展帶來的不同影響。
(2)如果請你評價克倫威爾,你會更側重材料二中的哪種觀點?請結合史實扼要展開。(不能只列觀點不說理由)
解析:第(1)問第一小問克倫威爾的措施,據(jù)材料信息從造軍艦、頒布法令角度歸納;第二小問順治帝的措施據(jù)所學知識回答;第三小問影響,據(jù)克倫威爾和順治帝時代的背景分別作答。第(2)問屬于觀點評論題,據(jù)材料二選擇一種觀點,首先應明確歷史人物的主張是什么,其次要結合具體史實進行評述。
答案:(1)克倫威爾的措施:積極建造軍艦;頒布《航海條例》。
順治帝的措施:頒布“海禁令”;頒布“遷海令”。
影響:促進英國航運和海上貿易增長,推動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扼殺對外貿易推動經濟進步的可能性,阻礙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發(fā)展。
(2)更側重①:領導議會軍打敗王軍,處死查理一世,結束封建王權的統(tǒng)治,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采取一系列維護資產階級利益的措施,推動資本主義的發(fā)展。
更側重②:領導議會軍打敗王軍,處死查理一世,結束封建王權的統(tǒng)治,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驅散議會,就任護國主,建立軍事獨裁統(tǒng)治。
第7頁/總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