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歷史二輪復習 專題限時集訓11 第1部分 現代篇 第11講 二戰(zhàn)后世界文明的演變與拓展-人教高三歷史試題》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三歷史二輪復習 專題限時集訓11 第1部分 現代篇 第11講 二戰(zhàn)后世界文明的演變與拓展-人教高三歷史試題(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課堂新坐標】(通用版)2017屆高三歷史二輪復習 專題限時集訓11 第1部分 現代篇 第11講 二戰(zhàn)后世界文明的演變與拓展
(時間:45分鐘 滿分:85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
1.(2016·淄博模擬)右圖是1947年的美國漫畫。漫畫中的人物是斯大林是在標著“歐洲復蘇”的籃框下,積極拼搶著寫有“馬歇爾計劃”的籃球。從漫畫中可以提取的正確歷史信息是( )
A.美國旨在歐洲復蘇 B.美蘇冷戰(zhàn)尚未開始
C.蘇聯經濟亟待恢復 D.美蘇關系有所緩和
C 馬歇爾計劃是幫助歐洲復興,斯大林搶球,體現出對美國援助的渴望,故C項正確。]
2.(2
2、016·保定模擬)下圖是匈牙利1974年在某一國際組織成立25周年時發(fā)行的郵票。其宗旨是在東歐人民民主國家和蘇聯之間“建立密切的經濟聯系”。下列有關該組織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其成立不利于加強世界市場的緊密聯系
B.它是由歐洲社會主義國家參加的政治經濟組織
C.利于歐洲實現商品、人員、勞務和資本的自由交流
D.其成立是二戰(zhàn)后國際力量失衡的重要標志
A 根據時間并結合材料信息可知,該組織為經濟互助委員會。此時處于美蘇冷戰(zhàn)時期,經互會的出現使世界經濟出現了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市場和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市場,故世界市場被人為割裂,不利于世界市場的緊密聯系,故A項正確。]
3.(
3、2016·河北名校模擬)1963年6月,美國總統肯尼迪在“世界和平”演說中稱,美蘇兩國“有著共同的深切的利益,如果我們現在不能結束我們所有的一切分歧,那么,我們至少能夠協力使世界在分歧之中保持安全”。此演說( )
【導學號:02792121】
A.表明美國放棄冷戰(zhàn)政策
B.旨在促進美蘇兩國間合作
C.反映美國的霸權已衰落
D.吸取了核戰(zhàn)爭危機的教訓
D 依時間信息“1963年6月”及材料可見,肯尼迪的演講吸取了之前一年美蘇差點爆發(fā)核戰(zhàn)爭的教訓,意圖與蘇聯緩和關系,故D項正確;其他三項在材料中未體現。]
4.(2016·淄博診斷)1956年3月,蘇共中央和部長會議通過決議,決定
4、普遍實行按月預支現金和年終結算的勞動報酬制度,不少集體農莊還試行有保障的貨幣工資制度。這些做法( )
【導學號:02792122】
A.促進了蘇聯農業(yè)的迅速發(fā)展
B.改變了片面發(fā)展重工業(yè)的局面
C.突破了計劃經濟體制的束縛
D.使赫魯曉夫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D 促進了蘇聯農業(yè)的迅速發(fā)展與史實不符,故A項錯誤;1956年赫魯曉夫改革的重點是在農業(yè)領域,并未改變片面發(fā)展重工業(yè)的現狀,故B項錯誤;赫魯曉夫改革只是對原有體制的一些小修小補,并未突破斯大林模式,故C項錯誤;通過現金、勞動報酬和放權給集體農莊的方式,從而促進農村經濟的發(fā)展,故D項正確。]
5.(2016·呼倫貝爾模擬)19
5、65年10月,蘇聯政府通過《社會主義國營生產企業(yè)條例》,決定實施“新經濟體制”,擴大企業(yè)在經營和生產上的自主權,加強經濟杠桿和物質刺激的作用,調動職工的勞動積極性。新經濟體制的實施( )
【導學號:02792123】
A.是二十年代新經濟政策的再現
B.反映出蘇聯效仿西方實行市場經濟
C.說明蘇聯擺脫了斯大林體制的束縛
D.豐富了對社會主義改革的認識
D 根據材料“擴大企業(yè)在經營和生產上的自主權,加強經濟杠桿和物質刺激的作用,調動職工的勞動積極性”說明二戰(zhàn)后蘇聯嘗試進行改革,有助于我們全面認識社會主義的改革,故D項正確。]
6.撒切爾夫人是英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性首相,曾有媒體以
6、“新保守主義”來形容她,認為她當政期間(1979~1990年)一連串的改革行動是要將英國帶回到亞當·斯密時代。下列措施中最有可能是其實施的是( )
A.減少政府公共開支與征稅
B.重要產業(yè)收歸國營
C.使用財政政策來調控經濟
D.擴大失業(yè)救濟范圍
A 減少政府公共開支與征稅體現了英國減少對經濟的行政干預力度,增大市場自由競爭活力,與亞當·斯密倡導的資本主義自由競爭相符合,故A項正確;重要產業(yè)收歸國營是資本主義國家行政干預加大的體現,與亞當·斯密倡導的經濟原則不符合,故B項錯誤;使用財政政策來調控經濟是凱恩斯主義的經濟調控原則,故C項錯誤;擴大失業(yè)救濟范圍是凱恩斯主義的經濟調控原則,
7、故D項錯誤。]
7.(2016·湖北重點高中聯考)某一國際組織的資格要求是:必須是一個能夠管理其本身的對外事務,并且愿意而且能夠履行該組織協定條款——它的憲章——所規(guī)定的成員義務的國家。按照這些義務,成員國在實施其匯率政策和有關經濟與金融政策時必須以協定條款為依據,并提供所要求的經濟和金融信息。成員國還必須支付認繳款。該國際組織( )
A.需對發(fā)生困難的成員國提供緊急資金融通
B.有權對成員國的貿易政策和法規(guī)進行監(jiān)督
C.可向發(fā)展中國家提供長期貸款和技術協助
D.對生產領域投資使成員國經濟復興與發(fā)展
A 由材料可知這一國際組織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A項屬于其主要任務,故A項正確;世
8、界貿易組織有權對成員國的貿易政策和法規(guī)進行監(jiān)督,故B項錯誤;C、D兩項屬于世界銀行的宗旨,故C、D兩項錯誤。]
8.(2016·湖北省七市(州)聯考)下表為20世紀50至80年代,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國民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值(單位:%)
年份
國別
1951~1981
1951~1960
1961~1970
1971~1980
聯邦德國
5.2
8.6
4.7
2.8
美國
3.4
3.2
3.8
3.1
日本
7.8
7.9
11.2
4.8
法國
4.8
5.0
5.6
3.7
英國
2.5
2.8
2.9
1.8
這表明二戰(zhàn)
9、后的30年間( )
A.德國、日本經濟持續(xù)高增長
B.世界經濟多極化趨勢日益呈現
C.美國的經濟霸主地位鞏固
D.福利國家的財政政策制約經濟發(fā)展
B 材料中1971~1980年德國、日本增長值分別是2.8和4.8,相對1961~1970年的4.7和11.2而言,并未持續(xù)增長,故A項錯誤;歐日等主要發(fā)達國家在20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共同發(fā)展,呈現經濟發(fā)展的多極化勢頭,沖擊了美國經濟霸主地位,故B項正確;美國霸主地位是削弱,而不是鞏固,故C項錯誤;福利國家的財政政策材料沒有體現,故D項錯誤。 ]
9.(2016·日照模擬)1990年11月,在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成員國首腦會議上,北約
10、和華約發(fā)表聯合聲明,宣布兩大軍事集團“不再互為對手,相互將建立新的伙伴關系并友好相處”,這“成為歐洲冷戰(zhàn)時代結束的象征”。這一聲明主要是基于( )
【導學號:02792124】
A.兩大集團軍事上勢均力敵
B.世界政治格局日益多極化
C.歐洲一體化逐步走向深入
D.兩大集團力量對比失衡
D 北約和華約由對立到發(fā)表聯合聲明,主要是由于90年代蘇聯東歐局勢出現動蕩,開始劇變,使華約的力量大大削弱,故D項正確。]
10.(2016·山西高考質檢)有學者指出21世紀全球將出現“大國群體體系”:美國支配下的北美、一體化的歐洲、日本和中國居突出地位的東亞、印度稱雄的南亞、橫跨北非和中東的
11、穆斯林新月形地帶,其中北美、歐洲、東亞三大群體將起決定性作用。該學者認為( )
A.全球化成為世界經濟發(fā)展的趨勢
B.大國決定著世界格局的發(fā)展方向
C.國際體系朝著多元多體方向發(fā)展
D.世界各地發(fā)展的不均衡逐漸加大
C 根據材料“大國群體體系”指政治領域的多極化,而非經濟上的全球化,故A項錯誤;大國意愿并不是世界格局的決定性因素,故B項錯誤;“多元多體”意即多極化,與材料相符,故C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多種力量的增長,而非發(fā)展的不平衡,故D項錯誤。]
11.(2016·湖北江漢平原聯考)下面是世界通訊公司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的重大科技發(fā)展歷程表。此表可以用來說明( )
1877年
12、
電話
1937年
計算器組件
1947年
晶體管
1958年
激光器
1962年
衛(wèi)星組件
1974年
光纖技術
1990年
光交換裝置
A.美國通訊技術在世界上有重要地位
B.美國在通訊技術研制上走在世界前列
C.該公司注重產品技術上的研發(fā)創(chuàng)新
D.該公司在通訊行業(yè)存在較大程度壟斷
C 題干列舉了世界通訊公司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的重大科技發(fā)展歷程,從表格中可以看出在1877~1990年該公司在通訊技術上有許多發(fā)明,這充分顯示出該公司對產品技術上研發(fā)創(chuàng)新的重視,故C項正確。]
12.(2016·大慶模擬)二戰(zhàn)后,出現了世界性勞動分工和產業(yè)結構的調整,資本主義企
13、業(yè)的管理模式、組織經營模式等也發(fā)生了變化。這種調整或變化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
【導學號:02792125】
A.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fā)展
B.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發(fā)展
C.企業(yè)經營思想發(fā)生變化
D.勞動者素質進一步提高
A 二戰(zhàn)之后,出現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帶來了生產力的發(fā)展,世界經濟出現了勞動分工和產業(yè)結構的調整,企業(yè)管理模式、經營模式等發(fā)生了變化,故A項正確。]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13題25分,第14題12分,共37分)
13.(2016·德州模擬)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從核心到邊緣——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世界經濟體系
——英]J.M.羅伯茨
14、《全球史》繪制
材料二 二戰(zhàn)期間,英國和美國都在醞釀戰(zhàn)后經濟秩序的方案。1943~1944年,英、美經過多次談判,商定了以美國《懷特計劃》為基礎的妥協方案。1944年7月,英、美等44個國家的代表通過了以英美妥協方案為基礎的《國際貨幣基金協定》和《國際復興開發(fā)銀行協定》。……二戰(zhàn)后重建國際經濟秩序的另一舉措,是《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的簽訂和談判。1947年4月,美、英、中、法等23個國家進行關稅減讓的談判,雙邊關稅談判共進行了123項,涉及大約5萬種商品。10月,23國簽訂了《關貿總協定》。關貿總協定除每年召開大會外,主要活動是主持減稅談判,從1947年起,關貿總協定成員國進行了多次多邊談判,
15、重要的有“狄龍回合”、“肯尼迪回合”、“東京回合”等,有力地推動了全球貿易的自由化進程。
——高德步、王玨《世界經濟史》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經濟體系中①②與③④類國家(地區(qū))之間的地位關系,并分析這一關系的成因。(10分)
(2)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材料中兩個國際經濟體系(秩序)建立方式的不同之處,并概括二戰(zhàn)后國際經濟秩序的特點。(8分)
(3)有研究者認為,盡管二戰(zhàn)后國際經濟秩序有諸多弊端,但仍有明顯的合理性。你是否同意?說明理由。(7分)
【解析】 第(1)問的第一小問,①②代表歐美國家,位于核心地區(qū),處于主導、支配地位;③④代表廣大亞非拉
16、地區(qū),位于邊緣地區(qū),處于從屬、附庸地位。第二小問,從歐美和亞非拉兩方面來分析,歐美通過工業(yè)革命和代議制確立經濟政治優(yōu)勢,然后通過殖民擴張將亞非拉地區(qū)納入資本主義世界體系;而亞非拉地區(qū)技術水平和生產方式落后。第(2)問的第一小問,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世界經濟體系主要是通過殖民擴張確立的;根據“英、美經過多次談判”“美、英、中、法等23個國家進行關稅減讓的談判”得出二戰(zhàn)后的世界經濟體系主要是通過協商談判建立。第二小問,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二戰(zhàn)后的世界經濟體系是由美國主導的,并且日益朝著制度化、體系化方向發(fā)展。 第(3)問為開放性問題,第一小問,回答同意或者不同意均可;第二小問,根據所
17、學知識指出二戰(zhàn)后國際經濟秩序的積極影響或者消極影響即可。
【答案】 (1)關系:①②類國家(地區(qū))處于主導、支配地位,③④類國家(地區(qū))處于從屬、附庸地位。
成因:近代以來,歐美通過工業(yè)革命和資產階級代議制的建立確立了在經濟和政治上的領先地位;并通過殖民擴張將亞、非、拉美地區(qū)卷入世界市場,最終確立了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亞、非、拉美地區(qū)則普遍科技水平低,生產方式落后,經濟發(fā)展整體水平較低。
(2)不同:19世紀末20世紀初:主要是通過殖民擴張(或武力威逼);二戰(zhàn)后:主要通過協商談判。
特點:美國主導;制度化、體系化。
(3)同意。理由:二戰(zhàn)后國際經濟秩序是建立在當時主要國家經濟力量對
18、比基礎之上的,是當時世界經濟格局的反映;這一秩序順應了歷史發(fā)展趨勢,其制度化、體系化的特點適應了世界經濟的發(fā)展要求;在這一體系之下,戰(zhàn)后世界經濟得以恢復和發(fā)展,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經濟繁榮的“黃金時期”,世界貿易持續(xù)增長。
不同意。這一體系存在明顯的不合理性。二戰(zhàn)后國際經濟秩序仍然是大國強權政治的產物,美國等西方國家居于主導地位;這一體系忽視了廣大新興國家的利益,隨著新興國家經濟發(fā)展,這一體系已經不適應新的世界經濟格局;在這一體系下,發(fā)展中國家與發(fā)達國家間的經濟差距進一步拉大。(同意或反對均可,但必須說明“理由”。其他答案,若言之有理也可。)
14.(2016·大慶二模)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
19、題。
材料一 在美洲,也正如在其他地方一樣,終將需要某一文明國家的干涉;而在西半球,美國之奉行門羅主義(美國不干涉歐洲事務,也不許歐洲列強干涉美洲事務),迫使美國,雖非出于心愿,將不得不在這種越軌行為或虛弱無能的重大案件中行使一種國際警察的權力。
——1904年12月美國總統西奧多·
羅斯福的國情咨文
材料二 “美國的政策必須是支持那些正在抵抗武裝的少數人或外來壓力的征服企圖的自由民族”。……“無論什么地方,不論直接或間接侵略威脅了和平,都與美國的安全有關”。
——1947年3月12日美國總統杜魯門的國情咨文
材料一、二能夠反映出20世紀美國外交戰(zhàn)略變化的多種趨勢,指出其中一種變化
20、趨勢并說明其形成的原因。(12分)
【解析】 分析材料內容,歸納總結材料中體現的20世紀美國外交戰(zhàn)略變化的多種趨勢,選取其一運用史實說明其形成的原因即可。
【答案】 示例:趨勢1:由謀求美洲霸權到謀求世界霸權。
原因:國家利益的需要;二戰(zhàn)后美國經濟實力、軍事實力空前膨脹;美國想確立全球霸權。歐洲國家普遍削弱;蘇聯的壯大、意識形態(tài)的驅使或國際格局的發(fā)展變化。
趨勢2:戰(zhàn)略重心由美洲轉移到歐洲。
原因:國家利益的需要;二戰(zhàn)后美國經濟實力、軍事實力空前膨脹;美國想確立全球霸權;國際形勢(格局)的發(fā)展變化如歐洲國家普遍削弱;蘇聯的壯大、意識形態(tài)的驅使。歐洲是當時除美蘇外科技最發(fā)達、人口素質最好、工業(yè)、交通等基礎最好的地區(qū),歐洲是奪取霸權最關鍵的地方。(其他言之有理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