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語文《長亭送別》教案5 滬教版第三冊.doc
《2019-2020年高中語文《長亭送別》教案5 滬教版第三冊.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中語文《長亭送別》教案5 滬教版第三冊.doc(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中語文《長亭送別》教案5 滬教版第三冊 一、教學目標 (一)引導學生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提綱挈領地了解劇情,準確地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與性格特征。 (二)體會課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了解景物描寫的作用。 (三)體會課文修辭方法多種多樣,融古代詩詞與民間口語為一體的語言特色。 二、難點、重點分析 (一)《長亭送別》是如何完成對人物心靈的深刻探索和真實描摹的?哪些地方突出表現(xiàn)了鶯鶯珍重愛情而鄙視功名利祿的思想感情? 分析:《長亭送別》并沒有曲折復雜的戲劇情節(jié),其藝術魅力主要來自對人物心靈的深刻探索和真實描摹。作者將藝術觸角伸展到處于“長亭送別”這一特定時空交叉點上的鶯鶯的心靈深處,細膩而多層次地展示了“此恨誰知”的復雜心理內(nèi)涵——交織著對“前暮私情,昨夜成親,今日別離”的親人的百般依戀,對即將來臨的“南北東西萬里程”的別離的無限悲戚,對逼求“蝸角虛名,蠅頭微利”而“強折鴛鴦在兩下里”的做法的深深怨恨,對當時司空見慣的身榮棄妻愛情悲劇的不盡憂慮。同時,也深刻而令人信服地揭示了這一復雜的心理內(nèi)涵的純凈的靈魂美。鶯鶯在送別張生時的依戀、痛苦、怨恨、憂慮,都是與她美好的愛情理想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的。她對張生的愛,是相互傾慕的產(chǎn)物,絲毫沒有摻雜進世俗的考慮和利害的打算。在她看來,金榜題名,是“蝸角虛名,蠅頭微利”,不是愛情的前提和基礎,“但得一個并頭蓮,煞強如狀元及第”,她所追求的是純真專一、天長地久的幸福愛情,而不是封建的“家世利益”,因此,臨別時,她不忘叮囑張生“得官不得官,疾便回來”,與老夫人的態(tài)度形成鮮明的對照??傊?,鶯鶯的態(tài)度突出地表現(xiàn)了她的叛逆性格和對愛情的執(zhí)著,她的離愁別恨中閃耀著重愛情輕功名、反抗封建禮教的思想光輝。作品撼人的藝術魅力就在于它不僅寫出了人物心靈中顫動著的愛情旋律,而且寫出了激蕩著巨大感情潮汐的人物心靈。 課文中有四處表現(xiàn)了鶯鶯珍重愛情、輕視功名利祿的思想感情。 【幺篇】:“但得一個并頭蓮,煞強如狀元及第。” 【朝天子】:“‘蝸角虛名,蠅頭微利’,折鴛鴦在兩下里?!? 科白:“張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來。” 【二煞】:“你休憂‘文齊福不齊’,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魚雁無消息’!我這里青鸞有信頻須寄,你卻休‘金榜無名誓不歸’。” (二)如何體會劇中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 分析:《長亭送別》這一折以景物描寫設置戲劇環(huán)境;渲染氣氛,與主人公的離愁別恨天然渾成,達到了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 【端正好】一曲,點染了一幅空間廣闊、色彩斑斕的圖畫:藍天白云,黃花滿地,西風凄緊,北雁南飛,霜林染紅。前一句,一句一景,以具有深秋時節(jié)特征的景物,襯托出鶯鶯為離別所煩惱的痛苦壓抑心情。后兩句是鶯鶯的自問自答,在為離別的痛苦而流了一夜眼淚的鶯鶯心目中,經(jīng)霜的樹林是被她的離情感動而變紅的?!叭尽?、“醉”二字,下得極有分量。前者不僅把外射的感受化為具有動態(tài)的心理過程,而且令離人的漣漣別淚,宛然如見。后者既寫出了楓林的色彩,更賦予了在離愁的重壓下不能自持的人的情態(tài)。至此,蕭瑟的秋景與悲凄的心境化而為一,無法分開,創(chuàng)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傷的悲涼意境。 【一煞】一曲,以青山疏林,淡煙暮靄,夕陽古道,禾黍秋風,構(gòu)成一幅深秋郊外黃昏的畫面。和【端正好】中的清晨景象相比,氛圍更加蕭瑟凄冷?!扒嗌礁羲托?,疏林不做美,淡煙暮靄相遮蔽”,是寫鶯鶯悵然癡立,極目遠送,流露出欲見不能的惆悵和不忍離去的眷戀?!跋﹃柟诺罒o人語,禾黍秋風聽馬嘶”是寫耳聞,進一層表現(xiàn)她的惆悵和眷戀?!盁o人語”不僅是寫在寂寞的夕陽古道上聽不到一點人說話的聲音,而且是寫鶯鶯感嘆張生離去,欲語無人。夕陽古道,原來還有切切私語,現(xiàn)在卻歸于一片寂靜。這情景本來就夠冷清凄涼了,偏偏這時候傳來馬的嘶鳴,它打破了夕陽古道上的沉寂,也撕裂了鶯鶯本來就破碎的心。馬鳴之處,正是張生所在之地!聽到馬的叫聲而見不到騎馬遠去的親人,鶯鶯的心情可想而知。“無聲”和“有聲”兩相映襯,更加襯托出當時環(huán)境的凄涼和鶯鶯痛不欲生的悲哀。這支曲子以景襯情,化情入景,情景交融,生動展現(xiàn)了鶯鶯“離愁漸遠漸無窮”的心境。 【一煞】與【端正好】兩相輝映,并與【滾繡球】曲中“恨不倩疏林掛住斜陽”互相照應;【收尾】以“四圍山色中,一鞭殘照里”再次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心境;此外,本折中還有其他幾處的景物點染。這就自始至終、相當完美地描寫了送別的場景和環(huán)境,使全折具有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 (三)如何理解《長亭送別》中曲詞之美與劇作的故事之美、人物之美、意境之美的和諧統(tǒng)一? 分析:王實甫的戲曲語言以富于文采為特色,曲詞之美,與劇作的故事之美、人物之美、意境之美和諧統(tǒng)一。這在《長亭送別》一折中尤為突出。 1.運用多種多樣的修辭方法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人物的心理。 全折運用了比喻、夸張、用典、對比、對偶、排比、反復、疊音、設問等多種修辭方法。特別是巧用夸張,并與比喻、用典、對比等結(jié)合,因情隨物而設。例如,“聽得道一聲‘去也’,松了金釧;遙望見十里長亭,減了玉肌”,“昨宵今日,清減了小腰圍”,夸張地表現(xiàn)感情折磨下的身心憔悴;“將來的酒共食,嘗著似土和泥。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氣息,泥滋味”,“淚添九曲黃河溢,恨壓三峰五岳低”都是夸張兼比喻,寫離別之情,達到愁極恨絕、無以復加的地步;“淋漓襟袖啼紅淚,比司馬青衫更濕”,用了“紅淚”和“青衫淚”兩個典故,是夸張兼用典,形容傷心之至。作品中的夸張描寫,大都將人物感情寄附于客觀事物,借助鮮明生動的形象來展示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2.融古代詩詞與民間口語為一體。 作者善于化用名句中的優(yōu)美成句,也擅長提煉現(xiàn)實生活中的白描俊語。曲詞或秀麗典雅,含蓄悠長;或質(zhì)樸自然,活潑爽利。既有詩詞意趣,又不失元曲本色。例如,范仲淹《蘇幕遮》詞中“碧云天,黃葉地”是詠秋名句。王實甫易“葉”為“花”,移入【端正好】一曲,與飛雁、霜林一起,組合成一幅新的暮秋圖,完全切合劇中的情景和離人的心緒?!臼瘴病俊氨槿碎g煩惱填胸臆,量這些大小車兒如何載得起”句,是對李清照《武陵春》詞“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意境的再創(chuàng)造,極其形象地傳達出人物心靈所承受著的感情重壓?!具哆读睢俊究旎钊績芍樱稣Z當行,極富生活氣息?!久摬忌馈壳皟删涫窃娫~的格調(diào),寫鶯鶯眼中的秋景;后兩句是生動的口語,寫鶯鶯眼中的張生。正是這蕭瑟的秋色,映襯著愁苦的張生。既抒寫了鶯鶯的情緒,也描寫了張生的神態(tài)。在《長亭送別》中,這兩幅筆墨,交替并用,得心應手,爐火純青,為多側(cè)面、多色彩地再現(xiàn)人物的情感節(jié)律,提供了成功的藝術手段。 三、教學過程設計 (一)作者簡介。 王實甫(約1260~1336),名德信,字實甫,大都(現(xiàn)在北京市)人,元代著名雜劇作家。劇作大都以青年女性反抗封建禮教為題材,塑造了崔鶯鶯、紅娘、劉月娥等不同婦女的典型形象。他的作品戲劇性強,曲詞優(yōu)美,對元雜劇和后來戲曲的發(fā)展有很大影響?!段鲙洝罚ㄔ洞搡L鶯待月西廂記》)是他的代表作。 (二)主題、情節(jié)結(jié)構(gòu)和人物形象。 1.主題。 《長亭送別》一折寫張生赴京趕考,鶯鶯送別的情景,刻畫了鶯鶯離別時的痛苦心清和怨恨情緒,表現(xiàn)了張生和鶯鶯之間的真摯愛情,突出了鶯鶯的叛逆性格,強化了全劇歌頌婚姻自由。反對封建禮教的主題。 首先,《西廂記》歌頌了以愛情為基礎的結(jié)合;否定了封建社會傳統(tǒng)的聯(lián)姻方式。作為相國小姐的鶯鶯和書劍飄零的書生相愛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對以門第、財產(chǎn)和權(quán)勢為條件的擇偶標準的違忤。鶯鶯和張生始終追求真摯的感情,一種心靈上的契合。 其次,鶯鶯和張生實際上已把愛情置于功名利祿之上,全劇貫穿了重愛情、輕功名的思想,顯示出王實甫思想的進步性。 本文的主題及《西相記》的思想內(nèi)容,可引導學生在通讀課文、了解劇情的基礎上作準確的把握。 2.情節(jié)結(jié)構(gòu)。 全折可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科白和【端正好】等三曲),是赴長亭路上的場面,寫鶯鶯為離別而愁苦怨恨的心境。 第二部分(“做到見夫人科”至“專聽春雷第一聲”)是長亭餞別的場面,主要刻畫鶯鶯、張生二人纏綿依戀而又無可奈何的情態(tài)、心理,突出鶯鶯珍重愛情而輕視功名利祿的思想感情。 第三部分(【四邊靜】至“小生又生此念”),是臨別叮囑的場面,主要表現(xiàn)鶯鶯對張生的關心和擔心。 第四部分(【二煞】至結(jié)尾),是分手后的場面,描寫鶯鶯目送張生依依難舍的情景和離別后的痛苦。 3.人物形象。 《長亭送別》突出地刻畫了鶯鶯的叛逆性格。在她心目中,金榜題名,是“蝸角虛名,蠅頭微利”,不是愛情的前提和基礎,因此臨別時不忘叮囑張生“得官不得官,疾便回來”,與老夫人的態(tài)度形成鮮明的對照。同時,她也有深深的憂慮,明確的告訴張生“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巴F拊偃⑵蕖?,這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時代是有現(xiàn)實基礎的。鶯鶯的態(tài)度突出地表現(xiàn)了她的叛逆性格和對愛情的執(zhí)著。鶯鶯的離愁別恨,是她對不能掌握自己命運的悲哀和抗爭,而不只限于“兒女情長”。她的離愁別恨中閃耀著重愛情輕功名、反抗封建禮教的思想光輝。 鶯鶯這一形象的把握,要跟劇情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要重視她感情所經(jīng)歷的起伏變化。 (三)曲詞的鑒賞。 要引導學生根據(jù)鑒賞重點有選擇地鑒賞曲詞。 例如,【叨叨令】一曲運用排比和反復的修辭方法,【耍孩兒】一曲有多處借用古代詩詞的語句,可著重從語言特色的角度來鑒賞。 【叨叨令】一曲,將“車、馬,被、枕,衫、袖,書、信”這些常用詞帶上“兒”字,加上一些疊音形容詞,如熬熬煎煎、昏昏沉沉之類,用排比句巧妙組合街接,并間以反復的感嘆,造成音韻的回環(huán)往復,產(chǎn)生一唱三嘆、聲情并茂的藝術效果。把鶯鶯柔腸百結(jié)的離別苦痛寫得哀哀切切;見情見態(tài)。鶯鶯那種如泣如訴、嗚嗚咽咽的聲氣口吻,宛然在側(cè)。 【耍孩兒】中“未飲心先醉”化用柳永《訴衷情近》詞中“未飲心如醉”之句,一字之易,更近緊張,語意更加沉重,表現(xiàn)了鶯鶯餞別時的極端愁苦。 再如,【朝天子】【二煞】兩曲,可著重從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方面鑒賞。 【朝天子】中的“蝸角虛名,蠅頭微利”,形象地表現(xiàn)了鶯鶯珍重愛情、輕視功名利祿的思想感情,顯示了她的反抗精神。 【二煞】一曲將鶯鶯與離愁別恨糾結(jié)在一起的深深憂慮和盤托出,進一步袒露了她的內(nèi)心世界。 又如,【端正好】【一煞】兩曲,則可著重鑒賞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引導學生深入體會。 【端正好】寓情于景,通過鶯鶯對暮秋郊野景色的感受,抒發(fā)了她內(nèi)心無可排遣的離愁別恨。一切景語皆情語。 【一煞】中“夕陽”一句,看似平易,含情極深。日夕薄暮,本是當歸之時,而今卻揮袂遠別,人何以堪!一個“古”字,不但平添了許多蒼涼凄味,而且把別離的凄苦之情推及古今,它包含著人物內(nèi)心的許多“潛臺詞”,也啟發(fā)著讀者觀眾的豐富聯(lián)想?!盁o人語”三字既道出了環(huán)境的寂靜,更刻畫了鶯鶯“笑吟吟一處來,哭哭啼啼獨自歸”的孤獨感和無處可訴的痛苦心理,使“長亭送別”留下了境界深遠、意味無窮的余韻。 鑒賞曲詞時,教師應注意在學生不易覺察之處適時進行點撥。 (四)富于文采的戲曲語言的鑒賞。 要讓學生充分體會課文修辭方法多種多樣、融古代詩詞與民間口語為一體的語言特色。注意鑒賞時,不要搞成修辭方法的辨析或語句出處的考察,而要結(jié)合課文的語境,揣摩語義、情味,體會修辭方法和古代詩詞的表達效果。 還可引導學生將課文與關漢卿的《竇娥冤》進行比較,體會兩位大師的不同語言特色。 《長亭送別》語言華美典雅,以富于文采為特色:(1)善于以景物描寫設置戲劇環(huán)境,渲染氣氛,情、景交融,情、境合一,富于意境美,語言委婉雋永;(2)較多地借用或化用古代詩詞的語句乃至意境,善于將古代詩詞中典雅凝煉的語句,與生動活潑的民間口語融為一體,語言更具有詩化的特點;(3)修辭方法多種多樣。 《竇娥冤》語言樸實無華,以“本色”見長:(1)直抒胸臆,感情濃烈,語言直白;(2)多用白話,多用方言詞語,語言通俗,更具有口語化的特點;(3)較少使用修辭方法。 (五)誦讀課文。 注意引導學生在把握作品哀怨抒情基調(diào)的前提下,讀出人物感情的起伏變化,選擇自己喜歡的幾支曲子(如開頭三曲、結(jié)尾兩曲)背下來。 (六)積累詞語。 1.余蔭:蔭,封建時代由于父祖有功而給予子孫入學或任官的權(quán)利。這里有長輩保佑的意思。 2.萋迷:同“凄迷”,(景物)凄涼而模糊。 3.廝守:相守,相聚。 4.狼藉:亂七八糟,雜亂不堪。也作狼籍。 5.羅幃:床前羅帳。 6.青鸞:古代傳說中能報信的鳥。據(jù)說漢武帝時,西王母降臨,青鸞先來報信。 7.殘照:落日的光輝。 8.胸臆:指心里的話或想法。 9.舉案齊眉:后漢梁鴻的妻子孟光給丈夫送飯時,總是把端飯的盤子高舉至眉前以示恭敬(見于《后漢書梁鴻傳》)。后人用來形容夫妻相敬。 10.蝸角虛名,蠅頭微利:指微不足道的虛名小利。語出蘇拭《滿庭芳》詞的頭兩句。“蝸角”和“蠅頭”,都是形容極小。 11.淡煙暮靄:傍晚的云氣。 (七)板書設計: 別離圖 背景:倍增煩惱的暮秋天氣 人物:崔鶯鶯、張珙、紅娘等 畫面:一、赴長亭途中 二、長亭別宴 三、長亭分別 四、目送離去 意境:離愁別恨的絕唱 【小資料】 (一)“天下奪魁”的《西廂記》。 歷史上,“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這一美好的愿望,不知成為多少文學作品的主題,《西廂記》便是描繪這一主題的最成功的戲劇。 《西廂記》故事,最早起源于唐代元稹的傳奇小說《鶯鶯傳》(又名《會真記》),敘述書生張珙與同時寓居在普救寺的已故相國之女崔鶯鶯相愛,在婢女紅娘的幫助下,兩人在西廂約會,鶯鶯終于以身相許。后來張珙赴京應試,得了高官,卻拋棄了鶯鶯,釀成愛情悲劇。這個故事到宋金時代流傳更廣,《西廂記》就由此加工創(chuàng)造而成。 《西廂記》最突出的成就就是從根本上改變了《鶯鶯傳》的主題思想和鶯鶯的悲劇結(jié)局,把男女主人公塑造成在愛情上堅貞不渝,敢于沖破封建禮教的束縛,并經(jīng)過不懈的努力,終于得到圓滿結(jié)果的一對青年。這一改動,使劇本反封建傾向更鮮明,突出了“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的主題思想。在藝術上,劇本通過錯綜復雜的戲劇沖突,來完成鶯鶯、張珙、紅娘等藝術形象的塑造,使人物性格特征生動鮮明,加強了作品的戲劇性。 《西廂記》的曲詞華艷優(yōu)美,富于詩的意境,每支曲子都是一首美妙的抒情詩。 這個劇一上舞臺就驚倒四座,博得男女青年的喜愛,被譽為“西廂記天下奪魁”。 (二)“秋思之祖”。 清代梁廷楠《曲話》卷五云:“世傳實甫作《西廂記》,至‘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構(gòu)思甚苦,思謁撲地,遂死。”曲壇上這一逸聞,正好說明作者嘔心瀝血之苦,不是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真是無雨無以麗其姿,無嚴霜無以煊其色!可以說是劇曲中一首“秋思之祖”。-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 鍵 詞:
- 長亭送別 2019-2020年高中語文長亭送別教案5 滬教版第三冊 2019 2020 年高 語文 長亭 送別 教案 滬教版 第三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quán),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appdesigncorp.com/p-2622911.html